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艺术

2023-02-03

第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艺术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在教学中评价语言艺术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广西桂平市金田镇田江小学

黄梅

电话

在新课程理念中,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极为重要,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心里总是想着自己的教学设计,总希望学生的回答是自己预设内的答案。当课堂出现意外,或者是学生有不一样的发现时,老师匆忙下评价,草率结束了学生可能是很精彩的回答,也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时甚至能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课堂中那些看似信手拈来的精彩评价语言,实则是教师深厚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的结晶。怎样提高自身课堂评价语言的品位和水准,关注课堂评价细节,是值得每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几点认识。

一、要具有激励性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课堂上,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赞扬,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语言是学生学习信心的催化剂。因此,教师评价语言中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和鼓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为了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要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不吝言词地给予热情的鼓励。

1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一次公开课上不经意中听到一位男同学读课文,这个男孩音质悦耳,吐词清晰,抑扬顿挫中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而又声情并茂,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于教师听完他的朗读后马上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男同学握了握手,无比诚挚地说:“你读得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一课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还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们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送给有精彩表现的学生,更是送给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的于老师。

我认为,教师评价语言的激励性也要适而有度。现在有些教师上公开课,不论学生回答的好坏,总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激励性评价语言表扬:“你真棒”“你回答得真好!”“老师很喜欢你!”“你真了不起!”弄得听课老师和学生心里都不是滋味。奖赏要与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使他们无愧于接受这个奖赏。如果对他们解决了一些过分容易的任务而大大赞扬,尤其在中高年级,则不仅难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反而会增加他们的自卑,因为这会被同学认为是无能的标志。所以,赞扬要适而有度,只有客观的、恰到好处的表扬鼓励才显得可贵,才能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学习内在的、长久不竭的动力。 激励性评价能提高学生成绩。教师的激励性的评价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强心剂,推动着他们向前。评价不紧紧是左右着学生一堂课的学习情绪,还会延伸到课外。所以在我们的评价中尽可能地多激励孩子,尽量少一些批评,这点对于后进的学生来说,又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更积极地学习,从而提高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二、要具有巧妙幽默性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教师。”教育专家魏书生老师明确地给自己提出“每堂课都让学生有笑声”的要求。所以教师的评价也不可缺少幽默风趣的语言,它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解除尴尬的气氛;课堂中的幽默能令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记忆,在课堂中师生能进行更好的情感交流。

充满巧妙有趣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上《草原》一课,有一位模样可爱的男孩对草原为什么美得不空洞时讲得头头是道,最后他说:“所以草原美得不空洞。”教师马上称赞道:“你也可爱得并不空洞呀,你看,样子可爱,也肯动脑筋,你的名字是不是叫可爱草原呢?”顿时课堂里一片笑声,这个学生也开心地笑了。这样巧妙有趣的评价是根据教学进程随机生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学生,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生气。

在平时的语文课上,我们班的学生们经常发出的一阵阵笑声。一些老师会问:“为什么你们班的上语文课的时候老是有笑声呢,在搞什么?其实,这些笑声,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幽默式的言语评价。我执教《祖父的园子》一课,文中课后拓展部分提到杂草被祖父用除草剂喷洒过后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有一个学生朗读这句话时声音非常洪亮 。老师笑了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商品,来,我再给你喷洒一点。”同学们都笑了,该

3 同学也会心地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又读了一遍,这次读出了效果。这样的幽默评价调节了课堂的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得以发展。

生活处处是学问,只要我们用心去倾听,幽默的语言会无处不在。

三、概括性评价

在教学中,概括性评价语言是重要功能之一,好的概括性评价,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要善于巧妙地点拨、引导,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学生读书时可以这样评价:“古人说,读书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读完后可以说:“读得非常响亮、流利,如果速度再放慢些,并掌握语气,同学们会更佩服你的,继续努力!”

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执教《金色的鱼钩》时,在一学生朗读后指出:“你已经理解了,但是光有理解没有感受不行,光有感受没有感情更不行,请你再带着感情读一读。”学生思维自然活跃升华而灵光闪动,当再一次朗读时,读得入情入境。教师短短的几句评价语言,有效地指导了学生的朗读。

概括性的评价语言能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概括学习方法,掌握知识要点。我上关于写信的内容的时候,问:“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写信呢?”学生说:“我给好久不见了的爸爸或妈妈写信。”我点评:表达思念之情。学生说:“我心里不愉快的时候给我的朋友写信。”我点评:“倾述自己的烦恼。”学生说:“我在遇到快乐事情的时

4 候给好朋友写信。”我点评:“跟别人分享快乐。”学生说:“在过新年的时候,我给亲人写信。”我点评:“节日上的祝福。”这些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有帮助,让他们愿意去写真实的东西。 因此,概括性评价能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四、导向性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上儿童诗两首《我想》一文,开课时要学生先谈谈自己有什么梦想,学生们踊跃发言极为热烈,有的想当科学家、有的想当画家、有的想老师、还有的想成为最聪明的调查员,„„答案可谓精彩纷呈。突然一位男生站起来说:“我的梦想就是当孙悟空。”听到这个回答,我明显一怔,但我很快走到男孩身边,微笑着说:“你的想法很特别,那你认为现实生活中有孙悟空吗?”男孩答:“没有”。我顺势引导说:“那就很遗憾,看来你的这个梦想是无法实现了。”很显然,课例中男孩的回答是缺乏合理性的,也是我始料不及的。但对这独特的回答我既没有热情赞赏,也没有断然否定,而是通过适度评价(想法很特别!)和适时引导(现实生活中有孙悟空吗?),使学生自主意识到自己价值取向的问题,从而纠正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错误倾向。在这一教学细节中,我就是机智地运用了教学评价语言的导向性,成功地生成了课堂的精彩。能够帮助学生矫正学习方向,从而让学生学

5 会学习,促进发展。因此,导向性能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 。 精彩的语文课堂评价,是妙处横生的表述,是精辟见地的分析,是画龙点睛的概括,是恰到好处的点拨,是由衷的表扬。它如一股清泉,注入学生心田,催开学习兴趣之花;教师精彩的评价语言,虽然不是磁铁,但可以牢牢吸引学生;虽然不是蜜糖,但能让学生感觉到甜蜜;虽然不是矿产,但能开发出无穷的资源;虽然不是航标,但能给学生指引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看到学生灿烂的笑脸,了解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6

第二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摘 要: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作为以启迪人类智慧,传播人类文明为神圣使命的教师,其职责是以课堂为主要阵地,靠语言为载体,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赖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小学教师灵活运用语言艺术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让自己的教学语言准确规范、简洁精练,亲切自然,充满激情、富于感染力,幽默风趣、富有启发性、鼓励性、评价性,把握好这几个方面,我们定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以达到以情动人、以趣与人的教学效果,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充满魅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语言艺术性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教学的艺术性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教学语言是第一位的,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中,依据规定的教材在限定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无论是与学生进行知识信息的传递反馈,还是师生之间的情感表达与交流,还是引导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乃至进行创造行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赖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古罗马美学家朗基努斯说过:“美的语言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它将对其它心灵产生深远的震撼。”教师美的言语本身就是学生的审美对象,它必将对学生产生美的感染,使学生获得审美享受,丰富审美情感,对学生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深远影响。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可爱而又天真的孩子,他们活泼、好动,学习的自觉性、自律性差。他们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处在逐渐提高的阶段。因此,应该有与众不同之处:必须采用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教学语言启发孩子们的心智;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促进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运用贴近童心的语言展现语言的规范性与艺术性。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又该该如何增强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呢?多年来,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就此进行了一点探索,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把握。

一、准确规范、简洁精练的课堂语言 教学语言是每个教师开启学生心灵,引导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运用规范纯正的普通话传递信息,表达感情,使学生体会到汉语的优美、动听、富有表现力,从而学习普通话。具有简洁精练、清楚明白的教学语言,这是对语文教师的最起码的要求。教师的授课语言只有规范、准确、思路井然有序,才能轻松自如的讲解课文,发挥语言的作用。有一位教师学识丰富,但他爱在学生面前显示自己的才华,讲起课来不是满口“之乎者也”,就是学生听不懂的术语。久而久之,他班的学生都不喜欢上他的课,起初上语文课只是不听课,后来,发展到部分学生不上语文课,这时那老师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由此可见,授课语言规范、简洁的重要性。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教学语言精练严谨、环环相扣、绝无废话杂语,做到“加一句嫌多,减一句嫌少。”,这样的教学质量才会高。

二、形象、亲切、自然的课堂语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交流。”凡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他们的教学语言必定是亲切自然的,教态总是让学生感到和蔼可亲的,他们十分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总是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由此可见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与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亲切自然形象有着密切的关系。记得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一文时,教师想指导学生朗读“乌鸦到处找水喝”这一段时,学生朗读不到位时,这位教师就大声地说:“停!”然后要求学生再读,可是学生还是读不到位。这老师又生气地大叫:“停!”如此反复多次后,当老师再次要求学生再读时,全班却鸦雀无声了。当时弄得这位教师很尴尬。是这些学生故意跟老师唱反调吗?我觉得不是。因为,在这位教师多次大声叫停的情况,已把这些孩子吓坏了,老师的语言让他们感到诚惶诚恐,不知是读的好,还是不读的好。读吧,又怕被老师骂,所以干脆不出声了。你看,正因为教师的语言严重地妨碍了师生间正常的心灵交流,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形象的语言指老师的语言要力求生动形象、妙趣横生的表达,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使学生受到感染,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从而唤起他们的想象与联想,达到预期的目的与效果。即在课堂上善于把握教学的语言技巧,运用比喻、排比等修饰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达到师生双边互动的效果。教师应瞄准文学作品的精彩处,乘势而入,或稍微加工后进行描绘,或美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联想翩翩。

三、充满激情、富于感染力的课堂语言、 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优美的课堂语言犹如春风化雨,让学生如沐春风。从审美的角度看,语文课就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丰富感情的课。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小学生本身的生活阅历十分有限,其认知水平、审美情趣又受现实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要想使这些作品的内容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和熏陶,就必须借助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功力,让我们的教学课堂升温。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一位高素质的语文教师,只有把饱满的激情融于她的每一堂课中,语调要多变,抑扬顿挫,或庄或谐、或激昂或感伤、或亲切温和、或欢快流畅。形成她独特的教学风格,用以激励、诱发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随着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自然而愉快地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我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时,主要抓住汤姆心情的句子进行品读,读到“‘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的嚷起来。”这句时,读出汤姆的不情愿。在与学生分角色朗读汤姆和爸爸的话时,更是读出了汤姆的无可奈何、遗憾而又失望的语气。通过教师的语言把学生带进了文本,让学生心动神随、入情入境,真实地体会汤姆的心情。整节课下来,学生都学得主动积极、兴趣盎然。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时,她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然后通过教师充满激情的范读,让学生去感受黄河万马奔腾的气势、感受羊皮筏子在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的惊险,从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虽然学生没有见过黄河,没有亲眼目睹过在惊涛骇浪的黄河上前行的羊皮筏子,但在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里,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却浮现在每个学生的脑海里。此时,教师无需做过多的解释,教学已达到了目的。

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整篇课文的基调就是为小女孩的悲惨命运的同情,以悲伤的感情讲解课文。当讲到“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还有“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我带着低沉而悲伤的语调,随着小女孩的悲惨死去感情由弱到强,从而感染学生,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小女孩的可怜,从而体会到小女孩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幸福而言,只有死去才能解脱的残酷现实。对小女孩产生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也为小女孩所处社会黑暗表示愤慨。同时为自己的幸福生活由衷感谢伟大的祖国,珍惜现在的生活。

四、幽默、风趣的语言

幽默的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讲话幽默的教师,不但会给学生增添快乐,在谈笑风生中也能领略知识的真谛,而且也会使自己的语言具有诱人的魅力。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它能使整个教学顿时生辉,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德国海因•曼麦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更能为之接受。”教学幽默语言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实情,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的一种含蓄精练、诙谐有趣、意味深长、富有哲理,能给人启迪的语言,它是教师智慧的结晶。有时,教师通过一些幽默的“点化语”或“插入语”会使课堂化平淡为神奇,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魅力,使学生在欣赏美中获得知识,受到教育。许多教育家、优秀教师都主张课堂语言要尽量风趣幽默。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坚持“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不仅使优秀学生因成功而发出笑声,也使后进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受到鼓励,获得克服困难的兴趣和信心。

追求教学语言的生动风趣,目的不是停留在调剂课堂气氛,而是为了造成良好的学习心理,更好地传授知识,发展思维,让师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教学,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如:薛法根老师在上《“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时,在与学生表演课本剧前,微笑着对学生说:“这次便宜你们了,你们扮演爸爸,我扮演汤姆。”仅一句话,顿时满堂大笑,学生的表演欲和求知欲大增,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浓。当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我们不能为了刻意追求幽默风趣;以庸俗的笑料或者是用损别人的手法去迎合少数人。要使自己的课堂妙趣横生,教师只有不断树立和强化幽默意识,善于向书本学习,博览群书,潜心阅读,积累幽默的格言、警句;善于在生活中学习,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发现、积累生活中的幽默素材,增加储备。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真正喜欢的“幽默大师”。

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于老师请一个学生朗读课文,让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情节。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这个学生读完后。于老师煞有介事地说:“陆晓荣听得最投入。我发现他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使劲咽过两次口水。”同学们都会心地笑起来。于老师接着说:“课文中描写的事物,肯定在他的头脑中变成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我断定,他仿佛看到了那红得几乎发黑的杨梅,仿佛看到了作者大吃杨梅的情景,仿佛看到了那诱人的杨梅果正摇摇摆摆地朝他走来,于是才不由得流出了‘哈喇子’„„”学生们都哈哈大笑起来。于老师又郑重其事地说:“如果读文章能像陆晓荣这样。在脑子里‘过电影’,把文字还原成画面,那就证明你读进去了.就证明你读懂了。老实说,刚才我都流口水了,只不过没让大家发现罢了。”同学们笑得更厉害了。这节课中.于老师用充满趣味的语言,把“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讲出来了,而学生们发自肺腑的笑声,则表示着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对教师语言能力的折服与钦佩。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游园不值》这首诗时,忽然一位迟到的学生“砰”的一声,推门而入,径直人座,这位教师就诗取材,问道:“‘小扣柴门久不开’,诗人去拜访朋友,为什么是‘小扣’而不是‘猛扣’呢?”学生议论了一番,有的学生说,因为诗人知书达有教养,讲礼貌。然后教师走到那位迟到的学生身边,弯腰轻声问他:“你说大家说得对吗?你赞成‘小扣’还是‘猛扣’?”这位同学脸红了,同学们也笑了起来,在笑声中大家都受到了教育和感化。

适时地运用幽默,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教师必须加强思想文化的修养,丰富铸炼自己的语言。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五、启发性的课堂语言

善诱、启发应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学生能有所发现,有所领悟,从而达到“自得”。能产生这样效果的教学语言就是启发性语言。

比如教学《种瓜得豆》一文,我这样导入:“同学们,在你第一次看到‘种瓜得豆’这个题目,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就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懂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常理,种瓜怎么会得豆呢?可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已经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的疑问就会得到诠释了。”当我让他们自己在书中找答案,于是他们便马上去看书,不一会就找出了答案。我又继续问:“你们知道这个转基因技术是怎样种瓜得豆的吗?”孩子们开始了读书,还在小组中展开激烈的讨论,很快得出结果,孩子们的思维得到了启迪,重点就凸显了。

六、激励性的课堂评价语言 教师有针对性、有目的地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激励,评价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手段。它能产生较好的推动力,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意愿,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言行进行评价的语言。课堂中,教师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此后学生的听课情绪,甚至一生的命运。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堂中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兴趣,强化效果,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和学习的快乐感。

1、赏识与尊重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要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欢乐和自己的劳动而感到自豪。”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我们的赞扬与肯定。为此,教师应尊重孩子、赏识孩子。要抓住师生、生生之间每一次交流中的闪光点,运用赏识性评价语言,使他们的心灵在赏识中得到舒展。

(1)要巧用,在提问中,能常说:“谁能”“谁来”“谁愿意”等激励性的语言,定会激发学生思考,发言的欲望。

(2)要真诚。真正的赞美是溶入血液的,用充满感情的言语评价学生,要让孩子们感觉到老师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在评价学生时,充满真诚地说:“太好啦!我发现了你很有勇气!”(情不自禁地竖起拇指)“你读书很会思考,老师喜欢你这样爱动脑筋的孩子!”老师真诚的赞美,让学生思想得到了净化,学会了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3)要有效,要让被表扬的与其他同学知道为什么得到表扬。评价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只一味地对学生说:你真棒!你真了不起!这样廉价的激励一时间会让听者心里高兴,但不会成为学生个体潜能发挥的推进剂。我们不妨这样说:“你真棒!你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帮助自己理解文言文,这真是个好办法。”“这样评价,让被评价的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对其他同学来说,他们学有方向,赶有目标,课堂上只有这样具有导向性的评价才能起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4)要机智。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激励性评价并不是一味追求肯定,而是提倡否定时应讲究语言艺术,更多地给予激励,即寓“贬”于“褒”,创设一种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如果课堂评价运用得好,它对于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相反的,如果课堂评价不当,有可能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挫伤,会闭塞学生创造性思维,会削弱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

2、肯定与激励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在学生的表现有明显进步时,应及时运用肯定性、激励性评价语言,并适当给出方法上的指导,对学生起到激发学习兴趣,建立自信的作用。例如:“不错,学习得很认真。”“你瞧,你比以前进步多了,望继续努力,争取更优异的成绩。”“大有进步,要加油!”“能有这么大的进步,老师感到非常高兴。”„„另外,老师在提问中鼓励学生发言的有:“老师和同学们相信你一定能进步!”“你试一试,相信你一定能成功!”“老师相信你能自己想出来!”“谁也来试一试,相信你能回答得更好的。”“只要全心全意地投入进去,什么事都难不倒你!”“相信自己,就是真正的进步!”这样的语言,激发学生发言的欲望。

3、目光与微笑。 人们常说:“人的脸就像一本打开的书”。可见,脸部和脸部的变化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诚挚、友善的目光,都会激发学生的情感情绪,唤醒和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课堂气氛显得活泼、融洽。教师在运用口头评价语言的同时,配以自己丰富的表情语,也会起到“点石成金”的评价效果。其中,目光语就是一种有效地运用眼神和目光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参与交际的言语,老师的目光要时刻放在学生身上,老师的目光充满自信,那么学生也会精神振奋,老师在课堂争取做到要与每个学生的目光接触,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在注意着他,这种目光的交流,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当学生犯了错误,老师一个严厉的眼神就可以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比老师大声的斥责更有效。当学生胆怯时,老师亲切的目光会给他勇气。比如老师在表扬一个学生时,口头表扬的同时配上一个欣赏眼神,让学生更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肯定。

微笑是最有魅力的。微笑的老师是受欢迎的教师,教师发自内心的笑,是一种甜甜的笑,能够创造出一种愉悦、融洽、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在请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投以信任的一笑,能有效地使学生消除紧张的心理,从容地思考回答;在学生正确回答了问题或作出创造性的举动时,教师报以赞许的一笑,是对学生最好的鼓励;在学生回答不出或答错问题时,教师给以宽容的一笑能显示出教师的大度,并解除学生的负疚感。

总之,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要注意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让教师的语言时刻散发出艺术的魅力,要挖掘“语言的金子”,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逐步达到“片言可以明百意”,“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参考文献:1 霍姆林斯基(苏),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 2 赵敏成:试论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3 张宝臣主编:课堂就是艺术

4孙双金.孙双金与情智教育[M].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杨九俊.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概论[M].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6魏丽杰魏丽华主编《教师言语艺术》济南出版社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语艺术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语艺术

滨海县界牌镇周庄小学李燕华

摘要:在教学活动中,评语既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是师生的一种情感的交流。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评语,不但对学生的思维起指导作用,而且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情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语艺术

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评语如号角,振奋学生的心;评语如春雨,丝丝润心田;评语如和风,拂散孩子愁„„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进行认识性的学习,而且也进行情感性学习,积极的情感,能增强人的活动,驱使人的积极行动。在教学活动中,评语既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是师生的一种情感的交流。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特点,恰当地使用评语,不但对学生的思维起指导作用,而且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情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评语所遵循的原则

1、赏识与尊重相结合的原则

作为一种控制行为的手段,鼓励胜过批评,每个学生都想得到肯定的印象,渴望教师的褒奖,哪怕是最差的学生。因此,在教育中,教师应该改变以批评教育为主的方法,代之以鼓励、赞赏的方法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帮助学生养成乐观好学、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同时要有一双善于洞察学生心灵的眼睛,对学生的细微闪光点加以表扬。因为要使人发挥最大潜能的最好方法便是赞赏和鼓励。例如在学生们齐声朗读了《海上日出》这篇课文后,读得很流利、很投入,我对学生们说:“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们。”学生们听完后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包容与公平相渗透的原则

小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小学生本是一个不完善的、未完成的人,在其成长过程中,往往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这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如果语文教师能给学生以宽容、谅解,并尊重他们的隐私,让学生感到自己行为上的失误并不影响自己的整体形象时,学生也会学会宽容,学会尊重。例如:有个学生在回答问题在欣赏一首小诗时,能理解诗的意思,但是却表达不出来!我对这

位学生说:“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学生受到鼓励后,不紧张了,也能表达自己的意思了!

3、期待与引导相融合的原则

人的任何具有一定目的的活动,都有一种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当愿望达到时,会感到一种强烈的心理满足。这种满足和兴奋又产生一种继续追求得到满足的需要,产生进一步的动力和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应以信任、期待来激发学生的动力。语文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在表扬中渗透批评,以不断的引导、支持、指点来磨练学生的意志。例如;在课堂上学生读《再见了,亲人》,学生声音很宏亮,但就是缺少感情,学生读完后,我评价说:“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学生听了我的话后,主动再读一遍,感情很是投入!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语形式

1、启发式评语

这种评语,要突出教师“导”的作用,指出问题所在,促使学生思考,并能起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显著效果。如教学《景阳冈》一课时,学生初步了解第一段主要写了武松与店家的对话后,教师应给予肯定的评价。同时要求学生认真读武松说的话,从中体会武松是怎样的人。学生读懂后,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同学们从描写武松语言的语句中知道了他是一位豪放、倔强的人。你们读得真认真!课文中还运用了其它描写人物的方法来刻画武松形象的,你们想知道吧”这一引导,激起了学生继续学下去的强烈的欲望。在学习第二段、第三段的内容时,准确地抓住了描写人物心理、行动的词句分析体会,从而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武松这一豪放、倔强、机敏、勇武的打虎英雄的形象。

3、表扬式评语

这种评语,要多给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哪怕是一点一滴,都会鼓舞士气,树立信心,增强进取信念。最终达到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逐步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如课堂上,我注意到一位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举起了手,我连忙请她站起来读课文。她读得很好,只是声音小些。读完后,我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她,微笑着对她说:“你读得真好,同学们都在认真听。如果你再大胆些,声音再大些,你会读得更好!”从那以后,这位学生上课发言的次数增

加了,朗读能力也提高了。

3、期待式评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要付出同样的爱。要尽量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期望每个学生都能成才,而且让学生知道老师希望他成才,而且对他们有信心。例如学《草船借箭》课文最后写到: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赢得了一个什么结果?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学生的回答很踊跃,回答完毕后我对学生们说:“我从同学们的提问中,看到的是思维的火花,非常烂灿,与其说是我在教你们,不如说是你们在教我,你们的学习能力是在提高。„„这些充满鼓励、期待的评语可以送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4、欣赏式评语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评语也是如此,枯燥无味,僵硬刻板,学生必不乐意听,如此也就起不到引导学生的作用。而一句具文学色彩的评语,定可以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即使是批评,学生也乐于接受。文学性的评语可以成为师生关系的粘合剂,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加可亲;可以成为学生接受教师建议的催化剂,达到一种“欣赏过后又不能不令人深思”的效果。相反,如果学生的回答很精彩,而教师的评语却干瘪无味,那这位教师也就没有资格要求学生对那一套老掉牙的话题表示兴趣。看来,教师生动、形象、具有文学色彩的评语不仅能为学生做表率,而且能使学生在心服口服之下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灵活运用评语艺术

1、准确到位,适时鼓励

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评语需要讲求一点艺术,必须做到准确得体,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适时的鼓励。语文教师要能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地作不同的评价,而这些评价又恰恰要能给学生以提醒或纠正。如:“你读得很正确,要是声音再响一点点就更好了。”“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读课文应大大方方,别缩头缩脑呀!”“这个字读得不够好,跟教师再读一遍。”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反馈信息,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让学生一步步做到朗读的基本要求:快慢适度、富有节奏、态度大方、语言流畅。使用鼓励式的评语再加上教师明快生动的语言示范,学生们的回答或朗读就会一次比一次好。

2、活跃氛围,灵动多样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的评语言要丰富、多样、灵活、生动,使学生觉得犹如春风夏雨,欣喜不已。学生读完课文后,我这样评价:“读得真不错!”“大家听了都在佩服你读得好!”“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听!”“老师都被你读得感动了。”“你读得比教师还要棒!”“到目前为止,你是读得最出色的一个!”“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学生听后会深深感染并受到激励。可以说,生动丰富的评价语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

3、巧妙机智,细心引导

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这时,好多教师便以“错了!请坐。”“不对!谁再来?”这些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并期盼其他学生的正确回答。而我则运用自己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注意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有个学生给“姆”组词时说:“养母”的“母”,学生哗然。而我却微笑着示意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别急,他没说错,只是没说完!”接着又转向那位学生,“你说得对,是‘养母’的‘母’——”学生在我的点拨下一下明白了,连忙说:“是‘养母’的‘母’加上一个女字旁,就是‘保姆’的‘姆’了。”在我不动声色的巧妙引导下,避免了学生出洋相,这样的教师,任何一个学生都会打心眼里敬佩的。

4、诙谐幽默,独特创新

幽默是思维的花朵、智慧的结晶,是教师知识长期积累的结果。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诙谐幽默的评语恰到好处地推动了教学过程,使教学信息的传导风趣而高雅。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尽量使自己的评语幽默而充满爱心,课堂就会笑声不断,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口语表达形式要多种多样,要能将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有机结合,将预先设定的口语流程和随机语言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或突发情况,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口语流程,巧妙应对,独特创新地进行评价。课堂上,我经常会翘起大拇指,或鼓掌,或摸摸学生的头,或与学生握手,祝贺学生的精彩回答。有一次,一个学生在读有关麻雀的句子,读得不错,而此时正好有一只麻雀从窗户飞进教室来,在教室里飞个不停,于是我借题发挥:“你读得多好,看,小麻雀亲自来感谢你了!”说着,同学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那个学生激动得涨红了脸,引得所有的学生羡慕不已。

真正的教育正是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

的感动之中。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变得高度有效。”苏霍姆林斯基:“所有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只要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我们的学生同样能够及时摆脱学习和发展的困境,以饱满的热情、奋发的精神、充分的自信投人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无论采用哪种形式的评语,一定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一定要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采用多种行式,注重评语的艺术。这样,所加的评语,才能起到教育、启发、提高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奕乾、孔克勤:《个性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马艳云:《教师态度对视听觉障碍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影响》,《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第2期。

[4]马艳云:《评价应注意学生的心理需求》,《人民教育》,2005年第17期。

第四篇:浅谈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的艺术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情感、音准、节奏、寓意等内容,都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构成要素,其中基本的原则之一就是情感培养,它是衡量学生素质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情感培养

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形式,通过音乐可以起到宣泄情感,疏导情绪的作用,在音乐欣赏、演唱、演奏过程中,通过引起学生的共鸣,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受到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渗透,从而达到情感培养的目的。

小学生尚处于蒙昧之时,基本上没有什么生活阅历和经验,他们的审美情感、思想情感、道德情感都处于形成阶段,由于小学缺乏产生特定情感的生活体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音乐教学活动,采用各种适合的手段,从各方面来培养和促进小学生丰富而健康、积极而向上的情感。怎样更好的发挥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呢?

一、情感在音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任何艺术都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同时,也可以反所用于生活。“当语言无法表达的时候请让音乐响起来吧。”这句话形象的告诉我们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可以通过特定的形式,更集中、更强烈也更容易地表现人们在生活中的情感,柔美、慢速、稍弱的音乐使人

心境平和、舒缓,激烈、快速和强劲的音乐使人心情激动、兴奋,而下行的旋律又会让人忧伤。因此,人们常常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小学音乐教育就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打动学生的情感,给他们一种熏陶,一种滋养,让他们在愉快欢乐的氛围中的不断地受到情感的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往往借助于声音的表现,从喊叫、欢呼到引吭高歌都是感情的流露,而音乐则是最善于、也最适合于表现感情的艺术。

二、情感培养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

(一)、培养审美情感。

在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掘音乐教材中美的因素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首先,要充分挖掘小学音乐教材中歌曲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等,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直观形象的教具的使用及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启发学生对音乐中美的因素的鉴赏力及表现力。如在教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时,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审美情感的调动,“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在悠扬的演唱结束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这些美丽的景色,老师轻轻的朗诵:舞动的船桨、粼粼的波浪、白塔、绿树、红墙、还有树上的夕阳,然后再让学生谈谈对这首歌的感受,在重新演唱中,要求学生把歌声唱的更加悠扬、更加优美,(如果有条件,也可以把这首歌的MTV在多媒体上播放一下)从而达到对学生审美情感的调动,让学

生逐渐懂得欣赏美、发现美,并体会到生活中的美的存在。

其次,几乎在所有的小学音乐歌曲中都有美的元素,老师应该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歌曲的不同美,如时代美、地域美、风格美、性格美、民族美等等。学生在欣赏、学唱及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美的熏陶,提高了审美能力,为学生艺术素质的不断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培养思想情感。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培养,使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开发,学会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前提条件,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理想途径。如:在欣赏《歌唱祖国》的过程中,“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启发学生从那雄壮的旋律、有力的节奏,铿锵的演唱中,联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面貌,感受新中国广大人民的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老师还要结合着历史的讲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我们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奋发图强。

(三)、培养道德情感。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情感包括品德修养、理想及传统观念等内容,它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音乐教学中教学生学唱、欣赏歌曲的过程也是育人的过程。充分挖掘教材的育人内涵,因地制宜的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如在学习《摘

草莓》、《小红帽》、《小乌鸦爱妈妈》等歌曲时,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轻快、活泼的抒情歌曲中树立尊老爱幼的优秀品德,以及在流畅的曲调当中,在善良可爱的主人公形象下,激发孩子对美好情操、善良品德的追求。在进行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情感随着音乐的发展产生共鸣与起伏,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艺术满足。心灵的陶冶正是在多次这样的情感体验中来完成的。“动之以情”是一般的教育手段,也是音乐教育的目的。

审美风格的刚柔相济。这两首歌曲,《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气势雄壮,铿锵有力,演唱起来犹如万马奔腾,排山倒海一般,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豪迈气概、力量和信心。而《我的中国心》则一往情深、真挚热忱,充满着深切的赤字情怀,饱含着浓烈的爱国情感。这样,两首歌曲一为阳刚之美,如气壮山河一般;一为阴柔优美,情深如海一样,加上适当的编排处理,使得整个演唱具有一种刚柔相济、阴阳协调的复调式美感。

三 结论

通过这次歌咏活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丰富了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实现了“寓教于乐”和美化人生的崇高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君英.关于音乐鉴赏教学的一点美学思考[J].中国音乐教

育.2010(01)

[2]盛霞.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学实践[J].中国音乐教育.2006(05)

第五篇:浅谈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与艺术

羊尾镇郭家中心小学 毛岸辉

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复习课既不同于新授课,更不同于练习课。新授课目标集中,只需攻下知识上的一个或几个“点”;练习课是将某一点或一部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是把平时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的知识,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把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一、复习课的任务和作用:

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加深已学过的知识。所要解决的是知识的点、线、面三者的结合,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因此,复习课的教学任务要重视“理”,达到“化”,把平时一个个课时所学的知识从新的角度,按新的要求进行梳理,组织练习,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归纳、总结,最终达到浓缩化,让学生在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发展数学思考,领悟思想方法,提升数学素养。

其作用是:

1、查漏补缺、夯实双基。

2、促使知识的系统化,整体把握知识结构。

3、温故知新,对旧知拓展延伸。

4、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目的是温故知新,完善认知结构,发展数学能力。

二、复习课的类型:

复习课的课型主要有:专题复习课、单元习题课、期末总复习课、概念强化复习课、方法归纳习题课、知识结构整理习题等。

三、复习课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1、针对性原则,

2、自主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发展性原则。

四、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的复习,要达到《数学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教师应该首先要依纲扣本,以“标准”为根据,以“教材”为准绳,帮助学生进行系统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织成网、组成块,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其次要有的放矢。复习课最忌讳的是题海战术,使学生不堪重负。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必须首先钻进题海,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针对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典型性例题,为精讲、精练、高效、减负打下基础。复习过程不应是机械地重复过去教学的过程,复习也不仅是抓几个重点,补几处缺漏、选几道习题、讲几个错例、把复习的过程变成书本知识再过滤的过程。复习应当给学生以新的信息,即使是“旧”题也要“新”做。所以复习范例应做到数量少、容量大、覆盖面广、

1 启迪性强,最后要关注本质。要想上好复习课,教师应对教材有个总体思想,不能见“好”的题目随意拿来就做,“优”的题目拉来就练,一个章节,一个单元进行独立的、分散的复习,应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并加以变换和展开,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对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知识系统进行整体研究。

小学数学可以从知识结构来划分,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四类知识在复习时都要梳理知识,理清知识点;总结质疑,抓住重难点;激活认知结构、系统整理、实施精加工;综合应用。

1、梳理知识,理清知识点

数学是一门结构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中的概念往往是一个个地分散出现的,即使注意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一般地说也是有限的,在教学到一定阶段,就要引导学生对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对学过的概念作穿线结网,促进学生脑中的概念结构系统化。它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在新课程的知识点教学中都是分模块出现。复习课的特点之一是“梳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特点之二是“贯通”,融合贯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梳理数学知识既可以按教材顺序,分单元梳理出各单元的知识点,特别要抓出每个单元知识的重难点,和学生容易混淆和出错的知识。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也可以统筹整合本册的内容分计算部分,概念部分,应用部分梳理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网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复习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各异,互助评价,开展争辩。这样有利于主体性的发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学生复习了知识后,体验到了学习数学和获得成功的快乐。最后组织学生讨论归纳这些知识点,并说说各概念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网络。

2、总结质疑,抓住重难点

在复习时,必须做到:

1、让学生克服定势思维;

2、查找学生的薄弱环节;

3、分层辅导。这样,才能抓住重点,突破重点。在复习时,针对重点知识点设计一些练习题,学生通过练习分清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另外,也可以将学生的作业本上平时出现的错误进行统计归类,并拟出了相应的题。先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点做错的题进行归类,还要试着找相关类型的题做一做,同桌互相检查、辅导。然后教师将自己拟定的题出示到黑板上让学生练习,检验一下学生掌握得如何。同时,对那些基础知识掌握好的学生,另外出一些有一定

2 难度的题,让他们练习,以达到分层学习、分层辅导的目的。这样的复习,即弥补了学生的薄弱环节,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能力更进一步地得到提高。

3、激活认知结构、系统整理、实施精加工

复习不是简单地再现旧知识,而是要通过对旧知识的系统整理,给学生以新的信息,引发新的思考,促进新的发展,特别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编码,对自己的认识结构实行精加工,使平时所学的“分散、零乱、细碎”的知识点,结成知识链,形成知识网。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复习中去。如在学生复习快乏味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情境题、趣味题、开放题。这些练习的设置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综合应用,培养创新点

“数学的学习是从厚到薄,又从薄到厚。”复习课中可以延伸、拓宽,但要有个度。复习课练习的特点与新授课的练习不同,应换个角度,多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体现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复习课应“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了,也尝到了创造思维带来的乐趣。

五、复习课的教学艺术:

1、注重数学“双基”的理解、掌握,更关注过程与方法。

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能揭示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后者对发展能力更为重要。因此,可设计一些反映知识形成过程的试题,以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关注。

2、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价值在于应用。因此复习过程应注意选择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中的素材,精心设计试题,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究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路,扩大视野,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3、关注试题形式的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和挑战性。

现实生活中人们遇到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所呈现的信息往往是复杂的,条件和问题往往是隐含在杂乱无章的信息中,是客观随意的。所呈现的答案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复习也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要求复习题内容、题型不局限于传统的老面孔,要具有形式的多样性,富于变化、有创新。问题的呈现形式要开放,可以是情境图,表格式、统计图等等新颖的方式呈现。考虑到潜能生,复习题的选择力求层次性,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阶梯排

3 列。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定出不同的标准。同时,设计一些条件多余的,或答案不唯一的,或可以有不同解决问题策略的开放题,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展开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难上的一种课,也是最能代表教师水平的课。复习课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能否上好复习课,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但在课堂教学中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1、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

2、讲解为主,学生被动。

3、知识梳理耗时过多,讲多练少。

4、以学生记忆为主,深化拓展不足。

5、搞面面俱到和题海战术等等。结果使得学生学习乏味,教师疲惫不堪,而且也达不到复习课的目的要求。

在复习过程中,要体现“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基本理念,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首先要查漏补缺,使每个学生,特别是中下生都能达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教师要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出发,学生才是查漏补缺的主体,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自查、自纠、自补。查和补的内容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方面,还应包括数学的思想、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等。其次,要根据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组织不同层次的练习,提出不同层次的发展要求,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由于学困生与一般学生之间无论是在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还是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都存在差异,因此学困生能不能积极主动有效地进行知识梳理、问题研究等成了复习课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调动数学学困生参与复习课的积极性,我们可以把补差工作放在课堂教学之前,变“亡羊补牢”为“防患于未然”。既课前将一部分学困生找来,找一些有关下堂复习课的话题,同他们聊聊、议议,乘机给他们补补差。这样课堂上他们就能和一般的同学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复习、探究,获得成功的机会将大大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将得以体现。

同时在练习设计上既要确保达成基本教学目标,又要体现一定的弹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要求。比如设计一些对比练习、题组练习、补充条件或补充问题等半开放题练习;同时还可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也可以在同一练习中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例如在复习分数应用题时,我编了这样一道题,修一条长1200米的公路,第一周修了1/5,第二周修了1/4,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根据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让学困生练习容易的,让优生练习难的题,这样既不挫伤学困生的积极性,也能使中优生得到更好的发挥。当然,分层练习的设计主要在于教师,对学生而言,则是一个自我选择问题。要逐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要使学生逐步学会选择自己所能及又具有挑战性的练习。

4、复习课要重视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所谓的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认识,它是数学思维的结晶和概括,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和根本策略。而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是

4 实现数学思想的手段和重要工具。在小学数学中,多数数学方法和思想往往是一致的,如假设方法和假设思想,转化方法和转化思想等等。因此,在小学数学中,可以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看成一个整体——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集合思想、符号化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对应思想、化归思想统计思想、分类思想等。

数学思想方法总是隐含在知识中,体现在揭示、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它不可以像知识那样编为某一章、某一节,但却渗透于全部的小学数学内容中。所以,在复习中,教师要能总体把握教材中隐含的思想方法,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成为有意识的教学活动。而不是仅仅停留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技巧的训练上。教师让学生按不同的分类依据把非零的自然数进行分类。

总之,小学数学复习课要真正上好、上出实效并不容易,需要我们在实际中摸索,根据本班实际,因材施教,灵活选用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分析反思中总结,既发展智力,又提高能力,使复习课真正提高教学效率,获得实效。

上一篇:墙体裂缝加固施工措施下一篇: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