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企业工艺管理重要性

2023-03-08

第一篇:谈企业工艺管理重要性

浅谈煤炭企业物资管理的重要性

[摘要]物资供应管理在煤矿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知道,在煤矿生产成本构成中,物资的消耗是相当大的一部分。随着煤矿企业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向管理要效益,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已成为企业追求的目的。物资供应管理作为生产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全方位监督,进一步加强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控制物资消耗,优化储备结构,是创建节约型企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健。那么,如何加强煤矿企业的物资供应管理呢?

[关键词]煤炭,物资管理

一、 建立物资供应信息化管理与控制系统

古人云:“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强煤炭物资供应管理,提高煤矿物资供应管理水平,首先要提高物资供应管理手段,实现管理手段的信息化和现代化。要从煤矿自身实际出发,建立一套先进、科学、规范、精细、合理的物资供应管理与控制系统。近年来,随着煤炭企业重组整合力度的不断加大,煤炭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煤矿的装备水平、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当前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需要对现行的物资供应体制进行改革,建立集中统一管理的“三集中”管理模式,即集中招标、集中储备、集中配送的物供模式,从而发挥规模效应,以保证物资的供应价格、质量、交货期和售后服务等。另一方面就是要建立信息化物资管理控制平台,根据煤炭生产企业需用物资的特点,把计划管理、

采购管理、储备管理、质量管理、成本和资金管理等纳入物资信息化管理中,形成全面覆盖物资供应业务链的管理系统,达到全面跟踪物流业务过程的目的。高层管理者可以通过信息查询来监管业务过程,强化职能部门依据计划进行业务活动的责任感,从而减少管理成本。

二、 加强人才培养,打造业务过硬的物供团队

企业发展的根本,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团队。而煤炭企业由于大多地处郊区、山区,远离城市,自然环境差,条件艰苦,且煤矿前些年规模小、效益不好,员工收入不高,大中专毕业生都不愿到煤矿工作,从而造成煤炭企业物资供应人才奇缺,出现严重的人才断档。近几年,随着煤炭企业效益的好转和员工收入的提高,虽然陆续分配补充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但大都不是物资供应专业的毕业生,由于专业不对口,专业素质、技术素质都不能满足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的需要,人才成了制约企业发展的严重障碍。这就要求企业一方面要通过各种讲座、培训、交流来提高管理岗位人员综合素质,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素质,提高一线员工技能素质,通过“比学赶超”活动的不断升级,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相互提高,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在制度上建立激励机制,定期开展评优评先工作,对各方面涌现出来的人才,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三、加强物资供应基础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1.加强计划管理,做到心中有数。物资计划管理是物资供应部门管理工作的基础,是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的主线和源头,合理编制物资供应计划,不仅有利于按时、保质、保量地供应所需物资,保证安全生

产所需,而且有利于加速资金周转,达到合理储备,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减少费用开支,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物资计划管理,一是要提高对物资计划重要性的认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生产资料的极大丰富,我国已彻底告别了短缺经济,煤矿所用物资基本上都供过于求,由原来的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这就为我们搞好物资供应工作,提高物资供应工作的质量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同时也使一部分人对物资供应计划不再重视,认为物资供应计划可有可无,从而导致物资供应计划不及时、不准确,临时急需计划多,影响了物资供应的质量和效益;二要运用科学方法,科学编制物资需要计划。要根据物资在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分别采取直接计算法、间接计算法、比类计算法和经验估计等方法,合理确定物资的需要量,同时,要认真分析物资市场的供求情况,科学预测市场的变化规律,从而合理确定物资的储备时间和储备数量。通过加强计划管理,及时均衡地保证煤炭企业生产的物资供应,实现最少的资金占用和劳动消耗。

2.加强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采购管理是加强物资管理的重要一环,做好采购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一是建立规章制度。要以“计划严谨,采购及时,质量保证,价格合理,成本最低,保障供给,堵塞漏洞”为主要目的,制定比较完整、科学、规范、合理的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通过建章立制,规范运作,强化内部监督和管理。二是要规范采购,控制采购成本。物资采购环节应当以管理价格为中心,对价格实行分级分权管理。要科学合理确定物资的采购方式,根据物资的属性和批量,分别采取招标、比价、议价等方式进行采购。

要坚持以集中招标采购为主,充分发挥批量规模优势,争取最优价格,降低采购成本。要建立市场价格分析机制,及时研究物资价格的走势,合理确定物资的采购批量和采购周期,做到低价时购进。在当前物资价格变化频繁、波动很大的情况下,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提高采购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三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推行网上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四是要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通过对供应商的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比较,选择质优、价廉、售后服务好的供应商,建立供应商档案,与优秀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避免采购中的不正之风。

3.优化储备结构,科学储备物资。根据生产计划和统计资料的预测,企业仓库中应经常保持一定合理的物资储备,加强仓库物资管理,加强物资验收工作,凡入库物资要按照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严格检验,认真把关,杜绝假冒伪劣物资进入生产环节,堵塞物料进厂中弄虚作假的漏洞。强化仓库物资现场管理,做到“三清、两齐、四对照”。“三清”是指数量清,材质清,规格清;“两齐”是指库容整齐,码放整齐;“四对照”指账、卡、物、金额必须相符一致。做到“五五摆放”,“日清月结”,定期盘点对库存物资进行盘点,对发现有盈亏、变质、损坏、规格混串等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落实责任,并提出整改意见。

4.强化管理意识,创造齐抓共管新局面。生产所需的物资最终是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这就要求物资供应部门要结合生产部门根据当月生产计划,科学合理地制订物资消耗计划,对于物资领用计划,要按照

有关制度,严格进行审核,避免物资领用过程中“造而不领、领而不用”现象。同时,煤炭企业要根据消耗规律科学地制定物资消耗考核办法,并严格考核、奖罚分明,要做到“五个到位”。要不断增强物资的“回收复用、修旧利废“意识,注重节约提效。各生产部门对于物资消耗,也要层层分解,责任到人、逐级考核,并与工资奖金挂钩,做到节约有奖,浪费必罚。

物资管理作为煤矿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煤炭企业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煤炭企业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大胆实践,不断总结物资供应管理领域中的宝贵经验,寻找自己存在的差距,在计划、采购、使用、储备等各重要环节的管理模式上不断创新,从而取得更大的、新的突破和进展。

第二篇:浅谈建筑企业管理中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质量控制建设工程质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质量是不断发展的,质量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和一个国家的国民综合素质相适应的。施工质量控制必须对全部作业过程,即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建筑材料及制品、构配件等的质量技术标准、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等,它们是工程质量检验控制的专业性、技术性、法规性依据。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控制是整个建设项目的核心和重点。建筑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保障人民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必须严格进行设计、施工、监理,使建设质量得到很好保证。

1 施工企业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施工单位必须按资质等级承担相应的工程任务,不得擅自超越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包工程;必须依据勘察设计文件和技术标准精心施工;应当接受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实行总包的工程,总包单位对工程质量和竣工交付使用的保修工作负责。实行分包的工程,分包单位要对其分包的工程质量和竣工交付使用的保修工作负责。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加强计量、检测等基础工作,抓好职工培训,提高企业技术素质,广泛采用新技术和适用技术。

2 目前建筑市场常见质量问题

为满足各种特定的使用功能要求适应自然环境的需要,建筑工程的产品种类繁多,且各地的气候、地区条件不同,施工条件不同。如建筑物的开裂,可能是设计构造不良,或出现计算错误,或地基沉降过大,或出现不均匀沉降,或温度变形,或干缩过大,或材料质量低劣,或施工质量较差,或使用不当,或周围环境变化等,可能是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工程质量问题的严重性。发生过程质量问题往往会给单位带来诸多麻烦和困难。有的会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有的会给工程留下隐患,有的会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有的会使建筑物成为危房甚至不能使用,最为严重的是使建筑物发生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所以要高度重视,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务必及时分析,提出处理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工程质量事故的可变性。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多随时间、环境、施工条件等变化而发展变化的。例如,钢筋混凝土大梁上出现裂缝,其数量。长度和宽度会随着周围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变化,或随着荷载大小和持荷时间而变化,甚至有的细微裂缝也可能逐步发展成构建的断裂,以致造成工程倒塌。工程质量事故的多发性。一些常见问题经常象病医院经常发生被称为工程质量通病。如,混凝土裂缝,砂浆强度不足,预制构件开裂,房屋卫生间和房顶的渗漏等。还有就是同类型的工程质量事故重复发生。

3 完善质量制度建设

建立明确的质量管理责任制。企业的各级行政“一把手”是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是技术责任人,各个部门都应有自己的质量职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必须由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能实施。同时必须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检查,对质量问题必须做到三个“不放过”,即出现质量问题未查明原因不放过,未追究当事人和领导的责任不放过,未制定出整改措施不放过。坚持推行质量方针目标管理,将国家重点工程和基础施项目确定为创优目标。通过将创优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人,建立质量奖惩制度,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制的手段,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处理好外部质量监督与内部质量保证的关系。建筑企业必须无条件地自觉接受政府主管部门与质量监督机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新闻媒介及社会舆论的监督,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将外部监督的压力转化为强化内部质量保证的动力,积极引导职工增强抓好质量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强化工程质量监理。施工质量控制,主要是对建筑原材料和施工生产各个环节或中间产品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与验收,其质量控制程序和内容随着施工的不同阶段而变化。建筑原材料合格与否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监理人员要严格监督施工企业进行原材料的抽检,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4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

对施工方案、方法和工艺的控制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编报的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审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障体系是否健全;施工现场总体布置是否符合具体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对投入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审查施工机械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性能参数及投入数量是否恰当,能否满足该工程的要求,例如垂直运输设备选型,现场砂浆、混凝土搅拌机选型。施工环境和作业条件的准备工作质量控制如地基开挖降水排水处理,外墙装饰用的脚手架及安全网的搭设,阴暗空间的通风照明等,这些环境条件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施工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影响施工质量能否得到保障。建设单位应做的事前质量保证工作开工前及时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①有关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工程地质等自然条件。②施工图设计依据,包括初步设计文件、主管部门和城规、环保、交通、旅游等部门的要求,采用的设计规范、甲方提供的材料设备情况。③设计意图,如设计方案比较,基础处理、结构设计方案等。④施工应注意事项,如基础处理注意的事情,选用建筑材料应注意的事情,采用新结构新工艺等。

5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要把工程施工质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就是经常应用一系列培训、管理、检测、监督、整改手段和措施,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人员、施工工艺、机械工具、材料和环境五大因素进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现场观察、监督、巡视检查施工工序,及时发现质量事故苗头和潜在质量隐患,对于隐蔽工程的施工,进行旁站监理更为重要。随时对建筑几何尺寸、定位轴线、

层高和构配件、预埋件位置进行放线测量检查,及时发现偏差,及时纠偏整改返工。对施工所用的各种材料及混凝土(砂浆)的配合比、梁柱墙等成品构件强度,及时通过试验所得的数据,来判断质量是否正常和稳定,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规定必须坚持的质量监督工作程序,确定质量控制的见证点和停止点,加强对质量控制点的监控,突出质量重点。利用经济控制手段,对于分部分项工程及工序质量的验收检查,当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时,经过多次提出并未得到施工单位明显改正的,可以采用停止支付工程款和拒绝工程计量签字的手段,行使支付控制权。要及时提醒施工单位自觉地加强成品保护的意识,舍得投入必要的财力人力,避免因小失大。

总之,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增强质量责任意识,从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落实质量责任,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使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得到了全方位地提高,思想中有了管理的意识,有了向管理要效益的意识。人员的素质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业务素质、管理水平在标准的运行中有了明显的提高。各种组织措施基本能落实到位,施工现场的环境及施工人员的作业条件得到了良好改善,工程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创优的水平稳中有升,安全文明工地达标积极主动,防护到位,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第三篇:浅谈绿色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李应安

中文摘要„„„„„„„„„„„„„„„„„„„„„„„„„„„„„ 02 专题论文„„„„„„„„„„„„„„„„„„„„„„„„„„„„„ 03

一、企业绿色管理的基本含义„„„„„„„„„„„„„„„„„„ 03

二、我国企业推行绿色管理战略的重大意义„„„„„„„„„„„„ 04

(一)企业推行绿色管理是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04

(二)企业推行绿色管理战略是创造国民良好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04

(三)企业推行绿色管理也是企业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迫切要求„„„„ 05

(四)绿色管理是适应绿色消费浪潮的必然选择„„„„„„„„„„ 05

(五)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实施绿色管理„„„„„„„„„„„„ 05

(六)社会环境要求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战略„„„„„„„„„„„„ 05

三、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战略的影响因素„„„„„„„„„„„„„„ 06

(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影响企业绿色管理战略的实施„„„„„„„ 06

(二)绿色消费浪潮决定了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战略的必然„„„„„„ 06

(三)企业的传统模式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06

(四)国家的政策法律制度是企业绿色管理战略的保障„„„„„„„ 06

(五)国际标准的绿色认证是企业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06

四、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 07

(一)树立企业的绿色品牌观念„„„„„„„„„„„„„„„„„ 07

(二)企业必须进行制度创新,适应新形式下的市场竞争„„„„„„ 07

(三)积极开发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领域„„„„„„„„„„„„ 08

(四)加大绿色产品科技开发和推广的力度„„„„„„„„„„„„ 08

(五)国家积极促进绿色产品标志监管体系„„„„„„„„„„„„ 08

五、绿色营销观念的大力推行„„„„„„„„„„„„„„„„„„ 08

(一)培植绿色文化,引导绿色消费„„„„„„„„„„„„„„„ 08

(二)重视绿色产品设计„„„„„„„„„„„„„„„„„„„„ 09

(三)建设绿色市场,实施绿色营销„„„„„„„„„„„„„„„ 09

(四)建立绿色服务通道„„„„„„„„„„„„„„„„„„„„ 09 参考文献„„„„„„„„„„„„„„„„„„„„„„„„„„„„„ 10 致谢语„„„„„„„„„„„„„„„„„„„„„„„„„„„„„„ 11

浅谈绿色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专业班级:工商管理

名:李应安

指导教师:苏烈英

【摘

要】企业绿色管理是指以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为核心目标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绿色管理实际上是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上的反映,是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必然途径。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绿色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和方式,必将成为未来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模式。

【关键词】绿色管理;可持续发展;绿色品牌;绿色营销

The importance of Green light management to develop company Summary: green to pick the management is to conserve resources and energy, reduce air pollution as the core of a series of activities. the green management is, in fact, modern production and life changes in enterprise management, i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hance living quality of the necessary means. in all kinds of forces and green management as a new management theory and methods, enterprise management will be the main mode. Green "is based on the premis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 new concept, although the academic world to a standard definition, but the" green "i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relevant concept for reference to a quality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the environment and attitudes, action and results. the administration on" green "research into several main : the first point is that the green management is in order to create the green values for the soul to the use of green technologies .To use the green technology centre, is being launched with green marketing for the key to acquire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the green authentication level is to achiev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 win-win situation for a whole process management ; the second view, the so-called green enterprise management is base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n business manage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o realize the economic results of enterprises,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the results of the third viewpoint ;The third viewpoint,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is green on the mean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lif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o reduce the pollution, conserve resources and a green products and services, expand the market share of the green, green company image. the fourth point thinks that green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is to eliminate or reduce produc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influence of a series of activities. the several points in common is green on the produc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 The fourth point thinks that green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is to eliminate or reduce produc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influence of a series of activities. the several points in common is green in the management means of production has to consid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reduce and reduce the pollution as green management centre. Keywords:

Green manage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reen brand

Green marketing

浅谈绿色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人们向自然环境无节制地索取了大量的有限资源,同时向环境排放过多的有害物质,超过了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导致各国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资源耗竭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并引起了一系列环境灾难。江河水质下降,生物种类减少,缺水面积扩大,空气污染严重,自然环境被破坏,生态环境安全与人们身体健康到严重威胁。值得重视的是,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引起了众多国家和民众的关注与不安,“只有一个地球”、“还我蓝天”等呼声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经济的发展不能再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了,所以在企业管理领域,绿色管理理论逐渐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并蔚然成风。

在我国,环保已成为国家发展最薄弱的环节之一。经济发展中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已明显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环境问题已是迫在眉睫的危机。因此,在这个宏观背景之下,我国企业推行绿色管理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已不容质疑。

一、企业绿色管理的基本含义 “绿色”是基于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产生的一个新的概念,虽然学术界没有给出一个权威的定义,但一般认为“绿色”是与生态环境相关的一个概念,用来指代较高质量环境以及有益于环境的观念、行动和成果。国内关于“绿色管理”的研究形成了几种主要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绿色管理是以树立企业的绿色价值观为灵魂,以使用绿色技术为核心,以开展绿色营销为关键,以获取社会相关部门颁发的绿色认证为标准,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双赢为目标的一种全过程管理;第二种观点认为,所谓绿色管理就是企业根据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树立生态环境保护观念,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的有机统一;第三种观点认为,企业绿色管理的含义是注重对生命、资源、环境的管理,在生产过程中降低消除污染、节约资源,并推出绿色产品及服务,扩大绿色市场份额,树立绿色公司形象。第四种观点认为绿色管理是指企业以消除和减少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前提而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这几种观点的共同点是绿色管理意味着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始终考虑环境保护,把节约资源、减少和降低污染作为绿色管理的中心。

总而言之,企业通过实施绿色管理,建立绿色发展战略,实施绿色经营管理策略,制定绿色营销方案,开发绿色投资,实行绿色会计,执行绿色审计才能加快企业绿色企业文化的形成,推动企业绿色技术、绿色生产,生产出满足公众绿色需求的产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国民生活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我国企业推行绿色管理战略的重大意义

(一)企业推行绿色管理是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据世界银行测算,从1980年至2000年的20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贡献率为14%,但中国也由此付出了资源消耗、高能耗和环境破坏的巨大代价。2007年环境绿皮书指出,我国湖泊约有75%的水域受到显著污染,城市水域受污染率达到高达90%以上,全国300多个城市缺水。中国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环境污染对经济造成的损失每年约占GDP的10%左右。我国耕地面积以平均每年约16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另据统计报告,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4%,但消耗的一次性能源约占全球的12%,淡水占15%,氧化铝占25%,钢材占28%,水泥占50%,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已使中国面临严重的资源和能源危机。

《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国家卷)》指出:中国能源和资源被超常规利用;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非常严重。2006年初,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相提并论,即“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7.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必须实现“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体制相适应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向“集约增长方式”转变。“总纲”同时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50年全面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二)企业推行绿色管理战略是创造国民良好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据2007年环境绿皮书披露,我国工业产生的废污水80%以上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讲河湖库,8亿农民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全国至少3.2亿人的饮用水不安全,接近1/4的河流因污染而不能满足灌溉用水要求。西方国家预测2009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目前国内2/3的城市空气质量未达到二级标准,约25%的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严重超标,其中主要来源于工业烟尘排放量。

(三)企业推行绿色管理也是企业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迫切要求 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冲破关税壁垒只是时间问题,但非关税壁垒特别是国际上对环境标准的要求很高,在WTO框架中,几乎所有行业都渗透着对污染程度和允许的资源开发方法、数量加以限制的要求,即“绿色壁垒”。我国很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因此而受到冲击,如2003年我国有39%的出口产品遭遇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造成损失约170亿美元,其中我国的冰箱、空调等数百个产品品种、5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因使用氟利昂制冷剂,违反了保护臭氧层的有关国际公约而受到限制出口。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加入WTO之后面临的严峻现实:在一个低环保标准的国度,无法开发出高环保标准的有竞争性的产品,环保问题还可能演化为贸易争端。企业必须进行清洁生产,切实执行ISO14000的国际环境管理标准,大幅度提高绿色产品的比例,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尽可能减少“绿色壁垒”对我国企业造成的损失。

(四)绿色管理是适应绿色消费浪潮的必然选择

消费者趋向于绿色消费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在为社会及广大消费者谋福利的同时,造成恶劣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已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人们迫切要求治理环境污染,要求企业停止生产有害环境及人们身体健康的产品;二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广大居民个人收入迅速提高,他们迫切要求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及高质量的消费,亦即要求绿色消费。

(五)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实施绿色管理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绿色革命”,环境与发展问题已成为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中心,即“绿色回合”。由于WTO允许各成员国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因此,绿色壁垒将必然存在,而且会成为最重要的“变相贸易壁垒”。为了遵循这些绿色贸易规则,冲破绿色壁垒,免遭贸易制裁,企业必须实施绿色品牌战略,才能求得快速健康的发展。

(六)社会环境要求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战略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首先是宏观环境的压力,诸如保护消费者利益运动和保护生态平衡运动的压力,以及政府规范化立法的压力,从而驱使企业必须树立环保观念,实施绿色品牌战略,顺应时代要求;其次是广大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需求剧增,企业必须顺应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开展绿色经营,才能赢得顾客;最后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规律的作用,迫使企业改变经营观念,塑造绿色品牌,才能有力地对付竞争对手,不断地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战略的影响因素

(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影响企业绿色管理战略的实施 政府对绿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这既是过去绿色产业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因素,也是新时期新阶段加快发展绿色产业的重要保证。一是政府对绿色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是否能帮助企业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政府是否将绿色产业开发规划区中治理污染所需投资纳入国家环境保护投资序列。三是政府能否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减免企业对监测费用以及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费用。

(二)绿色消费浪潮决定了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战略的必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的健康意识大大增强,从而导致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重要的转变,绿色消费意识得到了各国消费者的认同。一项调查显示,7s%以上的美国人、67%的荷兰人、80%的德国人在购买商品时考虑环境问题,有40%的欧洲人愿意购买绿色食品。在我国,绿色需求在小康家庭也日益表现出来。面对绿色消费浪潮的冲击,企业必须关注自身的环境行为,实行绿色品牌经营,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三)企业的传统模式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依然是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物质产出不断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在传统模式主导的宏观形势下,相关法规和经济政策对企业把环境成本纳入经营决策和发展战略中缺乏足够的激励,从而使我国企业的绿色竞争力不仅与发达国家差距大,而且在国内市场也缺乏竞争优势。

(四)国家的政策法律制度是企业绿色管理战略的保障

一个国家的政策法律制度强有力的保障了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比如,绿色税收制度,企业生产经营的许可证制度和企业融资的绿色约束制度。从企业自身来说,通过从线性价值实现模式转向基于循环价值链的经营模式,不仅能够指导企业提高创新能力,而且有助于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其他企业、政策制定者等所有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五)国际标准的绿色认证是企业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国际标准化组织顺应世界保护环境的潮流,对环境管理制定了一套国际标准,即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以规范企业等组织行为,达到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ISO14000适用于一切企业的新环境管理体系,它是一张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绿卡,不受任何绿色贸易壁垒的拦劫。

四、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

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和全面实现绿色营销是企业实现绿色管理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企业绿色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领域。

“人类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也正面临严峻挑战,如不彻底改变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国很难逾越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第二届“绿色中国”论坛上的演讲引起与会专家的共鸣。而能够真正实现“绿色中国”的是引领企业发展的中国企业家,是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亟待实施的绿色品牌战略。

所谓品牌战略就是企业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别利润与价值的企业经营战略。“绿色”代表的是环境保护环境与人类和谐生存、共同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绿色品牌战略就是企业以建立环境与人类的和谐为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绿色化,对企业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等进行全局性、长期性总体谋划。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要切实抓紧绿色产品这一载体,赋予绿色品牌更多的内涵,体现绿色经营管理文化,灌输绿色经营管理观念,丰富品牌承载量,扩展品牌深度,从而实现品牌价值最优化、最大化。绿色品牌战略包括:一是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绿色品牌定位;二是精细而健康的绿色品牌维护;三是科学系统的绿色品牌经营管理;四是长期不懈地进行绿色品牌修正等等。

(一)树立企业的绿色品牌观念 企业应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谋求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经济增长的核心问题来考虑,把绿色品牌塑造作为今后工作的首要观念和基本思想。企业可根据企业的现实情况,站在维护全人类的生态平衡发展的高度,以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保证消费安全为出发点,从培育企业文化入手,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全体员工培养环保意识,建立健全“绿色”运行机制,使绿色品牌观念真正成为经营管理的行动指南。

(二)企业必须进行制度创新,适应新形式下的市场竞争

在中国现时期的市场经济状况下,同行业间的竞争日益剧烈,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绿色品牌观念已深受重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融入长期的发展战略当中。如果哪个企业还维系着传统的发展模式就会逐渐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以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促使传统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支持下,企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建立新的竞争力策略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三)积极开发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领域 我国的绿色产品开发有着潜在的巨大市场。由于目前宣传力度不够和进入国内市场销售的绿色产品有限,消费者对绿色产品还重视不够。要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绿色产品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广大消费者的安全和环保意识,促进我国绿色产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要使更多的人了解到,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不仅有益于自身健康,也是为了保护环境。

(四)加大绿色产品科技开发和推广的力度 发展绿色产品,关键在科技。企业应当加强对绿色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的研究,推广现有成熟技术,完善科研开发、咨询和推广服务体系。

(五)国家积极促进绿色产品标志监管体系

积极推促进绿色产品标志是促进绿色产品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了多个规范绿色食品生产的规定和标准,要在此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我国绿色食品管理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绿色食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要强化对绿色食品管理规定和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绿色食品这一国家标志的权威性。

五、绿色营销观念的大力推行

绿色营销是企业绿色管理的一种综合表现,是企业绿色管理的关键工程。 绿色营销是指市场主体为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利益的统一,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基础上,通过创造及与其他市场主体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自身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的管理过程。绿色营销的主要内容有:搜集绿色信息;制定绿色计划;开发绿色资源;研制绿色产品;制定绿色价格;开辟绿色通道;鼓励绿色消费;弘扬绿色文化;培植绿色标志品牌,完善绿色法规等一系列的营销行为。绿色营销观念的推行主要要作好以下工作:

(一)培植绿色文化,引导绿色消费

绿色文化的培植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培植绿色社会文化,通过小学到大学的系统绿色文化的教育和大众传媒对绿色文化的宣传,增强整个国民的生态意识。二是培植绿色企业文化,用绿色文化对企业进行形象系统(CI)设计,营造绿色理念、绿色行为和绿色视觉,树立企业的良好的形象。三是培植绿色消费文化,通过宣传、教育、启发消费者,树立新型文明的消费观念,使其认识到绿色消费有利于生态保护,有利于自身健康,有利于后代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扩大绿色消费队伍,掀起绿色消费浪潮,推动绿色营销和绿色食品的发展。

(二)重视绿色产品设计

所谓绿色产品是指对社会、对环境改善有利的产品,或称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设计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清洁技术、无污染技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使产品在使用消费过程中,有利于消费者身心健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这就要求企业在研制开发绿色产品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紧紧抓住绿色这个主题,用环保的观念进行产品设计。

(三)建设绿色市场,实施绿色营销 一是要健全绿色产品营销网络;二是建设绿色产品的批发店、超市、连锁店;三是开展网上绿色营销;四是举办绿色产品展销会;五是开展绿色产品生产资料的开发生产与绿色营销;六是开展绿色宾馆、绿色酒店、绿色餐馆的建设。通过绿色营销推动绿色产品的发展。

(四)建立绿色服务通道

绿色服务通道的建立包括:一是传播绿色消费观念,减少绿色消费误区;二是真正从专业化的角度解决消费者在绿色消费中出现的问题,指导消费者进行纯绿色消费;三是实现绿色产品价值再造。通过绿色服务,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产品成本、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绿色产品在绿色服务中价值最大化。

通过绿色管理战略的实施,可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所以在我国企业推行绿色管理已经是不容逆转的选择,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必然途径。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物质财富的积累,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存的问题都应该能够得到解决,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将实现真正的和谐。

参 考 文 献

[1] 于庆东,王庆金,王晓灵.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刘勇,胡力丰.仅有“环保风暴”是不够的[N].潇湘晨报,2007-03-13. [3] 唐玉华,赵爱军.绿色税收:新制度遏制环境污染[J].经济论坛,2004,(2). [4] 周运兰.对绿色会计和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生态经济,2005,(3). [5] 孙兴华.绿色经济呼唤绿色审计监督[J].绿色中国,2004,(23). [6] 刘慧,陈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一种科学发展观[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8). [7] 孙文祥,王武魁. 绿色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8] 刘欣,赵宏宇.实施绿色管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保证[J]工业技术经济, 2002,(07).

[9] 李会太,邰祥云.绿色管理的理论探讨[J]中国环境管理,2004,(11). [10] 魏明侠,曾勇,司林胜. 绿色营销的外部性分析[J]经济师,2006,(09). [11] 赵欣欣,孙平.浅谈绿色贸易壁垒及我国的对策[J]林业经济,2001,(05).

[12] 邓平波. 绿色食品品牌竞争力培育对策研究[J]. 新西部(下半月),2007,(10). [13] 崔伟,俞晔.论企业绿色品牌形象的塑造[J].现代商贸工业,2007,(12). [14] 张建杰.关于我国实施绿色食品品牌经营战略的思考[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 [15] 周颐.绿色营销理念探析[J].中国物价,2007,(02):34-41 [16] 方芳.绿色营销中的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8,(09):77-78

在毕业论文和实习报告写作期间,我得到了西安石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苏烈英老师的无私帮助和悉心指导。苏老师治学严谨,思维敏捷,学术基础扎实,其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非常值得我学习。并且,我的专业知识在这次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加深和提高。

在此,也要衷心感谢西安石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其他老师给予我的宝贵帮助。同时对在我文中出现的各位文献作者专家,正是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才有本文的诞生。

李应安

2010年5月29日

第四篇:结合企业见习浅谈学习化工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管理与科学和技术三足鼎立。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资源,没有先进的管理水平,科学和技术就无法得到推广和有效运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难以实现。管理是当代社会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和起着极大的作用。要促进经济发展和各方面的进步,提高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

管理知识总的来说来源于经验,直接的和间接地提高管理水平关键在于这两种经验的有机结合。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两大趋势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环境越来越复杂,风险越来越大,原材料的价格不断攀升利润空间越来越低,企业经营面临更多的风险,所以从管理上要效益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

2011年12月,我们班同学在院领导、教师的带领下到广西钦州桂金诺磷化工有限公司参观见习。工作人员在给我们简单介绍了公司的情况之后开始带领我们参观厂区,参观之前我们需要带上安全帽,第一次感受到了企业生产管理的严谨。

参观从磷铵生产车间开始,到产品仓库、磷酸新旧生产线、污水处理系统,再到公司的实验室。一路上我们看到了不同于课本的真正的化工生产过程以及企业严格有序的管理。本次见习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磷酸的新生产线,溶解槽(溶解黄磷)、黄磷燃烧塔、P205吸收塔、回收装置、尾气处理等设备以及它们的作用,让我由过去只是在书中认识的设备图形、工艺流程,一下变成真正的设备、实地工艺流程。同时,我们看到工人在生产车间操作,有的在装卸,有的在检验产品等等,这些稳定的有序的生产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管理组织在操作。

化工企业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全员投入大,生产工艺装置复杂,要求生产管理系统到位,专业化要求高。化工企业管理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利用企业现有资源一合适的手段、方法来设计规划组织产品的生产并保证安全文明生产,是全员参与的管理。学习化工企业管理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为企业实际经营管理的目标作保证。

企业的生产是企业最基本的活动,是企业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搞好

生产组织,才能保证企业经营目标,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 为企业的安全提供保证。

企业中大部分安全隐患都在生产过程中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企

业生产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企业安全生产恰恰是由企业生产管理来提供保证。

3. 为企业决策发展提供保证。

化工企业管理基本处执行的地位,相对来说不变的东西较多。生产管

理到位可以是生产秩序稳定,可以使企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正确的决策和发展上。

第五篇:谈安全意识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谈安全意识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首先要把意识这两个字的含义弄明白,所谓意识就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那如何把安全这种行为的意识牢固地反映在人的头脑中,通俗地讲,就是安全这根弦怎样才能时刻绷紧,人的感觉、思维是否把安全集中体现在工作的全过程,即是否真正具有安全意识。

对于多年从事化工特别危险化学品生产的管理和操作人员来说,安全意识人人都有,或多或少知道安全对保护员工生命健康和国家财产既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但实事求是地讲,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具备,人的意识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我们处于危险指数相对较高的环境中,自我安全意识相对来说也会增强,这源于意识和物质的辩证统一关系上,它们相互依存,也相互对立统一,但人的意识往往随着客观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变化。例如一位刚刚参加工作的员工,来到一个只根据各方面信息所反馈的,其实他本人并不一定很熟悉、清楚的危险程度较大的环境,出于意识本能,他的安全这根弦绷得很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周围环境、人、事物的逐步认识,自我感觉并没有想象的那麽严重,一种侥幸、惰性甚至不符合程序和规范的操作随之产生,安全意识也随之淡化,觉得天天如此,不会有事。心理学认为,人长期从事同一种工作,会产生麻痹、麻木的思想和心理状态。思想即意识,意识反作用于人的行为,因此安全意识不强,可能导致人的安全行为不当,安全行为不当必将导致操作失误、判断错误或安全隐患暴露,最终引发安全事故。

安全意识的强弱,尽管有较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但作为置身化工生产一线的管理和操作人员,要从思想深处,从根本上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根据笔者多年的安全工作经验认为,要真正达到上述境界,作为企业第一要严把员工入厂安全教育关,教育时间执行国家相关规定,教育内容要包括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历史上发生的事故教训等,要让受教育者自觉接受,形成一种“我要安全”而不是“要我安全”的意识。第二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规程、安全操作规程、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强制性约束员工遵守从而尽可能避免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第三要建立长效安全教育机制,充分利用交接班会、车间大会及时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员工脱产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增长或更新安全知识和技能。新工艺投产或技术改进投产前必须对员工进行相关安全教育。第四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安全生产的模范,时时、事事讲安全,特别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以安全为重,坚持“安全第一”。第五企业要建立符合实际的企业安全文化,明确提出企业的安全价值观、道德观和员工安全行为准则。在构筑安全文化的过程中,让安全文化成为凝聚员工的重要因素,引导员工把企业的安全形象、安全目标、安全效益同员工个人的利益、家庭利益紧密结合,使之对安全的理解、追求和把握上同企业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尽可能一致。

作为一名员工,要真正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严格按程序和规章办事,上班的第一意识就是安全 ,而要保证安全的第一反映就是要做到“勤、细、严”。勤于检查、勤于观察,注重细节,细微变化,严格按指标操作,按程序控制。这样可逐步培养自己具备一种过硬的心理和行为素质,只要一进岗位动手操作,就首先考虑安全不安全。要意识到安全生产贯穿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与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每个员工有着紧密的重要关系,是每个员工应尽的义务和必须履行的职责。

意识的最高境界是“无意识”,当安全这一意识在每个员工的头脑中扎根后,干工作时安全就会真正放在第一的位置,有意无意之间,自觉与不自觉之间都会注意安全,安全意识转换成每个员工的无意识行为,表现在时时处处,那样安全意识也就会真正建立起来了,而不是说在嘴上,贴在墙上,写在纸上。

安全是一份责任

马总说:化工大检修,安全是要做好事前的预防工作,避免事后的处理;

从公司领导对安全工作的指示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司在安全管理上的重视,这是一种对企业对员工高度负责精神的体现,这是关怀,也是责任。

安全是一种责任,它表现在企业要提供给员工合格、舒适的劳保用品,一个安全、放心的工作环境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安全是一种责任,它表现在管理者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监督检查。他们严厉的眼神、谆谆教诲的语言,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在外平平安安的工作,让自己的家人放心安心。

安全是一种责任,它表现在员工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提醒、相互学习、相互信任,而要达到相互信任,需要彼此之间高度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作为管理者,心中要安全警钟长鸣,要不停的去教育、提醒员工,树立员工的安全意识。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像父母对待孩子一样,不在乎他的埋怨、不在乎他的反驳,因为你对他是真心的爱护和关怀,相信员工一定会理解你的。

作为员工,心中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要理解管理者对自己的安全要求,平时养成按安全操作规程去工作的习惯,要虚心接受领导的批评和教育,因为这是对你的关心,是对你的健康甚至生命负责。

安全是责任也是义务,安全是无私的关怀也是严谨的制度和强有力执行,安全是健康是生命,是所有人的希望和责任。

时刻为生命系好安全带

每当有人问我,谁比天大?我总是昂起头说:“安全”!

安全为天,我们要风和日丽的天,我们要艳阳高照、皓月当空的天,因为,万里无云的天空下,才会充满鲜花和笑脸,只有时刻警惕,遵章守纪,才能撑起安全生产的一片蓝天,才能好起安全生产的堤坝。只有筑牢了安全生产的基石,才能使化工企业又快又好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次违章、一次疏忽,就可能点燃事故的导火线,引发的将是灾难甚至是家破人亡;一次违章、一次隐患,一朵曾经鲜艳的生命之花、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可能在瞬间凋零。别说,生命曾可贵,也不必说生命只有一次,仅仅是亲人哪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就给了我们怎样的震撼。母亲失去了儿子;妻子失去了爱人;孩子失去了父亲,何况这样的失去是永远,永远。活着的人啊,我们该怎样承受这不能承受的事实。如果因为我们小小的疏忽,就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甚至危及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安全,那我们可有愧,可有罪。回首看一看,没有安全,哪有我们安居乐业的今天;回头想一想,没有安全,哪有我们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时的松懈,可能使我们的一切功亏一篑,毁于一旦。那么,就让我们用心血和汗水编织人人讲安全、时时想安全的网,把违章、违纪的做法除去。

记住吧,工友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只有做到“三不伤害”,情同手足的工友才会露出健康的、快乐的笑脸。让我们时刻系好生命的安全带,紧绷安全这根弦,在规矩中跳一曲快乐的、安全的生命之舞,在宽容中唱响效益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之歌。

安全重在每一个细节

某单位一名货检职工作业中仔细认真、按章作业,防止了加固钢丝绳折断,受到了表彰和奖励。另一名职工疏忽大意,漏关车门,险些打坏行车设备,受到了下岗三个月的处罚。问及原因,前者回答说:“作业中多留心、多细心,跑到位、看到位、没有发现不了的问题。”而后者回答说:“当时我疏忽大意了,存有侥幸心理,幸亏是没有造成事故。”

在日常工作中,许多人对细小的工作不屑一顾。然而,许多时候,细节很可能就决定事情的成败。曾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影片中有句对话最能说明问题,当舰长告诫负责瞭望的海员要特别注意冰山,而那位海员竟说:“我凭嗅觉就能闻到冰山。”由于一味依赖经验和跟着感觉走,这位海员放松了瞭望,以致于游船已接近冰山时他才如梦方醒,眼睁睁地看着游船向冰山上撞去,从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俗话说,“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许多教训告诉我们: 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成为不安全的最大隐患。职工思想上的好像、也许、大概、几乎、将近、大致、差不多,都是安全工作中最大的隐患,都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因此,我们不能因其小而忽视,相反有时要象对待大问题一样,认真对待小问题和事故隐患。无论是“指挥员”还是“战斗员”, 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都要把安全工作往深处想,往细处做,往实处抓,认真按照标准,对照制度去做。我们只有用心思

考,用心观察,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对待安全中的每一项工作。不当“马大哈”,不存“侥幸心”,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危险源,才能确保安全生产,把各类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3综合性检查的内容主要有“五查”,即:

2.3.1查思想——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是否正确,查安全生产的责任心是否强,查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是否制止。

2.3.2查纪律——查岗位的劳动纪律执行情况,有没有擅离职守、做与生产无关的事情。

2.3.3查制度——查各岗位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是否有无章作业情况,查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有没有违章冒险作业现象。

2.3.4查领导——查各级领导对安全是否尽职尽责;是否把安全生产摆到议事日程;生产与安全是否做到“五同时”;对安全工作上有功人员是否做到及时表扬和奖励;对忽视安全生产造成事故的责任者是否严肃处理了。

2.3.5查隐患——查是否做到了安全文明生产;设备是否都按规定装有安全装置,厂房建筑物有无不安全因素;平台栏杆是否安全可靠;防护器具是否完备,使用是否正确等;对隐患的处理工作是否认真负责、处理是否及时。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

2.1范围与分类

2.1.1具有爆炸、易燃、腐蚀、毒害、放射性等性质,在生产、贮运、使用中能引起人身伤亡、财产受到毁损的化学品,均属危险化学品。

2.1.2危险化学品按其性质和贮运要求分为:爆炸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水燃烧物品、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腐蚀物品、放射性物品、杂类等九类。

2.1.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应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1.4有些虽然不属于危险化学品,但属容易引起燃烧的化学物品,也应加强安全管理。

十一、化工安全禁令和规定

1、生产区十四个不准

1.1加强明火管理,防火、防爆区内,不准吸烟。1.2生产区内,不准带小孩。1.3防火区内,不准无阻火器车辆行驶。

1.4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1.5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

1.6不准使用汽油等挥发性强的可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1.7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等),不准进入生产岗位。1.8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1.9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不准动用。

1.10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1.11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动。

1.12不戴安全带,不准登高作业。1.13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准登高作业。1.14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准登石棉瓦作业

2、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

2.1必须申请,并得到批准。2.2必须进行安全隔绝。2.3必须进行安全置换、通风。2.4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2.5必须配戴规定的防护用具。2.6必须在容器外有人监护。2.7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2.8监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

3、动火作业六大禁令

3.1没有批准的动火证,任何情况严格禁止动火。3.2不与生产系统隔绝,严格禁止动火。

3.3不进行清洗、置换合格,严格禁止动火。3.4不把周围易燃物消除,严格禁止动火。

3.5不按时作动火分析,严格禁止动火。3.6没有消防措施,无人监护,严格禁止动火。

4、操作工的六个严格

4.1严格进行交接班。4.2严格进行巡回检查4.3严格控制工艺指标4.4严格执行操作票。4.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4.6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定。

5、机动车辆七大禁令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提高全体职工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反应速度,预防

和控制次生灾害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12月6日,结合公司消防安全的特点,按照“突发事故(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公司组织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通过本次救援演练检验、提高员工对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反应速度;检验、提高员工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消防器

材的能力;通过演练检验公司应急救援管理预案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为应急预案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防冻细节不容忽视

进入深冬,温差较大天气寒冷,防冻工作成为保证装置稳定运行的重中之重,公司狠抓防冻管理,加强防冻细节不容忽视,以免蚁穴溃堤。

防冻工作首先根据工艺媒质和区域进行划分管理,排污管线及取样管线和仪表管线保证自流干净以免冻结,如遇到天气恶劣气温极低时,特别要注意夜班各系统排污阀门保持最小程度的常开,严防因阀门或管线冻裂造成停车。平时要加强巡检力度,在正常情况下排污口一小时巡检排放一次,在气温较低的特殊情况下,应半小时排放一次。

尤其要加强停车期间的防冻工作,要保证锅炉正常送气,循环泵保持循环水流通,以免发生管线冻结。要密切注意紧急停车及短时间停车时采取的必要措施及细节处理,及时调整机器的维护保养,以保证下次开车正常运行

强化消防器材管理,确保安全运行

进入冬季,为了防止恶劣天气造成的客观隐患,要求安环科充分保证消防器材备品备件的充裕,消防设施器材按照划分的管理区域,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使消防设施器材经常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公司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检查制度。

一、 加强消防设施器材的巡视、检查、保养、更换,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二、 消防栓、箱体、玻璃、门锁、阀门、水带、水枪、手动报警器及其配件经常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三、 消防水泵、阀门、管道、压力表、水喷淋自动灭火系统每半月放水试验一次。

四、 定期对灭火器进行检查、更换,确保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五、 消防设施器材禁止挪作他用及改变位置,严禁损坏丢失。

生产稳定 安全护航

为确保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自开车以来,公司把安全生产始终放在首位,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和结果,公司提出:严在干部、严在现场、严在细节。首先从干部入手,从细节抓起,以便保证管理监督到位。

公司把安全生产理念渗透到班前会,每天交接班的班前会必须由专职安全员参加,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让警钟长鸣!为了保证设备的长周期稳定运行,各单位必须加强巡检力度,每周四由专职安全员、生产科、设备科以及各车间抽调人员进行安全隐患大检查,对没有整改的安全隐患必须监督及时整改,做到群策群力消除隐患。

“安全生产、责任在我”,要求每个员工只要在场,眼看、耳听、手写、心想的都是安全,严格按照生产规范程序进行操作,杜绝违规操作,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对可能引起的事故进行预防。安全是最大绩效,环保是实现企业持续性发展的基本保证,只有争取安全环保双赢,才能保证生产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四、整改措施

(1)各级领导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确保必要的安全投入,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

(2)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井下,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排放瓦斯、巷道贯通等重要措施的实施过程中矿领导必须现场指挥,确保安全生产。

(3)合理布置采区巷道,使生产系统合理,保证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对采区和工作面通风稳定性起重要作用的风门必须设连锁装置,防止风流短路。加强防止煤尘飞扬和积聚的综合措施。

(4)进一步提高对瓦斯灾害的认识,严格坚持“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原则。坚持“先抽后采、先抽后掘、以风定产”,加强矿井瓦斯抽放工作。合理安排矿井和采区的采掘工程,合理分配矿井风量,坚决防止超通风能力生产。

(5)建立健全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保证监控系统所有功能的正常使用。加强局部通风管理,必须配齐“三专两闭锁”。

(6)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及时研究矿井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是排放瓦斯、风量调整、巷道贯通等,必须建立会审制度,并严格落实责任制。

(7)严格现场管理,强化监督机制,把好现场管理的各个环节,堵塞各种漏洞,对“三违”人员要严肃处理。要充分发挥群众安全检查的作用,做到专检与群检相结合,依靠广大职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8)强化培训和安全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全体职工的培训和教育力度,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增强职工的自主保安意识。

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

按事故预防对策等级顺序的要求,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具体原则:

①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如采用无害工艺技术、生产中以无害物质代替危害物质、实现自动化作业、遥控技术等;

②预防:当消除危险、危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发生,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熔断器、防爆膜、事故排风装置等;

③减弱:在无法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如局部通风排毒装置、生产中以低毒性物质代替高毒性物质、降温措施、避雷装置、消除静电装置、减振装置、消声装置等;

④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危险、危害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危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遥控作业、安全罩、防护屏、隔离操作室、安全距离、事故发生时的自救装置(如防毒服、各类防护面具)等;

⑤连锁: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连锁装置终止危险、危害发生;

⑥警告: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事故预防对策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1)针对性是指针对行业的特点和辨识评价出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条件,提出对策。由于危险、危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条件具有隐蔽性、随机性、交叉影响性,对策不仅是针对某项危险、危害因素孤立地采取措施,而且应以系统全面地达到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指标为目的,采取优化组合的综合措施。

(2)提出的对策应在经济、技术、时间上是可行的,能够落实、实施的。

(3)经济合理性是指不应超越项目的经济、技术水平提出事故预防对策。

上一篇:提升服务质量工作方案下一篇:土木建筑专业个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