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论文范文

2022-05-11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高等学校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从高等学校运行环境的深刻变化入手,深入分析了高等学校会计信息需求主体和内容的改变,揭示出高等学校会计信息需求与现行高等学校会计信息供给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提出了系统地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第一篇:高等学校论文范文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探析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教育体制、公共财政体制和高等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原高校会计制度已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需对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进行大胆的改革。2009年8月,财政部会计司下发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文章在阐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背景的基础上,指出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新制度改革的主要举措,对新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会计制度; 改革

一、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

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为1998年1月1日起施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版,它对规范高校核算、加强预算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教育体制、公共财政体制和高等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经费来源渠道多样化、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推进、校办产业生机勃勃。这些变化无疑对高校的财务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解决不同会计制度所产生的差异,满足社会对高等学校会计信息的需求,2009年8月,财政部会计司下发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对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新制度在兼顾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信息需求的同时适当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对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适时推出,是高校会计制度改革中一次质的飞跃。

二、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在实践中暴露出的缺陷是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的必然

现行高校会计制度自1998年施行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行会计制度执行的会计核算基础无法准确核算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与费用的时点不同。收付实现制容易造成对实质上已经确认但尚未收到的收入不予确认,实际已承担但尚未支付的负债,在账簿和报表中无法体现,不利于准确提供财务会计信息,防范财务风险;对于跨年度的收入和支出在实际收付时予以确认,不能在不同年度分期确认,导致事业结余不实。收付实现制下不区分支出性质,不能反映发展与积累的比例关系,只能确认已经收到的学杂费、住宿费等收入,不能反映应收未收学住费的有用信息,造成会计信息的缺失。

(二)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会计计价不准确

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无形资产不进行摊销,这样的会计核算体系会造成资产和净资产信息失真、教育成本核算不实。2005年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作为教育培养成本的一部分,这与现行高校会计制度不符,因此改革势在必行。现行会计制度对于无形资产及摊销是这样规定的:进行成本核算的单位,无形资产在其使用期限内摊销;不进行成本核算的单位,无形资产一次性计入费用。这些规定过于简单,可操作性不强。很多高校在会计核算中未启用“无形资产”科目,更谈不上加以摊销,造成提供的会计信息不真实。

(三)在同一单位事业账户、基建账户形成了两个会计主体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事业单位有关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按有关规定执行,不执行本制度。”事业账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基建账执行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这就造成高校基建会计独立于高校事业经费核算之外,期末高校分别编制事业决算表和基建决算表两套会计报表,分别报送不同的对口主管部门,事实上每一套都不能单独反映高校资产、负债和收支的全貌。另外,高校基本建设资金涉及的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归集界定不够明确,造成基建成本的计算和自建固定资产成本的核算不够准确。

(四)现行制度会计科目设置简单

在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大形势下,与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等相关的会计科目在高校会计实务中已经应用,但现行高校会计制度没有匹配的相关内容;未设置反映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资产减值准备等相关科目,无法真实反映资产价值;未设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无法核算出售、报废、损毁固定资产的业务。在负债中设置“借入款项”,对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不作区别,难以准确评价高校偿债能力。

(五)报表体系相对复杂,提供的会计信息量较少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高校报送的各类主表、附表、补充报表多达20张,内容互相重复,耗时耗力但提供的有用信息量不大,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没有建立健全公开披露制度,高校财务报表只能满足政府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而不能满足其他相关利益人对高校信息的需求;独立核算校办产业的会计信息未纳入报表反映。

三、《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是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

为适应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的形势,2009年8月,财政部会计司下发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适时推出,是高校会计制度的重大革新,征求意见稿解决了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弊端,从核算基础到报表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一)《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新举措

1.为适应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新增部分会计科目

新制度增加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工资津补贴、国有资产管理等公共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同时对应设置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累计折旧、文化文物资产、在建工程、基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摊销、待处理财产损溢等会计科目。

2.采用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合理确定资产价值与教育成本

为了真实反映资产价值、合理确定教育成本,要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存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设置“减值准备”,无形资产设置“待摊费用”,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性。

3.将基建会计纳入“大账”,保障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为了加强基本建设资金管理,理顺核算关系,新会计制度增设了基建工程科目,基建工程下设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他投资等明细科目。将基建资金纳入高校整体的经济活动,纳入高校事业账统一核算,能真实地反映资产、负债和收支情况。

4.对收入支出类科目进行重新调整,更好地反映高校收支情况

收入类科目设置了财政补助收入、基建拨款、财政调剂收入、上级补助收入、财政返还教育收入、科研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后勤收入、其他收入等七个一级科目,涵盖了高校收入的全部类型,更真实地反映了高校的收入状况。支出类科目设置了教学支出、科研支出、其他业务支出、后勤支出、行政支出、资产折耗、财务费用、其他费用、以前年度盈余调整等十一个一级科目,支出科目按支出类别进行划分,为教育成本的分摊、核算做好了数据准备。

5.进一步完善了财务会计报表体系

财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预算收支表、基建投资表及报表附注组成,并相应重新设计表中项目构成,改进了报表结构、完善了报表体系。

(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会计目标定位不明晰

会计目标亦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现有的高等学校会计目标是什么,目前理论界、实务界的认识并不统一。一直以来,对高等学校会计目标的争论主要体现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对高等学校的会计目标也未有明确的阐述。建议尽快明确高等学校会计目标,以发挥其有效配置高校资源,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的职能。

2.权责发生制引入的“度”的问题

征求意见稿与现有的会计制度相比,最明显的改革就是适度引入了权责发生制,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核算中。但高校的收入核算部分还依然采用收付实现制,并没有在高校会计核算中全面引入权责发生制,收入部分的会计核算仍按收付实现制进行,这势必导致高校会计报表反映的信息不够准确、科学。有学者将其称为“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指其介于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之间。这就意味着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是两种会计核算基础的融合,既不能完全实现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趋同,又放弃了事业单位原有的“以预算为中心”的核算体系,容易造成会计核算中的“双重标准”。建议尽快确立权责发生制的主体地位,实现会计核算基础完全化、单一化。

3.新制度中部分会计处理与事业单位相关规定不匹配

高等学校属于事业单位,其资产管理要依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执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属于国家所有,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规定: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余额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按照实际取得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所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余额,贷记本科目;按照尚未领取的已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照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由此看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对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有关处理方式与新制度规定不同。因此,建议依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充分考虑利用现金、实物、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形成的股权及其处置收入的性质进行账务处理。部分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要通过“应缴财政专户款”核算。

4.科研业务收入期末结余的会计处理欠妥

科研项目有其各自的研究周期,一般情况都会跨会计年度,年度末形成的未使用科研经费,与一般意义上的“盈余”有本质不同,因为科研经费结余可能会在科研项目完成后被收回;即使不收回,科研经费也有其固定的用途。如果将科研经费结余一并纳入“盈余”核算,会影响年末结余的真实性。因此,建议在净资产类科目中增设“未结项科研项目”,用于单独反映未完成科研项目的结余。

四、结语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借鉴了现行制度中的优点,摒弃了糟粕,同时按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增设部分内容,进一步规范了高校会计核算,为实现我国高校会计核算向全面性和真实性的目标迈出了扎实的一步。同时,也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以更好地发挥其效用。

【参考文献】

[1] 姜彤彤,武德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探析——兼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J].财务与金融,2010(5).

[2] 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通知[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814/15233

012397.shtml.2009-08-14.

[3] 安红.《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改进与建议[J].非营利会计,2010(1).

作者:靳燕 郭景峥

第二篇:从高等学校运行环境变化论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

【摘要】 本文从高等学校运行环境的深刻变化入手,深入分析了高等学校会计信息需求主体和内容的改变,揭示出高等学校会计信息需求与现行高等学校会计信息供给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提出了系统地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会计信息; 会计制度;改革

高等学校所处的会计环境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社会对高等学校会计信息需求与现行高等学校会计信息供给产生尖锐的矛盾,现行高等学校会计明显滞后于高等学校的发展。本文详尽论述了如何改革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以满足社会对高等学校会计信息需求。

一、高等学校会计运行环境的历史性变化

(一)高等学校管理自主化

自1995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政府逐渐将控制在其手中的人、财、物权下放给高等学校,较之计划经济时期,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招生计划、人事工资、机构设置、管理体制、资金分配等诸多方面已经拥有相当多的自主权力。所有这些业务活动的价值方面都应该通过会计信息得到综合反映。从价值角度客观、全面、准确反映这些业务活动,以使高等学校管理当局通过对这些价值信息的分析,实现科学决策、有效管理是高等学校会计的重要任务,然而,现行高等学校会计运行模式无法提供高等学校自主决策所必需的有用信息。

(二)高等学校资金来源多元化

在以往的计划经济时期,高等学校管理当局既无筹资压力,又无经济责任,也不必考虑资金使用效益。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公费生与自费生收费并轨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政府拨款占高等学校全部资金的比重逐步下降,学生缴纳的学杂费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经费的重要来源。除此之外,迫于办学规模扩大和资金紧张的双重压力,高等学校不断谋求企业赞助、社会捐赠、校企合作、科研开发、社会服务等多种渠道的资金资助,甚至大规模地向金融机构举债。至此,高等学校在资金来源方面已经形成了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多元化格局。与此同时,关注高等学校资金运用情况的主体由过去的政府拓展为政府、学生家庭、银行、捐赠者、投资者、纳税人等众多的部门、单位和个人。会计相关性原则决定高等学校会计必须满足多元的信息需求。

(三)高等学校办学趋势国际化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作为最重要的法律框架《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对其成员国规定市场准入的12个基本服务部门中,就包括了教育服务(Educational Services)。2001年12月11日,我国成为WTO的正式成员时对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5个教育服务项目(特殊领域除外)作出了对外开放的承诺,既允许外方在我国提供高等教育服务,也允许中外合资办学。自此,中外合资办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开始出现。随着我国的进一步开放,中外合作办学、合资办学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将越来越多,高等学校办学呈现出国际化趋势,这就要求我国高等学校会计与国际接轨。

(四)高等学校扩张发展融资化

政府对高等学校的拨款水平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的制肘,学生缴费水平受社会居民收入水平的制约,而其他渠道筹资对高等学校实现规模扩张、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所需要的巨大的资金需求来讲是杯水车薪。为实现跳跃式发展,高等学校不得不寻求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向金融机构借贷。风险自担的金融机构迫切需要高等学校会计为其提供反映其基本财务状况的会计信息,以准确判断高等学校的偿债能力和债务风险。而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提供的信息对金融机构来说,无法通过这些信息对高等学校的财务状况进行正确判别。

二、高等学校会计信息供求矛盾

高等学校运行环境变化对高等学校会计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会计信息供给至少在以下六个方面与社会对高等学校会计信息的需求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

(一)无法提供高等学校履行财务受托责任信息

高等学校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使众多高等学校资金提供者开始关注高等学校资金的使用方向、用途和结构,与资金提供者的要求和意图的符合程度。学校有责任定期向资金提供者提供其资金使用情况的信息,以使资金提供者对高等学校资金使用的绩效进行考核,监督高等学校受托财务责任的履行情况。在现有高等学校会计核算模式下无法解决这一问题。

(二)无法提供高等学校事业持续发展能力信息

一所学校是否能实现良性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包括政府、高等学校自身以及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问题。高等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固然决定于许多因素,但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其所拥有资源是否能支撑其持续发展,即高等学校所拥有的资源保值增值。更直接地讲,净资产体现高等学校所拥有的财富,净资产如果从长期趋势看呈不断递增的态势,就为高等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然而,令人颇为尴尬的是,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所提供的净资产是饱含水分的信息。

(三)无法提供高等学校绩效考核依据信息

高等学校面临新的形势,应尽早实现从目前预算执行考核为主向绩效考核为主的转变。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前提是保证各项会计要素核算客观准确,会计科目设置科学合理,在此基础上将反映单位绩效的相关会计要素进行比率、趋势、结构分析,进而对单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作出客观评价。但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由于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导致会计要素信息失真,收入、支出要素机械按现金收付为标准,完全忽视了事物内在规律所决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扭曲了收入支出要素的权责内涵,也使收支失去了比较意义。

(四)无法提供高等学校学生培养资源耗费水平信息

在高等教育有偿收费服务的大背景下,不同层次、专业、规格的人才培养资源耗费水平信息不仅是包括学生家庭在内的社会各界特别关心的信息,也是政府物价部门极为关注的信息,更是学校管理当局需要了如指掌的信息。这一信息牵涉教育公平、收费定价、内部管理等诸多社会所关注的重要方面。在高等学校将以收支会计要素比较为主的管理方式转为以费用消耗、办学效益为主要考核内容的管理方式下,培养学生消耗资源水平的信息尤显重要。然而,面对如此重要的会计信息,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却无能为力。

(五)无法提供国际认同的统一的高等学校会计语言信息

高等学校办学国际化趋势要求高等学校应采用国际通用的会计语言,以保证各国有合资、合作办学意向的高等学校无障碍的交流。“美国FASB第116号准则规定:高等学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确定收入的费用,反映高等学校各会计期间的收入状况,准确反映高等学校教育成本。”①而我国高等学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这使得国内外高等学校之间无法使用统一的会计语言进行交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学校之间的国际交往与合作。

(六)无法提供高等学校资金安全指数信息

高等学校扩张发展中的融资行为,使金融机构自始至终关心高等学校的资产、负债类别、质量和结构,并通过这些指标分析高等学校的资金安全状况,评价高等学校的长短期偿债能力。而由于高等学校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会计要素的内涵和质量,使这些必要指标的测算变得遥不可及。

三、化解高等学校会计信息供求矛盾的对策

高等学校会计信息供求矛盾的根源在于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在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基础框架内是无法解决现行会计模式所存在的问题的。因此,必须改革会计核算基础,在高等学校实行权责发生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会计账户体系。具体设想如下:

(一)关于减值准备类账户的设置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资产减值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如果按目前正在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很多资产早已达到计提坏账和减值准备的标准,但在我国目前高等学校会计核算模式下,由于不考虑坏账损失、资产不计提折旧、不计提减值准备等,资产信息进而净资产(这里暂且按现行制度规定表述)信息严重失真。这与资产要素概念也是严重背离的,极大地违背了高等学校会计信息的客观性、相关性、谨慎性等多项会计一般原则要求。资产减值的部分已经不能给高等学校带来任何经济利益,理应从资产金额中剔除。这样才能使资产的计量与资产要素概念表述相一致,资产信息失真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为此,应该对已经发生减值的资产计提坏账(或跌价、减值)准备,与之相适应设置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账户。

(二)关于涉及固定资产核算全过程的账户设置

在我国目前的高等学校会计核算模式下,涉及固定资产全过程账户体系的设置不符合高等学校的业务特征。事实上,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从取得、使用到报废是一个客观过程,为正确反映这一过程,对于通过自建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应设置“在建工程”账户核算,核算自营或发包方式增加固定资产的全过程。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价值的转移,这些转移的价值应计入高等学校教育服务成本。为此要设置“累计折旧”账户,专门核算固定资产转移至高等学校教育成本费用中的价值。对于固定资产退出生产的过程,应设置“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核算固定资产清理过程的损益。

(三)关于权益类账户的设置

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通过设置净资产要素核算政府、法人、自然人投入至高等学校的资产所代表的利益。事实上,权益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权益要求的内涵也十分丰富,对利润红利的要求是权益,对投入资金的使用要求是权益,对被投资方发展前景的关心关切是权益,对所投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也同样是权益。权益既可表现为有形的利益,也可以表现为无形的要求。但企业投资人追求利润的权益与高等学校投资人对所投资产关心关切的权益毕竟有本质的区别。每一个投资人、拨款人都希望他所投资的学校越来越强,都关心学校资产的保值、增值,都希望其所投资金会在学校账目上有所记载,都关心其对高等学校投入资财的使用方向符合要求。这正是高等学校投资人、拨款人权益要求的表现,也是高等学校会计所应该完成的受托责任。“高校资金提供者,一般要求将其投入的资财使用到指定用途上,客观上要求对基金主体单独核算和披露相关信息” ② 。我国应借鉴国外的做法,设置“基金”总账科目,下按用途、类别设置明细账,这样才能较好地提供受托责任信息。

(四)关于收入(益)类账户的设置

高等学校应按收入类别设置“政府拨款收入”、“学生交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有偿服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等账户。在权责发生制下,高等学校的收支并非一定相等,年度中发生结余或亏缺均属正常现象,尤其是高等学校并不以盈利为目的,亏缺的现象更是常见。但管理者应对结余与亏缺做到心中有数,长期持续亏缺必然导致高等学校资源的枯竭,高等学校管理者应将结余或亏缺与高等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相结合作出战略性的安排。为此,高等学校有必要设置“结余”类账户,年终将所有收入、成本、费用转入 “结余”账户,再将所有结余转入 “基金”类账户下“结余积累”明细账。

(五)关于成本费用类账户设置

为核算高等学校学生的培养成本,要按资金用途和责任归属设置“培养成本”、“培养费用”、“辅助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通过这些账户的设置,既要明晰成本构成内容,又要分清成本控制责任。因高等学校收费在先且按学年收取,培养学生收入已经实现,因此,应将培养成本直接转至“结余”账户,而不必像企业会计那样必须将收入已经实现的产品成本转至主要业务成本账户,再将主营业务成本转至“本年利润”账户。

【主要参考文献】

[1] 赵炳起.论高校会计制度改革[J].集团经济研究,2005,(7下).

[2] 孙霞. 高校会计制度改革与思考[J].决策与探索,2007,(5上).

[3] 冼小芳.新会计准则对我国高校会计核算影响[J].财会经纬,2007.

[4] 廖忠友.高等学校财会管理改革认识与实践[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5] 陈华亭.中国教育筹资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6] 范元伟.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与机会均等[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7] 刘士祥.高等学校财务与审计研究[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徐晓辉

第三篇:高等学校成本战略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高等学校要实现其竞争发展战略,必须将成本管理纳入高校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以成本战略实现高校的发展战略。当前,高等学校的成本战略应从稳定人员成本、提高资产利用率、降低生均固定成本、根据学校竞争战略分配公用成本三方面加强高校的成本管理。

关键词:高等学校 成本管理 竞争战略

“成本”一词原为经济学上的概念,是指从事一项投资计划所消耗掉的全部实有资源的总和。企业总试图以最低的成本创造产出,建立成本概念的目的主要是在经济活动中进行成本分析,以最少的耗费获得最大的成果。而在教育界,“传统观念视教育的支出为消费和福利,学校又是以育人为目的的非营利机构。因此,在教育中不存在成本范畴,学校也不进行成本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代替成本核算。当人们视教育不仅是消费,而且把教育支出视为投资,通过教育投资,受教育者个人和社会可以带来经济收益时,就将经济学中的成本范畴和成本核算制度移植到教育中来,产生了教育成本的范畴。”

一、高等学校的教育成本

从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的头一两年,我国普通高校学生的学费标准由最初的几百元到千余元上升到数千元,学费成为许多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不能承受的负担。由此引来社会普遍的质疑:高等学校的生均教育成本到底是多少?学生缴纳的学费到底占教育成本的多大比例?事实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界陆续有专家对教育成本的界定、计算方法、核算规则进行研究,但一直没能拿出一个有说服力的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的数据。专家的观点认为,由于高等学校现行的经费统计方法只是为会计核算方便而设计的,主要是用于反映全年教育事业费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各项经费的收支情况,按这种方法统计的数据不能够确切地反映中国高等学校的成本行为,是造成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模糊不清的主要原因。

笔者认为,难以准确核算高等学校教育成本,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作为办学主体的高等学校,目前缺乏准确核算成本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各种不同类型的高校的教育成本本身有很大差异。高水平大学的示范效应导致较低层次的高校争相效仿。而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办学层次的努力意味着更大的投入,这些增加的投入增加了高校的办学成本,但这些投入是否应计入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成本,尤其是对学校未来办学水平提高的投资是否应由目前在读的学生承担,是一个颇引起争议的问题。目前这种成本模糊不清的状态对学校多渠道争取资源、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十分有利,因此,高等学校本身并不希望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同时,依据我国现行的各级政府对普通高等学校的财政拨款机制和高校学费标准政策,作为我国普通高校最主要的两个经费来源渠道(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其经费数额与高校的成本数据无关,这更使高校失去了核算成本的外在压力。

这样,相当数量的高校管理者所做的是尽可能多地筹集资金,再用掉所有资金,只考虑目标实现不计算成本,或者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于是,高等学校的教育成本不是应该为多少,或应努力达到多少,而是资源、经费能承受多少,就是多少。

二、高校成本管理服从于竞争战略

高校与企业,其差异是不言而喻的。而两者在成本管理上的差异则主要体现在双方控制成本的目的上。企业高度重视成本问题。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要实现盈利,就必须使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小于其出售价格。受市场竞争影响,通常企业对价格的控制力较弱,一般只能把价格作为标尺,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以提高效益,或者提高质量以获得高于市场一般水平的价格。由于降低成本与提高质量存在矛盾,质量又与价格正相关,因此企业提倡在适度的质量下使成本最低。而这个适度的质量与企业的目标市场定位有关。于是企业实行目标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目标成本管理,将成本指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指标到人,责任到人,以最终将成本控制在规定的限度之内。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一直被理解为高等学校不承担自负盈亏的责任,于是就造成了高等学校既没有足够的内在动力,也没有足够的外在压力,追求成本最小化或效率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高等学校只存在是否或如何核算教育成本的问题,而不存在如何管理成本的问题。成本管理是一个在高等教育界几乎不被提起的名词。但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这种情况正在改变。首先,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政府对高等学校的财政拨款相对比例下降,一些财政相对困难的普通地方高校,学费所占比重已远远超过了财政拨款,更不用说民办高校,几乎完全依靠学费运转。对于这些高校来说,在不降低办学水平的前提下,将教育成本控制在学费标准或可以承受的限度以内,是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其次,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步伐日益加快,高等学校要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其竞争战略的选择决定了其管理行为。实行差异化竞争战略的高校可以以较高的办学水平和特色收取较高的学费,实行成本领先竞争战略的高校就要以较低的成本优势提高市场份额来实现规模效益。后者的管理行为就只能是努力提高成本管理的水平,以将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因此,高等学校控制成本的主要目的不是营利,而是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战略的要求,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强学校的竞争实力,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三、高等学校的成本战略

萨缪尔森在其著名的《经济学》一书中论述了最低成本规则:为了以最小成本生产出一定数量的产量,企业应该购买各种投入,直到花费在每一投入上的每一美元的边际产量相等时为止。这个规则还隐含了一个前提:各种投入要素的使用效率都能达到最大。

从成本管理的角度,借鉴萨缪尔森的最低成本规则,高等学校要实现最低的生均教育成本,一方面应提高各种办学要素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应合理配置各种办学要素,使投入到各办学要素的每一元钱都带来同样的学生人数增加,即使每一种要素的边际效用相等。当某一种办学要素的价格下降时,就应更多采用更便宜的办学要素替代。根据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科目、教育成本的核算项目,高等学校的成本战略应从人员成本、固定资产成本和公用成本三方面入手:

1.稳定人员成本。人员成本也就是学校支付的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也称为人力资源成本。“这一部分成本是高等学校总成本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部分。从若干所本科高校的粗略测算看,这一部分成本占高校运行总成本的一半左右”,且具有相对的固定性,应作为高等学校成本管理的重点。

近几年,高等学校的人员成本呈相对降低趋势。虽然,从个体上说,每一个教职工的工资水平随时间推移是上升的,但是,由于效率的提高、教职工结构的变化,高等学校的总体人员成本在近几年有所下降。一方面高校生师比大幅提高,专任教师在教职员工的比重提高,各类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近几年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普通高等学校的生师比已由1997年的9.81:1提高2003年的17:1,中间一度达到近20:1,而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人数的比重也由1998年的40%提高到2004年的53%。姑且不谈教育质量问题,仅从效率指标上看,说明高等学校教职工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高等学校总体的人员结构变化,导致使用成本相对降低。1998到2004的六年时间里,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职工人数增加了56%,其中专任教师增加的人数占78%。也就是说,高校教职工中的1/3.专任教师的近1/2是近六年内新增的。按照我国现行事业单位用人制度,高校新增人员应以当年高校毕业生为主,因此高等学校的职工结构中年青人比重大幅提高。年青人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对降低高等学校的教育成本是有利的。

但是,国家高等教育政策已向稳定规模、提高质量转变,高等学校生师比将控制在现有水平或略有下降,教职工中新增人员的比例将明显下降,由于工资水平的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按照我国现行的人事工资制度,占学校教职工总数1/3的新增教职工的职称、工资整体水平将上升。即使排除教职工工资水平整体上涨因素,高等学校的人员成本也将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这一阶段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重点也应有所转变。一方面继续提高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比重,提高非教学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应尽快建立起人员能进能出、岗位、工资能上能下的人事工资制度,保持学校合理的人员工资结构,避免因人力资源过高配置造成浪费。

2.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降低生均固定成本。固定资产成本包括高校直接或间接用于教学的建筑物、房屋、仪器设备、公用设备等的折旧费,是教育成本中的固定部分。

近几年,为了扩大规模,许多高校都进行了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有的高校缺乏勤俭办事业的思想,不切实际地依靠贷款铺摊子、上项目,盲目追求高标准,尤其是个别高校贷款规模大大超出其经济承受能力,不仅带来了教育成本的急剧提高,仅利息支出就成了学校的沉重负担。本文不想对这些行为进行批评,因为其有十分复杂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原因,但是,从学校成本管理的角度,固定资产的总成本是不随办学规模变化而改变的,只有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使用率,才能降低生均固定资产成本。虽然当前稳定高等教育规模的政策对扩大全日制招生有一定影响,但高等学校还可以在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方面有所作为。

另一方面,在人力资源成本水平偏高的情况下,高水平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投资、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便师生沟通,而且可以大大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以教学仪器设备部分取代人力资源,改变高等教育的教育成本结构,降低教育成本。

3.结合学校发展战略,调整公用成本比例。公用成本包括学校的公务费、业务费、小额设备购置费和修缮费等,属于教育成本中可变的部分。

公用成本管理的重点是在保持合理的经费开支基础上,控制过高或偏高的成本支出项目。在降低公用成本方面,许多高校采取了很好的做法,如有的高校减少不必要的公务活动、降低不合理的招待费用、提高设备使用率和完好率,也有的高校控制空调的安装和使用、节约水电费用,等等。因国家政策的原因,我国各高校间人力资源成本和固定资产成本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这两类资源的构成差异和利用效率上,虽有差别,但不是很大。而不同学校的公用成本则差异巨大,即便是同一所高校,也会因管理模式的变化而造成很大变化。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公用成本管理是一所高校成本管理水平的体现。

当然,高校的成本管理是为学校发展战略服务的,并不是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也不是成本水平越低越好。实行差异化竞争战略的高校和实行成本领先战略的高校,成本管理模式显然会大大不同。实行成本领先战略的高校必然会全面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固定资产成本和公用成本的水平,而采取差异化市场战略的高等学校,为培养、巩固、强化某一方面的学科领先优势,不仅要增加在相应方面的人力资源成本、固定资产成本投入,也必然要加大相关的公用成本投入,造成相应部分成本偏高也是合理的。

当前,国家稳定高等教育规模,学费标准连续几年不再增长,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拨款增长十分有限,工资、物价水平不可避免的上涨趋势,高等学校追求学术卓越的本能,都将使高等学校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成本管理应该引起高校管理者足够的重视。如果说前几年的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有利于高等学校以规模效益实现成本降低,而在今天,高等学校应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稳定、控制教育成本,以成本战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经济学(第十六版),华夏出版社,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1999

2.范先佐主编.教育财务与成本管理,赵中建总主编,学校管理新视野丛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王善迈著.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4.闵维方主编.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四条

6.王雪峰.高等教育资本运营.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 湖北武汉 430074;九江学院 江西九江 330005)

(责编:小青)

作者:计 斌 燕红波

上一篇:建设工程投资论文下一篇:农村合作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