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普通高中名录

2022-08-13

第一篇:贵州省普通高中名录

湖北省级重点高中名录

武汉市第一中学

武汉市江汉区红旗渠路

武汉市第二中学

武汉市汉口中山大道1933号

武汉市第六中学

武汉市汉口球场街64号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

武汉市武昌区昙华林146号

湖北省武汉中学

武汉市武昌粮道街275号

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

武汉市武昌东湖路89号

武汉外国语学校

武汉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龙阳大道太子湖特1号

汉口铁路中学

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108号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武汉市武昌火炬路24号

?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武汉市武昌大东门千家街4号

武钢第三子弟中学

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16街

武汉市黄陂区第一中学

黄陂区前川街油岗村? 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

黄石市团城山开发区肖湖路?

十堰第一中学

十堰市五堰北街17号

郧阳中学

十堰市江苏路1号

十堰东风教育集团第一中学

十堰市广东路 宜昌市夷陵中学

宜昌开发区深圳路55号

葛洲坝高级中学(原第六中学)

宜昌市肖家岗路35号

襄樊市第四中学

襄樊市襄城东街26号

襄樊市第五中学

襄樊市襄城区积仓街2号 鄂州市高级中学

鄂州市古城南路38号 荆门市龙泉中学

荆门市解放路72号 孝感高级中学

孝感市永新路6号

湖北省沙市三中

荆州市沙市区北京路269号

荆州中学

荆州市荆州区

鄂南高级中学

咸宁市温泉毕架山路6号 咸宁高级中学

咸宁市永安大道63号 恩施自治州高级中学

恩施土桥坝段家湾32号

黄冈中学

黄冈市黄州区八一路45

湖北省省市级重点(示范)公办高中名录

1、省重点(示范)公办高中(94所)

武汉市(24所):武汉市第一中学、武汉市第二中学、武汉市第三中学、武汉市第四中学、武汉市第六中学、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武汉市十二中、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武汉十五中、武汉十七中、武汉二十三中、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吴家山中学、湖北省武汉中学、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武汉外国语学校、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武钢第三子弟中学、洪山高中、汉口铁中、新洲区第一中学、黄陂区第一中学、武汉市汉南一中、江夏一中、蔡甸区汉阳一中、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东湖中学、育才高级中学。

宜昌市(11所):宜昌一中、夷陵中学、葛洲坝中学、三峡高中、宜都一中、当阳一中、秭归一中、枝江一中、远安一中、长阳一中、兴山一中

荆门市(7所):龙泉中学、荆门一中、东宝中学、掇刀石中学、京山一中、沙洋中学、钟祥一中

襄阳市(5所):襄阳一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致远中学、襄阳区(襄州)一中

黄石市(2所):黄石二中、大冶一中

荆州市(9所):荆州中学、沙市中学、江陵中学、洪湖一中、松滋一中、石首一中、监利一中、公安一中、公安县车胤中学

咸宁市(2所):鄂南高中、赤壁一中

恩施州(4所):来凤一中、利川一中、恩施自治州高级中学、巴东县一中 黄冈市(8所):黄冈中学、团风中学、红安一中、麻城一中、罗田一中、浠水一中、蕲春一中、黄梅一中

十堰市(5所):十堰市第一中学、郧阳中学、东风高级中学、丹江口市一中、房县一中

孝感市(2所):孝感高中、汉川一中

随州市(3所):随州一中、随州二中、广水一中

鄂州市(1所):鄂州高中 仙桃市(1所):仙桃中学

潜江市(2所)潜江中学、江汉油田教育实业集团广华中学

天门市(1所):天门中学

2、市州级重点(示范)学校(144所)

武汉市(25所):武汉市育才中学、汉市第二十中学、武汉市实验学校、武汉市第十六中学、武汉市育才高中、武汉市第十九中学、武汉高第六十八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七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九中学、武汉市第二十六中学、武汉市第六十五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三高中、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武汉市女子高级中学、湖北大学附属中学、武汉市东湖中学、蔡甸区第二中学、江夏区实验高级中学、新洲区第二高级中学、新洲区第三高级中学、新洲区第四高级中学、武汉市经济开发区一中、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四中学、一冶四中、武汉市常青一中

荆州市(6所):荆州市北门中学、松滋市第一中学、公安县第二中学、石首市南岳中学、监利中学、沙市一中

恩施州(7所):恩施市一中、建始县一中、巴东县一中、巴东县二中、宣恩县一中、咸丰县一中、鹤峰县一中

黄冈市(19所):蕲春县第一中学、蕲春县实验中学、武穴中学、罗田县第一中学、英山县第一中学、英山县石镇中学、黄州区第一中学、团风县第一中学、黄州中学、红安县第二中学、黄梅县第五中学、武穴市梅川高中、武穴市实验高中、武穴市育才高中、浠水县实验高中、浠水县闻一多中学、罗田县三里畈高中、黄州区西湖中学、罗田县骆驼坳中学

孝感市(12所):汉川二中、汉川高中、云梦梦泽高中、云梦一中、应城二中、云梦曲阳高中、安陆一中、孝感市第一高级中学、孝昌县第一高级中学、大悟县第一中学、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三江航天一中

宜昌市(12所):宜昌市第二中学、宜昌外国语学校、夷陵区东湖高中、宜都市第二中学、枝江市第二高级中学、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当阳市河溶高级中学、远安县第一中学、兴山县第一中学、秭归县第一中学、五峰县第一中学、○六六基地一中

襄樊市(10所):襄樊一中、南漳县一中、谷城县第一中学、保康县一中、老河口市一中、枣阳市第一中学、宜城市第一高级中学、枣阳市白水高中、枣阳市师苑高中、襄樊市东风中学

黄石市(8所):黄石市实验高中、黄石市二十中、有色一中、大冶市第一中学、大冶市第二中学、大冶市实验高中、黄石市第三中学、阳新县第一高级中学

随州市(5所):随州市二中、曾都区一中、广水市实验高中、广水市二中、广水市四中

十堰市(6所):郧县一中、郧西一中、房县一中、竹山县一中、竹溪县一中、丹江水管局一中

荆门市(12所):荆门市一中、荆门市石化中学、钟祥市胡集高中、钟祥市旧口高中、京山中学、京山县二中、京山县五中、五三高中、掇刀高中、沙洋县后港高中、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钟祥三中

咸宁市(6所):通城一中、咸宁市温泉中学、咸宁高中、嘉鱼县第一中学、崇阳县一中、通山第一中学

鄂州市(1所):鄂州市第二中学

天门市(3所):岳口中学、天门中学、天门市实验高级中学

潜江市(8所)潜江中学、潜江市广华中学、潜江市园林高级中学、潜江市文昌高级中学、潜江市实验高级中学、潜江市竹根滩高级中学、潜江市章华高级中学、潜江市向阳一中

仙桃市(6所):仙桃市第八中学、仙桃市彭场高级中学、仙桃市沔城高级中学、仙桃市实验高级中学、仙桃市汉江中学、仙桃市毛嘴高级中学

神农架林区(1所):神农架林区一中

2009年湖北新增了12所省级示范公办高中、25所市(州)级示范公办高中。

省级示范高中(12所)

(2008年)团风中学、潜江中学;(2009年)蕲春一中、房县一中、远安一中、兴山一中、武汉市育才高级中学、荆门市掇刀高级中学、孝感一中、荆门一中、襄樊一中、随州二中。

市级示范高中(25所)

武汉市:黄陂七中、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文华中学;

孝感市:大悟县楚才高级中学、孝感市实验高级中学;

宜昌市:秭归二中;恩施州:鹤峰二中、恩施二中、利川二中;

襄樊市:襄樊市田家炳中学、宜城三中; 荆州市:洪湖市贺龙中学、洪湖市园林中学、洪湖市文泉中学、石首市新厂高中、石首市城南高中、监利县新沟中学、公安县东港中学、松滋二中、沙市六中;

随州市:曾都区二中;

黄冈市:英山雷店高中、英山长冲高中、蕲春三中、浠水县团陂高中

2012年新增省、市(州)级10所示范公办高中名单为:

省级示范公办高中: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武汉市第十九中学、十堰市第二高级中学、竹溪县第一中学、安陆市第一中学、武穴中学;

市(州)级示范公办高中:武汉市第七中学、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老河口市高级中学、大悟县第一高级中学。

第二篇: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名录

长沙市

长沙市第一中学 湖南师范大学附中 长沙市雅礼中学

长沙市长郡中学

长沙县第一中学

长沙市明德中学 长沙市周南中学

长沙市望城县一中 宁乡县第一中学

长沙铁路第一中学 湖南省地质中学 浏阳市第一中学

湘潭市

湘潭市第一中学 湘潭钢铁一中 湘乡市东山学校

株洲市

株洲市第二中学 攸县第一中学 醴陵市第一中学

衡阳市

衡阳市第八中学 衡阳县第一中学 衡南县第一中学 郴州市

郴州市第一中学 资兴市立中学 桂阳县第一中学 祁阳县第一中学 东安县第一中学

湘潭电机厂子弟中学湘潭县第一中学 株洲县第五中学

株洲九方中学

衡阳市第一中学 衡山县岳云中学 耒阳县第一中学

郴州市第二中学

安仁县第一中学

宜章县第一中学

道县第一中学

湖南省湘潭市第二中学湘乡市第一中学

株洲市南方中学 茶陵县第一中学 衡阳铁路第一中学

衡东县第一中学 祁东县第二中学

永兴县第一中学 临武县第一中学

永州市第四中学

永州市第一中学

邵阳市

邵阳市第二中学

邵阳市第一中学

武冈市第二中学 邵东县第三中学

怀化市

怀化市第三中学

沅陵县第一中学

怀化铁路第一中学 洪江市黔阳一中

常德市

常德市第一中学 澧县第一中学

石门县第一中学 415300 岳阳市

岳阳市第一中学

岳阳县第一中学 益阳市

南县第一中学

自治州

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 娄底市

涟源市第一中学

张家界市

张家界市第一中学

临澧县第一中学

汉寿县第一中学 桃源县第一中学

常德市鼎城一中

常德市第六中学

华容县第一中学

岳阳长炼中学 岳阳石油化工总厂一中 临湘市第二中学

益阳市第一中学

益阳市箴言中学 永顺县第一中学

双峰县第一中学

涟钢中学

第三篇:贵州省普通高中学历证明

附件9:

学证字XXXX年第XX号

贵州省普通高中学历证明

某某某,性别 ,民族 ,身份证号: 。该生于 年 月至 年 月在我校高中部学习期满,达到我省普通普通高中毕业标准,获得贵州省普通高中毕业证,毕业证号为: 。现因毕业证书遗失(或损毁),特出具此学历证明。

校长(印章) XXXXXXX学校(印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县(市、区)教育局审核盖章 市(州)教育局审核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四篇:《贵州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

我省从2010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入学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08〕4号),结合《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维护教育公平。

(二)坚持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

(三)坚持有利于各类高等学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四)坚持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稳步推进高考改革。

二、高考科类和科目设置

考生报考科类分为文史、理工、体育、艺术。

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科目设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是所有考生必考科目。其中,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

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

报考体育类和艺术类的考生还应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

报考外语、外贸类院校及英语专业的考生,应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英语口语考试。

三、考试时间与分值

高考总分750分。

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数学(文、理)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

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各300分。

2013年、2014年英语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35分,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分值为120分试卷,按考生卷面成绩乘以135除以120记入考生英语科成绩;听力考试时间20分

钟,分值15分,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 分值为30分试卷,按考生卷面成绩乘以15除以30记入考生英语科成绩。

2015年及以后英语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听力考试时间20分钟,分值30分。 英语听力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听力部分中进行,考生可在高中第三学年第一学期9月和第二学期3月参加听力考试,若考生参加两次考试,以考生最高成绩记入高考英语科目成绩。120分钟,分值150分。

四、命题及考试范围

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

高考命题依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语文等9

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以及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

考试范围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中规定的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见附件)。

五、招生录取

建立以高考成绩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考评价体系。

(一)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记入考生电子档案。

普通高中学生要在高中阶段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校要对普通高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高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均记入考生电子档案。考

生电子档案包括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考生报名信息、体检信息、志愿信息、高考成绩信息、考生家庭情况、诚信记录等。

(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

1。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高考同分考生位次排序的依据。

2。考生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后,招生高校可在进档考生范围内,按照公布的招生章程,参照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录取考生。

3。自主招生高校可依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对考生进行考核。

(三)加大高等职业教育(含普通专科、以下称高职)招生改革力度,实施多渠道录取。

1。积极推进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工作,扩大单独招生规模。

2。扩大中职报考高职和高职初中五年制招生规模。

3。试行实施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为依据的高职招生注册入学办法。

六、保障措施

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协调。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方案的宣传,使公众及时了解改革内容和相关政策规定及改革意义,为高考改革平稳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特别要做好中学外语听力教学的师资队伍和硬件设施建设工作,确保高考改革有序推进。

各级招生考试机构要按照高考改革的要求,加强报名、考试、评卷、录取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订、完善各项实施细则,进一步深化阳光招生制度,加大招生信息公开、公示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各环节工作安全、高效的完成。

各高等院校要加快改革步伐,逐步建立健全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

各普通高中要认真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按照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做好教学工作;要切实做好高考改革的宣传工作,积极引导考生,确保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顺利实施。

本方案自2013年开始实施。

第五篇:贵州省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附件1:

贵州省普通高中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

注:本表供学生申请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用。可复印。请如实填写,由家庭所在地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核实、盖章后,交到学校。

附件2:

贵州省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学校名称:

1.此表为申请国家助学金必备表格,所有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学生都必须用黑色碳素笔认真填写。 确保内容准确无误。

2.户籍性质请在相应位置打“√”。 3.此表由学校长期保存。

4.各方签字人必须保证签署内容的真实性,凡弄虚作假将追究相关责任。

上一篇:高中生如何选择朋友下一篇:购置设备的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