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方高校在科技奖励中与部属高校的差距

2022-09-10

科技奖励的质量与数量是反映一所高校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 对地方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1 科技奖励的意义

科技成果是指科学技术工作者在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过程中, 通过观察、思考、调查分析、科学试验等活动, 提出符合客观规律的、具有认识自然或改造自然、认识社会或改造社会的一切新的科学理论、技术构思或设计方案等创造性结果。科学技术奖奖励的是那些在科研论文、专利以及在利用、改造自然中有创造性、创新性, 并能服务于社会, 为国家和社会带来良好效益的科研成果。

科技奖励作为衡量科技成果水平的标志, 已不同于科研论文、专利、成果鉴定等对科技成果的单一评价, 而是对一项科研成果的综合研究水平的集中评价和标志。正因如此, 获奖成果的数量与等级已经成为衡量一所高校科研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获得科技奖励不仅对参与研究的课题组成员有着激励作用, 同时对所在学科、学校的科研工作也有激励作用。各级重点学科、研究基地的申报与评估以及各级人才计划的申报和验收中对科技奖励指标相当重视。

2 与部属高校相比, 地方高校在科技奖励中的差距

近年来在各类科技奖励的评选中, 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的分化越来越明显, 地方高校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高级别获奖较少, 获奖等级较低、数量较少

观察历年国家科学技术的授奖名单可以发现, 获奖的主要是部属高校, 地方高校仅有个别获奖。2008年, 上海地方高校仅获得三项国家科技进步奖。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 (现已更名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科学技术) ) 中:2007年上海中仅一所地方高校获奖, 2008年升至两所。目前上海地方高校所获政府奖主要集中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下面以2007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数据说明地方高校在获奖数量和等级上的差距。

表1数据显示, 地方高校与部属高校的三大类奖获奖总数比为0.45:1。比例最高的是科技进步奖, 这也是地方高校历来获奖较多的奖种, 为0.52:1。比例最低的自然科学奖仅为0.15:1。可以看出:1、地方高校在科学技术奖三个主要类别中获奖数量均远远低于部属高校。2、相对来说地方高校在科技进步奖上与部属高校的获奖数量差距略小。3、在技术发明奖与自然科学奖等较能体现研究水平的奖项上, 地方高校与部属高校差距极大。

表2数据显示, 地方高校与部属高校获奖数量比最高的三等奖仅为0.52:1, 比例最低的一等奖仅为0.11:1, 地方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的获奖数量占所获科技进步奖的70%, 占地方高校全部获奖数量的54% (联系表1可知) 。可以看出:1、地方高校在科技进步奖各个等级上的获奖数量均远远少于部属高校。2、随着获奖等级的升高, 地方高校与部属高校的获奖数量比迅速降低。3、地方高校的获奖主要集中在科技进步三等奖上。4、在竞争推荐国家奖的名额中占有较大优势的一等奖大部分被部属高校获得, 地方高校收获甚少。由此也可以看出地方高校不可能在国家奖中大有作为。获奖等级低一方面降低了奖励对教师的激励作用, 同时也降低奖励对地方高校今后科研工作的激励作用。

2.2 历年获奖数量不稳定

部属高校每年获奖等级与数量较稳定。地方高校在国家奖和教育部奖方面获奖往往在有无之间。省级政府奖方面, 地方高校由于获奖总量小、等级不高, 所以往往导致每年获奖数量波动较大。以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为例, 某些地方高校有时一次荣获6~10项, 但也有仅一两项, 甚至未获奖的情况。获奖情况的巨大波动一方面给学校的科技管理带来冲击, 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教师今后的申报信心, 使其低估自身项目。

(数据来源:上海市教委科技发展中心)

2.3 获奖指标未随其他科研指标同步增长

近年来, 国家逐年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与上海市的科教兴市政策使上海高校科技工作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近五年来, 各高校普遍都在在科研经费、检索论文、以及授权专利等指标上迅速增长。但地方高校的奖项指标不仅未取得相应的增长, 部分高校反而比前几年有所下滑。

3 差距的原因

那么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不是地方高校申报的成果本身水平不高呢?表3数据显示, 在上海市教委推荐的各高校成果中, 地方高校在申报数量上确实落后于部属高校, 但在三大类奖的获奖率除自然奖因地方高校的定位与研究实力等原因稍有落后外, 其他两类奖获奖率都略高于部属高校。这说明地方高校申报的成果同部属高校相比没有“质”的差别。

经过对几所地方高校的走访调研, 笔者认为造成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概况起来可分为两类:外部原因与内部原因。

3.1 外部原因

3.1.1 人才资源向部属高校集中

我国长期实行保重扶优的政策, 导致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部属高校大多属综合性或多科性、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大学, 在规模、办学条件、科研实力等方面往往比地方高校有先天优势。而随着211、985等工程的实施, 部属高校获得了更有力的支持, 将原本已落后的地方高校甩得更远。

科技奖励是科研实力的竞争, 其关键在于“人才”与“资源”两大要素。这种差距逐年累积, 已显现出“马太效应”:在人才引进上, 部属高校能以自身知名度、科研条件等优势吸引到国际一流的人才充实科研队伍, 地方高校在吸引的人才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 依靠自身优势, 部属高校在与地方高校的竞争中又能争取到更多的科研资源, 获得更多的科技奖项, 巩固自己的优势地位。

“马太效应”在部属高校中造就了少数同时主持多个项目、获得较多奖项的“科研申报专业户”, 他们主要精力并不是投入在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中, 而是放在申报各类项目和奖项上。“科研申报专业户”实际上削弱了科技奖励的激励和推动作用。

3.1.2 授奖名额没有增加。

近年国家科技项目经费投入稳步增加, 但各类政府奖名额基本没有增加。部分奖项为了提高奖励的荣誉性和权威性, 提高示范导向作用与获奖项目的总体水平, 在减少获奖名额。如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 07年授奖314项, 08年授奖289项。在全国高校整体科研水平提高的前提下, 获奖名额保持不变或减少导致评奖标准上升, 竞争激烈。

3.2 内部原因

3.2.1 地方高校科研实力有限

与部属高校相比, 本身有诸多先天不足:规模小、起点低、办学条件差、受地方与行业特色限制。此外, 政府对地方高校的支持力度有限, 没有类似211、985等重大工程的支撑, 所以在部属高校的挤压下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地方高校多属1952年院系调整后由单科学院发展而来, 往往是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以教学为主, 科研规模小。科研往往从解决所在地区与行业的具体问题出发, 属教师自发性地应用研究。没有或略有基础理论学科,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缺乏长期积累的科研底蕴, 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其科研的发展。

3.2.2 科技成果属学科交叉领域, 价值容易被低估

地方高校自身科研的特点导致其科研成果多以带有行业特色的应用研究为主, 属学科交叉领域。评审专家如果不是既了解其内在技术含量又熟悉应用行业情况的“小同行”, 往往低估成果的价值。在申报时教师和科研管理人员往往因选择评审组而苦恼, 这是因为:1、由于地方高校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推荐成果所采用的技术原创性与先进性并不突出。另外, 熟悉相关技术的专家往往不熟悉应用成果的行业, 对成果的价值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2、评奖机构设置的评审组中不一定包括成果应用的行业。即使有对应的评审组, 也往往因大多数评审专家不熟悉成果所采用的技术而调整评审组。

3.2.3 重点学科建设作用不明显

学科建设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龙头, 对科研水平的提升起决定性作用。作为全国最早开展重点学科建设的省市之一, 上海市1985年开始以市属高校为主进行上海市教育会重点学科建设, 随后又设立上海市重点学科, 部市属高校也跟进设立了校级重点学科, 逐渐形成了校级、教委、上海市的三级重点学科体系。以我校为例, 大部分学科在申报时考虑到申报奖项的风险和验收压力, 多用申报指标代替获奖指标。由于没有明确获奖指标, 大多数校级和部分市教委重点学科到验收时没有产生省部级科技奖项。投入的建设经费没起到拉动科技奖励的作用。

3.2.4 科技管理工作需要改进

为消除科技成果鉴定中的弊端, 2002年上海决定在国内省市中率先取消由政府出面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制度。此后各高校申请鉴定的科技项目迅速减少。以往从鉴定项目中挑选优秀成果进行培养申报奖项的工作方式不再适用, 造成成果管理与项目管理之间脱节。地方高校负责成果培育工作应从办公室深入院系, 每年对已完成的科研项目进行摸底。

地方高校以横向科技服务为主, 教师对将横向项目深化研究、归纳提升为科技成果的意识淡薄, 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管理人员应引导教师总结提升, 努力开拓成果成果转化渠道, 为申报做好前期准备。

奖励推荐工作偏重于事务性管理, 随申报材料审核合格上报后工作结束。这种模式缺乏对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 也缺乏报奖后的跟踪。建议管理人员自身积极主动地向上级管理部门请教评奖整体情况, 学习部属高校奖励工作的先进经验, 并将掌握的信息指导教师完善申报材料。在上报后对成果进行跟踪, 对未评上的项目分析原因、找出不足, 让教师在之后的研究中改进。

摘要:科技奖励的数量与等级已经成为衡量一所高校科研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将通过对2007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情况的分析, 总结了目前地方高校在科技奖励中与部属高校的差距, 并分析内在原因。

关键词:科技成果,奖励,管理

参考文献

[1] 魏建宏, 秦云波.做好科技奖励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学观察, 2008 (3) :80~81.

[2]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7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员 (项目) 的决定, 沪府发[2008]2号.

上一篇:溶解转移法判定朱墨交叉时序的研究下一篇:以互联网意见领袖为纽带实现群体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