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中秋节教案及反思

2022-10-28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中秋节教案及反思》,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大班中秋节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中秋节》及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中秋节》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体会过节的气氛。知道中秋节是我过传统的民间节日,激发幼儿探索月球的欲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社会《中秋节》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 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体会过节的气氛。知道中秋节是我过传统的民间节日。

2. 初步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

3. 激发幼儿探索月球的欲望。

4. 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5.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6.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重点难点

月亮为什么有圆缺。

活动准备

月饼(若干份)、图画纸、彩色水笔、范画:月之中、月中、月末时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月饼。谈话导入课题。

1. 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说说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2. 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中秋节团圆的含义。

二、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1. 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师节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2. 交流讨论。月亮姑娘为什么做不了衣裳?她是怎么变化的呢?什么时候变细?什么时候最圆?什么时候像眉毛(镰刀、小船、圆盘)?

3. 教师小结: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变化。月初时,月亮细细的弯弯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变越大,像镰刀了,像小船了......。到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月亮最圆,像个大圆盘。接着,月亮又开始慢慢的变小,变呀变呀,到月末时又变得细细弯弯的了。

三、画一画:会变的月亮。

教师出示范画,向幼儿介绍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幼儿操作:绘画《会变的月亮》。画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

教学反思

通过开展《中秋节》的活动,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基本知识,幼儿对此活动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发现我为幼儿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例如:在活动时,有小朋友问:“老师,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状。”

如果课前我能准备月球仪或课件。这时就可以出示 月球仪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并介绍有关月球表面的状况以及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况。激发幼儿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本文扩展阅读: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教案《中秋节水果沙拉》及教学反思

中秋节水果沙拉教案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知道水果有多种吃法,尝试用水果做沙拉。感受多种水果组合在一起产生的形式美,色彩美,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秋节水果沙拉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知道水果有多种吃法,尝试用水果做沙拉。感受多种水果组合在一起产生的形式美,色彩美。

4、学习基本的用餐礼仪,体验和亲人、同伴一起分享的快乐。

5、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6、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1、布置中秋的背景图,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2、桌子上铺好餐布.香蕉、橘子、山楂、菠萝、西瓜、猕猴桃、若干,一次性西瓜刀、沙拉酱、白糖。幼儿每人一个小碗,一把小勺 。

3、幼儿园学会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过程:

1.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请你猜猜是什么?

2.教师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

教师完整讲述中秋节的美丽传说。<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3、师:你们知道中秋节要跟谁一起过吗?(家人)我们小朋友今天也要跟家人一起过一个快乐的"水果沙拉中秋节"讨论:

1、你吃过的水果沙拉里有什么水果?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味道?

2、做水果沙拉需要做一些什么准备工作?

3、教师逐一介绍所用材料和工具,说明主义事项。

4、畅想自己所要制作的水果沙拉是什么味道的。

制作水果沙拉:

1、请幼儿用一次性西餐刀切香蕉、草莓等。

2、将切好的水果拌上沙拉酱,完成后请同伴互相观赏、品尝。

结束部分:

让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次水果沙拉全家品尝。

播放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

本文扩展阅读: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第三篇:幼儿园大班中秋节美术教案《中秋赏月》含反思

中秋赏月教案适用于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回忆中秋赏月,体验看月亮的快乐,回忆中秋赏月,体验看月亮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秋赏月教案吧。

内容与要求:

1、尝试表现人物抬头时的动态。

2、回忆中秋赏月,体验看月亮的快乐。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重难点:能表现出人物抬头时的动态。

活动准备:教师范例、铅画纸、勾线笔等。

活动流程:讨论演示——操作表现——分享体验

活动过程:

一、讨论演示(1)讨论对比画1、出示范例1,师:猜猜画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看上面的时候头要怎么样啊?

2、出示范例2,师:抬头看的小朋友和正面站着的小朋友有什么不一样?

3、幼儿共同讨论:通过比较来发现头发、眼睛、嘴巴等画的位置不一样。

4、小结:原来抬头看的时候我们五官的位置不一样。

(2)讨论示范画1、请个别幼儿来示范抬头时的头部特征。

2、出示范例3,师:中秋节,有好些小朋友都在看月亮……二、操作表现1、教师提出要求:把看月亮的人画大,注意五官的位置;把赏月的人都打扮一下。

2、幼儿创作:人手一份绘画纸,幼儿进行绘画。

3、教师指导:根据幼儿绘画表现进行鼓励与帮助。

三、分享交流1、共同欣赏,师:小朋友都看到月亮了吗?

2、互相肯定:大家画的小朋友都能看到月亮啦!真棒!

(延伸活动:出示其他范例,引导幼儿在个别化学习中继续探索……)

教学反思:

在这次充满快乐喜悦的活动中,幼儿知道了中国的节日“中秋节”,在分享月饼的同时,小朋友们给别人送去了祝福,也得到了祝福,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交往的能力,同时也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友好交往的幸福,体验到了团圆、分享的快乐

小百科: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四篇:大班社会教案及反思

这是大班社会教案及反思5篇,适合幼儿园教师使用,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

节约粮食

活动目标:

理解农民劳动的辛苦,知道要爱惜粮食。

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学习古诗《悯农》,并理解其含义。

2. 物质准备:

(1)事先收集一些小朋友扔掉的剩饭。

(2)课件:一粒米的来历

(3)面板、适量的面粉、盆、水。

(4) 配乐诗:《悯农》

活动过程:

一、观察谈话:这是谁浪费的

二、粮食来之不易

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让我们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1.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出示实物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做一趟旅行吧!

2.演示动画:《一粒米的来历》中的场景一~场景四

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

3.出示场景五: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

4.出示场景六: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

师:好,我们谢谢水稻先生的精彩表演。

5.教师根据幼儿的作出小结,教育幼儿要懂得珍惜农民的劳动果实。

三、歌表演《悯农》

四、和面

1.向幼儿交待和面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幼儿分组和面,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及时提醒幼儿不要浪费面粉。

3.让幼儿分组讨论和面难在哪里,并让幼儿明白,虽然和面很不容易,可叔叔阿姨们还要把和好的面经过很多道工序才能加工成各种面食和糕点。

五、讨论:怎样做一个爱惜粮食的好孩子

延伸活动:

区域活动:在语言区投放儿歌内容及图片,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通过儿歌《大馒头,哪里来》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教学反思: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幼儿园每天都要倒掉一些剩菜剩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设计了“爱惜粮食”活动来引导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那粮食是从哪里来的呢?小朋友们都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通过让幼儿看《一粒米的来历》课件,体验和面,来感知粮食的来之不易,完成重点。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讨论,通过讨论、小结让幼儿知道应该怎么样爱惜粮食呢,突破难点。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因为《纲要》中提到“社会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品质的形成”,所以在活动中还有家园配合、区域活动的内容,为目标更好地达成服务。

2.谈谈你在社会活动中经常应用的活动模式?

社会活动与幼儿的一生发展密切相关,也是在我们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模式让幼儿来真正理解、运用的活动,我在社会活动中会运用以下几种模式来进行:

生活感知

这种模式适用于和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目标,如:认识超市、邮局等。利用现实生活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这是本活动的最大特色。让幼儿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学习,在身临其境中获得相关的感性经验。在参观过程中,教师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去观察、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幼儿。例如,鼓励幼儿主动地向大人打招呼,主动地看一看、问一问、听一听、做一做,这既培养了幼儿大胆与成人交往的能力,又使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得到了提高,激发起对邮局工作人员劳动的尊敬之情。这样的活动,将给幼儿留下深刻、美好的回忆。

情境陶冶

此模式运适于对幼儿情感方面的教育,如:关爱残疾人、拥抱、等。改变了品德教育流于说教的方式,巧妙地运用移情训练法引导幼儿结合实际生活事件设身处地地体会残疾人的生活不方便。促使幼儿实现情感换位,即转换角色去体验特定的社会情感和事件并产生移情;使幼儿正确对待情景中他人的情绪反应并采取积极的行动。

实际练习法

此模式运用于一些习惯养成,如:排队、谦让等。幼儿期教育的特点是“养成教育”。让幼儿“在做中学”,大部分时间幼儿亲自参与实践练习,丰富了幼儿的直接经验,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2篇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活动目标

一、让孩子认识到乱丢垃圾破坏环境这些不良行为的严重性

二、 通过视频,图片、故事,实例等等感化孩子,使孩子知道破坏环境是不好的行为,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三、 另举如何做才是保护环境等等。

四、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五、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

引导孩子认识破坏环境的严重性,爱护环境的重要性,明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听儿歌《我是小画家》赞美小画家的勤劳,让环境变得美丽,引导孩子想想:我们小伙伴怎么才能让环境变样、、、、出示优美环境的图片(让孩子对优美环境有个基本认识。接下来给孩子们出示另一组图片,满地垃圾,墙上胡乱踩脚印,树枝被折等。

并提出问题:那组图片让你满意?满意的在哪?

另外的为什么不满意,从哪看得出来?

二、基本环节、

听故事,同时结合图片,影视片段,对优美环境做初步认识,通过教师图片影视片段的进一步解释说明,使孩子更进一步了解其中的美。跟孩子互动交流自己对以上优美环境的认识,感受。从内心感觉环境的优美。

转到教学重点:可是近日里,我发现我们周围的一些不好的现象,出示一系列不良行为的图像,让孩子们说说不好在哪,他们是怎么影响环境卫生,破坏我们身边环境的。从观察,发现到说说自己的看法,已经对这些现象有初步的认识,我从中做进一步解释说明,引导说出不好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重点想想:我们面对这些现象该如何做?说出本节课的主题(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并逐一让孩子们接受爱护环境的的重要,如何做到保护环境。

三、结束环节、

少数孩子因为是独子,在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对保护环境意识认识不够

四、延伸环节、

让孩子回味优美景色,同时请小朋友课后认真观察周围发生的破坏环境的现象,想想我们该怎样制止,并如何使我们周围的环境更美。

教学反思

1.首先,本节课的教学是根据孩子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从视觉的角度来呈现教学内容,让孩子们从认识,观察,评论等步骤进行教学。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我觉得本节课的教学做到目标明确,教学过程过度紧扣,做到层层递进。不好的地方是:没能面向全班孩子,部分孩子受家长的影响对爱护环境意识不强,针对这一现象我争取把爱护环境深入班级,深入个人,从而真正做到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⑴ 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幼儿阶段的孩子希望被理解、尊重和接纳,针对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都应该及时发现,认真肯定。同时也给孩子自己的空间,不能将他们还没自己认识的现象强加给他们,从事情的表面开始教育,使他们能从内心感知,从周围发生的种种现象中发现好与坏,该向哪方面学习。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幼儿阶段的孩子是很注重直观视觉的、听觉的,教学中应采用图像,影片等教育手段,同时引导孩子用对比的手段知道好与坏,进一步理解所发生的现象对生活、学习的影响。从而促进孩子对事物认识能力的提高。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教学过程中,活动的环节中的各个步骤是根据孩子接受能力认识变化而变化的,对课堂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认真解决。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跟孩子们互动交流是我课堂中较为满意的环节,及时发现孩子接受的程度也能从孩子的表现中看出,从而转变教学技巧达到教学目标。

4.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想方设法把上次课堂里活动中没能很好参与的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活动面向弱势。同时听取有更多教学经验的教师的意见提升自己的教学手段,使自己的教学方式多样化。

第3篇

合作力量大

活动目标:

1、体验合作的快乐,增强团队精神。

2、尝试分析故事,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理解合作的意义。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活动重难点:

理解合作的意义,萌发合作意识。

学会与他人合作并掌握合作的技巧。

活动准备:

PPT课件(图片、故事动画)、“好玩的大鞋子”六双、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随音乐《众人划桨开大船》进入活动室,师幼交流。

“小朋友们好,看!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我们先给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吧!“客人老师好!”

2、引入动画片,课前猜想:

导语:“小朋友都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孔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好看的动画片,动画片里有一只猴子,一只鹿,小朋友说一说他们都有什么本领?”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猴子和小鹿都有自己的本领,那到底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展开:

1、带问题欣赏动画片《猴子和鹿》,初步理解合作的意义

(1)欣赏故事一、二段,提问:它们要比赛干什么?小朋友们猜一猜谁会获胜?为什么?

(2)欣赏故事第三段, 提问:“小朋友们,谁获胜了?

教师小结:原来爬树摘果子是猴子的强项,所以猴子轻而易举的获得了比赛的胜利。

(3)欣赏故事第四——六段,提问:这一次它们比的什么?谁获胜了?

教师小结:比赛跑步梅花鹿获胜了,因为跑步是梅花鹿的强项,所以这次它获胜了。“

(4)欣赏故事第七、八段,提问:这一次它们又要比赛什么?猜一猜这回谁会获得胜利?

(5)欣赏故事第九、十段,提问“猴子过不了河,梅花鹿够不到桃子,它们俩都在干着急,小朋友帮它们想个办法?”

教师小结,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好,它们俩可以合作起来完成比赛,那他们是怎样合作的呢?我们一起看一看

(6)欣赏故事到最后 提问: 猴子和小鹿合作成功了吗?它们是怎样合作的?

教师小结,猴子和小鹿都有自己的本领,它们合作起来力量就更大。

2、出示各种图片,让幼儿观察进一步加深对合作的理解

(1)出示赛艇图片

提问:这是在干什么?大家在电视里见过赛艇比赛吗?赛艇运动员是怎样做得,我们一起学一学?

教师小结:其实每个赛艇运动员的力量都很大,可是赛艇比赛不光需要力气大,更重要的是合作,他们要步调一致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

(2)出示拔河图片

提问:这是在干什么?拔河需要合作吗?怎么合作?

(3)出示两个孩子玩跷跷板的图片

提问:他们在干什么? 玩跷跷板需要合作吗?为什么?

(4)出示推小车游戏图片

提问:这是在干什么? 和谁在合作?

(5)出示桌子,

提问:孩子们看这是什么? 如果把这张桌子搬到对面去,需要合作吗?

(请一个小朋友来试试,再请几个小朋友来试一试)

教师小结:刚才一个小朋友没有搬动大桌子,几个小朋友合作就把大桌子搬起来了,看来,合作的力量真大。

3、讨论:生活中的合作。

“其实我们的生活也离开合作。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平时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可以说给你旁边的小朋友听。(幼儿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游戏体验,进一步感受合作

游戏“好玩的大鞋子”

(1)让幼儿自由结合三人一组,每组一双大鞋子,自由探索练习。

(2)讨论:请成功和没成功的幼儿都讲一讲自己的感想。

(3)教师讲解方法,进一步强调合作,幼儿再自由练习。

(三)结束

小结:孩子们一定要记住,将来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想到合作的力量是最大的!好,为我们今天的合作欢呼“合作力量大”

“好孩子给客人老师说再见.”

教学反思:

亮点1:整个环节的设计遵循了先明理、后导行的原则。明理:让幼儿先明白道理,首先我们根据故事、图片、这些直观的环节,初步感受合作的含义,了解合作的意义。 然后通过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合作,真正了解合作力量大。

亮点2:目标和重难点的定突出了具体性的教育和养成。活动过程中完成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亮点3:最后一个环节的游戏“快乐的大鞋子”,比较新颖,是从成人拓展训练项目“有轨电车”中得到的灵感,其实有很多的经典游戏都可以充分体现合作,如:蜈蚣竞走、二人三足、卷白菜等,之所以选择“好玩的大鞋子”是因为这个游戏更能充分的将合作体现的淋漓尽致,如果没有合作,游戏将无法进行,这样的游戏更能让幼儿体会合作的意义。

不足1: 在尝试分析故事,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上面还有所欠缺。

不足2:教师缺少授课经验,和孩子的互动、交流不太娴熟。

不足3:在幼儿体验这一环节上,“抬桌子”多少有点牵强,没有找到更适合幼儿体验合作的例子。

不足4:在难点突破还有所欠缺。

第4篇

各族儿童是一家

活动目标:

1、 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能够说出一些少数民族的名称。

2、 认识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傣族、朝鲜族等民族服饰的特征,初步了解他们生活的环境和民俗环境。

3、 懂得尊重少数民族。

4、 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挂图9号;《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民族娃娃

活动过程:

一、通过回顾歌曲《大中国》引入活动

1、 播放大中国的音乐,让幼儿跟着录音唱起来。

2、 师:老师刚刚在歌曲中听到这样一句歌词:兄弟姐妹都很多。有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诉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中国有56个民族)

3、 师:小朋友们知道我们的兄弟姐妹是哪些少数民族吗?请你说一说他们的名字。

4、 教师根据幼儿提到的少数民族,逐一出示相应的民族娃娃。

二、看挂图了解少数民族服饰的典型特点。

1、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挂图上的少数民族娃娃,看看他们的穿着打扮有什么特点?与我们相比又有什么不一样?

2、 幼儿交流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教师小结民族服装的特点:

维吾尔族:男女都喜欢戴绣花小帽,穿长筒皮靴。妇女喜欢穿薄纱连衣裙,外面套件小背心。女孩喜欢编许多小辫子。

蒙古族:穿蒙古袍,这种长袍很宽大,腰间系上红绿绸缎腰带。妇女喜欢用布包头。

藏族:女人喜欢穿五彩的横条围裙,男人喜欢穿一只衣袖。

傣族:女人喜欢穿长至脚背的筒裙。

朝鲜族:女人穿斜襟短上衣、长裙,胸前系飘带。

三、看挂图了解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特产和风土人情。

1、 师:从挂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来XX族住XX样的房子,有XX特产,他们喜欢干XX。(教师举例介绍一个少数民族)

2、 请小朋友们来为我们介绍一下其他少数民族的特点。

3、 教师补充小结:

维吾尔族:新疆,盛产甜甜的葡萄和哈密瓜,男女老少能歌善舞。

蒙古族:内蒙古,有辽阔的草原,住蒙古包,喜欢骑马、摔跤,弹着马头琴唱歌跳舞。

藏族:西藏,有连绵的雪山,藏族人有献哈达的礼仪,耗牛是高原上的交通工具。

傣族:云南西双版纳,孔雀之乡,住竹楼,泼水节是傣族的重要节日。

朝鲜族:吉林长白山,女人跳长鼓舞,喜欢荡秋千、压跳板,动作惊险、优美。男人跳舞时常常戴一顶“象帽”,帽子上的“象尾”会随着头部甩动绕身旋转。

四、幼儿阅读《小朋友的书·我都祖国叫中国》

1、 请幼儿说一说画面中的娃娃都是什么民族的。(回顾各民族的特点)

2、 观察娃娃四周的小画片,根据画面的内容与民族的特点,将画面与民族娃娃连线。

活动结束:

虽然我们都住在大中国,可是我们的生活却又如此大的差别,但是我们都是兄弟姐妹,因此各个民族都要相亲相爱,互相尊重,这样祖国妈妈才会笑脸常开!

教学反思:

这是进入大三以来第一次带活动,从选课、备课、准备教???开始,我都做了充足的准备,想要有一个完美的第一次。可是现实似乎不怎么如人所愿,今天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

在活动伊始,小朋友的兴趣还是很高的,对于导入活动的回顾歌曲大中国,大家都跟着音乐大声地唱了起来,很投入。在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时,小朋友的知识面出乎我的想象,虽然我准备了20几个少数民族人物的简笔画,可还是有些小朋友提到的少数民族我还是没有准备到,这让活动开始有了一些瑕疵,也让我意识到以后在准备教具时,要有充足的准备!在第二个环节看挂图的过程中,幼儿焦躁的情绪就开始出现了,主要表现在有些幼儿扎堆在一起说话,有些幼儿做自己的事情,有些幼儿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过于急躁,不举手,随意站起来或者跑到前面来,这直接打乱了上课的次序,让场面有点难以控制。

主班老师在评课时指出,我在带活动的过程中还不够严格。可能在我的儿童观、教育观下,儿童应该在活动中占主导地位,而教师的指导与干预应该是次要的,甚至应该让孩子自主发展。可是这势必会与良好的次序相矛盾,因此在这两者之间的权衡方面我还要下工夫,争取让这两者不矛盾。

第5篇

医院里的故事

活动目标:

1.知道医院是看病的地方,了解医务工作者治病救人的职业特点。

2.能积极参与活动,主动询问,大胆讲述。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联系在医院工作的家长拍成录像(着装,带医药箱、听诊器、压舌板等)。

2.丰富幼儿有关医院的知识经验,医生及人物动态形象图片。

活动过程:

一、交流已有经验。

组织幼儿交流自己到医院就诊的经历。

师:我们都生过病,也去医院就诊过。那请小朋友来谈谈你到医院看病的情景,好吗?

二、欢迎医生伯伯(阿姨)。

师: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阿姨,我们听她介绍一下自己。(观看ppt)

师:这位阿姨是做什么的?(医生)她在干什么?(看病)请小朋友观察这位医生阿姨穿的什么?手中拿了什么?(医生用听诊器、注射器等医疗器械等)。请小朋友们来模仿一下医生阿姨看病的样子呢?(请个别模仿医生)。

三、幼儿向医生咨询自己想了解的有关医院、医生的问题。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想问问医生阿姨有关医院、医生的问题呢?(请幼儿问问题)

四、师幼共同交流活动中搜集到的信息。

师:刚才,小朋友问了那么多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吧!(看ppt)结束:医生今天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关于医院的信息,我们在这里也谢谢她!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通过分段讲述故事,逐层分析故事内容来逐步完成,从中感受文具的心情,迁移自身,现在本班幼儿在写数字的时候,常用到铅笔橡皮等,但由于用法不当,也会让它们变成医院,通过这个活动,每个小朋友都知道要保护好自己的文具,知道每个文具的用法。但活动结尾教师可以出示几组破旧的文具,让幼儿找找修谱的方法,能更启发幼儿保护的愿望。

第五篇:大班科学教案《复制》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复制》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简单的复制方法,萌发爱科学的情感,初步了解各种复制的现象,感受复制方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复制》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各种复制的现象,感受复制方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尝试简单的复制方法,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橡皮泥、模具、泥工板。

2、恐龙平面图、拷贝纸、铅画纸、复写纸、印章、白纸。

3、彩纸、剪刀、小筐。

4、复印机、电脑、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一、认识复制的现象。

1、出示小鱼图。

提问:“这是什么?老师还需要一张一样的小鱼图,有什么办法?”

2、示范使用复印机操作过程。

师:我就请复印机来帮忙。看,一张一样的小鱼图出来了。

3、小结:刚才老师操作的过程就叫复制。复制就是做一模一样的东西。”复制的方法有很多种,刚才老师用的是复印机来复制。

二、尝试简单的复制。

1、我还带来了一些东西:恐龙图、拷贝纸、复印纸用这些材料能不能来复制小恐龙呢?还有印章、模具,它们能用来复制吗?请你们动手来试一试。

2、幼儿自由选择,操作。

鼓励先完成幼儿尝试多种方法复制。

3、介绍复制情况。

(1)请个别幼儿来介绍是用什么材料,怎样进行复制的?

师:请你介绍一下,是用什么材料,怎样复制出这两个东西的?

(2)请使用相同材料,不同方法幼儿来介绍。

师:有谁也用了这些材料,但不是用这种方法来复制的?

(3)请使用不同材料的幼儿来介绍复制方法。

师:你是用什么材料来复制的?请你也来介绍一下。

(4)小结:原来这些东西都是可以用来复制的。

(请你们把东西都放回筐里。)

(当幼儿讲到用复印纸等要讲解一下操作的过程和要点。)

三、感知、探索快速复制的方法。

1、师:“5月12日,四川发生了大地震,现在那里的小朋友需要许多纯净的水,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好吗?”

“你们每一个的筐里有一瓶水,我们要想办法用最快的速度复制出更多的水。还有5分钟,运送水的车子就要开了。小朋友要加油哦!

2、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快速复制。

提醒:废纸放桶里。

3、介绍复制方法。

(1)师:“时间到,请小朋友数数复制了多少瓶水。”

(2)请复制的最多幼儿来介绍一下是用什么方法进行复制的。

(3)请用不同方法进行复制的幼儿来介绍,比比哪一种方法好。如果同一种方法,想想为什么有多有少。(剪速度快慢)

4、小结: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复制出这么多瓶水,四川的小朋友一定很感激你们。

四、了解复制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1、提问:“在我们平时的生活里,哪些地方也要用到复制的办法?”

2、“复制的方法对人们有什么好处?”(方便、速度快)

延伸:了解电脑复制,结束活动

1、出示小兔图。“这是谁,小兔一个人觉得怎么样?”“怎样帮助她?”(复制的方法)“老师也来帮助小兔找它的好朋友吧。”

2、.教师电脑复制小兔。

“原来电脑也是可以用来复制东西的,家里有电脑的小朋友回家也可以试一试,如果你们平时发现了不同的复制方法,再来告诉小朋友和老师,好吗?”

教学反思: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促进其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导入新课时,将画好的蝴蝶进行复制粘贴操作,学生非常感兴趣,甚至有些激动,觉得自己学到了一个很了不起的本领,都想跃跃欲试,然而真的放手让他们动手的时候,很容易忽视选定目标这一步,只顾着要进行复制粘贴,时不时会举手问我:老师,为什么我的复制菜单是灰色的??告诉他们之后,才恍然大悟。另外在课上要求他们复制三到四只蝴蝶,他们会每次都重复复制这一步骤,其实只需要操作复制一次粘贴多次就可以了,因为蝴蝶这个图片一直保存在粘贴板中!课上学了复制粘贴这个本领后,学生很容易骄傲,老师是及时压一下,提出更难的问题:能不能让蝴蝶翻个跟斗呢?这样留个疑问之后,很容易为下一课留下伏笔,同时也留给他们一个回家的

本文扩展阅读:复制是以美术品原作为依据,进行科学的复原制作。它是一项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工作。复制目的是:①保护那些具有高度艺术价值或历史价值、经常利用又易损坏的真迹珍品,用足以乱真的复制品代替真迹展出或使用,使真迹得到妥善保藏。

上一篇:调查报告参考题目参考下一篇:大班语言教育活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