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工作会议

2022-06-24

第一篇:城市管理工作会议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工作 提高城市设计水平

城市设计,就是对城市形态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它介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开展城市设计是境外一些城市的普遍做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天津、深圳等城市也积极开展了城市设计工作。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高城市设计水平。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城市设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开展、切实做好城市设计工作。

一、建立城市设计管理制度

城市设计管理制度是开展城市设计工作的基本保障。目前一些城市通过地方立法,建立了城市设计管理制度。要加强城市设计,必须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城市设计管理制度。

(一)明确城市设计行政管理的主体责任

由各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承担起城市设计工作主要职责。城市设计工作涉及的行业、领域十分广泛,但与城市规划最为密切。特别是随着城镇化发展,城市从平面、外延式发展越来越转变为立体、集约式发展,城市地下、地面、空中日益成为一体化的立体空间,亟须将二维平面的规划管理模式尽快转为三维立体的规划管理模式,亟须将城市设计管理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由各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承担城市设计工作的主体责任,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符合规划工作实际,是务实之举、有效途径。

(二)建立与城市规划相辅相成的工作体制

从天津、深圳、南京等地实践看,紧密结合城市规划开展城市设计,将城市设计内容纳入城市规划成果,将城市设计管理要求纳入城市规划管理环节,将城市设计监督检查纳入城市规划监督检查过程,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完整的城市设计管理体系,发挥城市设计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的作用。将城市设计工作与城市规划工作挂钩衔接,可以促进形成立体空间的规划管理模式。

(三)制定城市设计管理法规

通过开展城市设计立法,明确城市设计的地位和要求,树立和增强城市设计管理的权威性。要近、远期结合推进城市设计立法工作。近期,抓紧制定实施《城市设计管理办法》,确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明确城市设计管理要求,依法依规遏制愈演愈烈的建筑乱象,控制千城一面的“蔓延”。中期,积极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修改,对违反城市设计管控要求的规划建设行为进行问责。远期,研究制定《景观风貌管理法》,建立健全更具针对性、系统性的风貌管理法律法规。

(四)完善城市设计的指导监督工作机制

城市风貌特色既是城市精神的体现,也是民族文化和国家形象的反映,有必要自上而下建立城市设计的指导和监督工作机制,确保城市设计符合民族文化传承和国家形象塑造需要。一是建立重要城市特色风貌的清单制度,从保护和传承出发,将突出反映地域特征、民族特色的城市风貌列入清单,挂牌保护,防止“大拆大建”造成建设性破坏。二是建立重点城市城市设计工作指导制度,从创新和发展出发,住房城乡建设部适时将首都、国家中心城市、民族自治区首府,“一带一路”中心城市、海港和边境口岸城市列为城市设计工作重点城市,各省可将主要城市、县城、特色镇列为城市设计工作重点城镇,对其风貌建设进行积极指导、及时督促。

二、完善城市设计编制要求

新时期的城市设计工作区别于以往的传统城市设计,将更注重依法推进,更注重融合自然生态和以人为本,更注重体现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和文脉传承性,是新型的城市设计。在城市设计工作中,要善于学习借鉴、总结创新,完善相关技术导则,建立健全分空间层次的、与城市规划体系相对接的技术体系,通过城市设计,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

(一)注重从城市整体层面开展城市设计

统筹城市发展、自然山水保护,将城市与自然山水作为一个整体,将城市老旧城区、新城新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总体城市设计,促进融合发展、一体发展。近些年,我国部分城市在城市整体层面开展了城市设计,但过深过细,难以纳入总体规划落地实施。对全国多数城市而言,总体城市设计应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特定章节,一般可包括三个方面内容:规定城市风貌特色定位,确定城市总体空间格局、整体景观体系、公共空间体系,划定城市设计重点控制区。

(二)突出做好城市重要片区的城市设计

城市内部各片区、组团的风貌特色有很大差异,应结合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有差别地做好城市设计。城市一般片区的城市设计可集中考虑公共空间、绿色空间等。城市重要片区的城市设计,如城市中心地区、历史文化街区、老旧城区等,最能代表城市形象和品质,应对空间形态、景观视廊、公共空间、建筑高度和风貌等作出更全面、系统的控制和引导,留住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要通过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将山水林田湖等绿色空间引入城市,保留和扩大自然生态空间,达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目的。

(三)积极开展特定地块的城市设计

即按照城市土地开发建设、城市修补生态修复需要,在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导下,统筹空间布局,协调景观风貌,合理确定功能布局、空间形态、交通组织和环境景观;精准确定建筑的高度、体量、形态及新旧建筑、建筑群体的空间组合关系,并对建筑风格、立面材料及色彩等提出设计要求。地块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最为密切,是发挥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指导作用的关键环节。

此外,应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创新城市设计技术方法,对城市户外广告、店铺招牌、公共标识、夜景灯光、城市雕塑等特定要素或特定系统编制城市设计。近些年,一些城市编制了山体保护规划、夜景照明规划、城市色彩规划、整体风貌规划、滨水空间设计等,有效指导了相关规划编制和风貌管理工作。

三、改革完善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开展城市设计,建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全挂钩的工作体制,必须改革完善规划管理工作,将城市设计作为完善城市规划、落实城市规划、提升城市规划可实施性的重要手段。

(一)改革创新规划编制工作

将城市设计主要内容纳入城市规划,是增强规划可实施性的客观需要,也是城市设计工作的重要过程。开展城市设计,需要同时改革创新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将城市设计编制工作纳入城市规划编制工作,将总体城市设计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将重要片区的城市设计纳入相应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作为其重要章节或图则,确保城市设计内容与其他规划内容衔接一致。

(二)改进建筑方案审批工作

要完善建筑方案审查内容,严格确定审查审批工作程序,切实使建筑方案既要反映开发建设单位的诉求,也要符合相关城市设计要求。一般地区的单体建筑方案,应保持与所在地区的平面相协调、高度相协调、风貌相协调;城市设计重点控制区的建筑方案,包括单体建筑的形体、色彩、体量、高度等,必须符合相关管控要求,确保城市设计有效实施。同时,要改进建筑方案审查机制,尊重建筑师的话语权,鼓励建筑设计创新,同时防止建筑“贪大、媚洋、求怪”;要发挥专家的作用,对重要地区、重要建筑方案,应进行专门和充分的论证,避免城市领导按照个人喜好确定建筑方案。

四、制定城市设计行动计划

(一)大力推进城市修补生态修复

我国资源环境有限,需要转变城市外延粗放发展模式,通过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有机更新,保障改善民生,增强城市活力。城市设计是城市更新的重要抓手,修补城市、修复生态是实施城市设计的重要手段。应按照有机更新理念,对城市中心区、历史城区、入城口、景观廊道等重要地区、地段进行城市设计,并依据城市设计,加快城市修补、生态修复,补充增加城市生活急需的养老设施、停车设施、体育场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被填埋的河道、被侵占的岸线,确保功能设施、绿色空间得到增加,开发强度、污染排放受到控制,让城市恢复活力、保持特色。

(二)加快制定工作计划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城市设计工作全面推进之年。各地要加强城市设计工作与“十三五”规划工作的结合,尽快编制城市设计五年行动计划和年度计划,将“十三五”确定的未来五年重点开发建设地区、重要更新改造地区作为城市设计重点地区,明确工作目标、设计要求、时间进度和保障措施等,促使各地及早谋划和开展城市设计,指导近期建设。

(三)积极推动试点示范工作

考虑我国大多数城市还缺乏经验,宜将有一定风貌特色、工作基础的城市列为试点城市,通过先行先试,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普及推广,引领全国或各省城市设计工作。另外,还可以将在历史文化传承、特色风貌塑造、产业发展、经济效益、劳动就业等多方面取得成效的城市设计项目公布为示范项目,作为各地开展城市设计的样板。

五、建立城市设计工作队伍

(一)支持高等院校开设城市设计专业

根据全国城市设计人才培养和需求问卷调查,城市设计人才需求十分旺盛。目前,我国有196所高等院校设立城市规划专业,269所高等院校设立建筑学专业,92所高等院校设立风景园林专业,在校生总计13.5万人,这是城市设计的新生力量。要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在本科阶段设置城市设计专业,鼓励高校扩大城市设计研究生规模,用3~5年时间,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水准的城市设计人才。同时,广泛地在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专业完善城市设计课程,使相关专业大学生从专业学习伊始,同时学习掌握城市设计专业知识。

(二)加快开展城市设计专业技术培训

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有资质的建筑设计单位7761家,城市规划编制单位2179家,

一、二级注册建筑师和注册城市规划师人数超过6万人,是近期推进城市设计工作的生力军。加强现有的规划、建筑专业人员培训,可以短期内提高城市设计水平,充实城市设计工作队伍。要有组织地开展城市设计专业技术培训,有关单位将城市设计纳入注册建筑师、注册规划师继续教育,增强规划编制、建筑设计专业技术人员城市设计的能力和水平。

六、健全城市设计保障机制

(一)加强相关部门沟通协调

加强城市设计工作涉及城市建设用地,还涉及林地、耕地、河湖等生态用地;涉及城市建设活动,还涉及生态建设工作,需要改革创新多部门的相关工作。有必要将城市设计作为各部门的重要职责,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推进城市设计工作。

(二)注重发挥学会协会作用

城市设计工作涉及城市规划、建筑、风景园林等多个学科、多领域。这些学科领域的相关学会协会人才济济,是推动城市设计工作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学会协会的优势,结合社团改革发展,动员相关学会协会积极开展城市设计评优、城市设计会展,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尽快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设计理论体系。

(三)加强新闻宣传舆论引导

目前社会上一些人,甚至领导干部对城市和建筑普遍缺乏科学认知,需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向公众广泛宣传历史、人文、美学、建筑知识,传播正确的建筑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增强社会公众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科普常识,提升社会公众艺术素养和欣赏水平。

(四)保障社会公众参与权利

我们正在推进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人民是城市的主体,服务人民是城市规划建设的中心。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工作的组成部分,既是空间形态的设计,也是各方面利益的协调手段。城市设计要充分体现城市居民的意愿,保证工作的开放性和透明性,保持公开、公正,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要将城市设计成果作为政府、部门、专家、市民和社会各界对城市空间形态、风貌特色的普遍共识。

第二篇:城市管理工作会议汇报材料

文章标题:城市管理工作会议汇报材料

**市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大队于**年成立,隶属于**市城市综合管理局,现有执法人员53人,2005年列入市财政差额拨款编制35人。大队下设机构以街路分为三个城市管理分队及一个机动分队,另外设有办公室和广告科、车辆科三个科室。近几年来,**市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大队围绕打造新型“口岸城市”及创建卫

生城为目标,坚持用“以人为本,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热情服务”的原则指导城市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和建立长效的城市管理执法新机制、新方法。在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打造过硬队伍,提高城市管理执法水平。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是搞好城市管理工作,服务于城市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多年来,**市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大队始终以“强化素质教育、提升业务水平、转变工作作风”为目标,不断加强队伍自身建设。首先,注重提升城市管理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业务素质教育,除了一直坚持每天早晨三十分钟的学习制度外,主动聘请法律专业教师为执法人员讲授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并将20多部与城市管理相关的地方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印成汇编,做到人手一本,便于执法人员随时随地学习,提高执法人员用法水平。其次,在队伍建设及执法过程中不断分析现状,根据新时期城市管理的特点,2005年对城市管理执法人员进行了考核竞争上岗和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的用人机制改革,使城市管理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从根本上得到大幅度提高。近年来,我们在全面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的同时,为适应城市管理执法工作需要,先后制定并报请市政府出台了《**市城市综合管理执法暂行规定》、《**市城市户外广告牌匾设置管理办法》、《**市客运人力三轮车管理办法》、《**市城市清除冰雪实施细则》等各项城市管理规定及细则,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而使我市的城市管理执法工作逐渐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二、开展专项整治,市容管理取得突出成效。

近几年来,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在抓好日常管理的同时,重点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市容专项整治活动,并实现了较大的突破。

(一)橱窗、墙体广告专项治理实现突破。通过大力宣传及逐街挨户动员,彻底清除了市区内4000多家临街单位和门市多年形成的橱窗、墙体广告,净化了城市观瞻环境。

(二)治理店外堆放、经营现象实现突破。加强“门前三包”责任落实,进一步提高广大临街单位和门市参与城市管理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市区主次干道临街两侧影响市容环境的各种店外堆放及经营现象进行彻底清理整治,城市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三)治理乱倒渣土、沿街遗撒及带泥上路实现突破。在专项治理乱倒渣土、沿街遗撒及带泥上路过程中,执法人员采取蹲点守侯、机动巡查、录像取证等手段,对建筑施工现场和重点部位、重点路口,提前介入,全天看守,对不服从教育管理的实施严管重罚,有效地遏制了车辆沿街遗撒、带泥上路污染城市道路等违规行为的发生,提升了城市环境卫生质量。

(四)清理整治乱贴乱画小广告及散发广告宣传单实现突破。设立24小时举报电话;建立奖赏制度;向全市出租车司机发放非法广告举报卡;成立城管夜巡队;与公安机关联手;加强夜间巡查等一系列治理乱喷乱涂小广告违法行为的强有力措施。特别是今年以来,已抓获夜间乱喷乱涂非法广告作案者9人,抓获在商业中心区和居民区散发小广告违法者20人次,收缴广告宣传单3万多张。有力的打击了乱喷乱涂及散发小广告行为,遏制了“城市牛皮癣”的再生。

(五)临街劳务市场规范清理实现突破。主要街区劳务人员临街揽活不文明行为,一直影响着我市城市的整体形象,对此,我们加大了临街劳务市场规范清理力度,对劳务人员经常出现的主要街区出动执法宣传车辆反复播放市政府关于规范劳务市场的通告,教育广大劳务人员自觉遵守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并合理安排时间,抽调力量,与公安部门组成“临街劳务市场清理”整治专项执法队伍,实施全天看守,彻底取缔劳务人员多年来习惯性在主要街区揽活活动,恢复了城市主要街区良好秩序。

三、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推进了城市管理向前发展。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其管理的优劣反映一个城市的面貌,影响一个城市的形象。这已在我市城市管理干部职工中形成共识,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适应现代城市管理先进方式、方法,彻底摒弃过去重处罚、以罚代管的观念,树立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人性化管理思想,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中的现代城市管理执法理念。近年来,我们开展了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执法人员进社区活动,建起了城市管理部门与人民群众进行直接沟通交流的平台,有效地使城市管理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增强了城市管理的及时性和主动性,促进了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认识、理解和支持。为了转

变城市管理工作的被动局面,今年推出了城市管理工作精细化徒步动态执法模式,采取定人、定街、定责以及主要街路、重点区域延时、错时的管理方法。并对城市管理工作细化分解,完善落实城市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度。采取徒步精细化管理以来,使城市管理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和处理,城市管理工作一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大大提高了城市管

理执法效能。同时我们在城市管理过程中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入市场化机制解决城市冬季清雪及城市夜市规范问题,收到了良好成效。城市管理执法长效机制正在逐渐形成

四、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总结近年来城市管理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力量不够,相对于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城乡结合部和“老街深巷”违规事件频发的现状,执法力量明显不足;第二,多年沉积下来的违章搭建量大面广,短时间内无法彻底解决,与老百姓的“期望值”差距较大,市民难以理解和接受;第三,市容环境整治反复性大,动态性强,无证摊贩无孔不入,与执法队员打“游击战”,难以保持长效治理;第四,流动摊点、小商小贩多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一个摊点维持一个家庭的开支。从管理角度讲,他们又属违法,对其处罚、取缔时有些市民不理解不支持;第五,一些“钉子户”暴力抗法。

五、下一步城市管理工作的打算

(一)全面建设和完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市作为边境口岸城市乃至吉林省开放的前沿,无论是在城市建设还是城市管理上都要具有超前和创新的意识。建议由自治州统一制定和完善民族自治城市管理相关法规,使城市管理法规规章更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使城市管理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工作目标。

(二)完善保障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在城市管理和执法工作公开、公正、公平的基础上,加强司法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城市管理执法难问题。同时,进一步完善文明执法制度,增强为民服务意识,让人性化管理融入城市管理和执法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城市管理执法环境的优化。

最后,我相信**这座新兴的“口岸城市”一定会在我市广大城市管理干部职工的精心呵护下变得更加美丽,同时我也谨代表**市城市综合管理部门的干部和职工,欢迎与会的领导和同志们到口岸城市**亲自感受一下边境城市的独特魅力。

《城市管理工作会议汇报材料》来源于,欢迎阅读城市管理工作会议汇报材料。

第三篇: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全文)

会议指出,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要深刻认识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

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会议指出,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立足国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

第一,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城市和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城市发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人口和用地要匹配,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切实做好城市工作。

第二,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要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基础上,结合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明确我国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功能定位。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要优化提升东部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边疆中心城市、口岸城市联动发展,让中西部地区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分享城镇化成果。各城市要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明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强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协作协同,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要加强创新合作机制建设,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资源共享网络,以协同创新牵引城市协同发展。我国城镇化必须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市工作必须同“三农”工作一起推动,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第三,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城市工作要树立系统思维,从构成城市诸多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入手,对事关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周密部署,系统推进各方面工作。要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设管理等多种因素来制定规划。规划编制要接地气,可邀请被规划企事业单位、建设方、管理方参与其中,还应该邀请市民共同参与。要在规划理念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增强规划科学性、指导性。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规划经过批准后要严格执行,一茬接一茬干下去,防止出现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的现象。抓城市工作,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住安全关、质量关,并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工作和城市发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

第四,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城市发展需要依靠改革、科技、文化三轮驱动,增强城市持续发展能力。要推进规划、建设、管理、户籍等方面的改革,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要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确定管理范围、权力清单、责任主体。推进城镇化要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要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战略研究,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要推进城市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生态链,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要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

第五,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城市发展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要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要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继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要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要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防止“摊大饼”式扩张,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要坚持集约发展,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城市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

第六,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城市发展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聚促进城市发展正能量。要坚持协调协同,尽最大可能推动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行动,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政府要创新城市治理方式,特别是要注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会议强调,做好城市工作,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城市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要推进城市管理机构改革,创新城市工作体制机制。要加快培养一批懂城市、会管理的干部,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去规划、建设、管理城市。要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针,依法规划、建设、治理城市,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健全依法决策的体制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确定为城市重大决策的法定程序。要深入推进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会议指出,城市是我国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把握发展规律,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挥这一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要提升规划水平,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促进“多规合一”,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完善新时期建筑方针,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要提升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海绵城市,加快棚户区和危房改造,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推进城市绿色发展,提高建筑标准和工程质量,高度重视做好建筑节能。要提升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智慧城市,以实施居住证制度为抓手推动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城市公共管理,全面提升市民素质。推进改革创新,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会议号召,城市工作任务艰巨、前景光明,我们要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城市发展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从“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系统清晰阐释了城市未来建设“以人为本”的思路。

会议强调,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会议指出,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

第四篇:2016城市管理工作会议汇报材料

文章标题:城市管理会议汇报材料

**市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大队于**年成立,隶属于**市城市综合管理局,现有执法人员53人,2016年列入市财政差额拨款编制35人。大队下设机构以街路分为三个城市管理分队及一个机动分队,另外设有办公室和广告科、车辆科三个科室。近几年来,**市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大队围绕打造新型“口岸城市”及创建卫生城为目标,坚持用“以人为本,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热情服务”的原则指导城市管理,积极探索和建立长效的城市管理执法新机制、新方法。在新形势下城市管理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打造过硬队伍,提高城市管理执法水平。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是搞好城市管理,服务于城市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多年来,**市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大队始终以“强化素质教育、提升业务水平、转变作风”为目标,不断加强队伍自身建设。首先,注重提升城市管理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业务素质教育,除了一直坚持每天早晨三十分钟的学习制度外,主动聘请法律专业教师为执法人员讲授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并将20多部与城市管理相关的地方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印成汇编,做到人手一本,便于执法人员随时随地学习,提高执法人员用法水平。其次,在队伍建设及执法过程中不断分析现状,根据新时期城市管理的特点,2016年对城市管理执法人员进行了考核竞争上岗和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的用人机制改革,使城市管理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从根本上得到大幅度提高。近年来,我们在全面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的同时,为适应城市管理执法需要,先后制定并报请市政府出台了《**市城市综合管理执法暂行规定》、《**市城市户外广告牌匾设置管理办法》、《**市客运人力三轮车管理办法》、《**市城市清除冰雪实施细则》等各项城市管理规定及细则,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而使我市的城市管理执法逐渐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二、开展专项整治,市容管理取得突出成效。

近几年来,我市城市管理在抓好日常管理的同时,重点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市容专项整治活动,并实现了较大的突破。

(一)橱窗、墙体广告专项治理实现突破。通过大力宣传及逐街挨户动员,彻底清除了市区内4000多家临街单位和门市多年形成的橱窗、墙体广告,净化了城市观瞻环境。 (二)治理店外堆放、经营现象实现突破。加强“门前三包”责任落实,进一步提高广大临街单位和门市参与城市管理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市区主次干道临街两侧影响市容环境的各种店外堆放及经营现象进行彻底清理整治,城市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三)治理乱倒渣土、沿街遗撒及带泥上路实现突破。在专项治理乱倒渣土、沿街遗撒及带泥上路过程中,执法人员采取蹲点守侯、机动巡查、录像取证等手段,对建筑施工现场和重点部位、重点路口,提前介入,全天看守,对不服从教育管理的实施严管重罚,有效地遏制了车辆沿街遗撒、带泥上路污染城市道路等违规行为的发生,提升了城市环境卫生质量。

(四)清理整治乱贴乱画小广告及散发广告宣传单实现突破。设立24小时举报电话;建立奖赏制度;向全市出租车司机发放非法广告举报卡;成立城管夜巡队;与公安机关联手;加强夜间巡查等一系列治理乱喷乱涂小广告违法行为的强有力措施。特别是今年以来,已抓获夜间乱喷乱涂非法广告作案者9人,抓获在商业中心区和居民区散发小广告违法者20人次,收缴广告宣传单3万多张。有力的打击了乱喷乱涂及散发小广告行为,遏制了“城市牛皮癣”的再生。 (五)临街劳务市场规范清理实现突破。主要街区劳务人员临街揽活不文明行为,一直影响着我市城市的整体形象,对此,我们加大了临街劳务市场规范清理力度,对劳务人员经常出现的主要街区出动执法宣传车辆反复播放市政府关于规范劳务市场的通告,教育广大劳务人员自觉遵守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并合理安排时间,抽调力量,与公安部门组成“临街劳务市场清理”整治专项执法队伍,实施全天看守,彻底取缔劳务人员多年来习惯性在主要街区揽活活动,恢复了城市主要街区良好秩序。

三、创新思路,改进方法,进一步推进了城市管理向前发展。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其管理的优劣反映一个城市的面貌,影响一个城市的形象。这已在我市城市管理干部职工中形成共识,并在实际中不断探索创新适应现代城市管理先进方式、方法,彻底摒弃过去重处罚、以罚代管的观念,树立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人性化管理思想,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中的现代城市管理执法理念。近年来,我们开展了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执法人员进社区活动,建起了城市管理部门与人民群众进行直接沟通交流的平台,有效地使城市管理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增强了城市管理的及时性和主动性,促进了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对城市管理的认识、理解和支持。为了

转变城市管理的被动局面,今年推出了城市管理精细化徒步动态执法模式,采取定人、定街、定责以及主要街路、重点区域延时、错时的管理方法。并对城市管理细化分解,完善落实城市管理目标责任制度。采取徒步精细化管理以来,使城市管理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和处理,城市管理一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理执法效能。同时我们在城市管理过程中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入市场化机制解决城市冬季清雪及城市夜市规范问题,收到了良好成效。城市管理执法长效机制正在逐渐形成

四、对城市管理的几点体会

近年来城市管理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力量不够,相对于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城乡结合部和“老街深巷”违规事件频发的现状,执法力量明显不足;第二,多年沉积下来的违章搭建量大面广,短时间内无法彻底解决,与老百姓的“期望值”差距较大,市民难以理解和接受;第三,市容环境整治反复性大,动态性强,无证摊贩无孔不入,与执法队员打“游击战”,难以保持长效治理;第四,流动摊点、小商小贩多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一个摊点维持一个家庭的开支。从管理角度讲,他们又属违法,对其处罚、取缔时有些市民不理解不支持;第五,一些“钉子户”暴力抗法。

五、下一步城市管理的打算

(一)全面建设和完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市作为边境口岸城市乃至吉林省开放的前沿,无论是在城市建设还是城市管理上都要具有超前和创新的意识。建议由自治州统一制定和完善民族自治城市管理相关法规,使城市管理法规规章更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使城市管理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目标。

(二)完善保障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在城市管理和执法公开、公正、公平的基础上,加强司法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城市管理执法难问题。同时,进一步完善文明执法制度,增强为民服务意识,让人性化管理融入城市管理和执法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城市管理执法环境的优化。 最后,我相信**这座新兴的“口岸城市”一定会在我市广大城市管理干部职工的精心呵护下变得更加美丽,同时我也谨代表**市城市综合管理部门的干部和职工,欢迎与会的领导和同志们到口岸城市**亲自感受一下边境城市的独特魅力。

《城市管理会议汇报材料》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城市管理会议汇报材料。4dQ

第五篇: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解读[精选]

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规格高,说明中央对城市发展高度重视,指明了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会议主要强调了城市功能定位、当前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为解决当前发展存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作出了深层次的探索。会议指出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为未来城市的发展主题,同时要积极探索和解决时下多数城市发展均存在的“城市病”问题。

城市是创新创业的核心载体,城市是人才集中、物流、信息流的集散中枢。此外,城市还是金融资本集聚的地方,因此城市在当前的经济生活中具有特殊的功能,是带动城市以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和动力来源。在当前经济转型时期,新常态下,城市依托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必然担当起创业创新的核心载体。当前,新的发展动力要靠创新,而城市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空间和平台。创新必须靠城市,人口的高度集聚才能产生思想激荡,才能迸发创新的火花,也能提供广阔的市场。所以,在经济转型升级和促进创新创业、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关键时刻,重申城市建设的关键作用,指明城市建设的战略性方向,就是为了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和深层次的动力,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升级成功提供着力点。

现代化城市需具备以下特征以往的城市发展中,有的地方为了盲目追求gdp考核指标,往往在城市发展上片面强调城市发展规模和速度,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累积起了钢筋水泥森林,不仅造成了财力积累的浪费,甚至有的地方已经出现财政严重透支,盲目发展的结果是大规模的出现“鬼城”、“死城”现象。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城市发展重要性的同时,提出从速度型城市建设转变成质量型城市建设,各地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把握合理的维度,是这次会议的亮点之一。

城市建设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也是发展理念的重大改变。中国经济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靠创新,而创新中必须靠城市更好地聚集人才。所以城市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创新水平,中国创新的水平决定了中国未来的水平。未来城市发展要注重城市发展的现代化,具备现代化发展的城市需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政治现代化,即拥有高效的行政机构、高水平的管理手段以及科学的决策系统和民主监督手段。

二是经济现代化,城市经济功能全面、产业结构合理、对外交流活跃、经济主体富有创新能力。

三是基础设施现代化,即具有便捷通达的内外交通、高效优质的通讯服务、充足的水电供给、良好的废污处理和可靠的防灾系统。

四是环境的现代化,即自然环境现代化和人工环境的现代化,注重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历史传承。

五是居住方式的现代化,即城市能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居住条件,保证其舒适、安全、私密性和服务方便。

六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即城市具有高质量的科研机构并拥有相当规模的科技人员;有充足稳定的科研投入和发育良好的科技市场;能追踪、引进和吸收世界最新科技成果;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不断扩大。

七是社会的现代化,即城市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并相互相成,互为促进。

八是文化的现代化,即形成富有地方与民族特色的城市文化,并具有积极的扩张力和强大的吸引力,能影响市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九是教育的现代化,拥有完善而先进的教育设施、发达而全面的教育体系,尤其是具备一流水准的高等教育和普及深入的职业教育。

十是人的现代化,即城市居民的观念和素质的现代化。为城市持续发展提供智慧源泉。

城市发展要注重百姓参与推动公众参与城市建设,实现得到人民认可的“人民城市”,是本次会议的另一大亮点。市民参与城市建设决策是城市发展思路的进步,是城市发展中贯彻和实施“以人为本”精神的重要方式。无论过去还是未来,城市建设仍然是政府主导,而如何尊重居民的主体性是未来城市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过去的城市发展决策者往往追求政绩工程,“土地财政”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人本精神。城市发展需要进一步关心百姓所在乎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职业教育”等问题,以及如何均等化的市民待遇问题。未来城市发展水平要想真正提高,就必须让更多的市民来参与管理城市,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鼓励市民和社会组织更多参与到城镇化治理,才能切实提升城市的管理和运营水平。当然,各级政府在实践中真正践行这个理念还需要一个过程,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百姓城市”,说明党的最高领导层已经高度注意以往城市建设和发展方向存在的问题,并以“百姓城市”的思路和方法,对以往偏离的方向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加以纠正。城市发展要注重规划的严肃性

上一篇:城市热力管理条例下一篇:厨师先进事迹材料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