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重点考点

2022-07-28

第一篇:中考历史重点考点

2011陕西中考历史考点

2011年中考考点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一册、第二册)

主题一: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知道商鞅变法的主要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主题二:统一国家的建立

2、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3、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4、简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主题三: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5、简述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6、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主题四: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7、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8、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9、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10、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11、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主题五: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2、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3、了解宋代社会生活

14、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主题六: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15、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16、简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17、列举清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18、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主题七:科学技术

19、解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0、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主题八:思想文化

21、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了解《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模块二:中国近代史(第三册)

主题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22、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2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25、了解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26、了解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主题二:近代化的起步

27、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8、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9、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0、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主题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3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3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

34、知道南昌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35、简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史实,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主题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36、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37、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8、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39、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40、简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41、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42、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主题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43、知道重庆谈判

44、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主题六:经济和社会生活

45、简述张謇兴办实业的史实,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情况

46、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主题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47、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重要人物及其成就;了解魏源、严复等的主要思想

模块三:中国现代史(第四册)

主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48、了解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49、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50、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5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主题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52、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5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54、知道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主题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5、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56、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主题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57、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58、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59、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主题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60、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6

1、简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62、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主题六:科学、教育与文化

63、知道两弹一星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

64、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主题七:社会生活

65、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模块四:世界古代史(第五册)

主题一:上古人类文明

66、知道古代埃及金字塔;知道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主题二:中古亚欧文明

67、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主题三: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68、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模块五:世界近代史(第

五、六册)

主题一: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69、知道《神曲》,简述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70、简述《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71、了解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主题二:第一次工业革命

72、简述发明珍妮机的史实、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7

3、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74、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主题三: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75、简述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与残酷性

76、简述英国殖民者克莱武在印度疯狂掠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主题四: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77、简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说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78、简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79、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主题五: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

80、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主题六:第二次工业革命

8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82、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83、知道爱迪生发明电器的史实,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主题七: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

84、了解伏尔泰等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85、简述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模块六:世界现代史(第六册)

主题一: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86、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及重要意义。了解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主题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87、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88、以《国家工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主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89、简述德国进攻波兰、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90、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作用 9

1、知道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战役 主题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9

2、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9

3、知道欧洲联盟

94、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主题五: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95、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主题六: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96、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第二篇:北京中考数学重点难点考点分析

(一)、从考题的难易程度上,看中考数学的重点难点考点

首先从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和《中考考试说明》谈起,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初中学生掌握200多个知识点。数学中考试卷满分是120分,其中较易题占60分,中档题占35分,较难题占25分,因此中考数学的重点难点考点就很清楚了。

较易题,中档题是重点,较难题是难点,200多个知识点都是考点。

(二)、从考题的类型上,看中考数学的重点难点考点

我们分析一下历届北京市及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数学试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中考题都是以下几类题型:

1.选择题;填空题.

2.代数式的计算,化简求值题.

3.解方程或不等式题;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题.

4.方程型、不等式型应用题;

5.函数型应用题;统计型应用题;

6.证全等题;证相似题;

7.作图题(北京市很少考)

8..证相等(角相等、线段相等)题;

9.证相切题;

10.证平行题;证垂直题;

11.与根与系数关系有关的题;

12.解直角三角形题;

13.几何的计算题;

14.以圆为主的综合题;

15.以三角形、四边形为主的综合题;

16.以函数为主的综合题。

以上类型1—13为重点,14—16为难点。

(三)从知识内容上,看中考数学的重点难点考点

在代数方面,北京市的中考试题一般把方程型应用题,一元二次方程根系关系题,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作为考试

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几何方面,北京市的中考试题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以前的部分作为考察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但象统计

初步,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扇形、弓形的面积,圆锥,圆柱的表面积等知识是必考内容,但不作

为重点。

(四)从能力素质方面,看中考数学的重点难点考点.

北京市的中考数学试题一般考察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① 运算能力;②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能力;③形数结合互相转化的能力;④空间想象力; ⑤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⑥探究问题的能力;⑦创新能力。

其中①—⑤项为重点考查的能力。⑥、⑦项为难点。

以上我从四个方面即题目的难易程度,题目类型,知识点,能力素质四个方面讲了一下中考数学的重点、难点和考点,希望初三的考生们认真领会,切实把握。我们一定要把复习重点放在基础题和中档试题上.正式考试时,如果我们把前面的基础题都做对,后面大题做对第一问,那么120分的试卷考105分左右是没问题的。

另外,一模成绩绝不是极限,做好考前30天的复习,树立必胜的信心,中考同样能提高成绩10---50分.去年我教的35中的董成同学,一模数学是81分,属中等偏下,在非典后期,我给他补了十二天(十二次课)数学,主要补基础知识,把要考的近200个知识点全部过了一遍,后三题一个也没补,并且在参加正式中考考试时,我要求他基础题中档题每题做三遍,较难题第一问一定要做出来,他照做,结果中考得了103分。

因此我们的复习策略就是抓住重点,全面把握考点,近200个考点一个都不能放过!.只有这样才能考出好的成绩来.

第三篇:中考历史考点11 解放战争

(一)内战爆发

1.重庆谈判

(1)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2)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3)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4)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5)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2.国民党发动内战

(1)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2)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学科#网

(2)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随后,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依

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3)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2.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中共中央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①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辽宁锦州,一举切断了敌人向关内的退路。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东北全境。

②11月,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下,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起淮海战役,歼灭大量敌军。到1949年1月,淮海战役胜利结束,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③几乎与淮海战役同时,东北人民解放军挥师入关,与聂荣臻指挥的华北人民解放军共同发起平津战役。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3)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考向一

列表比较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

【典例引领】在历史课本剧《西安和平谈判》和《重庆谈判》两个节目中,你会看到哪一人物都出场了

【答案】B

考向二

归纳从1924—1949年国共关系的四个阶段

【典例引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共关系经历了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过程。在两党关系的演变中,导致“再分裂”的原因是

A.日本侵华加剧了民族危机

B.共产党改编红军停止了内战

C.国民党实行独裁发动内战

D.东北军和八路军实现了联合

【答案】C

1.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

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国共谈判地点是在

A.广州

B.重庆

C.西安

D.北平

2.毛泽东评价道:这个会谈纪要,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这是历史没有过的。也就是说,中共取得了与国民党的某种平等地位。“这个会谈纪要”最终

A.实现了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

B.满足了人民对民主、和平的愿望

C.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和落实

D.在全面内战的枪炮声中被撕毁

3.对于重庆谈判,有人说成功了,有人说失败了。下列哪一史实说明重庆谈判失败了?

A.“双十协定”的签订

B.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

C.全面内战爆发

D.国民党对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

4.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各解放区军队遵照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与作战方针,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下列关于这一战略部署和作战方针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

B.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

C.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D.展开大规模阵地战

5.1947年,指挥西北野战军英勇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的是

A.朱德

B.彭德怀

C.邓小平

D.周恩来

6.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

A.没收地主的土地

B.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C.按贫雇农人口分配土地

D.废除土地私有制

7.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转战陕北歼强敌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齐心合力战淮海

D.百万雄师过大江

8.辽沈战役中我军采用关门打狗的办法,其中“门”是指

A.沈阳

B.锦州

C.长春

D.大连

9.“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跟这段材料相关的战役是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0.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悲喜剧,在报纸的头版中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1949年4月23日,最有可能在当天报纸上阅读到的头条新闻是

A.城头变幻大王旗,清宣统帝下诏退位

B.火烧赵家楼,30多名学生遭政府逮捕

C.应蒋之邀,毛泽东抵渝共商建国大计

D.南京解放,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11.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三大战役示意图

图二

人民解放军入北平城

(1)观察图一,根据①②③处的要求填写内容。

(2)图二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城的情景。为了使这座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也使该城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下,哪位将领率领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

(3)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大决战。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运筹帷幄,前线将领各展才智。请至少写出四位三大战役中前线主要指挥员的名字。

(4)请简要回答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1.(2018年广西贵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和平、民主,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地点在

A.北平

B.南京

C.延安

D.重庆

2.(2018年四川南充)“倭寇投降……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电文中“陪都”是指

A.南京

B.北平

C.上海

D.重庆

3.(2018年新疆)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下列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事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北伐战争

②西安事变

③黄埔军校建立

④重庆谈判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

4.(2018年江苏无锡)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人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这一“行动”

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

C.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

D.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5.(2018年海南)毛泽东曾打趣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下列不属于三大战役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6.(2018年江西)下列四幅形势图所示的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

A

B

C

D

7.(2018年湖北孝感)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山东有580余万农民,冀中有480余方农民支援前线。准海战役中,华东解放区组织出动民工150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6300头,为淮海战役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以至陈毅司令员说,准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段材料

反映了解放战争胜利是一个重要原因是

A.民众的大力支援

B.解放军作战勇敢

C.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

D.党中央指挥正确

8.(2018年河北)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蒋介石将大批部队派往东北,结果便是令其中的47万人被消灭或被俘……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指挥不当,再一次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作者旨在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是

A.人心的向背

B.军队的士气

C.决策者的作用

D.外部势力的介入

9.(2018年福建)“这次战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划江而治的企图,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南进军,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0.(2018年陕西)某同学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关重大事件绘制成下图。六个序号分别代表在该地或区域(阴影)所发生事件的特点、结果或作用,相对应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

②战略反攻开始

③国民党政权覆灭

④为渡江作战奠定基础

⑤三军会师长征胜利

⑥主动出击日军且规模最大

A.①⑥②④③⑤

B.④②③⑤⑥①

C.③②④⑥①⑤

D.①⑤⑥②④③

考点冲关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和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故选B。学科&网

2.【答案】D

3.【答案】C

【解析】国共双方通过重庆谈判,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但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重庆谈判的成果被毁,从这方面说,重庆谈判失败了。A、B是重庆谈判成功的表现,C符合题意,D晚于C。故选C。

4.【答案】D

【解析】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制定了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各解放区军队遵照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与作战方针,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与国民党军队展开大规模运动战。A、B、C正确,D中“阵地战”的说法错误。故选D。

5.【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

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故选B。

6.【答案】A

7.【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故选B。

8.【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军委令林彪、罗荣桓发起辽沈战役。东北人民解放军迅速攻占锦州,截断了敌人向关内的退路,被围困在长春的敌人部分起义,其余投降,接着解放军攻克沈阳,解放东北全境。辽沈战役的特点是“断敌退路,关门打狗”,其中的“门”指的就是锦州。故选B。

9.【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在平津战役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故选A。

1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49年4月23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A发生在1912年;B反映的是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C反映的是重庆谈判,发生在1945年。故选D。

11.【答案】(1)①1948年9月;②平津战役;③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或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2)傅作义。

(3)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等。(四位即可)

(4)三大战役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3)根据所学可知,三大战役中,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主要进行了辽沈战役,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下发起了淮海战役,东北人民解放军挥师入关与聂荣臻指挥的华北人民解放军共同发起平津战役。

(4)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直通中考

1.【答案】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故选D。

2.【答案】D

【解析】材料内容“倭寇投降”指的是日本投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电邀共产党参加重庆谈判。故选D。学科&网

3.【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项开始的时间是1926年;②项发生在1936年;③项的时间是1924年;④项的时间是1945年。所以,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③①②④,故选B。

4.【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

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不符合题意;百团大战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B不符合题意。故选C。

5.【答案】D

6.【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战役是辽沈战役。图片A这出现“辽北、沈阳”等信息,故应该是辽沈战役示意图,A符合题意。图片B出现“张家口、天津”等信息,应是平津战役示意图,B不符合题意;图片C中出现“徐州”信息,应是淮海战役示意图,C不符合题意;图片D是台儿庄战役示意图,D不符合题意。故选A。

7.【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中的“民工150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6300头,为淮海战役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准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可以看出,人民群众的支持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也是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但题干中没有体现,不合题意。故选A。

8.【答案】C

【解析】分析题干的“蒋介石将大批部队派往东北,结果便是令其中的47万人被消灭或被俘……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指挥不当,再一次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可以看出,决策者的失误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故作者旨在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是决策者的作用,C符合题意。人心的向背、军队的士气和外部势力的介入都属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但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选C。

9.【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为了彻底摧毁国民党划江而治的企图,在毛泽东、朱德的进军命令下,又发动了渡江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南进军,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D符合题意。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主力的决战,与题意不符。故选D。学科&网

10.【答案】D

第四篇:深圳市中考历史部分考点(全)

2007年深圳市中考历史部分考点

中国历史与文化

1、我国境内几个重要古人类遗址的区域位置。元谋人。北京人使用天然火。河姆渡人和半

坡人的定居生活。

(1) 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遗址的区域位置。P46

(2) (3) P6

(4)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定居生活:P12(黄河流域)

2、黄帝、炎帝和华夏族。禅让制。P17-18

(1)黄帝、炎帝和华夏族:传说五千年前,黄河流域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合并发展,逐渐构成华夏族的主干,(2

3。商代甲骨文。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1) P28

(2) 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P37S7

(3)P70 (4)

4、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221年)的特点,孔子和儒学,商鞅变法的意义。P72-76

(1)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推广使用,社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处于急剧变革和动荡时期,

(先后出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思想上“百家争鸣”,各国变法等。

(2(3

5、秦始皇统一中国和建立秦朝。汉武帝的“大一统”,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 (1)秦始皇统一中国和建立秦朝: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①建立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②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③为控制思想,实行“焚书坑儒”等。

(2)汉武帝的“大一统”:

(3绸之路”

6、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对峙。赤壁之战。北魏孝文帝。 (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以分裂对峙为主的时期。被隋朝统一。 (2) 赤壁之战,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3)

7、隋朝的建立。大运河。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唐朝的繁盛。雕版印刷术。

(1

(2(见课

本八上P99图。)大运河在当代北煤南运、南水北调中起重要作用。

(3更严格的规定,考试题目必来自“四书”、“五经”

(3)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官僚制度。

(4) 唐朝的繁盛: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往:玄奘西行天竺、鉴真东渡日本。 唐朝的世界影响:日本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唐人街的由来:因唐在世界上的盛誉得名。 (5) 隋唐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8

(1) 北宋实现了中国局部的统一,对辽(契丹族)和西夏(党项族)通过议和维持了长

期的和平对峙。

(2) 金政权(在东北兴起的女真族建立)灭辽和北宋,宋王室南迁,史称南宋。南宋岳飞抗金,金与南宋形成对峙。 两宋时期的中国处于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状态,农耕与游牧文化在相互的征战与和议中碰撞,融合。

(3(4)宋元科技成就:

,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取代活字印刷。

使松江成为“衣被天下”的棉纺织业中心。

(5)宋元海上贸易:

宋元时期我国的丝绸、陶瓷通过海路运往亚非国家。元朝,马可波罗来华,其《马可波罗游记》对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一定影响。我国的四大发明在这时经阿拉伯传到欧洲。泉州和广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9、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清朝的疆域和闭关自守。明清时期的文化专制。

(1)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废丞相、设内阁;设锦衣卫、东、西厂特务机构。

(2)清朝疆域和闭关自守: (见八下课本P37图) (3)明清文化专制:清朝大兴文字狱; 明清实行八股取士,这种科举考试扼杀了人才,钳制了人们思想。

10、鸦片战争(1840-1842年)。《南京条约》内容和影响。洋务运动的主张和代表人物。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结果 (2)《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3)洋务运动主张和代表人物:

11、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影响。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戊戌变法。同盟会的成立。

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主要领导人。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1)甲午中日战争(2)

面对危局,康有为等主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3(4)戊戌变法:

戌”年,又因变法只持续了100多天,史称“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措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的变革。

结果:利益受到触犯的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捕杀维新志士,变法失败。新法除京师大学堂外,全部被废。

意义:虽失败,但让中国接触到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5(6(7)武昌起义:1911年10月,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开始。不到两

月,清朝统治迅速瓦解,这次革命称“辛亥革命”。

(8

12、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主要代表人物。五四运动的时间、口号和历史意义。

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由于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

1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和国共合作的破裂。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九一八事变。长征和遵义会议。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进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4)国共合作的破裂:

(5(6)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7)九一八事变:

{(8)长征: (9)遵义会议:

1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1(2(3(4)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民统治50年之久的宝岛台湾,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胜利的原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这是胜利的根本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也得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和援助。 大的牺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5、重庆谈判和全面内战的爆发。三大战役的名称。渡江战役和国民党政权覆灭。 (1)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了争取时间准备内战,1945年,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成果:《双十协定》。 (2)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了全面内战。 (3)三大战役名称:1948年,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4)渡江战役和国民党政权覆灭: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一举突破国民党的长江防线,占领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渡江战役取得胜利。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1)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 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灭亡,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517、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两弹一星”。

(1) 三大改造:(2)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3) 精神财富——“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

18、文化大革命的时间。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和实质。

(1)(2) 原因:毛泽东过分严重地估计了我国的阶级斗争形势,发动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

(3)

19、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意义。中国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1)

(2) (3) 对内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创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被称为“中

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把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4)对外开放:兴建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开始。开放的目的是:政府采取积极的政策,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5)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了全方位开放。

20、一国两制的提出。香港和澳门回归。

6

第五篇:2018年中考历史(福建专版)总复习考点汇总: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一、最早类

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半坡原始居民)。 2.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原始居民)。 3. 商朝的司(后)母戊鼎是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4.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早期)之一。 5. 东汉华佗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麻沸散)。

6.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北魏时期)。 7. 隋朝李春设计、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8.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9. 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10. 唐朝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11.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12. 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约400年。 13. 泉州是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14. 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15. 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学著作。

二、“开始”类

1. 北京人已经开始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2. 我国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使用牛耕。

3. 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4. 西域都护的设置是今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公元前60年)。 5.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得到广泛使用。 6. 北宋时,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 7. 元朝时,回族开始形成。

8. 元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西藏开始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一个行政区域。 9.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第一”类

1.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2.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 3. 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 4.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时期)。

5. 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正式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1689年,康熙)。 6. 鸦片战争是近代西方列强第一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的战争(1840—1842年)。 7. 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 8.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9. 第一次攻占北京的西方列强是英法联军(1860年)。

10. 曾国藩开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1861年)。 11. 李鸿章开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1872年)。 12. 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1862年)。 13. 孙中山创立的兴中会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1894年)。 14.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05年)。 15. 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 16. 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1918年)。

17. 中共“一大”的胜利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1921年)。 18.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7年)。 19.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 20.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坚强的革命队伍(1928年)。

21.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的会议(1935年)。

22.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1937—1945年)。 23. 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1909年)。 24. 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1898年)。 25.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初步基础(1953—1957年)。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 27. 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1955年)。 28. 尼克松是历史上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1972年)。 29.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

30. 东方红一号是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

四、“标志”类

1. 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1840年鸦片战争。

2.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进一步加深的标志:第二次鸦片战争。

3.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标志: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

4. 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 5. 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洋务运动。

6. 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 7.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1895年“公车上书”。 8. 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1911年的武昌起义。

9.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 10.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1919年在北京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 11.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12.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开始的标志:1927年南昌起义。

13.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1935年遵义会议上确立了以毛泽东思想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14.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15. 中国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16.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7.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和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 18. 抗日战争结束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 全面内战爆发和人民解放战争开始的标志: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20. 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标志: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1.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22.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或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开始)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

23. 中国现代史开端的标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4. 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的标志: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25.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6.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

27.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8.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五、人物类 (一)民族英雄类

1. 抗击倭寇:戚继光。 2. 收复台湾:郑成功。 3. 抗击沙俄:康熙帝。 4. 虎门销烟:林则徐。 5. 黄海海战:邓世昌。 (二)代表、领导类

1. 洋务派:①中央代表:奕;②地方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2. 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3.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

4.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5. 中共“一大”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等13位。

6. 黄埔军校的领导:蒋介石(校长)、周恩来(政治部主任)。 7. 南昌起义的领导: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8.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领导:朱德(军长)、毛泽东(党代表)。

9. 西安事变的领导:张学良、杨虎城。

10. 辽沈战役的前线指挥:林彪、罗荣桓等。

11. 淮海战役的前线指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 12. 中国近代科技专家:詹天佑。

13. 文学艺术巨匠: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

14.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先进人物代表:石油工人——王进喜(铁人);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两弹元勋——邓稼先。 15.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 16.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六、转折类

1. 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战争的转折点。

3.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七、中共会议类

1. 中共一大:1921年7月,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 遵义会议:1935年1月,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 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八、事变类 1.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进攻东北军,占领东三省,是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2.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

3.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九、口号类

1. 《海国图志》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2. 洋务运动旗号: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企业;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企业。

3.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民主”“科学”。

4. 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 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十、战争类 (一)侵华战争类

1. 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2. 1856—1860年,英国和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3.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4. 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

(二)战役类

1. 抗日战争的著名战役:台儿庄大捷——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百团大战——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2. 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开始: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3. 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4. 解放南京战役:渡江战役。 十

一、数字类

1. 中国古代史经历的三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2. 三国鼎立:魏、蜀、吴。

3. 中国古代四次大分裂之后的统一:秦的统

一、西晋的统

一、隋的统

一、元的统一。 4.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5. 中国近代史上三大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6. 解放战争战略反攻阶段国共决战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7.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完成。

8. 近现代史上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变化: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 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10. 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改变中国命运的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实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2.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三件大事: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中日建交(1972年)、中美建交(1979年)。

世界历史

一、“第一”类

1.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的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 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是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1776年7月4日)。 3. 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轮船(1807年)。 4. 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1814年)。 5.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的棉纺织业开始。

6.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871年)。 7. 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1885年)。

8. 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成功试飞的飞机(1903年)。

9. 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11月)。

二、“最大”类

欧洲联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三、“标志”类

1. 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646年)。

2. 英国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的标志:《权利法案》的颁布(1689年)。 3. 北美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来克星顿的枪声(1775年4月)。

4. 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 5.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6.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的标志: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出现。 7.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蒸汽机的广泛运用。 8. 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成熟的标志:《英雄交响曲》。 9.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年2月)。 10.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电力的广泛运用。

11. 世界现代史开始的标志: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917年)。

12. 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或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苏联新宪法的制定(1936年)。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标志:1939年9月,德军“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14. 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12月8日)。 15.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1942年1月1日)。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结束的标志: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5月8日)。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9月2日)。 18. “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47年3月)。

19. 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20. “冷战”结束的标志:苏联解体(1991年)。

21.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四、数字类

1. 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2.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三部重要文献:《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 3. 三国同盟:德、意、奥;三国协约:英、法、俄。 4. 巴黎和会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

5.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三大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6. 三个法西斯国家:意大利、德国、日本。

7.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的三足鼎立的局面:欧共体、日本、美国。

8. 美国冷战政策三个方面的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出台、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9. 20世纪国际格局的三次变动: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两极格局;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五、转折类

1. 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1776年)。

2. 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的转折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成为北方扭转战局并迅速获胜的关键。

3. 俄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或俄国1861年改革)。 4. 日本由封建社会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是日本近代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5. 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第

一、二个五年计划(1928—1937年)的完成。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六、战争类 (一)重大战争类

1.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与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战争。

(二)战役类

1. 萨拉托加大捷(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2. 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军由进攻转为防御。

3. 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七、法律纲领类

1.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2.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北美脱离英国而独立,成立美利坚合众国。

3. 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 4. 法国《人权宣言》:保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本质。 5. 《拿破仑法典》:将法国大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典范。

6. 《共产党宣言》(1848年):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八、国际组织类

1. 联合国:1945年10月成立,二战的产物。

2. 欧洲共同体: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而建立的一个经济联合组织。 3. 欧洲联盟: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建立。 4. 世界贸易组织(WTO):1995年1月1日成立。

上一篇:质监系统监管报告下一篇:走进新课程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