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四个意识的发言稿

2023-05-22

随着公共场所发言机会的越来越多,发言稿也成为社会大众必备的技能之一。也许你已经进行过多次公共场所的发言,那么,你真正了解如何写好发言稿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增强四个意识的发言稿》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增强四个意识的发言稿

增强四个意识发言稿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总书记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维护和捍卫总书记这个核心,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最重要的政治要求和政治原则。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核心,对党绝对忠诚,做讲政治的知行合一者。

通过学习,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和捍卫总书记的核心地位:

一要深刻理解确立总书记核心地位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围绕核心聚力,向核心看齐,坚定维护核心、看齐追随的政治自觉;

二要深刻理解总书记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党心军心民心所向,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意愿,是实践缔造的必然结果,在维护核心这个重大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决;

三要深刻理解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是方向性、原则性的重大问题,是党性、是大局,是最严格的政治纪律,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四要以黄兴国案为鉴为训,认真查摆和解决党的意识不强、理想信念垮塌、政治原则丧失、组织观念淡薄等问题,坚决整治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引导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把握政治方向,增强政治定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讲政治的知行合一者。合格党员,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核心,对党绝对忠诚,做讲政治的知行合一者。

第二篇:增强四个意识维护核心发言

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捍卫总书记的核心地位

学习体会

2016年1月29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加强党的领导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只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

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一、 对“四个意识”认识

(一) 政治意识

增强政治意识,始终做到政治方向不偏、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共产党员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始终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关于政治方向,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表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政治方向。

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信念是成功的基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总书记在谈到苏联解体时曾说过,苏联共产党作为一个有着九十多年历史、连续执政七十多年的大党老党轰然倒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政治纪律被动摇了,谁都可以言所欲言、为所欲为了。政治规矩而言,党章是党的总章程和根本大法。党的政治纪律方面,核心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党员干部都要恪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二) 大局意识

总书记强调:“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所谓大局意识,主要指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看问题,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确保中央政令畅通。要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

(三) 核心意识

党员干部要自觉增强核心意识,始终做到坚决拥护核心、坚决听从核心、坚决维护核心,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言,中国共产党是核心;就中国共产党而言,党中央是核心;就党中央而言,总书记是核心。核心意识,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听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决维护总书记的威信。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中国共产党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决听从党中央的决定和部署,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关于“四个服从”的基本要求,决不能搞非组织活动,决不能搞拉帮结派、团团伙伙那一套。

(四) 看齐意识

所谓看齐意识,就是要经常主动全面地向党中央看齐、向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就当前来看,最根本的就是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政治定力上经常主动地向总书记看齐,坚定党的信仰信念;在为民情怀上经常主动地向总书记看齐,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从而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看齐意识,最终还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体现在党员干部求真务实的能力和水平上。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二、 增强“四个意识”切实做到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学思践悟、知行合一。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联系实际学、带问题、不断跟进学。始终坚定信仰做一名政治可靠的党员,牢记“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党员应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做到在党爱党、在党信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坚定不移跟党走。深入开展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纠正“懒、散、庸、虚”等问题,增强责任意识、担当作为。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忠实履行党员职责,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克己奉公,求真务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一名有责任、有理想、敢担当的党员干部。

三、 坚决维护捍卫总书记的核心地位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确立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关系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是关系党中央权威、关系全党团结和集中统一的大事,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大事。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国家和军队前途命运所系,是人民群众福祉所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不移把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落实到行动中去。 坚定维护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坚定维护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夺取“三个伟大”新胜利的紧迫需要。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牢牢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坚定维护总书记这个核心,我们党才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在新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才能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开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才能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7年6月

第三篇: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做合格党员发言稿两篇

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做合格党员发言稿1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是我们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学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就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坚持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不断深化对讲话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把握,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努力做到将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

一、坚定“四个自信”

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作为党员,坚定“四个自信”就要做到:

坚定道路自信,就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深刻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想问题,办事情要以是否符合基本路线来检验,必须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护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做到真学、真做、真懂、真用,自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等重大问题,使理论对实际工作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坚持制度自信,就要深刻认识到坚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观念,在工作中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好处,自觉听党话、跟党走。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善于打造行之有效的形式、平台和载体,让广大群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中,使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充分展现出来,让中华优秀文化融入每个人的血脉,影响每个人的思维。

二、树立“四种意识” 通过学习习近平讲话精神,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四种意识之间是一个有机整体。政治意识是根本、大局意识是关键、核心意识是保障、看齐意识是基础。

增强政治意识,就是要做到对党忠诚。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特别是在一些重大是非问题上,要始终旗帜鲜明,在路线原则上立场坚定,始终拥护党的集中统一。

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要做到从大局出发,敢担当敢作为,履职尽责。党的集中统一就是最大的大局,必须正确认识大局、全面把握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要善于从全局高度,用长远眼光观察形势、分析问题,自觉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 增强核心意识,就是要明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要把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模范遵守党章、党纪、党规,自觉维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坚决执行中央的决定,注重发挥党组织和领导班子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切实做到政治上坚定自信,思想上同心同向,行动上高度自觉,使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更加有力。

增强看齐意识,就是要明确看齐是重大政治原则,是党的力量所在,优势所在。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先进分子看齐,向榜样看齐。在贯彻党的路线政策上雷厉风行,在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上坚决有力。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

“四讲四有”是新形势下合格党员的标准,也是广大党员的行为准则。我们要以“四讲四有”为标尺,对照自己言行,努力做合格党员。

“讲政治、有信念”就是要求在思想政治上合格,在理想信念上坚定。保持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增强“四个意识”,自觉主动向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看齐,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讲规矩、有纪律”就是要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作为党员,必须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摆在前面,真正做到懂得规矩、遵守规矩、维护规矩,让规矩和纪律入脑入心,坚守底线、远离红线,切实增强“讲规矩、有纪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讲道德、有品行”就是要在品德上合格,有好的品行。既要守公德又要严私德。作为共产党员,始终在加强道德修养上下功夫,继承党的优良作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正反两个方向吸取经验教训。“则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讲奉献、有作为”就是要立足本职,勇于担当,讲奉献、善作为。作为共产党员,就要牢记党的责任和使命,面对困难和挫折,挺身而出,不畏惧、不彷徨,勇于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以自身努力和作为为人民群众谋取更多利益。

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理解讲话的精神实质和科学深刻内涵,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努力“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推动公司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

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做合格党员发言稿2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因此,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坚持“四个自信”,既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对于带领中国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胜利的必胜信念,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敢于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时代担当。每一名党员都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真正做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民主革命时期,我党坚持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党探索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党从中国实际出发,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党的95年历史告诉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列主义。党带领全国人民出色地完成革命、建设和改革重任,靠的就是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来指导实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95年奋斗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也是指导我们取得一场又一场伟大胜利的科学指南。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坚定理论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因此,我们要坚定制度自信,坚持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提供制度保障, 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们有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激励我们前进的精神源泉。我们要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在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道路可供遵循,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照搬,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从国情和实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与此同时,我们又面临着严峻而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世情、国情、党情随时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导致前功尽弃,只有坚定“四个自信”,才能化险为夷、克敌制胜,完成时代赋予党的历史使命。

第四篇:增强党的宗旨意识-四个意识党课

如何上好党课提高党员意识

如何上好党课 提高党员意识

党课教育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是党组织用授课的形式定期对党员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是我们党在长期党员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党员教育方式,是用科学理论特别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铸牢精神支柱,提高党性意识的有效途径,是确保广大党员同志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永葆先进性的一项基础工程。以下就从如何上好党课和提高党员意识这两个大方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如何上好党课,增强党课教育

效果

从整体上把握来看,影响党课教育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党课教育制度落实不够严、党课教育针对性不够强、党课教育的方法不够活和党课教育的格调不够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扎扎实实抓好落实。

第一,要认真制订、严格规范党课教育秩序和内容。在制定党课教育计划时,要以《党章》为依据,并结合本单位实际,规范教育时间和内容,并在实际工作中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一是要坚持不懈地抓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通过教育,使全体党员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坚定政治信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要加强党性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同志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不断增强党性修养。三是抓好新时

期党员标准教育。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新《党章》为基本教材,开展好“实践党员标准,争当合格党员”活动,增强做新时期合格党员的自觉性,充分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要着力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教育者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并制约着党课教育效果的好坏。作为教育者,首先自身要有过硬的理论素养,要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思想体系和先进理论有着较深层次的把握和理解;要能够把道理讲清、把理论讲明;要能够为受教育者排疑解感,但前提是教育者本身的认识和观点必须是正确无误的,这就要求教育者,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加强学习,特别是要做好上课前的示讲、备课、准备教案等具体工作。除此之外还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抓好选题。党课教育的选题范围是很广泛的,可以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的教育,也可以是党的基本知识方面的教育,还可以是国际国内

形式方面的教育,等等。但是,党课教育的具体选题一定要与党的中心工作和党员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做到有的放矢。二是讲课时,要努力做到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增强吸引力,激发受教育者学习兴趣。三是要抓好课后讨论和辅导。授课后可组织党员进行讨论,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进行对照检查。这时,教育者可深入到各党小组中去,一方面检查党员同志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一方面进行解难答疑,从而进一步提高党课教育的效果。

第三,要区分不同对象,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社会中最先进的分子所组成的高度统一的战斗集体。但是,由于每个党员同志所从事的工作不同,经历不同,所处

的环境也不同,从而使每个人想问题、看事情的角度也不尽相同,产生的思想问题也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坚持党员标准和统筹规划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要求。例如,对机关中的党员干部,要重点进行保持廉洁、甘当公仆的教育,使他们认清自己的责任,正确掌握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对在党内任职时间较短,对党的工作不甚熟悉的同志,则需要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党委议事规则等教育,使其尽早的掌握党务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素质能力。与此同时,在教育中要加强调查研究,摸准党员的思想脉搏,搞清楚党员在想什么、关心什么、希望解决什么问题。不回避“热点”,不躲闪难题。讲真话、讲实话,既理真气壮又入情入理。

第四,要努力拓展教育渠道。在党课教育中,要认真贯彻“提高质量,加强管理,面向基层,讲求实效”的工作方针,要少用报告式,多用讨论式,把教育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实效性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坚决纠正在教育中“一人在台上讲,众人在台下听”的单一做法,可采取平等讨论互相启发的方法。上课时,也

可以围绕一个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摆事实,讲道理,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此外,还可以采取举办短期培训、组织学习竞赛、开展谈心活动、请优秀党员作报告、到地方单位参观学习、利用电教手段进行形象教学等多种形式,从而彻底改变党课教育“低水平循环”的问题。

第五,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结合的原则。我们党在长期的党员教育工作中形成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方法,应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和活力。同时,又要根据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及党员队伍结构的变化,增强思想性、民主性、开放性和多样性。坚

持鲜明的思想性,就是要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不能含糊其辞。要坚决反对错误思想,同时又要做到以理服人,防止简单化。坚持民主平等的原则,就是要尊重、信任、关心、爱护党员,变“居高临下”为平等相待,变单向

灌输为双向交流,开展民主讨论、对话、竞赛等自我教育活动,以启发党员内在的积极因素,真正使教育入耳、入脑。坚持开放式教育,就是不回避人们在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产生的认识问题,让学员在形形色色思潮的接触中,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增强分辨是非的本领和对腐蚀的免疫力,而不能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空洞乏味的说教。坚持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就是要改变单调、呆板的教育方式,运用广播、电视、录音、影像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育,以达到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效果。同时,还应开展各种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对党员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第六,要善于运用典型教育。简单的说就是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让守纪律的讲纪律,让廉洁的人讲廉洁,让道德高的人讲道德,用模范事例教育党员,要经常表彰表现突出的党员同志,运用各种形式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引导其他党员向他们学习。

第七,要加强对党课教育检查考核的力度。这一点,主要是针对政治机关,要加强对基层党课教育的检查指导,对党课教育的效果进行跟踪问效,全程监控。要坚持好三个制度:一是备课示教制度,可采取展召开教育准备会、组织教学观摩等形式,使教育者进一步明确党课教育的内容、重点、方法、要求,掌握教育的套路,以起到示范引路的作用。二是检查督促制度。可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的方法,了解基层单位党课教育的落实情况,并做好及进通报和反馈。三是讲

评考核制度。考核中,一看党员的党性观念强不强,在政治上行动上是否与党中央、中央军委及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二看党员的模范作用好不好,在实际工作中能否发挥中坚骨干作用;三看团结带领群众是否威信高、号召力强。最后要把考核结果同评选先进支部、先进单位挂起钩来,以增强基层党支部搞好党课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

把党课教育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提高党课教育的效果。

二、如何通过党课教育,增强党员意识

如何增强党员意识,归根结底就是通过教育达到“强党性、顾大局、树形象”的目的,就是通过党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同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仕途观。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在解决思想认识深层次问题上下功夫。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党的理论就是党的旗帜,我军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必须以党的旗帜为旗帜,坚持不懈地搞好理论武装。学习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基本精神,是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向深入的基本前提,不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深悟透,就不可能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党课教育中,必须坚持以思想灌输为主,以自学和理性思考为辅的方法,通过科学的方法,切实把握“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基本精神,充分认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化的最新理论,是面向二十一世纪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在此基础上,要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化我们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转化为我们思考问题、谋划工作、制

定决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强大的精神支柱。

用群众性自我教育方法启发自觉,在校正思想认识偏差上下功夫。在课党教育中,要紧紧抓住热点难点问题,采取群众性自我教育的方法,做到问题大家摆,是非大家辩,扣子大家解,答案大家找。一是要编发辨析提示。启发大家思考,让大家在畅所欲言中受到启迪和教益。紧密联系党员同志的现实思想实际,梳理归纳大家反映较多的问题,让大家亮思想、摆问题、谈体会,从中

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益。二是辨析身边人身边事,选准“参照系”,增强成就未来事业发展的信心和勇气。可以从广大党员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同志,采取以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为主的群众性教育活动。三是启发自我教育,开展思想互助,让广大党员思想在激烈辩论中得到洗礼和升华。对查摆出的来的问题,不乱扣帽子、不追究责任,让大家在自我检查中轻松上阵。让一些原来担心讲问题怕“丢面子”、问题讲多了怕影响进步的同志打消思想顾虑,主动向组织敞开思想,拿起党性标准进行自我解剖,找出差距,触动思想,提高觉悟,增强党性。

用对党无限忠诚的实际行动“报党恩”,在增强党性觉悟上下功夫。一是忆成长史,加深对党组织的感情。引导大家回顾自己当兵、入党、提干的经历,从中深切感受到,自己的一切都是组织给予的,既有谆谆教诲的培育之恩、排忧解难的关怀之恩,也有给予荣誉的感

激之恩。离开了党组织,自己将一事无成,党的恩情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要知恩图报,才能让党放心。二是讲真心话,引导大家查找党性修养上的差距。在对照检查中,从思想深处挖根源、找原因,把

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讲出肺腑之言,切实达到增强党性、促进提高的目的。三是写决心书,引导大家向党组织作出庄重承诺,重温入党志愿书,自觉按照先进性要求和党员“六条标准”做工作、干事业,真正把自己的承诺作为干好工作、抓好落实的具体行动。

用教育焕发出来的革命热情干工作,在巩固成果、促进行转化上下功夫。一是营造氛围促进转化。广泛开展“学身边典型,立中本职作奉献”活动,利用专题广播、黑板报等形式,重漫党的建设史,努力营造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自己、规范行动的浓厚氛围,从而促进教育向深层次发展。二是制定措施推进转化。要按照教育管理的有规定,制

定符合本单位教育管理实际的具体措施,并逐条逐项抓好落实,真正收到教育的实效。三是加强监督确保转化。把教育中解决的主要问题、制定的整改措施和广大党员的决心态度公诸于众,主动接受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使学员同志在有效的监督程度中严格约束自己,在群众面积树立良好形象,以思想稳定、精神振奋和崭新的姿态投入到各项学习和工作中去。

用与时俱进的新观念武装头脑,在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上下功夫。精神状态是一个人人生的态度、价值取向和思想作风的综合反映,是干好工作、成就事业的基本前提。所以在党课教育中,要把更新党员同志的思想观和保持积极向上精神状态有机地融为一体。一是要教育广大党员同志应当具有聚精会神、受岗敬业的执着精神。自觉防止和克服盯着功名利禄干工作的功利思想,做到重事业、淡名利;自觉防止和克服盲目攀比的失衡心态,不比权位比作为,

不比享受比贡献,把思想和精力向部队建设事业聚集。二是要教育广大

党员同志应当具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要是要认真学习上级指示精神,扑下身子抓落实,满腔热情为官兵排忧解难,进一步把基层作风搞扎实,努力解决影响部队建设的矛盾和问题。三是教育庞大党员同志要具有勇于开拓、创新发展的进取姿态。特别是要破除小进则满、安于现状、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等消极保守思想,确立开拓创新的新观念,坚持开拓创新的高标准,谋求开拓创新的大作为,开创部队建设的新局面。共产党员必须增强宗旨意识(党课课件)

共产党员必须增强宗旨意识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课学习会议,我将就在贯彻落实群众路线中共产党员必须增强宗旨意识谈谈个人的体会和认识,与大家共同交流、共同提高。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人民”是个关键词,“服务”也是个关键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思想贯穿报告始终。特别是在报告的结尾部分,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对全党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因此,我们要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首先从思想上增强宗旨意识,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觉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一、深刻理解党的宗旨的丰富思想内涵 所谓宗旨,即主导思想或主要旨趣,是组织成员做事所依据的准则。任何一个政党,都有其追求的目标,也都有其主要的旨趣。因此,一个政党的宗旨就是指该政党存在和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和意图,而“为什么人服务”则是其

宗旨的根本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

首先,党的宗旨与党的性质具有内在统一性。《中国共产党章程》一开头就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章中关于党的性质的概括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统一体。我们党的阶级基础是中国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他们的意愿和主张集中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他们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为完成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而奋斗,就是为工人阶级的利益而奋斗,同时也是为全体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而奋斗,因此,党的性质决定了我

们党必须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要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这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标志,正因为党具有上述本质利益,才能成为而且必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丢掉了党的宗旨,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党的性质,也就谈不上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了。

其次,党的宗旨与党的发展壮大具有内在联系性。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把维护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民族的利益作为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早在1944年9月,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

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945年4月,他又进一步强调:“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

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始终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总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同志也曾多次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历史已经证明,我们党90多年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依靠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历史。

再次 ,党的宗旨与党的活动具有内在一致性。党的宗旨始终贯穿于党的一切活动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思想内涵,其主要体现在制定和执行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上。在新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于是我们党顺应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要求,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和路线。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我们党便顺应人民的呼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带领全国人民顺利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又根

据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热切期盼,及时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总要求,并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同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同样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发展目标与改革目标一起规划、把发展任务与改革任务一同部署,提出

了“两个全面”的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出了“两个加快”的任务,即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此证明,我们党不同时期的宗旨内涵,无一不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了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

二、充分认识增强党的宗旨意识的意义所在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要求我们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并不断深化对增强宗旨意识重大意义的认识。

增强宗旨意识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现代科技革命推进下的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重大调整和变革,使我们党对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认识和把握处在一个变动的

世界背景下,如何坚持党的宗旨并不断增强党的宗旨意识,就成为执政党的党员必须面对的一个新的实践课题。

另一方面,改革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当前,由于体制改革、地区差距、行业特征、就业状态等原因导致社会成员利益诉求多样化,群众为实现多元利益而进行的活动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这就使党员坚持党的宗旨及增强宗旨意识都处于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中。在世情、国情、党情已经发生和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全党只有坚持党的宗旨并不断强化宗旨意识,牢记人民的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才能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才能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的福祉,最终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任务。

增强宗旨意识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迫切要求。党员是党组织的肌体细胞,党员的宗旨意识强弱直接影响着党组织先进性的体现。因此,不断增强宗

旨意识,也是我们党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应该承认,在我们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广大党员的宗旨意识在不断强化,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广大党员的宗旨意识经受住了考验,得到了升华。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仍有部分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宗旨意识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有的宗旨意识淡薄,对群众缺乏感情,为自己“跑官”“要官”劲头十足,而对群众的诉求“打官腔”,能拖则拖;有的缺乏正确的政绩观,不惜牺牲群众利益而搞所谓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有的虽然有为人民服务的热情,但方法简单,凭热情“拍脑袋”做决策,不按规律办事,听不进不同意见,到头来是“劳民伤财”,给党和人民利益造成严

重损失;更有甚者,严重背离党的宗旨,违法违纪、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腐化堕落,彻底走向了人民的对立面。对此,我们必须从增强党员的宗旨意识抓起,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

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能提高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做群众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提高党员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增强宗旨意识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客观要求。党的历史和实践表明,始终如一并毫不动摇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们党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在复杂的国内环境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只有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宗旨意识,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我们党才能真正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才能经受住这“四种考验”、抵御住这“四种危险”,最终带领广大人民

群众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增强宗旨意识,必须把服务民生作为工作着力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增强党的宗旨意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于广大共产党员来说,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宗旨意识是一项具体的、长期的任务。在新形势下增强宗旨意识,

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我们各项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关注民生、研究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话的实际问题上,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要不断强化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思想。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因此,我们每一个党员,不管是在领导岗位,还是在平凡岗位,都要心系群众,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公仆意

识、服务意识,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想问题、办事情,定政策、做计划,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凡事首先考虑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使各项决策和工作切合客观实际,体现群众的要求,符合群众的利益。同时,要进一步拓宽与群众联系的渠道、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情感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时刻倾听群众的呼声,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把党的宗旨贯彻到制定和实施的决策部署中,体现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上。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要求的那样,党员干部要完善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如果我们不能把人

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放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的优良传统,颠倒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脱离人民群众,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党的十八大精神,最终会被人民群众所抛弃。

要努力提高为人服务本领。党和人民的事业是由无数具体工作推动的,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战略目标,更离不开广大党员在本职岗位所做的具体工作和不懈努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然也要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之中。因此,只有为人民服务的良好愿望不行,还必须把良好的愿望与过硬的本领结合起来。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牢记党的宗旨并不断增强宗旨意识,把自己的理想和奋斗同党和人民的利益、事业联系起来,深化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解,增强践行党的宗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同时认真专研本职业务,做到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

~ 26 ~

钻一行、精一行,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真正把心思集中在“想于事”上,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在本职岗位上创先争优,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一流业绩。

要牢固树立权力与责任相统一的权力观。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应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坚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领导干部职务越高、权力越大,担负的责任就越大,人民群众对其要求也就越高。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负其责。”这既是对从我们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领导者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因此,我们每个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

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风,树立权力就是责任、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不能把权力看成是个人地位的象征,更不能把群众利益抛置

~ 27 ~

脑后而自以为是。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只是代表为人民服务的职责,是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手段,而不是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工具,更不是抬高自己身价和地位的砝码。因此,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增强宗旨意识,就必须破除“官本位”思想,在思想上、行动上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当好人民公仆,坚持勤政为民,把掌权看做是为人民服务的机会,把用权看做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不用权力搞庸俗的人际关系,克服权力使用上的随意性、专断性,防止权力与责任脱离,切实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总之,我们党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要归功于人民,我们党要实现伟大目标必须紧紧依靠人民。能否始终坚持党的宗旨、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关系着我们党的前途命运,关系着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努力践行党的宗旨意识,自觉按照党的十

~ 28 ~

八大的要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求真务实、廉政勤政,在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上,不断创造一流业绩、树立先进形象。

谢谢大家!

~ 29 ~

第五篇:增强引领社会思潮的四个意识

作者:邓卓明姜华《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12日 06版)

引领社会思潮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工作,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新形势下,加强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工作,就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引领社会思潮的导向意识、规律意识、法治意识与合力意识。

树立导向意识

要树立引领社会思潮的主动意识。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生活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思潮的传播形式和存在状态呈现出许多新变化新特征。与之适应,应树立起引领社会思潮的主动意识,主动把握社会思潮的热点领域和前沿主题,加强对多元化社会思潮的驾驭与整合,强化引领社会思潮的自觉性。伴随各种新媒体、自媒体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入,社会思潮传播的网络化趋势日益明显,网络舆论场域已成为社会思潮传播的重要阵地。在互联网时代,特别要增强引领网络社会思潮的主动意识,提前预测和主动引领多样化网络社会思潮。

要树立引领社会思潮的方向意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引领社会思潮。引领社会思潮本质上是为了服务人民和教育人民,引导和帮助人民群众辨识各种思想舆论,拨开认识迷雾,切实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正确引领社会思潮,要与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方向相一致,与增强全党全社会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相一致,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一致,力求在引领中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

要树立引领社会思潮的制动意识。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国内外思想文化和舆论层面的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剖析各种社会思潮,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回应、批驳和抵制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克服错误社会思潮传播带来的消极影响。

遵循规律意识

要有遵循社会思潮发展规律的引领意识。社会思潮作为一定群体中共同认可的社会意识形式,其发生、发展和演变具有固有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即规律性。这种内在规律性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只有树立起遵循社会思潮发展规律来进行引领,真正做到按规律引领,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要有遵循社会思潮传播规律的引领意识。社会思潮一旦形成,就会不断寻求群体认同的规模化和扩大化,在对外传播中持续壮大自身,社会思潮的对外传播蕴含着特定的规律性。应树立起遵循这一传播规律来开展引领的意识,使引领有规可循、依规而行,从而使引领工作富有成效。

要有遵循社会思潮变化规律的引领意识。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社会思潮变化的内在规律,创新社会思潮引领方式。要深入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魅力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来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现实路径,探索引领社会思潮中一元指导与多元并存的统一,注重引领过程中时、度、效的统一。同时,立足实际,贴近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需求,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澄清社会思潮传播中的理论是非,真正做到在立足民情、贴近民心、顺从民意中解疑释惑。

依法依规意识

一方面,确立依法依规促进多样化社会思潮健康发展的意识。当前,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工作应主动融入全面依法治国的大局,树立促进多样化社会思潮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意识,保障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健康有序发展,在依法依规引领中促发展。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人们提供表达思想、交流观点的平台,在思想的交流和观点的碰撞中求同存异,寻求最大公约数,从而在更加广泛基础上凝聚共识。另一方面,确立依法依规引领社会思潮差异化发展的意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应当把引领社会思潮工作纳入法治轨道,使社会思潮的个性彰显和差异化发展具有法的遵循和规则保障。要逐步探索网络领域引领社会思潮的规章制度和法律规范,真正做到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构建合力意识

引领社会思潮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多个环节,涉及多元主体。首先,构建引领社会思潮的理论合力意识。引领社会思潮的理论创新,对于新形势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引领社会思潮工作意义重大。引领社会思潮的理论研究涉及多个层面,包含了引领的目标、内容、方法、机制、策略、路径等,应当把对这一理论命题的研究形成整体一致又各有侧重的研究布局,构建起理论研究合力。就从事这一理论研究的人员而言,虽在认识角度和研究视域上有所区别,但仍可将研究方略、视域差别和理论领域协调起来,创新性地构建起合理的理论研究格局,形成理论引领的研究合力。其次,构建引领社会思潮的实践合力意识。引领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多个环节,涉及多元主体。确立实践合力意识,搭建多元参与、多方互动、多线联动的引领体制,建立对社会思潮引领的实践合力系统,是当前增强引领社会思潮实效性的重要路径。对社会思潮的实践合力意识在于加强党政沟通、多方联动、方法协调,打造全员行动、有序参与的社会思潮引领体制。要建立并完善对社会思潮引领的实践合力系统,在引领主体上构建和形成联动合力,在引领过程中构建和形成调控合力,在引领结果上构建和形成评价合力,在引领策略上构建和形成创新合力,在解决意识形态领域的突发问题中形成务实合力。通过引领理论指导引领实践、引领实践丰富引领理论的有效互动,打造引领社会思潮的系统性和整体协同性,形成对社会思潮引领的合力系统,切实提升引领社会思潮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科技学院)

上一篇:中秋主题活动情况汇报下一篇:做情绪的主人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