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赏析读后感范文

2022-06-16

第一篇:围城赏析读后感范文

《围城》读后感800字:谈《围城》

谈《围城》

财务科 白冰洋

读完《围城》后,心中有种沉重的感觉,一方面是有太多的人生活在那种虚伪、软弱、优柔寡断的气氛之下;另一方面有太多的人都像围城中的方鸿渐一样,终日碌碌无为,消耗家中的钱财,浪费他人的机会,欺骗家人的感情,可最悲哀的是他们本人却活的恬不知耻。当时太多的人活在自己封闭的区间中,躲在一边不问世事,他们只知道为了自己的饭碗而努力,却对水深火热的广大人民而无动于衷,身为读书人,作为当时中国思想最为开放、接受最先进的理论学习的一部分人,他们还如此,那其他思想还处于封建中的更广大人民还有出头之日吗?连出国留学的这些人都麻木成这样,那整个中国社会就被外国的殖民统治思想所包围一样,他们都是那个社会中悲哀的人。作为国家优秀的人,不应躲在那坚固围城下做一群麻木的人,就应该负担起自身的责任,引领时代的潮流,为周围、为社会带来一股清流。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婚姻是这样,工作何尝不是如此?有的人干一行爱一行,富有兢业精神,有的人频频跳槽,也难觅如意的工作,他们厌烦本职工作,老是觉得别人的工作如何如何好,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换了新的工作后发觉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如意,想起原来工作的种种好处。只恨世上没有后悔药卖,时光不能倒流。

就拿我们的工作来说吧,在网上时常看见这样的一些文章,有的人当初考编制时觉得这工作挺有面子,走上工作岗位后,有的会认为来的钱不快,看着一些同学、好友进了党政权力机关,权利带来了实惠;一些人下海经商成功,经济富裕。看着这些人别墅汽车、灯红酒绿,心里痒痒得十分难过,恨不得立马辞职跳槽去捞一把。等到真的逃出去了才知权力政机关并不是那么好混;下海经商也没那么轻易,风险大,竞争激烈,压得心里崩溃时才想起普通岗位工作的种种好处,有双休日,又不加班,工作压力不大,心理也变的轻松快乐多了,也让自己变的年轻了许多了。回头再想想有这样让你愉快的工作,还为什么要去羡慕人家呢?还有什么理由不安心自己工作呢?看着诸如此类的文章我不由的想说:同仁们,让我们好好爱自己的工作,爱我们的岗位,爱我们的事业吧。

最后借用一句话,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要学会给自己减负,给自己鼓劲,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脱离心灵的围墙,才能幸福,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第二篇:《围城》读后感

《围城》这部小说,从高中开始到现在,我已经读了四遍了,每一次读完,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和理解,《围城》读后感1300字。书中把主人公方鸿渐的婚姻选择比作是围城,他没进去前却拼命想进去,进去了就想出来,告诉我们婚姻也罢、事业也罢,整个生活都似乎在一个围城之中,人永远逃不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书中那句"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的经典名言让人回味悠长。书中揭示了生活的"围城"困境:不断的追求和对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随之而来的不满足和厌烦,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转换,其间交织着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执著与动摇。重温这篇小说,我有了新的感悟:觉得人生的追求不仅仅只在于结果,追求成功的过程也许比结果更为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围城",有的人干一行爱一行,脚踏实地,坚持到底;有的人却频繁跳槽,浅尝辄止,做事没有耐心,总觉得别人的工作如何好,收入如何高,换了新的工作、从事了新的事业,却又觉得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最后悔恨不已。其实生活本就是一座围城,婚姻与事业、学习与娱乐、发展与落后、成功与失败,都是这座城市的颜色。不想着努力奋斗,老想突出自己心中的那座"围城",有时会发现出去了未必就好,正如文中所写"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在网络上或生活周围我也时常发现,有人经常抱怨别人运气多好,认为自己的工作岗位来钱不快,看着别人生活富裕,心里十分难过,恨不得立马辞职跳槽去捞一把;有人认为踏踏实实做人做事是窝囊、没出息的表现,通过投机取巧,甚至违法犯罪的手段才能获得更大成功;有人认为靠努力奋斗太艰辛,做生意才能一夜暴富,等到真的逃出去了才知道下海经商也并不容易,风险大,竞争激烈,读后感《《围城》读后感1300字》。 其实很多人的成功是自身奋斗和运气相结合的成果,只看到别人的成绩,看不到别人的辛苦努力,老想冲出被自己理想化了的"围城",好高骛远,是无法获得成功的。

有积极向上、敢为人先的事业心是可取的,但成功不仅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一时的投机取巧虽然可以获得暂时的成功,但脚踏实地、默默奉献的精神更加伟大,奋斗是永恒的话题,是社会持续进步的不竭动力,衡量成功不能只局限于金钱和物质层面,更要看是否取得了进步,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为整个人类社会做出了贡献。当今社会上流传着"一切向钱看"的不良思想,误导很多人衡量一个人的才能只看是否可以赚钱,事业是否成功只看赚到了钱没有。这种思想是很狭隘的,它让很多人围绕金钱和财富,进入了追逐物质成功的"围城",甚至扭曲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酿成苦果。

作为一名在机关工作的同志,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把个人的成功与事业的发展相结合,脚踏实地地做好工作,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要知足常乐,珍惜工作机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在机关这个平台上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作出不懈努力。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和消极情绪,认识到别人的成功也是经过艰苦的努力取得的,成功的表现形式不一样,岗位不同,努力的方向就不同,只要是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努力就值得肯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自己的目标追求不动摇,坚持理想信念不放弃,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讲话上指出,"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作为在省政府办公厅机关工作的同志,我们要增强学习意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状态,做到坚定不移、矢志不渝,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读后感(围城)

读《围城》有感

应化1411 陈兰湖

我读了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让我感觉颇多,在这里我想这样概括我的这些感受,如“婚姻围城”,“职业围城”,“心理围城”和“人生围城”等,这些都是人们都会讨论的。首先我先介绍一下《围城》的内容简介。《围城》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方鸿渐海外"游学"数年,回国前花了几十块美金到一个爱尔兰人处弄得一纸假文凭骗过父亲与"岳父"。真才实学的苏文纨喜欢他,而他喜欢美丽纯真的唐晓芙,最后由于他与这对表姐妹之间的种种误会,暂且离开了上海,稀里糊涂地与同在三闾大学教书的孙柔嘉结了婚。婚后,方鸿渐对一直喜欢苏文纨的挚友赵辛楣说:"若是你真娶了苏小姐,会觉得也不过尔尔。"这也算是他在婚姻城堡中的感悟吧。这以后和孙柔嘉又在婚姻的“围城”里,过着好像与外界隔绝的生活,因为好像生活中只有他们自己,他们将婚姻当做了一座围城,想出来的和想进出的都很难。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钱钟书的小说《围城》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态图。钱钟书先生将自己的语言天才并入极其渊博的知识,再添加上一些讽刺主义的幽默调料,以一书而定江山。

在看这本钱钟书的围城之前,我曾经问过别人,这是一本怎么样的书,她想了想,说这本书读起来跟宫心计一样,主要是女人之间的斗争很激烈。于是怀着这样的印象,我翻开了书本的第一页。而当我把书本合上的时候,我对这本书的感触并不只是女人之间的斗争而已,而女人之间的斗争,可能更多地体现在文章开篇的船上,在鲍小姐与苏文纨之间的明争暗斗,而文章更多地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划,非常精彩到位,我甚至可以这么说,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而钱钟书先生刻划的人物形象是非常鲜明的,比如李梅亭,读者刚开始乍一看还以为是老好人,而在孙柔嘉生病的危难之时,连一颗仁丹都不愿贡献,非要赵辛楣和方鸿渐给钱了才肯施药,可见此人是个吝啬贪财的人,从之后的王美玉事件,偷藏私房钱买红薯以及在三闾大学的种种表现都可以体现出来。

文章的重点人物全都是海外留学归来的高学历人员,即使方鸿渐的文凭是从新西兰的骗子手里买来的。知识分子在民国时期的种种遭遇,在钱钟书的描写下,变得非常讽刺。相信很多看过围城的人对苏文纨的境遇都表示很惋惜,苏文纨从在船上开始就已经看上了方鸿渐,在方鸿渐与鲍小姐分开之后,利用了种种手段,让方鸿渐、赵辛楣以及曹元朗3个男人围着她团团转,而她的内心真正喜欢的,只是方鸿渐而已,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才会这么做,方鸿渐虽然正义但胆小,骨气不足。可见他和苏文纨根本不是一路人,可见他们基本是不会在一起的。苏文纨内心虽然爱着方鸿渐,但她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在一次偶然的际遇下,把唐晓芙介绍给了方鸿渐,假设唐晓芙不出现的话,方鸿渐就有可能与苏文纨完婚,更不会有后来这么多的苦日子了吧,但钱钟书先生并不愿让唐晓芙这一天真活泼的女子嫁予方鸿渐,反而让其闹翻了跟苏文纨的关系,被周家赶了出来,苏文纨死心之后,不愿嫁赵辛楣,而肥头大耳的曹元朗却与她臭味相投,我实在不能接受一个海外归来的女子,满腹文化的女子最后的结局竟然是走私化妆品的道路,以及之后对方鸿渐夫妇的讽刺,此时她的贵妇人形象与之前对比之下,讽刺的味道就非常浓了,而对于孙柔嘉,我的看法是,她其实是这本书中最适合方鸿渐的女子。她的家境较好,而且还有一个疼她的姑母,而方鸿渐在跌倒起伏下,财力已经所剩无几,但她还是愿意追求自己心之所向,方鸿渐心里爱着唐晓芙,作为一个传统的男人,他内心并不愿接受一个财力家境在他之上的女子,而孙柔嘉处处体贴他,为他所想,方鸿渐被逐出校门,她也放弃工作跟着他,方鸿渐找不到工作了,她拜托姑母给他求了一个岗位,方鸿渐没有骨气的时候,她也激他,让他振作起来,她不允许自己的奶娘瞧不起他,赶回来骂了她的奶娘。()但这样一个追求所爱之人的女子,最后还是和他分开了……是方鸿渐不够勇敢,还是孙柔嘉的不好呢,这本书的结局即是没有结局,给读者的感触在内心围城的进进出出之余,剩下的只有人情的冷漠而已。

<围城>并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题和象征是多层次的。<围城>的象征源自书中人物对话中引用的外国成语,“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又说像“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但如果仅仅局限于婚姻来谈“围城”困境,显然不是钱钟书的本意。“围城”困境是贯穿于人生各个层次的。后来方鸿渐又重提此事,并评论道:“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这就是点题之笔。钱钟书在全书安排了许多变奏,使得“围城”的象征意义超越婚姻层次,而形成多声部的共鸣。

<围城>从“围城”这个比喻开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类的“围城”困境:不断的追求和对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随之而来的不满足和厌烦,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转换,其间交织着的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执著与动摇——这一切构成的人生万事。“围城”困境告诉我们人生追求的结果很可能是虚妄的,这看起来好像很有点悲观,但骨子里却是个严肃的追求,热忱深埋在冷静之下,一如钱钟书本人的一生。他揭穿了追求终极理想、终极目的的虚妄,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过程不再仅仅成为一种手段,而使它本身的重要意义得以被认识和承认,使我们明白追求与希望的无止境而义无反顾,不再堕入虚无。但钱钟书并不是要简单地演绎这个比喻,他还要下一转语,不时地消除“围城”的象征。钱钟书的夫人杨绛曾经说,如果让方鸿渐与理想中的爱人唐晓芙结婚,然后两人再积爱成怨,以至分手,才真正符合“围城”的字面原义;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批评王国维对<红楼梦>的误读时,也说过类似的话。方鸿渐想进入唐晓芙的围城却始终不得其门;苏文纨曾经以为已经进入了方鸿渐的围城,其实进入却等于是在外面,而当她与曹元朗结婚并过上真正的市侩生活时——那种生活在钱钟书看来是绝对应该逃离的,她却安之若素;她曾经似乎已经进入了文化的围城,但她只有在成为发国难财的官倒时,才真正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之处,你用枪逼着她也不愿意出来的。方鸿渐并不想进入孙柔嘉的生活,可是他糊里糊涂地就进去了;结婚后,他也有想冲出来的冲动,但他是个被动的人,不敢行动,也不会行动。从表面上看,方鸿渐去三闾大学的经历与“围城”的比喻是最相吻合的,但实际上,方鸿渐之所以无法在三闾大学如鱼得水,是因为他还有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分子操守,或者说最基本的做人的操守。高松年、李梅亭、汪处厚,这些人在那里舍得出来么? 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冲进去了,就被生存的种种烦愁所包围。钱钟书以他洒脱幽默的文笔,述说着一群知识分子的快乐与哀愁。这部作品已被译成世界上多种文字,有十数种不同的译文在各国出版。在美国,由于夏志清的推崇,不少人以钱钟书为题撰写博士论文和专著。法国的西蒙·莱斯曾说:"如果把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予中国作家的话,只有钱钟书才能当之无愧。" 方鸿渐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这句话是无容置疑的。但正因为他是知识分子,而且是那种带着玩世的态度处世又有点良心的知识分子,才构成了他一生的第一圈"围城"。他希望做个大人物,这样的性格,似乎就决定了他的一生。

方鸿渐的第二圈"围"就是给他带来多灾多难的假学位。方鸿渐到底是个知识分子,在买假文凭之前,他也问问良心,他为自己起了最好的籍口:"父亲是科举中人,要看‘报条’,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据。"以他自己的口气,就是"说了谎话,还要讲良心。"说谎就说谎嘛,讲了良心这谎话就变得不伦不类了。既然讲良心,就干脆别买学位了。既然都不讲良心了,就干脆把学位发扬光大吧?害得自己当个副教授忍气吞声的,两头不着岸。

方鸿渐一生的第三圈"围城",我想没有人会反对,是他在处理感情问题时候的玩世态度。也许从第—,圈"围城"建立时,就决定了会有第二圈围城,就决定了会有第三圈围城了。在那个到处是"小人物"的时代,做个大人物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耐的。可是他还是希望做个大人物,买文凭时,希望自己能够翁感觉光耀门楣;买了文凭,又觉得有损道德。要知道,社会上只有两种人能够混得好。

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冲进去了,就被生存的种种烦愁所包围。钱钟书以他洒脱幽默的文笔,述说着一群知识分子的快乐与哀愁。这部作品已被译成世界上多种文字,有十数种不同的译文在各国出版。在美国,由于夏志清的推崇,不少人以钱钟书为题撰写博士论文和专著。

第四篇:《围城》读后感

初读围城,最令我惊讶的是读到最后一章,看似正是高潮,却又突然戛然而止。当我正看的津津有味之时,下一秒。却看到了附录。那感觉,好比痰咳到一半却又堵在了嗓子眼。虽然形容得不太文雅,但确实是这么回事。于是我便仔仔细细又把书翻看了一遍,妄图想找出个什么结局。方鸿渐最后哄没哄回孙柔嘉?去没去重庆?越细读,越发现这些问题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当方鸿渐哄回了孙小姐,又会因琐事而与她吵闹;当孙小姐愤然离家后,他又为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这是一个必然的循环,一个伴随着吵闹与打骂的无尽循环,除非——离婚。而方鸿渐虽然是一个懦弱,自私的人,但是却意外的大男子主义。离婚在他看来,是不可能的事。于是这样的事件,就得循环下去。这是人物的性格和特征造就了这样的结局。在我看来,这是必然的结果,就没必要再写下去。同样的事情一次两次写还好,无数次的写不但使读者厌烦,或许连作者自己也不愿再动笔。这是《围城》中所说的婚姻的悲哀。

“目光放远,万事皆悲”,锺书先生的这句话,放在这里也是同样适用的。《围城》的评论,谈婚姻的居多。但《围城》的内涵,可不仅仅在于锺书先生对于婚姻的独特见解,还在于他对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社会环境独特的感悟。三四十年代的租界,是一个混乱之中相对稳定的环境,但是我们也能从租界的衣香鬓影、歌舞升平中看穿假象,看到褪去了胭脂粉末后的中国,是个什么样子。他真正描写战争的不过那寥寥几句“上海撤退而南京陷落”“日本人进攻长沙,形势危急得很”看得人心惊胆颤,而无知的中国人仍然贪的贪,腐的腐。封建主义,官僚阶级压得中国人抬不起头来。我觉得锺书先生有句比喻用得极妙。“四人脱下鞋子来,上面的泥就抵得贪官刮的地皮”,这说的是四人走完雨后泥地后的情形。写者有心而读者更要细心,才能发现其中的微妙。这句暗地里的嘲讽,比明面上的大声叱咄更震撼人心。其实,锺书先生在此书中的妙言佳句数不胜数,在此不一一列举,毕竟《围城》内包含的东西,自己挖掘的才有意义。

第五篇:《十月围城》读后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外阅读

读后感:

故事始于第一个为革命捐躯的杨教授,在此之后故事转到1905年十月期间,孙中山先生从日本即将来港与13省革命代表共商革命事宜,而这正是清廷‘刺杀孙贼’的大好时机,但又有一些人担负着保护孙中山的责任,于是便拉开了这场斗争的序幕,这也是整篇文章的高潮。经过一场激烈的厮杀,整个香港染成一片血泊,最终孙中山先生安全离境!

书中涉及的正面人物并不多,他们代表的角色也各不相同,但他们却肩负着同样的使命,他们中有商人、乞丐、车夫乃至戏班班主和赌徒,为了反抗清政府坚实的围城,这些人编成一条条紧密的保护网。在他们中有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要保护的是什么人,只是一种承诺和莫名的责任在驱使着他们!他们人数并不多,但他们最终却用生命共同完成了这个神圣而又艰巨的任务,因为他们意志坚强,他们拧成了一股绳!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一诺千金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没有一个人临阵脱逃,他们完全有活下去的可能,他们大可以受伤后还可以逃生去过自己向往的生活,他们的奋战不也就是为了明天能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吗?要是牺牲了,那就什么也没有了,但他们没有这样卑微自私地想过,似乎有一种莫名的使命感,迫使他们为之付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义无反顾! 他们对未来都有着美好的向往,他们的愿望如此平凡,他们只追求一种安宁,平静的生活,如此平凡的一群人,在他们看来那些所谓的革命、民主、家国天下离他们都那么远,那么远,他们大可以过着自己平凡美好的生活,开着自己的戏院,炸着自己的臭豆腐,过着自己的流浪生活, 安安静静地读着自己的书, 拉着自己的车子和自己心爱的姑娘一起从此逍遥···他们并不知道,他们这些人的盲目的牺牲拯救了中国的拯救者,亦拯救了中国,但他们自己却再也看不到中国因为他们的努力而发生剧变的那一刻。他们的美好憧憬那么简单,那些本可以在他们有生之年实现的,却从此离他们那么远!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尽到了保护孙中山的责任,每个人都那么伟大,每个角色都那么重要,都那么不可或缺。无数的人就这样平凡地牺牲了,历史甚至没有留下他们完整的印记,因为他们不曾有过什么豪言壮语,不曾干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他们走得

静悄悄。那些人,他们没有‘革命’那么崇高的觉悟,但他们做出的选择却那么另我震撼,激动,敬佩!清廷那么缜密的长时间准备的暗杀计划到了他们那里竟变得那么渺小,清廷有刀,有箭,有纪律严明的军队,有坚强的后盾,而他们没有纪律,没有经过训练, 他们只是因为临时的共同的盲目的目标而聚集到一起,他们有的只是毅力和责任感,但这毅力一旦拧成一股绳就不是那刀那箭能够轻易穿透的,所以他们成了最终悲壮的胜利者···

当然在这本书中对于阎孝国这个反面人物我并不对其持批判态度,尽管在大多数人看来他是可恶,可恨的。阎孝国,反派人物代表,但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他对这个国家尽到了一个将军该尽的责任,其实他也并没错,在他看来他才是正义的一方,他为了他的国家在尽力,他只忠于朝廷,他是那么的爱国,他杀的是他认为该杀的:刘郁白割了他的辫子,在他看来伤了他的尊严,要知道辫子是他忠于朝廷的象征啊;对于阿四,他不曾想要伤害他,那么多次阿四抱住他的脚他只是推开阿四的头,希望他能走开,不要再妨碍自己的报国大事,但阿四的忠心至死不渝,为了他自己的使命,他不得不杀了阿四,杀阿四时他在犹豫,他在思考,但他又是那么地无奈;杀李重光只是因为他自己的错误判断,他以为杀了李重光就能够完成了自己的终极使命;而对于自己的老师,他几次三番地宽容老师,哪怕老师念出曾经他感到屈辱的毕业评语“功课优秀,头脑愚蠢;一节莽夫,难成大器”,他只是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绝不敢伤害老师”;尽管他的老师总是他的障碍,尽管老师最后开枪杀死了他,他也只是艰难地吐出几个字“学生,已报国恩”,这里面没有任何抱怨和恨意!他是那么的忠心耿耿,他没有多杀其他阻碍他的人,可见他也是不愿残害自己的同胞的,他的本性也是善的,他没错,错只错在腐败的清廷,错只错在他爱错了国,清廷才是这一切罪恶的源泉,是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

历史有它的两面性,我们看一个人也好,看一本书也罢,都不能仅仅局限于视觉感触,仅仅相信现实呈现给我们的视觉往往会造成错误判断,正如这本书,它的内容是经过作者自己精心打造的,历史史实加上作者自己的想象构成了这一篇文章,而我们看文章的人却需要带着苛刻的目光去筛选,去评判,去感悟,才能收获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才能看到生命最本真的东西, 才不至于随波逐流,错误判断!

(注: 本书与历史史实不完全吻合,因为是读后感,不是读史感,所以此篇仅按书中内容来写)

上一篇:十九大专题报告范文下一篇:时间管理读后感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