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论文

2022-05-11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中国语言文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日语语言与我国的语言具有非常类似的地方,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历史传承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并且也与两国的地域分布以及文化传播都具有非常密切的练习。日本与我国的地理位置非常的接近,中间也仅仅只是隔了一条海峡,伴随着两国之间的交流日益的频繁,两国之间的文化以及傳统也在相互的融合、吸纳,这也促使日语语言当中具有着明显的中国文化特点。

第一篇:中国语言文学论文

谈谈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

摘 要:日本和我们中国是邻邦国家,日语与我们的语言存在着很大的相似,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历史传承,同时还与两个国家的地域分布和文化传播具有很大关系,日本与我国的地理位置非常近,两国间仅仅相隔一条海峡,两国间具有非常频繁的交流[1]。日本民族非常善于学习,同时对自身文化的发展非常注重。日本在很早之前就开始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且在古代中就已经与我国具有密切的交流,所以中华文化是日本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关键词:日语;语言文学;中国文化

作者简介:郭宝江(1997.11-),男,汉族,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人,本科,沈阳师范大学日语专业。

日本是我国的邻国,我们两国间的距离非常短,从而使两个国家的文化、习惯、风俗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相似之处,并且两国间具有密切的往来。我国古代的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比较发达,而日本作为邻国,受到了我国文化较大的熏陶[2]。当前许多日语语言文学逐渐出现在了高校课堂中,经过长期的学习和探索,会发现日语语言文学与我国文化具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其思想、艺术和规律等许多方面都与中国文化相近,体现出了我国民族精神,同时还可以促进我国与日本国家的沟通和交流。

一、日语语言文学的特点

(一)具有非常鲜明的语言和标记

日语发音与汉语的区别比较明显,所以日语语言文学的标记非常鲜明,同时日语文学中具有相对显著的本土特色,并且日本文学中在不断的吸收外来文化,文学形式中也在逐渐吸收一些新鲜的血液,从而对日本文学进行强烈的新旧交替,促进日本文学的发展和进步[3]。

(二)具有相对比较强烈的社会性

日本文学中无论是早期还是近代,都具有非常强烈的社会性。近现代日本语言文学作品中对各个阶段的日本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集中的反映,突显了国民存在的困惑,充满了对未来的强烈憧憬。由于受到日本地域性的一些影响,使日本文学作品紧密联系着时代变迁。日本文学作品在远古时代中就存在着比较强烈的城市化倾向,日本在远古时代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存在于京都,所以那个时期的大部分文学作品都会以京都为背景。日本国内武士在江户时代成为了新贵族,其中从事文学作品的武士促进了日本文学作品重心的转移。

(三)具有比较浓重的家庭文化意识

日本社会中比较注重家庭文化,他们对亲情比较重视,能够深切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对于日本人来说,家庭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核心,是民族的重要精神。日本中下层百姓在战国时代中的生活异常困苦,每个家庭中只有相互协作,共同报团才能维持生活。战火导致许多青年男子背井离乡,使他们思乡心切,从而使他们更加渴望亲情。

二、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

(一)日本文化将中国文化视为安宁的象征

日本国家的文学作品中,关于中国文化的任何时代的作品,都在追求安宁与和平,这种安宁不仅存在于生活状态,同时还存在着深入内心的对安宁的诉求。在近代的文学作品中,对安宁的诉求更加强烈,虽然纷争不断,但是日本的内斗不止,只是被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然后日本人民强迫性的思想转变。由于日本人民各个阶级的思想受到严重冲击,导致他们变得更加惶恐和不安,世界在他们眼里变大更加巨大,一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具有上千年农耕历史的日本不仅存在着惊喜,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害怕。所以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日本本土文学不断发展,日本人民对和平和安宁的中国文化追求更加强烈。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又在二战末期遭受了核武器攻击,这是世界上唯一一次的核武器攻击,使日本刚刚树立起的民族自信又开始变得惶恐。战争后的伤痛逐渐蔓延,使日本男性人口锐减,一些受到长期打压的女性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推动了战后重建的进行,使日本女性逐渐意识到了发展。女性作家对战后社会进行了细腻的描绘,母性形象引领日本社会不断重建,逐渐恢复发展的自信心,对社会进行有效的安抚。

(二)日本文学作品中中国文化存在着缩小意识

中国文化在日本人民笔下的概念比较广泛,但是在實际的描写过程中却缺乏宽阔视角,我们可以在文学作品和电视剧中都可以直观的发现,日本文学作品中极少描绘宏大的场景,只注重推崇精致。日本文学作品中的大社会就是小家庭,整个社会生活中都是一些丈夫的工作和妻子的生活,同时还包括着孩子学习等一些小人物的活动。中国文化概念相对于日本人民来说,与亲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他们认为微观的中国文化就是家庭。

家庭中存在着非常多的日本特色,日本的上层阶级追求庭院美学,他们认为搭配精致合理的庭院非常重要。所以在日本文学作品中只要有条件就一定会对庭院进行介绍,精致庭院的描绘就相当于非常重要的旁白,可以对一些意向进行精巧并且隐晦的表达。

(三)有关于日语的相关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出现了大爆炸,在传统的时代中,最佳信息获取渠道为书籍,但是在当前的时代中,互联网逐渐成为了人们对信息搜集的首选渠道。新时代中的信息获取容量和便捷性都大大提升,所以日语学习逐渐变得轻松,我们可以在网上进行相关书籍的查找,可以获得各类的音频和信息资源,甚至一些名师会在网上进行授课,使我们的学习更加便捷。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可以促进各个地区人们进行相互的交流,使学生可以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语言学习环境,能够与日本人做朋友。

三、结束语

中国文化在日本语言文学环境中属于非常重要的一个象征,其文学中的重要内容就是日本人对和平和安宁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所以我们要想对日本语言文化进行有效的学习,就要对中国文化概念进行认真仔细的揣摩,从而将其不断的扩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欣欣.浅谈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J].西部皮革,2016, 38(18):239-239.

[2]李爽蓉.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J].才智,2018(11):188-189.

[3]王燕.浅谈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J].现代交际,2017(8):12-13.

作者:郭宝江

第二篇: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

摘要:日语语言与我国的语言具有非常类似的地方,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历史传承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并且也与两国的地域分布以及文化传播都具有非常密切的练习。日本与我国的地理位置非常的接近,中间也仅仅只是隔了一条海峡,伴随着两国之间的交流日益的频繁,两国之间的文化以及傳统也在相互的融合、吸纳,这也促使日语语言当中具有着明显的中国文化特点。

关键词:日语语言;文学表现;中国文化

引言:

从地理位置之上来看,日本可以说是我国的近邻,两国之间的距离非常的进,这也促使彼此之间在人文素养、文化习惯以及民族风俗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密切的练习。在古时候,我国的经济、文化以及政治都非常的发达。由于地理位置胃肠近,这也促使两国之间在学习当中湖湘熏陶,并且在文化当中也能够有所体现。据相关的调查可以发现,目前日语的语言文学已经逐渐成为了高校课程教学当中主要的专业,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必修课,在长期的研究过程当中,也可以发现,日语语言文学与我国的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特别是针对语文文学当中所展现出来的发展规律以及主要的思想都非常的接近,这也充分展现了我国民族主流意识以及思想。

一、日本语言文学的主要特点

(一)日本语言文学当中的语言标记性特征

从某一种特殊的意义上来说,中国的语言作为日本语言当中的重要起源,日语在许多的词汇发音上以及书写之上都借鉴了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文学创作当中同样也展现了本土独有的特点,同时,日本具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这也促使其在不断洗手外界新知识的同事,在语言文学的表现形式之上也都长线出新旧不断交替的一种特殊的现象。

(二)如本语言文学当中独有的社会性的特征

社会性作为语言文学当中特殊的内容,同事也是针对作品写作和创作中重要的内容。其次,不管是在早期的作品表现当中,还是在近现代的著作当中,都是时代发展的重要产物,同事也集中反映了当地的经济以及文化特点,这与国民历史文化与变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其所展现出来的语言文学也都会与地区文化紧密相连,展现城市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在日本政治中心京都,语言文学的发展与创作有了新的突破,例如:《今昔物语》等等。

二、日本语言文学当中所展现出来的中国文化

(一)日本语言文学当中所展现的中国谚语

谚语可以说是我国文化表现当中最为特殊的一种形式内容,经过针对日本语言文学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日语语言当中有许多的内容都与我国的文化密切相连,甚至还接住了我国的许多汉字来进行展现,这些都能够展现出句子在表现过程当中的内容,同时也能够充分展现我国文化表现内容。例如在日语表现当中的依据熟语当中,看到“青菜”与“盐”这两个不同的汉子,就可以展开一定的想象,将青菜放到盐当中的作用就会导致青菜失去原有的水分,这就能够想象到我国的依据谚语,即“无精打采”。从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日本语言文学与我国的文化具有一脉相承的重要关系,日语的语言同时也展现了我国文字的主要特征。

(二)日本语言的学习

伴随着现当代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知识数据也已经呈现出一种爆炸化的时代,人们借助于计算机互联网的时候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相应的信息,与他人进行沟通。除此之外,在计算机互联网发展的阶段,信息化内容也随之更加多样化,针对消息的获取方面以及获取的途径等方面也更加的丰富与便捷。相比于那些只能够从书本当中获取丰富信息的时代,学习也已经变得更加的简单,在计算机网络之上则能够很轻易的去找到相关的学习资料,还有一些教育教学者通过视屏就可以观看。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解决语言环境的苦恼,并且在社交平台结交一些朋友,并且使用日语进行交流和沟通,在特定的环境之下来表达情感,说出自己的看法以及对文化的态度。从中我们也可以充分看出,日语的语言文学和中国文化之间具有着非常深厚的关联性,要切实的完善相应的教育教学内容,针对日语文学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这样才能够在现实当中进行更加全面的研究。

结论:

综上所述,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距离非常近,中华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与变迁的过程当中也已经逐渐成为了日本语文文化学习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虽然日本的语言文学在后期的发展过程当中也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内容,但是中华文化依旧通过其非常强大的感染力影响着我国的日本文学内容。通过本文针对日本语言的分析和了解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可以充分看出这些内容,同时也需要更深入的去了解日本的语言文化,或者是对其内容进行研究,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准确的分析并且概况其中的内涵,不断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

参考文献:

[1]跨文化视角下日语语言文学中的语言艺术解析[J]. 辛子昱.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06)

[2]日语语言文化的理论研究——评《日语语言与文化研究综述》[J]. 罗莉. 社会科学家. 2021(05)

[3]中国的日语语言研究何去何从[J]. 王忻,徐一平,林璋,彭广陆,毋育新.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1(03)

[4]中国的日语语言研究:困境、挑战与前景[J]. 王升远,修刚,王忻,张威,李运博,毋育新,孙颖,毛文伟,郑咏滟.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21(05)

[5]国家课题中的日语语言研究热点与动向分析[J]. 李静波.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20(03)

[6]基于文化视角的日语语言文化特点探究[J]. 张昀. 今古文创. 2020(24)

[7]日本出版的日语语言类学术期刊一览[J]. 陈会林,大泷幸子.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20(04)

[8]2018年度中国的日语语言研究综述[J]. 许宗华.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9(05)

[9]2017年度中国日语语言学研究状况及动向分析[J]. 施建军.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8(02)

[10]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J]. 李爽蓉. 才智. 2018(11)

作者简介:段慧瑶(2000.10~),性别女,民族:籍贯(湖南省耒阳市),单位(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日语

作者:段慧瑶

第三篇: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教育改革探析

摘要:中国语言文学教育的当前问题是过多地关注“理论”和“历史”的教学,尤其是古代经典的事迹或者是人物形象。而针对于中国语言文学的教育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回归古典文本的教与学。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消除当前的教育问题,老师愿意讲话,学生喜欢学习,这不仅扩大了老师的学习范围,而且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范围。经典通常是意识形态的集合,因此“回归经典”的教育改革至关重要。我们需要从时代的需求出发,为经典作必要的选择。

关键词: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改革;探析

中国语言文学是指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学。它包括汉族和各种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学,高校可以在每个二级学科中建立几个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的主要学科具有广度、多样性、丰富性和复杂性,涵盖了几乎所有与汉语和写作有关的学科。在我们目前的教学中,基于意识形态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它由于关注“概述”和“通史”的教学,并且有许多课程并不强调教授中国语言文学的经典著作。特别是在不注意阅读和教授古代经典的情况下,经过这种方式培训的学生获得了很多知识,包括形而上学的知识,而且鲜为人知的原著和特定原著。结果是“两个极端都失败了”,也就是说,一个极端在理论上是空的,而另一个极端则对特定的经典文本几乎一无所知。

一、中国语言文学教育现状

汉语和文学是大学中建立最古老,最受欢迎和影响力最强的学科之一。首先,在国家高校内部,由于重点和特点,对汉语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很难从经费或项目上给小费。其次,在国家高校中强调实用性和实用性的学科,没有充分认识到汉语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和实用状态和功能,而忽略了该学科的辅助作用。其他适用和实践学科。第三,民族大学的汉语言文学学科往往不被全国高等学校的汉语言文学界所认可,处于边缘状态。因此,民族大学的汉语语言文学学科在学校被忽略而在学校外被边缘化了。

例如,我们的大学生已经完成了课程文学概论,他们所获得的是老师和教科书的“二手释义”,融合了古代和现代的中外语言。这种“二手计数”通常是教师对某些教材的个人总结,但叙述者不知道中国的《文心雕龙》和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什么。对于学生来说,一方面,他们可以在宏观层面上“安静地讲话”,而大范围的争论却不能解决问题的空洞理论。另一方面,他们在微观层面上缺乏原始文本的知识。某个句子只能支持我们,不能说出来,或者因为它从未被阅读过,或者无法被记住或遗忘,并且实际上处于无知状态。

为此,我们需要回顾中国和文学专业的学术和人才发展方向。从主题定位的角度来看,语言和文学必须反映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语言的发展必须能够有效地描述和解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因此不再需要进一步的汉语培训。“说话”或“背着二重奏”的意义和理解类别必须以开放的视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并为理论,语言和文學体系中的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思想和观点。另外,在人才发展定位上,还应在实践比赛中进行中文和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注意中文和文学专业等领域的专业差异,引导学生进行人才开发。

二、中国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中国语言文学课程设置的应用转型

可以“企业文化传播”课程。增加了“企业文化传播”专业课程,强调了在现代企业经济文化中进行激烈竞争的必要性,并且需要“一揽子计划”来提高企业形象,并在企业社会和经济发展活动中树立品牌。应该向公众展示公司的正面形象。特别是在现代网络信息发展时代,公司需要通过充分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以及其他媒体来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形象。为此,需要一门实用的“企业文化交流”专业课程,培养公司所需的实践人才,成为公司文化的创始人和分销商,提高公司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并拥有丰富的设计。灵活多样的文化活动和交流方式,使企业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并在新媒体、企业凝聚力的核心和灵魂的影响下,将企业活动的积极内容和新闻迅速传播给外部人变成了。

(二)中国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的阅读培养

首先从阅读能力的角度来注意扩大专业学生的阅读量。注意对阅读任务的深入了解,并举行标准的阅读报告会,以发展学生的经典阅读技巧、深入的阅读技巧、专业的阅读技巧,并确保他们的阅读报告培训计划的完整性和系统化。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可以进行特殊的辅导课程以阅读经典和经典,教师可以在提供必要的阅读指导,并帮助和培养阅读技能的前提下训练学生了解世界。

(三)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在中国语言文学教育中,应注意课堂教学和实践教育的整合,并通过与校外的公司和机构联系进行合作,中文和文学专业的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体验。感受将中文和文学知识应用到社会中的价值和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学习和改善他们在现实世界中的专业经验的热情。同时,它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对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的全面评估,对包括第二课堂在内的学生评估体系的评估,以及汉语和文学专业项目和课程的推广。实现学术差异化,在第一和第二教室之间建立完美的联系,并使用更灵活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专业和实践技能。

简而言之,必须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面向应用的专业教育,并改革课程内容在中国语言文学领域。从专门学习汉语和文学的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能开始,将提高他们的口语和书面技能,并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中,将培训和培养他们的实践和创新技能:满足社会对汉语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荣.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52 - 153.

[2]赵丽娜,谭宏姣.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与特点[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10).

作者:李首鹏

上一篇:美术专业导论论文下一篇:中国艺术鉴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