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农业论文范文

2022-05-10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信息农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智慧农业作为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积极的实际意义。青岛市的智慧农业发展起步较早。早在1999年,青岛市政府就将建设青岛市农村经济信息网列为当年在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方面重点办好的12件实事之一。

第一篇:信息农业论文范文

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农业信息管理与利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浙江农林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

摘 要:《农业信息管理与利用》是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干课程之一。论文针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评价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确定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引入讨论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跟踪科技前沿,完善考核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后续的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农业信息管理与应用;农业信息化;教学改革;专业硕士

农业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各种智能工具,为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经济、社会、技术等环节提供有效信息支持,实现农业产、供、销等的科学化和智能化的过程[1],它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近十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2005年中央首次将“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

纳入当年的1号文件并在2006年、2007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要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2008年中央将“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纳入当年的1号文件并在2009年、2010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提出要发展农村信息化、推进农村信息化;2012年中央将“全面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写入1号文件;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加快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国家农村信息化试点建设”发展农业信息服务等;201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建设以农业物联网和精准装备为重点的农业全程信息化,加快推进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2015年中央1号文件则要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种植面积和产量统计调查,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普及,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从历年的中央1号文件可以看出:加强农业和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从而提高我国农业和农村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紧迫任务[2]。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亟需大量掌握了农业信息技术的人才,而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主要为农业管理、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农业推广、涉农企业等部门中与农业信息化相关的各种岗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是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之一。《农业信息管理和利用》是浙江农林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农业硕士(原农业推广硕士)农业信息化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此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等直接影响着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而影响我校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为培养农业信息化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依托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本教学团队对该门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并提出了一些后续的改革措施。

一、已实施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确定合适的课程教学内容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同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后者侧重于对学术理论的探究、知识生产潜能的挖掘,而前者则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岗位适应性的提升[3]。由于我校农业信息化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时间不长,确定该门课程合适的教学内容是当务之急。本教学团队依据现有的农业信息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优势和已有的资源条件,确定了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该课程所涉及的技术,包括农业信息技术概述、农业数据库系统及管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农业模型、农业遥感监测、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和精确农业技术等。由于课时有限,这部分内容仅简单的讲述原理及应用;第二部分为农业信息采集技术,包括机器视觉、近红外光谱、高光谱成像等传感器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第三部分为典型的案例教学,该部分内容旨在锻炼和考查学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林业等相关产业的能力。教材选用李军教授主编的《农业信息技术》,参考书包括曹卫星教授主编的《农业信息学》、邹小波教授等编著的《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与数据分析方法》。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我校農业信息化硕士学生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板书有机组合。对于所涉及到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进展,采用多媒体教学,它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信息量大,形象直观,图文声并茂,不仅能使学生快速的了解课程中涉及到的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进展,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其学习兴趣,使教师免除上课板书的劳累[4]。考虑到学生生源类型多,个体差异性大,对于所涉及公式的推导,则采用传统板书讲授。这些教学手段的结合,易于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使得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从而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富启发性和真实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引入讨论式教学

针对学生视野不开阔、知识结构不新等问题,引入讨论式教学。布置学生阅读与农、林业信息技术或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高水平文献、查阅最新的信息技术在农、林业应用的进展,或是结合已有的知识设计一些简易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一定时间查阅论文、收集资料、设计系统和制作PPT后,由每位研究生轮流在课堂进行汇报并开展讨论,其他同学和老师则进行点评。通过这种讨论式教学,可以锻炼他们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拓宽其视野并且提高运用专业知识紧密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科研项目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将现代农、林业中信息技术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跟踪现代农、林业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最新进展及研究成果,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例如,根据肉类新鲜度的变化特点,讲解采用电阻抗技术、电子鼻技术、光谱技术等进行肉类货架期预测的原理;以茶叶品质的无损检测为例,讲授分别采用普通机器视觉技术、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高光谱成像技术以及多技术融合进行农产品品质检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植物叶片为对象,讲解光谱技术、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植物水分、氮素等胁迫下的研究应用进展。通过这些丰富和补充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农、林業中的应用,拓展其思维。

(五)制订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

实践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3]。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本教学团队注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避免学生产生“高分低能”的现象。与此相对应,我们调整了课程最终成绩的评定方法,课程成绩包括平时成绩、课程PPT展示成绩和期末笔试成绩三个部分。与课程改革之前相比,考核方式的变化有:期末笔试成绩的权重从改革之前的80%降低到50%。考试内容则增加了分析题型、应用题型等,以考查学生在短时间内依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平时成绩的组成及权重设定为考勤成绩10%+作业10%,改变了以往仅以考勤作为平时成绩评价的方式。增设了课程PPT展示环节,并将其权重设定为30%。此外,我们还设立奖励分,将学生积极提问并回答问题纳入总评成绩。考核方式的转变加大了对学生理论知识考核的深度,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考核的力度,有利于引导学生真正静下心来学习,改变了以往“考前突击、考后就忘”的现象。

二、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一)增设实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能力是农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所必须必备的能力之一。然而,仅仅依靠为数不多的课堂教学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需充分发挥团队的教学与科研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学科的科研资源,以学校及学院自身的仪器平台为基础,进行“农业信息管理与利用”课程的实践教学。例如,我院拥有浙江省林业智能监测与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智慧农、林业研究中心和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可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奠定基础。在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可合理利用课堂内外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和使用相关实验设备、软件,并增设课程实验学时,以期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完善的教学服务。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强调其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其教学活动一般以有关职业实践为基础。而现有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或研究生课程的青年教师多数从事理论研究,缺乏与企业的沟通合作,不具备相关专业的实践经验,不能有效提升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因此,需提升相关教师的实践工程素养,一些有用的措施如下:第一,建设一支专任与兼职相结合的教师团队。聘请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富有实践经验的农科类企业技术人员担任该门课程的兼职教师,让他们结合行业的动态以及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专题报告,将最新的行业案例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增强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经验;第二,建议相关授课教师积极投身农林类相关企业学习交流,多与企业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沟通与合作,及时了解信息技术的管理及具体应用,从而丰富教师的实践教学经历,进而在课程教学中有针对性的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桂珍,邓文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J].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9(1):71-74.

[2]余建桥,梁颖.现代农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3):162-165.

[3]杨光,曹张军,杨雪霞,等.面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生物分离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纺织服装教育,2014,29(6):528-529.

[4]周竹,曾松伟,方益明,等.农林院校“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6(3):85-87+96.

基金项目:浙江农林大学2014年研究生优秀课程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周竹(1984-),男,湖北汉川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作者:周竹 曾松伟 方益明 周厚奎

第二篇:发展智慧农业 推进农业信息化

智慧农业作为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积极的实际意义。青岛市的智慧农业发展起步较早。早在1999年,青岛市政府就将建设青岛市农村经济信息网列为当年在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方面重点办好的12件实事之一。确立了“一个平台、两个中心、三个服务系统、八个数据库”的建设方针,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工作,面向农村基层和广大农民群众,以农村经济、科技、市场信息开发利用为重点,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设计、规划和建设方针,建成功能先进、反应灵敏、渠道畅通、信息丰富、服务青岛、辐射山东、连接全国和世界的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并以统分结合、需求导向、联合共建、扩展性和公益性等为原则,建立起了一个综合性的农业信息化平台,为今后智慧农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同时,为了解决电脑及电脑操作普及问题,2001年青岛市农业部门开展了“金农工程”,旨在建设“电话语音服务平台”和“涉农企业电子展台”。“金农工程”的建成,在青岛市智慧农业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运行模式在国内也尚属首创,开创了国内农业信息下乡入户,信息资源共享的先河。

2007年,青岛市启动了“12316情系三农服务热线”建设工程,并于2008年6月16日正式开通。组建了100名市级农业专家咨询团,每天安排5名专家坐堂服务,其他专家通过小灵通与12316呼叫中心相连,为农民提供咨询服务。同时,还组建了80名市区级农业专家组成的农技服务队,为农民提供现场诊断服务,形成了上下联动的服务机制。截止到2008年年底,共发展农村会员用户23万户,帮助农民解决了许多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受到了农民的广泛欢迎。

根据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部署,青岛市积极指导各市区、各乡镇开展了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一站通”注册业务,利用农业部网站开设的“一站通”系统,即时发布当地供求信息和查询国内外信息。并对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和种养大户开展了“一站通”注册技术宣传活动,到2005年6月,青岛市已在农业部网站注册一站通站点238个,2008年年底,全市所有乡镇都注册了“一站通”站点。通过“一站通”注册应用,胶南市王台镇、平度市南村镇等许多乡镇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为青岛市的农产品流通和农民致富探出了一条新路子。

为加快青岛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2012年青岛市建设开通了“农业科技110”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青岛市“农业科技110”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依托云计算、互联网、网络通讯、移动通信、视频诊断领域的最新技术,通过整合青岛市农业系统信息资源,建立了统一、开放的青岛市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农业资源数据的高度共享。它在传统的农业信息服务范围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建立了全新的农业信息服务理念。它集农户档案信息管理、专家服务、视频诊断、测土配方、网上摊位等云存贮、云数据、云计算、云服务于一体,让广大农民用户通过12316热线电话、电脑、手机、农民一站通等任一设备,都可接入平台,接收平台提供的各种服务,拓宽了农民接受信息的方式,满足了农民多样化场景应用需求。

“农业科技110”作为青岛市政府在智慧农业领域又一次革命性的创新,在原已建成的“12316情系三农服务热线”基础上,规划建设了青岛市“农业科技110”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指挥中心,建立了热线指挥调度服务平台。在五市三区农业部门建立了市区分指挥中心;在全市50处农业科技区域工作站建立了“农业科技110”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服务站;在每个村设立了1名科技信息联络员,由此建立起“四位一体”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并且组建了以12316热线指挥调度服务平台,百万农户信箱服务系统,3G远程农技视频诊断系统,青岛市农业服务门户网站,短信服务,农经信息化监管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追溯系统等为主的七大应用系统。结合由“农业科技110”专家咨询团,“农业科技110”技术服务队,村级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联络员队等组成的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专家服务队伍,使农业现代化的脚步遍及青岛市各基层。并通过建立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服务机制,对各服务端点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真正做到信息共享、反应迅速。并为部分“第一书记”任职的村庄和新型社区安装了“农民一站通”设备,共在平度市、莱西市、即墨市、胶州市、黄岛区五区市安装“农民一站通”设备29台,用以查询农村政策、农业科技、市场价格等农业信息,并能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远程农业视频诊断等服务。

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110服务水平,2013年青岛市政府又启动了智慧农业建设工程,编写了“2013年度青岛市智慧农业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该平台以云计算技术为核心、以构建基础网络为支撑,建设“农业服务信息化系统”、“农业监控信息化系统”、“农业信息采集信息化系统”三大系统,实现了各类农业应用系统运行环境、平台数据与信息的统一,有利于为农户服务、政府监管提供全面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撑。 (王昊 青岛农业大学)

第三篇:农业信息化:现代农业新引擎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信息时代如何跨越数码鸿沟,有效推进信息化进程,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关系社会和谐与长远发展的系统性课题。一大批长期从事农业发展研究的科研工作者长期进行这方面探索研究,对我国的农业信息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甘国辉研究员就是其中的一名佼佼者。他长期从事农业发展研究,是我国“九五”、“十五”期间科技部农业信息化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在经济地理学、农业信息化、环境经济学方面有着深厚造诣,参加主持过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曾获得过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

信息化助推产业化

科技部的农业信息化项目是由现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王宏广发起的,王主任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提起这事,甘国辉感触颇深。“九五”期间,他开始担任首席科学家,开始负责组织实施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当时互联网在我国方兴未艾,但因为看到了互联网在推动信息化的功能,甘国辉组织该项目参加单位,共同建立了我国较早的大型专业性农业信息网站“中国农业专家热线”。该网站发挥了重大的影响力,培养了一大批农业信息化人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有效推动了该领域的壮大发展。目前,当初从事“九五”项目的很多人都已成长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持续推进我国的农业信息化进程。

甘国辉告诉《中国科技财富》,农业现代化是个热门议题,农业现代化某种层面上说就是产业化再加上现代技术。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很多人认为用现代技术来武装农业就是农业的现代化;如果用了现代技术,而实行的是小农经济,那根本不叫现代农业。现代农业一定是产业化的,是比较集约化的商品农业。十多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进步是比较明显的,但成效不如预期,不如国外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够。甘教授常说,中国农业信息化高速发展必然要取决于农业的产业化水平。

现在农业信息技术应用还是比较多的,信息技术的推广面临的问题不再是应用面多广,而在于真正的推广效果,能不能真正实用。不能简单的说“电脑进千家万户,千家万户联起来”就是农业信息化,常说最后一公里,认为把这根线接到农户手上就解决了是把问题想简单了,“电脑下乡”对推动农业信息化的意义值得推敲,农民真正需要的是方便无偿有用的信息。

甘国辉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曾去美国参观访问过一个农场。对于一个几百公倾的农场就几个人,几台PC机来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有很深的感触。美国农场主知识水平偏高,有成套的管理耕作体系,有专业的技术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几个人几台电脑,有个专门负责订货,有个专门核实气象信息与市场信息,实现了管理信息处理的流水线式作业。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一套专家管理系统或由技术公司来提供这样的一套系统。我国与这样的信息化水平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他指出: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政府的扶持很重要。工业反哺农业,转移支付都是为了要做好农业发展,补贴农业。必须要扶持一些公益性的网站,给农业提供一些免费有效的信息。作为一级政府,有必要每年要有一定的费用来支持公益性的农业信息网站,为农业服务。

现代技术武装农业

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主要指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用现代技术来武装现代产业化的农业,这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十一五”农业信息化项目中,甘国辉承担的就是农村信息协同服务的问题,研究如何将现有各种农业信息服务协调起来,一起服务于农业发展。

甘国辉认为:现有的各种信息服务如能协同起来,进行资源与服务方式的整合,提供相关有效资讯,可以提高信息服务的效率,节省大量的资源。现在用的比较好的农业110与农业呼叫中心也一样可以纳入到协同服务的体系中。这方面目前国内才刚开始做,通过进一步发展,很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应该能成为未来发展的一种导向。

在服务对象上,甘国辉也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可以把农业生产专业户、农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这些服务对象把农民联接起来,农民接受农业企业的信息而生产,从而在根本上为农民服务。信息化要有不同的层次,服务对象的不同层次,不能只针对农民,应该包括生产企业、流通环节、上层决策评估机构,建立完善体系。他感叹道:现在国内的农民太苦了,什么都得自已管。说来说去还是市场化水平不够,市场结构不完善,缺乏市场的中间环节填充,市场制度不健全。

调整结构保和谐发展

甘国辉非常赞同国家的土地流转制度,他说土地轮转的目的是把土地集中起来,使农户化经营往农业企业化经营转变。农户收取租金,空闲后进行生产力转移,以利于减少农业人口,发展第三产业,实现结构优化。我国现在直接从事农业人口占40%-50%,这还是太多,能够达到20%左右,就相对合理了。只有才能真正起到规模效益,达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集约化水平不高,对信息化的需求就不强烈。大规模的农场与专业户对信息的需求会迫切的多,有了比较大的集约化,信息化将会更加顺畅。我国目前的农业信息化推进速度还不是太理想,主要依靠政府推动。

甘国辉告诉《中国科技财富》,我国曾投入到精确农业的研究。精确农业一般上说要采用大型农机具,我国也曾引进过,但没办法推广,技术方面不成问题,主要是成本问题,还是一个规模经济的问题。要实施精确农业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在规模适当的情况下,发展中小型高技术农机具。精确农业的关键是集约化经营,一定要考量成本与效益的问题。这就要求科研人员一定要有市场眼光,相关技术的推广成本一定要评估,做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东西。

环境经济学也是甘国辉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他对现在严重的农业环境污染深感担忧。他呼吁对面源污染、污染水灌溉、大棚污染等问题加大关注力度,积极探索解决方法。他认为如果能够实现精确施肥能在相当大层面上解决农业污染问题,这也是实施精准农业的效果之一。

作者:许声毓

上一篇:科技职称论文范文下一篇:会计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