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安全标志说课稿

2022-09-06

第一篇:中班安全标志说课稿

中班安全教育说课稿

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师范生专业

教师技能训练及试讲

说 课 稿

课 题: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交通信号灯》 班 级: 2010级学前教育2班 学 号: 201083034065 姓 名: 曹 艳 萍 指导教师: 高 伊 依 时 间: 2013 年 5 月 24 日

说课稿《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交通信号灯》

安全意识是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及保证自身安全的基本行为的认识,他是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交通意外伤害已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一杀手”。近年来,幼儿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而且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于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常识所造成的。因此,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就尤为重要。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是通过让幼儿观看有关交通安全的标志,学习有关一些简单的交通规则,认识一些简单的安全标志。活动后创设有趣的交通游戏作为让幼儿在玩乐中巩固所学到的交通安全意识,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品质,使安全教育变的生动有趣。活动延伸部分留给儿童思考问题,并且提醒幼儿回家找解决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幼儿加深对交通安全的认识以及对交通标志的认识。

一、 说教材

(一) 说设计意图

交通安全与幼儿自身息息相关,交通标志的学习也符合幼儿好奇好问的特点。也有利于幼儿掌握安全知识,养成安全行为的良好习惯,使幼儿从中获得学习的喜悦。

(二) 说活动目标

《刚要》中指出:“教育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根据纲要精神以及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所以,我在设计活动目标时确定了认知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两方面的目标。体现了也符合幼儿活动目标的整合性。活动目标如下: 1. 教育幼儿走马路上要注意安全,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清晰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辨别能力。

3. 让幼儿学会认识简单的交通标志,了解安全通过马路应该遵守的交通规则,并且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品质。

通过所设计的教学活动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进行教学。

(三)说活动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学习有关的交通知识,认识简单的交通标志。难点是让幼儿理解并且遵守所学到的交通规则。

二、 说活动准备

在活动中为了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还通过采用感官教具来引起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一) 发现法

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刺激儿童的心智发展。幼儿教师应该尽可能的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幼儿进行积极探索,体验发现的乐趣。根据幼儿有好奇好问的特点: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他们平时看到的小画书以及所见的或者是平时家长、老师说过的交通标志。让幼儿通过观察、辨别,来认识简单的交通标志。

(二) 讨论法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听儿歌,玩游戏时《猜猜看》积极大胆的说出自己所看到的和自己所听到的,使其在讨论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有趣,让幼儿在讨论中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分享。在幼儿探索前后和探讨过程中,引导幼儿积极地与老师同伴进行交流、探讨问题,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及时认出信号灯,老师要予以表扬和鼓励,同时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应该设计一些问题,引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索,让幼儿通过思考和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体验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喜悦感。

(三)游戏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适量的添加小游戏。根据幼儿天生爱玩和爱游戏的特点,在教学或教学活动过程中组织幼儿开展一些游戏。通过游戏,来激发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在本次活动中,我通过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加入游戏《猜猜看》让幼儿及时巩固所学到知识,通过在活动结束时以游戏《红绿灯》来结束本次教学活动,这样可以使幼儿更加的热爱和喜欢学习有关交通安全的知识,培养幼儿对学习交通安全的兴趣。

三、 说活动程序

(一) 导入部分

本次活动在设计时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在开头我以一首儿歌来导入,儿歌:

“小朋友,你别跑,站稳脚步把灯瞧,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准备好,

过马路应走斑马线,交通规则要记牢。”

(二) 基本部分

在导入部分中以儿歌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后,直接进入主题,想幼儿展示图片,告诉幼儿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并告诉幼儿在过马路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安全的通过马路,再通过游戏《猜猜看》来及时巩固幼儿所学的知识,以便于让幼儿更好更准确的记住所学习到的交通标志。同时又利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过马路的不安全行为,提高幼儿对正确过马路的认识。通过提问,让幼儿进行交流、讨论那些做法对不对?为什么?会怎样?提高幼儿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三) 结束部分

在结束部分,可以穿插一个交通安全游戏《信号灯》,让幼儿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游戏中通过让幼儿扮演角色来体验简单的交通规则,使教学寓教于乐。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来巩固所学的交通安全知识以及交通信号灯。

四、 说活动延伸

在活动延伸部分,我请幼儿回家后与爸爸妈妈讨论有关交通安全的问题,让幼儿搜集有关交通安全的标志,并画下来下节课与小朋友们分享你又认识了那些安全交通的标志。还可以请小朋友们搜集其他关于安全交通的儿歌,下节课与小朋友们共同学习这些安全交通的儿歌。通过活动延伸让幼儿回家与家人进行交流、探讨,加深幼儿对交通安全知识和交通标志的记忆。还让幼儿搜集有关交通安全的标志,并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把自己搜集的交通标志画下来,在下节课上与大家共同分享并交流,告诉其他同伴你所认识的其他交通标志。这样有利于引起幼儿的积极性和动手动脑能力,夸大幼儿的知识面,让幼儿在课外也能积极的学习有关交通安全的知识以及交通标志。

五、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的设计中,我通过游戏法,发现法,讨论法等方法的结合来提审本次活动的教学价值,让幼儿通过视觉、听觉、以及实践来学习教学活动《交通信号灯》,让幼儿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去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而然的学会认识交通信号灯,学会理解简单的交通规则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目标。

第二篇:中班安全教育《陌生人我不怕》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安全教育活动《陌生人我不怕》,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现实生活中一些不法分子以哄骗为手段拐卖儿童,他们的罪行给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摧残,使许多家庭沉浸在失去孩子的痛苦中,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陌生人我不怕》这节安全教育活动课。意在帮助幼儿树立初步的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说学情

中班幼儿已经有一定的语言基础,思维和表达能力也有了相应发展,而如何辨别陌生人,灵活应对陌生人又对幼儿是一个考验。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将各领域内容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注重了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让幼儿在讨论交流、情境体验中理解“陌生人”的含义,懂得“不轻信陌生人”,“不轻易跟陌生人走”的道理。

三、说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我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发展水平把目标定为:

1、知道“陌生人”的含义,懂得不轻信陌生人的道理。

2、能初步识别陌生人的哄骗行为,树立初步的防范意识。

3、提高遇到危险沉着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陌生人的含义,懂得陌生人的哄骗方式,树立防范意识

难点:幼儿掌握冷静沉处理问题的能力

五、说活动准备

本次活动我为幼儿准备了歌曲《小兔乖乖》、视频课件《不跟陌生人走》以及三种常见的陌生人骗小朋友的情境。

六、说教法

1、直观教学法:在第一个环节中,我运用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组织幼儿观看事例。让幼儿直观形象的了解陌生人哄骗小朋友的过程。

2、交流讨论法: 在第二个环节中,设置情境,让幼儿置身其中进行讨论,并通过多个问题的讨论,相互启发和补充,从而获得正确、统一的认识。

3、游戏教学法:在第五环节中,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如何应对陌生人,这种游戏的形式符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而且真正做到了将幼儿学得的经验转化为行动。

此外,我还适时运用提问法、激励法、观察指导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七、说学法

1、情境体验法:在最后一个环节组织幼儿运用情境体验法进行角色扮演,这样做不仅是顺应幼儿游戏的天性,也是幼儿沉着冷静处理问题的模拟练习。

2、辩论讨论法:通过讨论发散幼儿思维,使幼儿得出处理问题的方法。发展幼儿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感官参与法:活动中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辩一辩等多种感官参与,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应对陌生人的方法,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

八、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让幼儿学习这堂课,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歌曲引题,了解哄骗

活动开始,我带领幼儿随音乐《小兔子乖乖》进入教室。中班幼儿对歌曲及故事比较熟悉,音乐唤起了幼儿对故事的回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我会先提问:这首大家都熟悉的《小兔子乖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小兔子开门了吗?小兔子是怎么知道大灰狼不是妈妈的?通过提问,幼儿明晰了大灰狼利用“哄骗”的方法取得小兔子的信任,达到吃掉小兔子的目的,使幼儿理解“哄骗”的含义。接着提出一个假设问题:如果你一个人在家,有人来敲门,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幼儿联系实际思考判断。并追问:是所有人敲门都不开吗?进一步引导幼儿判别自己的亲朋友好友等熟悉的人会开门,不认识的人就不开门。为什么不给陌生人开门?我及时进行小结:陌生人可能是坏人,我们不能轻易相信。引导幼儿在讨论中建立“陌生人”的概念,初步树立“不轻信陌生人”的意识。

第二环节:观看事例,引发思考 第一步:看一看、说一说

在这个环节我利用《不跟陌生人走》的故事视频给幼儿呈现一个具体的故事情景。进行提问:如果你是小雨,会跟那位阿姨走吗?为什么?引发幼儿讨论。

那我们来看一下小雨到底会怎么做。看完视频后接着提问:那位阿姨是怎么把小雨骗走的?小雨认识这位阿姨吗?小雨的好朋友用了什么方法救小雨呀?我们怎么判断陌生人说的话是真是假呢?通过层层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梳理出故事中的阿姨是“陌生人”,进一步理解“陌生人”的含义,树立“不轻信陌生人”的意识。 第二步:想一想、辩一辩

在这个环节,我接着提问:如果小雨真的被带走的话,会有什么后果?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对后果进行推测,教师及时梳理、归纳幼儿的观点,并分享给全体幼儿,从而让幼儿明白跟陌生人走的严重后果,坚定幼儿不跟陌生人走的信念,牢固树立防范意识。 第三环节:律动表演,巩固认识

活动至此已经进行了10多分钟,孩子一直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我利用一首诙谐幽默的歌曲《我不上你的当》和孩子们一起表演,让幼儿在放松思考所带来的紧张情绪的同时,再次激起幼儿的兴趣,并达到警示幼儿不上当受骗的目的。

第四环节:判断推测,引发讨论

接下来,我为幼儿准备了三个情景,第一个:陌生人用玩具哄骗小朋友的情景。根据情景提问幼儿: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幼儿综合利用已有经验进行分析判断。第二个是陌生人用好吃的食物哄骗小朋友的情景。根据情景提问幼儿: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第三个是陌生人哄骗小朋友找爸爸的情景。通过情景,提问幼儿:遇到这种情况你应该怎么做?通过幼儿的辨析,使不轻信陌生人的意识再次植根在幼儿心中。在幼儿讨论后我及时小结:美丽的森林里也有害虫,我们的身边也会有坏人。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陌生人的话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要求不随便答应。分清好坏不上当,做个机智勇敢的好宝宝。这一环节使幼儿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并巩固了幼儿的已有经验。 第五个环节:角色扮演,增强能力

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创设了角色扮演活动“陌生人我不怕”, 首先由教师扮演陌生人进行游戏,接着让能力强的幼儿扮演陌生人再次进行游戏,这样做正是体现了“幼儿的经验是在运用中建立起来的”这条原则,真正实现了幼儿由经验到行为的转化,增强了幼儿沉着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

九、活动延伸

让幼儿可以在家和父母亲戚等人来扮演这个游戏,也可以让幼儿一人在家,请父母的朋友(幼儿不认识的)来扮演陌生人,来增强幼儿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幼儿对陌生人的认识。

12幼儿保育

舒佳园

第三篇:社会活动《常用的标志》说课稿

大九班 俞晶

一、设计意图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标志。而且会询问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那个标志代表什么?幼儿也对这些标志产生兴趣及好奇,这正是我们向幼儿介绍社会,以及社会生活的一个突破口。常用的标志活动我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幼儿通过找一找,认一认,画一画等了解标志的外形及含义,从而发展幼儿的想想力、创造力,运用了多种手段,从而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难点是: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意。

二、活动目标

1、 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认识常用的标志,引导幼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讲述对各种标志理解的含义。

2、 在认识常用标志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作创造,设计标志。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三、活动准备

1、 可通过照图片、图标、网上等办法收集各种图标。

2、家长、教师共同收集常用标志的资料作补充,同时为幼儿提供各色彩纸、彩笔等制作用品等。

3、各种标志的卡片,有代表性的录像片断,如:禁令标志、禁止通行、 禁止进入、 禁止鸣喇叭、 禁止停车、警告标志: 注意危险、 交叉路口、 铁路道口、、军人的标志、电视台得标志等。

4、幼儿用书

四、活动过程

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从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感知力、想像力、创造力。

第一环节:带领幼儿观看标志牌,“请小朋友看看标志牌上都是什么”?将幼儿引到“标志的世界”,目的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该活动中来。

一:运用多种感官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谈发现,这也是本节活动的重点。在教学中,要帮助孩子利用情景、协商对话等环境要素,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此,我让孩子在“标志”情景中,与标志零距离接触,通过看、摸、听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义。“你认识哪些标志?它有什么含义?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教师、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

二:标志小游戏,加强对标志认识的环节,教师准备各种标志的图片,让幼儿快速认出是什么标志?是什么意思,看看谁的反应快。这环节是难点。在游戏中幼儿对常见标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并保持了浓厚的持续探究的愿望,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三: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幼儿自选材料,尝试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创造、设计常用图标。如:班级标志、卫生间标志、园长室标志、厨房标志、节约用水标志、活动区标志等。多元智能理论提示我们:要发展智能优势,开发智能弱势,要面向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有差异的幼儿,采用不同的方式,适合不同的孩子,在这里,我们让孩子按自己对标志的认识,体验创造和设计常用图标。教师始终参与与幼儿的活动,及时地给予支持、引导、帮助。讨论设计图标,请幼儿想以想我们幼儿园需要挂上什么标志?设计什么样的标志,孩子们在玩中学、做中学,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协商、创造性、动手能力、由此也增强了。幼儿设计后大家分享,并把标志贴到相应的地方,由此得到升华,并结束活动。

2010年11月

第四篇:中班说课稿

•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语言活动《猴哥猴弟种玉米》,我将从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教学法以及活动过程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次活动的理解和认识。

一. 说设计思路

《猴哥猴弟钟玉米》这个故事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既熟悉又喜欢的猴子作为主角,讲述了猴哥与猴弟偷吃农民伯伯的玉米被发现后挨了一顿打后决定自己种玉米的故事。特别是猴哥猴弟都认为对方偷懒而自己也不劳作的情节尤为有趣,并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时常看到一些懒惰,总把错误推给别人的人,尤其现在父母都特别宠孩子,家里所有的人都为孩子服务养成了孩子动手能力差,颐指气使的习惯,这个故事即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符合《纲要》中的教育要求,即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 二. 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导向作用。<纲要>语言领域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是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环境。在新《纲要》中,活动教育提出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以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实践、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在

整个活动中都以幼儿的自主参与活动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活动感受,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 认知上:理解故事内容,初步学会复述故事,丰富词汇吧嗒吧嗒、喷喷香。

2、 能力上: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学会相互合作与分享。

3、 情感上:懂得不能偷懒,不能对家人说谎,要尊重与爱自己的亲人。

根据目标在活动中,我把在游戏情节中理解故事内容,懂得不能懒惰要相互合作的道理设为教学重点,根据中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用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设为难点。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此次活动的组织符合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的协调统一,寓教育于生活情景游戏之中,我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准备:

1、 物质准备

我给小朋友准备了多媒体课件《猴哥猴弟种玉米》 ,猴哥、猴弟、农民伯伯、玉米的头饰 ,这是为了让幼儿更快的进入游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2、 知识准备

我让幼儿先认识猴哥猴弟,了解猴子的基本特征,练习猴子的基本姿势。

四、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纲要》强调幼儿是中心,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学决定教〉在活动中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情景教学法,角色游戏法、课件演示法、提问法。

1、 情景教学法:根据故事内容,为幼儿创设情境,让幼儿模仿猴子的有趣姿势,体验猴子的慵懒,这种效果是图片演示所达不到的。

2、 课件演示法:幼儿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猴哥猴弟种玉米》发展孩子的观察力,激发孩子的复述故事的能力。

3、 角色游戏法: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他们自己来扮演这一角色,不仅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充分让他们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4、 提问法:在教学中,我会提一些开发性的问题如:猴哥猴弟钟的玉米和农民伯伯的一样吗?为什么?那我们能不能学他们呢?等这些问题来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幼儿有目的、有顺序地仔细观察、激发幼儿说的兴趣,创造幼

儿说的空间。

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幼儿为主体, 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创造条件让幼儿自己参与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让幼儿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本次活动我采用了谈话法,趣味游戏法 。

1、 谈话法:在活动中适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好的语言习惯

2、 趣味游戏法:幼儿在游戏中,边游戏边联系故事中的语句,正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五、说活动过程

在活动中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围绕目标将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使幼儿能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的状态,为了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 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儿歌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是幼儿发展语言必不可少的一种有效方式。用儿歌《猴哥》导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出猴哥猴弟。

师:老师问你们这首歌唱的是谁呀?哪位小朋友能够告诉老师猴子长什么样子?(请一些幼儿说说在说的同

时展示图片。

哪位小朋友能够表演一下猴子是怎么样走路的,怎么吃东西的?(其他的幼儿跟着学)让幼儿在看看、学学、做做的过程中加深对猴大哥的了解,也为下面理解故事作铺垫。

教师小结:大大的眼睛,骨碌骨碌的转。抓着耳,挠着腮,跳来跳去(丰富词汇咕噜咕噜的转)

二、出示多媒体课件《猴哥猴弟种玉米》 ,幼儿理解故事

1、猜想:猴哥猴弟种的玉米为什么和农民伯伯的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幼儿猜想)

2、出示多媒体课件《猴哥猴弟种玉米》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3、师问:小朋友们你们谁可以告诉我猴哥猴弟的玉米为什么会和农民伯伯不一样?请幼儿回答,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正如<<纲要>>中所说,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在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总结原来是猴哥猴弟偷懒。

教师小结:原来猴哥猴弟都对对方说谎,两个人在干活的时候都偷懒出去玩耍了没有相互合作,没有给玉米施肥松土。从而突破教学重点懂得不能懒惰,要学会相互合作的道理。

三、 依次出示故事角色头饰,老师讲述故事(教师操纵角色头饰教幼儿学讲故事)讲完后问:

第一天猴哥猴弟一起干活,第二天猴弟他到玉米地干活了吗?回家后对猴哥又说了什么?

第三天猴哥走到地里一看又说了什么,回家又对猴弟说了什么? 后来又怎么样了呢?

玉米为甚么没有长出来?用形象的头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跟着老师讲述角色的对话,锻炼幼儿的胆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四、 分角色游戏,让幼儿扮演角色,在游戏中学会复述

故事,在情境中体验。这个活动让孩子自己亲自参加,体验活动的乐趣。通过以上环节,突破了用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这个难点

五、 出示多媒体课件《猴哥猴弟种玉米》,同时提问幼儿跟着课件画面复述故事,对复述好的幼儿给以肯定和表扬。通过以上环节,突破了用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这个难点。

六、 总结:本次说课严格按照《纲要》中的要求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情感。

第五篇:中班 美术活动 说课稿

中班 美术活动

《美丽的纸杯花》说课稿

一、设计意图

各位老师好,我是12级学前8班的xx ,今天我带来的说课内容是中班美术活动《美丽的纸杯花》。先说说我的设计意图:一天,一个小朋友带来了舅舅结婚专门定制的大红色的一次性纸杯,这让我想起了纸杯花。中班孩子年龄较小,动手能力不强。而纸杯花不但美观漂亮而且简单易学,非常适合中班孩子学习。并且《纲要》艺术领域中指出:"应指导孩子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来美化和创造自己的环境。"因此我们想通过活动锻炼幼儿动手、动脑能力。

二、活动目标

再说说我的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我确定了认知、技能、情感三方面的目标:

1、知道用简单的图案装饰纸杯,使纸杯变得更漂亮。(认知)

2、能使用剪刀给纸杯剪出"花瓣"。(技能)

3、体验手工制作的快乐,产生初步的环保意识。(情感)活动的重点:增强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幼儿产生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的难点:能使用剪刀给纸杯剪出"花瓣"。

三、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本次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知识准备:会使用剪刀剪直线,已经听过故事《三只蝴蝶》

2、物质准备:范例、纸杯、剪刀、、勾线笔人手一份。

四、教法

下面说教法:《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①提问法②直观、探索法③讲解、

示范法④观察、讨论法⑤情境法

五、学法再来说学法,本次活动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发展为本,幼儿采用的学法主要有①讨论法②操作法③观察法

六、活动过程本次活动共有五个环节:

(一)以提问形式引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引入部分通过提问《三只蝴蝶》的故事,激发幼儿帮助三只蝴蝶做小花避雨的欲望。

师:小朋友,我们都知道《三只蝴蝶》的故事,故事里当下雨的时候,三只蝴蝶找什么避雨呢?可是花儿们有没有让它们避雨?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些小花给三只蝴蝶避避雨吧!

(二)出示纸杯及范例,探索纸杯花制作的方法。

这环节我选择先出示纸杯而不是范例主要是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说说日常生活见到的纸杯是怎么变成花的,有什么方法。孩子说完后再出示纸杯花,进行小结,调动幼儿制作纸杯花的兴趣。

师:用什么来制作小花呢?看,这是什么呢?(出示纸杯)这纸杯能变出小花吗?怎么变呢?想想看,试着和你旁边的好朋友说说。

小结:原来纸杯除了喝水,在剪刀的帮助下还能变成一朵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纸杯到底是怎么变成一朵花的。

(三)讲解、示范剪、画纸杯花制作的方法。

讲解、示范是为了让幼儿掌握本次活动的重点从杯口剪直线,一直剪到杯底,宽度要一样,制作出纸杯花。

1、讲解示范纸杯花制作的方法。

师:首先从杯口开始剪直线,要剪到杯底,相隔一段距离再从杯口剪到杯底。每段距离都要差不多一样宽。直到杯身全部剪开,用手将剪开的长条状花瓣向外打开后,再用我们的小手放在杯底花心压一压,一朵漂亮的红色纸杯花就做好。

2、欣赏范例,共同探讨除了红色纸杯,是不是其他颜色的纸杯也可以做漂亮的纸杯花呢?

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如果再画些图案,会不会更漂亮呢?通过"提问法"明确的把观察这任务交待给幼儿。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1、提出任务和要求:

(1)从杯口剪直线,一直剪到杯底,宽度要一样。

(2)用你喜欢的花纹方式来装饰纸杯花。

(3)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不要对着别人和自己,保持桌面干净。

2、幼儿作画,教师巡视,重点指导幼儿从杯口沿直线剪到杯底,相隔一段距离再从杯口沿直线剪到杯底。

(五)展示作品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创作经验,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

活动延伸布置场地"蝴蝶飞飞",引导幼儿将小花送给蝴蝶避雨,相互欣赏和交流。

五、活动特色

整个活动我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在活动设计中,我给予了孩子充分的创造空间,也充分尊重了每位幼儿的创造。并且充分利用了原材料特有的颜色,使作品更加环保和方便。

我的说课结束了,谢谢!

上一篇:医嘱执行制度及流程下一篇:已知平均值求随机数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