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物资管理制度

2022-06-20

它是实施某些管理行为的基础,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合理的管理体系可以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it物资管理制度》,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it物资管理制度

IT管理制度

一、 目的

1.1 为规范公司IT支持和维护相关工作,提高IT系统可靠性和总体服务水平,特制定本管

理制度。

二、 计算机硬件管理

2.1 公司统一采购的IT设备为公司固定资产,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给相关部门人员使用。

各部门使用人员须加以爱护、保持整洁,并保证良好的使用环境。若设备发生人为损坏、遗失等,需按具体规章制度执行赔偿。

2.2 行政部对公司所有IT设备建立明细台帐,并定期对硬件进行维护,检查各部门使用情

况。

2.3 设备添置、更换和升级:由各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提出申请,并注明详细需求,审

批和采购流程依据《IT设备申请及上网权限申请表》统一执行。

2.4 硬件故障:各部门使用人员发现硬件故障时,应及时向IT部说明情况,由IT部进行确

定并及时处理,各部门人员不得擅自拆装更换硬件设备。

2.5 相关部门如需领取耗材,需到行政部填写申请单。申请单须清晰注明耗材申请原因。

经IT部确认,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批后,由行政部统一发放,由IT部协助安装(如需)。

2.6 IT设备使用人即为该设备责任人,所属部门为责任部门。未经责任部门负责人批准,

任何人不得使用其他部门或他人IT设备。

2.7 原则上非办公电脑设备不得接入公司网络,员工个人私用电脑如有特殊原因,必须经

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由部门负责人和行政部负责人同意后,由IT部门专人检查系统安全性后方可加入公司网络。

2.8 IT部负责对公司所有电脑硬件使用情况的督查和监控。

三、 计算机软件管理

3.1

3.2 各部门及人员所使用的办公软件,由各部门会同IT部共同确定。 各部门须采购办公软件,应由部门相关人员会同IT部确认软件厂商及版本,须部门负

责人和行政负责人确认后采购。

3.3 软件故障:各部门使用人员发现软件故障时,应及时向IT部说明情况,并协助IT支持

人员进行确定和及时处理。

3.4 员工不得私自在工作机上安装与工作无关的程序,包括但不限于MP3/影音文件播放程

序、聊天工具、下载工具、游戏等。

3.5 工作时间(包括加班时间),公司员工不得玩游戏,听音乐,观看电影或使用迅雷下

载软件等。

3.6 移动存储设备使用管理:为防止公司资料非法外流以及病毒入侵公司内部网络,严格

限制员工使用外来软盘、光盘、优盘、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设备。

3.7 网络下载管理:为防止病毒侵入公司内部网络,保障网络资源的合理使用, 不得随

意下载与工作无关文件、信件等。

3.8 软件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病毒的预防:员工不得在工作机上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安装

软件前,应对该安装盘和软件进行杀毒操作;安装软件时应打开防火墙,防止病毒入侵。

3.9 软件的版本管理和控制:为了防止公司内的软件版本混乱和文件格式不兼容,由IT部

控制公司内工作用软件的版本升级,做到统一版本、统一升级;由于员工个人升级软件版本造成的文件格式不兼容问题一律由该员工负责。

3.10 IT部负责对公司所有电脑软件使用情况的督查和监控。

3.11 禁止将与工作无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存放于工作所用电脑或公司文件服务器,

绝对禁止将含有淫秽、色情、暴力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存放于工作所用电脑或公司文件服务器。如违反上述规定,公司将追究责任并严肃处理,因此导致的电脑故障或损坏,则由本人承担一切责任。

四、 Internet(互联网)使用管理:

4.1

4.2 任何时间公司员工不得使用公司电脑浏览淫秽、色情、暴力、违反国家安全的网站。工作时间(包括加班时间)公司员工不得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站,不得下载与工作无

关的文件,包括 mp

3、Flash、影音文件、游戏等。

4.3 公司员工不得使用BT/迅雷等可给公司网络造成严重带宽压力的软件进行下载。一经

发现,IT部即刻查封IP,截止时间以总裁办批示可重新接入公司网络为准,其间造成的不能正常访问公司局域网及互联网等故障及损失,由本人承担一切责任。

4.4

4.5 工作时间(包括加班时间)公司员工不得通过网络玩在线游戏,听音乐观看电影。公司员工不得私自更改本机 IP、DNS、网关地址;对于因私自更改造成的一切后果由

本人承担。

4.6 公司员工不得使用他人电脑上网,不得将无关人员带入公司使用公司电脑和通过公司

内网上网。

4.7 公司内严禁私接无线设备,如无线路由器、无线AP等,一经查出从严处理。

五、 信息安全管理:

5.1 目标:确保公司网络系统运行在一种合理的安全状态下,同时不影响公司员工使用网

络。具体目标包括:保障数据安全和系统安全。

5.1.1 数据安全

 防止未经授权修改数据;防止未经发觉的遗漏或重复数据;防止未经授权泄露数据;确保数据发送者的身份正确无误;确保数据接收者的身份正确无误;数据的发送者、接收者以及数据的交换仅对发送者与接收者是可见的;在取得明确的可访问系统的授权后,才能与该系统通信。

5.1.2 系统安全

 防止未经授权或越权使用系统;控制网络流量,防止过量的访问使系统资源过载导致的系统崩溃。内部网络流量超负

荷,保障内外网的正常访问。

5.2 适用范围

5.2.1 任何与公司网络设备相连的 IP 网络,所有连接到上述网络上的设备;

5.2.2 任何公司所属数据传输经过的网络,所有上述网络上传输的数据;

5.2.3 所有连接到网络中的设备,以及公司职员在该网络中使用的任何设备。

5.3 责任

5.3.1 在信息安全制度的涉及范围内,每个部门的信息安全由部门负责人或由其指定专人来

负责。

5.4 内容

5.4.1 内部人员的攻击:包括有意和无意两种。主要表现为:

 保密观念不强,或不懂遵守保密守则,随便泄漏机密;打印、复制机密文件;随便打

印出系统保密或向无关人员泄露有关机密信息;

 由于业务不熟练、操作失误,导致文件丢失或者误发,或因未遵守操作规则而造成泄

密;

 因规章制度不健全造成人为泄露事故,如对机密文件管理不善,各种文件存放混乱,

违章操作等造成不良后果;

 素质差,缺乏责任心,没有良好的工作态度,明知故犯,或有意破坏网络系统和设备;利用窃取系统的磁盘、或纸带等记录载体或利用被废弃的打印文件、复写纸来窃取系

统用户信息;

 通过非法窃取他人的用户名和口令来进入他人的计算机,拷贝文件或进行破坏;使用带有病毒的外来介质,带毒的光盘、存储设备等;浏览具有恶意代码的互联网网页。

5.4.2 外部人员的攻击或非法访问

 外来设备企图联入本企业的局域网;通过物理连接试图窃取管理员身份、或窃取重要文件;通过发送病毒邮件、蠕虫攻击;外部人员非法在本企业局域网中安装、使用木马、嗅探器等程序。

5.4.3 技术故障所带来的威胁。通常指突发事故 :

 由于硬件原因造成系统的故障;人为删除系统重要文件,包括不限于BOOT.INI、NTDETECT.COM、C:WINNT或

C:WINDOWS 目录及其中的文件等;

 新软件、硬件的不当安装引起系统无法正常使用;内部人员擅自使用其他软件或更改网络配置(如IP地址)导致服务器不能正常工作;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硬件损坏。

5.4.4 数据的意外丢失

5.5 由于硬件的损坏导致数据丢失;由于系统的不稳定导致数据丢失;电力系统故障造成的数据丢失;解决方案

5.5.1 软件资源的安全和管理方案

主要是规范光盘、移动存储设备使用、网络下载、使用外网邮件、软件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病毒的预防及使用控制。

5.5.2 数据资源的安全和管理方案

 存放有业务数据或程序的磁盘、光盘、优盘和移动硬盘等,应视同文字记录妥善保管;

必须注意防磁、防潮、防火、防盗;

 对硬盘上的数据,要根据安全分级建立有效的权限,并严格管理,对于内部访问级和

机密级的数据要进行严格的 NTFS 权限设置和必要的加密,以确保硬盘数据的安全; 存放有业务数据或程序的磁盘、光盘、优盘和移动硬盘等,管理必须落实到人,并分

类建立登记薄,记录编号、名称、用途、规格、制作日期、有效期、使用者、批准者等;

 对存放有重要数据的磁盘、光盘、优盘和移动硬盘等,至少要备份两份并分两处妥善

保管;

 日常工作数据不存放于引导分区及操作系统所在的磁盘分区(如:我的文档、桌面、

C 盘等);

 打印有业务数据的打印纸,要视同档案进行管理;凡超过数据保存期磁盘、光盘、优盘和移动硬盘等,必须经过特殊的数据清除处理; 凡不能正常记录数据的磁盘、光盘、优盘和移动硬盘等,须经测试确认后由IT部进行

销毁,并做好登记;

 对需要长期保存的有效数据,应在磁盘、光盘、U盘和移动硬盘等的质量保证期内进

行转储,转储时应确保内容正确。

 数据必须严格保密,未经部门负责人同意,一律不准对外提供任何数据和程序;

5.6 数据按规定进行拷贝以外,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和形式进行拷贝。密码安全和管理方案

5.6.1 培养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在指定的计算机或终端上操作,不要把密码写在记事本或

电脑上,有事离开计算机时应将其锁定;

5.6.2 防止电脑缓存、Cookies 记录重要密码,特别是办公室的电脑里;

5.6.3 做到口令专管专用,定期更改并在失密后立即报告;

5.6.4 人员调离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例如:人员调离的同时马上移交工作、更

换口令、取消帐号。

六、 附则

6.1

6.2

6.3

本制度最终解释权、修订权归属公司IT部。 本制度未尽事项另行规定,或参见其他规定的相应条款。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未尽细则自修订之日起生效。

第二篇:IT服务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为保障XX信息中心IT服务管理系统运维管理流程规范化执行,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和用户满意度,特制定本办法。

1.2 本制度的适用范围为XX信息中心。

2 事件管理

2.1 IT服务管理系统的事件包括用户的申告、故障、咨询,以及监控系统自动产生的告警。

2.2 事件处理过程中,如果需要对系统进行变更,必须提交变更请求单(变更单必须和事件单关联),变更完成后,继续事件单的处理。

2.3 事件处理过程中,若可以将故障定位到某个配置项,则必须将事件单与配置项关联。

2.4 由用户申报的事件,客服代表是该事件的责任人,必须确保事件得到有效跟踪与解决。

2.5 监控系统自动发送的事件单,由第一个接收的处理人员作为该工单负责人,负责过程跟踪和解决后的工单关闭。

2.6 服务台可以将事件单分配给一线工程师或二线工程师,一线与一线、二线与二线之间不能直接分派工单,一线可直接分派给二线,一线和二线可以将事件单重新分派给服务台。

2.7 重复事件必须被标识,如果服务台可以判断重复事件,则由服务台对重复事件进行标识,否则由事件处理人员负责重复事件的标识。

2.8 事件处理人员在完成解决事件后,应根据实际解决情况填写事件的结束代码,采用临时措施结束代码为“变通方法解决”。

2.9 服务台负责和用户确认事件的解决。由用户认可获得关闭的事件单的结束代码为“成功解决”;已解决的事件单如果没有得到用户的认可,须重新分配到原处理人员继续处理。

2.10 优先级为紧急的事件,服务台应立即分派给相应的工程师并电话通知,由工程师再次确认,确认为紧急事件,则应立即通报事件经理,事件经理协调资源处理。

2.11 各事件处理人员应及时响应和处理分配到本组或自己的事件单,如果超出规定的响应时限和解决时限,系统自动将事件信息通报事件经理和服务台人员,事件经理负责协调资源,并督促事件能够及时被响应和处理。

2.12服务台应及时将不能解决的事件升级到下一级,若未及时升级,事件经理应及时介入,负责协调升级处理。

2.13 每周召开例会,总结经验,并进行趋势分析,主动发现潜在问题。 2.14 每月产生事件管理报表,并对重复发生的事件和变通方法解决的事件,举行定期的事件管理会议对这些事件进行评估。

3 问题管理

3.1 问题先由问题经理审核,再分派给相应的问题分析专家,问题分析专家负责问题的诊断与解决,问题经理负责与服务台或问题请求者沟通问题处理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已解决的问题单由问题经理关闭。

3.2 多次重复发生的事件在工作人员恢复服务后,应创建问题单(问题单必须和事件单建立关联)。

3.3 问题处理过程中,如果需要对系统进行变更,必须提交变更请求单(变更单必须和问题单关联),变更完成后,继续问题单的处理。

3.4 问题处理过程中,若可以将根本原因定位到某个配置项,则必须将问题单与配置项关联。

3.5定期组织会议,对所处理事件历史记录进行趋势分析,将发现的问题提交给问题经理。

3.6每月定期回顾和产生问题管理报表,对没有解决的问题,举行定期的问题管理会议进行评估。

4 变更管理

4.1 所有影响生产环境配置项的变更均须填写变更请求单。

4.2 所有的变更必须通过变更经理审批,风险等级为重大的变更必须提前三个工作日提交变更经理审批。变更经理负责与各相关方面协同,严格管理其计划、测试、评估、审批、实施等。

4.3对现有业务系统产生影响的变更,例如因实施变更而需要停机或者中止业务,变更主管均需在变更执行前提前通知有关人员做好业务调整,减少对业务的影响,待实施完成后再次通告。

4.4变更主管负责变更计划的制订,包括:实施计划、测试计划、安全措施、回退计划、配置项更新计划等。

4.5在制定变更计划时需制定配置项更新计划并关联配置项信息,变更实施完成后需确保配置项信息及时更新,只有配置项更新完成后,才能关闭变更请求单;配置项信息的变更需要按照配置管理流程执行。

4.6对应用软件版本上线类的变更,除变更计划外,还应包括软件功能说明文档、软件技术说明文档、包含完整测试用例的测试文档,并提供已签字确认的测试报告。

4.7 对数据迁移类的变更,除变更计划外,还应提供转换方案,该方案一般包含数据转换策略、数据转换测试、数据备份及恢复方案、数据转换结果核对等方面的内容。

4.8每月产生变更管理报表,对失败的变更和风险等级重大的变更进行回顾和检查。

5 配置管理

5.1 配置管理所有配置项信息必须准确反应当前IT基础架构状态信息,任何设备进入机房前或系统投入使用前必须启动配置管理流程,以确保配置项信息与实际环境一致。

5.2所有生产环境配置项的更改都要通过变更管理流程进行控制。只有得到授权的人员(配置管理员)才能对CMDB中的配置项信息进行修改。

5.3 变更主管在制定变更计划时必须制定配置项更新计划,对计划修改的配置项进行说明;变更实施完后,由变更主管汇总相应的配置项修改信息,并通知相应的配置管理员,配置管理员接收到配置项修改请求后,与配置项实体进行核

对,核对无误后方可修改配置项属性以及关系,同时将配置项与变更记录进行关联。

5.4 当确认配置项信息不需要在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中保留时,不在CMDB中进行物理删除,通过删除状态属性来进行标识。

5.5定期根据变更的执行情况对变更引发的配置项的修改情况进行审核。 5.6每半年对IT环境进行审核、跟踪监测,以保证CMDB的信息收集准确、完整。

6 知识库管理

6.1工作人员应积极支持知识库的建设,对于工作中的经验、知识、技巧、常见问题应及时总结,并提交给知识库经理。

6.2知识库经理须对工作人员提交的知识进行甄别,对于合格的知识才录入知识库。

6.3定期每个月对知识库中的知识进行整理和维护,保证知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第三篇:IT规范管理制度

IT管理制度

一. 设备管理与维护

1.1 电脑的日常维护与故障报修:

公司所有的客户机都由该机的保管人员自己进行日常维护.清理清洁.

客户机必须安装360,每周用360体检清理垃圾文件,减少电脑的负荷,加快速度.

每台电脑应每周进行外表除尘,因为灰尘会影响电脑的散热.每年应对机箱内部设备进行清洁一次 遇到故障不能解决则填写《申修单》,按流程批报.(见附页1)

1.2 打印机的日常维护与故障报修:

公司的打印机都由使用打印机的部门进行日常的维护清洁.

每台打印机每月由该部门负责人安排人员清洁,包括外壳,纸盒

遇到故障不能解决则填写《申修单》, 按流程批报. (见附页1)

1.3 服务器,复印机,三层交换机,深信服,UPS,监控设备,网络接口,电话及线路等设备的维护与报修: 公司的上述设备都由IT管理员负责日常维护清洁.

遇到故障不能解决则致电相关供应商,由供应商方派人解决.

1.4 设备需求:

公司各部门因工作需要申请采购电脑及周边设备,需按照设备采购流程执行.

1.5 设备领用,调拨与归还:

A. 部门领取办公用IT设备后,设备交由保管人保管,登记固定资产,领用人有责任保护设备安全.如在使用过程中造成设备人为损坏或遗失,需按价赔偿,公司机房内设备由IT管理员负责保管;

B. IT设备的移交必须按照公司的资产调拨规则,否则出现设备损坏或丢失,责任将属于该设备的保管人

C. 当员工离职,IT设备应归还给公司,同时需经过IT管理员检查设备是否正常,确认无故障或损坏后归还入库.

二.系统管理与维护.

2.1 域账户,上网账号管理,邮件系统管理.

A.公司通过域管理内部电脑。每个员工都有相应的域帐号和密码,员工有责任保管好自己的密码,防止泄露。

B.IT管理员应熟悉并严格监督网络使用权限、用户密码使用情况,适时更换、更新用户账号或密码。

C.新员工入职由人资部通知综合部,建立账户,分配相应的权限,以及一些其他系统或项目存取的账户

D.员工离职时,需经过IT管理员确认。停用帐户和一些其他系统或项目存取的账户。

E.员工要申请企业邮箱,必须经过部门领导签字同意,综合部领导签字同意,IT管理员才能开通

2.2 WMS系统管理:

WMS系统管理由系统主管负责.

包括账号申请,权限设置以及功能需求.

2.3 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主要由安全管理员负责管理,故障申报由IT管理员联系供应商,由供应商派人解决

2.4 电铃及打卡系统:

电铃与打卡系统由IT管理员负责管理.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联系相应的供应商解决

2.5 网络监控与维护:

IT管理员负责对网络的使用总体状况提供技术支持,解答及解决用户的相关问题;

负责随机监控员工的上网行为,对非工作性质的上网行为进行制止及通报;负责优化网络环境.

2.6 客户机和服务器的系统管理:

客户机系统由该机器的使用人进行日常的系统维护,垃圾清理;不能解决的系统问题,则提交《申修单》按流程报批.

服务器系统则由IT管理员进行日常维护,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三.附则.

本制度由综合管理部解释,补充,经综合部领导批准颁行.

审批:审核:拟定:

第四篇:IT设备管理制度[推荐]

1、目的:为规范中大集团(以下简称“集团”)的员工IT设备程序,使员工IT设备有规可循,有据可依,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2、适用范围

2.1、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属下所属的单位,包括:中大集团各中心、中大建设、中大地产、中大物业、中大矿业、中大科技公司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本管理制度实施细则执行。

3、设备管理

3.1:员工使用办公设备

包括计算机、打印机、打印机墨盒、扫描仪、传真机、复印机、一体机、摄像机、照相机等信息化办公设备。 3.2:会议设备

包括视频会议终端、调音台、功放、反馈器、无线麦、音响、话筒、显示屏、电视机、电子显示屏、投影仪、幕布等视频会议室使用的相关设备。 3.3:安防设备

包括安防系统、工控机、摄像头、报警装置等涉及安全防护的设备。 3.4:办公系统帐号

包括集团企业邮箱的帐号、新中大系统的帐号、集团内部的通达OA帐号。

4、信息化设备入库

4.1、对信息化设备的入库管理,包括验收、入库、付款及入账四步流程。 4.

2、验收流程。由信息中心按流程对每台设备进行验收,验收完成后由信息中心对入库设备生成《信息化资产登记表》 4.3、入库流程

4.3.1、《固定资产验收入库单》中记录的设备信号、品牌等数据应与物质部资产表数据保持一致。

4.3.2、《固定资产验收入库单》一式两份,物资部、信息中部各执一份保存。 4.3.

3、信息部负责协调解决在验收过程中出现的设备质量或规格型号问题。 4.3.4、在验收完成后,由信息部工作人员和物资部主管对设备进行铅封。

4.3.5、付款流程。验收入库完成后,由信息部负责按照采购合同规定经(公司)相关领导审批后,报(公司)财务部进行付款。

4.3.6、入账流程。由信息部与物资部负责对资产进行入账。

5、办公设备与计算机设备与办工系统帐号的领用 5.1、提出申请、申请人需到行政部领取并且填写IT设备服务申请单,经(公司)相关部门及领导签字同意后,再次履行申领手续。

5.2、设备与帐号领用与开通、在(公司)信息部办理领用与开通手续。填写《固定资产使用部门领用单》时,要保证填写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 5.2.

1、信息化设备领用人要对已领用的设备进行信息核实。重点检查设备型号、配置信息、铅封号码等信息是否与(公司)信息部与物资部管理员提供的数据一致。

5.3、计算机设备在领用之时属于成套领出。严禁在领用后随意调整显示器及主机的搭配。

6、办公设备与计算机设备与办工系统帐号使用

6.1、办公设备与计算机设备与办工系统帐号一经领用,即确定了具体责任人。使用过程中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更换。 6.

2、办工设备使用制度

6.2.1、严禁私自安装与工作无关的软、硬件。

6.2.2、不准私自交换机器,如工作需要信息部、物资部申报做备案调整,新加的设备要及时向(公司)信息部与物资部提出申请,信息部与物资部备案同意后才可使用。

6.2.3、要定时对计算机资料进行整理,杀毒,重要资料在非系统盘做数据备份。 6.2.

4、在办公计算机上使用移动设备时(如U盘,数码相机存储卡等)应当先查杀病毒再打开移动设备,取下时应当断开该设备再取出。

6.2.5、使用人员要保持安全责任意识,每天下班后,离开计算机前应做到及时关机并切断电源,注意随手关好办公室门窗,上班注意检查使用设备是否安全。 6.2.

6、(公司)信息部对(公司)的计算机进行维护保养每年不少于2次 6.3会议设备使用制度

6.3.1、会议设备应由行政部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如遇设备故障,应及时向信息中心报告并进行处理。

6.3.2、信息部必须坚持每周一次对相关设备进行常规检查清理工作。在视频会议召开的前一天,应该按照视频会议调试程序对相关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6.3.

3、会议设备只能由信息部与行政部工作人员操作,严禁无关人员操作。 6.4、故障处理

6.4.1、信息化设备出现一般性故障时,要由各部门使用者负责处理,重大故障应及时报告信息中心进行处理,严禁非专业技术人员擅自拆卸设备,更换零(部)件。

6.4.2、使用部门应积极做好设备维修方面学习,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6.4.

3、信息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必须完善,建立相应应急预案,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 6.5、设备保养

6.5.1、信息化设备的保养需明确责任人,按信息中心要求定期维护,延长使用寿命。对暂时闲置的设备应妥善保管、定期保养。

6.5.2、要做好信息化设备的防尘、防短路、防水、防磁、防震、防盗等工作 6.5.

3、计算机设备的键盘、鼠标和显示器是易损件,使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并保持清洁。

7、信息化设备报废

7.1、计算机等信息化设备的报废必须严格按照行政部的相关规定进行,否则不予报废。

7.2、报废条件

7.2.1、设备主要部件或结构已经损坏,不能达到最低使用要求,且无修复价值的,可申请报废;

7.2.2、经技术鉴定,确实损坏过重,无法修复及维修费用超过、接近新购设备价格的可申请报废;

7.2.3、设备使用年限已到,无法满足现在的日常工作需要,且无法进行设备升级可申请报废; 7.

3、报废流程

7.3.1、申请。由设备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由信息部进行技术鉴定,生成的鉴定报告交于设备使用人员,待各位领导批准后方可报废。

7.3.2鉴定。由物资部、信息部负责对审批后的报废设备对照购买时的配置信息进行查看检验,两部门检测无误后填写《IT设备服务申请单》(附表)签字确认后方可进入审批流程。

8、信息化设备转移

8.1、办工设备使用过程中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更换或转移责任人。

8.2、因人员变动或工作需要,必须交换或转移办工设备时,要严格履行资产转移手续,物资部和信息部同意后,方可进行交换或转移。

第五篇:IT项目管理

甲方IT项目管理概要

一、 项目管理要求:

a) 对业务行业背景有一定了解。

b) 评估方案的合理性。

c) 项目整体管理能力。

二、 项目启动前制定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a) 制定一个历程碑纲要,类似于:立项申请-供应商选定-合同审核及签订-

项目启动会召开……。

三、 确认业务需求,明确项目方案:

a) 组织业务人员与供应商沟通,供应商明确业务需求。

四、 项目启动工作:

a) 组织相关领导及业务负责人和供应商,主要议题是就系统功能达成共识。 b) 供应商给出项目整体开发计划。

五、 建立项目管理进度汇报制度:

a) 要求供应商项目进度定期汇报,管控项目进度。

b) 就项目中需要协调事宜积极对应。

c) 项目进度定期向部门领导汇报。

六、 考察供应商是否有完善的工程及项目管理机制

a) 工程管理文档主要有:需求管理、准备阶段、结构化数据化业务模型、

数据库设计、开发指导书设计、开发和单元测试、测试、线发布、上线跟踪。

b) 项目管理文档主要有:项目策划与监控、问题管理、风险管理、阶段判

断会、QA管理、评审、配置管理、变更管理、决策与分析、数据验证、知识管理、_研发体系过程管理。

c) 不定期的检查项目文档是否完成或及时更新。

七、 避免因需求频繁变更导致项目延期:

a) 规范需求说明书,在需求说明书中强调用例分析,场景模拟和业务流程。 b) 加强供应商与业务之间的沟通,尽量避免供应商对业务需求理解偏差。 c) 对业务的需求建立审核制度。

八、 项目上线前与业务进行系统功能确认:

a) 业务签字确认,避免系统上线后用户问题暴露。

九、 系统上线运行平稳后,项目文件接收。

a) 检查关键文档,系统转运维。

※在项目过程中使业务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及信任关系,使项目能按计划完成。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it物资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医院物资物资管理制度05-10

it仓库管理制度06-20

it业存货管理制度07-31

it运维管理发展04-17

it项目管理计划06-21

上一篇:学生学年鉴定表范文下一篇:写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