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每章习题答案

2022-10-15

第一篇:成本会计每章习题答案

染料化学-每章习题 无答案解读

染料化学习题

第一章 染料基础知识 一 名词解释 1 染 料 2 偶氮染料 3 还原染料 4 阳离子染料 5 染料的强度(力份) 二 单项选择

1 在染色过程中,始终处于非水溶状态的染料是(

)。 A 活性染料

B 冰染料

C 分散染料

D 金属络合染料 2 在CIE测色制中,对一个颜色的描述不包括(

)。 A 色彩

B 纯度

C 亮度

D 灰度 三 多项选择

1 可用于纤维素纤维染色的染料主要有(

)。 A 直接染料

B 活性染料

C 冰染料

D 还原染料 2 可用于蛋白质纤维染色的染料主要有(

)。 A 直接染料

B 酸性染料

C 冰染料

D 活性染料 3 非水溶性染料包括(

)。

A 分散染料

B 中性染料

C 冰染料

D 活性染料 4 染料商品化主要控制的是(

)。

A 强度

B 色光

C 染料的实际含量

D 含水率 四 判断改错

1 染料与颜料的主要区别在于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水溶性,一般染料的水溶性远远优于颜料。(

) 2 所有的染料在染色过程中都是以离子或单分子形式存在于染浴当中的,但其在织物上的最终状态却不一定是水溶性的。(

)

3 染料标准化的目的是:使染料具有均匀一致的色调、色泽、深度及其它物理性能。(

) 五 简答题

1 染料的基本特性有那些?

2 指出“还原蓝RSN”命名中的冠首、色称和字尾,并分别说明其含义。 3 商品染料有那些剂型?各有什么优、缺点?

六 论述题

1 什么是染料的商品化?染料商品化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第二章 有机染料的结构与颜色的关系 一 名词解释 1 深色效应 2 浅色效应 3 浓色效应 4 淡色效应 5 吸收光谱曲线 6 深度值K/S值 7 选择性吸收 8 补 色

1 9 max

10 染料的二色性 二 单项选择

1 阳光下的黄色物质在蓝光下呈(

)色。 A 白色

B 黑色

C 黄色

D 红色

2 不同色泽的染料拼混的越多,织物颜色越(

)。

A 鲜艳

B 萎暗

C 浓艳

D 不受影响,仅仅是深度增加而已 3 染料的颜色主要是由(

)的能级跃迁造成的。

A 价电子

B 分子转动能级

C 分子转动能级

D 原子核 4 随染料共轭体系的延长,其(

)。

A 颜色增深

B 色泽更加浓艳

C 无变化

D A与B都正确 5 纤维的极性越高,染料在其中的颜色(

)。 A 越深

B 越浅

C 没有区别

D 无规律变化 三 多项选择

1 在荧光灯的照射下,下列正确的表述是(

)。

A 白色更白

B 黄色泛白(或浅绿)

C 红色泛紫

D 蓝色泛黑 2 影响染料颜色的结构因素包括(

)。

A 分子量

B 极性取代基

C 分子平面性

D 共轭体系 3 发色团学说认为:染料一般是由(

)组成的。 A 发色团

B 助色团

C 共轭双键

D 发色体 4 影响染料颜色的结构因素包括(

)。

A 共轭体系长度 B 极性基团及其数量和位置 C 分子平面性 D 染料内络合 5 影响染料因素的外因有(

)。 A pH

B 温度

C 浓度

D 溶剂的极性 四 判断改错

1 有色物体的反射率通常是相对的,因此其K/S值也是相对的。(

)

2 激发态与基态的能级间隔越小,染料吸收光波的频率越高,其颜色越深。(

) 3 共轭双键的“纵向延伸”比“横向延伸”可更有效地使染料产生红移。(

)

4 染料中供、吸电子取代基的协同作用削弱了它们对染料“红移”的作用,因此两者同时存在于染料分子中时,染料会发生“紫移”。(

)

5 向染料分子中引入极性基团,染料产生“深色效应”和“浓色效应”。(

) 6 具有互变异构体的染料不存在“等吸收点”。(

) 五 简答题

1 朗白-比尔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2 试填写下列颜色环。

2 3 分别指出下列染料的发色团、发色体和助色团。

4 对下列三只染料的颜色深浅进行排序(由浅到深),并说明理由。

5 试分别列出常见的正性基和负性基,并进行排序。 6 下列两只染料那一只的最大吸收波长更大?为什么?

7 试对下列发色体的max和max进行排序。

六 论述题

1 染料的颜色受哪些内因的影响?为什么? 2 染料的颜色受哪些外因的影响?为什么? 第三章 重氮化和偶合反应 一 名词解释 1 自偶合反应 2 芳胺的顺法重氮化 3 芳胺的逆法重氮化 4 芳胺的悬浮法重氮化 5 润圈试验 二 单项选择

1 在芳胺的重氮化过程中,无机酸的作用不包括(

)。

A 溶解芳胺

B 生成HNO

2 C 防止芳胺自偶合

D 促使芳胺自偶合 2 顺法重氮化适用于(

)。

A 碱性强的芳胺

B 碱性弱的芳胺

C 普遍适用

D 含吸电子基的芳胺 3 随染浴pH值升高,下列重氮化合物异构体变化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A-B-C-D

B C-A-B-D

C A-C-B-D

D B-D-A-C 3 4 下列重氮盐最容易发生偶合反应的是(

)。

A 三 多项选择

1 影响芳胺重氮化反应的因素有:(

)。

A 芳胺本性

B 无机酸浓度及用量

C 无机酸本性

D 重氮化温度 2 下列对重氮化合物热稳定性表述正确的有:(

)

A 反式重氮酸盐最稳定

B 顺式重氮酸盐最稳定 C 含吸电子基的稳定性较好

D含供电子基的稳定性较好 3 影响偶合反应的因素有:(

)

A 重氮及偶合组份上的取代基

B pH C 温度

D 反应体系的离子强度 四 判断改错

1 在盐酸的存在下,芳胺具有更快的重氮化反应速度。(

) 2 芳胺的碱性越强,其重氮化速度越快,而不受酸浓度的影响。(

) 3 芳胺的重氮化温度越高,其重氮化越容易进行。(

) 4 酚类的偶合反应一般是在其对位发生。(

)

5 在食盐的存在下,若重氮盐与偶合剂带有相同电荷,则偶合反应加速。(

) 6 偶合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偶合反应的进行。(

)

7 偶氮染料不耐受还原剂的作用,在还原剂的作用下易消色。(

)

8 邻、对位氨基偶氮染料对酸不稳定;对羟基偶氮染料则对碱不稳定。这两种结构的染料在不同的pH环境下会发生明显的色变现象。(

) 五 简答题

1 哪一步反应是芳胺重氮化反应的控制步骤? 2 简述下列四种重氮(酸)盐的性质。

B

C

D

3 标出下列偶合组份可能的偶合位置。

4 怎样结构的氨基萘酚磺酸具有偶合两次的能力?其偶合顺序应该是怎样的? 六 论述题

1 试列举影响芳胺重氮化反应的因素并论述其影响规律。 2 试列举影响芳胺偶合反应的因素并论述其影响规律。 第四章 直接染料 一 名词解释 1 直接铜盐染料 2 直接重氮染料 3 温度效应 4 盐效应 5 促染

4 二 单项选择

1 上染性能对盐敏感的直接染料是(

)。

A 结构小、水溶性好的直接染料

B 结构复杂、水溶性差的直接染料 C 结构较复杂、水溶性较差的直接染料

D 匀染性直接染料 2 直接染料可染的纤维通常是(

)。

A 纤维素纤维

B 聚酯纤维

C 羊毛纤维

D 锦纶纤维 三 多项选择

1 直接染料的结构特征有:(

)。

A 分子平面性好

B 分子量大

C 水溶性良好

D 与纤维能形成氢键 2 直接染料与纤维素纤维的结合力包括:(

) A 氢键

B 范德华力

C 共价键结合

D 离子键结合 四 判断改错

1 由于直接染料具有较大的分子量和分子平面性,因此其染色牢度较高。(

) 2 水杨酸结构的铜盐直接染料,在使用铜盐固色后往往变色严重。(

) 五 简答题

1 简述直接染料的结构特征。

2 简述不同结构直接染料在水溶液中的聚集状态。 六 论述题

1 直接染料的染色后处理有哪些方法?其固色原理分别是什么? 2 试论述直接染料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 第五章 不溶性偶氮染料及稳定性不溶性偶氮染料 一 名词解释 1 色

酚 2 色

3 色酚的羟甲基化 4 稳定性不溶性偶氮染料 5 色

盐 6 快色素 7 快磺素 8 快胺素 9 中性素 二 单项选择

1 不溶性偶氮染料常用于(

)纤维的染色和印花。 A 纤维素纤维

B 羊毛

C 涤纶

D 蚕丝

2 对于色酚AS,下列芳环上的(

)取代基对其日晒牢度的提高最为明显。 A -CH

3B -OCH3

C -NO

2D -Cl 3 下列日晒牢度最差的色基是(

),最好的是(

)。

4 快磺素的活化方法是(

)。

A 汽蒸

B 氧化

C 酸蒸

D A和B 三 多项选择

1 色酚AS类酰芳胺的取代基会影响染料的(

)。 A 深浅

B 色牢度

C 水溶性

D 偶合能力 2 下列对色酚AS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A 色酚的酸性很弱,只可溶于烧碱的水溶液中; B 水解、氧化后的色酚则失去与重氮盐的偶合能力; C 色酚的亚硝基化合物不耐受金属离子; D 色酚的羟甲基化合物不耐受高温。

3 影响色酚与纤维间亲和力的因素有:(

)

A 共轭双键数量

B 平面性

C 芳环稠合数量

D 芳环取代基及取代位置 四 判断改错

1 不同的色酚与相同的色基偶合,往往呈现出相似的颜色。(

)

2 活泼亚甲基化合物与重氮盐偶合后一般以黄色为主,其偶合能力极强,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偶合反应;但其与纤维的亲和力较差且日晒牢度不高。(

)

3 苯胺及其衍生物色基日晒牢度较差,但在苯核上的适当位置引入正、负性基,其日晒牢度会大大提高。(

) 五 简答题

1 分别简述下列两组色酚对纤维的直接性如何?为什么?

2 色酚的羟甲基化反应的目的是什么? 3 简述快三素的化学结构及其活化方法。 六 论述题

1 试叙述色酚的化学性质,并说明色酚打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六章 还原染料及暂溶性还原染料 一 名词解释 1 干缸还原 2 全浴还原 3 还原染料隐色体

6 4 暂溶性还原染料 5 光敏脆损 6 还原染料隐色酸 7 还原电位 8 半还原时间 二 单项选择

1 下列还原染料的可染纤维是(

)。 A 纤维素纤维

B 涤纶

C 羊毛

D 蚕丝 2 下列不具有光敏脆损性能的染料是(

)

A 具有偶氮结构的染料

B 蒽醌类还原染料

C A和D

D 具有咔唑结构的蒽醌类还原染料 三 多项选择

1 还原染料的结构特征有:(

)。

A 无水溶性基团

B 分子量大

C 水溶性好

D 体系中含两个以上的羰基 2 还原染料常用的染色工艺有:(

)

A 隐色体染色

B 悬浮体染色

C 隐色酸染色

D 热熔染色 3 影响还原染料还原速度的因素包括:(

) A 还原剂浓度越大,还原速度越大; B 染料粒径越小,还原速度越大; C 还原温度越高,还原速度越大;

D 染料分子中苯环数越多、斥电子基越多,还原速度越小。 四 判断改错

1 由于还原染料隐色体对纤维的亲和力较大,因此常采用低温染色工艺。(

)

2 一般蒽醌类还原染料的隐色体具有比其还原前更深的色泽和比靛族还原染料隐色体较小的亲和力。(

)

3 靛族还原染料隐色体一般颜色极浅,且其亲和力下降。(

)

4 还原染料中个别浅色品种具有光敏脆损性能,因此其日晒牢度较差。(

) 5 靛族还原染料苯环上的取代基对其色调影响不大,仅影响其色光而已。(

)

6 由于靛蓝还原染料不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因此不具有顺反异构现象,也就不存在光变色现象。(

) 7 隐色体电位正值较大的染料比较容易还原,其还原状态也比较稳定;负值较大的染料则氧化状态较稳定,属于较难还原的染料。(

) 五 简答题

1 简述不同还原方法对染料的适用性。

2 为什么蒽醌类还原染料上的α位斥电子取代基具有比β位斥电子取代基更明显的深色效应?

3 简述还原染料的结构特征。

4 试比较下列两只靛蓝染料的色泽、牢度和对纤维的直接性。

5 纤维素纤维产生光敏脆损的原因是什么? 六 论述题

1 试述还原染料还原速率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并说明原因。 第七章 酸性染料 一 名词解释 1 滴定曲线 2 耐缩绒酸性染料 3 匀染性 二 单项选择

1 下列酸性染料的可染纤维是(

)。

A 纤维素纤维

B蚕丝

C 羊毛

D B和C 三 多项选择

1 强酸性染料的结构特征有:(

)。

A 含有较多水溶性基团

B 分子量大

C 分子结构较小

D 水溶性小 2 不同分子结构的酸性染料,在染色性能上的区别有:(

)。 A 水溶性即水分散状态

B 染色牢度

C 色泽艳度

D 对纤维的亲和力 3 下列能改善染料日晒牢度的取代基有:(

) A 氨基和羟基

B 卤素

C 硝基

D 磺酸基 4 能改善酸性染料日晒牢度的措施有:(

)

A 将氨基酰胺化

B 引入磺酰胺基

C 在氨基或偶氮基邻位引入极性基团

D 引入适当长度的脂肪链 5 改善酸性染料湿处理牢度的方法有:(

)

A 提高染料分子量

B 降低染料水溶性

C 提高染料平面性

D 固色处理 6 改善染料匀染性的措施有:(

)

A 降低染料亲和力

B 降低染料水溶性

C 提高染料水溶性

D 简化结构 四 判断改错

1 中性浴酸性染料由于分子结构较大、水溶性较低,因此其染色pH不能太低,以防因其对纤维亲和力太大而导致的染色疵病。(

)

2 不同于三芳甲烷类,蒽醌类酸性染料一般具有较高的日晒牢度。(

)

8 3 由于氧蒽类酸性染料能够形成分子内盐,因此其水溶性较高。(

) 4 在酸性染料中引入的脂肪链越长,其耐光牢度越好。(

) 五 简答题

1 简述酸性染料的结构特征。

2 比较下列蒽醌类酸性染料的湿处理牢度并说明原因。

六 论述题

1 试述不同结构的酸性染料的结构特征及其染色性能,并说明原因。 2 指出如下染料的应用分类及其重氮组份和偶合组份,并写出其合成过程。

第八章 酸性媒染染料与酸性含媒染料 一 名词解释 1 金属络合染料 2 酸性媒介染料 二 单项选择

1 下列酸性媒介染料的可染纤维是(

)。 A 纤维素纤维

B蚕丝

C 羊毛

D B和C 2 1:1金属络合染料主要在pH(

)的条件下形成。 A >10

B <4

C 6~8

D 8 三 多项选择

1 酸性媒介染料常用的染色方法有:(

)。 A 同浴法

B 后媒法

C 交替法

D 预媒

2 1:1金属络合染料与蛋白质纤维的结合方式有:(

)。 A 配位键

B 氢键

C 离子键

D 分子间力 3 影响染料络合稳定性的因素包括:(

)

A 金属离子半径

B 配位体电负性

C 螯合环结构

D pH 四 判断改错

1 1:2含媒染料具有比1:1含媒染料更加鲜艳的色泽和较好的色牢度。(

)

2 偶氮基参与金属络合的媒介染料具有优良的色牢度,但媒染后色变较大,不利于仿色。(

)五 简答题

1 简述酸性媒介染料的结构特征。 2 下列是一只什么染料?写出其制备方法。

3 简述下列两只染料媒染前后的色光变化及其染色牢度的区别,并说明理由。

4 简述酸性金属络合染料与中性染料的性能差异。 六 论述题

1 试比较“派拉丁”染料和“宜合仑P”染料的结构特点和染色性能并说明原因。 第九章 活性染料 一 名词解释 1 活性染料的固色 2 固色率

3 活性染料的水解 4 毛用活性染料 5 固色催化剂 二 单项选择

1 下列活性染料活性基活性最大是(

)。

A 二氯均三嗪

B一氯均三嗪

C 一氯甲氧基均三嗪

D 一氟均三嗪 2 如下嘧啶活性基(

)位置的碳原子反应活性最大。

A 2

B 4

C 5

D 6 3 可与分散染料进行一浴法染色的活性染料活性基是(

)。

A 二氯均三嗪

B一氯均三嗪

C 含膦酸酯基的活性基

D 二氟嘧啶 4 下列可使得活性染料(桥基为-CO-NH-)活性增加的pH条件是(

)。 A <3

B 6~8

C 8~9

D >10 5 毛用活性染料与棉用活性染料的区别在于(

)。

A 扩散性更好、反应性较低

B扩散性更好、反应性较高 C 扩散性较差、反应性较高

D扩散性较差、反应性较低 三 多项选择

1 活性染料活性基会影响染料的(

)。

A 反应性

B 成键稳定性

C 应用工艺

D 水溶性和扩散性 2 适用于活性染料的染色对象是:(

)

A 纤维素纤维

B 蛋白质纤维

C 聚酰胺纤维

D 聚酯纤维 3 不受环境pH影响或影响较小的活性染料桥基是(

)。

A -CO-NH-

B -CO-NR-

C -NH-CO-

D -NH-SO2- 4 在活性染料的染色和固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反应有:(

)。 A 染料与纤维的亲核取代或亲核加成反应

B 水的电离

C 染料与水的反应即染料的水解反应

D 纤维素大分子的电离 5 活性染料与纤维素纤维间的结合方式包括:(

)。 A 氢键

B 分子间力

C 共价键

D 离子键

6 影响活性染料活性基亲核取代反应能力的结构因素有:(

) A 氮杂环上取代基的电负性

B 离去基的离去能力

C 氮杂环中氮原子的数量及位置

D 桥基的电负性 四 判断改错

1 活性染料活性基的活性高低不仅决定染料与纤维的反应速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染料在纤维上的固色率。(

)

2 在碱性介质中,一氯均三嗪的稳定性小于二氯均三嗪;而在酸性介质中正好相反。(

) 3 乙烯砜活性基耐碱水解而极不耐酸水解。(

)

4 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主要取决于活性基和染料母体,而与桥基无关。(

) 5 乙烯砜活性基耐酸稳定性较好;而均三嗪活性基耐碱稳定性较好。(

)

6 当二氯均三嗪上的一个Cl原子被纤维素羟基取代后,另一个与Cl原子相连的C原子具有相同的亲核取代反应能力。(

)

7 由于F原子的离去倾向较小,因此与其相连的C原子的亲核取代反应能力也较小。(

)

8 活性染料的固色温度越高、固色浴碱性越强,就越有利于染料与纤维的反应,而不利于染料的水解。(

) 五 简答题

1 简述活性染料的结构特征并写出活性染料的结构通式;指出如下染料在结构通式中的各组成部分。

2 请按活性大小(由大至小)对下列活性染料活性基进行排序。

3 控制活性染料水解的工艺措施有哪些?

4 分别写出下列二氯均三嗪活性染料与纤维素纤维结合方式的反应条件。它们于不同酸碱条件下的稳定性如何?

11 5 为什么毛用活性染料具有较高的竭染率? 六 论述题

1 试述常见活性染料活性基的反应性、成键稳定性(水解性)及其主要应用性能。 2 影响活性染料与纤维素纤维反应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为什么? 第十章 分散染料 一 名词解释 1 自由体积 2 暂溶性分散染料

3 高分子分散染料/聚合型分散染料 4 分散染料的分配系数 5 升华牢度 6 δ 7 CDT 8 提升力 二 单项选择

1 适用于分散染料染色的纤维是(

)。 A 羊毛

B涤纶

C 丝绸

D 亚麻

2 当分散染料结晶有不稳定形式转变为稳定的形式时,其(

)。 A 上染速率下降

B 上染百分率下降

C 上染百分率升高

D A和B 3 下列对分散染料结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结构小

B 无反应性

C 含有弱的亲水性基团

D 水溶性好 三 多项选择

1 分散染料的结构特征有(

)。

A 结构小

B 不含水溶性基团

C 含有弱的亲水性基团

D 有反应性基团 2 分散染料在染浴中的存在状态包括:(

)。

A 染料单分子

B 染料聚集体及晶体

C 纤维上的染料

D 胶束中的染料 3 分散染料与涤纶纤维的结合力包括:(

)。

A 氢键

B 范氏力

C 熔入并物理堆积与纤维的无定形区域

D 离子键 4 分散染料一般上染涤纶纤维的(

)。

A 无定形区

B 结晶区

C 结晶区边缘

D 高度取向区 5 分散染料的升华牢度受(

)的影响。

A 染料分子量

B 染料分子极性

C 染料聚集状态及分布

D 染料水溶性 四 判断改错

1 分散染料与涤纶纤维的结合方式包括氢键、范氏力,但主要还是依靠染料对纤维的溶入。(

) 2 与偶氮类分散染料相比,蒽醌类分散染料具有更加鲜艳的色泽、匀染性、色牢度和稳定性。(

) 3 提高分散染料分子量并引入极性基团可有效改善其耐晒和耐升华牢度。(

)

4 在较高的温度下,分散染料的分散稳定性会下降;同时染料颗粒有增长变大的趋势。(

)

5 分散染料的溶解性越好,其在染浴中以单分子状态存在的就越多,因此对染色就越有利,染色牢度较高。(

)

6 分散染料中极性基的极性越强、数量越多;分子平面性越好,染料的升华牢度就越高。(

) 7 分散染料分子量、颗粒越大;晶格越稳定,升华牢度越高。(

)

8 对于偶氮型分散染料,一般凡是能使得偶氮基电子云密度下降的取代基均能够提高其日晒牢度。(

) 五 简答题

1 简述分散染料的结构特征并说明原因。

2 影响分散染料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3 对下列分散染料的升华牢度进行排序并说明原因。

4对下列分散染料的日晒牢度进行排序并说明原因。

六 论述题

1 试述聚酯纤维的分子及超分子结构和分散染料的分子结构,并说明原因。 第十一章 阳离子染料 一 名词解释 1 配伍值

2 腈纶纤维染色饱和值 3 阳离子染料染色饱和值 4 饱和系数 5 迁移型阳离子染料 6 活性阳离子染料 7 分散型阳离子染料 8 阳离子染料可染合成纤维 9 相对亲和值Rf 二 单项选择

1 阳离子染料适宜的染色对象是(

)。

A 纤维素纤维

B涤纶

C 蛋白质纤维

D 腈纶 2 阳离子染料稳定的pH条件是(

)。

A <3

B 3~6

C 8~9

D >9 3 采用阳离子染料对腈纶上染浅色时,要求拼色染料的配伍值相差(

)。

A <0.5

B 1~2

C 2~3

D >3 三 多项选择

1 腈纶纤维是由以下(

)聚合单体聚合而成。 A 丙烯腈

B碱性单体

C 中性单体

D 酸性单体

13 2 影响三芳甲烷阳离子染料日晒牢度及色泽饱和度的结构因素有:(

)。 A 染料平面性

B染料对称性

C 取代基

D 活性基团 3 阳离子颜料的迁移性受(

)的影响。

A 染料分子量

B染料亲水性

C 染料空间结构

D 染料亲和力 4 影响阳离子染料配伍值的因素有:(

)。

A 染料亲水性越强,K值越大

B 染料亲水性越强,K值越小 C 染料空间位阻越大,K值越大

D染料空间位阻越大,K值越小 四 判断改错

1 共轭型阳离子染料具有比隔离型阳离子染料较好的色牢度和匀染性,且其色泽也更加鲜艳。(

) 2 对氮杂碳菁阳离子染料,氮取代程度越高,其日晒牢度、耐酸性越好;但λ4 一般对纤维上染深色时,往往采用配伍值较大的阳离子染料。(

) 5 阳离子染料亲水性越强,其对腈纶纤维的亲和力就越大。(

)

6 隔离型阳离子染料比共轭型阳离子染料具有较高的日晒牢度和耐热性。(

) 五 简答题

1 简述腈纶纤维结构单体的组成并说明各个单体的作用。

2 简述共轭型阳离子染料和隔离型阳离子染料的结构特征及主要应用性能对比。

( max会下降。

)

3 对称菁染料比不对称菁染料具有更为浓艳的色泽,但其日晒牢度较差。(

)

3 比较如下两只阳离子染料的耐日晒牢度并说明原因。

4 如何根据饱和系数R指导染色实践? 六 论述题

1 试述阳离子染料配伍值与其染色性能间的关系,并讨论如何根据染料配伍值对染料进行选择。 2 试述阳离子染料配伍值、亲和力与染料结构的关系。 第十二章 自学章节-硫化染料、有机颜料、荧光增白剂 1 硫化染料的应用性能如何?适用的染色对象是什么?

2 简述硫化染料的合成方法,染料结构与其它染料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3 硫化染料的染色过程是什么?染色工艺条件如何?为什么? 4 硫化染料与还原染料有何不同之处和相似之处? 10 荧光增白剂须具备哪些条件? 11 简述荧光增白剂的增白原理。 12 简述荧光增白剂的结构特征。

13 DSD酸衍生物有哪些优、缺点?如何克服此类增白剂的缺点?各适用于什么织物或纤维? 14 香豆满酮型荧光增白剂有哪些优、缺点?如何在分子结构上改善它?

15 唑型含氮杂环类增白剂有哪些优、缺点?如何优化它们的分子结构?它们分别适用于什么纤维的增白处

14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二篇:《房屋建筑学》每章节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篇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

1 民用建筑设计

①建筑的含义是什么?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答:建筑是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工创造的空间环境,直接供人使用的建筑叫建筑物,不直接供人使用的建筑叫构筑物。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分别为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②什么叫做大量性建筑和大型性建筑?低层、多层、高层建筑按什么界限进行划分?

答:大量性建筑是指量大面广,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那些建筑,如学校、住宅、商店、医院等,修建的数量很大,故称之为大量性建筑。

大型性建筑是指规模宏大的建筑,如大型办公楼、大型火车站、大型展览馆等,因规模巨大而修建数量很有限,对所在地区获国家具有代表性,故称之为大型性建筑。

民用建筑按层数分类,1~3层为低层住宅,4~6层为多层住宅,7~9层为中高层住宅,10层及10层以上的为高层住宅(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

③什么叫做构件的耐火等级?建筑的耐火等级如何划分?耐久等级又如何划分?

答:耐火等级是指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实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时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建筑按耐火等级分类分为四级,分级确定的依据是组成房屋构建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 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类同样分为四级,分级的依据是主体机构确定的耐久年限。

④实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的意义何在?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的含义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实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是为了实现建筑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而制定出来的。

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其数值定为100m,符号为M,即1M=100mm。整个建筑物或其一部分以及建筑组合件的模数化尺寸都应该是基本模数的倍数。

扩大模数是基本模数的整倍数。扩大模数的基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6M、12M、15M、30M、60M等6个,其相应的尺寸分别为300mm、600mm、1200mm、1500mm、3000mm、6000mm。 (2)竖向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和6M,其相应的尺寸为300mm和600mm。 分模数是基本模数的分数值,其基数为1/10M、1/5M、1/2M等3个,其相应的尺寸为10mm、20mm、50mm。 模数数列的幅度及适用范围如下: (1)水平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20M。主要适用于门窗洞口和构配件断面尺寸。 (2)竖向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36M。主要适用于建筑物的层高、门窗洞口、构配件等尺寸。 (3)水平扩大模数数列的幅度:3M为3~75M;6M为6~96M;12M为12~120M;15M为15~120M;30M为30~360M;60M为60~360M,必要时幅度不限。主要适用于建筑物的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构配件尺寸和门窗洞口尺寸。 (4)竖向扩大模数数列的幅度不受限制。主要适用于建筑物的高度、层高、门窗洞口尺寸。 (5)分模数数列的幅度:1/10M为(1/10~2M);1/5M为(1/5~4) ⑤两阶段设计与三阶段设计的含义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

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 ⑥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建筑设计的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又包括总体设计和个体设计两个方面,一般是由建筑师来完成)、结构设计(一般是由结构工程师来完成)和设备设计(由有关的设备工程师配合建筑设计来完成)三方面的内容。

2 建筑平面设计

⑴平面设计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答:建筑平面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及平面组合设计。 ⑵确定房间面积大小时应考虑哪些因素?试举例分析。

答:主要使用房间面积的大小适用房间的内部活动特点、使用人数的多少、家具设备的数量和布置方式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例如住宅的起居室、卧室面积相对较小;剧院、电影院的观众厅,除了人多、座椅多之外,还要考虑人流迅速疏散的要求,所需的面积就大;又如室内游泳池和健身房,由于使用活动的特点要求有较大的面积。

⑶影响房间形状的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为什么矩形房间被广泛采用。

答:在具体的设计中,应从使用要求、结构形式和结构布置、经济条件、美观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房间形状。

一般功能要求的民用建筑房间形状常采用矩形,其主要原因如下:

⒈矩形平面体型简单,平直,便于家居布置和设备的安排,使用上能充分利用室内有效面积,有较大的灵活性。

⒉结构布置简单,便于施工。以中小学教室为例,矩形平面的教室进深和面宽较大,采用预制构件,简化施工。

⒊矩形平面便于统一开间、进深,有利于平面及空间的组合。如学校、办公楼、旅馆等建筑常采用矩形房间沿走道一侧或两侧布置,统一的开间和进深使建筑平面布置紧凑,用地经济。 ⑷房间的尺寸指的是什么?确定房间尺寸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房间尺寸是指房间的面宽和进深,而面宽常常是由一个或多个开间组成。 确定房间尺寸一般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⒈满足家居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要求。 ⒉满足视听要求。 ⒊良好的天然采光。

⒋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

⒌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

⑸如何确定房间门窗数量、面积大小、具体位置?

答:房间中门的最小宽度是由人体尺寸、通过人流股数及家具设备的大小决定的。当房间面积过大使用人数较多时,为了开启方便和少占使用面积应根据使用要求采用双扇门、四扇门或增加门的数量。在公共建筑和通廊式居住建筑中,当房间使用人数超过50人,面积超过60㎡时,至少需设两个门。 窗口面积大小和数量主要根据房间的使用要求、房间面积及当地日照情况等因素来考虑,还应结合通风要求、朝向、建筑节能、立面设计、建筑经济等因素综合考虑。

房间门窗位置直接影响到家具布置、人流交通、采光、通风等,因此合理的确定门窗位置是房间设计又一重要因素:

⒈门窗位置应尽量使墙面完整,便于家具设备布置和合理组织人行通道。 ⒉门窗位置应有利于采光通风。 ⒊门的位置应方便交通,利于疏散。

⑹辅助使用房间包括哪些房间?辅助使用房间设置应满足哪些问题?

答:辅助使用房间包括厕所、盥洗室、浴池、厨房、通风机房、水泵房、配电房、锅炉房等。

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原理、原则和方法与主要使用房间基本相同,但由于在这类房间中大都布置有较多的管道、设备,因此,房间的大小及布置均受到设备尺寸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建筑,辅助用房的内容、大小、形式均有所不同。 ⑺交通联系部分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确定楼梯的数量、宽度和选择楼梯的形式? 答:交通联系部分包括水平交通空间(走道),垂直交通空间(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交通枢纽空间(门厅、过厅)等。

楼梯的宽度和数量主要根据使用性质、使用人数和防火规范来确定。

楼梯的形式主要有直行跑梯、平行双跑梯、三跑梯等形式,应根据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形式。 ⑻举例说明走道的类型、特点及适用范围。

答:走道是用来联系同层各大小房间用的,有时也兼有其他的从属功能。 按走道的使用性质不同可以分以下三种情况:

⒈完全为交通需要设置的走走道,如办公楼、旅馆、电影院、体育馆的安全走道等都是供人流集散用的,这一类走道一般不允许安排做其他用途。

⒉主要为交通联系同时也兼有其他功能的走道,如教学楼中的走道,除作为学生课间休息活动的场所外,还可布置陈列橱窗及黑板,医院门诊部走道可作为人流通行和候诊之用。这时过道的宽度和面积应相应增加。

⒊多种功能综合使用的走道,如展览馆的走道应满足边走边看的要求 ⑼影响平面组合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运用功能分析法进行平面组合?

答:建筑平面组合设计时满足不同类型建筑的功能需求是首要的原则,应做到功能分区合理,流线组织明确,平面布置紧凑,结构经济合理,设备管线布置集中。

各类建筑由于功能不同,房间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同。平面组合就是根据实用功能特点及交通路线的组织,将不同房间组合起来。这些平面组合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形式:⒈走道式组合;⒉套间式组合;⒊大厅式组合;⒋单元式组合。

⑽走道式、套间式、大厅式、单元式等组合形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走道式组合的特点时使用房间和交通联系部分明确分开,各房间沿走道一侧或两侧并列布置,房间门直接开向走道,通过走道相互联系;各房间基本上不被交通穿越,能较好的保持交通独立性。这种形式广泛应用于一般性的民用建筑,特别适用于房间面积不大、数量较多的重复空房间组合,如学校、宿舍、医院、旅馆等。

套间式组合的特点是用穿套的方式按一定的序列组织空间,房间与房间之间互相穿套,不再通过走道联系。这种形式通常适用于房间的使用顺序和联系性较强,使用房间不需要单独分隔的情况下形成的组合方式,如展览馆、火车站、浴室等建筑类型。

大厅式组合是以公共活动的大厅为主,穿插布置辅助房间,这种组合的特点是主体房间使用人数多、面积大、层高大,辅助房间与大厅相比,尺寸大小悬殊,常布置在大厅周围并与主体房间保持一定的联系,如大型体育馆等。

将关系密切的房间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称为单元。将一种或多种单元按地形和环境情况在水平或垂直方向重复组合起来成为一栋建筑,这种组合方式称为单元式组合。单元式组合能提高建筑标准化,节省设计工作量,简化施工,同时功能分区明确,平面布置紧凑,单元与单元之间相对独立,互不干扰。布局灵活,能适应不同的地形,形成多种不同形式组合。广泛用于大量性民用建筑,如住宅、学校、医院等。

⑾基地环境对平面组合有什么影响?试举例说明。 答:由于基地环境不同,相同类型和规模的建筑物会有不同的组合方式,为使建筑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能与基地协调统一,首先需做好总平面设计,即根据使用功能的要求,结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场地的地形地质条件、朝向、绿化以及周围建筑等应地制宜地进行总体布置,确定主要出入口位置进行总平面功能分区,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单体建筑的布置。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点:

⒈各区之间相互联系的要求。如中学教师、实验室、办公室、操场之间是如何联系的,它们之间的交通关系又是如何组织的。

⒉各区相对独立与分隔的要求。如学校的教师用房(办公、备课及教工宿舍)既要考虑与教室有较方便的联系又要求有相对的独立性,避免干扰,并适当分隔。

⒊室内用房与室外场地的关系。可通过交通组织,合理布置各出入口来加以解决。如某小学位于宁静幽雅的梯形地段上,周围是住宅区,交通方便,学校由普通教室、多功能教室、办公室、电化教室、图书馆、操场等组成。小学需要安静的学习环境,但小学本身也是个噪声源,应尽量避免与周围环境互相之间的干扰。为此平面组合应注意,①教师与办公室之间,教室、办公室与多功能教室(供体育与文娱集会等用)之间,操场与教学楼之间的联系与分隔。②教学楼与操场都应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朝向。③注意学校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并保持环境的安静。④方便的内外交通联系。 ⑿建筑物如何争取好的朝向?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如何确定?

答:建筑物的朝向主要是考虑到太阳辐射强度、日照时间、主导风向、建筑使用要求及地形条件等综合的因素。

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主要应根据日照、通风等卫生条件,与建筑防火安全要求来确定。除此之外,还应综合考虑防止声音和视线干扰,绿化、道路及室外工程所需要的间距以及地形的利用、建筑空间处理等问题。

3建筑剖面设计

⑴如何确定房间的剖面形状?试举例说明。

答:房间剖面形状的确定应考虑房间的使用要求、结构、材料和施工的影响,采光通风等因素。大多数房间采用矩形这是因为矩形规整,对使用功能、结构、施工及工业化均有利,如住宅、学校、办公楼、旅馆、商店等。对于某些有特殊功能要求(如视线、音质等)的房间,则应根据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剖面形状,如剧院的观众厅、体育馆的比赛大厅、教学楼中的阶梯教室等。

⑵什么是层高、净高?确定层高与净高应考虑哪些因素?试举例说明。 答:层高是指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面之间的距离。

净高是指楼地面到结构层(梁、板)底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距离。

层高和净高的确定应考虑使用功能、采光通风、结构类型、设备布置、空间比例、经济等主要因素的影响。例如卧室、教室、公共建筑门厅和商店营业厅的净高确定差别。 ⑶房间窗台高度如何确定?试举例说明。

答:窗台高度与房间使用要求、人体尺度、家具尺寸及通风要求有关。例如一般民用建筑、展览馆陈列室、卫生间、幼儿园和儿童病房等窗台高度的差别。 ⑷室内外地面高差由什么因素决定?

答:室内外地面高差应考虑内外联系方便,防水、防潮要求,地形及环境条件,建筑物性格特征等因素。

⑸确定建筑物的层数应考虑哪些因素?试举例说明。

答:建筑物层数的确定应考虑使用功能的要求,结构、材料和施工的影响,城市规划及基地

环境的影响,建筑防火及经济等的要求。例如在满足使用要求和卫生要求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层高可相应减小房屋的间距,节约用地,减轻房屋自重,改善结构受力情况,节约材料等。 ⑹建筑空间组合有哪几种处理方式?试举例说明。 答:建筑空间组合处理方式包括①重复小空间的组合,常采用走道式和单元式的组合方式,例如住宅、学校、医院、办公楼等;②体量相差悬殊的空间组合,如大型体育馆等;③综合性空间组合,如图书馆建筑中的阅览室、书库、办公等用房在空间要求上也不一致;④错层式空间组合,如教学楼、办公楼、旅馆等主要适用房间空间高度并不高,为了丰富门厅空间变化并得到合适的空间比例,常将门厅地面降低。 ⑺建筑空间的利用有哪些手法?

答:充分利用空间的处理手法有:利用夹层空间,房间上部空间,楼梯间及走道空间,墙体空间等。

4 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

⑴影响体型及立面设计的因素有哪些? 答: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不能脱离物质技术发展的水平和特定的功能、环境而任意创造,它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使用功能、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经济条件及周围环境的制约。 ⑵建构筑图中的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韵律、对比、比例、尺度等的含义是什么?并用图例加以说明。 答:统一与变化是古今中外优秀建筑师必然要遵循的一个规则,是建筑构图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艺术领域里各种艺术形式都要遵循的一般原则,它是一切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其它如主从、对比、比例、均衡等构图诸要点都是作为达到统一与变化的手段。

均衡与稳定既是力学概念也是建筑形象概念。均衡主要是研究建筑物各部分前后左右的轻重关系,并使其组合起来给人以安定、平稳的感觉;稳定是指建筑整体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应给人以安全可靠、坚如磐石的印象。均衡与稳定是相互联系的也是建筑构图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韵律是任何物体各要素重复或渐变所形成的一种特性,这种有规律的变化和有秩序的重复所形成的节奏,能产生具有条理性、重复性、连续性为特征的韵律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二物之间彼此相互衬托作用下,使其形、色更加鲜明,如大者更觉其大、小者更觉其小、深者更觉其深、浅者更觉其浅,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及深刻的印象,此即称为对比。

比例是至长、宽、高三个方向之间的大小关系,无论是整体或局部以及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都存在着比例关系。良好的比例能给人以和谐、完美的感受,反之,比例失调就无法使人产生美感。 尺度所研究的是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构件给人感觉上的大小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譬如自然的尺度、夸张的尺度和亲切的尺度等。

⑶建筑物体型组合有哪几种方式?并以图例进行分析。

答:建筑物体型的造型组合,包括单一体型、单元组合体型、复杂体型等不同的组合方式。 ⑷简要说明建筑立面的具体处理手法。

答:进行立面处理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建筑立面是为满足施工要求而按正投影绘制的,分别为正立面、背立面和侧立面,必须注意几个面的相互协调和相邻面的衔接,以便取得统一;其次建筑造型是一种空间艺术,研究立面造型不能只局限在立面的尺寸大小和形状,应考虑到建筑空间的透视效果;再次,立面处理是在符合功能和结构要求的基础上,对建筑空间造型的进一步深化。

主要的处理手法有:立面比例尺度的处理,立面虚实与凹凸处理,立面的线条处理,立面的 色彩与质感处理,立面的重点与细部处理。

⑸体量的联系与交接有哪几种方式?试举例说明。

答:体量的组合设计常采用直接连接(常用于功能要求各房间紧密联系的建筑),咬接,以走廊或连接体相连等连接方式。

5 建筑构造概论

⑴学习建筑构造的目的何在?

答:建筑构造是研究组成建筑各种构、配件的组合原理和构造方法的科学,是建筑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习建筑构造的目的,在于建筑设计时,能综合各种因素,正确的选用建筑材料,提出符合坚固、经济、合理的最佳构造方案,从而提高建筑物抵御自然界各种影响的能力,保证建筑物的使用质量,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⑵建筑物的基本组成有哪些?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一座建筑物主要是由基础、墙或柱、楼梯、楼板层及地坪层、屋顶及门窗等六大部分所组成。 基础是房屋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结构,它的作用是把房屋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因此,基础必须坚固稳定而可靠。

墙是建筑物的承重构件和护围构件。作为承重构件,承受着建筑物由屋顶或楼板层传来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再传给基础;作为护围构件,外墙起着抵御自然界各种因素对室内的侵袭作用;内墙起着分隔空间、组成房间、隔声、遮挡视线以及保证室内环境舒适的作用。为此要求墙体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等能力。

柱是框架或排架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和承重墙一样承受屋顶和楼板层及吊车传来的荷载,它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楼板层是水平方向的承重结构,并用来分隔楼层之间的空间。它支撑着人和家具设备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梁和柱,它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及隔声、防火、防水、防潮等性能。地坪层是指房屋底层之地坪,应具有均匀传力、防潮、坚固、耐磨、易清洁等性能。 楼梯是房屋的垂直交通工具,作为人们上下楼层和发生紧急事故时疏散人群之用。楼梯应具有足够的通行能力,并做到坚固和安全。

屋顶是房屋顶部的围护构件,抵抗风、雨、雪的侵袭和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屋顶又是房屋的承重结构,承受风、雪和施工期间的各种荷载。屋顶应坚固耐久,不渗漏水和保暖隔热。 门主要用来通行人流,窗主要用来采光和通风。处于外墙上的门窗又是围护构件的一部分。应考虑防水和热工要求。 ⑶影响建筑构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建筑构造的主要因素包括外界环境因素(外界作用力的影响,气候条件的影响,人为因素的影响)、建筑技术条件及建筑标准等。 ⑷筑构造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为使建筑物满足适用、经济、美观的要求,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必须注意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确保结构坚固、安全,适应建筑工业化需要,考虑建筑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以及美观要求等构造设计的原则。

6 墙体与基础

⑴述墙体类型的分类方式及类别。

答:墙体按所处位置可以分为外墙和内墙。外墙位于房屋的四周,故又称为外围护墙。内墙位于房屋内部,主要起分隔内部空间的作用。墙体按布置方向又可以分为纵墙和横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纵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得墙称为横墙,外横墙俗称山墙。

7 楼梯

⑴楼梯是由哪些部分所组成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要求如何? 答:楼梯一般由梯段、平台、栏杆扶手三部分组成。

梯段:楼梯俗称跑梯,是联系两个不同标高平台的倾斜构件。通常为板式梯段,也可以由踏步板和倾斜板式梯段。为了减轻走的疲劳,梯段的踏步数一般不宜超过18级,但也不宜少于3级,因为步数太少不宜为人们察觉,容易绊倒。 楼梯平台:按平台所处位置和标高不同,有中间平台和楼层平台之分。两楼之间的平台称为中间平台,用来供人们行走时调节体力和改变行进方向。而与楼层地面标高齐平的平台称为楼层平台,除起着与中间平台相同的作用外,还用来分配从楼梯到达各楼层的人流。

栏杆扶手:栏杆扶手是设在梯段及平台边缘的安全保护构件。当梯段宽度不大时,可只在梯段临空面设置。当梯段宽度较大时,非临空面也应加设靠墙扶手。当梯段宽度很大时,则需在梯段中间加设中间扶手。

⑵常见的楼梯有哪几种形式?各使用于什么建筑? 答:常见的楼梯形式有: ① 直行单跑楼梯,此种楼梯无中间平台,由于单跑梯段数一般不超过18级,故仅用于层高不大的建筑。 ② 直行多跑楼梯,此种楼梯是直行单跑楼梯的延伸,仅增设了中间平台,当单梯段变为多梯段。适用于层高较大的建筑,在公共建筑中常用于人流较多的大厅。 ③ 平行双跑楼梯,此种楼梯由于上完一层楼刚好回到原起步方位,与楼梯上升的空间回转往复性吻合,是最常用的楼梯形式之一。 ④ 平行双分双合楼梯,此种楼梯形式实在平行双跑楼梯基础上演变而成的。由于其造型的对称严谨性,常用作办公类建筑的主要楼梯。 ⑤ 折行多跑楼梯,此种楼梯人流导向比较自由,折角可变,可为90º,也可以大于或小于90º。当折角大于90º时,由于其行进方向性类似直行双跑楼梯,故常用于仅上一层楼的影剧院、体育馆等建筑的门厅中。当折角小于90º时,其行进方向回转延续性有所改观,形成三角形楼梯间,可用于多层的建筑中。 ⑥ 交叉跑(剪刀)楼梯,可认为是由两个直行单跑楼梯交叉并列布置而成,通行的人流量较大,且为上下楼的人流提供了两个方向,对于空间开敞,楼层人流多方向进出有利。但仅适合层高小的建筑。 ⑦ 螺旋形楼梯,通常是围绕一根单柱布置,平面呈圆形。其平台和踏步均为扇形平面,踏步内侧宽度很小,并形成较陡的坡度,行走时不安全,且构造较复杂。这种楼梯不能作为主要人流交通和疏散楼梯,但由于其造型美观,常作为建筑小品布置在庭院或室内。 ⑧ 弧形楼梯,弧形楼梯与螺旋形楼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围绕一较大的轴心空间旋转,未构成水平投影圆,仅为一段弧环,并且曲率半径较大。其扇形踏步的内侧宽度也较大(≥220mm),使坡度不至于过陡,可以用来通行较多的人流。弧形楼梯也是折形楼梯的演变形式,当布置在公共建筑的门厅时,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和有没轻盈的造型。但其结构和施工难度较大,通常采用现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

⑶楼梯设计的要求如何?

答:楼梯的位置应明确 ,光线充足,避免交通拥挤、堵塞,同时必须构造合理,坚固耐用,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和美观要求。

⑷确定楼梯段宽度应以什么为依据?

答:梯段宽度应根据紧急疏散时要求通过的人流股数多少确定。每股人流按550~600mm宽度考虑。同时,需满足各类建筑设计规范中对梯段宽度的限定。 ⑸为什么平台宽不得小于楼梯段宽?

答:对于平行和折行多跑等类楼梯,其中间平台宽应不小于梯段宽度,以保证通行顺畅,且不得小于1200mm。医院建筑还应保证担架在平台处能转向通行,其中间平台宽度应不小于2000mm。对于直行多跑楼梯,其中间平台宽度宜不小于梯段宽度,且不小于1000mm。对于楼层平台宽度,则应比中间平台更宽松一些,以利人流分配和停留。

⑹楼梯坡度如何确定?踏步高与踏步宽和行人步距的关系如何?

答:楼梯的坡度在实际应用中均由踏步高宽比决定。常用的坡度为1:2左右。人流量大,安全要求高的楼梯坡度应该平缓一些,反之则可陡一些,以节约楼梯间面积。

踏步的高宽比根据人流行走的舒适、安全和楼梯间的尺度、面积等因素进行综合权衡。 ⑺一般民用建筑的踏步高与宽的尺寸是如何限制的? 答:踏步的高度,成人以150mm左右较适宜,不应高于175mm。踏步的宽度(水平投影宽度)以300mm左右为宜,不应窄于260mm。当踏步宽度过宽时,将导致梯段水平投影面积的增加。而踏步宽度过窄,会使人流行走不安全。为了在踏步宽度一定的情况下增加行走的舒适度,常将踏步出挑20~30mm,使踏步实际宽度大于其水平投影宽度。

⑻楼梯为什么要设栏杆,栏杆扶手的高度一般是多少?

答:栏杆扶手是设在梯段及平台边缘的安全保护构件。当梯段宽度不大时,可只在梯段临空面设置。当梯段宽度较大时,非临空面也应加设靠墙扶手。当梯段宽度很大时,则需在梯段中间加设中间扶手。 梯段栏杆扶手高度应从踏步前缘线垂直至扶手顶面。其高度根据人体重心高度和楼梯坡度大小等因素确定。一般不宜小于900mm,供儿童使用的楼梯应在500~600mm高度增设扶手。当楼梯栏杆水平段长度超过500mm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0mm。室外楼梯的栏杆因为临空,需要加强防护。当临空高度小于24m时,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50mm;当临空高度大于等于24m时,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100mm。

⑼楼梯间的开间、进深应如何确定?

答:开间根据检验其通行能力是否满足紧急疏散时人流股数要求确定。

进深根据初选中间平台宽和楼层平台宽以及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检验的结果确定。 ⑽楼梯的净高一般指什么?为保证人流和货物的顺利通行,要求楼梯净高一般是多少? 答:楼梯的净高一般指楼梯各部分的净空高度。 为保证人流和货物的顺利通行,应不小于2000mm。

⑾当底层中间平台下做出入口时,为增加净高,常采取哪些措施?

答:①在底层变作长短跑梯段;②局部降低底层中间平台下地坪标高,使其低于底层室内地坪标高±0.000,满足净空高度要求;③综合上面两种方式,在采取长短跑梯段的同时,又适当降低底层中间平台下地坪标高;④底层用直行单跑或直行双跑楼梯直接从室外上二层。 ⑿钢筋混凝土楼梯常见的结构形式是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答:按其施工方式可分为预制装配式和现浇整体式。预制装配式有利于节约模板、提高施工速度;现浇整体式整体刚度好,但现场施工量大。 ⒀预制装配式楼梯的预制踏步形式有哪些?

答:踏步板断面形式有一字形、L形、┐形、三角形等,断面厚度根据受力情况为40~80mm。 ⒁预制装配式楼梯的构造形式有哪几种?

答:预制装配式楼梯按其构造方式可分为梁承式、墙承式和墙悬臂式等类型。 ⒂楼梯踏面的做法如何?水磨石面层的防滑措施有哪些?

答:楼梯踏步面层装修做法与楼层面层装修做法基本相同。但由于楼梯是一幢建筑中的重要交通疏散部件,其对人流的导向性要求高,装修用材标准应高于或至少不低于楼地面装修用材标准,使其在建筑中具有醒目的地位,引导人流。同时,由于楼梯人流量大,使用频率高,在考虑踏步面层装修做法时应选择耐磨、防滑、美观、不起尘的材料。

在踏步上设置防滑条的目的在于避免行人滑倒,并起到保护踏步的作用。在人流量较大的楼梯中均应设置。常用的防滑条材料有:水泥铁屑、金刚砂、金属条(铸铁、铝条、铜条)、马赛克及带防滑条缸砖等。

⒃栏杆与踏步的构造如何?

答:踏步面层装修做法与楼层面层装修做法基本相同,在踏步上需使之防滑条。 栏杆分为空花式、栏板式、混合式等。 ⒄扶手与栏杆的构造如何?

答:栏杆分为空花式、栏板式、混合式等。 扶手常用木材、塑料、金属管材制作。 ⒅实体栏板构造如何?

答:栏板式取消了杆件,免去了空花栏杆的不安全因素,节约钢材,无锈蚀问题,但板式构件应能承受侧向推力。栏板材料过去常常采用砖、钢丝网水泥抹灰、钢筋混凝土等,多用于室外楼梯或受到材料经济限制时的室内楼梯。 ⒆台阶与坡道的形式有哪些?

答:室外台阶与坡道是建筑物入口处解决室内外地面高差,方便人们进出的辅助构件,其平面布置形式有单面式踏步、三面式踏步、坡道式和踏步坡道结合式之分。 ⒇台阶的构造要求如何?

答:台阶:①台阶尺度(台阶处于室外,踏步宽度应比楼梯大一些,使坡度平缓,以提高行走舒适度。其踏步高一般在100-150mm左右,踏步宽在300-400mm左右,步数根据是室内外高差确定。在台阶与建筑出入口大门之间,常设一缓冲平台,作为室内外空间的过渡。平台深度一班不应小于1000mm,平台需做3%左右的排水坡度,以利雨水排除。考虑无障碍设计坡道时,出入口平台深度不应小于1500mm。)②台阶面层(由于台阶位于易受雨水侵蚀的环境中,需慎重考虑防滑和抗风化问题。其面层材料应选择防滑和耐久的材料。对于人流量大的建筑的台阶,还宜在台阶平台处设刮泥槽。)③台阶垫层(步数较少的台阶,一般采用素土夯实后按台阶形状尺寸做C10混凝土垫层或砖、石垫层。标准较高的或地基土质较差的还可以在垫层下加铺一层碎砖或碎石层。对于步数较多或地基土质太差的台阶,可根据情况架空成钢筋混凝土台阶,以避免过多填土或产生不均匀沉降。严寒地区的台阶还需考虑地基土冻胀因素,可用含水率低的砂石垫层换土至冰冻线以下)。 (21)常用电梯有哪几种?

答:电梯按使用性质分有乘客电梯、载货电梯、客货电梯、病床电梯和杂物电梯。 按电梯行驶速度分,通常分为低速、中速和高速三类。 除以上之外还有消防电梯和观光电梯。 (22)电梯井道要求如何?

答:不同性质的电梯,其井道根据需要有各种井道尺寸,以配合各种电梯轿厢供选用。井道壁多位钢筋混凝土井壁或框架填充墙井壁。 (23)怎样看懂电梯构造图?

答:只要了解电梯的具体构造及建筑的构造需要,就可看懂电梯的构造图。

8 楼地层

⑴楼板层与地坪层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楼地层包括楼板层和地坪层,是水平方向分隔房屋空间的承重构件。楼板层分隔上下楼层空间,地坪层分隔大地与底层空间。由于它们均是供人们在上面活动的,因而具有相同的面层;但由于它们所处位置不同、受力不同,因而结构层有所不同。楼板层的结构层为楼板,楼板将所承受的上部荷载及自重传递给墙或柱,并由墙、柱传给基础,楼板层有隔声等功能要求;地坪层的结构层为垫层,垫层将所承受的荷载及自重均匀地传给夯实的地基。 ⑵楼板层的基本组成及设计要求有哪些?

答:楼板层的基本组成包括面层、楼板和顶棚三部分。 楼板层的设计应满足建筑的使用、结构、施工以及经济等多方面的要求:①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②满足隔声、防火、热工等方面的要求;③满足建筑经济的要求。 ⑶楼板隔绝固体传声的方法有三种?绘图说明。 答:书P172,图8-2所示。

⑷常用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类型及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答:常用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根据其截面形式可分为平板、槽形板和空心板三种类型。 平板:实心平板一般用于小跨度(1500mm左右),板的厚度通常为60mm。平板板面上下平整,制作简单,但自重较大,隔声效果差,常用作走道板、卫生间楼板、阳台板、雨棚板、管沟盖板等处。 槽形板:当板的跨度尺寸较大时,为了减轻板的自重,根据板的受力情况,可将板做成由肋和板构成的槽形板。板长为3~6m的非预应力槽形板,板肋高为120~240mm,板的厚度仅30mm。槽形板减轻了板的自重,具有省材料、便于在板上开洞等优点,但隔声效果差。当槽形板正放(肋朝下)时,板底不平整;槽形板倒放(肋朝上)时,需在板上进行构造处理,使其平整,槽内可填轻质材料起保温、隔音作用。槽形板正放常用作厨房、卫生间、库房等楼板。当对楼板有保温、隔声要求时,可考虑采用倒放槽形板。

⑸现浇筑肋梁楼板的布置原则。

答:在进行现浇筑肋梁楼板的布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承重构件,如柱、梁、墙等应有规律地布置,宜做到上下对齐,以利于结构传力直接,受力合理。②板上不宜布置较大的集中荷载,自重较大的隔墙和设备宜布置在梁上,梁应避免支承在门窗洞口上。③满足经济要求。 ⑹井式楼板和无梁楼板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答:井式楼板:当肋梁楼板两个方向的梁不分主次,高度相等,同位相交,呈井字形时,则称为井式楼板。因此,井式楼板实际是肋梁楼板的一种特例。井式楼板的板为双向板,所以,井式楼板也是双向板肋梁楼板。井式楼板宜用于正方形平面,长短边之比为1:5的矩形平面也可采用。梁与楼板平面的边线可正交也可斜交。此种楼板的梁板布置图案美观,有装饰效果,并且由于两个方向的梁互相支撑,为创造较大的建筑空间创造了条件。所以一些大厅如北京西苑饭店接待大厅、北京政协礼堂等均采用了井式楼板,其跨度达30~40m,梁的间距一般为3m左右。

无梁楼板:当楼板不设梁,而将楼板直接支撑在柱上时,则为无梁楼板。通常在注定设置柱帽,特别是楼板承受的荷载较大时,为了提高楼板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必须设置柱帽,以免楼板过厚。柱帽的形式有方形、多边形、圆形等。无梁楼板采用的柱网通常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这样较为经济。常用的柱网尺寸为6m左右,板厚170~190mm。采用无梁楼板顶棚平整,有利于舍内的采光、通风,视觉效果较好,且能减少楼板所占的空间高度。无梁楼板常用于商场、仓库、多层车库等建筑内。 ⑺地坪层的组成及各层的作用。

答:地坪层主要由面层、垫层和素土夯实层构成。

素土夯实层:素土夯实层是地坪的基层,也称地基,承受由垫层传下来的地面荷载。 垫层:垫层是承受并传递荷载给地基的结构层,有刚性垫层和非刚性垫层之分。

面层:地坪面层和楼板面层一样,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生产直接接触的地方,根据不同房间对面层有不同的要求,面层应坚固耐磨、表面平整、光洁、易清洁、不起尘。对于居住和人们长时间停留的房间,要求有较好的蓄热性和弹性;浴室要求耐潮湿、不透水;厨房、锅炉房要求地面防水、耐火;实验室则要求耐酸碱、耐腐蚀等。

⑻水泥砂浆地面、水泥石屑地面、水磨石地面的组成及优缺点、适用范围。

答:水泥砂浆地面通常作为对地面要求不高的房间或进行二次装饰的商品房的地面。原因在于水泥砂浆地面构造简单、坚固,能防潮、防水而造价又较低。但水泥地面蓄热系数大,冬天感觉冷,空气湿度大时易产生凝结水,而且表面易起灰尘,不易清洁。水泥砂浆地面即是在混凝土垫层或结构层上抹水泥砂浆。一般有双层和单层两种做法。

水泥石屑地面是以石屑代替砂的一种水泥地面,亦称豆石地面或瓜米石地面。这种地面性能近似水磨石,表面光洁,不起尘,易清洁,造价仅为水磨石地面的50%。水泥石屑地面构造也有一层和双层做法之别。

水磨石地面一般分两层施工。在刚性垫层或结构层上用10~20mm厚的1:3水泥砂浆找平,面铺10~15mm厚1:(1.5~2)的水泥白石子,待面层达到一定强度后加水,用磨石机磨光、打蜡即成。所用水泥为普通水泥,所用石子为中等硬度的方解石、大理石、白云石等。水磨石地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久性、防水防火性,并具有质地美观,表面光洁,不起尘,易清洁等优点,通常应用于公共建筑门厅、走道及主要房间地面等。

⑼常用的块料地面的种类、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答:块料地面是把地面材料加工成块(板)状,然后借助胶结材料贴或铺砌在结构层上。胶结材料既起胶结作用又起找平作用,也有先做找平层再做胶结层的。常用胶结材料有水泥砂浆、油膏等,也有用细沙和细炉渣做结合层的。块料地面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粘土砖、水泥砖、大理石、缸砖、陶瓷锦砖、陶瓷地砖等。

粘土砖地面:粘土砖地面用普通标准砖,有平砌和侧砌两种。这种地面施工简单,造价低廉,适用于要求不高或临时建筑地面以及庭院小道等。

水泥制品块地面:水泥制品块地面常用的有水泥砂浆砖、水磨石砖、预制混凝土砖。水泥制品块与基层粘结有两种方式:当预制块尺寸较大且较厚时,常在板下干铺一层20~40mm厚细沙或细炉渣,待矫正后,板缝用砂浆嵌填。这种做法施工简单、造价低,便于维修更换,但不易平整,城市人行道常按此方法施工。当预制块小而薄时,则采用10~20mm厚1:3水泥砂浆做结合层,铺好后再用1:1水泥砂浆嵌缝,这种做法坚实、平整,但施工较复杂,造价也较高。

缸砖及陶瓷锦砖地面:①缸砖是用陶焙烧而成的一种无釉砖块。形状有正方形、六边形、八角形等。颜色也有多种,但以红棕色和深米黄色居多。由不同形状和色彩可以组合成各种图案。转岗背面有凹槽,使砖块和基层黏贴牢固,铺贴时一般用15~20mm厚1:3水泥砂浆做结合材料,要求平整,横平竖直。缸砖具有质地坚硬、耐磨、耐水、耐酸碱、易清洁等特点。②陶瓷锦砖又称马赛克,是以优质瓷土烧制而成的小尺寸瓷砖,其特点与面砖相似。陶瓷锦砖有不同大小、形状和颜色并由此可以组合称各种图案,是饰面能达到一定艺术效果。陶瓷锦砖块小缝多,主要用于防滑要求较高的卫生间、浴室等房间的地面。 陶瓷地砖地面:陶瓷地砖又称墙地砖,其类型有釉面地砖、无光釉面砖、无釉防滑地砖及抛光同质地砖。陶瓷地砖有红、浅红、白、浅黄、浅绿、浅蓝等各种颜色。地砖色调均匀,砖面平整,抗腐耐磨,施工方便,且块大缝少,装饰效果好,特别是防滑地砖和抛光地砖又能防滑,因而越来越多地用于办公、商店、旅馆和住宅中。陶瓷地砖一般厚6~10mm,其规格有500mm*500mm,400mm*400mm,300mm*300mm,250mm*250mm,200mm*200mm。块越大,价格越高,装饰效果越好。 ⑽塑料地面的优缺点及主要类型。

答:从广义上讲,塑料地面包括一切以有机物质为主所制成的地面覆盖材料。如以一定厚度平面状的块材或卷材形式的油地毡、橡胶地毯、涂料地面和涂布无缝地面。

塑料地面装饰效果好,色彩鲜艳,施工简单,维修保养方便,有一定弹性,脚感舒适,步行时噪音小,但它有易老化,日久失去光泽,受压后产生凹陷,不耐热高,硬物刻画易留痕等缺点。 ⑾直接抹灰顶棚的类型及适用范围。

答:对板底不够平整或要求稍高的房间,可采用板底抹灰,常用的有:纸筋石灰浆顶棚、混合砂浆顶棚、水泥砂浆顶棚、麻刀石灰浆顶棚、石膏灰浆顶棚。 ⑿绘图说明中间挑阳台的结构布置。 答:书P185,图8-20所示。

⒀绘图说明钢筋混凝土栏杆压顶及栏杆与阳台板的连接构造。 答:书P187,图8-

25、图8-26所示。

10 门和窗

⑴门窗的作用和要求?

答:门和窗是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门的主要功能是交通联系,窗主要供采光和通风之用,它们均属建筑的维护构件。

在设计门窗时,必须根据有关规范和建筑的使用要求来决定其形式及尺寸大小。造型要美观大方,构造应坚固、耐久,开启灵活,关闭紧严,便于维修和清洁,规格类型应尽量统一,并符合现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以降低成本和适应建筑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⑵门的形式有几种?各自的特点和适应范围?

答:门按其开启方式通常有: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折叠门、转门等。

平开门构造简单,开启灵活,加工制作简便,便于维修,是建筑中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门。 弹簧门使用方便,美观大方,广泛用于商店、学校、医院、办公和商业大厦。

推拉门开启时不占空间,受力合理,不易变形,但在关闭时难以严密,构造亦较复杂,较多用于仓库和车间大门。在民用建筑中,一般采用轻便推拉门分隔内部空间。

折叠门开启时占空间少,但构造复杂,一般用于作商业建筑的门,或公共建筑中灵活分隔空间用。 转门构造复杂,造价高,不宜大量采用。

⑶窗的形式有哪几种?各自的特点和适应范围?

答:窗的形式一般按开启方式定。而窗的开启方式主要取决于窗铰链安装的位置和转动方式。通常窗的开启方式分为平开窗、固定窗、悬窗、立转窗、推拉窗等。

平开窗构造简单,开启灵活,制作维修均方便,是民用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窗。 固定窗构造简单,密闭性好,多与门亮子和开启窗配合使用。

悬窗根据铰链和转轴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上悬窗、中悬窗和下悬窗。

上悬窗铰链安装在窗扇的上边,一般向外开,防雨好,可用作外门和窗上的亮子。

下悬窗铰链安在窗扇的下边,一般向内开,通风较好,不防雨,不能做外窗,一般用于内门上的亮子。 中悬窗是在窗扇两边中部装水平转轴,窗扇绕水平轴旋转,开启时窗扇上部向内,下部向外,对挡雨、通风有利,并且开启易于机械化,故常用作大空间建筑的高侧窗。 上下悬窗联运,也可用于外窗或用于靠外廊的窗。

⑷铝合金门窗的特点?各种铝合金门窗系列的称谓是如何确定的? 答:铝合金门窗的特点有质量轻、性能好、耐腐蚀、坚固耐用、色泽美观等。

各种铝合金门窗的称谓是以铝合金门窗框的厚度构造尺寸来区别的,如:平开门框厚度构造尺寸为50mm宽,即称为50系列铝合金平开门;推拉窗框厚度构造尺寸90mm宽,即称为90系列铝合金推拉窗。

⑸简述铝合金门窗的安装要点。

答:铝合金门窗是表面处理过的铝材经下料、打孔、铣槽、攻丝等加工,制作成门窗框料的构件,然后与连接件、密封件、开闭五金件一起组合装配成门窗。

门窗安装时,将门、窗在抹灰前立于门窗洞处,与墙内预埋件对正,然后用木楔将三边固定。经检验确定门、窗框水平、垂直、无翘曲后,用连接件将铝合金框固定在墙(柱、梁)上,连接件固定可采用焊接、膨胀螺栓或射钉方法。门窗框固定好以后与门窗洞周围的缝隙,一般采用软质保温材料填塞,如泡沫塑料条、泡沫聚氨酯条、矿棉毡条和玻璃丝毡条等,分层填实,外表留5~8mm深的槽口用密封膏密封。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防止门框、窗框四周形成冷热交换区产生结露,影响防寒、防风的正常功能和墙体的寿命,也影响了建筑物的隔声、保温等功能。同时,避免了门窗框直接与混凝土、水泥砂浆接触,消除了碱对门、窗框的腐蚀。铝合金门窗装入洞口应横平竖直,外框与洞口应弹性连接牢固,不得将门、窗外框直接埋入墙体,防止碱对门窗框的腐蚀。门窗框与墙体等的连接固定点,每边不得少于两点,且间距不得大于0.7m。在基本风压值大于等于0.7kPa的地区,不得大于0.5m;边框端部的第一固定点与端部的距离不得大于0.2m。 ⑹简述塑料门窗的优点。

答:塑料门窗线条清晰、挺拔、造型美观,表面光洁细腻,不但具有良好的装饰性,而且有良好的隔热性和密封性。其气密性为木窗的3倍,铝窗的1.5倍;热损耗为金属床的1/1000;隔声效果比铝窗高30dB以上。同时塑料本身具有耐腐蚀等功能,不用涂涂料,可节约施工时间及费用。因此,在国外发展很快,在建筑上得到大量应用。 ⑺简述塑钢门窗的安装要点。(其实我很怀疑书上是不是打错了,这章里面关于塑钢门窗只有几句形容,根本没有讲到安装要点。我觉得这里应该是问的塑料门窗的安装要点。)

答:塑料门窗应采用预留洞口安装法,不宜采用边安装边砌口或先安装后砌口的施工方法。对加气混凝土墙洞口,应预埋胶粘圆木。门窗及玻璃的安装应在墙体湿作业完工且硬化后进行,当需要在湿作业前进行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当窗与墙体固定时,应先固定上框,后固定边框,固定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混凝土墙洞口应采用射钉或塑料膨胀螺钉固定;砖墙洞口应采用塑料膨胀螺钉或水泥钉固定,不得固定在砖缝处;加气混凝土洞口,应采用木螺钉将其固定在胶粘圆木上;设有预埋铁件的洞口应采用焊接的方法固定;也可先在预埋件上按紧固件规格打基孔,然后用紧固螺栓固定。

窗框与洞口之间的伸缩缝内腔应采用闭孔泡沫塑料、发泡聚苯乙烯等弹性材料分层填充,填塞不宜过紧。对于保温、隔声等级要求较高的工程,应采用相应的隔热、隔声材料填塞。

在玻璃安装时,玻璃不得与玻璃槽直接接触,应在玻璃四边垫上垫块。边框上的垫块,宜采用聚氯乙烯胶加以固定。

⑻断热型铝合金窗有哪两种?

答:断热型铝合金窗有单框普通玻璃窗和单框低辐射中空玻璃窗两种。 ⑼如何加强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

答:改善门窗的保温性能主要是提高热阻,选用导热系数小的门窗框、玻璃材料,从门窗的制作、安装提高其气密性能。

门窗的隔热性能,在南方炎热地区尤为重要。提高隔热性能主要靠两方面的途径:一是采用合理的建筑外遮阳,设计挑檐、遮阳板、活动遮阳等措施;二是选择玻璃时,选用合适的遮蔽系数,也可采用对太阳红外线反射能力强的热反射材料贴膜。

第二篇 工业建筑设计

11 工业建筑

⑴什么是工业建筑?工业建筑如何进行分类?

答:工业建筑是进行工业生产的房屋,在其中根据一定的工艺过程及设备组织生产。它与民用建筑一样具有建筑的共同性,在设计原则、建筑技术及建筑材料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但由于生产工艺不同、技术要求高,对建筑平面空间布局、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及施工等,都有很大影响。

工业建筑按用途分类可分为主要生产厂房、辅助生产厂房、动力用厂房、运输用厂房和其他。。 按层数分可分为单层厂房、多层厂房和混合层次厂房。

按生产状况分可分为冷加工车间、热加工车间、恒温恒湿车间、洁净车间和其他特种状况的车间。 ⑵对工业建筑设计的要求是什么?

答:工业建筑设计应满足的要求有: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满足建筑技术的要求;满足建筑经济的要求;满足卫生及安全要求。

12 单层厂房设计

⑴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厂房的主要结构构件有哪些?相互关系如何(绘一剖面简图说明)? 答: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主要针对跨度大、高度较高、吊车吨位大的厂房。这种结论受力合理,建筑设计灵活,施工方便,工业化程度较高。它的构件组成包括承重结构、围护结构以及其他附属构件。

承重结构包括:①横向排架:由基础、柱、屋架(或屋面梁)组成。②纵向连系构件:由基础梁、联系梁、圈梁、吊车梁等组成。它与横向排架构成骨架,保证厂房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纵向构件承受作用在山墙上的风荷载及吊车纵向制动力,并将它传递给柱子。③为了保证厂房的刚度,还设置屋架支撑、柱间支撑等支撑系统。

围护构件包括:外墙、屋顶、地面、门窗、天窗等。 其他:如散水、地沟、隔断、作业梯、检修梯等。 相互关系如图书上P250,图12-1(a)所示。

⑵举例简要说明影响厂房平面形式的主要因素(要求至少从三方面说明)。

答:工厂总平面设计包括:根据全场的生产工艺流程、交通运输、卫生、防火、气象、地形、地质以及建筑群体艺术等条件,确定这些建筑物与构筑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合理地组织人流、货流,避免交叉和迂回;布置各种工程管线;进行厂区竖向设计及绿化、美化布置等。当总图确定以后,在进行厂房的个体设计时,必须按照总图布置的要求确定厂房的平面形式。

影响厂房平面形式的主要因素有:厂区人流、货流组织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地形的影响;气象条件的影响等。

⑶什么是柱网?确定柱网的原则是什么?常用的柱距、跨度尺寸有哪些?

答:无论是单层厂房还是多层厂房,承重结构柱子在平面上排列时所形成的网格就称为柱网。

当屋架跨度不大于18m时,采用扩大模数30M的数列,即跨度尺寸是18m、15m、12m、9m及6m;当屋架跨度大于18m时,应采用扩大模数60M的数列,即跨度尺寸是18m、24m、30m、36m、42m等。当工艺布置有明显优越性时,跨度尺寸亦可采用21m、27m、33m。 我国单层工业厂房设计主要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其基本柱距是6m。柱距尺寸还受到材料的影响,当采用砖混结构的砖柱时,其柱距宜小于4m,也可为3.9m、3.6m、3.3m等。 ⑷生活间的组成内容有哪些?毗连式生活间与厂房间的毗连墙结构上如何处理?

答:一般来说生活间包括生产卫生用室、生活卫生用室、行政办公室、生产辅助用室四个内容。 毗连式生活间和厂房的结构方案不同,荷载相差也很大。所以在两者毗连处应设置沉降缝。设置沉降缝的处理方案有两种:

①当生活间的高度高于厂房高度时,毗连墙应设在生活间一侧,而沉降缝则位于毗连墙与厂房之间。无论毗连墙为承重墙或自承重墙,墙下的基础按以下两种情况处理:

⒈带形基础:若带形基础与车间柱式基础相遇,应将带形基础断开,增设钢筋混凝土抬梁,承受毗连墙的荷载。 ⒉柱式基础:其位置应与厂房的柱式基础交错布置,然后在生活间的柱式基础上设置钢筋混凝土抬梁,承受毗连墙的荷载。

②当厂房高度高于生活间时,毗连墙设在车间一侧,沉降缝则设于毗连墙与生活间之间。毗连墙支撑在车间柱式基础的地基梁上。此时,生活间的楼板采用悬臂结构,生活间的地面、楼面、屋面均与毗连墙断开,并设置变形缝,以解决生活间和车间产生不均匀沉陷的问题。 ⑸如何确定厂房高度?室内外高差宜取多少?为什么?

答:厂房高度指室内地面至柱顶(或倾斜屋盖最底点,或下沉式屋架下弦底面)的距离。在剖面设计中通常将室内地面的相对标高定位±0.000,柱顶标高、吊车轨迹标高等均是相对于室内地面标高而言的。确定厂房的高度必须根据生产使用要求以及建筑统一化的要求,同时,还应考虑到空间的合理利用。

一般单层厂房室内外需设置一定的高差,以防止雨水侵入室内。同时,为了运输车辆出入方便,室内外高差不宜太大,一般取150~200mm。

⑹天然采光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侧面采光具有哪些特点?在进行侧窗布置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常用的采光天窗及其布置方法有哪些?

答:天然采光的基本要求有满足采光系数最低值的要求、满足采光均匀度的要求和避免在工作区产生眩光。

将采光窗不布置在外墙上的为侧面采光。侧面采光分单侧采光和双侧采光两种。根据侧窗在外墙上位置高低的不同,又分为高侧窗和地侧窗。设置侧窗来解决厂房的采光要求比其他方式经济适用、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在设计中应尽可能采用这种方式。单向低侧窗光线方向性强、均匀度差、衰减幅度大,工作面上近窗点光线强,随着与窗口距离的增加,采光系数减弱的很快。提高侧窗位置,能使远窗点的采光系数提高、照度增加,近窗点的采光系数降低、照度减少,使厂房采光的均匀度得到提高。一般中等照度要求的厂房,侧窗采光对水平工作面的有效进深为工作面至窗上缘高度的2倍。在可能的情况下,可采用双侧采光。这样,有利于提高采光的均匀度。当采用侧面采光不能满足厂房的采光要求时,可采用混合采光方式,或辅以人工照明来满足生产使用的要求。

由于侧面采光的方向性强,故布置侧窗时要避免可能产生的遮挡。如在设有吊车梁的厂房中,吊车梁处则没有必要开设侧窗。因此,厂房侧窗一般是分上、下两端布置,形成高低侧窗。这有利于提高远窗点的照度,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厂房天然采光的均匀度。侧窗窗台宜高于吊车梁面约600mm。低侧窗窗台高度一般为工作面的高度,同时为便于开关,通常取1000mm左右,根据使用要求,可提高或降低。在设计多跨厂房时,应尽量利用厂房高低差处开设高侧窗解决厂房的采光问题。靠近侧窗工作面的纵向光线的均匀性与窗和窗间墙的宽度有关。窗间墙愈宽,光线愈明暗不均,因而窗间墙不宜设得太宽,一般以等于或小于窗宽为宜,必要时可不设窗间墙而将窗做成通长的带形窗。

采光窗有多种形式常用的有矩形、梯形、三角形、M形、锯齿形以及横向天窗、平天窗等。

采光天窗的布置须结合天窗形式、屋盖结构和构造,厂房朝向、生产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概括起来有纵向布置(天窗带平行于屋脊)、横向布置(天窗带垂直于屋脊)、点式或块状布置等形式。 ⑺如何利用“窗地面积比”的方法进行采光计算?

答:对于厂房采光口面积需要多少,或是否符合采光标准的要求,应通过采光计算进行估算或验算。采光计算的方法很多,《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中介绍的图表计算法是我国目前最为简便的方法。在初步设计阶段可采用床地面积比(即窗洞面积与地板面积的比值是否符合要求)的方法进行估算或验算。书上P272,表12-5所示。

⑻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布置热加工车间的进排气口? 答: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有热压通风和风压通风两种方式。

根据热压原理,热压值的大小与进、排封口的中心线距离H成正比。所以热加工车间的进风口布置得越低越好。排风口的位置尽可能高一些,一般设在柱顶处。 ⑼矩形避风天窗挡风板的形式有哪几种?可采用哪几种方式挡雨?下沉式通风天窗根据屋面板下沉部位不同可分为哪几种?开敞式厂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均可用简图帮助说明)?

答:风向是随时变化的要随着风向不断开启或关闭排风口很困难。因此,应采取措施防止迎风面对室内排气口产生的不良影响。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迎风面距离排风口一定距离的地方设置挡风板。由于风可以从各个角度吹来,因此,矩形天窗的两侧均应设置挡风板,无论风从何处吹来,均可使排风口处处于负压区。设有挡风板的矩形天窗称为矩形通风天窗或避风天窗。在无风时,车间内部靠热压通风;有风时,风速越大则负压区绝对值也越大,排风量也增大。挡风板至矩形天窗的距离以等于排风口高度的1.1~1.5倍为宜。当平行等高跨两矩形天窗排风口的水平距离L小于或等于天窗高度h的5倍时,可不设挡风板,因为该地区的风压始终为负压,书上P275,图12-52所示。

(书上只提到了挡雨板挡雨,其他形式暂未发现,所以在此也只写明挡雨板一种形式)

挡雨板的出挑长度和垂直间距,应根据设计挡雨角度值来确定。挡雨版的尺寸根据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及构造方案来确定。书上P276,图12-56中设计挡雨角β是根据生产要求、雨滴大小及风速来确定的。防溅板高度一般为200mm。

所谓开敞式是指外墙不设窗扇而用挡雨板代替,书上P275,图12-55所示。开敞式厂房的优点是:进、排气口的气流阻力系数小,通风量大;室内外空气交换迅速、散热快、通风降温显著;构造简单,造价比较低。它的缺点是:防寒、防雨、防风沙能力差;风速很大时,室内烟尘弥漫,通风不稳定。开敞式厂房适用于防寒、防雨、防风沙要求不高的车间。 ⑽定位轴线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绘图表示横向定位轴线、纵向定位轴线及总横跨交接处定位轴线是如何划分的?

答:单层厂房定位轴线是确定厂房主要承重构件位置及其标志尺寸的基准线,同时也是厂房施工放线和设备定位的依据。

定位轴线的划分通常是在柱网布置的基础上进行的。通常把垂直于厂房长度方向(即平行于屋架)的定位轴线称为横向定位轴线,厂房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是柱距。平行于厂房长度(即垂直于屋架)的定位轴线称为纵向定位轴线,厂房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是跨度。 书上P276,图12-57所示。

⑾影响厂房立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单层厂房的外部造型设计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要创造合理而富有个性的工业建筑形象,就应把握工业建筑造型的自身规律,主要有下面三个方面:功能特征、结构造型、群体组合。 ⑿各种主要色彩在厂房内部的应用如何?

答:目前,工业建筑上对色彩的运用,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①红色:用以表示电器、火灾的危险标志,禁止通行的通道和门,防火消防设备,高压电的室内电裸线,电开关启动机件,防火墙上的分隔门。

②橙色:用以表示危险标志。用于高速转动的设备、机械、车辆、电器开关柜门,也用于有毒物品及放射性物品的标志。

③黄色:用以表示警告的的标志。用于车间吊车、吊钩、户外大型起重运输设备、翻斗车、推土机、挖掘机、电瓶车。使用中常涂刷黄色与白色、黄色与黑色相间的条纹,提示人们避免碰撞。 ④绿色:安全标志。常用于洁净车间的安全出入口的指示灯。

⑤蓝色:多用于上下水道、冷藏库的门,也可用于压缩空气的管道。 ⑥白色:界线的标志,用于地面分界线。

建筑色彩受世界流行色的影响,虽然目前世界上趋向清淡或中和色,但鲜艳夺目的色彩仍广泛使用。建筑中墙面、地面、天棚的色彩应根据车间性质、用途、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

13 多层厂房设计

⑴举例说明生产工艺对多层厂房平、剖面设计的影响(要求从生产流程和生产特征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答:生产工艺流程的布置是厂房平面设计的主要依据。多层厂房的生产工艺可归纳为自上而下式(面粉加工厂、电池干法密闭调粉楼)、自下而上式(轻工业类的手表厂、照相机厂或一些精密仪表厂)和上下往复式(印刷厂)三种类型。书上P288,图13-1所示。 由于各类厂房的生产特点不同,通常采用的布置方式有内廊式(书上P288,图13-2所示)、统间式(书上P289,图13-3所示)及混合式(书上P289,图13-4所示)。

⑵多层厂房通常采用的房间组合形式有哪几种?决定层数、层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采用的房间组合形式有内廊式、统间式、混合式和套间式。

多层厂房的层数选择,主要取决于生产工艺、城市规划和经济因素三个方面,其中生产工艺是起主导作用的。

多层厂房的层高是指由地面(或楼面)至上一层楼面的高度。它取决于生产特征及生产设备、运输设备(有无吊车或悬挂传送装置)、管道的敷设所需要的空间;同时也与厂房的宽度、采光和通风要求有密切的关系。

⑶多层厂房常采用的柱网类型有哪些?

答:多层厂房的柱网由于受楼层结构的限制,其尺寸一般较单层厂房小。蛛网的选择是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选择时首先应满足生产工艺的需要,并应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和《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的要求。此外还用考虑厂房的结构形式、采用的建筑材料、构造做法及在经济上是否合理等。现结合工程实践,将多层厂房的柱网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内廊式柱网、等跨式柱网、对称不等跨式柱网大跨度式柱网等。

⑷多层厂房生活间的布置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多层厂房生活间的位置与生产厂房的关系,从平面布置上可归纳为两类。

①设于生产厂房内,将生活间布置在生产车间所在的同一结构体系内。其特点是可以减少结构类型和构件,有利于施工。生活间在车间内的具体位置有两种。

布置在车间端部,这种布置不影响车间的采光、通风,能保证生产面积集中,工艺布置灵活。但对厂房的纵向扩建有一定限制,由于生活间布置在一端,当厂房较长时,生活间到车间的另一端距离就太远,造成使用上不方便。为此,在车间的两端都需要设置生活间。

布置在车间中部,这种布置可避免位于端部的缺点,与厂房两端的距离都不太远,使用方便,还可将生活间与垂直交通枢纽组合在一起,但应注意不影响工艺布置和妨碍厂房的采光、通风。

当生产车间的层高低于3.6m时,将生活间布置在主体建筑内是合理的,有利于车间与生活间的联系,使用方便,结构施工简单,设计时采用这种布置方式较多。

在生产车间的层高大于4.2m时,生活间应与车间采用不同层高,否则会造成空间上的浪费。降低生活间层高有利于增加生活间面积,充分合理地利用建筑空间。此时生活间的层高可采用2.8~3.2m,以能满足采光、通风要求为准。但此种布置的缺点是剖面较复杂,会增加结构、施工的复杂性。 ②设于生产厂房外:生活间布置在与生产车间相连接的另一独立楼内,构成独立的生活单元。这种布置可使主体结构统一,还可以区别对待,使生活间可以采用不同与生产车间的层高、柱网和结构形式,这就有利于降低建筑造价,有利于工艺的灵活布置与厂房的扩建。生活间与车间的位置通常有以下两种。

布置在车间的山墙外,生活间紧靠车间的山墙一端,与生产车间并排不知,不影响车间的采光、通风,占地面积较省,但服务半径受到限制,车间的纵向发展要受到影响。

布置在车间的侧墙外,将生活间布置在车间纵向外墙的一侧,这样,可将生活间布置在比较适中的位置,车间的纵向发展不受生活间的制约,但生活间与车间的连接处,会影响车间部分采光与通风,占地面积也较大。

⑸多层厂房常见楼、电梯组合方式有哪两种?

答:①人、货流同门进出:在同门进出中,可组成楼、电梯相对布置,楼、电梯斜对布置,楼、电梯并排布置。 ②人、货流分门进出:在设计厂房底层平面时,楼、电梯要分别设置人行和货运大门。其组合方式有:楼、电梯同侧进出,楼、电梯对侧进出,楼、电梯邻侧进出等。 ⑹多层厂房墙面划分的方式哪些?

答:多层厂房的墙面处理应掌握不同的里面划分手法。一般常见的处理手法有:①水平划分,外形简洁明朗、舒适大方。②垂直划分,给人以庄重、挺拔的感觉。③混合划分,这种划分是上述两种划分的混合形式,要把握主次以取得生动、和谐的艺术效果。 ⑺有特殊要求的厂房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一些生产产品的精密度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保证产品的精密度,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成品率,为了替工人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要求厂房应具备合适的生活环境,如空气调节、净化、防电磁波干扰(电磁屏蔽)、防振、防噪声等。

第三篇: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2

成本会计习题(包括第

一、二章内容)

(一)填空题

1.企业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的组织分工,既可以按分工,也可以按分工。

2.在成本会计的诸多职能中,是成本会计的基础职能。

3.为促使工业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减少生产损失,对某些不形成价值的损失,

如、、也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4.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和的内容。

5.成本会计具有和两大基本职能。

6.从现行行业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出发,可以把成本会计的对象概括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和。

7.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和两种方式。

8. 工业企业的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和。

9.生产费用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其中最基本的是按生产费用的和分类。

10.为了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应当贯彻原则,正确地核算和。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2.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成本的开支范围应以成本的经济实质为理论依据。()

3.成本预测和计划是成本会计的最基本的任务。()

4.成本会计的对象,概括的讲,就是产品的生产成本。()

5.以已经发生的各项费用为依据,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的、可以验证的成本信息资料,是成本会计反映职能的基本方面。()

6.制定和修订定额,只是为了进行成本审核,与成本计算没有关系。()

7.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也可能绝对正确地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8.“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期末应无余额。()

9.生产工人工资和福利费是产品成本项目。()

10.直接生产费用既可能是直接计入费用,也可能是间接计入费用。()

11.为了尽可能地符合实际情况,厂内价格应该在内经常变动。()

12.“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应该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明细分类账,账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

13.企业生产经营的原始记录,是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核算的依据。()

14.生产设备的折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因此它属于间接生产费用。()

15.产品成本项目就是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核算的项目。()

(三)单项选择题

1.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决定于()。

A、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B、成本核算C、成本控制D、成本决策

2.产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项()。

A、生产费用之和B、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总和

C、经营管理费用总和D、料、工、费及经营费用总和

3.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

A、集中工作方式B、统一领导方式C、分散工作方式D、会计岗位责任制

4.成本会计最基本的任务和中心环节是()。

A、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B、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

C、进行成本核算,提供实际成本的核算资料D、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

5.成本的经济实质是()。

A、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D、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6.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

A、外购动力费用B、制造费用C、工资费用D、折旧费用

7.为了保证按每个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必须将应由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正确地在()。

A、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B、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C、盈利产品与亏损产品之间进行分配D、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8.下列各项中,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A、直接材料费用B、辅助车间管理人员工资C、车间厂房折旧费 D、厂部办公楼折旧费

9.制造费用应分配计入()账户。

A、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B、基本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C、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

10.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

A、工资及福利费B、燃料及动力C、工资费用D、原材料

11.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A、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B、车间厂房的折旧费

C、车间生产用设备的折旧费D、车间辅助人员的工资

12.下列各项中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A、银行借款的利息支出B、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

C、企业的技术开发费D、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四)多项选择题

1.一般来说,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等具体情况与条件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A、生产规模的大小B、生产经营业务的特点

C、成本计算方法D、企业机构的设置E、成本管理的要求

2.成本会计的职能包括()。

A、成本预测、决策B、成本核算、分析C、成本计划

D、成本控制E、成本考核

3.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的组织分工有()。

A、按成本会计的职能分工B、按成本会计的对象分工

C、集中工作方式D、分散工作方式E、统一工作方式

4.下列各项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有()。

A、车间办公费B、季节性停工损失

C、车间设计制图费D、在产品的盘亏损失E、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

5.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包括()。

A、定额的制定与修订B、做好原始记录工作

C、正确选择各种分配方法D、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

E、成本计划的制定和修订

6.下列各项中属于营业费用的是()。

A、广告费B、委托代销手续费C、展览费D、专设销售机构的办公费

7.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在费用界限划分过程应贯彻的原则是()。

A、成本效益原则B、受益原则C、收付实现制原则

D、负担费用多少与受益程度成正比原则E、一致性原则

8.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包括()。

A、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费用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

B、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正确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

C、将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

D、将生产费用在本月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

E、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习 题 答 案

(一)填空题

1.成本会计职能成本会计对象2.成本核算3.废品损失停工损失

4.核算和监督5.反映监督6.生产经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

7.集中工作分散工作8.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9.经济内容经济用途10.权责发生制待摊费用预提费用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4.×

15.×

(三)单项选择题

1.A 2.A 3.C 4.C 5.D 6.B 7.A 8.D 9.A 10.C 11.A 12.C

(四)多项选择题

1.ABDE 2.ABCDE 3.AB 4.ABCD 5.ABD 6.ABCD 7.BD 8.ABCD

第四篇: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1]

成本会计习题(包括第

一、二章内容)

(一)填空题

(一)填空题

1.成本会计职能 成本会计对象 2.成本核算

3.废品损失 停工损失 4.核算和监督 5.反映 监督

6.生产经营业务成本 期间费用 7.集中工作 分散工作

8.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9.经济内容 经济用途

10.权责发生制 待摊费用 预提费用

1.企业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的组织分工,既可以按 分工,也可以按 分工。 2.在成本会计的诸多职能中, 是成本会计的基础职能。

3.为促使工业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减少生产损失,对某些不形成价值的损失,如 、 、 也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4.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 和 的内容。 5.成本会计具有 和 两大基本职能。

6.从现行行业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出发,可以把成本会计的对象概括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 和 。

7.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 和 两种方式。 8. 工业企业的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 、 和 。

9.生产费用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其中最基本的是按生产费用的 和 分类。

10.为了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应当贯彻 原则,正确地核算 和 。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4.× 15.× 1.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

2.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成本的开支范围应以成本的经济实质为理论依据。( ) 3.成本预测和计划是成本会计的最基本的任务。( )

4.成本会计的对象,概括的讲,就是产品的生产成本。( )

5.以已经发生的各项费用为依据,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的、可以验证的成本信息资料,是成本会计反映职能的基本方面。( )

6.制定和修订定额,只是为了进行成本审核,与成本计算没有关系。( )

7.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也可能绝对正确地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 8.“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期末应无余额。( ) 9.生产工人工资和福利费是产品成本项目。( )

10.直接生产费用既可能是直接计入费用,也可能是间接计入费用。( ) 11.为了尽可能地符合实际情况,厂内价格应该在内经常变动。( )

12.“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应该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明细分类账,账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 ) 13.企业生产经营的原始记录,是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核算的依据。( ) 14.生产设备的折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因此它属于间接生产费用。( ) 15.产品成本项目就是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核算的项目。( )

1

(三)单项选择题

(三)单项选择题

1.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决定于( A )。 A、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 B、成本核算 C、成本控制 D、成本决策

2.产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项(A )。 A、生产费用之和

B、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总和 C、经营管理费用总和 D、料、工、费及经营费用总和

3.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C )。 A、集中工作方式 B、统一领导方式 C、分散工作方式 D、会计岗位责任制

4.成本会计最基本的任务和中心环节是(C )。 A、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 B、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

C、进行成本核算,提供实际成本的核算资料 D、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 5.成本的经济实质是( D )。

A、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D、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6.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 B )。 A、外购动力费用 B、制造费用 C、工资费用 D、折旧费用

7.为了保证按每个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必须将应由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正确地在( A )。

A、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B、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C、盈利产品与亏损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D、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下列各项中,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D )。 A、直接材料费用

B、辅助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C、车间厂房折旧费 D、厂部办公楼折旧费

9.制造费用应分配计入( A)账户。 A、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B、基本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C、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

2 D、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

10.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C )。 A、工资及福利费 B、燃料及动力 C、工资费用 D、原材料

11.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A )。 A、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B、车间厂房的折旧费

C、车间生产用设备的折旧费 D、车间辅助人员的工资

12.下列各项中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C )。 A、银行借款的利息支出 B、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 C、企业的技术开发费 D、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四)多项选择题

(四)多项选择题

1.一般来说,企业应根据本单位(ABDE )等具体情况与条件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A、生产规模的大小 B、生产经营业务的特点 C、成本计算方法 D、企业机构的设置 E、成本管理的要求

2.成本会计的职能包括( ABCDE )。 A、成本预测、决策 B、成本核算、分析 C、成本计划 D、成本控制 E、成本考核

3.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的组织分工有(AB )。 A、按成本会计的职能分工 B、按成本会计的对象分工 C、集中工作方式 D、分散工作方式 E、统一工作方式

1. 2. 3. 4. 5. 6. 7. 8.

4.下列各项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有( ABCD )。 A、车间办公费

B、季节性停工损失 C、车间设计制图费 D、在产品的盘亏损失 E、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

5.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包括(ABD )。 A、定额的制定与修订 B、做好原始记录工作 C、正确选择各种分配方法

D、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

3 E、成本计划的制定和修订

6.下列各项中属于营业费用的是( ABCD )。 A、广告费

B、委托代销手续费 C、展览费

D、专设销售机构的办公费

7.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在费用界限划分过程应贯彻的原则是( BD )。 A、成本效益原则 B、受益原则

C、收付实现制原则

D、负担费用多少与受益程度成正比原则 E、一致性原则

8.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包括(ABCD )。

A、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费用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

B、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正确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 C、将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

D、将生产费用在本月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 E、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五)问答题

1.成本会计任务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2.什么是成本?产品价值决定于哪些具体内容? 3.为了进行产品成本核算需要设置哪些会计账户?

4.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清哪些方面的费用界限?

习 题 答 案

第五篇:成本会计综合习题及答案1

第一章 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88468】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而发生的费用应记入的科目是( C )。

A. 制造费用

B. 生产成本

C. 管理费用

D. 营业费用

【102144】 所谓(B ),是指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而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 A. 期间费用

B. 产品成本

C. 生产费用

D. 流通费用

【62963】 产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项( A )。 A. 生产费用之和

B. 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总和 C. 经营管理费用总和

D. 料、工、费及经营费用总和

二、多项选择题

【62966】 "理论成本"是( AB)的总和。 A. 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B. 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C. 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 D. 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E. 劳动者为他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72786】成本会计的环节包括(ABCE)。

A. 成本预测

B. 成本计划

C. 成本核算 D. 成本审计

E. 成本分析

【90479】 实际工作中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BCD )。

A. 工人工资

B. 营业费用

C. 财务费用 D. 管理费用

E. 产品动力费用

三、判断题

【62968】 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成本的开支范围应以成本的经济实质为依据。

错误

四、简答题

【62974】 简述理论成本和实际工作中所应用到的成本概念的联系。

答案: 财务成本的核心内容是产品成本。核算产品生产成本的首要目的,是按照国际惯例对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在产品等存货进行计价,从而为确定盈亏,进而编制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服务。

从理论上说,产品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生产资料耗费和工资耗费。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产品的价值有三部分组成: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以及劳动者为社会劳动创造的价值(M)。对资本家而言,M是剩余价值,C+V就是耗费,即产品成本。同样道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投资者而言,M是利润,C+V就是需要补偿的价值,即产品成本。这种产品成本可以称之为"理论产品成本"。

在实际操作中,财务会计中核算的产品成本的内容由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它是企业的基本生产车间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各种耗费。这种产品成本,一方面遵循"理论产品成本",另一方面又与"理论产品成本"有所偏离。这种偏离主要表现在:第一,为了促使工业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减少的生产损失(例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也计入产品成本;第二,工业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以及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营业费用,为了简化成本核算工作,依据国际惯例,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从当期利润中扣除。因此,实际工作中,财务会计中的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不是产品的完全成本。

【62972】 成本会计

答案: 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成本会计,其内容包括产品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属于财务会计。广义的成本会计,其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其成本既包括财务成本又包括管理成本。广义的成本会计中的产品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属于财务会计,其余内容属于管理会计。

【62971】 管理成本

答案: 管理成本是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目的的一系列成本概念的总称,如机会成本、目标成本、可控成本、作业成本等。可以说,管理成本是在管理会计中应用的成本,且不受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约束。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62975】 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生产费用的是( B )。 A. 水电费

B. 原料费用

C. 车间厂房折旧费用

D. 辅助生产人工工资

【62977】 间接生产费用( D)。 A. 是间接计入费用 B. 是直接计入费用 C. 必须专设成本项目 D. 一般不专设成本项目

二、多项选择题

【62980】 属于工资总额组成内容的有( ABDE )。

A. 病假工资

B. 奖金

C. 市内交通补助费 D. 保健性津贴

E. 加班加点工资

【70594】 企业基本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在记入"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借方时,对应贷方科目可能有( ABC )。

A. 原材料

B. 应付工资

C. 制造费用

D. 管理费用 E. 财务费用

【78435】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包括(ABDE )。 A. 定额的制定与修订 B. 做好原始记录工作 C. 正确选择各种分配方法

D. 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 E. 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

【88489】 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种生产费用,( CDE )。 A. 都是间接计入费用 B. 都是直接计入费用 C. 可能是间接生产费用 D. 可能是直接生产费用

E. 一般应通过"制造费用"等科目归集,然后转入"生产成本"科目

三、判断题

【62983】 生产设备的折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因此它属于间接生产费用。

错误

四、简答题

【102145】 产品成本项目

答案: 为了进一步反映和分析产品成本的构成,按照基本生产费用在生产过程中的经济用途不同,划分为若干项目,称为产品成本项目(简称成本项目)。

通常可设置为:

1.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2.原材料、燃料和动力、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

3.原材料、燃料和动力、工资及福利费、废品损失、停工损失、制造费用。

【62991】 简述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 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有不同的性质,必须注意二者的区别。

生产费用是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发生的各种耗费。在工业企业,期间费用特指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基本生产费用归集、分配到产品上去以后,形成了产成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而产成品和在产品分别是按照产成品成本、在产品成本计量的。所以,基本生产费用资本化到产成品、在产品这些存货上去了。如果辅助生产车间生产的是工具、模具等,辅助生产费用就资本化到材料存货上去了;如果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是劳务,那么随着这些劳务提供给基本生产车间、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专职销售机构等,辅助生产费用分别分配到这些部门,成为基本生产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也就是说,辅助生产费用可能转化到产成品、在产品上去了,也可能转化成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期间费用了。期间费用是真正的费用,它符合费用要素的定义,这种费用必须与收入相配比,计入当期损益。

【62990】 内部结算价格

答案: 为了明确企业内部各个单位经济责任,企业内部对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在责任单位之间的流转,以及责任单位之间相互提供劳务,采用的内部结算价格的形式进行核算和管理,称为内部结算价格,它是企业内部结算的依据。

【62984】 定额

答案: 是企业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利用等方面应遵循的标准。定额按其内容主要有:有关劳动的定额,如工时消耗定额、产量定额、停工率、缺勤率等;有关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等的消耗定额;有关固定资产利用的定额,如生产设备利用率、固定资产利用率等等。

【62988】 间接费用

答案: 指与产品生产工艺没有直接关系的生产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办公费、差旅费、辅助人员工资及福利费、保险费、仓库经费、警卫消防费等等。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62997】 待摊费用实际发生或支付时,应计入( A )。 A. "待摊费用"的借方

B. "待摊费用"的贷方 C. "制造费用"的借方

D. "管理费用"的贷

【70584】 应在本月计算折旧费用的固定资产是( D )。 A.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房屋 B. 本月内购进的机器设备

C. 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机器设备 D. 本月减少的设备

【79964】 以下业务通过"待摊费用"核算的是( A )。 A. 一次交纳较多的印花税额 B. 借款利息

C. 生产产品领用的原材料费用 D. 固定资产租金的预提

【75879】 "预提费用"科目期末(C )。

A. 必有借方余额

B. 必有贷方余额 C. 可能有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D. 没有余额

二、多项选择题

【63001】 "预提费用"是( AD)。

A. 负债类账户

B. 损益类账户

C.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D. 跨期摊提类账户

E. 成本费用类账户

【63004】 下列项目中,在应付福利费中开支的有( ABDE )。

A. 医务经费

B. 医护人员工资

C. 工会经费 D. 职工生活困难补助

E. 职工医药费

【88469】 发生下列各项费用时,可以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有( BD )。 A. 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费 B. 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 C. 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D. 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 E. 基本生产车间办公费

三、判断题

【63005】 不论采用什么折旧方法,机器设备的每月折旧额都是相同的。

错误

【63007】 制造费用大部分是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生产费用。

正确

【95545】 当预提费用总额与实际费用总额不一致时,应在预提期内最后一个月份抹平差异。

正确

四、简答题

【63012】 企业有哪些费用需要作为预提费用处理?预提费用应该按照什么原则摊销?怎样核算?

答案: 预先分月计入产品成本费用但以后余额分月才支付的预提费用,一般包括预提的租金、保险费、借款利息、维修费用等项目。预提费用的项目和预提的标准,应按照权责发生制要求,根据受益原则,正确地将预提计入各期产品成本、费用。预提费用总额与实际支出总额的差额,应在预提期末调整计入产品成本、费用。

预提费用的预提和支付,是通过"预提费用"科目进行的,并按预提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账。预提各项费用时,计入该科目的贷方和"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的借方;实际支出时,计入该科目的借方和"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的贷方;该科目的贷方余额为已预提但尚未支付的费用,该科目若为借方余额,应视同待摊费用。

【63010】 五五摊销法

答案: 指低值易耗品或包装物在领用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报废时再摊销价值的一半。

【63011】 工作量法 答案: 指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完成的工作总量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其累计折旧额是完成工作量的线性函数。

【63008】 待摊费用

答案: 是指企业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摊销期在一年以内(包括一年)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等。

五、计算题

【63014】 某企业一车间生产甲产品1000件,原材料单位消耗定额为8公斤,生产丙产品200件,原材料单位消耗定额为80公斤,两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12000公斤,每公斤4元。试计算甲、乙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

答案: 原材料费用分配计算如下: (1)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甲产品1000×8=8000(公斤);丙产品200×80=16000(公斤) (2)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2000/(8000+16000)=0.5 (3)应分配原材料数量:

甲产品8000×0.5=4000(公斤);丙产品16000×0.5=8000(公斤) (4)应分配原材料费用: 甲产品4000×4=16000(元);丙产品8000×4=32000(元)

【102146】 某企业本月发生工资费用总额为100000元,共生产A、B、C三种产品。工时分别为:

要求:计算工资费用和分配各种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并作出会计分录。 答案: 工资分配率=100000∕(600+1750+1000)=29.85元∕小时 A产品分配的工资=600×29.85=17 910元 B产品分配的工资=1750×29.85=52 238元

C产品分配工资=100 000-17 910-52 238=29 852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17 910 --B产品

52 238 --C产品

29 852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0 000

【88464】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费原材料7200千克,每千克1.5元,共计10 800元。其中:生产甲产品1200件,单件甲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3千克,生产乙产品800件,单件乙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1.5千克;辅助生产车间消耗600千克,厂部管理机构消耗600千克。 要求:(1)分配原材料费用。

(2)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答案: (1)原材料费用分配率=(7 200-600-600)×1.5/(3600+1200)=1.875 基本车间甲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3600×1.875=6 750元 基本车间乙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1200×1.875=2 250元 辅助生产车间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600×1.5=900元 管理部门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600×1.5=900元 (2)

借:基本生产成本

9 000 (或者基本生产成本--甲

6 750 --乙

2 250 辅助生产成本

900 管理费用

900 贷:原材料

10 800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63020】 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应该是( B )。 A. 该车间待分配费用减去分配转出的费用 B. 该车间待分配费用加上分配转入的费用

C. 该车间待分配费用加上分配转出的费用减去分配转入的费用 D. 该车间待分配费用加上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分配转出的费用

【63021】 辅助生产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法的优点是(A )。 A. 便于分清内部各单位经济责任 B. 计算工作最简便

C. 提高了分配结果的正确性 D. 分配结果最正确

【63023】 辅助生产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应再在( C )进行分配。 A. 各基本生产车间

B. 各受益单位之间 C. 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单位之间

D. 各辅助生产车间

【63024】 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生产费用的是( B )。 A. 生产车间厂房的折旧费 B. 产品生产用设备的折旧费

C.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D. 生产车间的办公费用

【63028】 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与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可作如下处理(CD)。 A. 可以再在各辅助生产之间进行分配

B. 可以再在辅助生产与其他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C. 可以再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D. 可以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E. 可以不作分配,结转至下月

【63048】 由于生产车间的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很难严格区分,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可将其纳入( C )。 A. 管理费用

B. 期间费用

C. 制造费用

D. 当期损益

二、多项选择题

【79971】 辅助生产车间分配转出的成本,可能借记( ABCDE)科目。 A. "低值易耗品" B. "原材料" C. "基本生产成本" D. "制造费用" E. "管理费用"

【80399】 下列说法中观点正确的有( CE )。

A.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特点,是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 B. 交互分配法中,二次交互分配是在各受益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 C. 计划成本分配法计算的成本差异可以全部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D. 顺序分配法要求两个费用分配率

E. 代数分配法分配费用,分配结果最正确

【88470】 辅助生产车间不设"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账户核算可能是因为(BCDE)。 A. 辅助生产车间数量较少 B. 制造费用较少

C. 辅助生产车间不对外提供商品 D. 辅助生产车间规模较小 E. 为了简化核算工作

【88473】 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可能借记( ABCDE )科目,贷记"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A. 基本生产成本 B. 在建工程 C. 营业费用

D.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 E. 管理费用

三、判断题

【63037】 按计划成本分配法下的辅助生产实际成本,是根据待分配费用加上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计算求出的。

错误 【63040】 如果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不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那么就没有必要使用交互分配法。

正确

四、计算题 【90483】 申达公司有供电、锅炉两个辅助生产车间,2001年7月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是:供电车间27 300元,锅炉车间35 000元,各车间和部门耗用的电力和蒸汽数量如下表:

要求:(1)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列写相关的计算过程。 (2)编制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有关会计分录。 答案: (1)交互分配法计算过程 交互分配的单位成本:

电单位成本=27 300/52000=0.525 蒸汽单位成本=35 000/2800=12.5 交互分配:

供电车间分得的蒸汽费=300×12.5=3 750(元) 锅炉车间分得的电费=2000×0.525=1 050(元) 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

供电车间=27 300+3 750-1 050=30 000(元) 锅炉车间=35 000+1 050-3 750=32 300(元) 对外分配的单位成本:

电的单位成本=30 000/50000=0.6 蒸汽的单位成本=32 300/2500=12.92 对外分配:

基本生产车间(电费)=36000×0.6=21 600(元) 基本生产车间(蒸汽费)=1410×12.92=18 217.2元 公司管理部门(电费)=6100×0.6=3 660(元) 公司管理部门(蒸汽费)=990×12.92=12 790.8元 专设销售机构(电费)=7900×0.6=4 740(元) 专设销售机构(蒸汽费)=100×12.92=1 292(元) (2)相关会计分录 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 750 --锅炉车间

1 05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 050 --锅炉车间

3 750 对外分配:

借:基本生产成本

39 817.2 管理费用

16 450.8 营业费用

6 032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0 000 --锅炉车间

32 300

【108001】

某企业修理车间和运输部门本月有关经济业务汇总如下:修理车间发生费用35000元,提供劳务200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提供30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16000小时,为管理部门提供1000小时。运输部门发生费用46000元,提供运输40000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3500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30000公里,为管理部门提供6500公里。计划单位成本:修理每小时2元,运输每公里1.20元。

要求:(1)计算按计划成本分配合计数额。

(2)计算辅助生产(修理、运输)实际成本数额。

(3)计算辅助生产差异。

(4)编制按计划成本分配和辅助生产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答案: (1)计划成本分配数额 修理:20000×2=40000(元) 运输:40000×1.20=48000(元) (2)辅助生产实际成本

修理:35000+(3500×1.20)=39200(元) 运输:46000+(3000×2)=52000(元) (3)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修理:39200-40000=-800(元)(节约) 运输:52000-48000=+4000(元)(超支) (4)会计分录

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4200 ——运输6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32000+36000)68000 管理费用(2000+7800)

9800 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48000 ——修理

40000 借:管理费用32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运输

4000

【63049】 某企业有供电、供水两个辅助车间提供劳务情况如下:

已知供水车间发生费用60000元,供电车间发生费用50000元 要求: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作出帐务处理。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252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

60600 营业费用

7800 管理费用

164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50000

---供水

60000

五、简答题

【63041】 辅助生产费用

答案: 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动力费用、工资及福利费用以及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被称为辅助生产费用。

【63042】 交互分配法

答案: 交互分配法,是对各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费用进行两次分配。首先,根据辅助生产车间、部门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再按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后的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

【63043】 计划成本分配法

答案: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辅助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按照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

【63046】 试比较辅助生产费用的各种分配方法。

答案: 直接分配法,最为简便,但只宜在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劳务不多,不进行交互分配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企业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采用。

顺序分配法不进行交互分配,各辅助生产费用只分配一次,分配结果的正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计算工作量会增加。只适宜在各辅助生产车间或部门之间相互受益程度明显顺序的情况下采用。

采用交互分配法,由于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劳务全部进行了交互分配,因而提高了分配结果的正确性;但由于各种辅助生产费用都要计算两个费用分配率,进行两次分配,因而增加了核算工作量;由于交互分配的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是根据交互分配前的待分配费用计算的,所以据此计算的分配结果仍不十分精确。

采用代数分配法分配费用,分配结果最正确。但在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的情况下,未知数较多,计算复杂,因而这种分配方法适宜在计算工作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采用。

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只分配一次,且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已事先确定,因而简化和加速了计算分配工作;通过辅助生产成本节约或超支数额的计算,还能反映和考核辅助生产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此外,按照计划单位成本分配,排除了辅助生产实际费用的高低对各受益单位成本费用的影响,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的经济责任。但是采用这种分配方法,必须具备比较正确的计划成本资料。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63056】 制造费用( D )。

A. 是直接生产费用

B. 是间接生产费用

C. 是间接计入费用

D. 既包括间接生产费用,又包括直接生产费用

【63057】 制造费用是指工业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 D)。

A. 生产费用

B. 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

C. 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经营管理费用

D. 应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

【63059】 采用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时,"制造费用"科目的借方余额属于( C )。 A. 预提费用

B. 管理费用

C. 待摊费用

D. 财务费用

【63060】 采用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时,"制造费用"科目的贷方余额属于( B )。 A. 待摊费用

B. 预提费用

C. 管理费用

D. 财务费用

【97323】 下列不应计入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科目的项目是( A)。

A. 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的材料

B. 基本生产车间分担的生产设备保险费 C. 基本生产车间所用低值易耗品的摊销价值

D. 基本生产车间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

二、多项选择题

【63066】 工业企业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ABCE )。

A. 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B.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C. 机器工时比例法 D. 直接分配法

E. 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78493】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科目月末(ABDE)。

A. 可能没有余额

B. 可能有余额

C. 余额一定在借方 D. 余额可能在借方

E. 余额可能在贷方

【97326】 下列各项符合制造费用含义的有( ABCDE )。

A. 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

B. 机物料消耗

C.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D.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

E. 生产工具摊销

【13808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归集和分配的程序包括( AD )。 A. 按基本生产车间分别归集制造费用

B. 按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分配计入辅助生产成本

C. 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将其中应由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开支的费用,计入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D. 将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E. 将基本生产车间的产品成本和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经营管理费用,结转计入产品的成本

三、判断题

【63071】 由于各车间的制造费用水平不同,制造费用的分配应按车间分别进行,而不应在整个企业范围内统一分配。

正确

四、简答题

【90482】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的计划分配率法

答案: 计划分配率法分配是指无论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是多少,各月各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均按计划确定的计划分配率分配的一种方法。其公式如下:

(1)计划分配率=制造费用计划总额/各种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额; (2)某月某产品制造费用=该月该种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计划分配率。

【63072】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

答案: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是指企业内部基本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该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其具体内容应视产品成本项目的设置而定。

【75880】 简要说明制造费用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答案: 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是指无论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是多少,各月各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均按计划确定的计划分配率分配的一种方法。其公式如下:

(1)计划分配率=制造费用计划总额/各种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额 (2)某月某产品制造费用=该月该种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计划分配率

采用该种分配方法,无论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是多少,各月各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均按计划确定的计划分配率分配。但在内如果发现全年的制造费用实际数和产品的实际产量与计划数可能发生较大的差额时,应及时调整计划分配率。采用这一分配方法应以定额工时为基础。而且"制造费用"科目月末可能有余额,贷方余额属于预提费用,是负债;借方余额属于待摊费用,是资产。年末时,其差额调整计入12月份产品成本后应无余额。

采用该种分配方法,核算工作简便,特别适用于季节性生产的生产单位,但要求有较高的计划工作水平。

五、计算题

【88463】 某工业企业一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额为810 000元,各种产品全年定额工时为900000小时。12月份甲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为50000小时,乙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为10000小时。年末核算时,该车间全年共发生制造费用756 000元,1-11月份按计划分配率分配的制造费用甲产品450 000元,乙产品为250 000元。

要求:采用按计划分配率法,计算各产品12月末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全年的制造费用及差异额并作出相应的账务处理。

答案: 计划分配率=810 000/900 000=0.9 12月份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50000×0.9=45 000(元) 12月份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0000×0.9=9 000(元)

全年的制造费用=45 000+9 000+450 000+250 000=754 000(元) 差异额=756 000-754 000=2 000(元) 12月份的账务处理: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5 000

--乙产品

9 000 贷:制造费用(基本生产)

54 000 年末的调整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

2 000 贷:制造费用 (基本生产)

2 000

【108002】 某工厂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该车间的制造费用明细账所记的分配前的费用余额为40000元,三种产品实际生产工时分别为2000小时、3000小时和5000小时。 要求: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分配上述制造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答案: 制造费用分配率=40000/(2000+3000+5000)=4 甲产品制造费用=2000×4=8000(元) 乙产品制造费用=3000×4=12000(元) 丙产品制造费用=5000×4=20000(元) 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8000 ——乙产品

12000 ——丙产品

20000 贷:制造费用

40000

【138077】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1月份生产工人工资为45 000元,提取的福利费为6 300元。甲产品的生产工时为1900小时,乙产品的生产工时为1100小时,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2 250元,提取的福利费为315元,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为900元,提取的福利费为126元。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按产品的生产工时比例分配生产工人工资及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并写出会计分录。 答案: 工资费用分配率=45000/(1900+1100)=15 甲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1900×15=28 50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1100×15=16 500元 福利费分配率=6300/(1900+1100)=2.1 甲产品应负担的福利费=1900×2.1=3 99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福利费=1100×2.1=2 310元 会计分录为: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8 500 ——乙产品

16 500 制造费用

2 250 管理费用

9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 8150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 990 ——乙产品

2 310 制造费用

315 管理费用

126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6 741 或者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2 490 ——乙产品

18 810 制造费用

2 565 管理费用

1 026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8 150 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6 741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63108】 废品损失包括( B )。

A. 过失人赔款

B. 修复废品人员的工资

C. 实际三包损失

D. 可修复废品返修以前发生的生产费用

【63112】 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应借记"废品损失"科目,贷记(

D )科目。 A. 原材料

B. 产成品

C. 制造费用

D. 基本生产成本

【63114】 以下关于停工损失的表述,正确的是( D )。 A. 停工损失均可索赔

B. 停工损失均计入营业外支出 C. 停工损失均计入产品成本

D. 停工损失根据不同情况,可以索赔,可以计入营业外支出,也可以计入产品成本

【70704】 废品净损失分配转出时,应借记(A)科目,贷记"废品损失"科目。

A. 基本生产成本

B. 营业外支出

C. 制造费用

D. 管理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

【63115】 废品损失包括(ABD )。

A. 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B. 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C. 实行"三包"情况下,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所发生的一切损失

D. 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损失 E. 可修复废品返修前发生的生产费用

【63121】 "停工损失"科目借方登记停工期间发生的费用,应该计入的费用有( ABD)。 A. 材料费用

B. 工资及福利费

C. 废品损失 D. 制造费用

E. 管理费用

【78438】 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可以按( DE)计算。 A. 产成品的生产成本 B. 废品售价 C. 废品残值

D. 废品所耗实际费用 E. 废品所耗定额费用

【78494】 在"停工损失"科目借方归集的停工损失额分配时,根据具体情况,可借记( ADE )科目,贷记"停工损失"科目。

A. 基本生产成本

B.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

C. 管理费用 D. 其他应收款

E. 营业外支出

【90480】 "废品损失"账户借方应反映(BCE)。 A. 可修复废品成本 B.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

C. 可修复废品修复时的制造费用 D. 不可修复废品的变价收入 E. 可修复废品修复时的工资费用

三、判断题

【63124】 工业企业发生的废品损失,最终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错误 【63125】 不可修复废品指不能修复,或者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不合算的废品。

正确

四、简答题

【63128】 废品损失

答案: 废品损失是由于产生废品而产生的损失。具体地说,废品损失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由过失单位或个人赔款以后的损失。

【63130】 可修复废品

答案: 可修复废品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且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合理的废品。

【63131】 怎样进行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的核算?

答案: 为了归集和分配不可修复废品的损失,首先要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是指生产过程中截至报废时为止所耗费的一切费用。废品成本减去废品的残值和应收赔款,计算出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然后计入同种合格品的成本。由于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和合格品的成本是归集在一起同时发生的,因此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予以确定。确定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有两种方法:一是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二是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设置"废品损失"科目进行的。不可修复废品成本(实际费用或定额费用)从生产成本转出时,记入该科目的借方;残值和应收赔款记入该科目的贷方,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从"废品损失"科目的贷方转出,记入"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

五、计算题

【63133】 某企业规定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价。某月某产品的不可修复废品30件,每件直接材料定额为25元;30件废品的定额工时为150小时,每小时的费用定额为直接人工5元,制造费用8元,该月该产品的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为直接材料620元,直接人工390元,制造费用740元。废品的残料作为辅助材料入库,计价150元。应由责任人员赔偿的废品损失17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 要求:(1)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2)计算全部废品的净损失。

答案: (1)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不可修复废品直接材料=30×25=750(元) 不可修复废品直接人工=150×5=750(元) 不可修复废品制造费用=150×8=1200(元)

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750+750+1200=2700(元)

(2)全部废品的净损失=2700+620+390+740-150-170=4130(元)

【95570】

某企业A车间停工若干天,停工期间发生的费用为;领用原材料2 300元,应付生产人员工资2 600元,按生产人员工资提取职工福利费364元,应分配制造费用2 566元。经查明,停工系责任事故造成,应由责任单位赔偿4 500元,其余由该车间两种产品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负担。其生产工时各为:甲产品1950小时,乙产品1050小时。 要求:(1)计算该车间停工净损失。

(2)计算甲、乙产品应负担的停工净损失。

(3)编制归集和分配停工损失的会计分录。 答案: (1)计算该车间停工净损失:

2 300+2 600+364+2 566-4 500=3 330(元) (2)分配停工损失:

停工损失分配率:3330/(1950+1050)=1.11 甲产品应分配的停工损失=1950×1.11=2 164.5(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停工损失=1050×1.11=1 165.5(元) (3)会计分录:归集停工损失

借:停工损失--A车间

7 830 贷:原材料

2 300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 600 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364 制造费用

2 566 分配停工损失:

借:其他应收款

4 500 贷:停工损失--A车间

4 500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 164.5 --乙产品

1 165.5 贷:停工损失--A车间

3 330

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63140】 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 D

)的产品。 A. 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B. 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C. 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等加工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大 D. 以上三项条件同时具备

【63142】 在产品完工率为( C )与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 A. 所在工序工时定额

B. 所在工序工时定额的一半

C. 上道工序累计工时定额与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一半的合计数 D. 所在工序累计工时定额

【78433】 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适用于( D )的产品。 A.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价值很低 B.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大 C.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D.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变化不大

【79966】 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适用于( D )的产品。 A.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B.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C. 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比重较大 D. 以上三项条件同时具备

二、多项选择题

【63143】 企业采用约当产量法,应具备以下条件(ACE)。 A. 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B.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小 C.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D. 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的比重相差较大 E. 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多

【63144】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的方法时,应满足的条件是(ABC )。 A. 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B.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C. 原材料费用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D. 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多 E. 原材料费用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63146】 广义在产品包括( ABCD )。

A. 要继续加工的半成品

B. 正在车间加工中的在产品

C. 未经验收入库的产品 D. 等待返修的废品

E. 已验收入库的对外销售的自制半成品

【78482】 采用约当产量法进行原材料费用的分配,在产品完工程度可能按工时定额计算的条件是( B )。 A.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B. 原材料陆续投入并与生产工时投入进度基本一致 C. 原材料陆续投入但与生产工时投入进度不一致 D. 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

【78433】 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适用于( D)的产品。 A.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价值很低 B.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大 C.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D.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变化不大

【78487】 企业采用定额比例法,应具备以下条件( BCD ). A.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 B. 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C. 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D. 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E. 在产品已经接近完工

三、判断题

【63149】 在产品按其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时,在产品所耗其他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正确 【63151】 在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时,若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各月在产品数量稳定。

错误

【63152】 在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和单位产品在各工序的加工量都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全部在产品完工程度可按75%计算。

错误

四、综合题

【63155】 约当产量比例法

答案: 约当产量比例法就是按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90481】 完工产品

答案: 1.站在企业角度来看,完工产品就是产成品;

2.站在生产车间(或生产步骤)角度来看,完工产品就是该生产车间(或生产步骤)的半成品。

【70785】 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一般采用哪些分配方法?确定分配方法时应考虑哪些具体条件?

答案: 一般采用分配方法有:(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2)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成本计价法;(3)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4)约当产量比例法;(5)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价法;(6)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7)定额比例法

企业在确定采用哪些分配方法时,应该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下列具体条件:(1)月末在产品数量的大小;(2)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3)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4)定额管理基础好坏,能否制订比较准确、稳定的消耗定额等。

五、计算题

【63159】 某企业A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料,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某月初在产品费用为400元,某月份的生产费用如下:原材料35600元,燃料和动力费用2900元,工资和福利费2080元,制造费用2150元,本月完工产品550件,月末在产品50件。 要求:计算A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答案: A产品原材料费用分配率=(400+35600)/(550+50)=60 A产品完工产品应负担原材料费用=60×550=33000(元) A产品完工产品成本=33000+2900+2080+2150=40130(元) A产品月末在产品成本=60×50=3000

【63160】 企业有关甲产品原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为2500元,月初在产品脱离定额的差异为节约125元,月初 在产品定额调整为降低50元,定额变动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2)本月定额费用为65000元,本月脱离定额的差异为节约1200元,按定额费用比例 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3)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节约3%,材料成本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4)本月完工产品的定额费用为55000元。 要求:(1)计算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

(2)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实际费用。

答案: (1)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65000-55000+2500-50=12450(元) (2)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分配率=(-1200-125)/(55000+12450)=-1.96% 本月完工产品应负担的成本差异=(65000-1200)×(-3%)=-1914(元) 本月完工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55000+55000×(-1.96%)+(-1914)+50=52058(元)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12450+12450×(-1.96%)=12205.98

【63162】 某车间生产甲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料。月初与本月生产费用合计:原材料37600元,工资及福利费16490元,制造费用13770元。本月完工150件,月末在产品50件,完工率40%。 要求:(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分配完工产品费用和月末在产品费用。

(2)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答案: (1)在产品约当产量=50×40%=20(件) 原材料费用分配: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37600/(150+50)=188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50×188=28200(元)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50×188=9400(元)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16490/(150+20)=97 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费用=150×97=14550(元) 在产品工资及福利费费用=20×97=194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13770/(150+20)=81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150×81=12150(元) 在产品制造费用=20×81=1620(元)

完工产品成本合计=28200+14550+12150=54900(元) 在产品成本合计=9400+1940+1620=12960(元) (2)会计分录:

借:产成品

549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4900

【63164】 某产品某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工资及福利费共为9000元;该产品该月份完工2375件,其各工序在产品的数量和完工率如下:

要求: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计算该产品的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工资及福利费。 答案: 第一道工序的在产品约当产量=2000×37.5%=750(件) 第二道工序的在产品约当产量=1000×87.5%=875(件)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9000/(2375+750+875)=2.25 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2375×2.25=5343.75(元)

月末在产品工资及福利费=(750+875)×2.25=3656.25(元)

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题

【63168】 分批法适用的生产组织是( A )。 A. 小批单件生产 B. 大量大批生产 C. 大量小批生产 D. 单件成批生产

【63171】 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是( C )。 A. 品种法

B. 分批法

C. 分类法

D. 分步法

【63173】 划分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的标准是( D

)。 A. 成本计算工作的繁简 B. 对成本管理作用的大小 C. 成本计算是否及时

D. 对于计算产品实际成本是否必不可少

【78454】 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 )的确定上。 A. 产品成本计算对象

B. 成本计算期 C. 产成品与在产品的成本分配方法

D. 耗用定额的制定

二、多项选择题

【63174】 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BCD )。 A. 在简单生产下可单独使用 B. 不能单独使用

C. 必须与某一种基本方法结合使用 D. 可以与各种基本方法结合使用 E. 在复杂生产下可单独使用

【63177】 工业企业的生产,按照工艺过程划分,可以分为(CD )。 A. 大批生产

B. 小批生产

C. 单步骤生产 D. 多步骤生产

E. 单件生产

【63179】 与产品的生产类型没有直接联系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 DE )。

A. 品种法

B. 分批法

C. 分步法

D. 分类法

E. 定额法

【63180】 工业企业生产,按照生产组织划分,可以分为( CDE)。

A. 单步骤生产

B. 多步骤生产

C. 大量生产 D. 成批生产

E. 单件生产

三、判断题

【78495】 大量生产和大批生产单步骤生产企业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均属于直接计入费用。

正确

四、综合题

【63185】 品种法

答案: 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称为品种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单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如采掘、发电等;也可用于管理上不需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如水泥厂等。

【63187】 分步法

答案: 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称为分步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且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生产,如纺织、冶金等。

【63188】 分类法

答案: 除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外,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工业企业,如灯泡厂、钉厂等,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还应用着一种简便的成本核算方法--分类法。这种方法按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再按一定标准在类内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核算产品成本。

【63191】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各包括哪些方法?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答案: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辅助方法有分类法和定额法两种。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的划分主要是从以下角度出发的:(1)该种方法与生产类型的特点有无直接联系;(2)是否涉及到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3)从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角度来说,他们是否是必不可少的。

第九章

一、单项选择题

【63196】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就是(C)。

A. 简单法

B. 单一法 C. 按照产品品种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D. 按照产品品种和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63197】 企业原材料盘盈,经批准后冲减(A )。

A. 管理费用

B. 制造费用

C. 生产成本

D. 财务费用

【78484】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 B )。

A. 产品价格

B. 产品品种

C. 产品批别

D. 生产步骤

【79970】 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

A. 品种法

B. 分批法

C. 分步法

D. 分类法

二、多项选择题

【63200】 在确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时,应适应(ACE )。

A. 企业生产组织特点

B. 企业生产产品种类多少

C. 企业工艺过程特点 D. 月末是否有在产品

E. 成本管理要求

【63203】 下列企业中,计算成本适宜采用品种法的是( AB)。

A. 发电厂

B. 煤矿

C. 机械制造厂

D. 钢铁厂

E. 造船厂

【63207】 品种法的计算程序包括( ABCDE )。 A. 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B. 分配各种要素费用 C. 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D. 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E. 分配计算各种产成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95567】 适合采用品种法进行产品成本计算的有(AC )。 A. 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 B. 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

C. 管理上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D. 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E. 单步骤的小批单件生产

三、判断题

【63211】 不同生产类型的企业,产品成本计算也有所不同。

正确 【63212】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的成本核算对象就是以最终产品的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正确 【63209】 大量生产是指不重复生产一种产品的生产。

错误

四、简答题

【63216】 品种法

答案: 是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单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如采掘、发电等;也可用于管理上不需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如水泥厂等。

【63217】 试述品种法的特点。 答案: 品种法的主要特点是:

1.成本核算对象是最终产品的品种。采用品种法的企业属于大批大量的单步骤生产或大批大量多步骤生产但管理上不要求核算步骤成本的企业,这种企业产品的品种较少,有条件按照产品品种设置产品明细账,核算成本。

2.产成品成本核算期与会计期间一致。

3.基本生产费用一般需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由于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是大量大批生产,其特点是原材料不断投入、产成品不断产出,所以月末往往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为了核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需要将归集的基本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五、计算题

【63213】 1.月初在产品成本。甲、乙两种产品的月初在产品成本已分别记入各该产品成本计算单(见表9-

1、9-2)。

2.本月生产数量。甲产品本月完工5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实际生产工时100000小时;乙产品本月完工200件,月末在产品40件,实际生产工时50000小时。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都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加工费用发生比较均衡,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50%。 3.本月发生生产费用见表9-3。

要求:计算甲乙产品的成本并填列成本计算单。 答案: 根据表9-

1、9-2填列月初成本 根据表9-3填列本月发生生产费用

根据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数量,原材料由于一次投入所以约当全部产量。 分配率根据生产费用/总约当产量计算 甲产品计算:996120/600=1660.20 同理可求其它。

完工产品成本根据分配率×完工产品数量计算可得 1660.2×500=830100同理可求其它。

月末在产品成本根据分配率×在产品约当量计算可得 1660.2×100=166020同理可求其它。

乙产品成本计算可以参看甲产品成本计算过程。

【63214】 某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4月份发生下列业务;

A产品和B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余费用随加工进度逐渐发生。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用品种法计算在产品和完工产品成本,并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 答案: 1.将已知期初和本期发生的料工费金额转入成本计算单 2.将总费用分别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 A产品原材料分配率为35000/(1000+200)=29.17 工资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为43000/(1000+200×60%)=38.39 制造费用分配率为47000/(1000+200×60%)=41.96 B产品同理可得

3.根据分配率和产成品数量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剩余金额为月末在产品成本

第十章

一、单项选择题

【63219】 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在产品完工之前,产品成本明细账(B)。 A. 不登记任何费用

B. 只登记直接计入费用(例如原材料费用)和生产工时 C. 只登记原材料费用

D. 登记间接计入费用,不登记直接计入费用

【63220】 对于成本计算的分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问题 B. 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

C. 适用于小批、单件、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D. 以上说法全部正确 【63222】 下列情况下,不宜采用简化分批法的是( D )。 A. 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不大 B. 月末未完工产品批数较多 C. 同一月份投产的批数很多

D. 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较大

【63225】 不属于成本计算对象的是( B

)。

A. 产品品种

B. 产品质量

C. 产品批别

D. 产品生产步骤

【104541】 以下各选项中,(C)必须设立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A. 品种法

B. 分步法

C. 简化的分批法

D. 简化的定额法

二、多项选择题

【63226】 下列哪些类型企业可以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 A. 化肥厂

B. 重型机械厂

C. 船舶制造厂 D. 纺织厂

E. 印刷厂

【63227】 分批法应根据( AC )设立产品成本明细帐。

A. 内部生产批号

B. 生产类别

C. 生产通知单 D. 产品品种

E. 生产步骤

【63229】 采用简化的分批法时必须具备的条件为( BD )。 A. 各月的间接计入费用的水平相差悬殊 B. 各月的间接计入费用的水平相差不多 C. 月末未完工产品的批数比较少 D. 月末未完工产品的批数比较多 E. 各月未完工产品的批数相等

【63230】 分批法成本计算的特点有( ABDE )。 A. 以生产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B. 产品成本计算期不固定 C. 按月计算产成品成本

D. 单件生产不需要进行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 E. 以生产批次或定单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

【63232】 分批法适用于(ACD )。 A. 小批生产

B. 管理上要求分步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C. 分批轮番生产同一种产品 D. 单件生产 E. 大批大量生产

【63233】 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某一批别可以是(ACE )。 A. 同一订单中的某种产品组成部分 B. 同一订单中的不同类型的产品 C. 不同订单中的同种产品 D. 不同订单中的不同产品 E. 同一订单中的某种产品

三、判断题

【63234】 分批法也叫定单法。

正确 【63237】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是按照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错误 【79973】 在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或车间中,如果各个月份的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不多,月末未完工产品的批数比较多,可采用简化的分批法。

正确

四、简答题

【63244】 简化的分批法

答案: 亦称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采用这种方法,仍应按照产品批别设立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但在各批产品完工之前只登记直接计入费用(例如原材料费用)和生产工时,每月发生的间接计入费用,先将其在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中,按成本项目累计起来,只有在有完工产品的那个月份,才对完工产品,按照其累计工时的比例,分配间接计入费用,计算完工产品成本;而全部产品的在产品应负担的间接计入费用,仍以总数反映在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中,不进行分配,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

【63246】 简述分批法的适用范围。

答案: 一般地说,分批法适用于生产组织中的小批生产和单件生产。具体地说,分批法通常适用于如下几种情况:

1.根据购买者定单生产的企业。有些企业专门根据订货者的要求,生产特殊规格、规定数量的产品。订货者的订货可能是单件的大型产品,如船舶、精密仪器;可能是多件同样规格的产品,如根据订货者的设计图样生产几件实验室用的特种仪器。

2.产品种类经常变动的小规模制造厂。如生产窗把手、插销等五金工厂,由于它规模小、工人数量少,同时要根据市场需要不断变动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不可能按产品设置流水线大量生产,因而必须按每批产品的投产计算成本。

3.专门进行修理业务的工厂。修理业务多种多样,需要根据承接的各种修理业务分别计算成本,并向客户收取货款。收取货款往往要根据修理合同的规定,以生产成本加上约定利润确定,所以需计算并向客户报送每一次修理业务的成本。

4.新产品试制车间等。专门试制、开发新产品的车间,要按新产品的种类分别计算成本。

五、计算题

【63239】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1)5月份的产品批号有:9414批号:甲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6台。9415批号:乙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2台。

(2)5月份各批号生产费用资料见表:

9414批号甲产品完工数量较大,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

9415批号乙产品完工数量较少,完工产品按计划成本结转。每台产品单位计划成本:原材料费用460元,工资及福利费用350元,制造费用24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分批法,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各批产品的完工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答案: (1)甲产品成本明细账,如表所示: 产品批号:9414投产日期:5月

产品名称:甲批量:10台完工日期:5月完工6台

表内数字计算: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3360÷(6+4)×6=2016(元)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3360÷(6+4)×4=1344(元) 在产品约当产量=4×50%=2(台)

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2350÷(6+2)×6=1762.5(元) 月末在产品工资及福利费=2350÷(6+2)×2=587.50(元)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2800÷(6+2)×6=2100(元) 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2800÷(6+2)×2=700(元) (2)乙产品成本明细账,如下表所示: 产品批号:9415投产日期:5月

产品名称:乙批量:10台完工日期:5月完工2台

【102151】 某工业企业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产品批数多,而且月末有许多批号未完工,因而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1)9月份生产批号有:

9420号:甲产品5件,8月投产,9月20日全部完工。 9421号:乙产品10件,8月投产,9月完工6件。 9422号:丙产品5件,8月末投产,尚未完工。 9423号:丁产品6件,9月初投产,尚未完工。

(2)9月末,该厂全部产品累计原材料费用68880元,工时47040小时,工资及福利费18816元,制造费用28224元。

(3)9月末,完工产品工时23020元,其中乙产品14000小时。

要求:1.根据上列资料,登记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和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 2.计算和登记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3.计算各批完工产品成本。

答案: (1)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如下所示:

二级账中数字计算:

工资及福利费累计分配率=18816÷47040=0.4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8000+14400=32400(元) 完工产品工时=9020+14000=23020(小时)

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23020×0.4=9208(元)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23020×0.6=13812(元) (2)产品成本明细账

【138078】 某工业企业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产品批数多,而且月末有许多批号未完工,因而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1)9月份生产批号有:

9420号:甲产品5件,8月投产,9月20日全部完工。 9421号:乙产品10件,8月投产,9月完工6件。 9422号:丙产品5件,8月末投产,尚未完工。 9423号:丁产品6件,9月初投产,尚未完工。

(2)各批号9月末累计原材料费用(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和工时为: 9420号:原材料费用18000元,工时9020小时。 9421号:原材料费用24000元,工时21500小时。 9422号:原材料费用15800元,工时8300小时。 9423号:原材料费用11080元,工时8220小时。

(3)9月末,该厂全部产品累计原材料费用68880元,工时47040小时,工资及福利费18816元,制造费用28224元。

(4)9月末,完工产品工时23020元,其中乙产品14000小时。

要求:1.根据上列资料,登记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和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 2.计算和登记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3.计算各批完工产品成本。

答案: (1)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如下所示:

二级账中数字计算:

工资及福利费累计分配率=18816÷47040=0.4 制造费用分配率=28224÷47040=0.6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8000+14400=32400(元) 完工产品工时=9020+14000=23020(小时)

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23020×0.4=9208(元)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23020×0.6=13812(元) (2)产品成本明细账

第十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63250】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 A)。

A. 不能全面反映各个生产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 B. 能够全面反映最后一个生产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 C. 能够全面反映各个生产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 D. 能够全面反映第一个生产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

【63251】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与实际生产步骤(

B )。 A. 完全一致

B. 不一定完全一致 C. 没有关系

D. 上述三项均不对

【63253】 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是( B

)。 A. 逐步结转法

B. 平行结转法 C. 综合结转法

D. 分项结转法

【78485】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是指在( D )之间的费用分配。 A. 产成品与月末在产品

B. 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加工中的在产品

C. 前面步骤的完工半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最后步骤的产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 D. 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

【104528】 成本还原的对象是( B )。 A. 产成品成本

B. 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 C. 最后步骤的产成品成本 D. 各步骤半成品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

【63257】 下列( DE)情况下要求进行成本还原。 A. 各步骤半成品成本按实际成本结转 B. 各步骤半成品成本按计划成本结转 C. 各步骤半成品成本结转采用分项结转法 D. 各步骤半成品成本结转采用综合结转法

E. 管理上要求从整个企业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的构成和水平

【63259】 采用综合结转法的优点是( ABC )。 A. 有利于各个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 B. 可以反映各步骤加工费用的水平

C. 可以反映各步骤所耗半成品费用的水平 D. 便于同行业间产品成本对比分析

E. 可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

【63260】 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各步骤半成品成本的计价方式可采用(ABC)。 A. 实际成本

B. 计划成本

C. 定额成本 D. 目标成本

E. 责任成本

【97325】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结转的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式不同,分为( AB )。

A. 综合结转法

B. 分项结转法

C. 按实际成本结转 D. 按计划成本结转

E. 平行结转法

【97327】 平行结转法适宜在(ABD )情况下采用。 A. 产品种类多,计算和结转半成品成本工作量大 B. 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

C. 管理上不要求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产成品成本资料 D. 管理上不要求全面反映各个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 E. 产品品种少,计算和结转半成品成本工作量不大

三、判断题

【63261】 采用分项结转分步法,第一步骤以后的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应将"本月耗用半成品费用"单独列示。

正确 【78467】 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不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进行计算。

正确

四、简答题

【63264】 综合结转法

答案: 所谓综合结转法,就是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以专设的"半成品"或"自制半成品"项目,综合记入该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

【63267】 什么是成本还原?怎样进行成本还原?

答案: 成本还原,就是将产成品成本中的"半成品"成本项目分解还原为原始的成本构成,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

采用综合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各步骤所耗半成品的成本是以"半成品"或"原材料"项目综合反映的。这样计算出来的产成品成本,不能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资料;在生产步骤较多的情况下,逐步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以后,表现在产成品成本中的绝大部分费用,是其所耗上一步半成品的费用,而本步骤发生的加工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比重很小,这显然不符合企业产品成本的结构(也就是各项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实际情况,因而不能据以从整个企业的角度来考核与分析产品成本的构成和水平。因此,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五、计算题

【70721】 某生产车间生产甲产品,本月投产500件,完工验收入库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0件。合格品生产工时8750小时,废品工时250小时。甲产品成本明细账所记合格品和废品的全部生产费用为:原材料15000元,燃料和动力9900元,工资和福利费10800元,制造费用7650元。原材料是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废品残料入库作价70元。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格式如下:

要求:(1)编制并填写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2)编制有关废品损失的会计分录。

答案

会计分录:

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1087.5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原材料)

300

(燃料及动力)

275 (工资及福利费)300 (制造费用)

212.5

借:原材料:

7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70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017.5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1017.5

【102155】 某厂设有三个车间连续生产完成甲产品,各车间的自制半成品直接转入下一步骤,原材料为开工时一次投入,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生产费用的分配采用约当量分配法。 (1)该厂10月份生产纪录如下: (2)

要求:

(1)完成第

一、第

二、第三车间的成本计算单,编制

一、二车间结转半成品会计分录; (2)按半成品实际成本结构进行成本还原,编制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3)编制甲产品完工成本的会计分录

答案: 直接材料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率=40000/(160+40)=200 完工产品直接材料费用=200×160=32000 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200×40=8000 直接人工在完工产品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率=14000/(160+40×0.30)=81.3953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费用=81.3953×160=13023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费用=81.3953×12=977 制造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率=17500/(160+40×0.30)=101.7442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101.7442×160=16279 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101.7442×12=1221

本月自制半成品数据来自第一车间完工产品成本合计

自制半成品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率=106302/(200+40)=442.925 完工产品直接材料费用=442.925×200=88585 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442.925×40=17717 直接人工在完工产品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率=9100/(200+40×0.50)=41.3636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费用=41.3636×200=8273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费用=41.3636×20=827 制造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率=9800/(200+40×0.50)=44.5455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44.5455×200=8909 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44.5455×20=891

本月自制半成品数据来自第二车间完工产品成本合计

自制半成品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率=143767/(180+50)=625.0739 完工产品直接材料费用=625.0739×180=112513 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625.0739×50=31254 直接人工在完工产品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率=57750/(180+50×0.70)=268.6047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费用=268.6047×180=48349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费用=268.6047×35=9401 制造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率=23000/(180+50×0.70)=106.9767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106.9767×180=19256 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106.9767×35=3744

第一车间转第二车间半成品成本时:

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

61302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一车间

61302 第二车间转第三车间半成品成本时:

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三车间

105767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

105767 (2)第二车间各成本项目比重: 自制半成品比重=88585/105767=83.8% 直接人工比重=8273/105767=7.8% 制造费用比重=8909/105767=8.4% 还原为第二车间成本:

还原为第二车间自制半成品=112513×83.8%=94285.9 还原为第二车间直接人工=112513×7.8%=8776 还原为第二车间制造费用=112513×8.4%=9451.1 第一车间各成本项目比重:

直接材料比重=32000/61302=52.2% 直接人工比重=13023/61302=21.24% 制造费用比重=16279/61302=26.56% 第一车间成本还原:

还原为第一车间直接材料费用=94285.9×52.2%=49217.24 还原为第一车间直接人工费用=94285.9×21.24%=20026.33 还原为第一车间直接制造费用=94285.9×26.56%=25042.33

(3)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借:产成品-甲产品

180118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三车间

180118

【138081】 某厂大量生产甲产品,产品分为三个步骤,分别由第

一、

二、三车间生产。每个车间顺序为下一个车间提供半成品。成本计算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各车间完工产品成本份额和期末在产品成本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计算。该厂某月有关成本资料如下:

(1)甲产品的单位原材料定额为45元,单位工时定额分别为第一车间9小时,第二车间15小时,第三车间12小时,该月生产出甲产品120件。

(2)各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分别如表

1、表2和表3所示。

要求:(1)列写各车间产成品成本份额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不需要编制表格) (2)编制并填写甲产品成本汇总表。

答案

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8580/7150=1.2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6500/1300=5 制造费用费用分配率=2990/1300=2.3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定额直接材料=45×120=5400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实际直接材料=5400×1.2=6480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定额工时=9×120=1080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直接人工=1080×5=5400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制造费用=1080×2.3=2484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份额合计=6480+5400+2484=14364 月末在产品成本合计=18070—14364=3706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10146/2280=4.45 制造费用费用分配率=6042/2280=2.65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定额工时=120×15=1800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直接人工=1800×4.45=8010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制造费用=1800×2.65=4770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合计=8010+4770=12780 月末在产品成本合计=16188—12780=3408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11368/2030=5.6 制造费用费用分配率=4263/2030=2.1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定额工时=120×12=1440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直接人工=1440×5.6=8064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制造费用=1440×2.1=3024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合计=8064+3024=11088 月末在产品成本合计=15631-11088=4543

【95560】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分三个步骤进行生产。该企业设有第

一、第

二、第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由这三个车间顺序加工而成。成本计算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上一车间向下一车间结转成本时,采用综合结转法。原材料在第一车间开始加工时一次投入,半成品不通过中间库收发,上一步骤完工后全部交由下一步骤继续加工,月末在产品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各车间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该企业本年12月份有关成本资料如下: (1)产量记录如下表(单位:件):

(2)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的费用见下表(单位:元):

要求:(1)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甲产品的半成品和产成品成本并列写计算过程,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

(2)进行成本还原,编制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答案:第一车间计算:

直接材料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率=67912/(88+16)=653 完工产品直接材料费用=653×88=57464 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653×16=10448 直接人工在完工产品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率=13344/(88+16×0.50)=139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费用=139×88=12232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费用=139×8=1112 制造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率=9750/(88+16×0.50)=101.5625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101.5625×88=8937.5 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101.5625×8=812.5 第一车间完工产品成本=57464+12232+8937.5=78633.5 第一车间月末在产品成本=10448+1112+812.5=12372.5

第二车间计算:

自制半成品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率=(8500+78633.5)/(80+20) =87133.5/100 =871.335 完工产品自制半成品=871.335×80=69706.8 月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871.335×20=17426.7 直接人工在完工产品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率=(1850+15120)/(80+20×0.50) =16970/90 =188.5556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费用=185.5556×80=15084.4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费用=185.5556×10=1885.6 制造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率=(1560+13120)/(80+20×0.50) =14680/90 =163.1111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163.1111×80=13048.9 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163.1111×10=1631.1 第二车间完工产品成本=69706.8+15084.4+13048.9=97840.1 第二车间月末在产品成本=17426.7+1885.6+1631.1=20943.4

第三车间计算:

自制半成品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率=(25650+97840.1)/(96+4) =123490.1/100 =1234.901 完工产品自制半成品=1234.901×96=118550.5 月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1234.901×4=4939.6 直接人工在完工产品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率=(1900+15400)/(96+4×0.50) =17300/98 =176.5306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费用=176.5306×96=16946.9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费用=176.5306×2=353.1 制造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率=(1300+10500)(96+4×0.50) =11800/98 =120.4082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120.4082×96=11559.2 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120.4082×2=240.8 第三车间完工产品成本=118550.5+16946.9+11559.2=147056.6 第三车间月末在产品成本=4939.6+353.1+240.8=5533.5

第一步半成品成本还原分配率=118550.5/97840.1=1.2117 第一次半成品成本还原后二车间半成品=69706.8×1.2117=84463 第一次半成品成本还原后直接人工=15084.4×1.2117=18277.8 第一次半成品成本还原后制造费用=118550.5-84463-18277.8=15809.7(或13048.9×1.2117=15809.7) 第二步半成品成本还原分配率=84463/78633.5=1.0741 第二次半成品成本还原后直接材料=1.0741×57464=61722.1 第二次半成品成本还原后直接人工=1.0741×12232=13138.4 第二次半成品成本还原后制造费用=84462-61722.1-13138.4=9601.5(或1.0741×8937.5=9601.5)

第十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63301】 关于系数法,( B)是不正确的。 A. 按系数分配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成本 B. 是简化的分批法 C. 是分类法的一种 D. 是简化的分类法

【70703】 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应以( A )为标准分类。 A. 所耗原材料和工艺过程是否相近 B. 定额消耗量是否相近 C. 定额费用是否相近 D. 产品的售价是否一致

二、多项选择题

【78489】 下列(BCE )可视为副产品。 A. 奶制品加工厂生产的牛奶、奶油等产品 B. 炼铁生产中的高炉煤气 C. 提炼原油过程中产生的渣油 D. 炼铁中所用的动力 E. 制皂生产中产生的甘油

【95566】 按照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的各种成本的方法是( AB )。 A. 分类法的一种,被称为系数法 B. 一种简化的分类法

C. 一种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

D. 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E. 一种单独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三、判断题

【63309】 简化的分类法中的系数一经确定,应相对稳定,不应任意变更。

正确 【63311】 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应以定额费用是否相近为标准分类。

错误 【63312】 联产品必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正确

四、简答题 【63315】 系数分配法答案: 系数分配法就是将各种联产品的实际产量按事前规定的系数折算为标准产量,然后联产品的联合成本按标准产量比例进行分配。

【63316】 等级品

答案: 等级品是指使用同种原料,经过同一加工过程而同时生产出的品种相同但质量不同的产品。

【63317】 简述分类法的优缺点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 分类法的优点是:可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而且能够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分类掌握产品成本情况。分类法的缺点是:由于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计算,都是按照一定分配标准按比例进行分配的,因此,计算结果有一定的假定性。

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又使成本计算结果相对正确,在采用分类法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类距的确定要恰当,既不宜定得过小,使成本计算工作复杂化,也不能定得过大,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2)应选择与成本水平高低有密切联系的分配方法,以使类内各种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较为合理。(3)当产品结构、所用原材料或工艺过程发生较大变动时,应及时修订分配系数,或另选分配标准。

五、计算题

【63318】 根据下列资料,按分类法进行成本计算 (1)计算原材料费用系数

(2)计算类内产品成本

答案

主要计算过程:

B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系数=60/50=1.2 C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系数=47.5/50=0.95 A产品原材料总系数=1500×1=1500 B产品原材料总系数=2000×1.2=2400 C产品原材料总系数=2500×0.95=2375 A产品工时总定额=1500×20=30000 B产品工时总定额=2000×25=50000 产品工时总定额=2500×23=57500 产成品成本原材料分配率=282375/6275=45 产成品成本工资分配率=171875/137500=1.25 产成品成本制造费用分配率=288750/137500=2.1

【63321】 资料:

1.某工业企业在生产甲产品(主产品)的过程中,还生产出可以制造乙产品(副产品)的原料。这种原料经加工处理后,即成为乙产品。甲、乙产品,都是单步骤大量生产,在同一车间进行。 2.本月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生产费用。 (1)甲产品领用材料120000元。

(2)该车间的生产工人工资为24000元。 (3)该车间的制造费用为30000元。

3.本月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工时和产量。

(1)甲产品产量为2000件,乙产品产量为500件。

(2)甲产品生产工时为110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1000小时。

4.本月生产甲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生产乙产品的原材料8000千克,每千克定价为0.6元,全部为乙产品所耗用。 5.甲产品的在产品按所耗用原材料按定额成本计价,其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为8000元,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为9000元。乙产品的月末在产品很少,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 要求:

1.编制工、费分配表,计算分配主产品、副产品应负担的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 2.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主产品、副产品的实际成本。 答案: 1.根据有关资料编制工、费分配表如下:

表中各种费用分配率计算如下:

本月工时发生额=11000+1000=12000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24000/12000=2 制造费用分配率=30000/12000=2.5 甲产品分配的工资及福利费=11000×2=22000 甲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11000×2.5=27500 乙产品分配的工资及福利费=1000×2=2000 甲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1000×2.5=2500

2.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主产品、副产品的实际成本,如下:

产成品成本原材料费用=123200-9000=114200 产成品单位成本中原材料费用=114200/2000=57.1 产成品单位成本中工资及福利费用=22000/2000=11 产成品单位成本中制造费用=27500/2000=13.75 单位成本合计=57.1+11+13.75=81.85

乙产品本月原材料费用=8000×0.6=4800

【63323】 某电子元件厂制造晶体管,本期共生产8000只,由于原材料质量原因造成一级品6500只、二级品900只、三级品600只;其售价分别为30、25.5、21元;本期联合成本为43036元。 要求:该企业以售价确定系数,按照系数分配法编制的等级品成本计算表。 答案

主要计算过程:分配率=43036/7685=5.6

第十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63324】 产品的定额成本不包括( C )。 A. 零件定额成本

B. 部件定额成本

C. 半成品定额成本

D. 产成品定额成本

【63327】 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是( D)。

A. 一种定额变动差异

B. 价格差异

C. 原材料成本差异

D. 实际成本脱离定额成本的一种

【63329】 定额法的主要缺点是( B )。 A. 只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的机械制造企业 B. 较其他成本计算方法核算工作量大

C. 不能合理、简便地解决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问题 D. 不便于成本分析工作

【63330】 产品的定额成本是根据(B )计算出来的。

A. 计划期内平均消耗定额

B. 现行消耗定额 C. 产品的计划成本

D. 产品的售价 【63332】 定额法在适用范围上( A )。 A. 与生产类型没有直接联系

B. 与生产类型有直接联系

C. 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

D. 只适用于小批单件生产

二、多项选择题

【63335】 在完工产品成本中,如果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是正数,说明( BE)。 A. 消耗定额提高了 B. 消耗定额降低了

C. 本月定额管理和成本管理有缺点

D. 本月定额管理和成本管理取得了成绩 E. 以前月份定额管理和成本管理取得了成绩

【63337】 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关系是( DE )。 A. 两者是同义语 B. 两者毫无联系

C. 前者是根据计划期内平均定额计算的成本,后者是根据现行定额计算的成本 D. 前者是根据现行定额计算的成本,后者是根据计划期内平均定额计算的成本 E. 定额成本是经常变动的,计划成本在一定时期内不变

【70588】 定额法是(ABCDE)。 A. 对产品成本进行事前控制的方法

B. 对生产费用脱离定额或计划的差异进行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的方法 C. 在定额成本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方法 D. 有利于产品成本定期分析的方法

E. 将产品成本的定额工作、核算工作和分析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事前、事中、事后反映和监督融为一体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管理制度

【88471】 在定额法下,产成品的实际成本是(ABE)的代数和。 A. 按现行定额计算的产成品定额成本 B. 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 C.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调整 D.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调整 E. 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

三、判断题

【63338】 定额法与产品的生产类型没有直接的联系,因而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生产。

正确 【63340】 定额法是一种单纯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错误

四、简答题

【63342】 定额法 答案: 定额法是为了及时地反映和监督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加强定额管理和成本控制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63343】 原材料脱离定额的差异

答案: 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是指产品实际产量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与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之间的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

1.原材料定额差异(数量)=实际消耗量-(产品实际投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

2.原材料定额差异(金额)=[实际消耗量-(产品实际投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材料计划单价

【63344】 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的联系和区别?

答案: 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区别。联系是:二者都是企业的目标成本,都应根据消耗定额和计划价格分别成本项目制定。区别是:定额成本是以现行消耗定额为依据,而计划成本则以计划期内的平均消耗定额为依据;计算定额成本所用的计划单价是不同时期的计划单价,而计算计划成本所用的计划单价则是全年平均计划单价;定额成本反映了企业在各时期现有生产条件下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计划成本则反映了企业在整个计划期内成本的奋斗目标。

五、计算题

【63346】 某产品单位成本表中所列原材料费用为:计划5000元,实际4785元;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为:计划50千克,实际55千克;原材料单价为计划100元,实际87元。 要求:(1)计算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脱离计划的差异;

(2)采用差额计算分析法,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原材料单价变动对原材料费用的影响。 答案: (1)原材料费用脱离计划的差异=4785-5000=-215(元) (2)原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55-50)×100=500(元) 原材料单价变动的影响=(87-100)×55=-715(元)

【63347】 某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原材料定额费用采用盘存法计算。该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期初结存在产品250件,本期领料850件,本期完工960件,期末在产品105件。该产品原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5.2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要求:(1)计算原材料定额费用;

(2)计算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

(3)计算原材料成本差异。

答案: (1)原材料定额消耗量=960+105-250=815(件) 原材料定额费用=815×5.2=4238(元)

(2)领用原材料计划成本=850×5.2=4420(元) 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4420-4238=182(元) (3)原材料成本差异=4420×2%=88.4(元)

【63352】 某工厂是生产标准配件的专业化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该厂生产正常,定额资料齐全,管理基础较好,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由于甲产品的在产品数量波动很大,所以要按照定额成本比例在产成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各项费用的脱离定额差异;由于材料成本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的数额不大,该两项差异全部由产成品负担。某月有关成本资料如下:(1)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1%。(2)其他资料见表1。 要求:(1)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

(2)计算甲产品成本,填制产品成本明细账.

答案: (1)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为: (100000-800)×(-1%)=-992 (2)见表2

主要计算过程举例如下:

原材料本月生产费用材料成本差异:(100000-800)×(-1%)=-992 原材料生产费用合计定额成本=(1)+(3)+(5)=2600+(-215)+100000=102385 原材料生产费用合计脱离定额差异=(2)+(6)=(-421)+(-800)= -1221 原材料差异率=(9)/(8)=(-1221)/(102385)=-1.19% 原材来本月产成品成本脱离定额差异=(13)×(12)=99000×(-1.19%)=-1180.63 原材料本月产成品成本实际成本=(13)+(14)+(15)+(16)=99000+(-1180.63)+(-992)+215=97042.37 原材料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8)-(13)=102385-99000=3385 原材料月末在产品脱离定额差异=(18)×(12)=3385×(-1.19%)=-40.28 其他计算过程依上例,根据答案中的标示进行计算。

第十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63354】 企业成本报表( B )。 A. 是对外报送的报表 B. 是对内编报的报表

C. 由有关部门规定哪些指标对外公布,哪些指标不对外公布

D. 可根据债权人和投资人的要求,确定哪些指标对外公布,哪些指标不对外公布

【63357】 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是(

A )。 A. 数量差异

B. 一种定额变动差异

上一篇: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诗歌下一篇:传承红色争做时代新人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