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络构建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创业者的工具性和情感性网络构建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一个权变视角

摘要:创业者在创业和新组织运营过程中通常会去构建网络以获得内部成员的支持并从外部利益相关者处获取资源,根据所构建网络类型的差异,可以被分为工具性网络和情感性网络。在实践中,特别是在中国情境下,创业者通常倾向于去构建情感性关系,并将其视为优于工具性关系。但很多致力于去构建情感性关系网络的创业者最终并不能为自己的企业带来成长。那么,一个需要去探索的问题是,创业者应当选择构建何种类型的网络才能够提升新创企业的绩效呢?更具体地说,如果工具性和情感性关系各具优势,并不存在绝对的替代性,那么,在什么情境下,对于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创业者应该选择去构建工具性还是情感性关系才能够为新创企业带来更高的绩效?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帮助创业者更好地分配关系建立的时间和精力,并最大化关系建立的组织层面收益。以往学者对于新创企业的网络属性和构建行为及其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已经进行了广泛地探索,并初步形成了关于创业网络效应的权变观。但这些研究更多地将焦点放在诸如规模、密度、强度、位置等网络结构属性上,较少有研究关注网络的内容属性,即网络是用于承担信息传递、资源流动的工具性用途还是情感联结和寄托的情感性用途。此外,尽管以往研究已经初步证实,创业者在针对不同对象时所采取的网络构建策略会存在差异,但现阶段对于创业者面向不同对象(如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时所构建的工具性和情感性网络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的作用机理及权变因素,还缺少深入的认识。因此,探索创业者面向新创企业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所构建的工具性和情感性网络与新创企业绩效权变关系,以及创业者在新创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工具性和情感性网络构建策略的使用差异及原因,将是创业网络研究一个极具理论意义的研究方向。本文聚焦于网络联结的类型和网络联结的对象,尝试解释一个核心研究问题——创业者的网络联结如何影响新创企业绩效。通过对浙江省11个地市44家企业孵化器共计528家新创企业的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本研究构建了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创业者网络联结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权变模型;随后借助对四个案例的分析,深入阐述了新创企业面向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网络构建策略选择问题,以及这种策略选择的原因及基于新创企业发展周期的动态变化过程。本文研究结论有以下三个:第一,创业者面向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工具性和情感性网络联结均对新创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在新创企业情境下,这种正向影响并不会随着联结数量的增加而减弱。无论是工具性还是情感性联结,都有助于创业者从外部利益相关者处获取商业机会、资源、知识、合法性以及促进创业学习,因此从基于结果的作用机制上来说,二者的作用方式存在相似性,但从作用路径来说,二者又存在差异性。工具性网络联结的作用路径是基于互利互惠原则的,而情感性网络联结的作用则更多的是基于私人情感原则的,这种差异性在后续基于外部制度因素的权变性上便有所体现。第二,创业者面向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网络联结均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情境依赖性,且这种情境依赖性会因网络联结的类型——工具性和情感性——而产生差异。具体来说,从内部联结来看,创业者与联结员工之间的地域和专业相似性有助于提高工具性网络联结对新创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效应,组织程序公平氛围有助于提高情感性网络联结对新创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效应,而地域相似性则会降低情感性网络联结对新创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效应。从外部联结来看,新创企业入驻园区等级有助于提高工具性网络联结对新创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效应,新创企业所处区域制度环境的完善程度则会减弱情感性网络联结对新创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效应。第三,新创企业在发展的三个阶段——初创期、青春期和成长期的差异性会使创业者在工具性和情感性网络构建策略中进行差异化选择,从而改变创业者的中心性、广泛性和紧密性三个网络特征属性,进而产生差异化的绩效表现。具体来说,无论是在面向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时,在初创期,创业者都倾向于采取情感性网络构建策略,从而来获取一些关键性的资源和信息,提高自身在网络位置中的中心性并增加关系的紧密性,进而提升绩效;在青春期,创业者倾向于采取以情感性网络构建策略为主导、工具性网络构建策略为辅助的组合策略,以达到进一步巩固网络中心性、增强关系紧密性和适当增加关系广泛性的目的,从而实现更高的绩效;到了成长期,创业者开始转向以工具性网络构建策略为主导、情感性网络构建策略为辅助的组合策略,以大量增加关系的广泛性来获取信息和合作的可能性,进而实现更高的绩效。本文的理论贡献有以下三个:第一,通过区分创业者与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工具性和情感性网络关系并从资源和情感的整合视角检验了两种类型网络关系的差异化影响机理,能够深化创业情境下网络与组织绩效关系的认识,并为解释网络与组织绩效关系的悖论提供一个可能性的解释;第二,考察了创业者与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的网络关系类型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关系在受到一系列权变因素影响上的差异性,揭示了工具性和情感性网络关系对新创企业绩效促进效应得以发挥的关键所在;第三,提出了基于新创企业发展周期的工具性和情感性网络构建策略匹配与新创企业绩效的权变关系模型,从而在创业情境中拓展并完善了以往基于组织生命周期的新创企业网络构建策略动态选择机制。研究结论对于创业者在不同情境下面向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时的网络构建策略选择提供了现实启示。

关键词:创业者;工具性(情感性)网络联结;组织程序公平氛围;社会相似性;制度环境;新创企业绩效

学科专业:企业管理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核心概念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论文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论文结构

1.5 研究的创新点、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

1.5.1 创新之处

1.5.2 理论意义

1.5.3 实践启示

1.6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

2.1 创业情境下的组织社会网络研究

2.1.1 组织社会网络的研究概述和创业网络的研究兴起

2.1.2 创业网络研究的三个核心分支——内容和类型

2.1.3 创业网络研究的三个核心分支——治理机制

2.1.4 创业网络研究的三个核心分支——结构

2.2 社会网络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及其权变性

2.2.1 社会网络与创业机会识别

2.2.2 社会网络与资金资源获取

2.2.3 社会网络与知识获取

2.2.4 社会网络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2.3 新创企业网络构建的相关研究

2.3.1 新创企业网络构建过程

2.3.2 工具性网络构建和情感性网络构建

2.4 新创企业绩效相关研究

2.4.1 新创企业的界定

2.4.2 组织绩效的内涵和测量

2.4.3 新创企业绩效测量

2.4.4 新创企业绩效的前因变量

2.5 本章小结和以往研究评述

3 创业者与内部员工的工具性和情感性网络关系与新创企业绩效:联结主体间社会相似性和组织程序公平氛围的调节作用

3.1 假设提出

3.1.1 创业者与员工之间的工具性网络联结与新创企业绩效

3.1.2 创业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性网络联结与新创企业绩效

3.1.3 联结主体间社会相似性的调节作用

3.1.4 组织程序公平氛围的调节作用

3.1.5 研究模型

3.2 变量测量

3.2.1 创业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性和工具性网络联结数量测量

3.2.2 创业者与员工之间的社会相似性测量

3.2.3 组织程序公平氛围测量

3.2.4 新创企业绩效测量

3.2.5 控制变量的选择

3.3 数据收集

3.4 量表检验、描述性分析和共线性检验

3.4.1 组织程序公平氛围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3.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3.4.3 相关分析

3.4.4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3.5 回归分析

3.5.1 创业者与内部员工的网络联结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检验

3.5.2 组织程序公平氛围的调节作用检验

3.5.3 创业者与联结员工社会相似性的调节作用检验

3.6 本章小结

4 创业者内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工具性和情感性网络联结与新创企业绩效:新创企业入驻园区等级和外部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

4.1 假设提出

4.1.1 创业者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工具性和情感性网络联结与新创企业绩效

4.1.2 新创企业入驻园区的调节作用

4.1.3 外部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

4.1.4 研究模型

4.2 变量测量

4.2.1 创业者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情感性和工具性网络联结数量测量

4.2.2 新创企业入驻园区测量

4.2.3 外部制度环境测量

4.2.4 新创企业绩效测量与控制变量选择

4.3 数据收集

4.4 量表检验、描述性分析和共线性检验

4.4.1 外部制度环境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4.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4.3 相关分析

4.4.4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4.5 回归分析

4.5.1 创业者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网络联结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检验

4.5.2 新创企业入驻园区的调节作用检验

4.5.3 新创企业外部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检验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新创企业发展阶段的创业者内外部网络构建策略选择及其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多案例分析

5.1 问题的提出

5.2 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5.2.1 研究方法选择

5.2.2 案例选取原则

5.2.3 案例简介

5.2.4 资料来源与数据搜集过程

5.2.5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保证

5.2.6 关键构念的识别与描述

5.2.7 数据分析过程

5.3 案例分析

5.3.1 初创期——非对称依赖下的缝隙生存法则

5.3.2 青春期——追加资源组合加快网络构建进程

5.3.3 成长期——追加与互补并举降低成长的阵痛

5.4 讨论

6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理论贡献

6.3 实践启示

6.4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问卷

附录二:案例研究访谈提纲

致谢

上一篇:抵押期限分析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混凝土施工水利施工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