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阅读理解感悟题

2023-03-15

第一篇:五年级阅读理解感悟题

第六册课外阅读第五单元检测题

第五单元检测题

一、语言的实际运用

1 、选出能够与下面的问旬连贯衔接的一项。

课外阅读会不会影响课内的学习呢?它对课内学习能否起到促进作用呢?()

A 、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B 、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C .这是谁都无法明确回答的问题。 D 、这是需要认真探讨、研究的问题。

答:

2 .下面的句子都有语病,请指出并改正。

( l )在古色古香的大厅里,站着一位身着绒线上衣,咖啡色西裤,宛如亭亭玉立的小树。

( 2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运动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上了顶峰。

( 3) 搞建设,我们必须本着勤俭节约为原则,反对浪费。

答:( l )( 2 )( 3 )

3 .请把下面的文字重新排列成连贯的、段意明确的一段话。

①我们不仅要政治上、文化上的巨人,同样也需要有自然科学和其他方面的巨人。③我们相信一定会涌现出大批这样的巨人。③恩格斯在谈到 16 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曾经说过,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④今天,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革命和建设,更加需要大批的社会主义时代的巨人。⑤我们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曾经有过杰出的贡献。⑤现在,在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民族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复兴。

答:重新排列的顺序是:

二、阅读

(-)

雨村听了大怒道:“那有这等事!打死人竟白白的走了拿不来的!”便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家属拿来拷问。只见案旁站着一个门子,使眼色不叫他发签。雨村心下狐疑,只得停了手。退堂至密室,令从人退去,只留这门子一人伏待;门子忙上前请安,笑问:“老爷一向加官进禄,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雨村道:“我看你十分眼熟,但一时总想不起来。”门子笑道:“老爷怎么把出身之地竟忘了!老爷不记得当年葫芦庙里的事么?”

雨村大惊,方想起往事。原来这门子本是葫芦庙里一个小沙弥,因被火之后,无处安身,想这件生意倒还轻省,耐不得寺院凄凉,遂趁年纪轻,蓄了发,充当门子。雨村那里想得是他?便忙携手笑道:“原来还是故人。”因赏他坐了说话。这门子不敢坐,雨村笑道:“你也算贫贱之交了;此系私室,但坐无妨。”门子才斜签着坐下。

4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

答:

5 、文中用“大怒”“狐疑”等写出贾雨村态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揭示了贾雨村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

6 .第一段文字中两次写门子的“笑”,门子为什么笑?

答:

7 .第二段文字中两次写贾雨村的“笑”,贾雨村为什么笑呢?

答:

8 、文中写道:“雨村大惊。”贾雨村为什么会“大惊”呢?

答:

(二)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广他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 5 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 2 法郎 50 生丁。”

我把 5 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它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 10 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 2 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 3 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 10 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 10 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他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9 .文段中写若瑟夫仔细看于勒,原因是什么呢?

答:

10 .分析划线的词语在文段中的表达作用。

( 1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2 )“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

( 3 )“你简直是疯了!那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广一

11 、怎样理解“我”给叔叔小费的细节描写(即文中划线的部分)呢?

答:

12 .文段中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手法,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写“他”(于勒)主要运用了___描写的方法;

写“我”主要运用了___描写的方法;

写“父亲”主要运用了___描写的方法;

写“母亲”主要运用了____描写的方法;

13 、文段最后的景色___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答:

(三)

老师说自己像渡工,渡工说我也像老师但比不上老师。

老师出了道作文题目,叫《渡工》,有一名学生写道:不管暴雨、烈日、严寒、酷暑,您总是撑着篙。

打着桨,把一批又一批的旅客尽快地送往彼岸。年深日久,白雪压住了您的双鬓,银霜爬满了您的须眉,寒风吹皱了您的额头,浪花打弯了您的腰背,可您还是那样,渡来渡去,没有片刻停留。远行的人通过您的渡船,早已去万里之遥,而您还在原地周旋。

有人问您想不想弃舟登岸,远行千里?

您说,想。但渡口需要我,我就不能擅离职守。为了让更多的人远行,我也乐于在此献身。

啊,透过您那厚实的胸,我看到了一颗赤诚的心。

老师改这篇作文的时候,只批了一个朱红的“阅”字。第二天,他又出道作文题,名字叫《你眼中的老师》。

还是那位同学,最先交了作业,老师接过一看,题目不错《你眼中的老师》,可是内容却没有上篇丰富,通篇只有一句话:“这篇作文昨天已经做过。”

老师这回连“阅”字也没签,只是到附近的供销站去买回了一箱蜡烛。那时,这地方还没通电。

十多年过去了,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到这地方勘察,这河上要架一座六车道的大桥,上下几层都能通车的那种桥,城里人管那叫立体交叉桥。

工程师去请老师参加奠基典礼,老师一看工程师就是当年写一句话作文的学生,就对他说你还应该请老师的老师。工程师点点头,就去了。于是,奠基仪式上,就有两位白发老人参加了剪彩,一位手指细点,中指第一关节处有块厚厚的老茧,那是笔杆磨下的痕迹。还有一位手指极粗,状如老树根,老茧很多,但大都集中在掌心,那是竹篱刻下的印记。

当晚有酒会,灯光耀眼,但工程师执意拉闸,点起了蜡烛,说今天举行烛光晚会。

14 、选文主要记叙了哪两件事?主人公是谁?

答:( l )这两件事是:( 2 )主人公是:

15 .文中说“这篇作文昨天已经做过”的含义是什么?

答:

16 .文段中写道“老师这回连阅字也没签,只是到附近的供销站去买回了一箱蜡烛。”这隐含了老师哪些心理活动?

答:

17 .文段中说“老师的老师”是指谁?老师为什么这样称呼他?

答:

18. 18.文章最后一段写“当晚有酒会,灯光耀眼”,但工程师却执意不用电灯,偏要点上蜡烛,其用意是什么呢?

答:

19 .下面的说法对还是不对?清指出来写在括号内。

(1 )这篇文章采用了顺序的记叙方法,文段中“十多年过去了”一句在全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 )本文在刻画渡工和老师的形象时,主要运用了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但没有运用语言描写。()

(3 )本文借助衬托、对比、照应等手法来表现主题思想。()

( 4 )本文以记叙为主,兼用了抒情、议论和说明等表达方式。()

三、作文( 40 分)

20 、题目:我的老师要求:是片断作文,可着重写老师的外貌,或者着重写老师的语言,或者着重写老师的动作,或者着重写老师的心理活动。写的时候不要面面俱到,只写其中的一至两项。目的是要通过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字数在 300 字之内。

答案:

六册五单元

一、1 、能够连贯衔接的只有 D 项。问句是“会不会”“能与否”, AB 两项都不能满足问句的要求,所以可以先排除。 C 项所说“无法回答的问题”,显然也是错的,不是无法回答,而是如何回答的问题。

所以答案只能是 D 。 2 、(1 )站着的后边没有宾语承接,成分残缺。

(2 )误用关联词,转折关系设为条件关系,可将“不管”改为“尽管”即可。( 3 )词语不配格。可用“以…为原则”或用“本着…的原则”。把两者揉合在一起,错了。 3 、先通读一遍,可知这段文字是讲我们需要巨人:过去需要,现在也需要。据此可以进一步分析其句序。①讲需要那些巨人,②讲巨人会涌现,③引用思格斯的话讲明需要巨人,④讲今天更加需要巨人,⑤我国历史上曾有过巨人,③讲现在正经历伟大的复兴。据此仔细分析比较,就可以排出文段的顺序:先说过去有过,次说当今的时代要求,引用思格斯的话说明过去需要,再说今天更需要,最后讲我们需要那些巨人,坚信巨人一定能出现。其顺序为:⑤ 6 ③④① 2

二、

(一)4 写贾两村开始审理人命官司时的态度变化,交待门子的来历。 5 、从“大怒”到“狐疑”足见贾雨村精于吏道,惯于见风驶舵。 6 、这是谄媚的笑,目的是奉承讨好,拉旧关系。 7 、这是假惺惺的笑,目的是要笼络感情。8 、因为万没料到在此地竟会有知道自己身世底细的人。

(二) 9 、外貌描写更突出了于勒又老又穷、贫困潦倒的形象,更引起“我”的同情。 10 、( l )新仇旧恨并涌上心头,希望完全变成了绝望,因而“暴怒”。( 2 )“挨近”突出了菲利普太太害怕于勒重新用她的钱的恐惧心理。( 3 )突出了菲利普太太衡量一个人道德标准的尺度是金钱。 11 、表现了“我”对叔叔于勒的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感、苦恼及不满。 12 、依次为:肖像;心理;神化;语言、神态。 13 、烘托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 三 )14.(1) 学生已经把老师的形象寄寓在渡式的形象之中了 , 他们敬业献身精神是一致的 .16. 因为自己的工作被学生理解而感到欣慰 , 受到鼓舞 , 决心毕生的精力献给教育事业 .17. 指渡工 . 老师自觉地以富于献身精神的渡工为榜样 , 勉励自己为教育工作而献身18. 感谢老师 , 尊敬老师 19.(1) 对的 ,(2) 不对 , 有语言描写(3) 对的(4) 不对 , 没有抒情议论

第二篇:二年级阅读知识题

《二年级的小朵朵》阅读检查

1.朵朵的老师是 。 2.江明明的理想是 。

3.黄天天写的日记的内容是 。 4.李小妖的理想是 。

5.小朵朵惊奇地在电视上看到了 。

6.在森林公园小朵朵他们一起玩游戏,游戏的名称叫 。 7. 学校举行童话剧比赛,小朵朵的班级获得了第一名,他们表演的是 。

8.家长会上李小妖说他要养 。 9.小朵朵有个最心爱的玩具是 。

10.二年级一班来了一位体验生活的作家,他的名字叫 。 11.班会课上,小朵朵说自己李小妖的理想是 。 12.从一年级到现在,小朵朵只得到 次一百分。

13.毛毛虫老师布置的特别的固定的作业是 。 14.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 节。 15. 春游时, 的鞋子飞了。

16. 毛毛虫老师生病了,吴波给大家表演了 。 17. 小朵朵他们给毛毛老师送的花是从 摘来的。 18. 做操不认真,被体育老师点名了。

《香草不是笨小孩》阅读检查

1.香草嘴里吃着 买的酸梅棒冰,舌头冷得像冰坨。 2.麦阿姨觉得香草是一个 的孩子。 3.香草的妈妈觉得香草是一个 的孩子。 4.香草最喜欢的花草是 。

5.爸爸出海是用 帮助晕船的乘客。 6.爸爸出海回来给麦阿姨买的 。 7.木先生是一个 的人。

8.香草上了一年级后,最喜欢的是 课。 9.香草最喜欢听的故事是 。 10.香晏最喜欢做的事情是 。 11. 的家住在香草家的楼上。 12.小牛生香草的气是因为 。 13.香草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是 。 14. 捉回来三只蜻蜓,在瓶子里养着。 15.香草的爸爸出差要去 。

16.养了五只鸟不值舍得关在笼子里,而是放在房间里养的人是 。

《数学是个大侦探》阅读题检查

1.《数学是个大侦探》是 编著的。

2.《数学是个大侦探》是一本有关 的科普读物。

3.《数学是个大侦探》一共分4章,分别是 、 、 、 。

4.《保险箱的密码》让你明白了:什么是 的数学知识。 5.《馅饼的背后》讲的是关于地 的数学知识。 6.《是谁偷走了金表》讲的是有关 的数学知识。 7.你喜欢这本书吗?为什么?

《万物简史》阅读检查

1.《万物简史》的作者是 国的 2.地球诞生于距今约 年前. 3.地球的年龄可以通过 来测定。

44.地球内部构造可以分为 、 、 。 5.坠落到地面的陨星叫做 。 6.地球上97%的水都在 里。 7.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人是 。

8.没有 ,就没有水,就没有空气,就没有岩石,就没有恒星和行星,就没有远方的云团和旋转的星云。所以,谢天谢地,有了原子。 9.宇宙演化的起点叫“ ”,大爆炸后,产生引力,宇宙迅速膨胀。宇宙可见部分的直径约为1.6亿亿亿公里。

10.几千亿个太阳系组成 ,而银河系又只是大约1400亿个星系中的一个。

11.约 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物体撞上地球,炸飞了一块,最终形成月球. 12.构成月球的的大部分材料来自 ,而不是来自地核,这就是月球上铁很少,而地球上铁很多的原因。

13. 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14.太阳系的8大行星是: 、 、 、 、 、 、 、 。

15. 的体积只有地球的0.25%,所以太阳系九大行星变成八大行星。 16. DNA是由 种化学成分组成的.

《鼹鼠博士的地震探险》阅读检查

1.里氏地震级表示 。

2.盘古大陆大约在一亿八千年前开始分裂,他裂后的大陆是 的天下。 3.地球内部像一个半生不熟的煮鸡蛋,蛋黄是 ,蛋白是 ,蛋壳是 。

4.产生新版块的地方,岩浆向上推挤成山,叫 。 5.地震是地下岩石断裂产生 的现象。 6.鼹鼠博士的助手是 。

7.《鼹鼠博士的地震探险》的作者是 。 8.离地震源越近,裂度越 。 9.大陆能不断地 , 。 10.中国位于 板块上。 11.板块有 和 。 12.地震绝大多数发生在 的地方。

13.岩石断裂产生冲击,像波浪一样传向四周,到达地面时人感觉到的摇晃,就是 。 14.移动大陆的力量其实就是地震的力量,它深藏于

。 15.板块的移动引发了地震,它可能引发 和 。 16.喜马拉雅山脉是 形成的。

17.地球表面的板块像裂了缝的 分成十几块。 18.火山活动是 引起的。

19.2008年,中国 发生里氏8.1级地震。

20.在海边感动地震或听到海啸警报,要赶紧往 或者 的高楼上躲避。

第三篇: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礼物)

(1)那一年我家来了一个帮做家务的小阿姨,名叫雨花。雨花年纪虽轻,人却有些木讷。她的刘海儿一直盖到眉毛底下。她总是躲在厚厚的头发后面,用不安的眼神四处张望,干活儿的时候手冻得红红的。

(2)母亲说雨花这孩子干活倒勤快,只是每天下楼买菜动作慢得很,每天9点多就去了,要到快11点了才回来,烧中饭常常都来不及。我跟我妈说从前那个小阿姨倒挺好的,下楼买菜要不了一刻钟就回来了。

(3)快过年了,我妈想放雨花的假让她回老家,然而她不肯,说回去也没什么意思,我们都明白她大概是想多挣那一个月的工资。家里人都说雨表面上看上去木讷,其实心性是很高的。我倒没看出来什么,只是看她平时抹东西的时候爱在琴凳上坐坐,有时也伸出胡萝卜一样的手指在钢琴上杵两下,看见有人来了就羞涩地把手指缩到棉袄袖子里去,用另一只手里攥着的抹布在琴盖上撞巴撞巴地擦着,装着在搞卫生、偶尔弄响了琴键的样子。她还喜欢在书柜前这儿摸摸那儿弄弄的。因我父亲的书标有概不外借的字样,她像个被拒之门外的孩子那样站在书柜前,人也显得矮了一截。

(4)我妈是很舍得送衣服给小阿姨的,却最看不得她浪费时间:中午一大家子人等着吃饭呢,她可倒好,一下楼买菜,影子都不见了。

(5)有一天上午9点多,雨花提着篮子又要下楼去买菜了。母亲冲我努努嘴、示意我跟上她去菜市场,看她到底每天拐到哪儿玩去了。雨花和我前后脚出了门。

(6)那天天气很好,阳光暖融融地照在格子砖地上,有穿得鼓鼓的小孩子在砖地上玩跳房子。雨花从孩子身边绕过去的时候,照着一个梳了翘翘辫的女孩头上轻拍了一下。那女孩看她一眼,说了句讨厌,雨花就独自一个边走边嘿嘿笑出声来。她今天看上去心情很好。从我家到菜市场的路上有一排铁栅栏,她走到那儿的时候就把一只手平伸开来,用指尖咯啷咯啷地从那排栅样上划过去,好像在钢琴上弹奏一个流畅的音阶。

(7)菜市场是挤在一条狭窄的马路里的,离老远就听得见各种吆喝声。提着篮子的雨花一会儿在我的视野里消失,一会儿又从另一人堆里冒了出来。她买完菜往回走的时候,我终于发现了她的秘密――她拐进了我家楼下的一家小书店。小书店的门是全玻璃的,里面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雨花先是把那一篮子菜在门边的空地上放下,然后她在书架上随手抽出一两本翻翻,很快又放回了。她的举动似乎是要让人相信,她在挑书,她最终肯定会买下一本书走的。

(8)她到她去熟了的地方站住,然后看也不看地从头顶第三格抽出一本书来,稔熟地翻到其中的一个页码,聚精会神地读起来。那是一本很厚的书,我看不清书名,但我可以断定,那是一本小说。雨花走了以后,我从书架上把她看的书抽出来看,那是一本新版的《飘》。回到家我妈把我拉到一边问这问那,我只敷衍了几句。

(9)过新年母亲让我们一个送一件小礼物给雨花。我妹送给雨花一只漂亮的发卡,我的礼物是包在红纸里的,迟迟不肯拿出来给大家看。大年三十晚上我把我的礼物送给雨花――是那本《飘》。我期待着她感激而又快乐的表情,可是我看到的却是另一种表情:雨花咧了咧嘴,显得很不自然。

(10)我想你喜欢这本书,所以我就――

(11)雨花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好像无地自容的样子。我从来不知道一份礼物竟会如此伤害一个人的自尊心,然而一切都无法挽回了。雨花再也不到楼下拐角处的小书店里去看书了,我送她的那本书也从未见她拿出来看过。

1、文中字词的意思分别是

(1)木讷()A、不善说话B、反应迟钝

C、反应迟钝,不善说话 D、朴实迟钝,不善说话

(2)杵 () A、摸B、戳C、按D、砸

(3)稔 () A、成熟B、熟练C、熟悉D、顺手

2、第(1)段中画线句子表明雨花是()

A、一个对新环境感到陌生的、胆怯的、 勤劳的小保姆。

B、一个渴望在城市中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的农村女孩儿。

C、一个愿意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养活自己的女孩儿。

D、一个对新环境感到新鲜好奇的小保姆。

3、第(3)段中画线句子表现雨花()

A、既喜爱钢琴又怕主人的矛盾心理以及她随意杵主人空钢琴而感到羞愧的心情。

B、既喜爱钢琴又不会弹的尴尬。

C、既喜爱钢琴又怕主人的矛盾心理以及她木讷掩盖下的机灵。

D、初次见到钢琴的新鲜感和她不忘自己当保姆的职责的心理。

4、第(6)段中画线句子表面了雨花()

A、太天真无知了,以至连路边的栅栏在她眼中也成了琴键。

B、太淘气,富于幻想,居然把路边的栅栏也当成钢琴来弹。

C、离开主人家后获得暂时的欢愉和活泼的孩子气,也表现了她对钢琴的喜爱。

D、性格中贪玩的一面,千方百计找机会娱乐。

5、第(8)段中画线的句子表明我是()

A、一个不诚实的孩子,编假话欺骗家长。

B、一个不负责的孩子,对家长交给的任务敷衍塞责。

C、一个不明是非的孩子,掩盖了雨花的缺点。

D、一个善良的孩子,理解、同情雨花。

6、雨花得到我的礼物后,为什么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好像无地自容样子?

答案:

1、D C C

2、A

3、C

4、C

5、D

6、雨花从我给他的礼物中感觉到:她外出买菜的“行踪”暴露了。所以她显得很不自然。2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人教版)

一、现代文阅读

(一)教子无方

(1)母亲骂我不会管教小孩子,她说我:“该管不管!”我也觉得我的儿童教育有点特别。 (2)刚下过雨,孩子们向我请求:“让我们光脚出去玩,好不好?”我满口答应,孩子们高兴极了,脱下鞋子,卷起裤腿儿,三个一阵呼啸而去。母亲怪我放纵,她说:“满街雨水,不应让孩子们光脚去趟水。”我回答母亲说:“趟水玩是顶好玩的事,我小时侯不是最爱趟水吗?”母亲只好骂我一句“该管不管!”。 (3)我们小家庭里,为孩子们的设备简直没有,既没有游戏室,又没有时间带他们到海滨去度周末,趟街上的雨水,就好比我们家门前一片海滩,岂不很好?

(4)我记得童年时候,喜欢做的许多事情都是爸妈所不喜欢的,所以常常要背着他们做。我们最喜欢听到爸妈不在家的消息,因为那时候我们更可以任意而为。我偶然发现我的孩子跟我一样。有一次我们要出门,老二拍着小手笑嘻嘻地向老三说:“爸妈要出去,我们好开心!”我听了似有所悟,我的爸妈那样管束我,并没有多大效力,我又何必拖诸儿女?这以后,我便把尺度放宽,甚至有时候帮助他们把枕头堆起来,造成一座结结实实的堡垒抵御敌人,枕头上常常留有他们的小泥脚印。母亲没办法,便只好又骂我:“该管不管!”我心想,他们淘气还不及我的童年的一半呢

(5)成年人总是绷着脸儿管教孩子,好象我们从未有过童年,比知童年童趣为何物何事。有时看着孩子们淘气,想着我的童年,就不禁哑然失笑。母亲骂我“该管不管”,我也只好自叹“教子无方”了。

1、(1)段中说“我也觉得我的儿童教育有点特别。”文中举了哪几个例子说明其特别?

2、全文的叙述顺序是

,叙述人称是

3、全文反映了“我”怎样的儿童教观?

4、“严师出高徒”“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中国传统文化里十分推崇孩子的从严教育,你认为这与作者的观点相矛盾吗?请简单谈谈你的看法。

(二)

他们的日子很舒心,很

(qiè)意。白天,他们听鸟儿

,看花儿

;晚上,他们与星星

,同露珠

后来,不幸降临了。这一年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干旱,野草、鲜花、树木都大片大片的死去。大树和小草也在痛苦中挣扎。

“大树,我„„不行了。”小草呻吟。

“不,我们要活下去。”

大树用半焦的身躯挡住了太阳毒辣辣的火舌,咬紧牙,忍受着她疯狂的shì(

)咬。春天,在刚从冬眠中醒来的大树下,一棵小草探出了鹅黄的头,他们从此成了邻居。

太阳落山了,大树顾不得抚抚自己淌血的伤口,舒展开它斑痕累累的四肢,把一丝微薄的湿气聚成滴滴露珠,小心地注入小草的躯体,把她拉出了死亡的边缘。

夏雨终于返回了他们的家园,危难过去了,小草无限感激地仰望着大树说:“您为什么要牺牲自己来帮助我呢?我这么渺小卑微,对您能有什么回报呢?”

大树笑笑:“我也曾是一棵小草,我危难的时候,同样受到过别人慷慨的赠予,若说回报,我怎么回报蓝天、大地、雨露、春风他们呢?” 小草想了很多很多。

秋天,她走完了生命的旅程,化为一

(cuō)泥土,溶进了大地的血脉。 春风又起,大树周围,又泛起点点新绿。

1、文的体裁是„„„„„„„„„„„„„„„„„„„(

)

A小说

B寓言

C民间故事

D童话

2、文中有三处拼音,结合上下文写出汉字:

3、选出填入文中第二节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

)

A欢歌

争春

谈话

交往

B欢笑

争春

交往

谈心

C欢笑

争艳

交流

谈心

D欢歌

争艳

谈心

交流

4、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中的大树和小草的形象。

A大树:

B小草:

5、文中写“小草想了很多很多,根据上下文,你认为小草会想起什么呢?请写出它可能想的内容。

6、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地震中的父与子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机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了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地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苦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到:“谁愿意来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挖着挖着。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我?“ 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我。”

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

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

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过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在经历了巨大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在记叙的人称上,本文采用第

人称;在记叙的顺序上,采用的是

2、文章第三段写到,“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

3、“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个小时”?

4、文中加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5、当父亲让阿曼达从安全口出来时,阿曼达再次重复了一句“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这突出反映了

(四)

①关中农村,总喜欢用泥巴打墙、围起一个院儿。我家的小院在村的正中。母亲每天早早起来,将院子一遍遍地扫干净,不允许我们扔下一片纸屑,一个柴棍,村里的人见一方小院,竟收拾得这般模样,便与母亲开起玩笑来:“王妈,您这里准备在地上擀面条了吧?”说得大伙直乐。

②小院是母亲用四五年攒下的鸡蛋钱,请了小工,打墙围起来的,得之不易,母亲便格外地宠它,爱它;冬天埋下一截葡萄枝条,春天里长起来了,嫩嫩的叶,像一只刚出壳的雏鸟,昂着头,望着这新鲜的世界;春天里种下一行豆,夏天里蔓爬上土墙,花便密密地排成队儿,立了起来。

③小院是母亲精心编织的一个花篮。它盛着农家艰辛而又多彩的生活,也使我稚嫩的心灵成熟起来。

④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家中无劳力,地里的活儿早早地搁在了母亲和我的肩上。天长日久,我在外面受了气,便独自坐在院子的石头上发呆。母亲过来了,她最知道我的心思,便挪了小凳,凑到我的眼前,东南西北地比画,仿佛一切智慧的东西,都在那粗布裹着的胸口倒出,更似放飞了一只鸽子,携我振奋起来。

⑤更多的时候,我同母亲一起,在小院里筹划着生活,筹划着以后的事情。或者跟了母亲的眼神,走进一个个带着泥土味儿,又十分生动的传说之中。什么姑家婆、王老六;什么堤埂神、杨柳女,这些故事总如钩子一般地勾着我,让我至今忘不了。

⑥小院的南侧有几棵香椿树,那是母亲赶庙会时,从近百里的山里挖来的苗,三年便长得胳膊般粗细,并举起一树的叶子。香椿虽是野树,但那香却十分细腻,风来也罢,风去也罢,香便充满了小院,香便传遍了村落。左邻右舍的直说多了这香,整个村子也便多了新鲜,三天两头有人带了孩子来看,小院也因此多了一种情趣。慢慢地说,小院成了大伙儿的小 院了。

⑦以后我参加工作,怕母亲一个人在家里孤单,想接她到城里一起生活,可母亲执意不肯,她说离不开小院,丢不下小院。从此,我想到小院,就想到了母亲的人生。我想,母亲不就是那小院吗?朴素得再不能朴素了,但她正是用这种朴素,将一片爱心献给了这个世界,将那干干净净,且带着泥土芳香的情捧给了人间。 ⑧母亲啊,我也是您那小院中的一颗树呀!

1.①段主要写小院的_______________,是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来写的。

2.简要概括②段的段意,并找出五个表现小院的生命活力的词语。

3.③段中,小院“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从文中找出这句话的根据。

4.⑤段中说“这些故事总如钩子一般地勾着我”,对这句话的含意怎样理解?

5.⑥段写香椿树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6.用波浪线画出⑦段中的抒情语句,并指出其深刻含意。

7.对全文最后一句话怎样理解?

(五)离别的礼物

[美]弗·达尔

一个初秋的晚上,清风徐徐吹来,夜色迷人。11岁的彼得和爷爷坐在院子里,却没心思欣赏这明净的秋夜景色,一个劲儿地直想着屋里那床毛毯。他没想到爸爸真的会把爷爷送走。现在,事情已经明摆着了,爸爸给爷爷买来了离别的礼物——一床大毛毯。

今晚,是他和爷爷相处的最后一夜了。爷爷看出他的心思,说:“我去把口琴拿来,吹一支古老的曲子给你听听!”

然而,爷爷从屋里拿出来的不是口琴,而是毛毯!

“啊,这毯子真好!”老人抚摩着毯子说,“你爸爸真是个好人,这要花不少钱呢!寒冬到了,有了这床毛毯,在那地方就不愁冷了。那里不会有这么漂亮的毛毯的!”爷爷总是把事情说得那么轻松。每当彼得提到离别,爷爷就说是他自己的主意。

可彼得想:一个孤老头,离开自己的亲人,到政府盖的那幢楼房——孤老院里,和别的老头住在一起,能算是幸福吗!他真不相信爸爸会做出这种事情来。彼得难过得真想哭,但他忍住了,他已经是大孩子了。他走进屋子拿来了爷爷的口琴。

爷爷吹起了一支欢乐的曲子。彼得听不进去,他呆呆地凝望着峡谷,想道“爸爸就要和那个女人结婚了。不错,那女人曾吻过他,并说过要当他的好妈妈。除此之外,再没别的事了„„”

乐曲突然中断了。

爷爷好像知道他在想什么似的,对他说:“你爸爸要娶的是位好姑娘。同这么漂亮的妻子在一起,他会变得年轻起来。我这老头子在这里只会碍手碍脚,整天叫唤腰酸背痛的,„„”停了不多会儿,爷爷接着说:“再说不久就会有婴儿诞生,我也不愿听婴儿啼哭,还是走的好。来,再吹一段我们就去睡。明天我就要带着毯子上路了。你听听,这一段虽然有点悲伤,

但今晚听起来还是蛮好听的。”

忽然传来两个人的脚步声,那是爸爸和那个脸蛋光得有点刺眼,活像个洋娃娃的女人回来了。口琴声嘎然而止。

爸爸没说一句话。那女人走过来娇声娇气地对爷爷说:“明天,我就不送您啦!我是来向您道别的。”

“您的心地太好啦!”爷爷说着,低下头,望着地面,望着他脚边的毛毯。然后,他弯下腰,拿起毯子说:“请您看看这个,我儿子送给我一条多好的毛毯做离别的礼物。”

“嗯,”姑娘摸了摸毛毯,“这毯子真不错。”她忽然转身向着爸爸,冷冷地说:“肯定花了不少钱!”爸爸清了清喉咙,吞吞吐吐地说道:“我,我想给爸爸买一床最好的„„”姑娘好像被钉在那里,两眼没离开过那床毯子,半晌,终于开腔了:“哟,还是一床双层的啊!”

“是的,”爷爷说,“是双层的,一床漂亮的毯子,给我老头做纪念!”

爸爸默默地进屋去了。那女人马上跟进去,喋喋不休地说那毯子太昂贵。爸爸像往常一样,逼得没法只好发火了。她一转身要走,正好遇到想进屋的彼得。她又转身嚷道:“不管怎么说,他无需一床双层毛毯!”爸爸望着彼得,眼里露出尴尬的神情。

彼得忍不住了,对爸爸说道:“她是对的,爷爷不需要一床双层毛毯。来,把它剪开,成为两床。”爸爸和那个女人愣住了。

“爸爸,听我说,剪成两半,一半给爷爷,另一半保存起来。”

“这个主意不坏。”爷爷温和地说,“我不需要这么大的毯子。”

“是的。”彼得又说,“一层毯子足够送走一个老头,省下一半,留着以后会用得着的。”

大家都沉默了。

好半天,爸爸走到爷爷面前呆呆地,没有一句话。爷爷望着儿子喃喃地说:“没关系,孩子,我知道你不是这么想的„„我知道„„”

这时,彼得哭了,但没什么,因为爷爷,爸爸都哭了,哭成了一团„„

1.“离别的礼物”中的“礼物”是指:(1)

;(2)

2.倒数第4段中彼得说:“一层毯子旱够送走一个老头„„”联系上下文,说说“足够”一词在这里蕴含着彼得怎样的感情?

答:

3.与亲人离别是很痛苦的,爷爷为何在此时还吹起一支欢乐的曲子?

答:

4.从古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彼得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请用一句话表述。

答:

5.本文很感人。请指出最让你感动的一处,并说说理由。

答:

(六)成长的桥

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苯小孩。

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剂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某某,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贵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也许智商有限加上读书不用心,虽然花了时间做了副努力的样子,小学时成绩并不理想。别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笑一边借机脱身,回来了他们彼此安慰说,孩子老实,心眼又好,读书也自觉,就别逼她了。那时真想把课本煮了熬汤喝,像皮皮鲁那样,除此之外我想不到法子读好书。

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

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台下(那里有个半米宽的窄台)花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子是没有插销的。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仙人掌又火上加油,落地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猬”。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私下以为嫌我苯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竞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单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一声、柔和而又有力,平缓而又焦虑、掺杂着心疼与希翼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个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聪明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的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悴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通知单时父母的惊喜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了研究生。

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懵懂懂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之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苯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1.“成长的桥”在文中指:

2.根据表现人物心情的需要,[甲]、[乙]两处应填人的恰当的词语是什么?

[甲]

[乙]

3.请仿照文章结尾画线句子写一个比喻句。

答:

4.请用一句话(不超过30个字)概括本文的主旨。

答:

5.文中写“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这

样的读书理想是否过于狭隘和浅薄?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七)感悟自然

楼房越来越小,天空却越来越小;道路越来越宽,车速却越来越慢;人口是越来越多,这是一个躁动、喧嚣的年代和社会。可是,再回首,透过诱惑的荆棘和纷乱,还是能发现一小片属于自己的蓝天,还能够感悟自然的心语。

清晨,灿烂的太阳为我升起,照耀我那本已没有感悟的心灵,让我再次体味人生,品味生活。生活由于阳光的灿烂而灿烂,由于自然的感悟而丰富多采。湛蓝的天空是我心灵散步的所在,千姿百态的白云是我来不及采摘的绚丽花朵;空中飞过拖着哨音的鸽群将我的思绪带向远方。

月明风清,白云浮动,微风徐徐,柳丝摇曳,光影斑驳,徜徉在银色的月光中,品一杯浓郁芳香、沁人心脾的清茶,聆听音乐大使们的或明或暗、或抑或扬、或隐或亮的妙笔心声,你不能不为这声音的文字而感动。那是一种超然和浪漫,更是唯美优雅的诗意和抒情。维也纳的森林带来诱人的清新,兰色多瑙河奔涌着异国的风情,伏尔加河的纤夫诉说着劳作的辛苦;黄河呐喊着中华民族的魂魄,春江花月夜荡漾着美景良宵,梁祝倾诉着凄婉哀怨的希望,二泉映月讲述着平静安宁和淡淡的忧伤。

置身于浩瀚的海边,感悟大海的灵魂和大海的诗篇。夏目的大海浮躁、喧嚣,像是要驱走难挨的酷暑;春日的大海’陪静、安详,像美丽羞怯的少女,在憧憬美好的爱情王子的到来;秋目的大海开阔、高远,像成熟的少妇以平和的心情品味着生活带来的酸甜苦辣;冬日的大海深邃、悠远,像不惑之年的男人,刚毅、清醒被赋予责任和义务。

在细雨蒙蒙的时节,散步于江南水乡的小城,风格各异的园林景观是艺术的完美再现,陶冶着你的情操。岸边的柳丝是少女飘逸的长发,风情万种;翠绿欲滴的竹林是少女婀娜的身姿,撩人心魄;脚下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亲切温馨,是通向自然的幽径;偶尔水面漂过的乌篷船是历史的记录,载着鱼人的辛苦和希望。

漫步在山间的小路,岩壁上倒挂的不能称其为瀑布的流水,同样让我感悟到瀑布挂前川,银河落九天的意境。小溪微弱的涓涓流水,磨蚀着光秃岩石的棱角,日月轮回、年复一年,打磨出圆润的鹅卵石,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细水常流、滴水穿石,这样的生命也透着平静的辉煌和安详的灿烂。

自然不因人类的延续而存在,人类的延续却离不开自然的存在。我用心感悟自然,自然也用心语回报我的感悟。我不带走自然的一苹一木,不带走自然的一山一水,我却带着自然的心情、自然的美好、自然的想像、自然的音容笑貌和自然赋予我的自然走进生活。

1.第1段中,“透过诱惑的荆棘和纷乱”,“诱惑”在这里的语境中具体指代什么?

答:

2.文中画波浪线的“心灵散步”,如何理解呢?

答:

3.第3段的画线句子中,音乐被比喻成“声音的文字”,作者为什么会把音乐说成文字

呢?你能明白其中的奥妙吗?

答:

4.可能不少同学在心目中都渴望经历一种灿烂和燃烧的辉煌,那么你赞同文中所说的细水长流的平静和安详的生活方式吗?说说你的见解。

答:

5.文章结尾说“我带着自巷赋予我的阜攀走进生活”,你能理解这里的两处“自然”的

不同内容吗?

答:

(八)左撇子和右撇子的探索

人类被称为生物世界的万物之灵。为什么这样说呢?除了他们具备聪明发达的大脑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一双灵巧的手,这是任何其他生物都无法相比的。但是,每个人使用两只手的频繁程度不同,大多数人习惯于用右手,只是少数人对左手特别偏爱,俗称 “左撇子”。

左撇子中的杰出人才

关于左撇子和右撇予的问题,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很大兴趣,于是,他们进行了一次广泛深入的调查,结果发现人类中有10%是左撇子,而且这种有趣的生理现象,仅仅局限于人类之中,在动物身上几乎不存在。即使在与人类亲缘关系最接近的灵长类动物中,左前肢和右前肢使用的频繁程度几乎相等。那么,对左撇子和右撇子两类人来说,究竟谁更适应于生存?谁更聪明一些?长期以来,这个不解之谜一直使科学家感到困惑难解

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得回到一百多年以前。那时候,在所有人的心目中都这样认为:左撇子是一种不正常的生理现象,甚至把它看成一种疾病,以为这是由于怀孕母亲在遇到难产时,婴儿的左侧大脑(具有控制右手和语言的功能)受到了损害,结果使婴儿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经常使用左手。如果按照这样的说法,凡是左撇子的人,还应该有口吃和智力迟钝的现象。

可事实并不是这样,生活在我们周围的许多左撇子,不仅没有口吃和智力迟钝,而且往往聪明过人,特别是在一些需要空间想像力的职业中,有很多左撇子都是最优秀的人才。比如在美国的一所名牌建筑学院中,里面的教授有29%是左撇子。

1977年3月30日晚,第34届世乒赛女子团体决赛开始了。韩国队出阵的首名选手是 世界名将李艾利萨,中国队则派出左手握拍的张立,这是关键的一仗,也是左撇子和右撇子较量的一仗。在这场比赛中,张立通过左手发出一只只上下旋转性很强的球,然后抓住时机强攻快推,结果连胜两局,为中国女队登上冠军宝座立下头功。

在体育界中,类似张立的左撇予明星数不胜数。例如本世纪70年代时,世界上四名最优秀的网球选手中,有三名是左撇子;法国击剑队的十五名男女队员中,有八名是左撇子选手。

一点疑惑

为什么左撇子具有天生的敏捷?科学家从人体神经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

现代的科学知识已经告诉我们,人的大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个叫左半球,另一个叫右半球,它们在身体中各自承担不同的责任。大脑的左半球主要负责象征性的行为,比如推理、逻辑、语言等方面,它就像电子计算中心处理信息那样,工作方法主要是分析性的。而大脑右半球却完全不同,它直接控制人的左手,负责想像力、感情、空间距离等,尤其是有关几何形状的感觉,并能对眼睛看到的视觉信号进行判断。所以说,从“能直接看到东西”的大脑到进行动作,左撇子和右撇子的神经反应路线不同。左撇子只要走“大脑右半球一左手”的路线,而右撇子必须走“大脑右半球—+大脑左半球—,右手”的路线。这样就很明显,在从 “看”到“动”的过程中,左撇子要少绕一个弯。根据以上的解释,左撇子在动作敏捷性方面,理所当然要比右撇子好得多。

左撇子和右撇子究竟谁更聪明?究竟谁更强一些?以后,科学家们又经过了很多实验,结果大多数都证明,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敏感性方面,左撇子占有很大的优势,于是人们头脑中又形成了一种新的概念,那就是左撇子比右撇子更加聪明。

尽管大家都这么认为,但有一点却使科学家感到迷惑不解,既然左撇子具有这么明显优越性,为什么在我们的人类世界中,绝大多数人(占人口总数90%)是右撇子,而不是左撇子呢?

众所周知,生物进化论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句话的意思袁示,在充满竞争的生物世界中,具备较多优越性的强者,继续生存下去的可能性也越大。可按照今天的情况来看,如果左撇子更聪明,更优越,延续到今天的人数为什么反而比右撇子少得多呢?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但又很难解释的问题。

新奇的假设

大约在80年代初,一位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彼得·欧文博士,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独创性的看法。他说,在自然的进化历程中,如果把左撇子和右撇子相比较,左撇子适应环境的能力似乎要差一些。

为什么这样说呢?

原来,欧文博士在研究病理学现象时发现,左撇予很容易患某些免疫疾病,而右撇予却不容易。这个不寻常的现象引起了欧文的强烈兴趣,他决定用脑电扫描技术做进一步研究。

欧文首先选取了八种药,这些药物都是镇静剂,常常施用在精神病患者的身上。然后, 他对大脑的左半球和右半球都注入一定数量的药物,接着再比较用药前后的脑电图。等一切都结束之后,最后对脑电图中的电信号进行详细分析,结果发现,这些药物对大脑的一个半球有效,而对另外一个半球毫无影响。

为了更加说明问题,欧文博士特意挑选了八十八个人做实验对象,其中有十二人是左撇子。欧文对八十八名实验对象一视同仁,给他们服用了相同数量的神经镇静药物,过了一会儿,他的脑电图上清晰地看到:左撇子大脑的反应变化与右撇子大大不同,其中最典型的是,几乎所有的左撇子都显示出非常强烈的大脑反应,有的在服药后就像正在发作的癫痫病人,而且还出现精神迟钝麻木的现象。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左撇子受神经镇静剂的影响很大,远远超过右撇子。

可是,以上的实验结果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为此,欧文博士提出了一个大胆而又新奇的设想,用来解释现代人为什么绝大多数都是右撇子。他说,在很早很早以前,我们人类的祖先还在以野菜野果为食的时候,食物中常常会混入一些有毒植物。这里所说的毒,就是植

物中含有与神经镇静剂相类似的化学物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已经知道,右撇子对有毒物质的耐受力要比左撇子强得多,所以,右撇子在自然界中应该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而左撇子的耐受力较差,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只好屈居下风。

总而言之,到今天为止,从已知的研究成果看,左撇子和右撇子似乎各有所长,但两者究竟谁更强呢?目前还不能下肯定的结论,也许,最后的结论要等到以后的十年、甚至一百年才能作出。

1.为了纠正一百多年以前普遍存在的一种错误认识,文章列举了哪几个事实?(用简

要语言概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2.为什么左撇子具有天生的动作敏捷性?(用文中原话回答)

答:

3.请简述欧文博士得出“左撇子适应环境的能力似乎要差一些”的结论的研究过程。

(可用流程图表示)

答:

4.本文以列小标题的方式,使文章内容一目了然。请简要分析三个小标题之间的关系。

答:

5.请你提一个与欧文博士不同的设想来说明“如果左撇子更聪明,更优越,延续到今

天的人数为什么反而比右撇子少得多呢?”这个有趣的问题。(展开联想,只要合乎

情理就可以) 答:

(九)一个人的生与死

一个人从一场巨大的灾难中侥幸逃生,当他历经千辛万苦,辗转回到朝思暮想的祖国和故乡时,迎接他的不是鲜花和掌声,不是亲人、朋友灿烂的笑容和热烈的拥抱,而是一张张愤怒的脸和一场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

1912年4月15日,泰坦尼克号巨轮在它的首航途中撞上了冰山,巨轮沉没前船长决定将有限的求生机会留给妇女、儿童,也就是说大船上的男人们只能绅士般地等待死神的降临。在那绝望的时刻,一名日本籍男乘客,名叫细野正文,冒着被水手们枪击的危险,想方设法爬上载满妇女、儿童的救生船,混迹在一群妇孺羸弱者之中,捡回了一条性命。

可他的行为没逃过记者关注的眼睛,他的形象和大名一夜间出现在世界各大媒体上,他的“事迹”也顺理成章地传到了日本。当他踏上熟悉的土地时,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成了整个民族的“异类”。先是充满责备的信件如雪片般飞来,接着他收到了他曾为之尽职尽责的

运输厅的解雇信,然后是象征着男人地位的武士身份被取消,最悲惨的是他逃生的事件被编入了日本的教科书,作为反面典型教育下一代!细野正文从此在巨大的耻辱中熬过了他的后半生。

一个令人感情复杂的悲剧!求生是一个人的本能,同情不幸是人类的共性,可一个人的九死一生不仅没有得到众人的同情反而引起群情激愤,的确能引发人们对“生”的深沉思考,细野正文从死亡线上逃生是他生命中的大幸,但不幸的是他的行为违背了特定环境下约定的道德规则,他个人的幸运给一个国家和民族带来了不幸,因为他背回了一个大大的道德污点。于是他成了一个民族的罪人,被生生地钉在了耻辱柱上,只能用自己的余生抵赎一次出自求生本能的道德失足。

对一个从灾难中逃生的人作如此毫不留情的道德谴责和道德惩罚,用有些人的眼光看,也许过于苛刻,也有失厚道,有欠公允,但对于我们来说实在不乏借鉴意义。对我们现实生活中屡屡出现的丧失人格、国格,不知廉耻、有违道德的人和事,虽无须让他像细野正文一样生不如死,但让他感受一下细野正文所遭受的“生”的痛苦,也许对匡正世风、正本清源不无裨益!

(——摘自《读者》2005年18期)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文章,用自己的话说说细野正文生命中的“幸”与“不幸”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具体语境说说文中“正本清源”一词的含义,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是否同意最后一小节中加横线句的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中 国 的 牛

①对于中国的牛,我有特别的尊敬。

②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一回在田垄上的“相遇”。

③一群朋友郊游,我领头在狭窄的阡陌上走,怎料迎面来了几头耕牛,狭道容不下人和牛,终有一方要让路。它们还没有走近,我们已经预料斗不过畜生,恐怕难免踩到稻田泥水里,弄得鞋袜又泥又水了。正在踟躇的时候,带头的一头牛,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停下来,抬起头看看,稍迟疑一下,就自动走下田去。一队耕牛跟着它全走离阡陌,从我们身边经过。

④我们都呆了,回过头来,望着深褐色的牛队,在路的尽头消失,忽然觉得自己受了很大的恩惠。

⑤中国的牛,永远沉默地为人民做着沉重的工作,在大地上,晨光或烈日下,它拖着沉重的犁,低头一步又一步,拖出了身后一列又一列松土,好让人们下种。等到满地金黄或农闲的时候,它可能还得担当搬运负重的工作,或终日绕着石磨,朝同一方向,走不计程的路。

⑥中国的牛,没有成群奔跑的习惯,永远沉沉实实的,它们不像印度的牛,负着神圣之

名,摇着尾巴在大街上闲荡。

⑦它们不像荷兰乳牛、日本肉牛,终日无事可做,悠闲只等一死;它们不像西班牙斗牛,全身精力,都尽付暴力斗争中。

⑧默默地工作,平心静气,这就是中国的牛。

1.“中国的牛”象征什么?

2.本文可划分为四个层次,用“‖”画在下面。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3.文中能与文章结尾遥相呼应的是哪一句?

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5.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十一)

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做是自己的脚印一样。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

1.写出上文记叙的要素。

(1)时间:__________________:(2)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物:__________________;(4)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美丽的秘密”指的是什么?(联系上下文)

3.鲍尔斯为什么“突然之间”“变得不安起来”?

4.“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是指什么事?

5.为什么说“一切努力成了徒劳”?

(十二)

① 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母亲脸上早已狼藉着豆大的汗珠,汗水早就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花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了一尊雕像。

② 树阴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阴

下,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个比仲春的冰还薄的笑,小声嗫嚅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③ 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人再劝她。

④ 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半个小时,也许是一个小时,母亲就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⑤ 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⑥ 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⑦ 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嗫( )嚅( )

2.段①中“盯”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3.文中刻画母亲的形象,段①主要使用 描写和 描写。段⑦主要使用

描写和___描写。

4.母亲在烈日下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只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这说明了什么?

5.你怎样理解段③那一句话?

6.当母亲昏迷不醒的时候,医生为什么还在“微笑”呢?

(十三)玫瑰树根

①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②那里有黢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 ③据说还有别的:身材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曲背。 ④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一番话:

“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有见过呢。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头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看来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没有学会它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 ⑤卑贱的树根说:

“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没有模样。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变形的工人胳臂一样。我也是工人,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部分干活。我从你那里吸取里汁液,就是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你离开以后,我就到远处去寻觅维持生命的汁液。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到太阳照耀的地方。那时候,你去看看我的日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

⑥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做声,思忖道,等着瞧吧。 ⑦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亮光下时,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所说的延伸部分。

⑧天啊!他看到了什么呀。

⑨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分外美丽。] ⑩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幽秘的魅力。 成渠的流水沉思地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_________”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思忖___ 魅力___

2.第②段有两个比喻句,它们的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

①本体____________喻体____________

②本体____________喻体____________ 3.第④段,细流遇到玫瑰树根,他的态度如何?

4.结合后文回答:第⑦段“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是怎么回事?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寓意。

6.填入第11段横线上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呀!这怎么可能呢?……”

B :“天呀!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 C :“天呀!难道是我错了?……“

D :“看来,树根是个诚实的人呀!……” 7.补上的最后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十四)给美丽做道加法

就像平静的湖面落下一枚银币,突然的响声,惹得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 靠窗那排坐在最后的同学,弄碎了一块小镜子。

这是上午的第二节课,老师的讲述已停下来,同学们正在进行课堂练习。有初冬的阳光从窗外涌进来,流淌在摊开着的课本上的字里行间。男老师在教室的课桌间来回踱步,看长长短短的七排秀发及秀发下亮晶晶的112粒黑葡萄,捕捉沙沙的写字声合成的音乐,他感觉到自己好像一位农民在田间小憩,擦汗的同时聆听着庄稼的拔节之声。

一个小姑娘心爱的小镜子摔坏了。 教室里低低地有了议论: “臭美!拌啥酷呀!” “上课怎么能照镜子?” “活该受批评。” “看老师怎么办?” 老师没有言语,他有意无意地听着同学的每一句议论。这些女孩子呀,全十五六岁年龄,作为旅游职业高中的新生,脸蛋身材口齿当初都曾精心挑选,一笑甜爽爽的,开了口也如一巢小鸟,三五分钟是静不下来的。男老师的心里笑着,他知道她们在等讲台上的反应。 其实,开始练习后不久,老师就看见那位同学悄悄摸出了小镜子。他看到她将镜片偷偷压在作业本下,写几笔就照一照。借着阳光,一只蝴蝶形的淡黄色的发卡舞动在她的前额,花季的脸蛋真是漂亮。

男老师想提醒她,但一时没有想好合适的话,现在经同学一催化,他忽然有了一种灵感。 他微笑着先开口问了一个物理问题。

“请说说平面镜的作用。”

“有反射作用。”这很简单,全班56个同学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

“是呀,”老师说,“同学们,几分钟前,我们教室里56位同学变成57朵花,有一个同学借着镜子反射出一朵。但是镜中的花是虚的,镜片只能反射美丽,并不能增加美丽,要增加美丽或者让美丽面对岁月的雨雪风霜的一笔笔减数,还是保持不变,我们惟一的办法是从另一方面给它再一笔笔添上加数。这加数是指:我们一次次做进步的努力,一次次为自己的目标不轻言放弃,或者,一次次向我们的周围伸出自己的手……而此刻,对坐在教室的你来说,帮助你增加美丽的是你桌上的书本。”

再也没有任何声音,一池吹皱的春水再度平静。

当天晚自习时,照镜子的小女孩在日记中写下了这么一句话——给美丽做道加法。 1. 根据上下文语境解释下面词语:①小憩: ②酷:

2. 文中“反射美丽”与“增加美丽”中的“美丽”一词含义是否一样,请作简要分析。

3. 文中加点的“灵感”一词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 写文章要前后照应,按要求作答。

a)找出与题目中“美丽”一词相照应的句子。

b)找出首尾相照应的句子。

5. 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老师感觉的描写,请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 概括分析文中男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7. 分析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

a) 岁月的雨雪风霜的一笔笔减数。

b) 给美丽做道加法。

(十五)面 试

①雅安公司的人事部经理戴维先生告诉我,面试将要由贝克先生主持,在10个人中选择一名。

②贝克先生是全球闻名的大企业家,从一个报童到美国最大的广告代理公司——雅安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并且,他的年龄也不大,只有40岁上下。

③我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紧张,一连几天,从英语口语、广告业务及穿戴方面都做了精心准备,以便顺利“推销自己”。

④考试是单独面试。我一走进小会客厅,坐在正中沙发的一位老外便站了起来,我认为他就是贝克先生。

⑤“是你!你是……”贝克先生用流利的中文说出了我的名字,

⑥“原来是你!我找你找了很长时间了。”贝克先生

“先生们,向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救我女儿的那位年轻人。”

⑦我的心狂跳起来, 说道:“我划船技术太差了,把女儿掉进了昆明湖中,要不是这位年轻人就麻烦了。真抱歉,当时我只顾看女儿了,也没来得及向你道谢。”

⑧我竭力抑制住心跳,抿抿发干的双唇,说道:“很抱歉,贝克先生。我以前从未见过您,也没救过您女儿。”

⑨贝克先生 “你忘记啦?4月2日,昆明湖公园…… 我记得你脸上有块痣。年轻人,你骗不了我的。”贝克先生一脸的得意。

⑩我说得很坚决,贝克先生一时愣住了。忽然,他又笑了:“年轻人,我很欣赏你的诚实,我决定,免试了。”

几天后,我幸运地成了雅安公司的职员,有一次,同戴维先生闲聊,我问戴维:“救贝克先生女儿的那位年轻人找到了吗?”

“贝克先生的女儿?”戴维先生一时没反应过来.接着他大笑起来:“他女儿?有7个人因为他女儿被淘汰了。其实,贝克先生根本没女儿。”

1.第⑦节中,“我的心”为什么会狂跳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⑧节中,“我”为什么又“竭力抑制住心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第⑨节中,当“我”否认曾经救过贝克先生的女儿时,贝克生生为什么又特别强调“肯定是你!”“你骗不了我的”?(4分)

3.第⑩节中,贝克先生说:“我决定,免试了。”贝克先生真的没有对“我”进行“考试”吗?从上下文看,只要你“拥有”什么,就可以通过他的考试?(3分)

4.文中加波浪线的部分描写了贝克先生的________、________。这些描写表明了贝克先生________________,贝克先生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3分)

5.从全文看,贝克先生之所以能够从报童到美国最大的广告代理公司董事长,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贝克先生________________。(2分)

(十六)最后的握手

①一名中文系的女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作出了远赴西藏任教的选择。几乎所有的人都惊异:怎么竟会是她?在人们的期望中,能有如此惊人之举本该是那些校园中叱咤风云的学生精英们。而她,却是普通得时常会被老师和同学们忽略的女孩儿。 ②在隆重而盛大的毕业典礼上,女孩儿的名字生平第一次出现在院长的大会致辞中,白发苍苍的老院长还笑容可掬地把一束鲜花亲自送到她手上……台下涌动起潮水般经久不息的掌声。然而,令人们感到有些遗憾的是,女孩站在闪光灯频频闪烁的主席台上,竟没有说出一句大家希望听到的豪言壮语来。在师生的情绪振奋的热浪中,她总是羞涩地说了声“谢谢大家”。便匆匆地跑下台。

③毕业典礼一结束,她所在的班级的学生干部们临时商定:为在班上分配得最远的她,再专门举办一场欢送会。于是几十个即将天各一方的年轻人,围绕着她最后地聚在了一起。 ④班长开口说:“我感到惭愧,面对这样一位我差点儿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同班同学,面对着她的这一毕业选择,再来审视一下我自己,本人实在是自愧不如……”一向口若悬河的班长突然语塞了。

⑤片刻的沉默后,他才继续了下去:“在我们班所有的同学中,她所选择的工作地点是最远,条件也最艰苦。四年了,在班级组织的那么多活动中,我们似乎都忽略了这位同学,现在,我要郑重宣布:今天这场聚会,她,将是我们唯一的女主角!下面,就让大家一起听听这位女主角的内心独白吧!”

⑥女孩儿一直在静静地聆听着班长的发言,写在脸上的依旧是略带腼腆的微笑。当大家的掌声突然在教室里响起来时,她竟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其实,我真的不该成为什么女主角,我一直认为,自己的选择与大家相比也许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是我要去的地方,可能要稍微远一点吧!”女孩的话如同她的外表一样朴实,却深深地触动了每个人的心弦。直到这时大家才突然感觉到,在这之前整整四年的时间里,班上竟然没有一个人这样聚精会神地听过她讲话。“其实,到西藏去是我心中一个美丽而遥远的梦想。你们应该替我高兴才对呀!”望着真诚袒露心迹的女孩儿,班长代表大家向她提出了最后的请求:“在大家就要分手之际,我们还能帮你做点儿什么吗? ⑦“我有一个请求!”

⑧ 教室里静极了,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凝聚在女孩儿的脸上。 ⑨“我心中一直有一个小小的心愿,与大家相处四年了。但是连许多同学的手都没有拉过一下。在这分别的时候,我想和你们每一个都握一握手,可以吗?”女孩儿把她那纤细的手颤巍巍地伸到班长面前。

⑩班长的脸上呈现出异常惊诧的表情,然而他毫不迟疑地向女孩儿伸出了右手。两只年轻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谁也没有想到,女孩儿最后的请求竟会是如此简单而独特!但很快,一只又一只的手掌便向女孩儿伸去…… 1.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腼腆:

②口若悬河:

2.第①段中“如此惊人之举”指的是什么?

3.第②段“令人们感到有些遗憾的是”一句中,“遗憾”可换成“____”而意思基本上不变,你认为“人们感到有些遗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第④段“一向口若悬河的班长突然语塞了”一句中班长“突然语塞”的原因是什么?

5.第⑩段中“班长的脸上”为什么会“呈现出异样惊诧的表情”?

6.文中具体表现女孩儿“普通得时常会被老师和同学忽略”的内容有:

二、文言短文阅读

(一)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余人相谓日:“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日:“吾能为之足。’’来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日:“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 祠(cí):祭祀。 舍人:达官贵族家里的门客。卮(zhí):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 1.选出加点词的正确解释。

引酒且饮之(A.并且

B.将要

C.而且) (

)

终亡其酒

(A.同“无”

B.丢失

C.逃跑) (

) 2.写出下列句子的大意。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译:

3.请用一个成语给本文命题。

题目:

(二)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日:“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以为畏狐也。

1.联系故事内容,题目中“假”字的含义应该是

2.对这则故事中几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帝使我长百兽——上天让我为百兽之长。

B.子以我为不信——我不会认为你在说谎。

C.吾为子先行——我与你先走。

D.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看看百兽见到我的表现而不走开吗?

3-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感受?请用概括的语言说一说。

答:

(三)吾失足容

一人足恭缓步如之。偶骤雨至,疾趋里许,忽自悔曰:吾失足容矣,过不惮,改可也,乃冒雨还始趋处,纡徐更步过焉。

1、文中的行路人为什么自悔?(用原文语句回答)

2、文中的行路人是如何对待过错的?这里所说的过错是指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3、这则故事的寓意是什么?再写几个相关的成语。

(四)犬人

有一妇人,中年得子,视若掌珍。凡诸百事,均不使为。及至弱冠,衣食起居,须人料理,如襁褓然。

或有老者,劝妇人曰:“当教使言语。”

妇人答曰:“我在,彼何必言。” 或有邻居,劝妇人曰:“当教使自理。”

妇人答曰:“我在,彼何须自理。”

乃妇谢世,子一无所能,日与犬匍匐于门乞食。人名之曰:犬人。

1、 请将这段文言文的大意写下来。(不少于50字)(10分)

2、这段文言文告诉了我们什么一个什么样的道理?你从中获得了什么?(10分)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

1、让孩子们趟街上的雨水,帮助孩子们堆枕头玩游戏。

2、插叙

第一人称

3、顺应儿童天性,尊重儿童个性,给他们一个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还孩子一个

真实的生活、一个儿童的世界。(大意对即可)

4、可能有两中答案:(1)不矛盾。两者侧重点不同,传统文化推崇的从严教育指文化知识的学习、道德品质的培养方面;作者的宽松教育侧重于学习之外的娱乐时光,,在这种时候不要过分约束孩子,应该还他们真实的生活。

(二)

1、D

2、惬

3、D

4、大树:勇敢坚强,富有爱心和自我牺牲精神。

小草:勇于解剖自己,善于学习并完善自己。

5、我应该像大树一样,无私奉献,不图回报,像它那样勇敢坚强„„

6、告诉人们人生应该就像大树一样,无私奉献,不求回报,这样人生才会有价值,才更有意义。

(三)

1、

顺叙

2、想起了自己长对儿子说的“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 。

3、这样写,用时间的变化突出了挖掘的时间长,体现了父亲坚强的意志和对儿子的热爱。

4、反映了父亲为救儿子所战胜的巨大困难。

5、父亲的话给了儿子巨大的精神力量。

(四)

1.干净 母亲的勤劳 村里人的夸奖

2.嫩嫩的叶,昂着头,爬上,密密地,立了起来。

3.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家中无劳力,地里的活早早地搁在了母亲和我的肩上;我同母亲一起,在小院里筹划着生活,筹划着以后的事情。

4.母亲讲的传说故事十分生动,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5.香椿树给人芳香和温馨,母亲也如此,她关心人,给人一种真挚的情,朴实的爱。

6.抒情语句是:我想,……捧给了人间。以物喻人,赞美母亲把纯真、质朴的爱献给人间的精神。

7.说明“我”在母亲的爱抚下成长,也同样有着她的那种朴素的真情。

(五) 1.(1)一床大毛毯

(2)彼得对爷爷的爱心2.对继母的讽刺,同时为了保护爸爸,免得他再发火。(言之成理即可)3.为了缓和气氛,免得大家伤心;想给大家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今后不要为他担心。(能说出一点且合乎情理即可)4.彼得是一个心地善良、尊敬老人、善解人意的孩子。

5.能指出感动之处,并能说出感动的理由,语言表达清楚即可。

(六) 1.父母温厚的爱。

2.甲处可填“焦虑”(或急切),乙处可填“惊喜”(或喜悦)。

3.例

如:就像顽石经过能工巧匠的雕琢,也会成为精美的工艺品一样,再调皮的孩子,有正确的、科学的引导,也会成为有用之材。

4.通过叙述“我”成长的经历和感受,赞颂了父母对儿女的爱。

5.略

(七) 1.“诱惑”在文中指代现实中对的名利的追逐,对物质享受的拥有欲望。(言之成理即可) 2.“心灵散步”的意思是放下心中的俗念,在自然中去放飞自己的思想,得到精神上的宁静与满足。

3.“音乐”之所以被看作“声音的文字”,是因为在声音和音符中渗透着音乐大师对自然的理解和生活的感悟,有丰富而又实在的精神内涵,而不仅是流动的音符。 4.本题无论你赞同还是不赞同,都可以。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只要你说出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就可以了。

5.两处“自然”,第一处“自然”就是现实中的自然世界,而第二处“自然”则是指从自然来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所领略到的一种美好恬淡的心境。(符合大意即可)

(八) 1.(1)美国一所名牌建筑学院中的教授有29%是左撇子。

(2)在34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左手握拍的张立战胜右手握拍的韩国选手李艾利萨。(3)本世纪七十年代,世界上最优秀的四名网球选手中,有三名左撇子。(4)法国击剑队十五名队员中,有八名是左撇子。

这里运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更加有力地说明了一百多年前的认识是错误的。 2.在从“看”到“动”的过程中,左撇子要少绕一个弯。 3.发现现象——进行实验(实验一:对大脑左、右半球注入一定数量的镇静剂,比较用药前后的脑电图。实验二:让左撇子和右撇子同时服用镇静剂,比较两者的脑电图。)——进行设想。

4.三个小标题之间的关系是:由现象引出问题再探明其原因的过程。

5.联想合乎情理,语句通顺即可。

(九)

1.细野正文的苟活带给世人的启示和警示。

2.“幸”:在大难中捡到一条命;“不幸”:自己的行为有失道德准则,给国家和民族蒙了羞,成了民族的罪人,耻辱永伴其后半生。

3.“正本清源”指无情抨击“丧失人格、国格,不知廉耻、有违道德的人和事”,从根本上恢复(或提倡)纯洁、崇高、勇敢、正义等人类共同崇尚的美德。

同意不同意最后一句的看法均可。 同意:那些“丧失人格、国格,不知廉耻、有违道德的人和事”败坏了社会风气,造成了世风的日下,必须正本清源。 不同意:围绕“允许给人以犯错改正的机会”组织语言,言之成理。(意对即可)

(十)

1.象征中国劳动人民。 2.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3.中国的牛,永远沉默地为人民做着沉重的工作。 4.中国的牛。 5.文章赞美中国的牛的礼让、厚道、朴实、勤勉等优秀品质,同时也是在赞美中国劳动人民。

(十一)

1912年1月16日 (2)地极点 (3)斯科特等队员 (4)考察南极点 2.抵达地球的南极点及其周围的景物。 3.在无垠的雪地上发现一些印迹——小黑点,可能已经有人先到了这里了。 4.在短短一个月内,人类两次抵达南极点。 5.因为已有人在他们之前到达南极点。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十二)

1.niè rú 2.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注视。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3.外貌、神态、

动作、语言。 4.略。言之有理即可。 5.母亲虽然干渴难忍,但她的心中只有儿子,因此忍着干渴也不忍心离开半步。 6.略。言之有理即可。 7.略。言之有理即可。 8.医生明白母亲昏迷不醒的真正原因,他有把握把母亲救醒。 9.言之有理即可。

(十三)

1.cǔn mèi 2.植物根——黑色绳索 地下水的细流——颤动的亚麻纤维 3.挖苦树根丑陋。 4.底下细流汇聚成地表渠水,流到地面上。 5.如同只有黑色丑陋的玫瑰花根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一样,只有那些卑微,粗笨,像土地一样被践踏的下层劳动者才创造了人间的幸福。 6.B 7.篇末点题,揭示中心。

(十四)

1.短时间的休息 特别美或者漂亮 2.不一样。前一个“美丽”指容貌的好看,后一个“美丽”既指容貌的好看,又指内在的美(心灵的美,知识的渊博) 3.①老师想以平面镜的作用为切入点启发同学②引导学生认识如何看待美。 4.①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 长长短短的七排秀发及秀发下亮晶晶的112粒黑葡萄, 脸蛋身材口齿当初都曾精心挑选,一笑甜爽爽的。②就像平静的湖面落下一枚银币,突然的声音,惹得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再也没有任何声音,一池吹皱的春水再度平静。 5.描绘出老师辛勤耕耘的形象,形象地写出了老师看到学生成长的喜悦之情。 6.是一个善于教育学生的好老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7.①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的磨砺,青春的美将逐渐减退。②丰富文化知识,提高道德修养,奉献真挚的爱……都是在不断完善自我,增添美丽。 8.略。

(十五)

1.以为贝克先生认错了人,而这对“我”会有帮助。 表明“我”是一个诚实的人,不愿用不诚实的方式来谋取工作。 2.可知这是贝克先生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这样的强调是为了更突出“我”的诚实和贝克先生只欣赏诚实的人。 3.贝克先生已经进行了考试;只要具有诚实的品质就可以通过贝克先生的考试。 4.动作 神态 精心设计“圈套”考查被试者的品德。 5.具有诚实的品质。

(十六)

1.①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②形容能言善辨,说话滔滔不绝。 2.毕业时,作出远赴西藏任教的选择。 3.失望(意外,不足)。女孩没有任何令人热血沸腾的豪言壮语。 4.为四年来没有发现女孩儿有这样的高尚品质而深感愧疚,同时自感境界不如女孩那么高。 5.没想到她最后的请求竟会如此简单而独特。 6.①同学四年,差点儿连班长都叫不出她的名字。②四年中班级组织的那么多活动,似乎都忽略了她。③四年中,班上竟没有一个同学聚精会神听过她讲话。④相处四年,她连同学的手都没有牵过一下。

二、文言文阅读

(一) 1.B A

2.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 3.画蛇添足

(二) 1.借2.A

3.做事情如果不加分析,往往会被假家所迷惑。

(三)

译文:一个人迈着方步慢慢地不失规矩的走着,忽然暴雨突降,该人疾步快跑一里多路,忽然懊悔起来,说:“我失去走路的仪容了,咱错了不怕,改过来就好。”于是冒雨飞快跑回原处,换成缓慢的方步重新开始走。后人用“吾失足容”这个典故讽刺那些墨守陈规、循规蹈矩的人,就象这个讲究足容的人一样迂腐可笑。

1、吾失足容

2、冒着雨飞快跑回原处,然后换成缓慢的方步重新开始走路;指的是由于暴风雨的突然到来改变了他走路迈方步的规矩,使他走路的仪容改变了。

3、这则故事讽刺了那些思想守旧,不切实际的人。它告戒人们,形势在发展,事物在变化,不能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 循规蹈矩 墨守成规 因循守旧

(四)

1、(略)

2、提示:文中母亲疼爱儿子,把他看作珍宝一样,所有的事情都不让他做,结果儿子失去了生存的本领,每天和狗一起趴在门口向人讨饭吃。这样的母爱着实让人悲悯,这是一种温柔的虐杀啊!

第五篇: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题 (1)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题(每天一练)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33分)

美丽 微风 这时 也许 星星

传来 太阳 好像 歌唱 月亮

数不清的()在空中闪烁着,皎洁的()把大地照得像白天一样的明亮,(),“唧唧”的虫声从四周(),

河里的水也在轻轻地();树木被()吹得“沙沙”作响。萤火虫一闪一闪的,()要和天上的星星比光亮。夜是

多么的()呀!

1、选择适当的词填入括号中(8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闪烁:皎洁;

3、这段话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通过()()()()()和()这些景物描写夜的()

4、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拟人句。(2分)

5、请你仿照这一段的写法,写一段话。(即围绕一句话写具体)(15)

二、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最贵的蛋是“笨蛋”

阿瓜是个弱智的小孩。

在四(4)班里,他的成绩是倒数第一。同学们也常取笑他,说头大不中用。每天放学后值日生搞卫生,他都会主动地留下来帮忙倒垃圾。更绝的是,白天上课,每隔两节课,他就会条件反射地把垃圾桶拿到洗手台前认真洗刷。原先最脏臭的角落,因为阿瓜的负责变成了教室里最醒目的净土。

他总是微笑着,并纯真地看别人以怪异复杂的眼光看自己。

有一次,老师出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世界上最贵的蛋是什么蛋?

有人说是金蛋,有人说是原子弹,有人说是脸蛋,这时,阿瓜也举手发言,高兴地说:“是笨蛋,因为大家都叫我笨蛋。”

同学们笑了,老师没有笑,她走过去轻拍阿瓜的脑袋说:“是的,你最贵!”

阿瓜的母亲每天放学后都会骑摩托车到校门口接他。一个冬天下雨的傍晚,在回家的路上,阿瓜看见一位踽踽(jǔ)独行的同学,他知道该同学的家离学校较远,便央求妈妈顺道载那位同学回家。可惜因机车后坐装了个铁篮子,无法再多载一个人而作罢。回家后,妈妈忙着在厨房做饭,却隐隐约约听见门外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出门一看,原来阿瓜正在满头大汗地用老虎钳拆掉铁篮子……

妈妈深深地叹了口气,但眼里却涌出了泪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笨才善良,还是因为善良才显得笨? 1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净土:

踽踽独行:

2 画出描阿述阿瓜日常表现的句子。

3 联系上下文,把横线上写上恰当的句子。

4 你怎么看待阿瓜?写几句话表达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只(zhī zhǐ)蚂蚁偶然爬上了一幅地图。一位男孩看见了,惊喜地欢呼:“哈!小蚂蚁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哟!小蚂蚁越过太平洋啦!”

小蚂蚁听了很(满意 得意),心想:“啊!地球上最高的山和最大的洋都被我(征服 打败)了,我多伟大!得(dé děi)赶快回去,向伙伴们(荣耀

炫耀)一番!”于是,他调(tiáo diào)头向大树下的巢里爬去。

不想,归途中他不知被什么挡住了去路,好不容易爬到一半,一阵风又吹得他腾空而起,piāo luò()在一片汪洋之中。幸好,又被那位男孩看见了,那孩子一面伸过一根枯枝,带他tuō xiǎn(),一面叹息道:“唉,真kě lián(),连这么个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小蚂蚁一面喘气,一面疑惑不解:“什么?连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我不是战胜过最高的山和最大的洋么?”

面对赞颂,需要的不是陶醉,而是深思:自己是否名副其实?

1 给带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 读第2自然段,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

3 读第3自然段的拼音,把词语写在括号里。

4 用波浪线画出小男孩说的话。

5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疑惑不解

深思

6给文章加个题目

四、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夏季悄悄地来了。树木用它宽大的叶子为大地戴上了巍峨的翠冠,为人们撑起了清凉的华盖。河里,水草钻出水面沐浴着金色的阳光,几只雪白的鸭子游来游去,亲昵地互梳着羽毛,嘎嘎地欢叫着。河岸上,钻天杨高耸入云,一棵挨着一棵,像一队勇士用躯体支撑着浩大的天空,又仿佛是一座绿色的长城镶嵌(xiān?捆nbsp;qiàn)在蓝天与碧水之间。婀娜多姿的垂柳,时而舒展宽大的长袖,像古代的少女在轻歌曼舞;时而枝条柔和地垂在水里,似待嫁的姑娘在精心打扮,观赏自己的花容月貌。

1、这是一段有关()的描写。

2、通过() 、() 、() 、() 、() 、()等景物特点,描写夏季景色的美丽。

3、文中划“——”线的句子把钻天杨比作() 和 ()。

4、这段话描写颜色的字或词有() ()()()()()等六个。

五、仙 人 掌

我家的“小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花。有像火一样红的鸡冠(guānguàn)花,有洁白如玉的兰草花,还有月季花、迎春花。这些花迎着灿烂的阳光相继开放,真惹人喜爱。但我最爱的却是那身上长满刺的仙人掌。说起来,还有一段经历呢。||

记得有一天,爸爸下班回来拿着一个大纸包,我知道又是花。连忙打开一看,咳!竟然是一盆长满刺的仙人掌,既没有好看的颜色,又没有好闻的香味。于是,就把它放在“小花园”里,置之不理了。

我一连几天都没给它浇水,心想,大概枯(gū kū)死了。可是我跑到小花园一看,呀!仙人掌不但没有死去,而且很健康。

去年冬天,我得了腮腺炎,腮帮子肿得厉害,又疼又胀,难受极了,吃药打针都不见效。后来,爸爸找了个偏方,就是把那棵仙人掌切下半截,拔了刺,捣碎,给我敷上。嗬!还真有效,肿处觉得凉凉的,不那么火辣辣的了。我想起那棵仙人掌,便跑到“小花园”去看它,只见它被切掉了头,刀口处渗出一粒粒小水珠。为了我,它也许会死的。

又过了几天,我的病好了,就跑到“小花园”去看。只见它的伤口干了,留下一条灰白的伤痕,可全身还是绿油油的。仙人掌居然活下来了。

带着伤疤的仙人掌坚强地站在角落里,在众多的花丛中大概谁也不会注意到它;但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百花中最可贵的一种。

1、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2、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竟然() 也许() 可是() 就()

3、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讨厌() 果然() 难看() 一定()

4、 写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表示动作的词。

5、 联系上下文,解释“置之不理”和“相继”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

乌鸦不明白,百灵鸟为什么能够唱出那么动听的歌声。乌鸦想:我要是能像百灵鸟那样,有一副天生的嗓子,那该有多好啊!

可乌鸦想了一天又一天,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去找百灵鸟请教,求百灵鸟帮它达到目的。

百灵鸟告诉乌鸦:“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美妙的歌,得每天清晨起的早早的,不管是春夏秋冬都要坚持,这样长期不断地练下去,一定会成功。”

乌鸦没听完百灵鸟的话,就快速飞走了。

害怕困难的人,什么也不会得到。

1、乌鸦想达到什么目的?

2、百灵鸟能唱出动听的歌,是因为:()

1)百灵鸟天生有副好嗓子。2)百灵鸟每天坚持早起。

3)不管春夏秋冬,百灵鸟坚持早起练习。

2、读了寓言,我明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读一读,做一做。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

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烂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写起诗来就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先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好词佳句……肚子里的词汇多了,说话、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 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①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②一下子就明白过来。 () ③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2.写近义词。

品味()奇怪()

1、我会写句子。

不仅…….还……..

4、在文中用“___”划出怎样煮书的句子。

5、煮书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怎么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片课文,你觉得应该怎样还能学好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猴子建筑师

猴子自称曾经向著名的建筑师学过技艺,于是在森林里就以卓(zhuó)越的建筑师自居。

猴子来到树下,看到喜鹊正在搭窝,它歪头看了看,不由得勃(bó)然大怒:“停下, 停下,你这个笨蛋!巢(cháo)口能朝上吗?应朝下,只有这样才能遮雨,懂了吗?”喜鹊 愣(lèng)住了。猴子却叨(dāo)念着:“笨蛋。”摇着头,背着手走了。

猴子走到山坡下,看见兔子正在兴致勃勃地打洞,它歪着头看了看,不由叹口气唉 你的胆子太小了 挖这样小的洞 你只想到安全 万一你站着出来怎么办 应该挖大点 要有长远考虑 懂了吗兔子蹲在那儿,迷惑地眨眼睛。猴子叨念着:“短浅。”摇着头,背着手走了。

暴风雨来了,喜鹊进了窝,兔子钻进洞,只有猴子窜进树林,双手抱头缩在一棵大树下,任凭风吹雨打。

1、 第三自然段加标点。4分

2、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8分

念叨() 疑惑() 有名() 思考()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6分

(1) 自称:

(2) 勃然大怒:(3) 兴致勃勃:

4、仔细阅读短文,用“ --------------”画出猴子根本不懂建筑的句子。4分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5分

九、

① 大象想做一条裤子,用长鼻子卷着( zhao zhe)一块布走来走去,急得直出汗。他走着走着,遇到了狗熊。 ② 狗熊说 什么事把你急成这样

③ 大象说 我想做条裤子 可是自己不会做

④ 狗熊[满意 得意]地说:“这很[简单 简略],我比您巧得多,我给您做吧!”

⑤ 狗熊接过布,很快就裁(chai cai)完了。他越看越肥,[使 便]用剪子把裤[脚 腿]剪瘦了点儿。做成以后,他把裤子穿在自[己

已]的身上,看了看,还是肥。他自言自语地说:“这裤子怎么肥得像水桶,还得(de dei)往下剪。”狗熊[脱拖]下裤子剪了又剪,去了又去,把裤子缝好又试了试,这回不肥也不瘦。他高兴地说:“大象穿上一定很合身。” ⑥ 狗熊捧着做好的裤子,十分得意地向大象家里走去。

练习:

1、 在文前横线上给短文加个题目。

2、划掉()中不正确的音节。

3、划去[]中用得不对的字、词。

4、给第

二、三自然段加标点。

5、你喜欢狗熊吗?为什么?

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溪的欢歌

清晨,小街上人来人往,像畅流的小溪。忽然,两辆自行车相撞,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像块大石头横在小街当中,小溪流动缓慢了,渐渐停止了。

有的人担心上班迟到,气得厉声高叫;有的人要去车站接人,急得连连跺脚;有的人抱怨小街太窄,不住摇头叹息;有的人干脆掉转车头,绕道而走。

人越聚越多,小街被堵塞了。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他分开众人 来到两个争吵不休的小伙子面前 和颜悦色地说 大清早 为这点小事争吵 影响这么多人上班多不好 快走吧 老人排解开纠缠在一起的小伙子,又站在小街当中高声喊:“请大家自觉遵守秩序!东去的,右边走,前边的,别停住!”

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加快,一会儿,小街又畅行无阻,又响起小溪的欢歌。

1、用“∥”把短文分三段。给第三自然段的句子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中的意思。

厉声高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吵不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颜悦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在文中画出与下列句子相似的句子。

飞机在空中灵活地做着各种动作,像一只自由翱翔的雄鹰。

4、下面哪句话正确反映了文章的写作目的,在括号里打“√”。

(1)说明小街太窄,交通容易堵塞。 ( )

(2)赞扬老人热心排解纠纷,维持交通秩序。( )

(3)批评两个小伙子不讲文明礼貌,在街上吵架,阻碍交通。(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五年级阅读理解感悟题】相关文章:

七年级阅读题04-26

五年级经典诵读感悟08-28

五年级作文开学感悟08-29

五年级计算题教案04-26

五年级开学感悟400字06-09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题04-27

五年级计算题专项训练04-08

上一篇:五年级上综合实践试题下一篇:五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表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