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物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2022-09-11

关于探究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有没有效益, 并不是指教师是否教完内容或教得是否认真, 而是指学生是否有收获或收获的多少, 也就是说, 学生有无进步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所谓“有效”, 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 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探究教学应该追求的永恒主题, 提高教学效率的实质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

新课改以来这五年时间里, 笔者一直从事初中生物教学, 怎样使生物教学的有效探究走进课堂呢?本文结合初中生物教材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的内容, 以五个关键性影响初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有效性的因素, 即:内容、时机、组织形式、方法、评价等为例, 谈谈提高初中生物探究教学的有效性的一些策略。

一、探究内容的有效性

就教学内容而言, 并非所有的知识都应该或都适合探究性学习。因此哪些内容让学生探究, 开展哪些探究活动, 教师首先要心中有数, 不能盲目或随意而为。这需要教师钻研教材、熟悉教材, 根据教材局部章节的知识点、知识块选定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项目和形式并根据自己所在地区、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探究内容重新选择、重组, 甚至重新设计。

目前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材中探究实验并不多, 整个学期所含探究实验仅7个, 还有3个学生计算或活动, 因此, 我认为, 在生物教学中, 不仅在实验方面应加强探究式教学, 理论教学部分也应实施探究教学, 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探究时机的有效性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认为, 积极的心智活动是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我们在教学中创设时机, 捕捉时机、利用时机、转换时机, 让学生在有限的探究时间里, 有所疑、有所思、有所体验, 有所感悟, 以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

1、时机的创设。

上课伊始, 老师让同学们探究“蚯蚓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面对着这个“丑陋”的小动物, 同学们忙着设计方案, 开展实验, 兴奋异常。突然, 一位学生提出问题:“老师, 我观察的蚯蚓怎么没有环带?”听到后, 我心里一震。这是什么原因呢?教室里气氛热烈, 同学们在疑问中欲罢不能。

2、时机的捕捉。

老师及时发现了同学们的困惑, 提示了全班同学都来观察:“看看自己桌上的蚯蚓有没有环带?互相比较有环带的蚯蚓和没有环带的蚯蚓有何区别?”

3、时机的利用。

通过比较, 答案很快出来了:幼小的蚯蚓没有环带, 环带是成熟蚯蚓的结构。通过观察自己得出答案, 学生兴高采烈, 观察的热情更高了。

4、时机的转换。

“在实验中你还有新的发现和疑惑?请大家继续探究, 大家比一比, 看看谁的发现更有价值。”看到同学们意犹未尽的样子, 老师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教师组织的有效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探究, 不能像科学家那样有充分的时间去尝试错误, 因而教材安排的绝大多数探究式学习活动内容具有确定性, 以引导式探究为主, 以挑战性活动、开放式探究为补充。这就意味着教师组织探究时探究任务要基本明确, 活动的程序要基本清楚, 探究活动的框架结构要基本清晰, 这才有效。当然, 坚持“明确”, 不等于不考虑探究的开放性。例如:在“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时,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明确的主题开展调查:调查本地优势动物养殖业, 动物在本地旅游业中的作用, 调查家庭宠物, 调查观赏鱼类等。

有效的组织还包括根据所要探究的问题选择适合的探究形式, 增强探究活动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使得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流畅, 使学生更加融入探究情景。

四、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 不指导, 学生无法操作或无效操作多;提示太多, 又束缚学生的手脚, 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找到两者最佳结合点的指导是最有效的指导。教师适时的、有弹性的、有坡度的指导, 有利于学生追求从探究中获得新知。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动物的行为过程中, 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究蚂蚁怎样将信息传递给同伴的?蚂蚁最喜欢甜食吗?蚂蚁如何识别群体成员?本次探究设计的难度较大, 教师应充分利用探究过程中的难点或生成性的资源开展指导:变量的控制, 对照实验设置的问题, 观察的方法, 结果的记录和分析等。教师有效的组织和指导, 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探究的顺利进行, 从而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五、评价的有效性

及时测评、有效测评, 是保证探究活动有效的重要手段。学生做活动的实效如何, 往往与评价是否有效密切相关。有效的评价方式, 意味着活动过程和得到的结论应符合科学, 也意味着我们既要关注探究过程的形成性评价, 又要注意探究结果的终结性评价。

总之,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互动过程, 提高探究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才能达到。进行探究式教学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更多的精力。

摘要: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 缺少其中一方就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所以教学有效性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生物课程标准》指出, 生物教学要倡导探究性学习, 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教学的目标, 又是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是为了在“做”中“学”。要让学生做完每一个探究活动都能有最大的收获, 这就要求探究活动是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课堂上的探究后, 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因此, 怎样达到探究的有效性是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人择其要点, 就生物探究教学的有效性的开展谈谈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探究教学,探究式学习,有效性

参考文献

陈厚德.《基础教育新概念——有效教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