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筑法规论文

2022-05-1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程建筑法规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在我国的技工院校中,建筑法规课程教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习建筑法规不仅能够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有关建筑的法规知识,还能增强他们利用法律武器解决建筑工程问题的能力。从建筑法规课程教学的现状入手,探究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以及课程改革的措施和思路。

第一篇:工程建筑法规论文

浅谈建筑法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视角,主要探析了建筑法规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

【关键词】建筑法规课程;改革;实践

一、建筑法规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

1、经调查研究发现,以前学者在研究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改革与实践的时候往往只是站在理论教学的角度,片面地对理论教学的改革进行研究、探讨,忽视了建筑工程法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从查阅的资料中,即使有少部分学者对高职院校建筑法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但是,他们大都处于将案例教学法的引入理论教学或是仅仅在理论上对实践教学进行探讨,没有进一步依据企事业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模块。

2、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教学空间研究处于空白阶段。建筑工程法规是高职院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测量、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等专业学生在校学习、获取相关职业/执业资格、进一步了解和理解国家权力机关、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等政策以及与其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公民在建设活动中沟通、协调的重要环节。因此,建筑工程法规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尤为重要。

3、对建筑工程法规课程实践教学进行多方面的评估研究还有待提高。目前,从我们查阅的材料中,尚未发现对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法规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包括:企业用人单位、毕业生、在校生、任课老师等多方面的评估研究。没有有效的评估体系,就难以在高职院校中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利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二、建筑法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根据以上研究现状的述评,基于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视角,以某高职院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建筑工程法规课程为研究对象,构建与该课程能够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土建类及相关专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对依据企事业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模块、教学空间、教学评估等方面展的研究,分析其对我国高职院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课程改革的影响。最终为提出并完善我国改革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提供理论与实证的支持。

1、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法规课程主要采取纯理论教学的授课方式,忽略了学生建筑工程法规知识实践方法、实践技能的培养,这不适应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是,实证分析对象执行大专业招生分方向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已经有四年,学生毕业后可到施工员、质检员、造价员、监理员、安全员、测量员、资料员、材料员等多个岗位就业,每个岗位对学生需要掌握的建筑工程法规专业知识、技能侧重点均有不同。

因此,在实证分析对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大专业招生、分方向培养”的背景下,针对土建类及相关专业的岗位群及能力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分方向能力模块的设置与课程组成、分方向能力课程模块,拟制定新的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教学大纲,调整和改变现有教学模式,建立建筑工程法规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对接的紧密关系。

2、更进一步的,在实证分析对象中建立适合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验室。依据企事业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进行现场模拟教学,使课程的学习情境与真实工作环境和真实工作任务一致,安排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参与工程项目报建、招投标、合同管理、索赔等工作流程,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使课程内容更具吸引力。

3、形成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教学与就业岗位、知识能力需求分析报告。完成高职院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建筑工程法规课程课程模块、教学空间等改革后,如果没有进一步的约束力,往往会导致教学改革的中止。所以,高职院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建筑工程法规课程课程模块、教学空间等改革是否能得到企业用人单位、毕业生、在校生、任课老师的认可,或将其结果运用到下一步的教学改革中,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教学与就业岗位、知识能力需求评估体系。

因此,通过设计针对建筑企业用人单位、毕业生、在校生、建筑工程法规授课教师的不同问卷,进行“四方”问卷调查研究,探索职业能力取向的、校企合作相关的建筑工程法规知识教学模式并进行评估。

三、建筑法规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1、建立适合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验室。高职院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建筑工程法规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案例—实际操作有机结合,是课程教学的最佳途径。本课程加强工学结合,改变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工程相分离的教学方法,建立适合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验室。在新的教学空间中,模拟报建、招投标、索赔等真实情景,通过班上成员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改革,各班级分成若干各小组,各小组扮演土建类及相关专业所涉及工作中的各岗位,使学生全面获得岗位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实验室中,通过采用现场示范教学法,边讲边做,使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正确的引导作用,发现学生操作不正确时,及时通过示范进行纠正。

2、建立适合建筑工程法规课程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对高职院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建筑工程法规课程的初步改革开展问卷调查,探索职业能力取向的、校企合作相关的建筑工程法规知识教学模式并进行评估,以课内、外项目活动为依托,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化教学。只有在一个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中,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机制,才能形成高职院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教学与就业岗位、知识能力需求分析报告,实现课程动态调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剑峰.建筑法规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探讨与实施[J].大连大学学报,2008,06:121-123.

[2]陈际明.浅析高职建筑法规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J].科技视界,2013,32:74.

[3]李秀红.高职院校建筑法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10:86-88.

[4]唐艳乾.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科教导刊(下旬),2015,05:126-127.

作者:赵婉竹

第二篇:建筑法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摘 要] 在我国的技工院校中,建筑法规课程教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习建筑法规不仅能够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有关建筑的法规知识,还能增强他们利用法律武器解决建筑工程问题的能力。从建筑法规课程教学的现状入手,探究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以及课程改革的措施和思路。

[关 键 词] 建筑法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建筑法规》课程的设立是为了解决建筑学专业该方向知识结构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科学的专业知识架构,推动学生将来在该专业的发展。就建筑法规本身来说,该科目专业性较强,知识体系复杂,那些法律法规十分晦涩,导致学生缺乏积极性,课堂效果十分低下。故技工院校教师要通过建筑法规课程教改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一、建筑法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陈旧

现今国内技工院校建筑法规课程的教材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材缺乏最新专业研究成果和最新修订的法律条例,还有在建筑学专业中的重难点问题总是一笔带过,不能刨根究底,深度探析,导致学生往往一知半解。除此之外,建筑法规课程教材还缺乏实践部分,重理论知识,很少提出让学生实际应用的内容,学生只能“纸上谈兵”,无法提高实践能力。

(二)教学方法单调

目前建筑法规教学仍旧使用传统教学模式中讲练结合的方式,教师在台上进行说教、板书,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完全得不到调动,缺乏自主思考,课堂效果一般。此外,现阶段教学模式中实践时间较短,學生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仅仅局限于课本,不能与实际相结合。这种教学方式无法突出学生在教学之中的主体地位,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三)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和大部分课程一样,目前建筑法规课程的考核仍然采取的是单一试卷考核。这就意味着那些热爱思考、喜欢拓展课本之外知识的学生并不能取得相应的成绩。因此,课程变得相当乏味,学生只是机械地背诵考试知识点,而不去思考其中的原理,不仅浪费了教师的辛勤付出,也是在浪费教学资源。这种单一靠试卷考核的方式阻碍了学生的进步,违背了课程设立的初衷。

二、建筑法规课程改革措施

(一)教学内容改革

教材的选编对一门课程来说尤为重要。教材内容的选择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1.素材选择要有时效性。修订教材人员应补充教学内容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建筑师业务管理知识,还应该更新最新修订的法律规范、工程建设的行业性标准等,让学生所学知识与时俱进,适应未来发展和迅速变化的经济环境。

2.选编教材时还要注意素材的实践性。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训能力,要求学生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建筑工程中。故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将实际内容融入教学中,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3.教师要使用有实际运用意义的案例。一个实际的案例无论好坏与否都能为学生未来的工作提供经验,同时,理论与实例相结合能够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学方法改革

互动式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角度的解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还有更多新型教学方法,如案例式、辩论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出现在建筑法规课程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思考,可以逐渐养成自学的习惯,扩大知识面,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在突出重难点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便于学生理解《建筑法》《合同法》等法规。此外,还应该定期邀请专家、设计师走入课堂,给学生开展知识讲座,进行教学补充。

(三)注意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成绩不再是决定学生学业水平的唯一尺度,学生的能力评价才更加重要。所以,在技工学校的建筑法规课程考核中,要摒弃单一考试的考核方法,取而代之的是采用多样化的方法综合评定学生学习质量。例如,可以增加课程设计,将其作为一种考核方式,,让学生独立设计工程,并由教师打分在最终成绩中占一定的比重。此外,开卷考试也不失为一种科学的考核方式。一般开卷考试的内容都无法直接在书上查找,依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作答,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后将各部分考核的成绩按百分比相加,得出最后成绩。这样通过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质量,才能真正检测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水平的提高,建筑专业才能发展得更远。

学习建筑法规课程对技工学校建筑类学生未来就业有十分积极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激发学生对建筑法规课程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重视并且喜欢这门课程,教学目标便很容易实现了。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日后职业生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可栋,赵丽花.《建筑法规》课程的教学问题探析[J].房地产导刊,2015(12):484.

[2]王劭琨.《建设法规》课程教学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6(15):126.

[3]马利君.浅谈《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改革设计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4(14):435-436.

作者:刘益嘉

第三篇:建筑法规在工程应用中的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

摘要:隨着建筑市场的健康运行和建筑活动的规范发展,建筑法规在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和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建筑业的发展,也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我们必须确保相关的建筑建筑法规越来越完善,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帮助和成效。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延长春节假期、推迟复工时间、管控交通出行和人口流动等疫情防控措施,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建设工程项目。为此,我们研究建筑法规的当前现状、困境以及对策,进一步帮助建筑施工相关单位或企业有效应对因疫情可能引发的各类纠纷,助力建筑法规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建筑;法规;作用;新冠疫情

法律在现代法治社会治理中,单就对于建筑市场监督和规范中的作用来说,尤其对建筑市场、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1]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建筑法规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建筑法规的制定、加强和完善,为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而有力的保障。因此,我国建筑业转为市场机制后,与建设活动密切相关的建筑法规相继出台和完善,开创了我国建筑业法治建设的新局面。因此,我们需要更好地利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建筑市场的各种行为。

在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下,大量建筑工程受到影响,由此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工期延误、价格波动、成本上涨等情形,我们根据现行建筑法规的规定,结合司法实践,对于建设工程的施工方因新冠疫情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对策,帮助建筑企业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

想要使得建筑法规能够在安全生产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改进,首先要对建筑法规的完善必要性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2]

一、建筑法规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1.1建筑法规可以维护市场秩序

在我国的招投标活动中,当出现投标串通、投标串通等事件时,过去治理上缺乏法制约束,导致管理混乱。随着《招标投标法》等建筑法规的实施,做到了有法可依,为招投标管理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可操作性。

1.2建筑法规可以规范和引导建筑行为

建筑法规为建设项目提供法律依据时,建设单位和参与建设的人员必须遵守原则和规定,一切行为都必须在法律范围内。在建筑法规的指导下,建设活动主体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它不仅指导和规范建筑活动,而且惩处违法建筑活动,保障和促进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1.3建筑法规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施工活动中存在大量施工人员,具有工程固定、人员流动的特点。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具有创造性,而且具有不安全性。为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防止安全隐患转化为安全事故。为了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3]一系列建筑法规陆续出台,要求施工管理工作到位。在建筑法规的监督和引导下,工程安全和质量问题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级政府和部门高度重视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检查,同时努力提高安全质量。

1.4利用法律手段规范监理市场

针对工程质量监管现状进行分析,涉及法律法规、监管职责、监管模式等方面。提出新时代背景下,监管机构应积极采取创新措施,通过完善质量监管相关法规、明确监管机构职责、优化质量监管模式、加强人员素质培训等方式,提高质量监管效率,并对未来监管模式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4]

二、建筑法规在新冠疫情期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1新冠疫情对施工单位产生的影响

2.2.1导致无法按时竣工

受新冠疫情影响,假期有所延长。各地要求,除与保障城市运行、疫情防控、人民生活需要等关系国计民生相关企业外,复工复产其他类型企业的期限不得早于规定。全国大部分地区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均采取了交通管制与隔离管制措施,导致众多建筑工人难以如期返回工地,承包人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面临建筑工人短缺的困境。

2.2.2施工成本负担加重

因上游企业同样面临推迟复工、人员短缺的问题,且运输物流成本也将增加,在复工后,建筑施工材料、设备等价格将会上涨,这将导致承包人的施工成本增加。

2.2.3出现供应链中断的情形

上游企业同样受前述影响,如部分上游企业因现金流中断、负担过重而倒闭,轻则可能导致供不应求,重则可能出现供应链中断。

2.2新冠疫情对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履行是否属于“不可抗力”事件?

作为突发的异常事件,新冠疫情引发了大规模的交通管制和工厂停工,是不可预见、无法避免、不可逾越的事件,符合法律规定的“不可抗力”情形。但只有当疫情确实影响到合同目的的实现,合同无法履行时,才构成“不可抗力”的情况。

由于本次疫情影响,部分地区采取了封城、隔离措施,部分地区还发布了延迟复工的政府通知,如果上述措施影响了承包人原先的复工计划,对承包人构成了履行不能,适用不可抗力原则。

2.3施工单位能否以新冠疫情影响施工进度为由要求延长工期?

发生不可抗力后,工期是否可顺延,应该首先从约定来确定。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通用条款,因不可抗力已经或将要导致工程延期的,承包商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和程序履行通知义务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工期顺延。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中,一些特殊条款或补充协议对一般条款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条款往往对承包商不利。例如,约定的工期不因任何原因延长。如果双方在合同中作出此项约定,即使不可抗力影响工期,工期也不得顺延。

2.4因新冠疫情产生的防护费由谁承担?

疫情防护费,是指疫情影响期间承包人可能发生的必要管理人员在岗、施工现场和办公生活区域消毒、疫情防护宣传教育、疫情防护物资购置储备等相关费用。防疫的主要目的是保障人员健康,保障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因此疫情防护费应列入工程造价中的措施项目费。

疫情防护费作为措施项目费,是新冠疫情造成的不可预见的成本。增加的费用应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确定的调价和理赔程序,由建设单位与建设单位合理分摊。涉及建设单位应承担的疫情防护费,可以向建设单位要求赔偿。

三、结语

一个行业的发展,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体系,[5]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建筑需求的成熟,应不断完善建筑法规,规范建筑业市场,促进我国建筑业健康稳定发展。建设项目的依法建设事关国家稳定、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许多项目的质量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因此,有必要加强建设工程的法制建设,提高工程质量。执法人员要依法监督,执法从严。施工企业也必须按照建筑法规进行施工,才能有效消除隐患工程,确保工程质量,造福人民。

参考文献

[1]韩治栋,吴燕.浅谈建筑法规体系在工程运用中的作用[J].农家参谋,2020(07):108.

[2]孙晓丽.建筑法规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J].四川水泥,2021(03):328-329.

[3]吴俊贤,吴燕.对建筑法规重要性的认识[J].农家参谋,2020(11):176.

[4]许传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城市住宅,2020,27(09):178-179.

[5]万家元,李金泽.建筑法规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作用[J].农家参谋,2020(13):176.

作者:陈凌燕 刘丰宁 黄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