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毕业论文

2022-05-1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管理毕业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基于学生就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从一体化角度改革其实施模式,合并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学生就业为一个工程师综合实践环节。同时详细分析了一体化模式下工程师综合实践的内涵和保障措施。

第一篇:学生管理毕业论文

独立学院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探讨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模式,经过几年的发展探索,其人才培养定位已基本形成共识,就是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因此在教学培养方案里要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的设置,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为了增强独立学院毕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率,本文将从学生第八学期的实践教学谈起,打破传统思维,让毕业生提前介入就业环境,一边实习一边工作,实践教学管理和就业互相促进,共同助力学生的就业工作。

1 独立学院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管理的现状

1.1管理机制

独立学院的机构设置时,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权划到了教务处,就业管理工作在学生工作处。教务处在组织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时,是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出发,目的是完成教学任务,没有考虑学生的就业管理工作,甚至有些政策和就业工作有冲突;学生工作处的就业管理工作,是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方面的管理工作,如果学生在校外实习,就要错过许多企业的校园招聘,错失就业良机。相反,如果学生一直在利用时间在社会上找工作,就不能保证毕业实习的时间,毕业实习效果难以保证。

1.2分散型毕业实习下的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现状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效益不如以前,对接受学生毕业实习的积极性下降,有些是靠其它的关系维持着。即使有些企业同意学生去实习,但具体负责指导的基层班组缺乏积极性,工人师傅不愿意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由此导致实习质量的降低,因此一部分独立学院在安排学生毕业实习时,采取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学校选派指导教师进行指导的方法进行。

分散型的毕业实习适合一些专业性不太强的专业,这种实习方式为学校节省了资金,同时也给学生创造了充分的双向选择机会,一部分同学的实习单位就是将来的就业单位。但是,分散型毕业实习不利用教师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而且学生在实习时,工作时间占了很大一部分,没有精力再撰写毕业设计或论文,在学校催交毕业论文时,好多学生都没有完成,即使完成了,质量也不高,抄袭现象严重。

1.3.集中型毕业实习下的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现状

对于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还需要进行一次综合实践,这样学校采取的集中毕业实习就比较重要,即学院(系、部)统一联系实习单位,由指导教师带队,集中时间进行管理比较严格的毕业实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毕业设计完成情况比较好,遇到问题教师也能及时解决。但是这段的时间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多数学生来说,为了找到一个地理位置好、福利待遇高、有发展前途符合自己愿望的工作單位,就不得不放弃实习。

1.4.缺乏“双师型”教师

加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不可或缺,独立学院的现有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来自于母体学校的在职教师或退休教师,一部分来自于聘用的专职教师,少部分来自于从其他院校选聘的兼职教师。这些教师大部分一直从事理论教学研究,与生产实际接触较少,没有实践生产经验,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环节的学习,所讲授的知识与现实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

2 独立学院构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思考

2.1 创新机制,资源共享

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管理工作从教务处独立出来,与就业工作一起成立新的部门,统筹学校资源,全力做好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管理工作。在安排毕业实习工作时,可以利用学院已经毕业学生的资源,建立校友会,动态跟踪校友的就业单位,为在校学生的毕业实习和就业提供参考;同时可以有效预防毕业实习和就业的冲突,增加实习安排的机动性。通过与招聘单位接触,可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进而可以在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时,侧重培养相应的能力,提高学生应聘的成功率,建立起和企业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学生就业,提高独立学院的就业率,实现独立学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1.1 提纲挈领,做好毕业实习的管理工作

做好毕业实习的管理工作,首先要加强认识,从思想上提高重视,学校要加强宣传工作,得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认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为毕业实习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保证毕业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根据毕业实习的需要,适时调整学院的毕业实习规定和相关操作章程,加强学生安全管理,严格实习考核办法,制定详细的、尽可能量化的、易于操作的考核标准,避免考核评定上的随意性,考核内容要涵盖学生的思想道德、劳动纪律、工作方式和技巧、实习结果等各个方面,防止以偏概全。最后,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为提高毕业实习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2.1.2 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

通过高质量的毕业实习,学生可以查漏补缺,在就业前进一步完善自己,学生还接触了社会,对社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能更清醒的认识自我,端正就业观念,就业目标更加明确。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的整合和有序管理,将以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质量为手段,以提高就业率为落脚点,实现独立学院的预定培养目标。

2.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只有好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因此为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独立学院的教师要保持与企业的紧密联系,保持教师队伍的弹性,独立学院需要从生产第一线的现职技术人员中聘请一部分兼职教师,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进行体验学习,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此外还应该建立更加灵活的人才机制和制度,以能力为核心,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完善技能型师资的聘任机制和师资共享机制,来解决实践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

(石家庄经济学院校教改项目,编号为:2010J20)

参考文献:

[1]叶茜茜,郭思村,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2]汪卫琴,高校毕业实习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9.

作者简介:

[1]刘义臣,男,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实验实习中心主任,1980年10月12日,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社会科学

[2]张晶,女,研究方向:社会科学,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

[3]陈虹,女,研究方向:社会科学,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

作者:刘义臣 张晶 陈虹

第二篇:土木专业学生就业、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一体化探讨

摘要: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基于学生就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从一体化角度改革其实施模式,合并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学生就业为一个工程师综合实践环节。同时详细分析了一体化模式下工程师综合实践的内涵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土木专业;学生就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一体化

作者简介:杜书廷(1974-),男,河南宝丰人,许昌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河南 许昌 46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许昌学院2011年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02011046)的研究成果。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是其重要功能之一,使学生顺利就业就成了各高校的重要工作,但近年来高校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学生就业显得更为迫切。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而言,招聘企业几乎都要求应聘人员具备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实践工作经验就成了本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障碍,而学生实践经验的锻炼主要是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来实现。但近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并未得到真正的实践锻炼,进而影响到学生就业。同时,学生就业与考研对毕业实践教学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协调好学生就业、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之间的关系,提高毕业实践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就业,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现实。

一、现有实施模式及存在问题

1.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国内绝大部分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毕业前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一般在第七学期进行,时间一般为8周左右,实习单位常为工程施工、设计、监理等企业,一般采用学生在岗实习的方式,以提高其工程素质和动手能力为主。毕业实习完成后,学生仍要返回学校,提交实习报告、实习记录等相关实习成果,经考核后获得学分。在第八学期初,在学生毕业设计选题、调研完成后,毕业设计开始进行,时间一般在14~16周,题目多为教师出题,内容以结构设计、造价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为主,主要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学生就业

目前,多数高校学生就业实行的是双向选择、自主就业的方式,以“学生主导型”为主,以学生自己联系为主。一般在第七学期开始,学生毕业实习或毕业设计过程中,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外联系就业单位,一般通过参加人才招聘会、投递求职信、家庭关系找工作,期间可能会参加很多次面试、招聘会或与单位沟通联系。校方主要为学生搭建就业推介平台,组织招聘会、联系相关单位、向企业推介学生等,为学生就业提供培训、指导、宣传等相关服务。

3.存在问题

就土木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学生就业的现有情况来看,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1)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践效果不理想。就现有实施模式来看,毕业实習效果不理想。一则因毕业实习短暂,对于长达几年或几个月的工程项目施工或设计而言,学生无法全程参与工程项目的全程,只能了解到某一分项工程的施工或者某一项目设计的局部,实习内容显得较单一。二则学生虽然表面看似在顶岗实习,但企方指导人员指导管理力度不足,仍以校内指导教师为主,而校内指导教师由于还有其他教学任务、距离实习地点较远、指导学生数量较多等原因,指导管理力度更加不足,学生实习完全靠自我管理和摸索,实习效果无法保证。

对于毕业设计而言,设计题目是多位教师自编的“假题”,与企业生产项目相关的“真题”很少,设计条件和要求比较理想化,不太切合生产实际,学生综合“实战”锻炼价值不高。另外,毕业设计题目与实习内容联系又很少,仍需重新进行前期设计调研,但由于毕业设计时间有限,学生在15周左右时间内完成结构计算、毕业答辩等任务,时间已经非常紧张,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设计调研,必然影响到设计质量。

(2)学生就业影响毕业实践教学。[1]从第七学期开始,学生便开始找工作和考研,由于就业困难,学生找工作也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一般在第七学期主要忙于考研,第八学期主要忙于外出找工作,肯定会影响到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学生能够真正用到毕业实习和设计上的时间很少,特别是学生自联实习,由于过程管理不到位,很多学生几乎不参加实习,完全是抄袭或自编实习日记、实习报告,毕业设计的各种成果也是在最后阶段突击完成。

(3)毕业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联系困难。随着各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加,需要更多的实习单位来安排学生实习,而各建筑企业因安全责任、利益关系等原因,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并不高,甚至持排斥态度,使得联系实习单位成了每年毕业实习开展的一大难题,学生、教师和学校都要耗费大量精力、想尽各种办法去找实习单位。同时,招生规模扩大和人才市场变化使学生就业也 越来越难,除了增加自身竞争力以外,学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聘更多的单位、参加更多的招聘会,才能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才有可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

(4)学生缺少实践经验而影响就业。由于实习时间较短、过程管理与指导不足、就业影响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现有的毕业实践教学实训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经验严重不足,而土建类企业招聘人员时对实践经验要求又特别高,使得绝大多数学生因实践经验不足而影响就业。就业难就会使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找工作,对毕业实践教学影响就更多,进而得不到应有的实践锻炼,最后又影响到就业,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一体化改革

基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学生就业之间的密切关系,从一体化角度把三者密切结合,合并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学生就业为一个综合性的教学环节,即工程师综合实践,实现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学生就业一体化。[2-3]与传统模式相比,工程师综合实践体现四个内涵:一是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化为毕业实践教学且全部顶岗进行;二是就业单位联系与实践单位联系相结合;三是毕业实践过程与岗前实习培训相结合;四是学校实践教学考核与单位岗位能力考核相结合。

1.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化

在工程师综合实践模式下,传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由两个各自独立的教学环节合并为一个教学环节,与传统模式相比,综合实践的内容也相互结合,内容组织也有较大不同。就综合实践内容选择而言,主要按照学生的就业意向来选择,适当考虑其专业方向,一般包括工程施工、结构设计、工程监理(或管理)等,以达到岗前培训的目的。就实践内容组织而言,前期以工程素质和动手能力训练为主,时间增加到12~16周,相当于过去的毕业实习,施工方向的以参与现场施工为主,设计方向的以学习结构设计方法为主;后期以设计能力训练为主,相当于过去的毕业设计,时间仍保持在14~16周,施工、管理方向可选施工组织设计,设计方向选建施图和结施图设计。就实践内容相互联系而言,要注意前期实训内容与后期设计内容的联系,要把实训内容当作毕业设计题目的调研,结合自己参与的工程项目与工作岗位,从实训中发现问题而选择毕业设计题目,设计题目最好是实践单位真实的工程项目,也可以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完成设计任务。选题完成后,组织学生毕业实践中期总结汇报暨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会,自此进入毕业设计环节。

2.就业单位联系与实践单位联系相结合

鉴于就业单位和实践单位联系均联系困难,完全可以把二者相互结合,就业单位和实践单位联系同时进行。在单位联系前,学生要准备自我推介资料,比如自荐书、求职书以及相关材料,同时学校为每个学生发放学校介绍信、实践单位联系函、实践协议书和就业协议书等材料。一般进入第七学期,学生就可以开始联系就业或实践单位,单位联系一般有学生自主联系和学校推荐两种。学生自联就是学生通过家庭、亲戚、朋友等人际关系或参加各类招聘会自己联系实践或就业单位,学生自联要结合自己专业方向、兴趣爱好等因素,联系单位不仅要待遇好、有前途,最好与自己的专业方向一致以满足实践教学要求。学校推荐就是由学校为学生联系实践或就业单位,可通过三种途径,一是利用已有实习基地和合作单位安排部分学生到该单位进行实践或就业,二是通过人才招聘会来安排学生实践或就业,三是利用往届毕业生资源推介学生实践或就业。

无论采用何种单位联系方式,均有就业和实践两个目的,学生首先要考虑能否就业,以就业为首要目的。一旦找到合适的就业单位,不仅要签署就业协议,还要签署工程师综合实践协议,将来实践单位就是就业单位,综合实践自然就成了岗前培训。如果单位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实践经验等不很满意而不愿聘用,学生再提出到该单位进行在岗实践,争取单位为其提供综合实践和表现机会,同时签署工程师综合实践协议书,一旦找到实践单位,学生不仅获得了工程师综合实践机会,同时给单位一个考察自己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如果实践过程中表现好的话,将来仍有被该单位留用的机会。

3.毕业实践与岗前培训相结合

整个工程师综合实践环节既是毕业实践教学,同时又是学生就业前的上岗培训,整个过程都是在实践单位顶岗进行。[4]实践内容完全由实践单位相关人员依据本单位业务和岗位需要会同学校指导教师共同拟定,学生每天的工作内容完全根据岗位职责而定,严格按照企业在岗要求,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开展实习、设计与训练,学生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并获得学分,又得到了岗前培训机会,具备更多的工作经验,从而提高了就业的竞争力。实践中学生完全按照企业的作息时间、规章制度要求,主要由企业相关人员进行管理和业务指导,校内指导教师只需定期检查,了解学生的实践情况即可。对于那些已签署就业协议且在就业单位实践的学生而言,实践企业就是未来的工作单位,近一年的工程师综合实践自然相当于岗前培训和实习,学生自己要尽快融入到企业工作环境中去,熟悉本岗位业务技能和工作方法,为以后正式工作打下基础,企业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正式的岗前培训。对于只签署实践协议的学生和单位而言,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要尽力表现自己,以博得单位的认可而获得就业机会,单位要尽量给学生提供锻炼、展示自我的机会,仔细考察学生是否满足本单位用人需要,以免错过可用之才。

4.学校教学考核与单位能力考核相结合

整个工程师综合实践完成后,进入工程师综合实践考核环节,考核分学校教学考核和实践单位岗位能力考核,教学考核是学生是否获得学分的主要依据,岗位能力考核是对学生工作能力、实践经验的评价,也可作为单位聘用学生的重要依据。学校考核成绩一般分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实践表现三方面,三方面成绩依据不同比重综合评定其最终成绩。毕业实习成绩主要以实习报告、实习日记、实习鉴定、中期汇报等内容为评分依据,毕业设计成绩主要依据设计开题、设计草稿(设计一稿和二稿)、设计成果(建施图、结施图、计算书等)、毕业答辩等方面評定,平时表现成绩主要依据学生的实践态度和考勤、纪律情况。

实践单位考核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包括专业水平、工作业绩、动手能力、协调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可以按照五级制评定。对于只签署综合实践协议的学生而言,单位要对其综合实践进行考评,提供工程师综合实践鉴定表,同时明确是否满足本单位用人要求,最终决定是否聘用,如果学生没被聘用,单位还要为其出具工作经历证明,以便于就业需要。对于已经签署就业协议的学生而言,实践单位只需出具工程师综合实践鉴定表即可,作为学校教学成绩评定的参考。

三、工程师综合实践保障措施

1.搭建完善的学生就业和实践平台

对学校而言,应该把学生就业工作和毕业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采取各种方式搭建更多的、更完善的就业和实践平台,为学生就业和综合实践提供推介和服务平台。一是完善网络资源,在学校原来的就业网站上增加毕业实践教学服务内容,比如实践单位联系、毕业实践指导、岗位培训等内容,使传统的就业网同样具备为毕业实践服务的功能,同样可以完善教务网的就业服务功能。二是完善招聘会功能,增加招聘会实践单位联系的作用,学生不仅可以找工作、签就业协议,而且可以找实践单位,同时学校应组织更多的招聘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三是完善校友资源,建立校友信息资源库,利用校友关系推介学生就业或实践。

2.加强校企合作,拥有更多的合作单位

对于实践性强的土木专业而言,校企合作尤为重要,只有与地方更多的建筑企业加强合作办学与业务联系,建设更多的合作单位,才能拥有更多的学生就业和实践的资源,才能满足学生就业或工程师综合实践的需要。校企合作形式很多,可以是科研合作单位、合作办学单位,也可以是实践基地或友情单位,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联系单位,学校都应主动联系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学生就业和综合实践中来,建立完善的信息库,加强业务合作和友谊交流,作为学生联系就业单位或综合实践单位的资源。

3.成立专门的管理和指导机构

工程师综合实践既是一个时间最长、内容最多、要求最高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又是一个与学生就业相关的实训环节,直接影响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败和学生能否顺利就业,需要成立一个工程师综合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实现专门机构和专人管理。领导小组一般由院长任组长,由负责实践教学和学生就业的副院长任副组长,校内指导教师任成员,成员中还应有实践单位代表人员参加。校内指导教师最好由双师型教师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主要负责学生实践期间的定期检查、中期汇报、毕业答辩、成绩评定等工作。

4.修订教学计划、制定相关资料

工程师综合实践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需要对传统教学计划进行适当修订。可以采用“3+1”教学模式,即公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可在前三学年基本完成,第四学年主要进行工程师综合实践,需要对原来第七学期的部分课程修订到第五或第六学期完成。同时重新修订综合实践的学时、学分以及开设时间。另外,还要制定工程师综合实践的相关资料,比如实践协议书、实践单位联系函、中期实践汇报表、毕业设计选题表、岗位能力鉴定表等。

5.各部门的支持

工程师综合实践的实施除了所在学院以外,还要牵涉到就业处、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等众多部门,需要各部门大力支持才能顺利实施。就业处主要为学生提供实践单位联系支持,建设就业或实践平台、组织招聘会或向单位推荐学生,为学生签署协议提供技术支持;教務处主要提供教学计划修订、资料制定、实践教学组织等方面的物质和资金保障;学生处主要协助院系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财务处主要保障综合实践的资金支持,比如指导教师补贴、学生实践补贴、实践单位联系费用、实践交通费用等。

四、结语

工程师综合实践是一个有一定创新的教学改革,是比较适合就业难形势下土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各部门一定要完善各种保障机制使其顺利实施。它将使毕业实践内容更丰富、更系统,使毕业实践的实训效果更好,不仅能使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而达到毕业实践教学目标,也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向企业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被聘用的可能性增加,促进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杜书廷,尚世宇.工科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实施模式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1,(8):119-120,122.

[2]周英,陈惠民.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与学生就业“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探索[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9,(6):24-26.

[3]周庆元,包文殊.应用型本科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一体化模式的构建[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29-230.

[4]刘春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指导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4):91-92.

(责任编辑:孙晴)

作者:杜书廷

第三篇:护理专业毕业实习风险管理

摘 要:教育部2002年颁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从政策层面保护了学生的合法权益。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毕业实习期间存在着诸多风险,包括伤害事故风险,了解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于预防风险发生,顺利完成临床实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护理专业 毕业实习 风险管理

1 实习学生人身安全风险管理的重点场所

毕业实习学生人身安全风险主要是指人身伤害事故隐患。实习期间,学生人身伤害发生的常见场所包括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住房中、学生所在的实习医院中,以及往返于住房与实习医院之间的路途之中。因此,实习期间,人身安全风险管理的重点地方是住处、医院以及两点之间的路途上,就是所谓的“两点一线”。

2 可能发生在住处的人身伤害风险

由于大多数时间实习生都在出租房内度过,因此,学生住宿处是发生人身伤害的最常见的场所。具体的人身伤害隐患包括夏季实习生睡觉不关门窗,给犯罪分子进入宿舍留下可乘之机。由于护理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女生,受到人身伤害的机会要多于男生,有的女生受到猥亵,有的因反抗强暴受到身体的伤害;个别学生违反学校安全管理规定,在宿舍私自接电线,使用“热得快”等电器,有造成触电、引发火灾、引起身体伤害的隐患。这属于学生自身原因带来的伤害的隐患[1]。

3 可能发生在路途中或医院中的伤害风险

除上述人身伤害之外,人身伤害还可以发生在往返医院与住处的路途之中。其中,主要是交通事故导致的人身伤害。有的是因为违反交通规则如闯红灯;有的是因为横穿马路不观察车辆;还有的是因为骑车跌落;另外,也有下夜班的路途被抢劫,甚至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还有的就是发生在医院中的人身伤害,由于出现医疗纠纷,病人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伤害,包括实习护士受到人身伤害[2]。

4 毕业实习学生财物与钱款的安全风险

学生财物与钱款的安全风险主要发生于宿舍与往返于医院与宿舍之间的路途,财物或钱款在宿舍的丢失主要是因为自己保管不善,也存在被偷盗的风险,财物比较常见的是手表、手机与衣服类的东西;也有的是因为在公交车上或在宿舍被偷盗的,造成实习生财物或钱款的损失,主要影响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不能安心实习。

5 毕业实习差错事故风险

实习差错事故风险管理是实习期间最主要的风险管理内容,一旦出现实习操作差错,常常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轻则加重病情,重则可能引发患者死亡,也是医患纠纷的原因之一。由于实习存在差错事故风险的隐患,往往实习带教教师在实习生进行临床实习初期,不敢放手让实习生操作,担心实习生出现差错事故,给自己及医院带来不良影响,尤其是近年来,医患关系趋于紧张的时期,校方理解带教教师的做法,但殊不知这样做影响实习带教的质量。

实习差错事故产生的原因有多种方面,有的是因为学生的药物基本理论知识不够扎实,难把最后一关的用药方面避免问题出现,造成对患者健康影响,甚至人身伤害;有的是因为操作不够规范,或缺少无菌操作观念,造成院内感染;有的是因为工作不够认真,责任心不强,没有认真执行查对制度,造成病人用错了藥,出现了所谓的张冠李戴现象,尤其是遇到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一旦错用青霉素之后,往往后果严重。

实习差错事故的产生除实习生自身因素之外,带教教师也负有一定的责任。主要是带教监管不认真,出现了所谓放手同时而缺少监管,实习差错一般不会发生的实习的初期,多数情况下带教教师都比较重视差错的预防,因为学生初入临床,缺乏实践经验,带教教师对实习生带教监管都比较严厉、认真,实习生自身也不敢大胆动手操作,而到实习后期,则大不相同,经过五六个月实习之后,学生基本掌握了临床护理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在带教教师指导下,操作比较熟练,自己的胆量也越来越大,带教教师也慢慢疏于关注,甚至放手的同时也放心了,不再陪伴实习生进行各种操作,结果实习后期反而变成差错事故的高发期。

6 实习安全风险存在的常见原因

实习安全风险存在场所多,涉及范围广,原因有许多方面,而且也比较复杂,具体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对实习风险的认识不足,思想上不够重视实习期间的安全,甚至不以为然,麻痹大意,直到伤害发生之后,往往悔之已晚;学校对学生实习安全风险估计不足,重视不够,选择住房时忽视了安全因素,在较偏僻的区域为学生租用民房,没有租住居民小区内有保安值守的住房,以至于常发生失盗现象;也有实习医院方面的原因,如带教教师带教马马虎虎,实习生没有执行查对制度,致使差错事故发生等;还有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出现交通事故,造成学生人身伤害;对自己的钱款或财物保管不善,造成丢失或失盗发生,影响生活与实习。

7 排除实习安全隐患的主要对策

学校无小事,学生财物与人身安全更是重中之重。要排除实习安全隐患,关键在学校。学校是学生实习安全的主要责任人,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学生的人身与财物安全,防患于未然,并按规定为学生购买了实习期间的伤害保险。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学校与实习医院签订“实习协议”,通过协议明确了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并且确保学生在医院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实习医院可加强案例教学法在护生实习中的应用,以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3]。从为实习学生租房开始,就要考虑租用安全性高的房屋,不仅使学生生活方便,而且要保证实习期间的人身或财物安全。在即将去实习医院之时,提前做好实习生安全知识教育,以及如何防止出现实习差错事故的教育,并与学生家长签订“学生实习管理协议”,具体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如不得去游戏厅、网吧等有安全隐患的场所等,充分发挥了家长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做到了由家长与学校共同教育与管理学生,有效地预防了学生的违纪及伤害事件的发生,为学生顺利地完成实习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4]。

参考资料

[1] 王平,裴莉琳.顶岗实习背景下学生伤害事故法律责任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61.

[2] 鱼鱼.血染的白大褂[J].家庭医生,2012(10):1.

[3] 彭小梅,方正,彭梅华.案例教学法在临床护生安全管理教育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08):422.

[4] 朱建军,护生临床实习管理方法探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7,4(3):108.

作者:姜新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