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多媒体教学论文

2022-04-17

[摘要]当前,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运用已经不是什么新的研究内容,但是仍然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因为,教学对象是变化的群体,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通过文献法、教学实践法等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音乐欣赏课和音乐理论课中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进行了研究。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音乐多媒体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1:

小学音乐多媒体教学研究

摘要:在現代教育工作当中,开展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成为推动教育工作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措施。对于小学音乐学科而言,多媒体技术的巧妙运用,不仅可以让音乐知识以更丰富、多元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其还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性学习机会,这对于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推动小学音乐教学水平进步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文章为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音乐;多媒体技术;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音乐学科开始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基于此,小学音乐教师要巧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音乐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为学生带来良好的视听学习体验。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音乐课前导入

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角度来看,教师想要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就必须要先做好对课前导入环节的优化。因为课前导入环节是整个课堂的开端,优秀且科学的课前导入能够为课堂教学工作带来良好的铺垫,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工作因此获得了更高效的教学效果。

以《春之歌》的教学为例,笔者就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了一段以“春之歌”为主题的视频资料。在视频中,学生可以看到太阳初升,草地上还沾有露水,公鸡打鸣,小鸟出巢,农民伯伯扛着锄头去种地,学生背着书包去上学等景象。在这种景象的引导下,学生会产生较好的情感体验,并能够在这种情感状态下对清晨产生一种向往。在此基础上,笔者还会与学生进行交流,让他们说一说自己最喜欢清晨的什么声音。有的学生说“公鸡打鸣的声音”,于是笔者就用多媒体技术将这种声音呈现出来;有的学生说“小狗汪汪叫的声音”,笔者也用多媒体技术对其予以表现。在这种互动模式下,学生可以进一步获得认知水平的启发,并对清晨产生更深层次的认知体验,课前导入目标由此予以实现,之后的课堂教学工作也因此变得更高效。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创新音乐课堂教学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环节中,多媒体技术的巧妙运用不仅体现在课前导入环节,其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拥有较好的表现,这让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变得高效且具有趣味性。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他们需要形式丰富、新颖且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方式满足自己的求知需求。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可以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更好地完成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获得音乐素养方面的进步与提升。

如在《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的教学时,笔者在综合分析歌曲内容和学生成长需求的基础上,选择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同名的动画片,让学生从他们最喜欢的动画片角度认识王二小,了解“王二小的故事”,从而对歌曲有一个最基础的认知,并能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在完成动画片的观看之后,笔者还专门与学生进行了讨论,让他们进行情感代入,想象自己如果是“王二小”,是否会像“王二小”一样牺牲自己,保护大家,由此完成对学生的情感启发,让他们带着崇拜、敬畏的状态学习歌曲,并能够在歌曲中表达出对王二小的敬佩。又或者在进行“农家孩子的歌”单元中的歌曲学唱之前,为了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笔者会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丰富的视频资料,在视频中金黄的麦穗随风摇曳,大人在忙着收麦子,小孩子们在一旁玩耍。在该视频中,学生获得的最直接的情感体验就是愉悦,因为无论是视频中的内容、人们脸上洋溢的笑脸,还是歌曲的曲调都能够带给非常好的情感启发,让学生在不自觉的过程中就产生了积极的情感状态,这会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学习的乐趣,课堂教学工作效果也因此获得了显著的提升。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改革音乐课后训练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必须要贯穿整个课堂,才能够带给学生感官上的提升,并让他们真正感受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所以,开展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音乐课堂课后训练是教师必须要开展的工作,教师必须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让学生真正感受和体会到学习的魅力,由此进一步实现对他们的音乐素质培养。

例如在完成《大风车》学习之后,笔者就在课堂训练环节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了儿童合唱团演唱该歌曲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能够从欣赏的角度感受视频中合唱团的魅力。在此基础上,笔者会以此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合唱训练,让他们可以在多媒体技术的助力下进行合唱训练,并在合唱过程中进一步感受音乐带给自己的乐趣,由此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又或者在完成《小动物回家》的教学之后,笔者为学生找到了几种不同乐器演奏的《小动物回家》曲目,让学生通过欣赏的方式感受不同乐曲表现出的不同音乐感觉,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乐器知识,提升他们的音乐作品审美能力。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有很大概率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乐器,这可以实现对他们的音乐潜能挖掘,并激发他们的音乐学习热情。这对于他们以后的音乐学习带来了重要动力支持,学生的音乐素养也会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显著的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做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环节中多媒体技术的巧妙运用策略研究,不仅可以实现对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还能够为学生的音乐素养构建带来重要助力。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保证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上的应用有效性,教师必须要做好对学生的认知启发,让他们能够在多媒体技术的助力下,以更全面、系统的方式进行音乐知识的探究,让学生可以获得音乐水平的提升,并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音乐审美水平,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学音乐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强羽.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1(4):49-50.

[2]朱美慧.信息环境下多媒体技术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与探究[J].中外交流,2021,28(2):1040.

作者:王梅

音乐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2: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多媒体教学的实践研究

[摘 要] 当前,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运用已经不是什么新的研究内容,但是仍然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因为,教学对象是变化的群体,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通过文献法、教学实践法等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音乐欣赏课和音乐理论课中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同时,也对有效运用好多媒体教学提出了四点建议:同等对待多媒体和其他各类媒体、教学内容要能够体现多媒体特征、依据不同任务设置不同教学方式和多媒体教学的设计不要过于花哨。

[关 键 词] 中职;多媒体教学;音乐课

当下教育领域中有这样一部分教师,认为无论什么课都必须使用多媒体技术,否则就觉得体现不了“与时俱进”,就不是一堂优秀的课。笔者认为,现代化的媒体唯有服务于进步的教学观念,方能拥有立足点与方向,拥有无拘无束、无边无际的创作空间,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在教学中如果只是为了挂上“运用了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头衔而随便制作几张幻灯片或牵强地使用电教设备等,而不是从具体教学情境出发,精心设计,服务于教学,学生只会觉得寡然无味,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不会提高。普通的书架型人才和工匠型人才也已不符合科技突飞猛进的现代社会前进的要求,那些全方位发展,具备较强学习能力和创造革新意识的人才,才比较符合社会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经被广大教师运用到各个教育领域,但运用的策略与效果是不同的。本文基于多媒体教学特征的分析基础上,对教学在不同音乐课程中如何运用进行了案例分析,旨在与同行们交流、互勉。

一、多媒体教学的特征分析

(一)信息的集成控制化

信息集成控制能够显著增加学生获取的信息量,更加充分地分化课程信息的繁杂程度,具体讲就是可以简化信息在学生头脑当中由具体到概括,又从概括至具体的变化程序。和电视相比多媒体的运用比较简便,这也是信息集成控制的特点。比如,在音乐欣赏课中,老师经常可以把相关的赏析材料包括图片、文字、影视、音频等制作成精美的课件,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欣赏作品。关键在于,不仅比电视有更好的视觉效果,也就是“好看”,并且拥有比较好的信息灵活展示的随机控制能力,也就是“好用”。

(二)信息的智能交互化

交互是多媒体教学最有特点与优越性的基本特征,亦为其他特征的中心。交互主要的功能是为教师的教学节约时间,降低工作强度,拓展内容以及提高教学表现力等方面上。多媒体的这项特征,对教改过程中开展的素质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甚至创新意识的养成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不同音乐课程教学中对多媒体的运用

(一)声乐课教学中的运用

在音乐课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授课方式的缺陷。

1.弥补授课途径

多媒体教学为扩大招生之后的声乐集体课给出了有效的授课途径。以前的声乐课程大部分需要一个一个地进行,会耗费大量的课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让同一水平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学习一个乐曲的相关内容,也为声乐课创造了大量欣赏和练习的机會。

2.弥补直观教学

通过多媒体技术对学生声音波形的分析,使声音能够看得见,从而使声乐教学直观化。以分析波形文件为参照,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认识和客观评价能力,再配以老师教学的讲解,如,声音“靠前一点”“争取亮一点”,同时进行波形对比分析,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波形状态是未进入状态前的声音振动不明显,声响力度弱,进入状态后的波形振动明显且规则,声响力度较强。通过对这两条直观的波形状态分析,能够使学生认识、感受到歌唱状态下身体的运动状态,明白身体各部分的机能协作,从而加强歌唱状态的记忆。巩固此状态,学生就由原来歌唱状态的感性认识发展到了理性认识,由抽象变为具体,抓住瞬间灵感,以获得较强的歌唱记忆。

3.弥补自我判断

传统声乐课几乎均为盲演盲唱,部分教室配有镜面,学生能够看到自身的表现,却无法从本质上填补不足。而部分教室连镜子都没有,这就是盲演。学生在练习的时候出现的不足之处无法尽快找出,比方一些肢体方面的不足之处,学生在练习的时候是无法感觉出来的。多媒体的运用可以通过摄像头将学生练习时的情况进行摄录和播放,大家能够直接看到自身的不足之处,课后不断查看,尽快改掉存在的问题,能够慢慢提升他们的演唱技能。

(二)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

鉴赏音乐的过程中,不管音乐对现实的表现如何逼真,怎样的生动,怎样的具有独创性,其终究仅为一类听觉形象。由于学生生活的经验有限,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发展还不是很完善,所以,在音乐欣赏中往往难以对音乐展开适当的联想和想象。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播放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去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使他们都能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音乐的多彩世界里。

例如,在欣赏古筝名曲《渔舟唱晚》时,可以根据乐曲乐段的进行出示以下三幅画面:

第一乐段音乐响起,出示画面:平静的湖面上,夕阳西下,劳作了一天的渔舟满载而归,画面有远有近,好似渔舟由远处慢慢驶来,优美的音乐声起,水天一色的江南水乡渔舟晚归的醉人景象呈现在了学生的面前,使他们一下就能感受到音乐所描绘的美。

第二乐段音乐响起,为学生呈现这样的画面:水面碧波荡漾,渔民摇橹划桨,浪花飞溅,鱼虾满仓,渔民欢笑。表现了水乡的一派丰收景象,使学生能很容易就领略到音乐的一种动态的美及所表现出来的丰收的喜悦。

结束乐段,使用第一幅画面,通过调焦距,使影像图片逐渐模糊,变实为虚:月色笼罩了湖面,宁静代替了喧闹,此时,音乐声渐渐变弱,直至最后一点水波涟漪声也在余音袅袅中消失,带给学生的是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以上三幅画面与乐曲交相辉映,勾画出一幅渔舟唱晚的美丽景象,使学生在生动的图画中,感受音乐的语言,在动静结合、虚实变化中张开想象的翅膀,拥有“情景交融”的全面体会,拥有关于乐曲的充分感受,从而拓展与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因此,声画结合,既加强了学生视觉形象的艺术效果,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遐想,并可以促进音乐功能的发挥。

(三)音乐理论课中的运用

1.音程教学中的运用

孤立的一个音是不能表现什么音乐思想的,只有两个音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的节奏和音色中,才能表现出一定的感情。所以,音程被认为是音乐表现的基本要素之一。音程教学很强调音响的倾听效果,而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或实现的不够具体。特别在讲音程的扩大和缩小时,老师只能把原来的音程和扩大、缩小的音程在黑板上表示出来。告诉学生采用升高或降低冠、根音的方法进行,然后在钢琴上弹一弹。这似乎看起来学生在理论上是掌握了,但在实际操作和运用上,学生却又难辨别出来。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原音程、扩大音程、缩小音程通过画面展示出来,并分别倾听它们的效果,把丰富的音响和强烈的直觉感受有力地结合起来,随时进行对比就很容易分辨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节奏教学中的运用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是音乐赖以生存的基础,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而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我国民间的锣鼓,就是完全通过节奏去表现的。西洋乐器的架子鼓,也是用节奏去表现音乐。但是,学生往往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却是被动的学,比如讲切分节奏时,老师在讲完概念的基础上,说明切分节奏改变了音的强弱规律,再用旋律举一些例子进行说明,形式呆板、枯燥,效果也不好。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却能把实践与理论很好地相结合,在解释概念的基础上,调用Cake walk 9.0里面的打击乐器,用定音鼓、钗钹来编写切分节奏音型、或为一段切分节奏的旋律进行伴奏,通过屏幕显示和播放。学生很快“看”出切分节奏的强弱关系,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变得生动了,学生的感官得到了切实体会,实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互补。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教学实践,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多媒体技术运用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有利于教学效率提高,有利于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高。这与很多文献的研究结果相同,这样说明这种教学手段是一种有效的有着众多的运用范围,值得深入研究与践行。

(二)建议

好的教学手段(策略)并不是任何时间运用都会收到好的效果,同样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也会对其功能作用加以影响。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认为多媒体教学在音乐课程中有效的运用,通常需要考虑下列几个方面:

1.同等对待多媒体和其他各类媒体

分析多媒体和其他各类媒体的综合使用,这是由于多媒体并非无所不能,其既存在长处亦存在短处,多媒体仅仅包含了其他媒体的长处,却无法实现其他媒体最好的效果。如缺乏幻灯片的高清晰度和电视大容量的活动图像和动态表现力。所以,课程中应科学地安排使用多媒体与其他媒体,实现最佳效果。

2.教学内容要能够体现多媒体特征

挑选能够切实体现多媒体特征的课程内容,制作多媒体教材,如形态学内容,微观、宏观的教学内容,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实习教学内容,实验技能训练课内容,使有限的制作能力用在关键的地方。

3.依据不同任务设置不同教学方式

按照各不相同的课程任务,使用各不相同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合理设计多媒体教材的整体性能,比方电子提纲型、综合演示型、实验操作型、考试测验型、资料工具型、网络教学型,全面体现每一项性能的优越性,实现媒体优越性和效果的协调互补。

4.多媒体教学的设计不要过于花哨

多媒体的每一项特征,无需通过花哨的形式或者高超的电脑科技来体现,并非多媒体教材制作得愈繁琐,科技愈高即愈好,它的制作重点要放在正确、简便、适当地运用于教学中,应当尽可能通过数量最小、效果最佳的电脑资源,设计出简单优质的多媒体教材。应当基于多媒体运用方面出现的各类不足之处,逐步找到不同的音乐教学途径,创造不同的音乐教学手段,持续拓展想法,引导思想,提升多媒体观念,树立钻研与革新的思想,绽放出音乐精彩独特之光。

参考文献:

[1]孟恋恋.多媒体技术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7):102-103,120.

[2]熊小福.多媒体在职业学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26):206-207.

[3]李培培.多媒体课件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黑河教育,2017(5):68-69.

[4]王晓燕.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新校园(中旬),2017(4):159.

[5]朱岑.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策略[J].吉林教育,2017(10):113.

[6]李一鳴.数字多媒体音乐在音乐创作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7):168-169.

[7]吴春来.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及其启示[J].新东方,2017(1):76-79.

[8]王坤.多媒体在职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教究[J].考试周刊,2017(6):173.

[9]苗暄翊.浅谈多媒体在职业中专音乐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音乐时空,2015(7):166.

[10]崔靖丽.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新通信,2015,17(4):51.

作者:郑书超

音乐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3:

谈音乐多媒体教学应用的重要作用

摘 要: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多媒体技术以其"视听一体、信息量大、选择广泛且可突破地域限制"的特点受到了普遍重视。而在音乐学科领域的应用中,其又以"可随意选歌"这种颇与时俱进的特点激发了学生认真学习音乐的兴趣,这也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师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关键词:音乐;多媒体教学;作用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多媒体技术以其“视听一体、信息量大、选择广泛且可突破地域限制”的特点受到了普遍重视。而在音乐学科领域的应用中,其又以“可随意选歌”这种颇与时俱进的特点激发了学生认真学习音乐的兴趣,这也在無形中提高了教师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学会灵活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以达到音乐教学的目标。以下是关于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的相关介绍及关于此方面的思考。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也以其“图文声像为一体、歌曲选择范围广”的特点在音乐教学工作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使得音乐教学方法、资源更多样化,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授课方式单一的缺点,使音乐教学充满乐趣;对学生而言更是调动了他们的视听感官,培养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调动了音乐学习的积极性。这些优势对教师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完成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通过多媒体营造的良好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音乐,作为一门抽象化学科,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很难被完整全面地讲解。因而有时候,即使教师已尽己所能去讲授音乐知识,也不能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丧失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熟谙学生的兴趣之所在,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故而在信息化的今天,教师可以利用科技的产物—多媒体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视听一体的特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创设一种适合音乐学习的环境,以更好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如:在教授《黄河大合唱》时,鉴于学生对(在抗日战争时期,)侵略者的残暴本性及人民遭受沉重灾难的场景等从未有过切身体会,更是很难领悟在歌曲中所蕴含的激情与信念,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相关视、音频来向学生展示在湍流险峻的黄河上,船夫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的场景,从中也能够使学生领略到高亢有力的船工号子,这无疑会活跃课堂氛围。而在这段多媒体视频放映中,学生无疑会更容易体会到在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战斗精神的歌颂,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讴歌…

二、通过将多媒体的运用巧妙穿插于音乐欣赏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音乐感知能力是很重要的一项能力,而它的提升与音乐欣赏能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在亲身接触音乐作品中,学生需着重提高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基于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妨通过多媒体功能将音乐作品的相关背景介绍等穿插于音乐欣赏中,如此,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作品的了解,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学习音乐、鉴赏音乐(作品)。而采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的形式教授音乐课程,令学生深入歌曲场景中,直观地感受音乐所蕴含的情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音乐欣赏力也会得到提高的。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涵

一首歌曲,学生有能力把它唱好是一种能力;一首歌曲,学生能够理解它的内涵又是一种能力:在音乐教学工作中,绝大多数教师只把前者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放于教学首位,而往往会忽略后者,这是错误的。因此为尽量避免上述错误的发展,音乐教师应当且须重视对歌曲涵义的讲解,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图文、视频等功能来向学生展示相关背景、资料知识等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以教授《草原放牧》这首歌为例,由于学生不清楚放牧的具体方法,对在恶劣大自然环境下放牧的困难也未曾了解: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以放映视频短片、相关图片等方式,来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使之逐渐对歌曲深层产生兴趣,进而主动学习、体悟歌曲所流露的情感(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热爱和敢于同恶劣自然环境作抗争的精神)。而针对不同类别的音乐及学生,教师则更需要巧妙运用多媒体,因材施教,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包括歌曲内涵在内的相关内容。

四、利用多媒体将抽象化的音乐转变为形象化,解决教学难点

音乐,作为一门美的艺术,在音乐作品中有所体现,除此之外,音乐作品也是作曲者自身个性的体现,当涉及民族文化内容时,更堪称是民族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体;而难点即其强烈的专业性,使单一的讲解很抽象,这不利于学生理解音乐作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如:将虚幻的音乐通过视频制作转化为直观的画面冲击,从而创设出一种意境,于此使学生的思维融入到现场情境之中,同时配以教师详细的讲解,学生便可以很容易地了解歌曲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了。这样对学生而言,不仅能够丰富音乐视野,也会积累到更多音乐欣赏经验。通过多媒体实现音乐的抽象化到形象化的转变,音乐教学难点以此被攻克,学生理解歌曲也会更容易,音乐教学目标的完成步伐继而也会相应加快。

作者:林峰

上一篇:校园网信息安全论文下一篇:纪录片技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