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学生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对积极心理学的内涵以及在本科院校学生管理中应用的意义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针对积极心理学在本科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结合研究,发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议看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本科院校学生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本科院校学生管理论文 篇1:

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

【摘  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一系列变革的新时代,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做好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工作,才能不断满足时代变革的需要。当下,一些本科院校的相关工作存在着学校不够重视、活动较为单一、管理不够健全等问题。论文通过论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特点、学生管理以及思政教育的工作现状,对本科院校的相关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以促进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思政教育;协同发展

1 引言

新时代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对于应用型本科而言,在新时代到来的当下,其学生管理以及思政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挑战,迎接着新机遇。在此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根据自身的学生特点,采取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针对性措施,从而促进两者协同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展开讨论。

2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特点

应用型本科院校指的是这样一类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非常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培养出高层次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这样一类高校。从总体上来说,相比于在传统学校读书的学生,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在思想上更活跃、在活动上表现更突出。

3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3.1 对学生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学生的就业情况、实习实践情况要比学生的成绩更加重要。因此,本科院校往往更提倡学生外出实习实践,从而忽略了系统化、制度化的学生管理。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相关部门认为学生管理工作难出亮点,因此,选择将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科研工作当中;第二,负责人员认为大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应当让其自由发展,因此,便对大学生管控较少;第三,以辅导员为代表的学校工作人员以学生课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管理上有所松懈,因此,导致一些学生不重视学校规章,甚至违法乱纪。

3.2 管理制度不健全

当下,一些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着学生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存在着工作人员对相关条例、法规等了解不深、修订不及时、条例与本校实际情况不符等问题。例如,在教育部下发的第41号令中,明确对学生的权益、学生申诉等一些方面做了修改和订正,但还有很多高校难以及时跟进并调整本校条例,导致引发不良的管理后果。

3.3 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在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人员脑中,还广泛存在着“为管理而管理”的旧有理念,而没有形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服务意识纳入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思维。面对当下本科学生思想活跃、活动表现突出但知识背景较为薄弱的现象,管理人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样的矛盾和问题。

3.4 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由于学生面临的问题多种多样,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具备复杂性。第一,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大学生在面临人生自主生活的前几年里,由于自身独立性观念和能力的匮乏,导致许多学生会出现抑郁现象,给自身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第二,学生责任感欠缺,许多90后学生作为独生子女,很容易导致集体主义及奉献精神的缺失;第三,学生容易自卑,一些学生来自偏远地区,面对眼前的奢华景象,很容易产生攀比心理,造成心理落差。

4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现状

4.1 思政教育工作不够灵活

对绝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其思政教育工作主要靠课堂教育,缺乏一定的活力,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

第一,全校范围内思政教育课堂数量较少,教育形式极为单一,大多是老师讲而学生听,从而导致学生的参与程度较低;第二,学校将精力集中于提升学生的成绩上,因此,对学生的思政教育重视程度不行,使思政教育的形式大于内容[1]。

4.2 工作队伍建设不足

当下,相关队伍的组成主要是思政教师、辅导员。但这种传统的队伍力量在面对日新月异的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时,往往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例如,思政教师数年如一日地重复书本内容,往往会使课堂内容极为枯燥,没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辅导员本身专业程度不够,有的院校甚至对辅导员的数量也配备不齐,导致辅导员心有余而力不足,发挥作用有限。

4.3 学生的思想境界有待提升

当下是各种思潮相互纵横的时代,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许多学生由于三观尚未成熟,很容易出现激进的思想。此外,有些学生只看重眼前利益,社会正义感缺失,这些都是思政工作面临的难题。

5 新时代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路径

5.1 坚持以学生为主的理念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在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工作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有必要进行自我管理、加强自我约束,从而努力成为具备较高理想、较强社会责任感的新青年[2]。

5.2 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政教育

首先,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要丰富教育手段,将社会真实案例、国际热点新闻等内容融入课堂教育之中,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热情。其次,学校要创新工作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政教育活动,如举办健康讲座、学生表彰等活动。只有学生的思政素养提升了,学校的管理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5.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整个学校生存、发展的软性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工作、学习及心情。想象一下,当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十分浓郁,走进校园便能看到优美怡人的环境,能感受到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汲取知识的力量,走入教室便能夠安心学习,师生之间和谐相处、互帮互助,那在这里生活的人是不是也会保持愉悦的心情,从而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充沛的精力投入自身的学习、工作当中去呢?因此,积极努力、纪律严明的校园环境,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观念和行为,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5.4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力量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崛起的时代,也是网络深刻塑造社会的时代,在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充分发挥网络活力。第一,利用互联网搭建思政教育、学生管理新平台。例如,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公众号、微博、网站、QQ群等社会化媒介,及时传播相关的规章政策和教育制度,指导学生进行规章制度和思政知识学习,从而多方面阐释教育工作的深刻内涵[3]。第二,学校要多多关注学生的留言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网络平台不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更快速、更优质地做好学生工作。

6 结语

对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要充分认识到当下本科学生的发展特点,意识到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充分洞悉自身工作现状的基础之上,打造出新时代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路径。通过坚持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政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关注特殊学生心理健康等措施,为新时代本科院校和学生的共同发展赋能。

【参考文献】

【1】陈亚伟.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特点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文艺生活,2016(4):189-190.

【2】段翼泽.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融合发展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11):7-9.

【3】潘强.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创新[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

作者:蒋思维

本科院校学生管理论文 篇2:

论积极心理学在本科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 对积极心理学的内涵以及在本科院校学生管理中应用的意义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针对积极心理学在本科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结合研究,发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议看法。

[关 键 词] 积极心理学;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应用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主要是针对人类在力量以及美德等方面的积极心理学思想通过实验以及测量等方式进行研究,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人潜能的开发、动机以及能力等方面。当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充分体现出研究对象的主观性,包含有对象的幸福感、满足感、生理机制、发展途径等方面内容。(2)重点研究人的个性特征,如个人工作能力、人际交往水平、毅力等。(3)研究范畴偏向群体性,包含由宽容、责任感等要素所产生的一些社会组织。

二、积极心理学在本科院校学生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符合当前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的发展方向,很多积极心理学家的一些观点主张正在向着心理学运动方向发展,心理学运动涉及高校教育管理等多个方面内容,能够为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和优化奠定基础。首先,积极心理学能够为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很多积极的思想意义。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更多地强调针对学生展开积极、正面教育。因此,本科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也需要逐渐向着引导大学生进行人生意义构建等方面发展,通过这种教育模式,能够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塑造起到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其次,积极心理学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教育管理内容的系统性,以往很多高校在进行教育管理时,主要是借助马克思主义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教育对象方面,更多集中在有思想问题、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和应用,不仅能够实现对高校教育管理内容的丰富,同时还能使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有更加浓厚的理论基础,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三、积极心理学在本科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一)提高大学生的主观体验

一方面,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能够使大学生满足感得到提高,大学生的各项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将大学生放在主体性地位,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充分全面的分析考虑,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各项日常需求,实现对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延伸和拓展,一旦大学生满足感得到提高,那么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就能逐渐凸显出来;另一方面,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可以使大学生成功体验得到增强,大学生有着非常强的可塑性,需要教育引导以及激励等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大学生步入大学后,其昔日成绩、光环已经成为过去,部分大学生虽然成績不是十分理想,但是有着非常好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因此,针对不同类型大学生,必须要结合其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方式,让其更好地得到成功体验,为之后的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将大学生的个人奋斗与社会发展有效结合

大学生的个人奋斗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两者可以起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以及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困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一项主要难题。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很多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素养的教育和训练。因此,老师在针对大学生展开教育管理工作时,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与社会的需求结合在一起,不仅对大学生个人素养的提高有充分的考虑,同时还需要重视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轨,引导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通过这种方式,完善当前高校教育管理体系。

(三)激发高校大学生学习动机

对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有全面的了解掌握,刚步入大学的大学生,对各项事务有新鲜感,很多内容是中学教育阶段所接触不到的。学生长期受到中高考压力影响,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书本以外的知识内容,尤其是高中阶段学生,面临高考的巨大压力,在步入大学之后,紧张的学习气氛得到放松和缓解,摆脱了父母和老师的约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理想的学习生活,因此,大学生开始大量接触书本之外的相关知识技能。

(四)健全大学生个性特质

大学生的个性特质包含有多个方面因素,如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工作能力、毅力、勇气等,每个大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特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因材施教,将大学生的个性特质充分全面地发挥出来,帮助其对自身优势有全面深入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大学生能力体系方式,保证所培养出的大学生能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需要。

总的来说,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发展和延伸,应用在本科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不仅可以发展和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学发展体系,还能够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前本科院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应用积极心理学,首先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主观体验,其次能够将大学生的个人奋斗与社会发展有效结合在一起,还可以激发高校大学生学习动机,最后能健全大学生个性特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洪智.试论团体心理辅导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商,2015(10):286.

[2]魏洪素,刘洋,肖辉,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讨[J].商业经济,2014(11):125-126.

[3]熊小军,刘斌,李欢欢,等.浅析本科院校“外松内紧”的学生管理模式[J].商情,2016(24):147.

作者:季媛

本科院校学生管理论文 篇3:

试论团体心理辅导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多向交流的方式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发现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同时感情、学习等多个方面使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基于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自我定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应用

大学生面临着来自生活、学习、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压力。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以往的心理辅导中,多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个人辅导。这种辅导方式缺乏远见性,并且无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文章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需求,提出了通过团队心理辅导的方式。致力于通过环境的预设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实践证明,团队协作团体心理辅导具有创新意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内涵与优势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通过团队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心里咨询和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致力于通过自我探讨和行为改变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使其适应社会发展。与个体心理辅导相比,团体心理辅导更符合目前应用型本科教学管理的需要。首先:团体辅导通过团队的建立实现了多向交流,使学生之间能够通过他人的映射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其情绪稳定,并且在相互支持过程中改善其交际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需求。其次:团体辅导的效率高于个体心理辅导,可发现学生的共性问题并进行集中解决,是心理辅导模式发展的必然需求。第三:团体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机会,容易增加其归属感和信任度,从而促进其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在大学阶段,团队心理辅导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规划,鉴于需要辅导的学生是由一些具有共性问题的人群组成,因此团体心理辅导的涉及范围更广。

二、团体心理辅导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层面

随着教育扩招,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学生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基于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作用,应在高校中建立必要的团队心理辅导机构,以提高心理辅导的效率。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涉及宿舍、班级等多个地方,因此把握这几个层面的学生管理对团队心理辅导的进行具有积极作用。

首先:宿舍层面。宿舍作为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多数矛盾来至于学生的素质。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应从宿舍入手。团体动力及其预防功能可以帮助管理者发现学生的隐藏心理问题。辅导员应走进宿舍,建立宿舍心理辅导团队,维护学生的生活环境,提高其生活舒适度,从而使其保持客观的心态,提高其与人交往的欲望。

其次:班级层面。班集体管理较宿舍管理来说更直接。这要求辅导员充分利用其优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团体气氛,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促进心理咨询效果的提高。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辅导员应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新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应对目前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和解决。其中包括频繁上网、夜不归宿、酗酒和赌博等问题。辅导员不但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还应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第三:学校层面。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为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针对新生的适应问题,要对其心理进行调查,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学校层面的心理辅导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各项活动开展的基础,只有学校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辅导,才能提高辅导员和班级管理者的意识,从而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应不断提高管理者和心理辅导人员的专业技能,确保其管理作用的发挥。

三、团体心理辅导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包括教会学生如何管理时间、积极应对压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等。针对其内容,我们将其应用过程分析如下:

(一)自我认识,准确定位

自我认识以自我分析、观察、评价和心理调节为基本内容,通过自我认识的正确定位可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其健康成长。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辅导员应在课堂、宿舍等建立团队辅导中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辅导员还应擅长间接引导,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保持其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辅导员应分析学生的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防止其由于学习压力而导致心理压力过大。

(二)能力培养的技巧

提高学生的能力有助于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加积极乐观。培养内容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辅导员可根据行为训练等情景模式预设培养学生的角色扮演能力,使其了解生活的真谛。情景创设使学生处于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降低其心理压力。在团体中,学生获得交流空间,学生之间可就学习、情感等方面进行讨论和借鉴,从而有助于提高其交流能力。同时,团体辅导具有独特的教育、预防与心理治疗功能,能够使学生获得归属感。在心理辅导上,辅导员要秉承以学生为核心和主体的原则,除了要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外,还应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在面对压力时能够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因此,辅导员要通过团队心理辅导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心理控制技巧。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团体辅导

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低下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学生在辅导员的帮助下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常使用的方法包括聘请专家进行讲座、辅导员针对企业需求的职业规划指导等。这种方式学生较为被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的不强。而团体心理辅导则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其在具体的行动中体验企业需求,从而进行正确的职业规划。降低其对工作的恐惧,了解其自身技能。同时,团体辅导还可帮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并且团体队员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融合和观念借鉴。确保其职业规划的正确性。

(四)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学生社团管理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教育工作中,社团是学生自发建立的具有一定管理功能的小型社会。对于社团的有效管理符合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社团在学生生活中占有较大的作用,学生在社团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但一些学生无法认识到自身的作用,在社团工作中表现较为消极。针对这一状况,辅导员应对社团进行必要的调整。可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的提高,促进其全面发展,从而增强其自信。目前,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采用了情景心理剧来反映学生的校园生活,激发其内心世界,这种方式使学生触景生情,从而及时发现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体验校园生活,重视人格的完善和心理健康。总之,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辅导员应注重情景创设,使学生能够明确心理辅导的正确性,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其自信,减少其心理压力,从而积极应对生活,实现全面发展。

四、总结

大学生心理健康对其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经济多元化,来自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团队心理辅导作为一种具有创新价值的心理辅导方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应用广泛。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立了必要的心理辅导机构,但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辅导员进一步努力,促进教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作者单位:辽宁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系)

参考文献:

[1] 宋清萍.高校辅导员如何运用团体辅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J].科技资讯,2011(31).

[2] 祝伟娜.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3(16).

作者:王洪智

上一篇:数学思维例析研究论文下一篇:高中历史教学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