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实验实践创新英语教学论文

2022-05-01

【摘要】本文以本校的创新实验班为例,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探讨了创新人才外语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并通过具体的数据对比体现了该模式的实施效果。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理科实验实践创新英语教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理科实验实践创新英语教学论文 篇1:

探索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

[摘要]文章以长春理工大学为例,提出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性,重点介绍了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的7项制定原则,即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突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整体优化;注重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创新精神培养;坚持专业规范与专业特色相结合;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并对保障实施进行了简要的探析。

[关键词]多元化 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杨琼(1981- ),女,吉林辽源人,长春理工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科,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吉林 长春 130022)

[课题项目]本文系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构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实践教学平台及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提高教育教學质量,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成为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和努力方向。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长春理工大学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个核心,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以新观念、新举措迎接历史的机遇与挑战,探索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培养多元化创新型人才。

一、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学校自身特点与特色的要求。任何的国家和地区学校之间,都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状态。就目前吉林省省属高校而言,即使培养人才的目标大致相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但由于各院校依托行业背景不同、建校历史不同、学生生源不同、培养具体目标定位不同,因而呈现出多元化的教育状态。同一学校自身也存在多元化元素,只有从自身特点与特色出发,进行多元化建设与改革,才能在人才培养方面有所作为。

2.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一切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特长与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中,结合学生个体特点,为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而确定不同的基本要求与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并注重学生品格的塑造,制订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①,施行因材施教、分类培养。

3.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作为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不仅要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还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与管理等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不仅要满足行业与企业的发展需求,还要满足于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乃至国际化的需求;不仅要有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整体目标要求,还要按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不同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不仅能从事一般性科技与管理工作,还应具备创新能力,甚至将成为行业的领军人才②。

二、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总体原则、制定思路

1.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即根据培养目标不同,制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我校自身特点与发展优势,既有不同专业培养方案培养人才类型不同,又有同一个专业培养多种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方案。

2.总体目标。面向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培养大批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身心健康,求真务实,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具有献身精神的高素质研究应用型创新人才。在若干优势学科专业领域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领导才能、开拓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其成长为各行业的精英人才和领军人物打下坚实基础。在部分学科专业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3.总体原则。(1)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重视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养与健康人格培育,重视传授宽、厚、新的综合基础知识,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达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2)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整体设计专业培养方案,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实现五个有机融合,即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加强基础与强调适应性的有机融合;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有机融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3)突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的原则。进一步处理好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主干与专业方向课程的关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与相邻学科、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重新审视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起点,注意知识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先进性,加大原有课程的整合力度,增加研讨型课程,提高课程的综合化和现代化程度。注重研究国际高水平大学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发国际合作办学计划和海外学习计划,构建学分互认课程,搭建联合培养课程平台。鼓励学生获得国际学习经历。(4)注重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原则。在满足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多元化设计,推进分类、分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为实施因材施教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5)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创新精神培养的原则。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根基所在。但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培养,同时还应该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③。学校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真正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加快实践教学的改革,按学科专业大类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多层次、模块化、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6)坚持专业规范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原则。培养方案将逐步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满足专业认证标准或专业规范的基本要求,同时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特别是优势学科专业要在课程体系、专业方向设置上,紧跟行业发展形势,进一步强化专业优势、突出专业特色。(7)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原则。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中产业是平台,专业是基础,学业是关键,就业是导向,创业是目标。在培养方案中将专题培训、竞赛活动、实验实习相结合,创建“三位一体”分层次、全程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意识渗透到整个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同时采取系列的政策、举措,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引领学生创业。

4.总体思路。在整体目标定位的的基础上,紧紧抓住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点,依托学校的优势与特色,着力培养应用型、研究型、复合型及“卓越工程师”四类创新人才。(1)依托重点学科,强化特色,加强实践,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依托学校现有光电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依托重点学科、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雄厚的科研实力,加强实验及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自主性实验的比例,注重提高综合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实习、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果。加强专业实践训练,广搭学生自主研学平台,继续深入开展实验室(中心)向本科生的开放工作,继续推进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作和相关社团活动等,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强化基础,鼓励创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学习优异的学生群体,开展人才培养的探索和改革,进一步做好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工作。充分借鉴国外一流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重点建设好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平台。按照相通的学科设置共同的学科基础课程,进一步拓宽跨学科学习领域,强化科研训练,进一步加强研究分析能力培养及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研究的学术潜力。努力构筑跨学科课程平台、高水平科研平台、广泛的国际交流平台,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广阔的自由空间。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加强外教口语课程,突出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更新教育观念,以新的视野、新的思路,立足基础学科领域,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和科学素养的拔尖创新人才。(3)突出实践,校企结合,培养卓越工程师。我校是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部分专业将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构建将注重学生工程能力、实践能力。不但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来掌握并实践知识,更重要的通过基本的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工程实践习惯,扎实工程实践基本功底。将各级大学生大赛和创新实验计划纳入实践教学。要求“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每个学生在四年期间要有一次参加大赛或创新性实践计划的经历,并获得相应学分。进一步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升学生工程素养,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4)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要培养具有宽厚基础、跨学科背景和国家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学校整体优化多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按照重视基础、学科交叉的原则,构建学分互认课程,搭建联合培养课程平台,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重视传授宽、厚、新的综合基础知识,加强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夯实理科基础、强化工科优势。在校院两级基础课程平台上,继续凝练专业主干课程,以二级学科口径为主,按照专业内核要求,精炼教学内容,追踪学科前沿和实际应用。反映学校、学科的特色,形成竞争优势;注重构建本、硕共享课程,注重使用最新技术处理实际热点问题。

三、加强管理,健全机制,推进多元化培养方案探索与实施工作

1.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校、院二级领导,确保工作顺利进行。为保证“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了“培养方案修订”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工作部署及工作保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各学院成立培养方案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培养方案实施和日常工作。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各培养环节进行指导与评估。

2.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广泛开展专业建设大讨论,召开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作会议,统一思想,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目标,落实工作任务。

3.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协作,进行联合培养。由分管教学副校长、各学院院长、合作企业负责人、企业高级工程师等组成校企协作组,负责校企工作协调,校企联合制订培养方案,审定工程实践实施方案,企业课程引进,校企课程共建组织实施等工作。

4.根据学校制订的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开展调研工作。全面了解国内外相关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同类院校相同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学时分配等情况,明确专业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调研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意见,科学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注释]

①关仲和.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6):7.

②屈波,劉拓.高水平特色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多元化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58.

③韩高军.行业划转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大学教学,2010(2):20.

作者:杨琼

理科实验实践创新英语教学论文 篇2:

创新人才外语能力培养模式初探

【摘 要】本文以本校的创新实验班为例,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探讨了创新人才外语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并通过具体的数据对比体现了该模式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创新人才;实验班;外语能力;培养模式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适应国家和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许多高校在优势学科的本科专业设置“创新实验班”。我校于2011年起开始选拔优秀学生,在具有一级学科博硕士点的学科的本科专业组建创新实验班,旨在培养知识理论系统、实践能力突出和综合素质全面、具有国际化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以良好的外语水平为基础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是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我校制定的创新班培养方案对学生综合性、创新性、持续性运用英语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促使创新班的英语教学需要探索针对性更强、效果更明显、更创新独特的创新人才外语能力培养教学实践方案。我校通过对2014-2017级创新实验班英语课程的改革,初步建立了创新人才外语能力培养的模式。

一、具体方案

1.调整课程设置。

对2014-2016级创新实验班学生的英语课程设置逐步进行调整,综合英语学习从原来三个学期压缩为两个学期,每学期的课时从48增加到72学时,并实行分课型教学。第三学期起,以公选课形式开设《学术英语》、《国际商务英语》、《法律英语》等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以及《生态文学与美国风土人情》、《跨文化口语交际》、《英汉双语读人生》等文化与人文素养课程。各类公选课程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满足了创新班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需求。

2.改革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以学术英语文献阅读与写作为主,融入思辨教学内容,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思辨能力;视听说课程采用《学术英语视听说》教材,培养学生在听英语讲座中的note-taking等技能,提高学术英语听力能力。教学内容以学术英语为主,为创新班学生学术能力的提升提供语言支持,帮助学生提高有效阅读专业文献、增强国际学术交流和学术论文撰写的语言综合技能。

3.更新教学模式。

根据创新班学生的特点与学习需求,英语教学手段拓展为课堂教学、网络自主学习以及第二课堂活动,实行多模态、交互式的教学手段;除了任课老师,还引入了外教与英语专业学生资源,专门为创新班学生开设《外教口语课程》和《英美国家概况》等语言与文化类课程,并由英语专业学生协助组织“英语角”、英语演讲赛等第二课堂活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自主学习中心、打造出集课堂学习、自主学习、网络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于一体的现代语言教育资源立体化平台,创建了“多媒体课堂教学+网络自主学习+第二课堂技能拓展”的“三位一体”互动式教学模式。

二、实施效果

创新班英语教学新模式实施以来,从相关班级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以及在各类英语竞赛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来看,教学效果显著。

首先,与往届创新班相比,实施创新班外语能力培养新模式的2014-2016级创新班学生的四、六级通过率有显著提高,具体如下表:

此外,英语文化讲座、英语角、英语演讲、写作、阅读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第二课堂语言技能拓展活动的开展,促进创新班学生参与各种英语课外活动和英语竞赛活动的积极性,在各类英语竞赛中成绩突出。2014-2017年期间,创新班参加“外研社杯”全国大学英语阅读、写作与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各类比赛荣获省级及以上奖项的学生人数从2014年的37人增加到2017年的388人,展现了创新班英语能力培养新模式的实施成果。

三、结语

创新实验班的英语教学目标不仅是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英语,还要为学生能够利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提供语言上的支持。因此,在创新班的英语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学术英语教学以及创新和思辨能力的培养。目前我校实施的创新人才外语能力培养的模式虽然已经初现成效,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为创新人才未来的深造以及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外语基础。关于创新人才外语能力培养的教学探索将进一步深入,以促进创新实验班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国家战略视角下的我国外语教育政策调整[J].外语教学,2014,02:40-44.

[2]陈效新,蒋凤英.理科实验班创新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09:80-82.

[3]姜慧玲.探索多种教学法在外语院校大学英语实验班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03:144-145.

[4]蔣拓新.卓越工程师班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7:134-135.

[5]曲鑫,张凤娟,王旭.“拔尖实验班”的大学外语培养模式探索和教学效果研究[J].中国外语,2013,05:13-18.

[6]庄智象.关于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J].外语界,2013,06:71-78.

注:本文系2013年度福建省教育厅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创新人才外语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A13701S)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张菁

理科实验实践创新英语教学论文 篇3:

重构培养体系夯实培养基础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摘 要: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大连理工大学坚持育人为本,实施质量兴校战略,一方面针对人才培养目标,以“131”方案实施为核心,构建了精英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依托研究型大学学科和科研优势,构建了十大育人平台。“131”方案的实施和十大育人平台的构建,打破了学科与专业之间、教学与科研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三个壁垒;理顺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一性要求与个性化培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五种关系;强化了资源、队伍和制度三方面建设,有效地夯实了人才培养基础,全面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培养体系;培养基础;培养质量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都突出强调了这一主题。近年来,大连理工大学坚持育人为本,实施质量兴校战略,一方面做好顶层设计,针对精英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学科和科研优势,构筑了十大育人平台,为精英人才的培养夯实了基础,提供了优质资源和良好环境。

一、以“131”方案实施为核心,构建精英人才培养体系

2008年,大连理工大学召开了历时两个多月的本科教育教学研讨会,围绕“实施精英教育,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培养新体系”这一主题,提出了以“一个目标、三种模式、一个体系”为重点的“131方案”。一个目标——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三种模式——多元化的培养模式、研究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模式;一个体系——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学校出台了《大连理工大学关于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若干意见》,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主讲教师队伍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国际化培养、第二课堂建设等八个方面制定了36条具体的实施方案和举措。

1. 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通识教育:根据通识教育目标,认真研究并理顺了通识与专业、宽泛与精深、个性与共性、单领域与跨领域等关系;规划了通识教育课程,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针对不同学科门类的知识结构,分别重点建设适合理工科学生和文科学生的若干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学校自2008年开始按学科大类(机械类、电气信息类、土建类、化工与制药类、数学类、物理学类、新闻传播学类等等)进行招生,按大类进行培养。低年级以通识教育为主,高年级以面向学科门类、学科大类和学科专业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为主。学生经过通识课程和大类基础课程学习后,可根据自己的志趣和潜质、爱好和特长,确定专业及专业方向。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学校依托应用数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其他理科的优势,设立了数学基地班、 物理基础科学班、化学基础科学班,培养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

复合交叉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试行“数学+金融、力学+X”以及“X+哲学”等复合交叉型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拓展了辅修和双学位专业,本科专业的75%面向所有学生开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辅修和双学位学习。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以大学生创新实验学院为依托,面向高考优秀学生,开设创新实验班。创新实验班按照机土类、电子信息类、化学化工类进行招生与培养,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采用研究型、实践型教学模式,从入学起,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拓展学术视野,并坚持学生创新实践四年不断线。

国内联合培养模式:学校与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高校间互派学生交流访学,积极为学生创造“第二校园经历”。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从高等教育国际化需求出发,设立了化工、机械、土木专业3个国际班,将国际化的教学理念、异国文化融于教学之中,从内容、语言、方式、文化等各方面与国际接轨,培养能够满足国家发展需要、具备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国际化的精英人才。国际班采用国际化课程体系,选用优秀原版英文教材,采用全英语教学方式,聘请国内外优秀师资承担教学,与本专业留学生一起上课。

2. 推行以“大班授课、小班讨论”为主要形式的研究型教学模式

学校推行探究式、讨论式、启发式的教学模式,通过采取设立研究型教学改革专项和研究型教学示范课程等举措,大力推进以“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为主要形式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大班上课教师讲深讲精,小班讨论学生思辨悟理。目前,学校有近300门课程探索和尝试了多种研究型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也建立了探究型课堂教学平台,包括:专题讨论式、案例式、自主学习式、角色扮演式、辩论式、情景式教学模式等,有效地激励、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3. 推进以促进学生特长发展与个性发展为目标的管理模式改革

学校实施“完全学分制”管理制,全面推行基于学分平均绩点(GPA)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完善与学分制配套的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制度。打破年级、专业、班级界限,实行全面的自由选课,实行“并行排课”,学生可“择师上课”;实行“循环排课”,学生可“择时上课”。

以学生为本,给每一位学生进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了优秀学生、学业专长生、专业兴趣生、学业困难生转专业的绿色途径。对于“学业优秀类”和“学科专长类”学生允许自由选择专业;对于 “专业兴趣类”和“学业困难类”学生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转专业。通过改革,建立了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特长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新机制,形成了“管理规范、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管理制度,为学生更好地成长和成才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

学校实行“两长一短”学期制,合理安排教学活动。长学期集中安排理论课程,短学期除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开设短学时课程、选修课程和重修课程和第二课堂活动外,还举办了夏季短学期教授系列讲座活动,讲座内容涵盖了自然、社会、经济、管理、历史、法律等内容。

二、以十大平台建设为牵引,提升精英人才培养水平

1.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为契机,构建校企联动教育培养平台

学校在13个本科专业和13个工程硕士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改革了传统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实践环节和企业学习的内容,构建了校企联动教育培养平台。

2007年开始,学校与广东核电集团公司签署核电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共同建设“中广核苏州核电学院”,成立了“大工—中广核”核电卓越人才培养班,每年派出相关专业近30名本科生到中广核苏州核电学院集中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和实践活动。2010年,学校与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三一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就联合进行人才培养、联合建立实验室、共同进行人员培训等达成共识,正式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大工——米其林”卓越计划班、“大工——三一重工”卓越计划班,与企业共同制订学生培养方案,联合开设课程。此外,学校还与相关企业联合建立了30余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卓越工程师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实习实践平台。

2. 以优势学科和高水平科研为依托,构建优势与特色专业平台

根据社会发展、国家和地方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要,依托学科优势,积极加强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化学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等一批优势专业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根据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等关系到未来环境和人类生活的一些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整合学校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教育教学资源,申报的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获得批准,成为全国批准设置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数量最多的高校。

3. 以公共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构建精品课程平台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主要制度”精神,提出了在岗教授、副教授每年至少主讲一门不少于32学时的本科生课程要求,并建立了教学一票否决制度。学校以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力度,启动并建设了144门核心课程,全面开通了“网上学习中心”平台,建立了专业核心课程教授负责制,建成了一批国家精品课程。学校面向学生受益面广的公共基础课设立荣誉课程,聘请本学科最优秀的教授担任荣誉主讲,采用“教授领衔,团队授课,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以教学水平最高、教学效果最佳、学生受益最大为教学目标。荣誉课程的“荣誉主讲”享受“当年津贴在教授本人原级别基础上上浮一级”的待遇。通过荣誉课程建设,数学、物理学科一批优秀教授走上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的讲台,深受学生欢迎。

4. 以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牵引,构建高水平实验教学平台

学校依托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建设单位和13个省级示范中心,构建了学校、学院和专业层面的三级高水平实验教学平台。

在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中,坚持“硬件与软件同步,改革与建设共进”的原则。学校设立了教改专项,鼓励教师积极探索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实验课程体系,开发前沿性实验项目,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内容;建立了理论教学主讲教师同时指导实验、实验中心设立教授岗位制度、实验室建设工作纳入提职考评体系并适当给予政策倾斜的一系列管理制度。重构了实验教学体系,使研究和创新型实验的比例达50%以上。全校共开设401门实验课,单独设课306门,实验项目数6000余项,出版实验教材77部,发表实验教学方面论文331篇。

5. 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开放式创新实践平台

学校依托创新实验学院建立了10个面向全校学生的校级创新实践基地,依托学部和院系建立了11个面向本院系学生的创新实践分基地,依托研究所(室)的科研条件建立了100多个各类研究小组,构建了三层次、开放式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创新实践基地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实践项目与科研密切结合,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理论创新与工程应用密切结合。注重创新方法的系统训练,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做中学”、“学中做”以及“做中思”、“思中做”的经历。学生自由进入实验室、自愿组成项目小组、自己拟定实验方案、自己准备实验条件、自主完成创新实验。参加创新实践的学生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1300余项,学生科技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700余项。创新教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6. 以大规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载体,构建自主式项目探索研究平台

学校实行4个“一”制度,要求每“一”名在岗教授、副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每“一”年至少提出“一”项适合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研究项目供学生选择,至少指导“一”名以上大学生开展创新实验研究。学校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实验活动,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7. 以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为动力,构建学科前沿实验平台

学校整合和引导一切资源(包括学科和科研资源)向人才培养资源转化,制订了有效政策,鼓励教师把有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实验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把各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并建立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的制度。学校精选来自重大科研项目、科学前沿项目,为低年级学生开设学科前沿实验课程,并纳入培养计划,设为必修课。目前,已开出40余门学科前沿实验课程,均由本学科的知名教授、博导、杰青、长江学者甚至院士亲自指导。学校利用短学期开展实验室开放周活动。全校所有的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科研实验室,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学生可以选做,也可以自己设计实验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8. 以校企合作共建为突破口,构建全天候实习实训平台

学校本着“互尽所长、互补所需、共同分担、共同受益”的原则,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建全天候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例如,学校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软件实习实训基地,由学校提供场地和部分指导教师,企业带着先进的实训理念、经验丰富的IT工程师和实训案例进驻基地。目前已与企业共建了6个校内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配有完善的内部管理系统和网络环境,采用模拟公司化的管理模式,将企业文化、职业素养训练、IT技能培训、业务流程实践等贯穿其中,使学生足不出校园就能真切体验企业文化氛围和工作环境,感受公司对员工知识结构、技术能力、团队合作的要求。企业的工程师参与整个实训的全过程,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扮演不同模拟公司的各种角色,参与项目开发和公司管理工作,从而锻炼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能力。

9. 以大学文化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文化育人平台

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文化育人为核心、以文化自强为途径,进一步修订学校的文化建设纲要,完善大学文化建设体系与运行机制,构建了文化育人平台,其主要内容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育高尚的师德文化;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文化类课程建设;依托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开展优秀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强化实践环节,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共建培养基地;开展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氛围;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拓宽文化育人的新阵地;推动文化“走出去”计划,与宾州州立大学和白俄罗斯共建孔子学院等。通过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长期建设,强化学生的“激情、梦想、责任、信心”教育,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境界”。

10. 以服务教师和教学为宗旨,构建教师教学发展平台

学校设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着重强化在区域和学校内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通过开展教师培训与指导、教育技术与服务、教学诊断与评价、国际交流与研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教学的辅助技术,维护教学的优秀质量,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学校培养了一支适应精英人才培养需要、师德高尚、教学有方、严谨笃学、情趣高雅的教师队伍,营造了教学相长的教书育人环境,搭建支撑高水平教学的软硬件平台。

三、结束语

多年来,大连理工大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把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精心研究,进行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131”方案的实施和十大育人平台的构建,打破了学科与专业之间、教学与科研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三个壁垒;理顺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一性要求与个性化培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五种关系;强化了资源、队伍和制度三方面的建设,有效地夯实了人才培养基础,全面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责任编辑:周 杨]

作者:朱泓 刘志军 李志义

上一篇:生产企业中的精益设备管理论文下一篇:制造工艺统计数据汽车电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