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的法学专业论文

2022-07-03

摘要:高校在新时期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课程越来越注重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法学网络课程建设和教学目前不能够完全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学习的需求,因此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该文介绍了高校新文科的内涵,分析了高校法学网络课程建设的意义,明确了当前高校法学网络课程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基于高校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法学网络课程教改的策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程建设的法学专业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程建设的法学专业论文 篇1:

地方高校法学专业设置律师方向及课程建设的探索

摘 要:地方高校法学专业设置律师方向能够彰显法学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学生从事律师职业的心理准备。法学专业设置律师方向必须具备区域经济条件、教学资源条件和社会合作条件;其课程建设必须强化人文素质课程设置,增加应用型知识的专业课程,课程大纲必须刚性规定应用型知识点的讲授数量、案例讨论内容及所占课时,构建“全学程”实践课程体系。

关键词:课程建设;地方高校;法学;律师

根据国家本科专业目录,法学学科只有一个专业,即法学专业。这种专业设计明显是以“宽口径、厚基础”为指导思想的。但是,由于当前社会服务的要求日益多样化、个别化,所以国家高等教育政策又倡导在宽口径培养的基础上“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的做法[1]。根据这一政策,对法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在高年级(大三开始)按方向进行培养。下面仅就地方高校法学专业设置律师方向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地方高校法学专业设置律师方向的意义

(一)有助于彰显法学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展法学教育以来,对于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争议不断。各法学院一般都将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专门人才”、“高级人才”等等。这种界定不具体,不符合法学专业的特质,也不能很好地规范法学人才的培养活动。目前,法学教育界基本形成共识,普遍认为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于法律职业人才。之所以这样定位有如下两个原因。首先,高等教育的“专业”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是以学科为基础,对应社会特定的职业需求,把相关的知识组合成若干课程的体系。“专业”必须解决某种社会职业对于人才的规模性需求。在此方面,法学专业也不能例外。其次,法律的功能在于执行和应用。社会上执行和应用法律的活动本身是一种职业。正是社会对于法律职业人才的需求,才催生和促进了法学教育。所以,法学教育必须根据法律职业的基本要求来培养人才。

当前,将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职业人才也得到了国家的承认。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第二条规定:“法学教育应当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要适应多样化法律职业要求,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化学生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法律职业的种类很多,如法官、检察官、立法机关和法制行政部门的公务员等,而律师是最具代表性的法律职业。所以,以律师为培养目标的教育,最能突显法律的职业教育特质,能够克服以往法律教育纯理论化、抽象概念化和远离法律实践的弊端。在当今中国法学教育全面转向职业教育的前提下,地方高校法学院开设律师方向,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法律职业的同质性和知识背景的同一性,导致律师人才与法官、检察人才具有互换性。在中国,高水平的律师通过公务员考试就能成为法官、检察官、立法机关和法制行政部门的公务员。所以,可以说培养律师人才就是培养法律职业的人才的代名词。

(二)符合分类培养法律人才的改革思路

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要求高校要分类培养法律职业人才,并把培养卓越法律人才分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高端涉外法律职业人才”和“西部法律职业人才”。这明显是以职业特点为标准对法律人才培养所做的分类。这三类人才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应用与复合”。但是,这三类人才类型的内部也必须目标多元,规格个别化。“在全球化背景中的法学教育要完成的使命是发展一套成熟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之一就是在保证基础性法律人才培养适格的基础上,鼓励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化和多元化”[2]。当前,分类培养是国家法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思路。落实到具体高校的法学院,分类培养与本科“低年级宽口径培养高年级灵活设置方向”具有异曲同工之效。本科“低年级宽口径培养高年级灵活设置方向”是全面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3]。“低年级宽口径培养高年级灵活设置方向”,既是社会需求差异化、个别化、多样化对于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发展差异化的必然要求。多样化应当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显著特点[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高校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为所有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创造机会,为所有学生选择提供有效的专门指导,要为所有学生的公平选择提供制度保障。”实施差异化分类培养,就是对“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最好应答和诠释。高校应当尽可能地尊重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现状,制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对应社会需要多样化、学生发展差异化有两种方式:一是不设方向的“宽口径、厚基础”的方式;二是“低年级宽口径培养高年级灵活设置方向”的方式。前一种是让学生自我发展个性、自我选择发展方向;后一种是引导学生差异化发展。地方高校法学专业设置律师方向就是后一种方式。

(三)有助于突出地方高校法学专业的办学特色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日益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创意化的趋势。因此,突出办学特色、培养个性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2012年3月21日印发的《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教高[2012]5号文件)第三条第(一)项规定:“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要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各具特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办学特色是高校扭转和克服“办学千校一面、培养学生千人一面”的突破口。特色就是优势,特色是个体存在的根据,特色更是创造力的源泉。突出办学特色是地方高校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道路。

地方高校突出办学特色的路径很多,其中对本校的长线专业进行调整并设置特色的专业方向是重中之重。在调整和设置专业方向时,地方高校一定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目前全国地方高校法学专业设置方向的情况大体如下:一些理工、农林类院校设置了知识产权法方向;医学类院校设置了卫生法、法医学、司法鉴定、犯罪心理学等方向;财经类院校设置了经济法方向;海事、海洋大学设置了海商法、海洋法方向;外语类院校设置了国际法学方向;一线城市或其他律师业务发达大中城市的大学开设了律师方向。高校根据自身优势来调整或设置专业方向,能高效率地整合和利用资源,可使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差异化、知识背景个性化。这十分有利于满足社会对各种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需求。

法学专业设置的培养方向,一定要立足于宽口径的法学学科之上。律师方向的设置,并不窄化专业的口径,而要以宽口径培养为基础。本方向的学生在大一、大二所前修的基础课是法学16门主干课程,其必须做司法考试准备,这能确保其知识背景的综合性。对于律师方向学生更应当加强应用性和复合性知识的培养,更注重对其进行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培养,这正是律师方向彰显特色的地方。

二、地方高校法学专业设置律师方向的条件及实践效果

广州大学是广州市政府所属的地方高校。其法学专业自2008年开始设置律师方向,每年招生40—50人,现已经有两届毕业生。下面以该校6来的办学经验为依据,论述法学专业设置律师方向应当具备的基础条件及毕业生培养质量的实践效果等问题。

(一)地方高校法学专业设置律师方向的条件

1.区域经济条件。地方高校法学专业设置律师方向必须以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直接动力,必须坚持区域特色,体现区域特色。设置律师方向的地方高校应当是位于一线城市或其他经济高度发达、服务业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大城市内。虽然这些城市的大量诉讼类律师业务可能由全国各地的精英人才来承担,但是本地成千上万家中小民营企业内部的法律事务外地来的精英人才可能不屑于做。本地方高校培养的律师人才可以填补这一职业空白。在为本地企业培养法律人才方面,地方高校明显具有地利的优势。

2.学校教学资源条件。设置律师方向的法学院必须具有良好的律师学教学优势,其中设有律师学院是开设律师方向的重要条件。现在,广州等一线城市和其他经济发达城市的大学都设立了律师学院。律师学院一般承担三项律师教育任务:一是律师岗前培训;二是律师继续教育;三是律师学历教育。另外,律师学院还承担律师学理论与律师实践问题研究的重任。这项任务最终也能为律师教育提供教学资源。以广东省为例,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都设有律师学院。这类高校的法学专业开设律师方向就具备了最基本的教学与科研条件。

3.社会合作条件。地方高校的法学专业设置律师方向,必须得到当地司法行政机关、律师行业组织及大型律师事务所的协助。首先,律师学院的设立,必须得到当地律师协会、当地司法局的支持。这些行业组织和行业管理机关不但要授予本地方高校从事律师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资质,而且必须把律师行业的培训费划拨给该高校作为办学经费。这是律师方向办学的基础性条件。其次,律师协会和司法行政机关必须选派具有丰富从业经验和较高学识的著名律师做兼职教师。按律师方向培养学生,需要开设系列的律师执业技能和律师职业道德、素质方面的课程。这类课程必须由从业经验丰富的律师来担任。但是,著名律师往往业务繁忙,让其长期、固定地抽出时间到高校上课几乎不可能。这就需要为每一门课程聘任多位业务、学识水平相当的律师做兼职教师。根据广州大学律师方向授课的经验,每年需要70名左右的著名律师、优秀法官等做兼职教师。对这些兼职教师必须制定考核评价机制,畅通淘汰、引进机制。所有这些事项,都必须得到律师协会和司法行政机关的支持。最后,律师方向的学生必须到律师事务所跟随律师进行办案实习。要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必须建立多家律师事务所的实习基地。广州大学律师方向学生的办案实习,每年需要20多家大型律师事务所的支持。

(二)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律师方向的学生培养效果

广州大学法学专业自2008年开设律师方向以来,已经招收律师方向本科生6届近300人,其中毕业学生80余人。下面以广州大学律师方向学生为例来说明地方高校按律师方向培养法律人才的效果。

1.高中毕业生报考的积极性较高。根据6年来的招生统计数据,报考律师方向的学生明显比报考“大法学”的学生比率高①。前者的录取分数明显比后者高。根据招生政策,广州大学每年必须向广州市投放60%的招生名额,向广州市以外广东省地区投放20%,向广东省外投放10%。从历年的招生情况来看,录取广州市的“大法学”学生要比省内二本线平均高20分,而律师方向平均要高25左右;录取广州市外的广东省其他地区“大法学”学生的分数要比省内二本线平均高30分左右,而律师方向平均要高35分左右;录取广东省外的“大法学”学生要比当地一本线平均高20分左右;而律师方向要高25分左右。

2.社会对于律师方向的认同度较高。人们都普遍接受一个道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依此类推,我们也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越是特色的就越是被普遍接受的。”全国设置律师方向的法学院并不多,相对而言,广州大学法学院设置律师方向就成为一种特色,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2012年1月,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专程来到广州大学考察律师学研究及律师方向学历教育情况。另外,广州大学律师学院及律师教育在法学教育界的知名度较高。可以说,律师方向的设置为广州大学法学教育形成特色、树立品牌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3.学生的职业技能明显提升。广州大学法学院为律师方向的学生开设了一批针对律师职业特点的课程,包括律师模块课程、跨学科人文基础课程、“全学程”实践课程等。这些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批判和跨学科思维,注重综合性职业知识传授,注重实践性技能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注重强化实践教学,注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课程的培养,学生的上述职业能力明显提高。

4.学生对从事律师职业的心理准备明显增强。按律师方向招生,学生入学前就确定了律师职业的方向。经过在校四年的以律师职业方向为目标的系统培养,学生对于律师职业方向有进一步认识。在大三学年,律师方向学生必须到律师事务所实习一个月以上。在实习期间,学生可跟随律师办案或者在律师的指导下抄写两件律师办案卷宗并写出办案心得。通过这一个多月的实习,学生对于律师执业的环境有了切身体会。学生在实习期间已经看到了律师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和执业难度,这反而为学生毕业后将要从事该职业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通过四年职业教育的引导,律师方向毕业生的就业意识有明显转变。到基层去、到公司企业去、到发生争议最多的地方去,往往是他们就业的选择方向。

三、加强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律师方向课程建设的路径

通过六年的实践和探索,广州大学在律师方向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如下经验:紧密围绕提升学生律师执业能力的需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充分发挥校内外的优势资源,适当开设跨学科课程,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大幅度增加应用型课程,对每一门课都增大传授应用型知识的分量,实施以案例教学为核心的系列教学方法改革,全学程不间断开展实践教学,开发优质教学资源,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打下坚实基础。

(一)强化人文素质课程设置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通过系列课程的教学来不断提高的。素质就是一个人的身心修养。它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特定品质。它来源于知识,来源于自我参与社会实践的体悟。一个人一旦具有了较高的人文素质,可以按着社会规则,充分运用、拓展所学知识,不断增强个人能力。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摄取广泛的知识,是提升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律师方向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是一个值得通过实践不断研究和总结的课题。广州大学对于律师方向学生的要求是:(1)除了完成通识类必修课程以外,还必须跨学科选修6门通识类课程。学生可从学校开设的300多门通识类课程中任选6门。(2)必须完成两门法律方法类课程,包括法哲学、法律方法论等。

(二)增加应用型知识的专业课程

律师方向的课程体系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专业基础课程,二专业选修课程,三是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等16门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即跨模块课程,包括法社会学、比较法学、物权法学、合同法学、证据法学、经济犯罪专题、犯罪学、刑事侦查学、司法文书写作、税法学、刑事侦查与司法鉴定实验、法律逻辑学、侵权责任法学、婚姻法与继承法学、外国法制史、比较宪法学、国际仲裁法学、世界贸易组织法学、国际知识产权贸易制度、英美商法(双语)、司考刑法导论、司考民法导论、司考诉讼法导论、司考三国法导论、司考宪法与行政法导论、司考商法与经济法导论、法律诊所、保险法学、法哲学、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专题、法学英语、法律方法论、西方法律思想史、仲裁法、外国刑事诉讼法学、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公司法学、社会保障法学、公安学、宪法案例评析、外国刑法学、房地产法、国际刑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国际民事诉讼法、国际金融法、海商法、刑法分则解释学。广州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律师方向学生从上述课程中任意选修30学分。

专业技能课程亦即律师模块课程,包括中国司法制度、律师学、劳动纠纷律师业务、金融律师业务、房地产律师业务、律师口才与律师业务谈判、辩护学、比较司法制度、律师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比较律师制度、企业法律顾问、律师合同业务技能、律师代理学、海事海商律师业务等。律师方向学生必须从中选修8学分。

(三)课程大纲重点内容突出

如果把人才培养方案比作宪法,那么课程大纲就好比基本法。它规定了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讲授知识点、所占课时、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内容。法学课程大纲把法学知识在有联系的各门课程的内容之间进行切割,确定某一个法律知识点在哪一门课程里讲授,此内容在另一门课程中就不要讲授,以避免重复。律师方向课程的大纲应重点突出如下两个方面内容。

1.刚性规定应用型知识点的讲授数量。2012年3月21日印发的《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教高[2012]5号)文件第三条第(一)项第3段规定:要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优化知识结构,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我国传统的法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偏重于学术性知识,对于每一个问题都要讲清沿革、意义、价值、本质、特征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与该知识的应用有一定联系,但并不是应用本身。律师方向课程必须紧密联系社会需要,直接回答该知识如何应用。因此,律师方向的教学大纲必须规定:讲授的内容全部都是应用型知识点,其所用占课时应当相对地增加。所谓相对地增加就是在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少或取消“沿革、意义、价值、本质、特征”等学术型问题的讲授,把节约下来的课时用到应用型知识的讲授上。律师方向的教学大纲还应当规定,必须把实践中最新出现的典型性新问题纳入课堂。

2.刚性规定案例讨论的内容及所占课时。2012年3月21日印发的《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教高[2012]5号)文件第三条第(一)项第3段还规定: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法律案例教学是符合法律知识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法律本来就是将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案例通过归纳、整理而上升为一般性规定的东西。通过案例来掌握法律,最符合法律规则生成的路径。因此,律师方向的教学大纲必须刚性地规定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案例教学所占课时,事先规定好教学案例内容和案例个数。教师授课前,必须提前将案例发给学生,让学生事先分组讨论,上课时让学生发表关于案例解决的方案,然后教师点评。学生通过思考案例解决方案,讨论、感悟法学知识、培养对法律事实的认知和处理能力。

(四)加强课程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

1.教材建设。编写教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律师方向课程的教材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特色的案例教材;二是律师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教材。对于第一部分教材,可对刑法、民法、刑诉、民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产权法、商法、合同法等专业基础课编写课堂案例研讨教材。编写此类型教材的指导思想是:要选择较疑难的案例,对于案例的叙述部分尽量简短,对于案例的解决方案一定有争议,一般要有两种以上观点,并写出每一种观点的根据。教材不给学生一个固定的答案。这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第二部分教材主要包括劳动纠纷律师业务、金融律师业务、房地产律师业务、律师口才与律师业务谈判、辩护学、律师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律师合同业务技能、律师代理学、法律文书写作技能、法庭辩论和控制技巧、证据的收集和分析技能、案例分析技能、法律信息整合技能等课程。编写这部分教材一定要由校内专任教师与实务部门的专家型律师联合编写,切实增加教材的现实针对性和应用性。

2.教学资源建设。高校的教学资源一般特指除教材以外对于教学起重要作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料等,包括实验室、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视频等。律师方向课程的最有效的教学资源是模拟实验教学。这种实践课程包括模拟法庭和模拟办案流程与办案技术。前者比较普遍,这里不作叙述。后者是法学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建设一个法学模拟实验室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配置40至60台电脑,与校园网联结;二是购买法律实践模拟软件;三是购买案例类型库或案件审判纪实录像资料。律师方向的实践课程可在电脑和网络上通过模拟手段来完成。

(五)构建“全学程”实践课程体系

所谓“全学程”法学实践课程体系,特指为法学专业律师方向的学生设置的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不间断地进行校内模拟实习与到法律实务部门实习的系列实践课程的有机组合。法学专业学生的课外实践非常重要。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规定: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确保法学实践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不少于总数的15%。加强校内实践环节,开发法律方法课程,搞好案例教学,办好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充分利用法律实务部门的资源条件,建设一批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开展覆盖面广、参与性高、实效性强的专业实习。广州大学为律师方向学生开设的“全学程”实践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大一的读书报告,大二的结案报告、模拟法庭,大三的法律诊所、鉴定与侦查实验、学年论文,大四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等。这些实践课程有教学大纲,严格考核其教学过程,有固定的教师指导。

注释:

①这里的“大法学”指的是法学专业不分方向。报考比率是

指报考学生数与拟招生数的比值。

参考文献:

[1][3]关于全面推进广东省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的若干意见[Z].广东省教育厅文件(粤教高[2102]

5号).

[2]万猛,李晓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转

型[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

[4]杨晓翔,温步瀛,钟春玲.地方“211工程”高校多样化人

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以福州大学为例[J].中国

大学教育,2012,(10).

作者:邓成明 邵维国

课程建设的法学专业论文 篇2:

基于高校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法学网络课程教改研究

摘  要:高校在新时期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课程越来越注重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法学网络课程建设和教学目前不能够完全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学习的需求,因此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该文介绍了高校新文科的内涵,分析了高校法学网络课程建设的意义,明确了当前高校法学网络课程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基于高校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法学网络课程教改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新文科建设   法学   网络课程   教学改革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Law Network Cour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Xiaojuan

(Law Schoo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Pingdingshan, Henan Province, 467044 China)

當前,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应用,高校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越来越注重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建设网络课程能够为培养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人才所服务,能够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给了学生较大的自由选择和学习的空间,因此必须要加强高校法学网络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改革,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1  高校新文科的内涵

文科也就是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重要工具之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当前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高校传统文科教学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提出高校新文科建设,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的高校文科专业。在当下,高等教育最为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而文科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养成高品质的人文素养,把握社会生存以及交往的各种能力。然而,部分高校忽视了人文社会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出现了文科被边缘化的现象,教育教学功能的定位不够明确,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新文科建设要为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服务,要在理论、机制、教学模式等方面寻求创新和突破点;同时,要实现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发展,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2  高校法学网络课程建设的意义

2.1 不受时空限制,辅助于课堂教学

由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的教学,不需要固定在一定的场所、一定的时间之内,所有的学习者只需要有网络就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一种开放化的教学模式。网络课程的建设能够满足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需求,也能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如果学生在课堂之上有不明白或者没有听到的内容,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进行反复的学习,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的实现。与此同时,网络课程的建设,教师可以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团结协作的学习空间和环境,从而能够很好地加强学生与学生或者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够辅助课堂教学。

2.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以往的高校的课堂教学大多数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属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导致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经过课堂教学的改革,高校教师也采取了以“学”为主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但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和实践。而法学网络课程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传授方式,教师可以借助网络空间将文本、视频、音频等的教学资源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性,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另外,通过精心设计网络课程,可以将完整的授课过程上传,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对学习内容进行把握,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3 加强师生交流与合作,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高校中,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逃课缺课等现象时有发生,与之相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此也有比较大的关联,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不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欲望,久而久之,就会使其产生厌学的心理。法学网络课程的建设,能够让教师更好地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比如:教师在通过网络课程授课时,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和相关设备如弹幕、留言板等,与学生进行实时的交流和互动,这能够便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接下来的教学提供相应的反馈,及时地解答学生的困惑和问题,能够真正意义上启发学生的思考。另外,教师与学生还可以围绕课程内容展开讨论与交流,实现教学相长,这就能够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4 满足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知识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在学习方面会有不同的学习需求。班级授课制的线下课堂教学方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将知识传授给较多的人,但是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也就会导致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然而,网络课程教学能够有效地打破这些学习模式的弊端,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上拥有更大的选择权和自主权,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进行相应的学习,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同时,完善的网络课程除了能够传授基础的课程知识,还可以提高丰富多样的拓展性学习内容,学生可以进行自主的选择和学习,能够实现因材施教,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  当前高校法学网络课程教学的现状

3.1 网络课程建设的水平不高,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

网络课程建设是一项十分庞大且复杂的工程,工作量巨大,需要教师投入许多的精力,具备专业化的知识,很多时候更是需要一个教学团队的共同协作。当前,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之内,法学网络课程的建设水平不高,内容堆砌的现象较为普遍,没有构建有效的网络教学情境。在网络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能够很好地借助网络化的优势资源,在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需求、教学目标等要素之上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习情境等的构建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意义建构的有利条件,教师如果只是将教材或者教案上的内容以网络化的内容呈现出来,那么这样的网络课程建设是没有实质性作用的。当前高校法学网络课程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较低,很多学生参与网络课程学习只是遵循于完成课程学习的要求,而不是发自内心真正喜欢学、想学[1]。

3.2 网络课程建设流于形式,更新缓慢滞后

在网络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课程设计者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基本学情、兴趣以及特点等因素,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将重心放置于课程的申报以及评审之上,而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和使用感受,导致课程建设往往流于形式,不能够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作用。与此同时,由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工作重心的限制,很难建设出高质量的网络课程,他们并没有将其作为一项系统的工作来对待,学校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动力不足,导致网络课程的内容更新缓慢滞后,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2]。

3.3 网络课程教学内容较为单一,与学生互动功能不强

网络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学资源丰富、可以实现多样化的教学,然而当前部分高校的网络课程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更多的是呈现课本上的内容,没有将视频、图片、音频等多种教学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没有能够借助于网络化教学的优势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设计。与此同时,在进行常规的教学之后,也没有能够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拓展学习内容,因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在网络课程平台有微信、QQ、留言板、反馈等的互动窗口,但是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处于形同虚设的状态,没有实现网络课程的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也缺乏应用的教学反馈机制,没有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功能,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强[3]。

3.4 网络课程质量评价单一,目标导向存在偏差

网络课程是决定高校法学网络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对于课程质量的评价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反馈作用,当前针对于网络课程质量评价较为单一,不能够很好地为课程质量的改进和完善提供服务,有关于网络课程质量评价的指标也还在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之中,没有构建一个完整的网络课程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对其进行评价。另外,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部分高校的法学课程建设没有明确的目标,更多的是依据于相关的主管部门和评审机构的要求进行设计,没有实现网络课程共享化、多元化等特点,不能够为学生的學习提供很好的引导和帮助,导致网络课程建设的目标导向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不能够为提高法学网络课程教学质量而服务[4]。

4  基于高校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法学网络课程教改的策略

4.1 转变教师的网络课程建设观念

高校在进行法学网络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转变教师的网络课程建设观念,要让教师形成正确的认识。网络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师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建设思想,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网络课程学习兴趣,提高网络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让网络课程教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5]。网络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要坚持利用网络课程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要注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这样能够更加容易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从而能够提升法学网络课程教学的效率。总体而言,高校教师必须要转变网络课程建设的观念,不能够让其流于形式,仅仅只是为了申报项目等,而是应当借助于网络课程来辅助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网络课程学习的兴趣,打造高质量的网络课程,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做到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教学的关系,做到优势互补,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6]。

4.2 明確网络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

高校在开展法学网络课程建设和教师进行网络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实际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教学之间的差异和优势,要做到明确网络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与学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而且倾向于传授一些偏概念性的知识技能,而网络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非机构化的学习,这两者在教学方式和目标上是存在着一定程度差异的。因此,在确定网络课程教学的目标时,必须要明确两者之间的差异,做到实现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教师要借助网络课程教学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发展。网络课程教学是一个持续性的、动态性的过程,教师除了开展基本的教学,还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拓展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和发展。网络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是十分漫长且连贯的过程,教师必须要明确其教学的目标,并且借助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为学生的成长和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服务,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网络课程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网络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7]。

4.3 组建团队精心设计网络课程

在进行高校法学网络课程建设时,高校要注重组建高质量的教师团队,共同来为网络课程建设服务。网络课程建设是一项工作量十分庞大、持续时间长、难度较大的工作,多名老师共同为法学网络课程建设服务,能够有效地聚集各方面能力条件突出的教师,让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这样能够丰富网络课程建设的内容,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教师的工作压力。在网络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系统中添加相关的助教功能,协助其开展课后答疑、反馈等活动的开展,保持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与此同时,教师团队必须要投入较多的精力去打造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在实现基本教学内容目标以外,还要为学生拓展相关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自主地选择,发挥网络课程教学的共享和互动功能,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此外,教师应当依托于网络教学平台教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从而构建高效的、适用于个性化发展的学习方式,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8]。

4.4 构建网络课程质量评价体系

构建网络课程质量评价体系能够更好地检验课程建设的质量,也能够为促进网络课程设计、开发以及应用水平为服务。因此,高校必须要注重构建一个完善网络课程质评价体系,要让各相关的主体都参与到网络课程质量评价的过程之中。首先,高校要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对网络课程的内容进行评价,包括网络课程教学的目标设置、教学内容与目标之间的符合程度、学习资源的提供、拓展学习和辅导等方面,同时也要组建相关的教育技术团队对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评价,包括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网络交互、教师提供教学资源的丰富和支持程度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等;教学管理在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学校还应当组织相关的教学管理人员进行评价,主要针对于网络课程的相关教学管理间评价,例如: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学习效果的评测、学生的反馈等;学生是网络课程学习的关键主体,因此学生也应当参与到网络课程质量评价的过程中来,学生是网络课程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应当主要针对于课程的实用性、教学性等展开评价,这样才能够为更好地改进和完善网络课程建设和教学服务。

5  结语

网络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当前高校法学网络课程教学还存在教学目标偏离、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网络课程建设质量水平不高、网络课程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因此,高校必须要转变教师的网络课程教学观念,明确网络课程建设的目标,打造高质量的法学网络课程,构建一个完善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网络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万国,兰刚.地方高校新文科专业建设策略[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3):117-126.

[2] 来阳,韩璐.“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13):164-169.

[3] 杨维东,董小玉.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困境与优化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9(10):48-50.

[4] 张艳超.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9.

[5] 冯永华.视域融合下的慕课开发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8.

[6] 宋雪龄.高校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

[7] 刘鑫,唐自政,潘樾,等.新文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以皖西学院为例[J].皖西学院学报,2020,36(5):1-6.

[8] 林建胡,陈志勇.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新工科专业内涵式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9):87-89,95.

基金项目:河南城建学院2020年校级网络课程立项(项目编号:J-X2020242)。

作者简介:张晓娟(1982—),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法。

作者:张晓娟

课程建设的法学专业论文 篇3:

女性学课程建设样本的本土经验与解读

[摘 要]本文以上海政法学院女性课程为样本,对女性学课程建设进行解读,其中包括课程体系与内容的发展脉络、师资队伍建设、知识传授与价值认同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女性学 课程建设 社会性别 女性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陈晓敏,上海政法学院女性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上海 201701)

随着女性(妇女)问题研究、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高校新开设的课程中,女性学类课程(包括社会性别学类课程)开始得到关注。近二十年来,开设女性社会学相关课程的高校日益增多,以其“女性内容、女性视角、社会性别视角”等三大特征,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女性社会学正在成长之中。“到2003年6月,据不完全统计,开设与女性社会学相关的本科生课程和设立硕士生专业方向的大专院校已达十六所左右”(王金玲)。现在的统计,将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女性学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由课程的开设期发展到建设期。那么,如何进行女性学课程建设,使女性学课程主流化、具有生命力,是每个开设女性学课程者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仅以女性学课程一个样本的本土经验,即笔者所开设的女性学课程为例,对女性学课程建设予以解读和思考。

一、从女性到社会性别

(一)开设一门讲女性的课程

每一个从事社会性别研究的人都知道行动的重要性,作为高校,最重要的行动就是开设课程,通过课程教学传播知识理念。那么,女性学课程讲什么,在女性研究边缘化的背景下,既是一个内容框架问题,也是一个方法策略问题,更是一个课程自身发展的过程。同许多高校一样,我们的女性学课程也是以讲“女性是什么,女性什么样,女性怎么样,女性如何发展”为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的“女性学概论”为起点。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定位于:掌握女性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和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性别平等意识和性别敏感,主要是一种女性的性别敏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分析人的生存与发展、女性的生存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从法律、政策和制度等多层面解决现实中的女性问题。教学内容以“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女性”为指向,力求“使学生知道女性由于共同的生理特征,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在社会演进中又面临着共同的议题;了解女性社会学的内容、研究对象与意义;认识女性的本质与特征,掌握研究女性社会学的方法,并探寻女性生存与发展的特殊性,展望女性的未来与发展”。这样的课程内容给大学讲坛带来了“新鲜”感。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在开设女性学课程的初期,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带着疑惑和好奇来听课的。授课中,虽然也涉及社会性别,但仅仅是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现在回头看,当时讲得还很肤浅,但毕竟迈出了第一步,而且是开创性的一步。

(二)引入社会性别理论与方法

随着社会性别理论研究的深入,特别是笔者参加了美国密西根大学一上海复旦大学举办的社会性别博士课程班的学习,系统学习了社会性别理论方法,社会性别意识有了极大的提高,社会性别的自觉在逐渐养成,使女性学课程具有了社会性别意识。授课的关注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社会性别意识的培养和社会性别理论方法的传授。通过学习使学生建立起关于社会性别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社会性别的基本研究方法;通过个人经验,阅读,理解、分析和反思社会性别的建构过程,反思和批判社会中社会性别现象,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为社会性别研究的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使课程对学生具有普适性,具有吸引力,并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到课程中来,在开设两轮“女性学”之后,将课程名称改为“女性与城市发展”。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认识和分析社会性别,了解社会性别的基本方法、社会性别的基本理论;从身体和认同的角度分析社会性别构建的过程,分析社会性别视角中的性别问题等。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定位于:使学生能够掌握社会性别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视角,并能运用社会性别的方法和视角认识女性,观察和思考城市社会、城市发展;了解和认识女性与城市发展的相关性,了解和认识女性在城市发展中的状况、作用、地位以及面临的问题;能够运用社会性别的理论和视角分析和阐释女性与城市发展的相关性;能够反映在城市发展中“女性群体”的特征和具有典型性、规律性的事件;能够将与课程讲授所涉及领域的最新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随之带来的效果是,不仅是学生的听课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听课学生的性别比也发生很大变化,从男生寥寥无几,到男女生基本持平。另外,人数有了翻倍增长,从最初的三四十人,到现在的近二百人,来自学校多个专业,获得了普遍认同。

从讲女性到引入社会性别的理论与方法,不仅仅是内容的变化。更主要的是一种跨越,找到了女性学支撑的根基与本质、根本价值取向与意义。

二、从个人到团队

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三大要素,其中,课程建设是前提,教材建设是基础,队伍建设是关键,三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女性学亦然。特别是对于女性学这样一个非“应用”性的、跨学科的新兴学科,加强学科建设、整合资源显得特别重要。

课程建设,需要一个课程群的支撑,而这个课程群的后面是一群人,是一个团队,需要有足够的人在讲这门课,一批人进入这个领域。悉数那些成熟、发展的课程,都有一个团队在支撑和经营,全国女性学课程建设发展的实践也是如此。女性学课程开设过程不仅仅是女性知识传播过程,更是女性学的探索创新过程,其中包括课程团队的建设,女性学课程建设需要团队的力量去推动。

从宏观上讲,一方面女性学团队建设应是跨国界的学科队伍建设,目前我国女性学课程的发展已从中受益;另一方面是本土团队的构建,省际、校际间的合作,组织、形成合力进行整体推进。当然所有这些需要落实到具体的学校之中。如前所述,由于女性学还是一个新兴专业,在学科目录中还没有被列入,女性学师资还寥寥无几,要建设女性学的课程团队,需要加强校内各专业间的资源整合。

笔者做法是,首先在2003年初成立了“女性研究中心”。当时我校还是一个单一法学专业的院校,开设女性学课程缺少专业学科基础,通过组建女性研究中心,将我校热心于女性研究的人员组织起来,通过开展讲座、课题研究、学术沙龙等活动,进行社会性别的熏陶和培训,形成了我校最早的女性研究骨干队伍,为以后课程的开设做了铺垫。在成立女性研究中心之初,就将“女性研究的团队建设,推动女性学学科建设”作为本中心的一个主旨。不久,便申请开设了“女性学”公共选修课。当时讲授这门课的只有我一个人,女性学在校

园中的知者也为寥寥。随着我校社会学系的建立,使女性研究队伍得到了扩大,形成了以社会学专业为依托的女性研究中心。为了使更多的教师进入女性学课程中,使女性学课程具有开放性、容纳性特点,将原“女性学”课程名称改为“女性与城市发展”。这样,一个以社会学系教师为主,包括城市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犯罪学等多种专业背景构成的课程团队基本形成。课程以专题的形式,以女性、城市发展为主题、为链接,运用社会性别的视角讲授和探讨女性与城市发展的相关问题。于是一个个鲜活的各具特色的专题产生了:“城市女性发展新空间”、“大众传媒构建中的城市女性”、“海派文化中的城市女性”、“城市女性心理调适”、“城市女性犯罪问题研究”、“西方女性与城市发展”、“女性成才与女性发展”等,讲授这些课程的都是具有教授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是各个专业中的精英。在发挥每个人优势和特长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在每一个专题中,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把自己最有研究的部分在“女性与城市社会”这个主题下展现出来,内容丰富,知识含量高,视野开阔,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广泛的适应性,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认同。在全校的公共选修课中声誉极佳,也使授课教师备受鼓舞。

目前,这门课程日趋成熟,已经形成了一支稳定、高质量的女性学教学团队。

三、从知识传授到价值认同

女性学学科建设是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其中包括对学科理念、方法的接受和认同。因为女性学的理论本质最终归结是社会性别,充满着对传统思维、方法的质疑、批判、颠覆,即使是自以为观念很现代的人,在社会性别观念面前,往往一不小心就陷入传统社会性别的窠臼之中。女性学的课程、教材和队伍建设伴随着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转变(包括知识结构、制度及政策的转变和变化)而发展,将其内化为自觉行动,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女性学或者说社会性别,作为边缘性学科的批判性、质疑性、颠覆性恰恰给我们带来了无限发展的空间。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经验分享、审视探讨,既能体现女性学学科自身所具有的探索真理与自我认识的特质,又能展示师生之间精神追求的可能性和选择性,同时,也将授课过程作为价值认同的过程。教师间的互相交流、积极探讨,推动了科研的发展。另外,在学生中培养了一批热心于女性研究的骨干,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正如有学生所言,社会性别视角为他们“开启了一扇窗户”。

从大学教学理念的变迁来看,女性学教育者也应树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并重的观念。随着社会性别理论与教学的发展,女性学课程体系需要做许多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正如王金玲所言:“建设和发展具有本学科特征和本土特征的中国大陆女性社会学;在学科领域展现一种自我的存在与价值,确立自己的独立地位,向国际社会提供一种中国大陆的学科建设经验,已成为摆在中国大陆女性社会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此外,“妇女研究会曾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根本影响,这种影响深入到大学的方方面面……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关于课程的改变,反映了妇女研究会的最根本的目标:发展妇女的潜能,展示她们先天具有的力量”。美国的经验对于中国不仅具有启发和示范作用,而且正在成为中国的本土经验与实践。

注 释:

王金玲.中国大陆女性社会学课程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J].妇女研究论丛,2004,(2).

沈睿.美国大学妇女研究学的发展[J].中国女性主义,2006,(春).

参考文献:

[1]王 政.杜芳琴.社会性别研究选择[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1998.

[2]吴来苏.对《女性学》教学目标的本土化探究[J].中国女性主义,2004,(秋).

[3]陈 方.关于女性学课程整合的思考[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2).

[4]降红燕.关于“女性学”课程教学理念与实践的探索[J].中国女性主义,2006,(春).

[5]魏国英.女性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李小江.文化、教育与性别[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陈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