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财务管理论文

2022-04-1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与国际经济的结合,国内许多企业均通过收购海外公司的方式“走出去”,形成了跨国的企业集团。然而不同的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则成为这些企业集团进行财务管理的巨大障碍。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跨国财务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跨国财务管理论文 篇1:

一带一路下中国铁路国际X公司跨国经营财务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跨国经营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铁路公司跨国经营财务管理面对新的形势,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中国铁路X公司人手,通过对中国铁路国际X公司的跨国财务管理分析,来得出中国铁路国际X公司财务管理上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务管理;筹资成本;经营管理

一、X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X公司是中国铁路总公司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动政府间铁路项目国际合作而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发挥企业层面牵头作用,跟踪推进建设实施境外项目的合作平台,取得非凡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财务管理的问题。

(一)融资方式单一,资金风险较大

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难度高,风险大,因为经济业务所处国别在经济、政治、法律等方面的因素较为复杂。正常情况下,在国际市场上跨国公司的经营资金来源渠道多样,筹资方式也十分的灵活,比如筹集资金常用的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发行债券、发行融资券和租赁筹资等等。但是由于X公司的是隶属于铁路行业的老牌央企,资金的筹集方式受国家的限制,所以筹资方式比较单一。

(二)投资金额较大,投资回报率存在风险

投资战略和规划是企业财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是否能做出正确的投资战略,并获取投资的成功,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对于X公司而言,要从“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出发,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组织开展海外的铁路项目的投资活动,投资决策更是财务决策的重中之重,同时对于投资的风险管理也要渗透到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对于铁路建设项目的投资特点,结果国内高铁建设的运营经验,总体来说X公司的投资具有资金体量大,建设期长,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

(三)跨国经营税务风险较大

跨国经营的税务风险也是整个海外经营项目的风险点,由于境外项目每一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国情,因而各国的税法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税率差异、税基差异、纳税对象差异、纳税人差异、征收管理上的差异、税收优惠差异等等。

二、X公司解決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拓宽融资方式,规避资金风险

X公司目前的筹资方式主要是通过国家政策性银行取得的,对贷款的用途有明确规定,使X公司难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调用资金,再加之严格的放款审批流程,会造成资金链条的紧张。因此,为了解决资金紧张,促进X公司快速健康发展,拓展筹资方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合理确定投资规模提高盈利能力

目前,X公司作为一个大型央企,和其他企业相似,投资的规划也缺乏科学性。因此,很容易造成盲目投资和投资金额过大的情况。为了合理确定该公司的投资数量,提高盈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加强投资前进行财务可行性评估

在判断投资方案是否可行时,必须满足可行性的要点,从而断定是否要进行项目的投资。参考的指标包括,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和行业基准折现率的比较等指标。当项目投资方案进行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净现值大于零,净现值率大于零,获利指数大于一,内部收益率大于行业基准折现率时。投资方案才是可行的,这样选择才能确保项目的获利能力。之后再确定合理的投资方案和金额。

2.规范项目投资程序

X公司投资程序的设计,可以参考一些大型海外公司或标杆型的国内跨国公司的投资程序。对投资进行监管,严格控制投资资金的流向,使投资金额更合理安全。

三、结束语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我国的企业在走出国门进入全球市场经济的同时面临的冲击和挑战越来越大,其中国有企业表现的更为突出。中国的企业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财务管理的能力,才有可能在未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特别是首先走出国门的铁路、高铁等建筑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要时刻关注自身的财务管理问题。不仅为自身的持久发展提供保障,也为更多企业走出国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郑星.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系统构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2]李飞.中央企业境外投资风险控制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3]孔德海.中央企业国际战略定位与风险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5.

[4]赵杰.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6.

[5]孙晨.哈佛分析框架下中国铁建财务报表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6.

作者:陈朦朦 王敬文 杨兰春

跨国财务管理论文 篇2:

我国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体制探析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与国际经济的结合,国内许多企业均通过收购海外公司的方式“走出去”,形成了跨国的企业集团。然而不同的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则成为这些企业集团进行财务管理的巨大障碍。本文在分析跨国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就影响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体制构建的因素进行探讨,分析了财务环境因素和财务主体因素,最后分析了我国的跨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跨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海外并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我国政府建设集约型社会的战略指导下,国内企业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并购浪潮,如2009 年年底腾中重工试图收购悍马,结果虽然失败了,但是也掀起了我国企业并购国际知名品牌的大潮。最近吉利成功并购沃尔沃,从而获得这一世界知名汽车生产商的100%股权,是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典型案例。另外,本国众多的钢铁企业远赴澳洲和南美并购铁矿山,以及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等均说明了经过改革开放之后30 多年的发展,我国部分企业已经具备了国际竞争力,可以想象未来我国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国企业。然而不同国家之间的制度差异,给跨国企业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我国会计制度与欧美国家的不同为我国跨国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制造了很大的障碍。所以,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的并购热潮,研究我国跨国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模式

《1995年世界投资报告》中的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更多国家建立分支机构,由母公司进行有效控制和统筹决策,从事跨国界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而财务管理模式是指在特定经济环境下,正确处理企业同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的制度和规范,它为特定经济环境下的企业财务机制的运行创造了条件,也是构建特定财务运行机制的基础和前提。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拥有一种合适的财务管理模式至关重要。

目前的研究将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分为三类,即集权式的管理模式、分权式的管理模式以及综合性的管理模式。

(1)集权模式。所谓的集权模式即在整个企业集团中,由母公司对集团的财务预算进行统一的规定,并指出实现财务目标的具体措施,集团内的所有公司必须严格按照母公司的要求去执行。

(2)分权模式。即母公司将除了重大财务事项和战略决策之外的权利全部下放给子公司,仅保留对子公司财务结果进行考核的权利,子公司拥有独立的财务部门,该部门只接受母公司在财务战略上的业务指导,并需要定期向母公司汇报本公司的财务状况。

(3)综合模式。正如上文所述,不论是集权的财务管理模式还是分权的管理模式,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所以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将集权和分权模式相结合的综合模式,即通过严格的划分财务管理的权限,将那些影响企业集团长期发展战略的财务权利集中到母公司,而将那些非关键的财务权利下放给子公司,这样既可以保证母公司集中精力对企业集团的长期发展进行规划,又能有效地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虽然随着电子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跨国企业集团可以很便捷实行集权管理,但是这些企业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作出决策,针对不同的状况采取相对应的财务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长期健康的稳定发展。

2 影响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体制构建的因素

(1)财务环境因素。

第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各方面的经营活动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包括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一个开放型的以人为本的企业集团文化,其财务管理体制倾向于分权模式。

第二,企业规模。根据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论,管理者受其时间和精力等的限制,在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须实行分层次的授权管理。

第三,企业组织形式。不同的企业集团,由于资本结构不同,其联合方式、成员企业紧密程度、组织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别。这些差别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影响是巨大的。

(2)财务主体因素。

第一,出资者因素。出资者财务主体的工作主要集中于企业的长期性、战略性方针政策,如企业经营方针、投融资战略等重大决策问题。侧重于建立行之有效的经营者选拔机制和监控激励机制,制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实现经营者财务目标和出资者财务目标的最优组合,保障资本安全和增值。

第二,经营者因素。出资者将资本交由经营者经营,最终目标是实现资本增值,而资本增值又取决于经营者的财务管理,经营者侧重于操作性的具体战略和任务决策,具体包括合理规划资金需要量,选择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进行有效投资,以及制定适应于企业经营并保护出资者权益的收益分配方案。

3 我国跨国公司财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很多,通过分析这些研究一致认为,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缺少必要的财务控制体系,缺乏对资金的管理能力,虽然有一定程度的财务激励约束,但是约束效率低下,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影响了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于跨国企业来说,除了上述的问题外,它们还有可能面临以下问题:

(1)会计制度的差异。众所周知,会计报表的数据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重要依据,任何国家的会计制度均是由该国家制定的,因而都与该国家的性质密切相关,受该国经济的发达程度、政治体制和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世界上不同国家的会计制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如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中,仅规定了会计记录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并没有规定具体的记录形式,而由于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所以我国政府严格规定了会计报表的记录形式,另外我国会计制度在会计的属性、会计的目标设置、会计核算的灵活性、企业内外部的审计机构的设置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不同。目前我国正处于转轨经济体制当中,会计制度也在不停的发生变化,但是由于我国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以及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导致我国跨国企业集团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可能会面临许多问题。

(2)文化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对需求和期望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这样就增加了日常管理中的复杂性,许多跨国企业的冲突和混乱均是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另外,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会导致员工对管理层作出决策的理解程度不同,进而导致执行的结果也有很大的出入,从而造成财务管理的混乱,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所以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来加强企业集团员工的文化融合是我国跨国企业集团面临的重大课题。

(3)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指在东道国政治力量作用下,导致跨国企业经营的环境发生非连续性的变化,也导致企业经营不确定性的增加,使得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力显著下降,进而影响企业经营利润的获得。

(4)集团扩张与资金有限的矛盾。跨国公司不断扩张的需求与资金有限的矛盾,是财务管理体系中最根本的问题。公司能否在资金有限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扩张的需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将决定跨国公司的兴衰成败。跨国公司组织形式的突出特点是,地理上分散,人员分布规模化、经营单位集约化,法律实体多种多样,有分公司、合资企业、子公司、办事处等。这样的特点在资金分配上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扩张成本,管理复杂性和难度增加。然而企业资金的总量是有限的,集团扩张与资金有限的矛盾由此形成。如何找到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在满足扩张需要的基础上,使资金量处于可控的范围,以确保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跨国集团最根本的问题,也是各个跨国集团财政面临的重大挑战。

4 对我国跨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建议

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组织和决策体系、健全财务控制体系、完善公司的财务约束机制和激励制度,同时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来加强母公司和子公司的沟通来解决。而对于跨国企业来说,除了上述的要求外,这些企业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国际会计人才的培养。进行财务管理的前提是必须能够深入了解公司的财务报表,针对会计制度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我国的跨国企业集团必须正视这个现象,应该积极地去熟悉东道国的会计政策,并加强培养和引进国际会计人才,同时通过聘请一些国际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人员对企业的会计业务进行指导,并定期对本公司现有的会计人员进行国家化培训,尽量降低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由于会计制度的差异所造成的财务管理上的混乱程度。

(2)建立相互融合的企业文化。所谓的文化的融合,不是指文化的趋同,而是在相互承认、彼此重视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我国的管理者要吸收被并购公司企业文化的精华,同时也将本公司企业文化中的核心部分与被并购公司进行共享,这样形成一种二者合一的全新的组织文化,从而增强组织文化的开放性,保证公司工作环境的稳定和谐,另外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辅以制度建设,通过建立一套使双方均适用的财务管理制度,避免在财务管理中由于沟通障碍所造成的财务管理混乱。

(3)加强政治风险防范。一般来说,政治风险对跨国企业造成的损失要远远大于上述三种风险所带来的损失,所以跨国企业集团进行收购前要详细地了解东道国的政治环境,掌握那些可能会对政府的对外投资政策和其他相关政策产生显著影响的关键因素。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要时刻关注东道国的重大政治事件,建立政治风险的监控和预警体系,从而可以提前对政治风险进行预判,及时地调整企业的财务管理政策,降低由政治风险带来的损失。

(4)实现海外业务财务管理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海外业务与国内企业所处会计环境有很多差异,如会计准则的差异、税收制度的差异等,这都加大了财务集中管理的难度。应该说中国会计准则尚未与国际会计准则完全接轨,存在不少制度性差异和技术性差异,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认定、权益作为资产投资、合并纳税等方面,客观上给海外业务的财务管理造成了一些麻烦。针对海外财务管理要放开眼界,不仅要实现“国际化”,还要实现“本土化”。母公司在对海外业务的财务管理上:首先应结合国家间制度的差异,制定内部的会计规范,统一指导国内、国外的会计业务处理;其次是在海外财务人员的配备上,在可能的条件下,驻外财务负责人应委派管理,使财务人员对总部负责,而不是只对海外机构经理负责。在海外财务人员的配备上,也应大胆雇佣熟悉当地税务、审计、银行、法律等方面规定,业务精通、沟通良好的当地人才,辅助驻外财务机构负责人进行财务工作,使财务管理更有效地实现国际化和属地化。

(5)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共享服务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价格和服务水平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SLA)为企业内部各业务单位及外部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共享服务。它通过将企业各业务单位分散式进行的某些重复性业务整合到一个独立的利润中心——共享服务中心(Shared Services Center,SSC)进行处理,促使企业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创建和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并达到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的。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有助于企业更快地建立新业务,不必考虑为新业务建立财务部等职能支持部门,因为这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都可以为其提供。因此,企业变得更加灵活,更具备规模扩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杰.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和创新探讨[J].审计月刊,2009(12).

[2]杨长英.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研究[J].商业经济,2009(8).

[3]罗春雪,张子恒.论企业跨国经营政治风险[J].现代商贸工业,2010(2).

[4]崔彦.浅议企业集团混合式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J].中国经贸导刊,2010(4).

[5]吴春蕾.探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新模式的构建[J].价值工程,2007(7).

[6]秦家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研究[J].中国记忆体经济,2010(22):155.

作者:陶春涛 李咏梅

跨国财务管理论文 篇3:

跨国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新趋势及启示

[摘要]本文就跨国集团公司财务管理趋势与我国集团公司的现状与模式作一探讨。83,

作者:向惠兰

上一篇:教师钢琴教学论文下一篇:集成电路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