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历史教学论文

2022-04-20

历史解释素养是新教改的重要方向,也是五大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其内涵包括对史事的描述、整合,又包括对历史的立场与观念等。一线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从顶层设计上重视历史解释素养的渗透,帮助学生辨析史实与解释,激活学习思维,引问质疑,提高学生历史解释素养。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提高学生历史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提高学生历史教学论文 篇1:

利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历史课自主学习能力

历史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培养学生和知识迁移能力,减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和深化的难度,更系统牢固地掌握知识,并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历史课堂中学生自主性学习,让学生有一些属于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学习,逐步提高探究的能力。

一、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思想较情绪化,对感兴趣的事情往往比较投入,并且有种想独立去获取新知识的欲望。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渐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积极思考的积极态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认知能力,是加强学生课堂参与意识,提高历史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如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节时,如果滔滔不绝地讲战争的原因、导火线、几个不平等条约内容、北京政变的经过,分析战争的影响,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记忆和消化,结果学生既不能在地图上指出英法侵略路线、通商口岸及沙俄强占的中国领土的位置,也没有完全记住条约的内容,更不能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性质。如果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可以担任“导演”,学生担任“主角”。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然后要他们指图简要介绍战争经过,并引导学生制作各个条约的内容简表,并填写事先准备好的黑板地图,这样,由于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所以学生不仅记住了基础知识,而且增长了比较、分析、制表、识图的能力。

二、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和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首先是要把分析、评价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给学生。例如在分析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拿破仑上台的原因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当时法国正处于外国干涉军队压境的困境,国内王党分子也在密切配合。大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军事独裁政权,以击败外国干涉军队的并防止王党的复辟。拿破仑了解到国内形势,冒险回国。大资产阶级给予热烈欢迎,军火商和金融资产阶级向他提供了上千万法郎的金钱,巴黎的部分军队也归附他。这样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了政权。

但到此为止还不能说给学生传授了科学的思维方法,而仅仅是传授了知识。因为这里没有明确点出“时势造英雄”这一条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所以应该接着向同学们讲述:分析任何英雄人物为什么获得成功或失败,都要从当时的形势或物质条件去分析。这样,才算把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方法教给了学生。

三、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知识迁移成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你努力做到,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成为不动的死的‘行装’。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财富不断的交流活动中,动起来、活起来,没有这种交流就不可能设想有完整的智力、思维、审美能力。”

可以说,自主性学习要求学生自主研究的主题是教师提供的,或是限制范围并进行有效引导的,而不是学生凭着自己的兴趣随便无目的的选择的。历史教学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也不能放任自流。

作者:姜廷凯

提高学生历史教学论文 篇2: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历史解释素养

历史解释素养是新教改的重要方向,也是五大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其内涵包括对史事的描述、整合,又包括对历史的立场与观念等。一线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从顶层设计上重视历史解释素养的渗透,帮助学生辨析史实与解释,激活学习思维,引问质疑,提高学生历史解释素养。

一、顶层设计,优化历史课堂内容

关注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我们立足教学过程,优化顶层设计,明确历史解释素养的教学意义。

1.通过“二次开发”,来凸显历史解释素养的渗透

“二次开发”是在原有课程结构、内容基础上,参照课标要求进行适度增删教学内容,来创新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够从“二次开发”课程重组中更好的学习历史知识,渗透历史解释素养。“二次开发”的重点在教学内容的调整与选用,如何实施“二次开发”,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学情、历史教学内容实际,合理的整合、串联史料史实,构建清晰、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让学生能够挖掘隐藏于教材背后更多的历史知识,从而由大看小、以小见大。在学习“开创外交新局面”一节时,传统课堂教学内容围绕“新”字展开,对“新”的内涵进行挖掘与表现。但这一教学主线,本身也具有局限性。纵观中国外交发展历程,我们应该立足更高的历史视角,来全面看待新中国的外交发展。事实上,中国外交“新”局面,体现在外交理念的转变,体现在外交舞台的延伸,体现在外交小合作向世界大舞台的转变。如果我们从“小外交转向大外交”视角来设置教学主线,细分为外交对象、外交模式、外交领域三个模块,并结合“乒乓外交”“奥运外交”“文化外交”等拓展性历史史料进行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外交事业的多元化特点。所以说,“二次开发”引入教学,要展现鲜明的教学特色,要从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激发学生历史趣味,增进学生历史体验,为提高历史解释素养奠定基础。

2.通过“史学范式”,来多视角解释历史

所谓“史学范式”,简言之为认识历史的不同视角。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等。这些“史学范式”,本身就是运用不同方法、立足不同视角去审视历史现象,去解释历史问题。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对不同“史学范式”的渗透,让学生能够“横看成岭侧成峰”,多角度认识历史。如在学习“辛亥革命”时,对于辛亥革命具有哪些历史功绩?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民主革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一视角是建立在革命史层面,但从世界革命进程来看,辛亥革命是顺应时代潮流,更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走向文明的必然选择。同样,从社会发展史来看,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还表现在对社会风尚、习俗的变革。所以说,面对历史史实或事件,教师不能单纯、零碎地讲解教材,还要能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史料、史实,多视角地呈现历史整体,让学生感受丰富而立体的历史。

二、激疑启思,梳理历史课堂脉络

历史解释素养的发展,需要教师在收集、整理、辨析史料过程中,注重不同解释的对照与评判,引领学生从表象之处发现问题,从深层因果关系中去揭示问题,促进学生走近真实的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历史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在历史发展中,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辩证性、客观性。对历史的认识,包括历史现象与本质的理解。新课标强调,要从不同视角、运用不同方式来解释过去,教师要引领学生收集史料、整理和辩证地理解历史。如对于“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地位”进行解释时,一线教师首先要围绕教材,介绍当时的特定历史背景;接着,立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来认识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再对照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让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为中国的民主改革与革命,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经济条件,但对于民族资产阶级,为什么不能领导中国近代改革和革命成功,则需要联系中国近代发展“不平衡”史料,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入手,来探析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帝、封、官三大压迫下,难以引领中国革命与改革走向壮大。

历史学是建立在历史文化知识基础上,以章节为单位,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对于历史学解释素养的发展,面对历史现象及问题,其复杂性、客观性是真实的。我们要走出历史的表象,厘清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

三、化繁为简,推进解释素养落地

在《易经·系辞》中有“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在历史解释素养教育中,简单易学才有兴趣,化繁为简才能让学生取得学习成效。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整合、逻辑归类,提高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在课堂教学,有人提出“课堂应该有自己的灵魂”。何为课堂的“灵魂”?就是要有明确的教学立意。一线教师在关注学生历史解释素养方面,既要 研读历史史料,准确把握历史事实,还要从历史评价说明中客观的陈述。找准历史教学问题,结合这些问题来展开课堂教学。如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节中,对于历史思想文化史的学习,着重要凸显历史思想与价值观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直接关系。汉武帝初年,内忧外患,政治无为导致思想混乱。为此,只有从思想与价值观层面来明确教学主题,从“汉代有序价值观的建立”主题出发,明确“为什么建立”“如何建立”“效果如何”三大方面,让学生全面认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价值。同样,研究历史要遵循历史学逻辑。梁启超也提出“历史研究在于根据史料而加以间接之推理,非直接之观察也”。所以,梁启超提出逻辑推理的方法,来探析历史,把握历史的前后一贯性。结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节内容,从时间顺序上审视“大一统”“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三纲五常”等内容,很难构建承接关系。但我们从“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大一统”“君权神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纲五常”的顺序来看,则更能让学习逻辑清晰明了,帮助学生对该节内容的深刻理解。

总之,历史解释素养的发展是长期的、渐进的,教师要结合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从实践探索中激活课堂创新教学,拓展课堂思维空间,全面展现历史知识内涵與外延,促进学生对历史的知识的学习、迁移、灵活运用。

责任编辑 龙建刚

作者:陈勇

提高学生历史教学论文 篇3:

探究关注课堂教学细节注重学生长远发展在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中作用

【摘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能够达到国家对教育改革的要求,初中学校以及历史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细节,保证能够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考虑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课堂教学细节 学生长远发展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有效性

近年来,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受到广泛重视,对课堂教学的细节较为忽视,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教学方案,对其发展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堂细节与学生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细节与学生长远发展之间产生直接联系,主要因为初中学生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并且学习习惯不良,这对其发展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课堂细节决定着初中学生的学习观念、行为习惯甚至是思维模式,良好的课堂教学细节,可以促使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历史专业素质得以提升。同时,对于社会课堂教学而言,课堂教学细节可以使学生真正的了解社会实际情况,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升自身专业素质,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力度。

初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教学细节,不仅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还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升。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与社会知识的过程中,课堂教学细节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提升有所影响,因此,管理人员与教学人员必须要重视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细节,保证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够长远发展[1]。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细节有效性的发挥措施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关注课堂教学细节,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制定完善的教学措施,引进先进技术实施教学工作,利用教学工具完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方式,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制定完善的课堂细节教学目标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课堂细节教学目标的制定,保证能够合理的利用课堂教学细节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加以提升。首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感情况进行分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尊重学生情感,将其价值体现出来。同时,初中教师还要树立以学生为主的价值观念,设置三维目标,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例如: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细节,使学生充分的了解历史情况,并且体验古代城市文化生活,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历史社会情况的资料,在学生了解实际情况之后,要求学生自主研究历史情况,然后创设情景教学模式,设置“时光穿梭机”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历史知识。对于课堂教学细节,初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教学目标,保证能够将不同时期的不同经济状况体现出来,避免出现影响教学效率的问题[2]。

(二)构造完善的教学模式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细节不仅是静止、稳定的结构与程序,还包括理论基础与教学制度的运作情况,使学生掌握先进的学习技能,有效的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为其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根据新课程标准情况的分析,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且设置教学活动,凸显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初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合作学习模式,要求学生相互合作,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与其他学生相互探讨[3]。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的创新,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自主活动教学模式,就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自主控制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自主评价方式。第二,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提出有历史、社会背景的问题,安排学生回答问题,使其能够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第三,体验教学模式。教师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树立较为良好的细节体验环境,使其专业素质得以有效提升[4]。

(三)课堂检测工作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学细节,还要对课堂进行检测。首先,教师利用幻灯片等提出选择题要求学生解答,使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得以显现。其次,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检测练习内容,不断的完善练习工作,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最后,教师在课堂检测之后,必须要重视讲评工作,保证能够根据学生心理素质情况,积累教学经验,进而凸显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重视历史教材中的社会知识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教授学生历史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其成为专业性较强的人才。此时,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一些社会知识,将历史融入到生活中,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百家讲坛》节目,利用此类历史讲解节目,使学生充分的了解历史情况,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历史知识的实用性,将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要求学生关注生活与社会,进而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体现出历史知识的实用性[5]。

结语: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细节教学与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直接联系,教师必须要重视教学细节,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保证能够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初中学校要重视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阶段性的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教学技能,引进先进技术实施教学工作,将学生的长远发展作为教学重点内容,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毛秀坤.关注课堂教学细节注重学生长远发展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才智,2013(17):51-51.

[2]张小芳.试论如何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教文汇,2014(14):187-188.

[3]杨红.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4):75.

[4]管建兴.以生为本多法并举——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5):240.

[5]朱国庆.提升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J].当代教育论坛,2011(27):50-51.

作者:贺丽红

上一篇:工程索赔项目管理论文下一篇:质量提升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