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制度高等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和带头作用。自学考试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保证教育公平、构建终身教育的学习型社会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自学考试制度高等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自学考试制度高等教育论文 篇1:

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

【摘 要】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有诸多社会因素对其转型进程产生作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便是这些因素之一。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它推动当代中国由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型社会向均衡型社会转变,由传统的工业经济型社会向现代的知识经济型社会转变,由传统的阶段学习型社会向现代的终身学习型社会转变。

【关键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社会转型;推动作用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系统由一种主导性存在方式向另一种主导性存在方式进行转换的过程,它标志着社会系统内部诸要素的重新排列与组合,标志着由这种要素变迁而引起的社会系统结构变迁与功能变迁,同时它也意味着由社会系统变迁而引发的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变化。社会转型由来已久但至今仍未结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不平衡性问题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社会转型的长期性与艰巨性。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有诸多社会因素对其转型进程产生作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便是这些因素之一,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它不仅推动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

一、推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型社会向均衡型社会转变

197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曾经因为“文化大革命”而一度中止的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被重新确立。这一制度的重新确立为重构我国高等教育秩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人们能够通过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进入大学学习。但是,由于我国高校的办学条件及总体数量的限制,使得当时的高等院校很难满足大规模人才培养的要求。中国底子单薄、人口众多,教育投入不可能在较短时期内大幅增加,想要大量增建新学校的想法也无法在短期内实现。与此同时,大批的在职人员和没有机会进入普通高校和中专院校的高中、初中毕业生强烈要求继续学习深造;各个工商企业、事业单位乃至机关、学校、科研机构,也需要通过适当的途径,在不脱离岗位的条件下,有效地提高本单位专业人员的素质。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有限的教育资源只能配置给那些参加了高考且分数较高的人,而对于其他的社会群体则鞭长莫及。这种高等教育资源的整体性不足以及配置的不均衡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与社会成员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而对于这种矛盾,现有的高等教育考试制度无计可施。这便从客观上要求人们去寻求一种解决高等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的新方法、新途径。而在当时,复出工作不久的邓小平同志则客观、准确地认识到了高等教育当中所蕴含的这一主要矛盾。1977年,邓小平同志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就高等教育来说,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的和业余的大学是一条腿。”在邓小平同志“两条腿走路”思想的指导下,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建立适当的考核制度,业余学习的人们经过考核,证明达到高等学校毕业生同等水平的,就应该在使用上同等对待。”在

1980年初,教育部开始对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一年以后,国务院正式批转下发了对于自学考试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紧接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点在北京等省市率先开展。就此,为解决中国高等教育资源供需矛盾而建立起来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开始在推动教育发展,推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型社会向均衡型社会转型方面正式发挥作用。

这种推动作用首先体现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报考方面。就报考条件而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条件限制极少,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局限性。具体而言:(1)任何年龄的社会成员都可报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不论老年、中年还是青年。(2)任何职业的社会成员都可以报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就突破了以往的高等教育资源主要向学生一方配置的局限,有利于高等教育资源在各行各业中的均衡配置。(3)任何文化程度的社会成员都可以报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不论此前的文化程度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研究生。这就突破了以往高等教育资源主要向应届高中毕业生一方倾斜的局限,且有利于高等教育资源在各种文化水平的人群中均衡配置。(4)任何地区的社会成员都可以报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不论该成员是在城市与农村、山区与平原还是在大陆与港澳台地区。这就突破了以往高等教育资源主要向大陆的城市地区倾斜的局限,开创了高等教育资源在城市与农村、山区与平原、大陆与港澳台地区均衡配置的新局面。同时,这种推动作用还通过招生指标体现出来。在以往的高等教育制度当中,对于招生指标有着明确的限制。这种限制无疑是为了使社会成员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与社会所能提供的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相适应,但这种适应仅仅是一种强制性的、人为的适应,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也无法从根本上处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问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运行便有了历史的必然性。

二、推动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变

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变,也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它体现了社会系统内部各要素的重新组合与转变。在这一复杂的转变过程当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同样也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为当代中国的人才资源开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以其所具有的灵活、开放、严出而宽进、教学与考试相分离的优越特征及条件,为中国培养和造就了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的涌现及其才能的发挥,促进了中国传统的工业经济型社会向现代的知识经济型社会的转变,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又逐渐认识到以往阶段性学习的局限性以及终身性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由传统的工业经济型社会向现代的知识经济型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又必然包含着由传统的阶段学习型社会向现代的终身学习型社会的转变。可以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动力因素之一,而这种动力因素作用的发挥,要通过人才及其作用的发挥这个中介来实现。(1)推动传统的工业经济型社会向现代的知识经济型社会转变。工业经济型社会是指工业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的社会形态。在工业经济型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物质资源始终是影响其发展进程的基础性因素,而物質资源自身所具有稀缺性又在客观上制约了工业经济型社会的整体发展进程。这一客观状况促使人们的发展理念在二十世纪下半页开始发生变化,人们开始越发地重视知识、技术的经济价值,越发地重视知识的革命以及技术的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经济开始逐布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形态。在由传统的工业经济型社会向现代的知识经济型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原有物质资源的数量已不再做为焦点而被人们所关注,人们所真正关心的,是快速得到和充分利用最新的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真正载体,并不是存在于人以外的任何物质对象,事实证明这种载体只能是人自身。更为准确地讲,这种能力的载体是人才自身。而追根溯源,人才的这种能力的获得是要靠教育投资才能实现的,但正如我们在本文第一部分所分析的那样,中国的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是稀缺的,它无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接受教育,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换言之,它也就无法最大限度地培养人才并使其具有“迅速获得和充分利用最新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的能力”。因此,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也为了推动工业经济型社会向知识经济型社会转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完善与推广势在必行。(2)推动传统的阶段学习型社会向现代的终身学习型社会转变。传统的阶段学习型社会是一种人们把学习当作阶段性任务并被动地加以完成的社会状态。在这样的一种社会中,人们将学习更多地看成是一种负担而非乐趣。而现代的终身学习型社会则是一种与之迥异的社会状态,在终身学习型社会中,人们将学习作为一种首要的需求,学习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学校只是学习的一种场所,人的一生无法区分成“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成为了人们一生的夙求。可以说,我们国家正处于由传统的阶段学习型社会向现代的终身学习型社会的过渡之中,在这样一种状况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也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 考 文 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37

作者:王新心

自学考试制度高等教育论文 篇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发展探寻

摘 要: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和带头作用。自学考试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保证教育公平、构建终身教育的学习型社会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要进一步巩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中的作用和地位,需锐意创新,不断扩展内涵,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人文性、协调性、持续性、公平性和多样性等特性,促进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处于优先发展地位

(一)从和谐社会标准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达到上述标准的关键在于人,在于对人的教育,特别是正确思想的教育。

(二)从和谐社会的目标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很主要的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创新型国家,进入小康社会。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需要许许多多的科学技术成果,这正是高等教育的职责。

(三)教育优先发展是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在《决定》中,重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并“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逐渐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充分表达了党中央的决定。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和带头作用。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初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自学考试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人力资源、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学习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

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深远意义

自学考试制度的建立,吸引了庞大的社会人群参与学习,对于那些渴求知识没有机会进入大学校门的人群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对于促进社会好学向上风气的形成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自学考试在构建终身教育的学习型社会中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作保障,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建立与实施,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途径和体系,具有开放、灵活、业余、高效的特点,很好地适应了人的终身学习的需求,在发展继续教育、构建我国高等教育立交桥的进程中处于重要地位。

(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于实现教育公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推进社会公平。根据我国当前发展的实际,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实现国家总体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而公平和公正应当成为是否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评判标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曾多次强调,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对于高等教育来讲,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在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不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不受身体、学历、时间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学习形式灵活、工学矛盾少、学习费用低,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方便条件和实现可能。特别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为社会弱势人群提供了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较好地体现了教育公平性的原则。同时,对于缓解高等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缓解社会就业的压力,自考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所以,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自学考试,让自学考试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扩展内涵。促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可持续发展

(一)注重人文性,努力培养人格健全、具有文化素养的生命个体

人文,它既“蕴涵着历代人的宇宙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人格理想和终极关怀,同时也蕴涵着他们为了选择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而不惜牺牲一切、执著追求的精神。”人文素养则是人们在各种文化现象方面的素质与修养,是衡量一个社会形态的发展水平和潜力的最为重要的砝码。

自学考试虽发展二十多年,但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仍非常严重,考试作为主要的评价手段,偏离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要求,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普通高校开展校内自学考试助学活动应注意在各门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的教育,以优美的校园环境、优良的校风、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教育和陶冶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

(二)注重协调性,实现自学考试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自学考试虽然总体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中仍存在着因循守旧,对形势的变化反应迟钝,专业设置和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命题指导思想、考核内容、分数评定、主观题评卷等方面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不相适应,课程设置和内容不能满足企业和学生的需要等问题。

因此,自学考试在今后的专业建设上要注重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及时地根据经济建设及部门行业对人才培养的特定需要,灵活地设置紧缺专业。在发展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探索与地方、行业、部门、高校等合作发展的新机制,加快推出既满足社会需求,又符合行业特点的非学历职业技能、岗位证书培训和考试。不断扩大覆盖面,以便更有效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注重持续性,开拓创新,努力提高自学考试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自学考试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危机同在。要促进自学考试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积极发展,规范管理,开拓创新”的原则,抓住战略发展的机遇,不断完善自学考试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并扩大服务领域,形成有特色的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保持与其他各类高等教育形式的协调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满足人们学习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搭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为建设学习型、和谐型社会作出新的贡献。促进自学考试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提高自学考试的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在于提高自学考试的质量,即人才培养质量。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要改革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二是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建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搞好社会助学;三是要加快自学考试信息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四)注重公平性,巩固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

自学考试的公平性是由它本身的本质和存在形式所决定。根据1988年2月3日国务院发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学历、身体健康状况、居住地等因素限制,均可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自由选择专业,学习形式灵活、适应性强、工学矛盾少、学习费用低,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条件。教育对象覆盖面之广是世界上任何种形式的教育制度所无可比拟的。从普通农民到博士生、从士兵到将军、从工人到知名企业家、从13岁的儿童到耄耋老人、从普通干部到省部级领导,还有身残志坚的残疾人、监狱服刑的犯人……。特别是为广大农村和城镇等教育欠发达地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以“鼓励自学成才”为宗旨的自学考试制度很鲜明地表现出教育的民主性与公平性的本质,更充分地体现出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石作用。

(五)注重多样性,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

自学考试本身就是高等教育形式多样化的体现。自学考试要满足人们学习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需求,重焕活力,一是要技术手段多样化,加快信息网络技术在助学、考试各环节的应用和管理,建立起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化开放系统,为自考学习者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二是要专业设置多样化,在允许的条件下尽量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类型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和适应能力的需要,尤其是要满足农村和城镇等教育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提高人口科技文化素质的需要,为社会各行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三是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如积极开展自学考试与中、高等职业教育相沟通工作,在普通高校开展自学考试第二学历教育,开展非学历证书考试等形式。

参考文献:

[1]关文丽.点一粒人文的种子,让它发芽[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7).

[2]戴家干.在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c].自学考试简讯,2005.12.

作者:张坚雄 尚琳琳

自学考试制度高等教育论文 篇3:

刍议浙江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体系的措施

摘 要: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一大特色。浙江省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开始实施自学考试机制,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浙江省自学考试在学习服务体系方面积累了不少的成功经验。本文尝试分析浙江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体系的措施,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浙江;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体系

一、 前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逐渐发展,自学考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一项创新举措,可以凸显终身教育的基本理念,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几十年来,我国的自学考试逐渐从单一的学历考试转变成多类型、多层次、多规格的教育考试制度,为国家输送了不少合格人才,为我国推广大众化高等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

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种高等教育形式相继崛起,对自学考试这一教育机制形成了猛烈的冲击,自学考试的生源数量开始减少,生源素质也有所下降。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国自学考试要加强学习服务体系,为自考生提供完善的服务。本文以浙江为例,分析该省完善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体系的措施,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二、 构建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体系的原则

要想构建行之有效的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体系,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基本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自学考试学习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坚持整体性原则,要体现服务内容多、服务领域广、参与部门全的境界。服务内容要体现自學考试的政策与规章,从编制专业课程开考计划开始,到毕业学位申请,都要体现服务性,为自考生提供最大的方便。服务部门要以国家考试主管部门为“龙头”,以省市自学考试管理机构为核心,以基层自学考试办公室、社会助学机构等部门为支撑,形成一个相互协调的整体,真正体现自学考试的社会性。

2. 公共性原则

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自学考试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这就要求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体系要体现公共性原则,将公共服务摆在明显位置。首先,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体系要凸显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办事流程,为创设诚实守信、干净透明的自学考试环境做好铺垫。其次,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体系要积极发挥社会资源的力量,利用网络服务平台、各级自学考试机构的服务窗,面向全社会提供多种方式的自学考试服务。

3. 创新性原则

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体系首先要体现理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效率意识和公平意识,将学习服务体系视为推广自学考试制度的重要手段。其次要实现服务体系创新,力争凸显自学考试服务的社会化和制度化,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社情的自学考试服务制度。再次要体现管理创新,以公共服务为动力,为社会提供良好的考试服务。

三、 浙江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体系的措施

根据上文分析可知,构建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体系要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而浙江在构建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体系时充分体现了这些基本原则。具体而言,浙江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体系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完善自考助学机构网络

作为自考考试学习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助学机构网络由三大助学机构构成:一是高等院校,二是社会力量办学,三是其他教育机构。这三类自考助学机构组建成一张贯通省、市、乡、县四级的,网罗城乡的社会助学网络体系。据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助学平台统计,截至2016年底,浙江有50多家省直属助学单位,150多家市级助学单位,1000多个县及乡镇自考基地。另外,浙江省在2016年有近15万人参加助学机构的助学辅导。从2016年4月和10月报考自学考试的情况来看,全日制助学班的学生大概占据了30%以上的比例。在管理自学助学机构时,浙江采取了以下一系列做法:

首先,采取社会助学许可和年审制度,旨在对自考助学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上个世纪90年代初,浙江三联专修学院和浙江勤业专修学院等院校着手创建全日制助学班,吸引了1800多名学生的参与。之后,由于浙江民办办学机构开始蓬勃发展,所以参加全日制助学的自考生也开始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浙江省对自考助学实行许可和年审制度,由省自考管理部门进行审核、省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批,以此促进自考事业的稳定发展。

其次,积极发挥普通高校在自学助考中的作用。普通高校资源足、师资好,可以为自学助考提供帮助。浙江省一直都强调发挥普通高校在自主助考中的作用。比如在《普通高校招生》系列丛书上为助学机构发布广告;在《浙江自学考试》杂志和网站上积极宣传助学机构。这种种举措都发挥了普通高校在自学助考中的作用。

2. 不断加强学习媒体建设

自学考试是一种远程教育形式,强调个人学习,学习媒体是促进自学教育深入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这种情况下,自学考试要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加强学习媒体建设。1999年,浙江省成立了国家第一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媒体建设实验区”,为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首先,浙江省为了保证自考生能获得优质学习资源,在长期探索中建立了学习媒体供应制度,即以学习媒体供应为中心,对计划、考务等工作进行优化,让自考生按首考课程预定,自考机构按预订数供应学习媒体。事实证明,这种制度有着显著效果,一旦自考生在报名时进行预定,自考机构就保证其第一时间获得正版教材,使自考生及时投入学习,保证了他们的学习权益。

其次,浙江省为了解决自考学习媒体较为单一的现状,在1997年实施了“课程学习包”工程,尝试在自学考试教育中应用现代课题媒体技术,比如将文字、图片、视频等元素融入到学习资源中。目前,浙江省已经立项研究了120多门学习包课程,向浙大等普通高校的教师“取经”,邀请他们参与课程包研究,从而保障了自考课程的质量。

3. 优化计算机远程助学网络

在传统模式下,自考助学模式以单向的灌输式教育为特征,已经不太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有鉴于此,浙江省开始探索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体系中,为自考生提供在线答疑、网络课程辅导等服务,使计算机远程助学网络得到了迅猛发展。

首先,浙江省自考委在2001年颁发了《关于研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多媒体课件及其申报问题的通知》,在该通知的指导下,浙江省一直致力于多媒体网络课件研发工作,由省教育厅和省自考委进行研究立项,研制出了100多门网絡课件,为自考生学习提供了方便。

其次,浙江省自考委还积极推广网上课程答疑和在线咨询活动,面向所有考生提供远程助学服务。省教育考试院安排主考学校的专业教师及时解答自考生在网上提出的学习内容疑惑,使自考生确实能学有所获。

4. 将助学活动推广到农村

作为自学考试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发展农村自考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这是加强新农村建设,实现送教下乡目标的重要方法。为了为农村自考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浙江省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提出了依靠乡镇成校成立乡镇自考基地的战略,主张乡镇各地要成立自考生学习活动室,为他们提供应有的学习阵地和材料等,这样可以为农村自考生进一步学习提供便利。截止到2016年底,浙江省已经建立了一千多个乡镇自考基地,建立了八百多个乡镇自考生学习活动室。这些自考基地组织了一系列短期辅导班,通过“结对子”、自建学习小组、提供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实施助学活动。一些有条件的乡镇自考工作站还实施了全日制形式,专门致力于自考助学活动,在当地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

浙江省不仅建立了乡镇自考基地,还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县级自考助学中心,大大拓展了农村自考基地的范围和功能。这是浙江推广送教下乡的创新探索,旨在为基层自考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支持服务,真正实现“学者有其校”的境界,从而大大提升了农村自考生的综合素质。

四、 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自学考试教育呈现如火如荼发展之势,但也受到了市场环境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自学考试要优化学习服务体系,得到更多学生的青睐,我国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体系可以借鉴浙江省的做法,一是完善自考助学机构网络,二是不断加强学习媒体建设,三是优化计算机远程助学网络,做到与时俱进,坚持服务,力争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我国教育力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永浪、杨小东、洪年芳.《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探讨》[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第1期.

[2]李鹏.《加快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促进自学考试发展》[J],《湖北招生考试》2006年第4期.

[3]马强.《重视学习过程建立和完善自学考试社会化学习服务体系》[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

[4]丁兴富、李烁.《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和公共助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J],《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

[5]施新秋.《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科学发展》[J],《成人教育》 2010第1期.

[6]俞建明.《浙江全日制自考助学教育功能创新+及发展走势新探》,《文汇报》 2010年7月23日.

作者:李瀚

上一篇:终身学习体系职业教育论文下一篇:医学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