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财务集中核算分析论文

2022-04-30

【摘要】实现财务集约化是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事关公司发展全局,财务部门在此工作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应在已有工作成绩的基础上,把握形势,强化责任,扎实推进财务集约化管理;同时抓住关键,明确重点,全力做好后续工作,进一步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确保全面实现公司目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业银行财务集中核算分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银行财务集中核算分析论文 篇1:

探讨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核算模式

摘要:本文尝试对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核算模式进行分析与探究,从构建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核算模式展开分析,探讨完善会计信息化系统,构建双核算模式的有效措施,以求更好地促进我国会计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之间的紧密融合,进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财务会计;预算会计;双核算模式

一、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核算模式分析

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政府会计准则双核算模式还属于一项新事物,在实际应用中要想发挥双核算模式的作用,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理性分析,总结出可操作性、经济性强的核算模式,以满足双核算的需求。而结合笔者自身经验认为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核算主要尝试采用以下几种模式。

(一)双分录模式

双分录模式借鉴了行政事业单位对无形资产及固定资产的会计管理模式,其进一步对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进行分录记载,这样可以在凭证上对财务会计信息与预算会计信息进行登记。如某行政事业单位的农业银行,该银行账务收A单位转入场地租赁资金40万元,那么相关工作人员就需针对该项经济业务,进行财务会计的分录编制,即借银行存款40万元贷,这就是预算收入的集中体现,该预算会计方式的突出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地减少会计核算工作量,减少财务资料的数量,其将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一张凭证之上进行分录记载,实现了二者的并行,保证两者可以相互连接,同时又能够适当分离。但是在应用该模式时也需要注意其也存在有一定的缺点,比如说该模式将会导致后期的会计数据统计、利用,以及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非财务工作人员对于该模式不够了解,最终影响了人们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解效果,使得会计信息难以得到最为有效的应用。

(二)复印模式

所谓的复印模式要结合以下操作步骤人手,即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财务会计工作人员需根据原始的会计凭证生成财务会计凭证,然后实现双核算。该模式的突出性就在于其在后期的财务审核中存在疑问时可以将原始凭证作为依据,进行对比分析核算,这样也可以有效的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科学性,可以为后期审计监督工作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避免了核算失误所引发的各类风险。

(三)共享模式

共享模式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诞生的一种会计核算模式,其主要优势表现为保证了预算会计以及财务会计可以共享会计原始凭证,相较于复印模式来说,其原始凭证的真实性更高,该模式主要是借助财务会计生产相应的财务会计凭证,同时附加电子档案,在服务器中进行存储,将信息推送到预算会计系统之中,然后经过一系列的测算生成相應的会计模式,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地减少原始凭证数量,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但是其缺点也十分的明显,即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依赖性强,一旦系统出现问题,那么相关工作就将会停摆。

二、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核算模式发展策略

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要想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核算模式的成功运用,还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其具体如下所述。

首先,要想办法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财务人员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最终的会计核算效果和质量,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在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领域中越来越多的地方应用到了计算机技术,而这种新变化实际上也对财务人员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不仅需要熟悉各种会计核算方式,同时还需掌握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并且能够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财务工作中。所以说,在平时的工作中需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最新的技术以便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

其次,政府及企业要想应用好双核算模式还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核算模式的实施,在多个领域中都有应用到计算机技术以及专业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如果系统设备不达标,那么最终的核算效果可能也不是十分的理想。所以说,在双核算模式应用期间,还需加大从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以满足核算需求。如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背景之下,为了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安全,避免财务信息被泄露,可以对财务会计及预算会计的原始凭证扫描进行限制,即只能通过某一种方式进行扫描才能得到完整的信息,同时各项数据信息要在专用的服务器中进行存储,如果其他工作人员要使用相关信息,必须要征得管理员统一方可,通过这种方式保证核算的安全性。

三、总结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在财务核算领域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核算方式的广泛应用,我国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核算也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双核算模式的实施使得会计核算变得更加的高效、简单,但是要想真正的发挥双核算的作用,还需不断地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完善核算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财务会计核算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娜.谈政府会计双核算基础及会计核算模式的实现[J].财会月刊,2016(25):26-29.

[2]胡克训.政府会计预算结余类业务“双核算”解析[J].交通财会,2018(5):34-44.

[3]宁美军.政府会计核算模式构建:国际比较与启示[J].财务与会计,2016(11):20-22.

作者简介:

王丽,河南省济源市91323部队,河南济源。

作者:王丽

农业银行财务集中核算分析论文 篇2:

夯实基础 加强协同

【摘 要】实现财务集约化是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事关公司发展全局,财务部门在此工作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应在已有工作成绩的基础上,把握形势,强化责任,扎实推进财务集约化管理;同时抓住关键,明确重点,全力做好后续工作,进一步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确保全面实现公司目标。

【关键词】五集中; 六统一; 财务集约化; 深化应用

现代大型企业集团,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实行集团财务集权,强化集团资源配置和风险管控能力。为此,国家电网在成功实施“SG186”工程后,提出了以“六统一、五集中”为核心的财务集约化管理。“六统一”即会计政策、会计科目、信息标准、成本标准、业务流程、组织体系六个方面基本实现全面统一。“五集中”即会计集中核算、预算集约调控、资金集中管理、资本集中运作、风险在线监控控制。财务部门是企业经营信息的汇集中枢,推进财务集约化管理,将对企业管理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实施“六统一”,将使企业管理标准高度统一,这是实现财务与业务有机融合的基础,也是落实“五集中”的前提;“五集中”落实到位后,电网公司系统的财务管理将呈现崭新面貌——会计信息反映能力、资金资源使用效率、财务风险管控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财务管理进一步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现代化。

电力公司要从传统企业向现代一流企业转变必须对涉及公司核心业务的规划、建设、生产、运行、营销体系和工作流程进行全面统筹优化;必须在注重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追求实现社会效益。这些与财务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需要进一步融合各项业务,贯通各个系统,实现公司经营管理的跨越前进。要通过加强财务集约化工作,强化企业自律,严格依法治企,规范各项管理,进一步提升防范风险的能力。因此,必须冷静分析公司面临的改革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的主要思路、突出矛盾和重大风险,找准财务工作的定位,筑牢思想基础;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国家宏观调控、强化监管等因素对公司经营工作的影响,强化管理基础,提升财务工作质量。只有夯实思想和管理基础,狠抓落实、强化执行,扎实推进财务集约化管理工作,才能以观念的更新推动改革的突破,以管理水平的提升带动发展的加速,为公司正确决策、晋级发展提供财务支撑。

一、2010年财务集约化工作成绩

2010年,山西省电力公司财务集约化工作按照“今年基本建成、明年深化应用”的总体目标,紧紧围绕“六统一、五集中”的主线,加强“三个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推进财务集约化管理,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截止2010年7月15日,公司系统财务集约化管理平均进度达到73.29%,其中:“六统一”74%,会计集中核算78%,资金集中管理80%,资本集中运作73%,预算集约调控76%,基建财务管理71%,风险在线监控66%,各项工作都在按计划顺利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财务集约化工作体系日臻完善

按照“本部主导、基层执行”的原则,结合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集约化实施方案,公司制订实施了财务集约化实施细则和年度重点工作里程碑计划,所属各单位按照具体工作计划,全面启动了推广实施工作。公司成立了以张建坤总经理任组长的财务集约化领导机构,设置10个专业工作组,建立财务集约化工作月度通报制度,并定期召开领导组会议,加强工作督导,及时分析解决问题,极大地增强了工作的协同性。同时制订、完善预算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会计核算办法等16项规章制度,出台了《财务集约化重点工作任务考评办法》和《财务管理定性评价办法》,建立健全了财务集约化管理制度体系和闭环考核体系。在此基础上加强培训工作,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开展财务集约化“千人培训”,有效提升了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二)“六统一”迈出新步伐

坚持“结合实际、持续创新、注重适应”的原则,在会计政策、会计科目、信息标准、成本标准、业务流程、组织体系六个方面基本实现全面统一。系统梳理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各类会计政策,下发《农电财务集约化管理办法》、《会计政策选择指引》和《会计核算应用手册》,明确规定了各单位在会计政策选择中的权限,方便了财会人员实务操作,保证了公司系统会计政策的统一性。规范会计科目体系,清晰界定不同类型单位、基本覆盖所有经济业务的核算内容和边界,加强会计科目权限管理,会计科目审批和流程调整权限上收公司本部。统一购售电侧的电价信息、固定资产分类、预算科目等业务信息标准,并全部固化到财务应用系统中。构建标准成本体系,建立53项资产、资源和作业的对应模型,共完善标准作业1 906项,基本涵盖了全部电网检修运维业务。大力开展财务业务流程梳理工作,在财务应用系统中固化和应用预算编制、资金支付、会计处理、报表生成、在线稽核等重点和关键业务流程,确保了工作有条不紊和可控在控。调整优化各级财务机构的职能界面,上收部分核算和管理业务,提高了ERP集成业务的效率。

(三)“五集中”取得新突破

加快会计集中核算,建立了包括各级分、子公司数据的集中核算架构体系,财务管控和成熟套装软件的数据库、中间件、集成平台等全部在省公司集中,顺利完成母公司范围财务决算年报工作,圆满解决子公司内网通道建设、外网接入等技术问题,所属全资子公司257家会计主体于2010年6月19日成功上线,实现了物资、设备、项目、人资等模块与财务模块的前端业务协同,以及固定资产、物资调拨的关联交易协同。加强预算集约调控,推广应用预算管控模块,推行“两下两上”管控模式,实现了公司本部科学主导下编制预算。强化项目预算管理,严格从项目储备库进行预算安排,由发策部一次性归口下达。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预算控制,统一部署预算科目体系,在WBS中规范层级设置。开展了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管理,通过细化现金开支项目属性,确保项目落点控制。常态化分析预算执行情况,进一步增强了预算调控力。深化资金集中管理,完成公司所属单位在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集团账户管控体系建设,按照“一行一户”要求对供电单位电费归集账户进行清理,推行统一结算,明确大额资金集中支付的结算流程和岗位职责,建立月度资金收支计划管理制度,加强对子公司融资计划的审批,实现了资金的统一归集、调度、运作、融通和支付,确保了资金集中、安全有序。推进资本集中运作,完善以财产关系为基础,层层出资、控股经营的动态产权管理体系;加大资产清理处置力度,推进资产重组,完成了大同一电厂整体划转移交华电集团,以及省公司层面主多分开相关资产整合工作;加大担保转移处置力度,妥善处置对外担保9.2亿元,财务风险大大降低;启动了机动车辆统一保险管理工作,投资层级、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强化基建财务管理,积极参与基建工程初设、概算与合同等关键环节的审核,对工程单位造价进行动态分析和后评价,全面清理“以前年度已完未决工程”,下达当年投运工程项目结算、决算及转增资产里程碑计划,妥善处理税务大检查的后续问题,为实现“工程项目完工转增资产、竣工决算报告编制完成率达到100%”创造了条件。开展风险在线监控,系统梳理近五年来各类审计及专项检查所暴露出的问题,分门别类地提出了风险提示和整改措施,配合审计部门开展了审计案例特色培训,及时提出了完善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并建立了公司财务稽核规则库,试点开展在线稽核,提升了风险防范的责任意识和执行能力。会计集中核算和预算集约调控工作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中处于相对超前位置。

(四)财务信息化实现新跨越

ERP采取全公司集中模式,实时在线跨公司代码查询数据,实现了财务信息的高度集成与共享,为公司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平台。针对辅业单位经营困难、硬件基础薄弱的情况,为10个辅业单位配备了342台财务管控终端设备,促进了财务管控系统全面上线。建立公司级财务信息编码体系及应用合并抵销平台,部署应用合并抵销功能,为实现“一键式”生成报表打牢了基础。主动与各业务部门沟通解决财务与业务集成的问题,深入研究了生产、综合计划、营销等部门的集成方案。积极配合推进项目储备库建设,编制了各专业项目储备库管理办法和评级审查标准,项目储备库信息平台建设正式启动,与标准成本建设成果的集成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金流预算管理操作平台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相关业务流程修订完成,系统部署配置工作全面展开。ERP与财务管控系统的双向数据传递全部完成,为高质量地建成“一本账”核算体系创造了条件,财务信息化工作实现了新跨越。

二、把握形势,强化责任,扎实推进财务集约化管理

财务集约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财务一个部门、一个专业的事情,涉及公司基建、生产、经营等多个业务部门和环节,没有协作配合是难以实现的。今后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和繁重,推动财务集约化的工作一时一刻都不能放松。虽然公司财务集约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六统一”还没有完全到位。公司农维费、各类补贴、车辆管理等政策标准尚未统一,资产、设备、物资、项目的信息标准还需要进一步衔接,统一的业务流程也需要深入研究,生产运营标准成本还需细化和动态调整,基建标准成本体系建设才刚刚开始,适应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的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整意见尚未明确。二是纵向、横向之间的工作推进不平衡。还存在“本部快、基层慢”的现象,总体上看供电分公司进展相对较快,全资子公司相对滞后,这些情况势必影响公司财务集约化实施的整体推进。三是业务流程再造问题突出。还存在“重数据交互、轻流程跟进”的倾向,物资流转、资产联动、预算发起等业务流程还不能适应新的资源整合模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财务集约化管理的快速推进。四是财务与业务横向集成难度不断加大。目前看财务集约化进度较快,其他业务应用在集成方面与财务的匹配度还不够,跨系统的功能开发难度加大,物资、设备、项目、资产等代码对应关系还未完全解决。五是标准化配置调整工作量很大。随着财务集约化的深化应用,一体化财务工作平台对系统标准化配置提出更高的要求,供应商主数据清理工作难度大,基建项目WBS架构规范直接影响项目辅助转资推进,资产分类规范涉及资产重新分类和重要设备拆分的工作量还相当大,在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协同攻坚和信息系统的大力支持。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对财务集约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少数部门和单位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强;二是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公司制定的实施细则不学习、不研究,有些单位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考核不严格;三是执行不到位,有些单位、部门和员工依法治企的意识淡薄,工作存在选择性,对公司的部署安排没有不折不扣地全面执行。这些倾向如不及时纠正,势必会影响财务集约化管理工作的深入推进,进而影响全年目标的完成。因此,必须充分认识财务集约化推进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地贯彻落实公司财务集约化工作整体部署,在协同配合、信息化建设、流程优化、舆论宣传、队伍建设、风险管控上采取有力措施,创新思路,扎实工作,强化执行,全面推动财务集约化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

(一)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的紧密配合

财务集约化管理是各项业务管理价值的具体体现,各部门的集约化水平、与财务横向融合的紧密程度将直接关系到财务集约化管理的成效,各部门都要深刻领会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增强与财务部门的协作意识,特别是领导组成员部门要切实负起管理和指导职责。针对公司单位多、差异大的特点,以及个别单位在落实中确实存在的困难,各级财务集约化办公室要积极主动予以指导和帮助,对实施过程中同时涉及多个专业组的问题,要积极沟通协调,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按期推进。各相关专业管理要同步推行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和流程,进一步通过财务与业务高度集成,共同构筑财务与业务高度融合的集约化管理体系。

(二)进一步发挥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支撑作用

财务信息化是财务集约化管理的技术支撑平台,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速度,将影响和决定财务集约化工作成效。要统一会计政策、会计科目、成本标准等,就必须优化完善系统功能,将各类标准固化到信息系统中,与信息化同步部署、集中控制、规范应用,确保全公司的一体化运行。要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就必须依托一级数据中心进行账务体系的集中部署和维护。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对集中核算按日通报差异率,并在系统进行排名,对信息系统支持度又提出了新要求,希望及时跟进。要实施资金集中管理、预算集约调控、风险在线监控,开展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就必须依托信息系统对财务和业务信息进行在线处理、在线监测。因此,没有强大的信息技术平台作支撑,财务集约化管理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当前要确保成熟套装软件和财务管控模块的实施进度统一、覆盖范围一致、标准化程度趋同,使业务、数据、功能的衔接更加紧密,才能实现成熟套装软件和管控模块的高度融合。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凭证协同、合并抵销、项目管理、标准成本体系植入ERP等关键功能,重点加强各管控系统的协同,全力做好财务与计划、营销、交易、合同、基建、人资、物资等管控系统之间的系统集成。

(三)进一步推动业务流程的优化和调整

随着财务集约化的深化应用,必须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所有的关键业务流程要逐步“固化”。要健全业务流程应用的指南或规范,大力强化培训和业务考核,进一步提高上线率和集成度。重点要借助成熟套装软件系统的深化应用,进一步梳理、优化管理流程,重新修订典型业务设计,大力推动管理流程再造。继续对涉及财务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梳理、优化,调整必要的业务流程,使业务流程能更好地适应公司集约化、精益化、规范化管理要求。

(四)进一步加强财务集约化舆论宣传

目前公司已下发了财务集约化舆论宣传实施方案,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深入开展舆论宣传工作,对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执行,加快推进财务集约化工作进程意义重大。要充分利用公司各种媒体,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先进经验,树立先进典型,为扎实推进财务集约化工作创造条件。公司要按月确定财务集约化舆论宣传的题目,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准备稿件,确保各单位财务集约化管理工作推进情况、重点措施和典型经验宣传及时。

(五)进一步强化业务培训

财务集约化工作涉及很多新理念、新流程、新标准,还涉及业务界面调整和系统集成等新的工作模式,必须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要继续强化对广大财务人员的培训,力争2010年九月完成“千人培训”,在此基础上,各单位必须进一步拓展培训面,对从事财务集成业务的相关业务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培训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仅仅是新的开始,关键还在于广大财会人员要加强自身学习,只有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开展工作。在加强培训和学习的基础上,要认真组织参加省公司统考和国家电网公司调考,力争取得好成绩。同时要不断完善财会人员准入机制和激励机制,为财会人员的发展创造条件,搭建舞台,努力打造一支作风优良、视野开阔、业务精通、纪律严明、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财会骨干人才队伍,更好地适应财务集约化工作要求。

(六)进一步健全组织与考评体系

公司财务集约化工作要在按月通报各单位进展情况的基础上,采取专项督导、专题调研等多种方式促进工作推进。各单位要充分发挥财务集约化组织机构的职能,按期召开领导组会议和工作例会,分管领导要亲自组织,切实负起协调和督导责任,及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和跨部门协同问题。各级专业组要进行分类评价指导,确保上下协同,共同推进。特别是在财务集约化深化应用阶段,各单位要敢为人先、争当试点,力争通过财务集约化推进整体工作,在公司系统内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七)进一步加强财务风险管控

针对内外部检查反映出来的各种“违章”现象,要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和执规意识,自觉纠正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坚决纠正私设“小金库”、账外账和各种弄虚作假问题。坚决杜绝“乱投资、乱担保、乱借款”现象,规范诸多关联交易,堵塞管理漏洞。要充分利用节能减排的契机,推动各级价格部门将拥有自备电厂或转供区的高耗能企业纳入检查范围,确保国家调控政策的落实。充分利用审计案例特色培训以及近年来各种内外部检查的成果,完善财务风险识别库和稽核规则库,有效开展在线稽核和网上经济业务监管。要建立财务与审计、监察、经法等部门的常态沟通机制,确保按“九个一”要求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公司风险防控能力。

三、抓住关键、明确重点,全力做好下一步重点工作

目前山西省电力公司财务集约化工作已经到了完善提升、深化应用的攻坚阶段,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必须要按照年度实施计划安排,倒排工期、落实责任,多措并举,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全年目标的顺利实现。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扎实完善现有财务应用系统功能

要在全面完成账务集中部署,基本实现全公司系统财务数据的“大集中”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在高级应用上下功夫,不断拓展数据源,确保通过集中核算在第一时间反映所有信息,要重点提升省公司数据中心对全省财务数据的集中度和覆盖率,在实现单轨运行和信息传递的基础上,尽快实现“一本账”和“一键式”生成报表。一是开展业务协同抵销工作,抓好集团对账、自动生成抵销凭证功能的配置。二是做好集中报账模块的实施工作,将9类集中报账业务信息纳入应用体系,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三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财会〔2010〕83号文要求,规范和调整ERP系统应用标准,督促各单位按实施方案规范执行。四是开展财务主数据统一管理的实施工作,在上半年统一会计科目、清理重复客户和供应商的基础上,尽快统一资产类、资金类、预算类的主数据。五是有条件的单位要主动申请单轨制运行,力争在年内实现所属县支公司及“四校一院”的全部单轨制运行。

(二)切实做好项目预算管理

要不断加强预算与综合计划的协同,全面实现项目预算管理目标。一是严格按照省公司项目预算管理的要求,分专业、全口径开展项目储备库建设,做好2011年本级储备项目的收集、整理、评审、排序和上报工作。二是按照“三下三上”项目评审、“两下两上”预算编制要求,应用预算管控系统自动编制2011年预算“一上”方案。

(三)实现标准成本体系向作业层面的延伸

按照公司三层架构的标准成本体系要求,所有项目必须对应到作业,作业成本控制要与生产管理要求的现场标准化作业有机结合起来。一是将标准成本与项目储备库建设结合起来,在项目储备库建设中,对拟实施的项目明确到具体单项作业,将单项作业在标准成本体系中的编号、具体作业量及相关资产信息一并上报审核。二是实施标准成本与SAP集成,要基于作业发起工单,实现作业预算的标准化控制。三要尽快下达农电管理费用、农电资产维护费的标准成本。

(四)全面建成并应用资金集团账户管控体系

要在建立“全面集中、统一管控”的资金集团账户管控体系的基础上,全面实现“五统一”管理(统一结算、统一调度、统一备付、统一融资、统一运作),要全面实现通过银企互联进行电子支付。一是全面完成公司系统在工行的集团账户体系建设,推动所属各单位在合作商业银行之外的账户撤并、资金归集路径调整工作。二是完成公司各单位银行账户的资金结算系统上线申请、账户授权工作,10月份要完成上线测试工作,确保11月份全面正式上线应用。三是进一步加强资金安全管理。要强化资金对账、资金支付密钥管理,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确保资金安全。

(五)强化月度现金流预算的信息化管控

按国家电网公司要求,10月份必须实现月度现金流预算与资金支付系统的对接,完成现金流预算对各单位资金流动的在线监控。一是加快应用月度现金流预算的“线上”编制,将现金流预算管理的系统发起终端落实到业务部门的相关专责,严格对照月度现金流预算控制的8项功能和15项具体内容,通过信息系统在线编制与审核。二是开展对各相关业务部门的专题培训,要重点培训月度现金流预算编制流程,各类表单的填制、申请支付的操作,以及月度现金流预算与SAP、经法系统、资金支付系统的集成关系等等。三是各相关业务部门要确保实际支出与预算的差异控制在合理范围,不仅要满足国家电网公司对预算编制执行情况的考核要求,而且要确保正常结算和支付进度的平稳流畅。

(六)进一步明晰资产管理责任

结合公司下发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一是要结合实际制订实施细则和相关流程,明确具体实物资产管理部门的责任,实物资产管理部门要对资产的增减变动及时更新,确保实物与价值量的动态实时一致;二是要充分利用SAP系统的集成功能,通过代码对应关系,建立物资采购、设备管理、资产管理三者之间的联动,实现基建项目的辅助转资功能;三是要严格按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对资产分类进一步细化,10月底前再次进行资产清查;四是要以ERP系统深化应用为依托,通过现场资产清查盘点、财务资产卡片拆分、建立资产设备台账等手段,彻底理清农村集体电力资产、农维费自建资产、用户资产等不同类别资产状况,实现农电资产账卡物实时联动。

(七)确保完成工程“两算”目标任务

今年国家电网公司将“基建工程竣工决算率”作为一项财务考核指标,二季度公司修订完善了《工程财务管理实施细则》,并在流程方面进行了完善,要继续抓好落实工作,确保“两算”完成率达100%。一是进一步加强不同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竣工决算管理,督导各单位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竣工决算目标任务;二是进一步完善SAP的功能,实现项目从源头设计到生产验收的全过程线上监控,特别是要完善WBS架构的维护模块功能,确保能够看得到“节点”。

(八)有效实施在线稽核与评价

要在国家电网公司升级在线稽核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课题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和应用公司财务稽核规则库。一是建立各级财务风险案例库和风险控制方案,制定并上报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完成“嵌入”财务管控系统;二是在督导落实预算专项稽核意见的同时,全面推行在线稽核。三是依托系统功能,按财务评价办法扎实做好财务评价工作,不断夯实财会基础工作。

(九)持续优化财务与相关业务的集成

财务与业务的集成是财务集约化完善提升和深化应用的重点和难点,当前要深入分析在集成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和制约因素,统筹制订业务集成协同推进方案,进一步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一是抓好综合计划系统与财务管控系统的集成、标准成本体系与ERP系统集成,密切沟通、充分讨论,集思广益提出具体实施意见;二是抓好月度现金流预算与资金支付系统的集成并在试点实施基础上全面推进;三是实现预算分解从项目储备库自动“抓取”,年内在基层单位推广应用;四是推进基建标准成本建设,初步形成基建标准作业库,根据基建标准化进程,实施基建管控系统与SAP的集成并将相关数据传入财务管控系统;五是实现财务与营销、交易的集成单轨运行;六是完善物资采购价格信息库,满足标准成本体系中材料价格实时更新需求。

(十)加快推进机构、职责和人员调整工作

公司本部财务资产部作为财务集约化管理责任主体,要统筹协调,抓好各项推进工作。基层单位作为执行层要重点落实好各项办法和流程,确保财务系统的深化应用和有序推进。随着财务集约化实施的深入,财会人员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缺员的双重矛盾将是下一步财务集约化深入实施的重要制约因素,人资部等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积极支持,并提出合理的职责界面划分意见和人员配置建议,为财务集约化的深化应用提供必要的组织和人员保障。

做好财务集约化管理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坚定信心、求真务实、奋斗开拓,努力开创财务集约化管理新局面,为加快公司晋级发展、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刁金总会计师简介

山西省电力公司总会计师刁金,中共党员,中南财经大学会计本科毕业,高级会计师。在国家电力系统从事财务工作近三十年,在不同层次的专业岗位上,以身作则,恪尽职守,为推动电力财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担任现职以来,认真履行中央企业总会计师职责,在优化资源配置、争取电价财税政策、增收节支降本增效、全面推行财务管理“六统一”“五集中”、提高财务信息化水平、夯实财务管理基础、加强财务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山西省电力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刁金总会计师精通电力系统财会专业,注重重大财务问题研究,在资产处置及整合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经常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结合电网企业实际,规范业务流程,制定了一系列适合本企业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勇于开拓创新,主持和参与了财会管理方面诸多课题的研究和专业书籍的编撰,其学术成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刁 金

农业银行财务集中核算分析论文 篇3:

浅析电网企业的财务集约化管理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论是工业生产,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都越来越依赖于电力资源。电力企业如何通过自身改革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这将是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财务管理模式有单线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将有效地提高电力企业集团执行力的贯彻。财务集约化管理包含财务资金管理体系、预算管理体系、产权和资产管理体系、财务人才管理体系、稽核评价体系等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该文通过对电力企业的财务集约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为提高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与控制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财务集约化管理 电网企业 管理系统

企业的集团化组织形式是集团通过将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建立起一个有共同目标与发展战略的多层级法人结构的经济联合体。当今,电力企业以两家区域性垄断的国家电网企业的集团公司形式存在,即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集团的经营范围广泛、资产规模巨大、产权结构多元化,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网集团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体制转变。当前的电网集团财务管理存在诸多弊病,如:会计核算模式不同,财务信息的口径不统一;财务部门的纵向层级较多,整体的财务约束力不足;集团内部管控体制不同,集团化的运作效率偏低。电网集团财务的集约化管理对于保证集团内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统一集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集团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该文通过梳理财务集约化管理的基本理论,以电网集团的财务集约化管理为着手点,研究其资金的集中管理、预算管理、集中核算、全过程的成本管理、财务风险管理等集团化的财务管控体系的建设,以期整合集团的内部资源,降低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

1 电网企业的财务集约化管理概述

1.1 电网企业的财务集约化

电网企业的集约化是指综合各子公司的人、财、物等生产要素,并由母公司集中统一的配置资源,以实现集团整体的效率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而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1]。电网企业的财务集约化管理是在集约化的思想下,以集团的资源共享作为财务目标,构建资金的管控体系、预算管理体系、财务稽核评价体系、会计集中核算体系等[2],形成在线实时监控的、低风险的、闭环管理系统(表1)。

1.2 电网企业的财务集约化方法

电网企业的财务集约化管理首先应保证财务信息在集团总部与各子公司间有畅通的传递渠道。强大数据处理能力的ERP管理系统能有效保证财务数据实时由子公司传递到总部财务部门,是电网企业的财务集约化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通过系统的自动汇集处理,ERP系统采集了各子公司ERP服务器上的数据,实现了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电网企业的集团总部能够实时掌控各子公司的财务经营状况,并及时地做出相应的决策。电网企业建立一套与ERP系统集成的财务管理与控制系统,该系统可选取农业银行设立用于现金业务的基本账户;开设电费的专户和电费代缴代收业务;在电力企业的财务公司设立用于对外结算和资金集中管理的一般结算账户;只保留基础供电所的一个基本账户。电网企业的各子公司采取“收支两条线”的资金归集方式,及时集中地将子公司的内部资金归集到母公司层面,进行统一的会计核算。电网企业的资金管理流程具体如图1所示。

1.3 电网企业的财务集约化管理目标

电网企业的管理中涉及主体多、管理层级多、管理链长、内耗大、管理模式粗放,通过建立财務集约化管理与控制系统,密切联系起各子公司与集团总部的相关业务,将管理权限与会计核算上升到集团总部层面,实现各项业务的单据化核算,形成“一套账”的集中会计核算体系。

与此同时,财务集约化管理还实现了集团总部对资金的集中管理与控制,集团公司可实时监控子公司的日常资金账户,再根据集团整体资金情况及各子公司的实际资金需求,来合理统筹资金分配,避免资金短缺与闲置。

2 电网企业的财务集约化管理模式应用

2.1 电网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财务的集约化管理需对电网集团公司的管理层次、产权结构、信息平台等进行较大的改进,针对具体的电网企业,可从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可行性、管理层级的压缩可行性、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变更可行性三个方面来分析电网企业建立财务集约化管理体系的整体可行性。

(1)财务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将有效降低人工会计核算的错误率,提高集团的整体工作效率。同时,信息平台的建立也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和企业的经营成本,信息数据也易泄露。通过综合分析财务信息平台建设的优缺点,评估信息平台对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是否大于平台建设的资源投入,进而确定平台建设的可行性。

(2)会计核算主体的层级压缩可行性分析。电网企业的管理水平相对粗放、服务人员多、管理链条长、部门设置出现交叉重复现象较多,这将影响会计信息的传递速度,易出现信息传递的失真。通过压缩管理层级,将有效提高会计信息传递的效率,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整合集团公司的可利用财务资源。

(3)法人治理结构变更的可行性分析。电网企业产权结构下的财务集约化建设更可靠,子公司对集团公司的财务指令反应更迅速。但法人治理结构的变更使得集团公司对子公司无法进行有效管理;无法形成有效的子公司监管机制;集团公司对市场动态的信息掌握不及时,难以做出长远规划。综合上述的利弊,电网企业的法人治理机构变更难以满足电力集团的财务集约化建设需求,集约化体系建设的经济效益低于预期的目标。

2.2 财务集中核算的建立方法

电网企业的财务集约化管理需要建立集团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财务集中核算体系,具体的建立方法有会计功能上移法、扁平化机构设置法、信息平台构建法等,这几种方法的对比分析如表2所示。

3 结语

现代的集团公司是以资本为连接的多法人的经济组织,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是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共同形成企业法人的经济联合体。电网企业的集团公司可通过建立依托于信息化平台的财务集约化管理与控制体系来实现整个集团公司的财务运作效率,促进电网集团的整体长远目标的实现。

该文通过梳理财务集约化管理的相关理论,阐明电网企业的财务集约化管理的方法与目标。并从会计核算主体的层级压缩可行性、信息化平台应用的可行性、法人治理结构变更的可行性等方面分析了在电网企业建立财务集约化管理体系的可行性。还提出了采用信息平台构建法、会计功能上移法、扁平化机构设置法来建立财务集中核算体系,为电网企业的深化改革提供有益指导。

参考文献

[1] 沈玉莲.关于国有企业集团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32).

[2] 李清虎.大型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9(17).

作者:刘勇

上一篇:当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下一篇:基地建设下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