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分配激发教师发展论文

2022-04-25

【摘要】目前,多数高校的收入分配主要依据教师当期成果的考核,实行当期收入分配制度。当期分配对教师成果的衡量并不全面,其导向容易使教师根据学校的硬性指标完成眼前任务,追求短平快,不利于教师和学校的长远发展。而延期分配是一种长期激励形式,能够更好地激发教师着眼长远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延期分配激发教师发展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延期分配激发教师发展论文 篇1:

“停课不停学”期间高中在线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了防止疫情向校园蔓延、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部做出“停课不停学”的决定,要求中小学校利用在线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高中在线教学有效性的实现,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建强有力的管理队伍;激发教师教学热情,全力高效投入在线教学;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家校联动,确保在线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新冠肺炎;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有效性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广大师生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寒假。为了阻断疫情向中小学蔓延,保障广大中小学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1月28日发出通知,明确要求2020年春季延期开学。2月4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停课期间,各地区各学校要制定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方案,力求做到广大中小学生全员参与“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在当前形势下,教育部门做出“停课不停学”的决定,让开学为防控和阻止疫情让路,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是为了不久之后的顺利开学,为尽量减少疫情对学校教学秩序的负面影响做准备。在这特殊的危机时期,在线教学成了广大中小学校的不二选择。那么,什么是在线教学、在线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何不同、如何开展在线教学、其教学效果如何,这是很多教师和家长都关心的问题。

一、在线教学及其优缺点

在线教学也叫网络教学,是远程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是指一种以网络及其网络空间为基础的教学和学习行为,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处理,形成多种教学资源,学习者通过在线教学平台进行学习的教育模式”。[1]在线教学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线上化,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在线教学具有如下几种优势:

一是具有开放性,其教学过程、教学管理和资源获得都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比如,学生的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只要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即使相隔万里也能随时随地进行教学和学习。

二是在线教学具有信息量大、资源多样化、知识更新速度快和沟通便捷的特点,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容进行学习,可以实现学习的个性化。

三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对于比较落后和师资较欠缺的学校,可以共享一线城市最好的师资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

四是在线教学的可重复性,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传统课堂较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听课需要,而在线教学可以弥补这种不足,尤其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回放、重学教学中没有理解或有困惑的知识,达到强化学习、巩固知识的目的。

此外,在線教学依托的网络教学平台还能实现自动批改作业,帮助教师记录、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数据,教师能根据这些数据快速、准确了解学生,并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基于以上优势,线上教学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必不可缺的一种教育模式,尤其在应急状态之下被认为是最佳教学模式。在2015-2016年北京两次红色雾霾预警中,北京及周边地区学生在“停课不停学”期间,采用的都是在线教学模式,并且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2]因此,在这次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在线教学也成了各间学校首选的最佳教学模式。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优势和不足,在线教学在拥有众多优势的同时,同样也存在不少不足。

一是缺乏对学生的监控和约束,影响学习效果。在线教学一般都发生在传统课堂外,教师管理和引导学生的能力被削弱,在特殊环境条件下,尤其是在使用手机和电脑的情况下,自我监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被网上各种与学习无关的信息所吸引,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而教师却难以发现。从而导致这些学生难以及时、认真有效地完成自主学习,极大地影响在线教学的质量和成效。

二是在线教学主要以微视频为主,形式单一。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对于质量较低的微视频和文字资料学生容易感到乏味,进而失去听课的兴趣。

三是在线教学互动性不强,学生自主学习难以得到及时的教学反馈。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不同,在线教学中师生的不见面,导致教师难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来判断其掌握知识的程度,虽然现在有了连麦互动技术,教师和学生可以实现实时对话,但与传统课堂教师和学生的自由互动还有一定差距,学生较难适应,互动效果不尽如人意,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脱节。

四是在线教学具有复杂性和不成熟性。首先,在线教学环境依赖于网络,但现在网络和技术还不能完全支撑在线教学,比如网络的不稳定性,常导致信息中断和延迟,极差的体验感会导致教师和学生放弃。其次是实践教学过程的难操作性,在线教学要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但现有的理论不够完善,实践不够系统,大部分教师还无法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导致教学过程不完整、不系统。最后是在线教学对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学能力、学生的基础和自学能力,以及学习的环境等都要求较高,其中任何一个因素没有控制好,都会制约在线教学的质量。

正因为这些难以克服的问题,在线教学虽然创建了很多年,但在中小学教学中并没有占据主要位置,很多教师仍然将其作为一种辅助性教学。因此很多教师和家长都不太了解在线教学,以致这段时间报纸、网络平台等都有不少家长和教师在咨询有关“停课不停学”的问题,尤其是家长,充满了疑问和焦虑。

二、提高“停课不停学”期间在线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在线教学具有传统课堂教学不可比拟的优点,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在特殊的危机时期,它能避免人群聚集,降低感染风险,是“停课”期间各学校最佳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手段。那么,在线教学如何开展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优势,让这种教学真正变得有效呢?笔者认为要实现在线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建强有力的管理队伍

“停课不停学”期间的在线教学质量要获得保证,离不开教育部门及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管理。学校作为在线教学的具体实施单位,在特殊时期,学校领导如何做才能为在线教学保驾护航呢?笔者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1)学校领导对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的政策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相关文件政策,尽快明确“停课不停学”的科学内涵,正确指导“停课”期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杜绝抢跑、走偏乱象,保证“停课不停学”的好经不被念歪。

(2)学校领导要组建强有力的管理队伍,保证“停课不停学”期间的在线教学顺利进行。抗击疫情之下的停课是突发情况,且此次实行的在线教学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形式之多,为有史以来第一次,对于教育部门、学校管理者、广大教师和学生来说不仅不适应,而且压力也不小。学校领导在正确研判的情况下,要当机立断,组建强有力的管理队伍,协调各方面力量,做出快速反应,确保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管理队伍要对“停课不停学”期间的在线教学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部署,对“何时进行网上学习,怎样甄选网络平台,各年级教学方式如何选择,课程内容如何安排,优质教学资源怎样整合、如何进行推送”等问题,都需要学校管理队伍进行科学设计,严谨推进。比如,我校在疫情期间成立了由校长领导,教导主任、年级主管主任、备课组长、各科骨干教师、班主任和信息技术教师组成的管理队伍,负责指导和管理此次“停课不停学”期间的所有在线教学问题。

(3)学校要大力宣传,让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明白在线教学是疫情期间,国家和教育部门为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而做出的正确选择,让教师、学生和家长以开放的心态愉快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学校还要积极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条件,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家尽情感受信息化教学的魅力。

2.激发教师教学热情,全力高效投入在线教学

教师是在线教学的承担者和执行者,在线教学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和热情,取决于他们的认真、坚持和努力。要取得在线教学的成效,首先要打好教师这张牌,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造力,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在线教学中。

(1)改变教师教育观念,重新学习和认识在线教学。观念决定行为,教师作为在线教学的主要承担者和执行者,他们对在线教学的态度、认识和掌握程度直接决定教学效果。在线教学虽然推出很多年,成为很多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各间学校信息化设施良莠不齐,教师接收到的信息技术培训不多,导致很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较低,不能独立制作课件和使用操作平台。[3]相对于机构对在线教学所表现出的积极、乐观态度,教师由于信息技术能力不强、技术与课程整合困难以及所花时间太长、工作量难以计算等问题,对在线教学持较为保守和消极的态度。因此,学校领导应尽一切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引导教师改变教育观念,重新认识在线教学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价值和作用,要求他们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从思想层面重视在线教学的重要作用并全力高效投入在线教学,确保在线教学不掉“线”。

(2)组织教师多方团队合作,精心组织在线教学管理。在线教学有效性的实现,不能单靠某个领导或某个教师,尤其是在“停课不停学”的特殊时期,需要多方团队合作,才能保证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一直以来,在高中教学中,在线教学都是作为辅助性教学工具或教学资源而存在的,大部分教师对在线教学不够了解,信息技术素养也不强,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要求他们开展在线教学,压力确实不小,但“非常时期,非常教学”,学校和教师没有退路,只有克服困难做好应对准备。

一是学校要迅速组织网上培训工作,让教师能尽快上岗。首先由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通过网络对所有教师进行网上快速培训,让教师尽快了解在线教学及其操作;其次,组建在线课程建设服务群,由信息技术教师和平台工作人员对教师在课程建设期间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提供帮助;最后,信息技术教师全程指导教师在线教学工作,并提供实时有效的帮助,保证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是进行网络平台的遴选。受网络速度和平台的限制,如果全校学生都同时登录同一个平台进行学习,服务器的不稳定会出现卡屏掉线等现象,导致教学进度滞后。针对这种情况,通过讨论分析,我校在这次在线教学中采用多平台分散进行学习,主要应用了广东省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钉钉网、学而思、QQ、微信和邮箱等平台。省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钉钉网主要用于教学直播,学而思主要是用于优秀课程学习,QQ、微信和邮箱等用于教师和学生交流、传递与学习有关的教学资料。

三是进行在线教学方式的选择。不同年级学生学习任务不同,所选择教学方式应有所不同。比如,高三学生主要是复习,各校学生基础和复习进度有所不同,难以在网络或其他学校录制的课程中找到适合本校学生的课程,所以选择本校骨干教师录制课程进行直播,效果会较好。高三采取直播的教学形式也契合高三学生的心理需求,因假期延长,高三学生已迫切希望返回学校,直播教学中看到熟悉的教师身影,会让学生倍感亲切,从而增添在家学习的动力。高一高二的学生没有迫切的复习和升学任务,可以选择网络优质课程,教师再利用录屏进行重点提示即可。

四是进行网上集体备课,确保知识呈现和组织方式的适合性。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在线教学的知识呈现和组织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线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导者,教学变成了以“学”为中心的模式。由于在线教学空间的异质性,教师不能像传统课堂那样看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再加上在线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经常要关注技术操作,学生在家还受学习环境的局限,使干扰因素增多,学生学到知识易出现碎片化现状,不利于知识的系统化、概念化吸收。为了避免这些弊端,体现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观念,备课组要做到:首先,重新制订教学计划和知识组织规则,并將教学进度和规则向学生公布。其次,缩短教学时间,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和回顾教学内容。第三,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为了减少学生学习时受干扰而导致的注意力分散现象,教学中要加入动画、视频,实时、互动的PPT流程,开展游戏、提问、讨论、投票和小测等活动,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第四,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对不认真听课或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进行关注,利用教师的关心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第五,充分调动班主任的管理功能。班主任是班级授课的第一责任人和首要组织者,除了与任课教师合作配合,更要与学生、家长配合,做好检查监督工作。班主任要利用家长群、学生群进行家校联系,耐心细致地督促和检查听课和完成作业情况。第六,及时进行总结并修正不足,推动疫情期间的教学研究。每节课后或每次任务完成后,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在备课组工作群内,大家可对刚完成在线教学及平台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课后的反思、讨论和改进不仅能提高教师的在线教学能力,还能推动信息化教学的探讨和学科教研,更好地实现在线教与学的相融互促,提高在线教学的质量。

3.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校完全“停课”期间,如果只依靠教师平台的教学,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要想实现在线教学可控有序的现场教学效果,显然是不够的。因此,要实现“停课不停学”期间在线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为此,教师要做到:

(1)引导学生积极地调整心态,正确认识疫情与停课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教学让学生正确认识“停课不停学”的科学涵义,让学生理解“停课”是国家对整个社会、每个家庭和每个人都负责任的一种选择和决定,因而要承受因开学时间延迟,教学方式,尤其是学习方式改变带来的学业压力。同时也要意识到这是一次锻炼自己、提升自己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的机会。引导学生在不能改变现实的情况下,化压力为动力,以愉快的方式接受“停课”,但不“停学”。

(2)把在线教学视为“正式的课程”。在学生的经历中,在线教学往往是辅助教学,因而重视程度、注意力集中程度和付出的努力都不够,导致学习效果没有传统课堂教学好。要想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在线教学,把在线教学视为“正式的课程”。学习时心里不断暗示自己就在课室上课,努力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在课程中经常“露面”并积极地参与其中,用与传统课堂教学相同的方式对待在线教学和学习,确保学业不因“停课”而受影响。

(3)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在家学习,学生缺少了教师面对面的督促和同学之间有意无意的互相监督,尤其是家长上班,独自在家的学生,容易使自己松懈下来,甚至放任自由,沉迷于电脑或手机游戏中,成为问题性网络使用者。因此,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为自己和自己的未来负责,从在线教学中获得最大收益,是高中生在这个寒假为自己设定并保证实现的一个目标。学会管理时间和空间的技巧以及养成自觉自律的习惯是取得在线学习效果的有效工具。为此,要引导学生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求学生制定与学校一致的作息时间表,根据作息时间表制订每周学习计划,把需要听的课以及课后需完成的作业、观看的讲座视频、阅读的材料、参加的论坛和体育锻炼时间都标记在学习计划里,并严格执行。其次,选择在家适合学习的环境,告诉家里成员不要打扰。适合的环境要有高速网络、电脑设备、耳机耳麦以及学生的学习用品,要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能专心致志进行学习。第三,在做作业和测验时,设置时间限制并用计时器提醒自己,为每次作业和测验分配一定的时间,完成后再进行下一个任务,尽量不拖延。第四,消除干扰,确保学习质量。在家进行在线学习,学生会面临很多干扰和诱惑,如电脑、手机里的游戏,收藏夹里的电影电视,微信群里的各种消息以及家里的各种美食,都容易使学生分心,成为专注学习的拦路虎,导致学习陷入困境。因此,学生要有意志力抵抗和排除这些干扰。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完课程,不用电脑手机时,坚决关掉,或把手机交给家长,避免微信、QQ等信息让学生分心和转移注意力。也可引导学生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寻求学习伙伴的监督和帮助,自觉主动地消除干扰。第五,每周进行学习反思,审查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策略以及学习效果,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期收到最好的学习效率与质量。

4.家校联动,确保在线教学的质量

学生的知识获得需要在一定的规约情境下完成。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室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和行为的主要场所,家庭教育只是作为一种“隐形补贴”存在。而在线教学中,家庭从“次要习得空间”变为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就需要家庭提供规范性和规训式的场所。因此,“停课不停学”期间在线教学的实施,必须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和配合。首先,学校要推送并让家长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树立相应的教育意识,能将学生成功地引入教学情境中。班主任可通过家长群、学生群向家长推送相关的教育知识和注意事项。其次,家长要为在家学习的学生提供必要的监督和约束,让学生与日常生活做适度切割。家长还要以身作则,给学生做好榜样,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向上、劳逸结合的有规律的学习生活作息习惯。第三,家长要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成为学生在家学习的主要监督指导者。引导学生收心归位,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帮助学生做好“停课”期间的学习规划,指导和督促学生高效、科学地开展在线学习,充实地渡过这个特殊的假期,实现从假期到开学的无缝衔接。最后,家长还要关注假期中学生的心理状态,适时进行疏通,引導学生正确面对和处理生活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此次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应对,虽然给了我们很多的不适、压力和挑战,但只要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同心合力,共同应对,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一定能高质量地实现“停课不停学”期间的在线教学效果,使教师和学生的这个“加长版假期”收获满满。

参考文献:

[1]杨波.网络教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林区教学,2017(5):88-89.

[2]杨自犇.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新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3):90-91.

[3]陈欣.在线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编辑:王天鹏)

作者:杨庆平

延期分配激发教师发展论文 篇2:

高校实施延期分配制度的探讨

【摘要】目前,多数高校的收入分配主要依据教师当期成果的考核,实行当期收入分配制度。当期分配对教师成果的衡量并不全面,其导向容易使教师根据学校的硬性指标完成眼前任务,追求短平快,不利于教师和学校的长远发展。而延期分配是一种长期激励形式,能够更好地激发教师着眼长远发展。本文对高校薪酬制度领域的热点话题——延期分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合M高职院员工流动率偏高的情况,设计了M高职院的延期分配方案,对一年多的实践效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高校 延期分配制度 高职院

1 问题的提出

高校的教师,作为高校教育的承担者,既是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的灵魂工程师,又是科技创新与推广的骨干力量,其享受相应的薪酬待遇,是劳动价值、知识价值与社会地位的体现。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能有效地吸引人才、稳定人才、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对高校的和谐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对高校薪酬设计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如何完善当期分配制度,对延期分配制度的研究在国内几乎是空白。高校分配方式仍然比较单一,即基本工资、课时费和岗位津贴,这些都属于当期分配。从绝大多数高校的情况来看,对人力资本要素参与分配重视程度和认识程度都不够,特别是对学术带头人来说,虽然当期工资数额得到提高,但是,风险补偿和长期激励不足。延期分配原则和计划的设计可以弥补以上不足。在这方面,渝西学院早在十年前就推出了旨在建立终身员工补偿机制的校龄津贴制度,走在了时代前列。新疆财经大学结合校龄津贴制度,实施期权制津贴,这在探索建立延期分配制度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延期分配制度作为一项制度创新,如何设计出既能充分调动骨干教职工积极性发挥其带头作用,又能整合人力资源要素的延期分配方案?M高职院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2 M高职院的延期分配方案

M高职院的收入分配一直采用当期分配形式,整体收入水平在当地同类院校中尚属中等。但是,这几年中员工的流动率偏高一直是困扰学院发展的一个难题,尤其是一些责任感强、教学经验丰富、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水平教师的离职。关于影响员工流动的因素,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笔者认为,高流动率除了与M高职院升格不久,长期的中专管理模式与现行高校运行方式不相适应外,其主要原因是尚未在工作环境、组织文化、薪酬待遇、发展平台创造“高地”。针对这种情况,M高职院除对现行的人事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外,还创造性地设计出提出延期分配制度,并对这项制度进行探索。M高职院的延期分配方案主要内容:

(1)延期分配的对象

延期分配作为当期分配的有益补充,延期分配是薪酬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激励措施,可以引导教师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共享,从而大大提升高校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延期分配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学院的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和学科带头人、中高层管理人员、协议需延期分配的人员。

(2)延期分配的条件

专业技术人员的延期分配应按岗位设置要求所规定的条件在本岗位工作满一年,且本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管理人员根据所聘岗位,职员六级及以上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人员享受延期分配;其他人员按学院相应的选拔标准聘任后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人员。

(3)延期分配的方案

①延期分配的基数统一按每月月初发放的岗位绩效工资的2倍为标准,比例按表1-1的分类标准执行。延期分配标准=基数×比例。

②享受延期分配的人员须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期限在学院服务一定的期限,延期分配享受的期限原则与聘用合同时间一致,延期分配的最短服务期限为五年,五年后开始兑现,合同不满离职的其账户被冻结,不能享受。

③延期分配根据本人年终考核的结果对计算比例进行调整,考核优秀的人员上调一档,考核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下调一档。其他人员考核优秀的上调5%,考核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下调5%。年度调整的应由单位承担的部分由单位一次补齐,个人无须交纳(见表1-1)。

④延期分配的人员凡在学院连续工作满十五年及以上,其单位承担比例上调5%,个人交纳比例不变;凡在学院连续工作满二十年及以上,其单位承担比例上调7%,个人交纳比例不变;凡在学院连续工作满二十五年及以上,其单位承担比例上调10%,个人交纳比例不变(见表1-2)。

3 M高职院实施延期分配的意义

M高职院虽地处中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通过发放课时津贴、课题津贴的办法使教师的收人水平有所提高。但作为事业单位无论在收入待遇还是在事业发展上与有些行业相比吸引力不够。与人力资本市场定价机制所决定的收入水平相差甚远,人才流动率偏高。对业务骨干和管理骨干的收人水平重视不够。延期分配作为一种新型的薪酬分配模式,主要功能有:一是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延期分配制度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具有递延支付性。即薪酬福利现在给到个人名下,但要在未来若干年后才能领取或享受;(2)具有可中止性。即一旦出现人才擅自离开,学校可以中止这种薪酬福利的兑付。由学校收回,以减少损失,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退出成本。

M高职院在设计延期收入分配方案时,充分考虑不同教师在年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等差别下奖励的激励效果,建立多维交叉的激励体系。延期分配制度可将优秀人才与学院的中长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学院的持续发展。实施延期分配方案一年来,M高职院的人员流动率有明显下降,09年人员流动率仅为0.26%,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旦.延期分配:教师激励的新形式[J].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06.4.3.

[2] 刘灿国等.完善当期分配制度与建立延期分配制度有机结合[J].渝西学院学报,2005.3.

[3] 宋莉芳.教师薪酬制度满意度、离职倾向与延期分配支持度关系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09.1.

作者:蔡晓旭

延期分配激发教师发展论文 篇3:

宜疏不宜堵的不二选择

策划人语:我国城乡教育的差距主要源于城乡师资配置不均衡。教师流失造成的农村学校师资“贫血”已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农村教育要发展,教育均衡的愿景要实现,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本期“峰会之声”栏目围绕“农村教师的‘流’与‘留’”话题在莲花县召开现场交流会,邀请相关人员共同探讨、解决农村教师的“流”与“留”问题。

师资流失有因

农村中小学教师不正常流动的现状加剧了城乡校际间教师资源的不平衡,扩大了城乡教育公平的差距,导致了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

甘海(莲花县教育局局长):很感谢编辑部把此次峰会现场会放在莲花县召开。莲花县位于江西省西部,属山地丘陵地区,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也是一个山区农业小县,总人口25万人。全县共有学校94所,在职中小学教师2193人,学校分布点多面广,区位差异较大。近几年,50周岁以上的农村小学、中学教师分别占教师总数的40.1%和39.7%,而35周岁以下的农村小学、中学教师分别占教师总数的20.6%和10.5%。以我县边远山区高洲乡为例,相比2008年,2013年全乡中小学教师实际减少了教师22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的流动主要有正常的流动和不正常的流动两种形式。不合理的教师流动才是流失,主要表现为单向流动,即农村流向城市,边远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的学校流向工作条件好、工资待遇高的学校。对于一个地区、一所学校而言,一名教师的调离就是一种流失,而站在教育的全局来看,所流失的教师如果仍在教育系统内,那还只是流动。

冯智武(莲花中学校长):从实践来看,制约贫困县教育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和优质师资的缺乏。近几年,莲花中学教师数量虽然能得到及时补充,但优质教师的不足和流失仍是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针对莲花中学教师队伍流动问题,我做了一项统计:每年流向广东等发达地区2~3人,考公务员、研究生2~3人,考调到外地1~2人。莲花中学作为全省第一批省重点高中,目前有省特级教师1人,省学科带头人2人,市学科带头人3人,教育硕士研究生3人,以上世纪80年代专科毕业生为教学主力,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研究生、优秀一本院校毕业生招了几年都不愿来。

黄长贵(上高县田心中学教师):在上高县田心镇32所中小学校里,现有公办教师195人,代课教师32人,其中中心学校(含中学)的教师占60%,平均年龄达到42岁。除了近年来分配的年轻教师外,在村小,几乎清一色为中老年教师。近年来,尽管每年都有青年教师分配下来,但每年流出去的青年教师均有10人。俗话说:“世事皆有因。”作为一名基层教师,我认为农村教师的流动乃至流失,既有经济待遇低、住宿条件差的原因,也有农村出行难、伙食差的原因。据了解,目前在很多农村学校连食堂都没有。按理说衣食住行无忧,安居才能乐业。现在从教的年轻教师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没有吃过苦、受过累,不要说要做教书育人的工作,就连他们的生活、生存都是一种考验。

陈爱平(靖安县罗湾中学校长):除了黄老师讲到的原因外,农村学校留不住优秀教师,还另有原因:大部分优秀教师都有更高的目标追求,但农村学校又提供不了让他们学习提升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与平台。

贺丕光(莲花县南岭乡中心小学校长):除了刚才大家讲的原因,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是农村学校编制少。比如我乡田东小学全校有学生209人,按23.5︰1配编只能配8.9人,也就是说按规定学校只能配8名教师、1名工友。学校6个年级6个班,平均课时量每名教师每周要上25节。像长埠小学成班率相对较高,有265个学生,也只能配11个编,这就是说按规定学校只能配10名教师、1名工友。每个教师平均每周要上20节课,过重的负担,也是他们从农村学校“流”出去的原因。

流而不失在于“疏”

农村教师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破解这一难题的方法也应是多方面的、综合的。如何做到流而不失呢?

甘海:过去,遇到农村教师的流出情况,我们容易走极端,采取“卡”“堵”等行政手段来干涉。如果我们现在还是单纯用那种行政手段来“堵”住农村教师的流动,势必将农村学校教师正常流动的渠道堵死。对城乡教师的正常流动,我们应该做的是“疏”与“导”的工作。在“疏”方面,我们要根据《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以及国家对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有关规定赋予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人事管理的自主权,畅通新教师补充渠道,提高在编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保证农村学校的师资均衡、稳定。在“导”方面,应加大在岗农村学校教师考评任用激励力度,谨防农村学校教师职业倦怠,使之奉献有心、成功有望。

例如,莲花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重点完善师德教育、新教师补充、教师激励、教师培训、山区学校教师政策保障、教师流动任用等六方面的工作机制。特别从2011年起,莲花县委、县政府每年拿出70万元,设立了“教育贡献奖”,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特别是农村优秀教师,教师山区津贴总额增加至102万元,全县投入1400万元建起农村学校周转房9800平方米。定期定量安排农村学校教师到县城学校跟班学习,同时安排县城教师送课下乡,选派县城学校优秀管理者到农村学校任职。这些都为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刘炎清(莲花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正如甘局长所说,一味的“卡”“堵”解决不了农村学校教师的流失问题。我认为,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是关键。一方面要做好本校教师的培养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吸引外校、外地教师来工作,使教师的流动呈现双向、健康流动。

李庆陆(靖安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作为教研部门,我认为教研室可以帮助教师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协调教师个人成长的内在需求和学校长远发展的人才需求,实现个人和学校的共同成长和长远发展。做好职业规划之后,教研室要为农村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进修机会,尤其是为优秀教师拓宽提高素质的渠道,让农村教师能够走出去学习城镇学校的优秀教学和管理经验。同时,还可以邀请一些教育专家、学者及外地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讲学和传授经验,或是联系专家、学者进行网络视频授课,让农村学校教师不因地域条件限制而能同等享受城镇教师应有的学习、成长的待遇。

农村教师由于工作在农村,物质与精神生活都与城镇教师有一定的差距,更需要得到这种认同和尊重。教研室可要求学校通过设立各种奖项以及建立教师功劳簿、光荣榜等,对有进步、有贡献的农村教师做出表扬和奖励,对做出较大贡献的教师给予职称、培训方面的政策倾斜,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改变“没能力的人才会呆乡下,有能力的人都去了城里”的认识偏差,重新树立农村教师的良好形象。

陈爱平:作为农村学校校长,我认为要在优秀教师“留”的问题上主动有作为,谋划学校发展蓝图,加强内部管理,民主治校,树立“以教师为本”“教师发展第一”的人本主义管理理念,注意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提供教师发展的条件和空间。比如在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问题上,可以通过周转房、公租房、集资房等不同途径来达到目的。校长要多跑上级主管部门,多与当地政府协调,以争取政策和资金的落实。有的校长认为教育设施的改善要靠上级,自己无能为力,其实只要肯干愿做,还是有可为的地方。比如有的学校围墙塌了一个口子而长期不补,有的学校办公电脑只有一台而计算机教室电脑蒙尘不用,有的学校教室地面坑坑洼洼、屋面漏雨而不修,诸如此类都是没有认识到教育设施、教学环境对一所学校品质提升的重要性。

当前,农村学校文化建设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有些校长对学校文化的内涵认识不清,没有统筹规划和设计。试想,一所学校无文化内涵犹如人没有了灵魂,怎能留住有更高理想追求的优秀教师。制度是管人的,情感是揽人的。常规性的制度显然不是管理优秀教师的重要手段,一刀切式的制度留人不但不能起到预想的效果,反而可能使学校师资队伍境况恶化,优秀教师欲走硬留的结果可能使优秀变普通。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如果学校是一个处处有温情的情感场,说不定优秀教师欲走还留。

龙景云(莲花县湖上中学校长):我赞同陈校长的发言。来参加会议前,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抽样调查,对住在县城的19名农村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问题是“假如你有机会调离农村学校,但你却留下来了,请问你留下的理由是什么?”他们中有6人选择“农村学校教师之间和谐,对学校有感情而留下”。从中可以看出,待遇高低影响着农村教师的去留,但不是决定因素,感情留人,大有可能。给农村教师一个长远的发展平台至关重要,为实现个人理想而扎根农村教育的教师尽管少但仍存在。

刘冰阳(莲花县六市中心小学校长):我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呆了18年。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学校校长,我深刻地明白优秀教师对于农村教育的重要性。但和众多农村学校严重“失血”现象相比,六市中心小学情况却大不相同。除正常的调动、退休、系统内借调之外,学校教师队伍相对稳定。

位于319国道旁、萍莲交界中心的六市中心小学是莲花县内办学规模最小,学生人数及配编教师数量最少的农村完全小学。也许有人认为,有谁愿意到这样一个穷乡僻壤的山窝窝“充军”?在这里工作的农村教师能有什么大作为?其实不然,这里还真出了三位让人竖起大拇指的名人。一个从赣南兴国到萍乡芦溪,30年三迁三地,扎根六市中心小学数十年如一日的江西省师德标兵付玉生。一个能在网络上查到名字,支教期满又申请延期支教一年的原上海宝钢集团职工张俊智。一个放弃高薪工作,志愿服务山村教育,扎根太沙教学点30年的萍乡市最美乡村教师候选人王增林。一个拥有不到40名教师的学校,在不到几年的时间里能出3位名人绝非偶然。这与学校多年形成的良好工作氛围分不开。学校善于用身边的典型去影响身边的人,让尊重触手可及。作为校长,切实为教师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对老教师从身体上关心,对青年教师从生活上关心,是十分有效的。一个校长的非领导力往往更能团结和影响一批人。有时,校长一条短信、一声问候、一个举动、一件小事,能让教师感动一阵子,甚至一生。

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校长,其实就是一名“掘金者”。发现优秀教师,并善于推介、推荐,为他们建功立业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促使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可产生一种激励引领作用。每一个人都有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欲望,特别是刚涉入教坛的青年教师,一面是刚放下书本上的“教条正义”,一边要面对现实残酷的收入差距。两种思想的碰撞往往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出路。在这个关键时期,“师德标兵”“育人模范”所散发的正能量显得尤其重要。要让每一名教师都觉得在本职岗位上通过努力,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同样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样才能稳住“军心”。

付玉生(莲花县六市中心小学教师):在六市中心小学,我有三点深刻体会:一是所有的教师都很敬业。老师在集体办公室,交流最多的是教学工作;二是同事间相处非常和谐,互帮互助蔚然成风;三是“官兵”绝对平等。到了这个学校,确实感到这里的人,确实是在实实在在做事。面对学校的领导,我们有一种信任感,感到踏实,感到心情愉快。我想,一个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一旦形成,能净化一群人的心灵。这种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并具有辐射性。提到农村,别人都觉得苦。可我却深爱着这片土地,因为这里有希望,有梦想,这里需要高尚的付出。当我倾尽所有知识给孩子们、看着他们成长时,我就会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统稿:许雅健)

链接:近年来,推动城乡教师交流被国家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教育部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在关于“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部分提出“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42条明确提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可以说,为了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各级政府部门都在不断大力倡导教师及校长流动。

作者:甘海等

上一篇:以德治国促进法制建设论文下一篇: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