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技术人员卫生检验论文

2022-04-25

摘要:开放实验项目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措施和手段。结合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开放实验项目的情况,探究开放实验的运行和思考,为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供思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验技术人员卫生检验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验技术人员卫生检验论文 篇1:

卫生检验与检疫新专业建设及探讨

摘要: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增多,国家迫切需要卫生检验高层次人才[1],为此潍坊医学院于2014年开设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本文通过对卫检专业开设课程、实验教学、实习见习等进行探讨,以期达到完善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建设;探讨

卫生检验与检疫与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预防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卫生检验与检疫的作用日益突出。现如今,快速发展的高科技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繁荣、简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的新的卫生问题。卫生检验技术也因此快速成长,各种分离分析技术也不断更新完善,分析结果也朝着微量、高效、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潍坊医学院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从2014年开始招收卫生检验本科生,现结合我校卫检专业培养模式做以下探讨。

一、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潍坊医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主干学科包括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技术。主要课程包括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卫生毒理学、细菌学检验、病毒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空气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食品理化检验、生物材料检验、检验检疫学导论、临床检验学、分子生物学检验、仪器分析、卫生微生物学、动植物检验检疫学、实验室管理等。

二、学分制培养方案[2]

潍坊医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制4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3]。按课程性质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全学程总计197.5学分,分为必修课程121.5学分(其中实验课程49学分)、选修课程26学分(其中实验4.5学分)、集中实践环节(含毕业实习)52学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学分之比为0.89∶1.0。

三、培养方式

全学程4年,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历时2学年,此阶段进行通识教育,开展医学相关课程。第二阶段:历时1学年,开设专业课程,要求掌握卫生检验与检疫学专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实践技能,为进入生产实习打下坚实基础。第三阶段:历时1学年,此阶段进行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

四、实验教学特色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是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4],实验室又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实验教学也是提高卫生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1)潍坊医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2018版培养方案基本修订完成,实验教学比例将提高,争取做到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比例为1∶1[3]。

(2)开展第二课堂,对外开放实验室[5],鼓励学生积极进行科研工作。现2016、2017级每班有2/3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如进行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化学性污染物质检测等。这不仅锻炼学生形成缜密思维、独立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还能使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和实验资源得到充分利用。(3)开设特色实验项目。传统的实验项目大多为验证性实验,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低,容易出现一人在做多人等实验结果的现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开设了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自主设计性实验等实验项目,如卫生微生物学中的食物中腊样芽胞杆菌检测和生活环境样品微生物检测为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锻炼学生应急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建设虚拟仿真平台,提升现代教学实力。目前,细菌学检验、病毒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等课程均有虚拟实验项目,学生通过虚拟项目可以提前熟悉实验步骤,以便课上做到得心应手,同时还可以完成一些目前无法完成的危险系数较高的实验,使学生的实验技能得到显著提高。

五、问题探讨

2018年7月潍坊医学院为社会输送第一批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工作单位主要包括:各省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第三方检测机构、卫生监督所等。现对培养过程发现的问题做出以下探讨: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虽然近几年学校引进了专业教师,为本专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本学科仍然缺乏重大科研课题学科带頭人[6]。因此,学校应加大人才引进制度,招收学科领军人,制订人才培养培训方案,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养、锻炼教师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并将其很好地应用到以后教学中。(2)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重视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引进专业人才,纠正传统观念,正视实验技术人员的地位,鼓励和督促实验技术人员参与集体备课和科研工作,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课程体系改革。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所学课程范围较广,既有预防医学的相关课程,也有卫生检验专业课程,有些课程在部分章节就会出现重复教学的现象。比如环境卫生学与空气理化检验和水质理化检验这两门课的重复内容较多,这样既造成学生上课积极性低又浪费了教学资源[6]。因此,相近度高的课程应采用多教研室集体备课的模式,将相似内容进行整合,减少重复教学现象的发生。课程整合后节省的课时,可开设专业相关衍生课程,便于学生拓展专业视野,了解行业最新发展。

3.完善实习教学。通过座谈会、主题班会、个别谈话等方式调查2018届毕业生,结合实习单位代教教师的反馈,发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实习纪律散漫。最后一年毕业生面临考研、找工作等问题,无心实习,存在一部分同学脱产不实习的现象,再加上没有专门的代教老师,实习学生纪律松懈,自由散漫,影响实习效果[7]。(2)基本操作能力欠缺。在学校实验项目的准备工作都是由实验技术人员完成,学生从未参与,到实习单位后,一些基本操作,比如玻璃容器清洗、标准溶液配制、溶解定容等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他们感到很是生疏。因此,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来准备实验,在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预实验,提高学生基本操作能力。(3)实习时间与实习单位开展项目时间不太匹配。实习单位工作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时间性,学生实习采取的是转科的形式,这样就存在一部分学生实习正好遇到科室工作较清闲时,锻炼机会减少,影响实习效果。针对以上问题,学院应及时调整实习大纲,根据实习单位的具体工作安排实习,尽量固定实习单位代教教师队伍,通过有偿代教等方式提高代教教师的责任感,严肃实习纪律,量化实习考核办法。

六、结语

随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频发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渴望,卫生检验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日益凸显。高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和重担,我们必须全方位探索,不断实践,积极调整,争取为社会输送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术好、责任心强、心理素质过硬、管理能力好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温宣.我校新增卫生检验与检疫本科专业[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4):313-313.

[2]梅勇,朱长才,李文芳,等.卫生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从卫生检验方向到卫生检验专业[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10):2510-2511.

[3]赵丽萍,高蓉,李磊,等.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05):414-416.

[4]张茵,杜宏,黄家钿,等.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开展开放式实验的探讨[J].现代养生B,2015,(7):279.

[5]高天阳,张瑞,郭庆军,等.谈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20):3023-3024.

[6]牛凌梅,康维钧.浅谈卫生检验与检疫新专业的建设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07):52-53.

[7]王永杰,高希宝,马宏峰,等.山东大学1997-2000级卫生检验专业学生生产实习中存在问题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08,(02):112-115.

作者:刘玉梅 王飞 张丽雯 邵丽军

实验技术人员卫生检验论文 篇2: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开放实验项目探究

摘要:开放实验项目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措施和手段。结合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开放实验项目的情况,探究开放实验的运行和思考,为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供思路。

关键词:开放实验项目;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创新意识

一、引言

卫生检验与检疫是一门发展迅速、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以培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应用型卫生检验与检疫专门人才为目标,而实验室作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随着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心目标的提出,实验室开放成为了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开放实验项目成为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生开展实践和创新训练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开放实验项目是以课题和问题为核心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创新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而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开放实验的项目来源是教师和学生要深度挖掘的课题,本研究结合皖南医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开放实验项目的工作实践,针对开放实验项目的建设,以及项目的具体来源进行总结,对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开展以开放实验为依托的科研创新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开放实验项目的建设

开放实验项目是指学生在学有余力情况下,个人或团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些具有创意的实验项目,重在培养大学生勇于创新和团结协作等能力。皖南医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开放实验项目建设除了以教师为主编制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以外,在低年级导师制的指导下,在辅导员老师社会实践活动中,在参与各类科研竞赛过程中大力鼓励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设计各类开放实验项目,建立学生设计项目库,由学院专家委员会审核通过即可申请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多年来以学生自主设计、实施的开放实验项目已达30余项,极大地丰富了开放实验的项目内容。

三、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开放实验项目来源

(一)常规教学开放实验项目

在常规教学的过程中,计划内实验教学项目中涵盖开放实验项目,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准备、预试,反复摸索实验方案,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指导意见。在教学中开放实验,在针对教学内容的正常教学活动之外,学生可以申请实验室和常规仪器的使用,如分光光度计、移液器、PCR仪、空气采样器等,对常规仪器做到熟悉操作,提高了动手能力,甚至对实验室的废旧仪器进行拆装,了解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为独立进行科研创新打下基础。

(二)社会实践开放实验项目

大学生在校期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专业特色、专业要求,将实践育人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让社会实践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更应该成为科研训练的有效拓展和“孵化器”,将创新意识的培养注入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如皖南医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中开展“血吸虫防治实践”活动中,在当地血防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深入血吸虫疫区,科学采集钉螺,了解血吸虫防护知识,在血防站进行病原学诊断实验,不仅仅将课堂延伸到了实践中,同时大学生们在实践中总结和思考,扩展了多个创新课题,回到学校后在病原生物实验室开展了相关的科研工作;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结合专业优势,形成了诸如慢性病、艾滋病、各类病媒传染病的调研报告。

(三)社会服务开放实验项目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面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中心、环境卫生监测部门、食品卫生监测机构、检验检疫机构、质量监督所、医院检验科及化妆品行业等機构,可以在公共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各类检验上发挥社会服务的功能。如皖南医学院“安徽省高等学校食品安全创新实验基地”就是基于服务高校学生饮食安全的目而创设的,在项目中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生参与到食堂各类食品安全的快速检测项目,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学生对获得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食品安全方面的预警和应对措施。

(四)科研科技活动开放实验项目

依托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校级的科研基金以及各类教师科研课题等,大学生参与的科研科技活动开放项目也蓬勃发展,皖南医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实施低年级导师制,全面引导大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组”,由学生自愿组织3—5人为一科研小组,在导师的指导下申请课题,进行创新创业训练。2017年度该专业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计划12项,校级科研基金6项。

四、开放实验效果评估及思考

(一)成效

通过各类来源丰富的开放实验项目,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近年来,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生主持省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6项、芜湖市大学生专利大赛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各类参与创新实验和各类竞赛的学生积极性较高,构建了师生创新团队,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团队为组织、项目为依托的实践教学体系,大大提升了师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开放实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思考

1.开放实验项目需要整合各类教师资源。四种开放实验的项目来源,需要各类教师资源的整合,包括专业教师、学生辅导员、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辅导员在开展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积极配合实验室的开放和服务工作,各类教师资源的合力才能形成丰富的项目来源。

2.学生的各类项目需要导师的指导和控制。指导教师在学生的科研活动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要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循序渐进,在文献检索、课题设计、论文撰写等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尤其是大学生的思维活跃,课题方向及难度学生把握不准,需要导师的指导和控制;同时对于实验室的安全隐患也存在意识不足的问题,如试剂安全、生物安全、特殊仪器使用安全等均需要教师加强管理。

3.从教师考评机制入手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皖南医学院为积极调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的热情,制定了相应的文件将指导学生各类科研活动作为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评的指标条件,指导申报、立项、结题、发表成果等均列为教学效果,极大鼓舞了各类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热情。

五、结论

开放实验项目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实验机会,培养了操作技能,有利于培养卫生检验与检疫应用型人才,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敢于尝试,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工作中善于发掘开放实验项目的来源,培养各类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意识,在学生学习、生活、服务、竞赛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结合专业特色,调动大学生创新活动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提升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耿涛,贾英辉,徐光宪,陈万志,冯泽鹏.五位一体多功能实验室建设模式及路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06):245-248.

[2]馬先明.基于开放实验室平台提高工科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2):100-102.

[3]宋囡,王莹,李宁,等.开放实验室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6,(4):296-298.

[4]沈宁娟.应用型地方院校开放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科学,2018,21(01):191-193.

[5]金戈,关喆,殷世亮,孙燕,张忠.针对大学生科研存在的问题指导教师该如何发挥作用[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7,19(01):78-80.

[6]郭兵.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09):184-185.

[7]丁爱侠.高校开放实验项目实施及现状调查与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02):156-158+161.

Research on the Open Experimental Project of Health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Specialty

—Taking Wannan Med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YE Chang-jiang,JIANG Ping,SUN En-tao,WEN Yu-feng

(School of Laboratory Medicine,Wannan Medical College,Wuhu,Anhui 241000,China)

Key words:open experimental project;major in health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specialty;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作者:叶长江 蒋平 孙恩涛 文育锋

实验技术人员卫生检验论文 篇3:

浅谈卫生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

昆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1995年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2004年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并于2006年通过了计量认证复评审。经过多年的质量体系运行,整个实验室处于良好的运行过程中。本文依据GB/T15481-2000《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1]就实验室部分质量要素,即人员、设备、设施和环境条件、检测和校准方法及确认、测量的溯源性等几个方面讨论卫生检验实验室的质量管理。

1人员

人力资源、人才资源、合理的人才梯队构成是实验室核心组成部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为实验室建设的主线条,以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的学术和技术协调发展为目标,已成为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方向。

1. 1合理地配置实验室人员

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地配置实验室人员。实验室需要配备足够管理、监督、检验人员。对各类人员的任职条件应有明确的规定,比如接受过与其工作任务相适应的教育,具备一定的学历、一定的工作经历和实际工作经验等。同时,制订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和相应的考核办法,每年按照岗位职责和岗位职责考核办法对各类人员进行考核评定。

1. 2人员培训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保证人员知识更新,业务技术能力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层应制订各级各类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计划,以适应专业发展的需求。同时,为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应建立各级各类人员培训效果评估制度。

1. 3建立业务技术档案

实验室应该建立人员业务技术档案。档案内容主要包括相关专业学历、专业技术职务、技术人员在职学习经历、职工培训情况、考核情况、技能以及科研、获奖情况记录。

2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是实验室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检验工作对仪器设备的依赖越来越大。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自动化、智能化、快速检验是检验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仪器设备的管理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 1根据工作需求正确的配备仪器

卫生部颁布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装备标准》是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仪器设备配置的主要依据。同时,可根据自己单位实际工作需求配置仪器设备。

2. 2建立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对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流转进行控制。每一台仪器设备应有明显的标识表明其状态。通过计量检定、校准或自校准合格的计量仪器,可使用绿色合格证;部分功能丧失或只检定、校准或自校准部分功能计量仪器,合格者可使用黄色准用证,并在醒目处明示有效的使用范围;未通过计量检定、已损坏或长期不用的仪器设备可使用红色停用证。

2. 3编写仪器作业指导书

仪器作业指导书一般应在仪器安装调试、投入使用2个月内制订完成。其主要内容包括仪器名称、主要技术指标、性能用途、操作步骤、检查方法(如开机、关机、运行检查或期间核查及其合格判断标准)、维护保养等。

2. 4建立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制度

执行仪器使用记录制度,既可全面掌握仪器的使用情况、性能状态及变动历史,又便于对仪器实行动态评估。它可包括仪器设备档案信息(名称、型号、序列号、制造厂名称、仪器参数、生产日期、验收日期、启用日期、检定日期)、仪器设备维护维修信息、使用记录信息(使用日期、使用时间、检验项目、环境条件、使用人、使用前后状态)等。

3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品采购

对检验质量产生影响的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品采购、验收、存储、使用实施控制。主要包括:① 建立并实施“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程序。② 对外部支持服务或供应商的资质和质量保证进行评估,排序合格服务或供应商名单。③ 对检验质量产生影响的药品、试剂、耗材等须经过检验、检查,证明其符合检验方法规定要求方能投入使用。

4检验方法的选用和确认

检验方法是指导检验工作进行的重要依据。正确的选用检验方法是保证检验工作质量的前提之一,选用检验方法和检验方法的确认主要参考以下依据: ① 如果客户指定的检验方法适用有效,可采用客户指定的检验方法。② 如果客户未指定检验方法或指定的方法不适用或失效,实验室应优先采用国家、国际、区域、行业发布的最新有效标准方法。在没有国家、国际、区域、行业发布的最新有效标准方法,可选用知名的技术组织、权威文献杂志公布的方法,但须经过实验室技术主管确认。③ 无论因何种原因产生的检验方法偏离或采用非标方法前,应经过技术判断、授权批准、客户同意的程序。④ 方法的确认可采用以下一项或多项技术:使用标准物质以确认方法可靠性;与权威方法进行比对试验以确认其可靠性;实验室间比对。常用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检测限、回收率、稳健度等指标。

5实验室设施和环境条件

为保证检验工作质量,实验室设施和环境条件必须满足检验工作的需求。很难想象在一间灰尘密布的实验室里能做出痕量或超痕量元素分析,也无法想象在普通实验室能准确完成细菌总数计数。因此,必要的实验室设施和环境条件是实验室质量保证的重要条件。实验室设施和环境条件主要考虑实验室工作区域合理布局、通风、照明、温湿度、实验室合理的洁净度、电源的稳定性、可靠接地、电磁屏蔽、无菌条件等是否符合检验工作质量管理的需求。同时应考虑停水、停电、防火、防盗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并给予充分保障。实验室管理层应满足实验室设施和环境条件,以确保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基本需求。实验室应建立运行“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落实责任人,做好监测、控制和记录。新建、扩建、改建实验室应充分考虑实验室设施和环境条件以及合理布局对检验工作质量的影响。

6量值溯源与期间核查

量值溯源是指通过一条不间断的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比较链,将测量结果与国家基准、国际标准或自然常数联系起来。量值溯源对于保证测量或检验的准确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量值溯源是通过实施计量检定或校准来完成。对于量值溯源的实施和要求一般应为:

① 凡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的检测检验仪器设备,如:分析天平、原子吸收、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分光光度计、流量计、气压计等计量器具。

② 实验室应制订和实施年度检定/ 校准计划。

③ 对国家尚未建立检定规程的计量仪器可进行自校。但实验室必须制订有效的自校方案,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能自校。必要时,自校应具备明确的量值溯源途经,自校可以采用有证标准物质或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来实施。

④ 仪器期间核查是测量设备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为保持良好置信度的检定/校准状态,对仪器进行的检查,以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仪器期间核查可采用如下方法进行:使用标准物质检查(如標准样品或标准仪器,但应注意其量值能够溯源及有效性)、使用仪器附带设备检查(如天平内置砝码对天平检查)、使用不同检测方法进行比对、实验室内两台仪器之间比对、实验室间比对实验、留样再测试等。

7样品的采集和保管

样品的采集和保管是实验室质量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没有把好这一关,此后检验过程中所有的质量管理都将失去意义。因此,必须制订样品管理程序,对样品采集、运输、接收、检测、保存、处置进行控制。现场采样工作人员应尽可能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进行采集,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客观性和均匀性。从样品受理到实验室,应对样品进行唯一性编号和明确样品检测状态(待检、在检、已检)标识,以免样品混淆。

卫生检验实验室检测流程是从检测业务受理开始直至发出它的最终检测报告。在此过程中质量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过程,是对检测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控制过程,只有结合实验室自身的情况,建立和运行切合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认真贯彻实施实验室认证认可相关标准和文件精神,实验室质量才会获得持续改进。

8参考文献

[1]GB/T 15481 -2000. 校准和检验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S].

作者:张宏斌

上一篇:化工信息技术生产管理论文下一篇:构建生物学科高效课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