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法庭本科教学论文

2022-04-19

摘要:模拟法庭实验教学在我国高校法学教育中日益普及,但其教学效果有待提高。我国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之目标应当从单一走向多元,教学形式应当从表演走向实战,实验角色的分配应当由固定走向多变,教师对模拟法庭实验的指导应当从平面走向立体,模拟法庭实验课程的成绩考核应当从重结果走向重过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模拟法庭本科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模拟法庭本科教学论文 篇1:

“实战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机制研究

摘    要:以“实战型”代替“表演型”成为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共识。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中,由于认识误区、教学方式与实践环节、指导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欠缺、法学仿真实验室设施陈旧等因素,阻碍“实战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实施。要保障“实战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应当提升指导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完善知识储备与教学储备,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教学资源,借助模拟法庭大赛以赛促教。

关键词:“实战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18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实践教学一直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模拟法庭是各类学校实践教学广为采用的方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模拟法庭作为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运用基础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训练学生法律思维和法律文书写作能力,学习辩论技巧和法庭礼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提高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效果,有些学校除了安排专门的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课程外,还参加了各类模拟法庭大赛,如国家、省级模拟法庭大赛和国际模拟法庭大赛。此外一些学校还建立了虚拟仿真实验室,利用计算机软件开展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看起来“轰轰烈烈”,但这种实践教学的方式尚未得到实务部门的认可,司法部门、律师界等对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脱节的批评仍在继续。校内教学流于形式,参加比赛多半是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特别是近年来“表演型”模拟法庭引起了关注和质疑,部分学校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中,还具有较强的表演色彩。这种“表演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没能起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法学教育的发展变化,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针对这种状况,构建“实战型”模拟法庭成为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共识和变革的方向。但是如何实现“实战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模拟法庭能否真正取得“实战”效果是当前法学实践教学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类型及特点

现有的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称之为“表演型”。即由教师或学生选择好案例,再对学生进行分组分配庭审角色,学生撰写相应的文书后进行排练,之后在模拟庭审程序中按照各自的“台词”表演。这一过程如同“演戏”,学生根据“剧本”以及自己扮演的“角色”进行数次彩排,以保证模拟过程中不会出现大的差错。这种“表演型”的模拟法庭注重诉讼程序的完整性、合法性,忽略了庭审的对抗性,削弱了实践教学的作用,学生没有从中得到法律知识、法律思维、职业技能的综合训练。因此,有观点认为如此“表演型”模拟法庭,作为普法宣传教育尚可,作为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实践教学模式,难免先天不足,似有实无,无法担当从“法学院到法院的桥梁”的重任[1]。

另一类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称之为“实战型”。“实战型”模拟法庭是指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过程中,根据案件将学生进行适当分组,各组学生在模擬法庭中承担不同的诉讼职能,各组独立分析案情和相关证据,并根据法律规定各方进行证据交换和意见沟通。各组独立撰写相关法律文书,庭审前不进行排练,各方观点在庭审中集中进行阐述,从而使模拟法庭体现出“对抗性”和“实战性”。“实战型”模拟法庭在运作过程中基本上按照司法实践审判模式进行,学生没有庭审前的“彩排”,双方的观点在庭审中公开,因此要求学生庭审前要充分研究案件事实和证据,分析案件的法律适用,并预测对方可能提出的问题。庭审中要集中精力,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反驳对方的观点,庭审具有对抗性。与“表演型”模拟法庭相比,“实战型”模拟法庭最接近司法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实战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障碍

(一)对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认识不足

一些人认为模拟法庭只是程序法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中片面认为只是学习程序,忽略了对作为程序内容的实体案件的分析,更放松了对相关法律文书写作的要求。一些学校认为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就是模拟庭审过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内容仅限于熟悉相关诉讼程序,认为只要诉讼程序合法就可以了,其他方面不是本课程的要求。在这种认识指导下,仍然将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属,没有意识到其所具有的独立地位。因此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中形成重庭审流程、轻庭前准备的状况,在教学中未能体现法律知识、职业技能的综合培养。

(二)传统教学方式及指导方式的限制

现有的模拟法庭教学方式与实践脱节,模拟法庭的案例一般是由学生从网络上收集并加以改编的,相关的证据也是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编造的,学生不了解司法实务中真实的情况,如案卷材料、案件证据究竟是什么样的,对案件事实的分析、证据的认定与司法实践相距甚远。模拟法庭的教学也仅限于学校内部,不能和实务部门真正结合起来,缺少相互之间的联合,缺乏合作共赢、开放共享机制。一些法学专业教师缺少实践经验,模拟法庭的指导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欠缺,很难让学生体会到公诉人、律师和法官在真实的法庭上的工作状态。指导模拟法庭涉及对案例的分析、文书写作的指导、修改,庭审辩论技巧的训练等,这些内容不是课堂教学就能完成的,需要课后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指导教师精力有限,不能进行精细化的指导,由一名任课教师指导多个模拟法庭,顾此失彼,影响到模拟法庭的教学效果。

(三)仿真法学实验室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部分学校建立了虚拟仿真法学实验室,利用法律教学软件开展模拟实验教学。但是,一些教学软件的开发缺乏法律专业人员的指导,不能适应法学实践教学的需求;有些教学软件陈旧,对于已修改的法律法规不能及时更新。虽然投资巨大,但是这些法学实验室无法满足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需要。有些任课教师对教学软件不会使用,也影响到实验室功能的发挥。

三、“实战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机制的构建

“实战型”模拟法庭教学的实现需要多方机制的配合,应当是知识储备、教学储备、教学保障、教学促进等方面共同形成的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这个统一体中,各因素共同促进了“实战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实战型”模拟法庭教学的路径

1.遴选合适的案例。选择出合适的案例模拟法庭就成功了一半。案例的选择要考虑以下条件:(1)案件的事实和证据。由实务部门提供案卷材料(出于保密的需要可做适当的修改)作为案件事实和证据的原始材料更具有真实感,能够使学生了看到司法实践中真正的案卷是什么样的。这样的案例对于学生进行证据审查运用方面的训练更为有益,学生能够体验到证据与案件的关联和对案件结果的影响,比起学生自编案例起到“实战”效果的作用。因此借助实务部门的真实案例加以改造,能够使学生对案情、证据有全面的了解,避免“闭门造车”。(2)争议的焦点。模拟法庭案例的争议焦点可能是事实认定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法律适用是否准确、法律程序是否合法。案例具备这些争议焦点才能使学生在模拟法庭实践中明辨法理,体验到庭审的对抗性。(3)理论研究的价值。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不仅是学生实践法律的过程,还是提升学生法学理论知识的过程,因此模拟法庭的案例在具有对抗性的前提下,要能够使学生充分运用法学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论证,案例要具有理论研究的价值。

2.重视庭前准备。模拟诉讼实践教学是通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诉讼程序,加深理解法律的运用过程。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分析案件事实、各种证据的表现形式及与案件事实的关系,还要分析证据对案件事实认定所起的作用,除了学习庭审程序外,还包括案件的分析方法、证据选择、书状写作、庭辩技巧等,这些工作都需要在庭前准备阶段完成。但是现在绝大多数的模拟法庭仅限于模拟审判,教学内容依赖网络,与实践脱节,不能对学生有着正确的引导,学生自编案例和证据漏洞百出,具有“演”的特点。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中,大家普遍关注的是庭审的过程,关注庭审是否流畅,是否符合法定程序,而忽视庭审的内容,因此造成对庭审前的知识与技巧准备不足,案例的内容、文书的写作、语言的表达也就成了完成程序的工具。因此要提升模拟法庭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必须强化庭前准备。

3.加强模拟庭审与庭后总结。模拟庭审过程是检验“实战型”模拟法庭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在模拟庭审过程中,既反映了学生庭审前的准备情况,也体现出学生临场发挥情况和学生的应变能力。要求学生精力高度集中,应对庭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庭审过程充满紧张感。通过模拟庭审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其中的错误和纰漏,起到了巩固和提升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效果的作用。在庭审后要及时总结,积累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二)“实战型”模拟法庭教学的保障

1.提升指导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是法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涉及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和信息。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具备必要的法学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办案的实际经验,除了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外,还要讲授法律实践技能、法律语言的表达、法律人的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因此需要提升指导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一方面对校内师资通过挂职、兼职等方式增强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聘请实践部门的人员担任校外指导教师,实现学校和实务部门的合作共赢、开放共享。模拟法庭教学需要校内外的各项教育资源的协调和优化,才能取得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2.完善知识储备与教学储备。模拟法庭教学不是教学的辅助方式,而应与理论学习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模拟法庭教学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实践问题的能力。其次又要具备多学科知识,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如在英美国家的法律诉讼中,控辩双方为了论证其法律主张,不仅会援引相关的法典和大量的先例,还会运用社会学統计、心理学实验、宗教情感宣传等方式,以获得法官和陪审团的认可或同情[2]。多学科知识的培训为学生成为复合型法律人才奠定了基础。第三,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进行指导。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要从实践出发,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依靠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使学生能够获得法律职业技能的指导和培训。因此模拟法庭教学不仅是学生熟悉法律程序的过程,更是一个综合法律实践的培训过程。

3.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教学资源。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目标应当是在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了解庭审的基本要求与程序、初步具备运用法律条文的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法律分析方法,提高实践技能。在模拟法庭实践过程中,学生要具有文献检索技能、逻辑思辨意识、语言表达技巧、临场反应能力等,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一是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平台。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的要求,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应当与实务部门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基地平台,构建共建共赢、开放共享的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机制。采用聘请实务部门的人员讲课、旁听观摩庭审等“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庭审的状态,同时也是从事法律职业的预习。二是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司法公开的进一步加强,各类司法资源在网上公布,如庭审直播、裁判文书上网、检察文书上网等,通过网络展示的这些真实案件,给了我们学习借鉴的机会。三是提高实验室的功能。由法学专业教师和技术人员联合对教学软件进行开发并及时更新,以充分发挥实验室仿真教学的功能。

4.借助模拟法庭大赛以赛促教。近年来,模拟法庭大赛不断涌现,既有国际、全国赛事,也有区域、省内赛事。模拟法庭大赛在强化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参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参赛学生不仅要准备比赛文书,还要准备庭审辩论。在比赛过程中,体会法庭辩论的精彩,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庭审辩论不是完全宣读已经准备好的法律文书,需要将文书的结构、观点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他人不仅听懂内容,还能听懂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还要求合适的语速、语调、适当的姿态仪表等,在提高庭审技巧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因此,借助参加模拟法庭大赛活动,通过与其他院校的交流,以赛促教,提高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效果。

正如霍姆斯所言:“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提升了法学教学的专业性、实践性和技能性,使学生在学习法学理论的同时,通过实践教学进一步加深对法律精髓的理解、体会法律职业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帮助学生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应用、复合型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晓玲,宋博纳.“实战型”模拟法庭在高校法学教育中的  探索研究[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4,(1).

[2]钱锦宇,薛莹.国际化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现状分析、 路径选择及保障机制——以国际模拟法庭竞赛的培训和参赛为例[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

作者:李慧英

模拟法庭本科教学论文 篇2:

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方法新探

摘 要:模拟法庭实验教学在我国高校法学教育中日益普及,但其教学效果有待提高。我国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之目标应当从单一走向多元,教学形式应当从表演走向实战,实验角色的分配应当由固定走向多变,教师对模拟法庭实验的指导应当从平面走向立体,模拟法庭实验课程的成绩考核应当从重结果走向重过程。

关键词:模拟法庭;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近年来,我国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模拟法庭实验作为独立课程开设。在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其教学效果无疑值得关注。有学者对湖北、河南等地7所高校600名参加过模拟法庭实验课程学习的本科生之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认为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效果好的仅占11.2%,较好的占47.7%,一般的占36.5%,不合格的占4.5%[1]。近四成的学生认为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效果一般或者不合格,说明实验课程能否受到学生欢迎,关键不在于课程的实验性质,而是取决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本身。近年来,笔者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开设的模拟法庭实验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历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学生评教中均名列前茅。综观国内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方法,结合笔者从事模拟法庭实验教学的心得体会,笔者认为,我国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方法亟待变革。

一、教学目标:从单一走向多元

我国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早期依附于诉讼法学教学之中,近年来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法学课程。在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依附于诉讼法学教学时,一般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帮助学生巩固诉讼法学知识、熟悉诉讼流程,如有模拟法庭实验教科书在阐述教学目的与要求时指出:“通过学生扮演法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法警等角色进行演练,使学生熟悉开庭、法庭调查程序;法庭调查中7种法定证据的各种举证和质证方法。”[2]随着模拟法庭实验作为独立课程的开设,模拟法庭实验应当成为一门培养法科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实践型课程。基于此,笔者认为,我国模拟法庭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亟待从定位于服务诉讼法学教学的一元目标走向培养学生法律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多元目标,即应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培养学生运用实体法分析案件的能力。审判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体纠纷,而实体纠纷的解决依赖于实体法的规定。在实体纠纷发生后,如何选择相应的实体法规定来主张自己的权利或判断当事人的责任并非易事。在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中,指导教师应该抛弃以往模拟法庭只涉及程序法问题的传统做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根据案情分析实体法律关系,判断实体责任,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实体法分析案件的能力。

二是培养学生的程序意识和程序操作能力。讲究程序、注重程序已经成为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也是法律职业人应有的思维方式。在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中,教师通过要求学生严格地按照诉讼法规定的环节和步骤进行模拟审判,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程序的价值,感悟程序的真谛,并掌握庭审操作规范,培养程序意识和程序操作的能力。

三是培养证据意识和证据运用能力。证据是诉讼的灵魂,是法院赖以裁判的依据。在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打官司就是打证据,从而培养强烈的证据意识。不仅如此,还要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能力,让学生在案件事实复杂的情况下,能迅速地抓住案件的主要矛盾,明确双方的争论点和共识点,并体会到如何围绕争论点向法庭举证,如何对对方提交的证据进行质证,在扑朔迷离之中如何认证,等等。

四是培养学生庭审语言表达能力。法庭语言作为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语言,除了一般语言表达所要求的准确、流畅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譬如法官的庭审语言必须保持中立,不能带有任何倾向性;公诉人、律师对当事人、证人的庭审询问也有特别的要求,如不能采用诱导性的提问方式,等等。这些庭审语言的技巧和规律,需要在实践中反复的训练才能逐渐地掌握。指导教师在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根据庭审语言的要求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五是培养学生法律文书写作能力。撰写法律文书是法科学生的基本功,也是法律职业人必备的技能。就法律文书的写作而言,从理论上讲并不是很难;然而让学生写出符合要求的法律文书并非易事。在模拟法庭实验中,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案卷材料以及所扮演的角色,撰写相关司法文书,这为培养学生法律文书写作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实战机会。指导教师应该抓住此机会,通过学生自己写作、指导教师批改、点评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法律文书写作能力。

六是培育学生法律职业伦理。正义是法律的天然属性,诉讼是输送正义的基本方式。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绝非教师空洞的道德说教,而应是让学生实实在在的体验与感悟,诚如学者所言:“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独特性决定了法学教育必须寻求一种不同角色交往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情感体验的情感场,才能使学生将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法律职业中不同角色的道德要求,有利于其道德认知的内化,即法律职业情感和态度的养成[3]。而模拟法庭实验正好为此提供了环境。

二、教学形式:从表演走向实战

在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依附于诉讼法学教学时,模拟法庭实验呈现的是表演式的模拟审判,其特征是:在学生从事模拟法庭实验之前,指导教师已经为学生准备好了各种诉讼文书和法庭审判的台词剧本;在正式开庭前,学生要做的准备工作便是熟记自己的台词,有时还会根据已有的台词剧本进行排练;在准备工作做好后,模拟法庭实验的主要内容便是所有参与实验的人员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台词完整地模拟法庭审判。总之,在表演式模拟审判中,学生只是按照既定的剧本进行表演的演员,而不参与剧本的创作。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法学教师意识到,定位于培养法科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之目标应该从一元走向多元。然而,从现有的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之实践来看,我国模拟法庭实验教学尚停留在与一元教学目标相对应的表演式模拟审判上,这可以从国内公开出版的模拟法庭实验教材的编写情况得到证明:迄今为止,国内公开出版的模拟法庭实验教材仅有如下五个版本:(1)樊学勇主编《模拟法庭审判讲义及案例脚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申君贵主编《模拟法庭教科书》(湘潭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3)陈学权编著《模拟法庭实验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4)廖永安等著《模拟审判原理、剧本与技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5)刘晓霞主编《模拟法庭》(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除笔者编写的《模拟法庭实验教程》之外,其余四本模拟法庭实验教材均针对所有的实验案例为学生提供了详尽的模拟法庭实验台词剧本,学生在使用此教材进行模拟法庭实验时只需按照教材提供的台词剧本进行演练即可。

诚然,表演式的模拟法庭审判对于帮助初学者熟悉诉讼流程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表演式的模拟审判,由于事先确定了剧本,学生不需要分析案件实体法律关系,不需要起草司法文书,法庭举证、质证以及法庭辩论都是按照事先固定的模式进行,一切都是照本宣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变能力都会受到限制。对此,国内某著名的“985”大学的一名参与模拟法庭实验课程的本科生撰文指出:“我看了很多模拟法庭的剧本,其中绝大多数都已经把法官、检察官、律师的话都安排好了,甚至把最后的判决和理由都写得清清楚楚。这样的模拟法庭难道真的能够锻炼法律思维能力、辩论能力和实体法的适用吗?我相信是极其微小的。”[4]而且,这种“庭审走过场”的表演式审判由于其结果在开庭之前已经确定,庭审只不过是给事先确定的判决结果批上合法的外衣,因而与现代法治的基本理念格格不入。因此,如果长期采用这种表演式的模拟审判,还会给未来的法律职业人潜移默化地传递一个错误的信号——法庭审判就是表演,从而不利于树立学生的法律职业伦理。

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从表演走向实战,意味着每一个参与模拟法庭实验的学生不仅是演员,而且还应当是自己的导演。在笔者从事的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中,在实验前提供给学生的仅仅只是案件的证据材料,有关此案的司法文书、法庭审理笔录等资料一概不给学生,而且每位同学从收到证据资料到开庭审判的时间均为一周。学生在收到每一次实验的证据资料后,担任原告方的同学必须在3日内完成起诉书的写作,并通过电子邮件或教学辅助平台向被告方和法官组送达起诉书;随后担任被告方的同学必须在开庭前向起诉方和法官组送达答辩状或辩护词。在开庭审判时,尽管诉、辩、审三方都会准备好相关资料,但是在法庭上各方如何举证、质证,证人和鉴定人出庭如何陈述,审判长如何指挥庭审,合议庭会作出何种裁判,这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完全由承担相应诉讼角色的同学在实验时灵活决定。从教学效果来看,采用实战式的模拟法庭审判,在刚开始的模拟审判时,庭审效果会差一点,学生犯的常识性错误也会比较多;但是,随着实验的不断进行,在教师的持续指导帮助下,学生的庭审操作能力逐渐增强,开庭审判也逐渐规范。在此基础上,作为指导教师,笔者对学生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从开始强调的庭审规范到庭审技巧,从可以照着开庭前准备好的书面材料宣读法庭辩论意见到要求脱稿进行法庭辩论等。正是在这种反复的实战训练中,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到最后一两场模拟审判时,模拟审判效果基本上可以达到现实中的法庭审判水平。

三、角色承担:由固定走向多变

受师资等教学资源之影响,当前我国模拟法庭实验教学在角色分配上还不尽理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指导教师在角色分配上采取放任态度,任由学生挑选诉讼角色;二是因教学班级规模太大,教师在分配诉讼角色时无法兼顾到所有的同学,由此形成的局面是学生扮演的角色相对固定,而且锻炼的机会比较少,其弊端是:“在模拟法庭教学中,因担任角色的不同,任务的轻重也不一样,其中任务最重的是审判长,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多。另外,在民事案件中,能够得到较多锻炼机会的是原被告的代理人;在刑事案件中,辩护人和出庭参加应诉的检察员任务也较重,其他人员的任务相对要轻。所以,在一场模拟法庭训练中,只有少数几个人的能力的训练效果比较明显,而其他人员能力的提升却十分有限,比如证人、书记员、法警,他们大多只是做少量的工作。”[5]笔者认为,此问题的解决,关键是要提高模拟法庭实验教学的师生比,降低班级教学规模。

在笔者负责的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中,课程学分为2,课时为36,课程容量限定为30人。在教学计划安排上,第一、四和十三次课是与模拟法庭实验紧密相关的专题讲座课,每次2课时;其余10次课,每次3课时,分别是10次模拟开庭审判。这10次开庭审判,分别是4个刑事案件的一审、各2个民事和行政诉讼案件的一审,以及针对4个刑事案件和4个民事、行政案件的一审实验结果分别选择1个案件上诉作为二审。在10次开庭审判中,共需要10名同学担任审判长,20名同学担任法官;按照每一次审判配备2名书记员,全部实验需要20人次担任书记员。按照每一个案件的公诉人、辩护人、代理人配备2人之标准,10次审判大约需要60人次担任公诉人、辩护人以及刑事案件被害人和民事、行政诉讼当事人的代理人。鉴于所选案件部分涉及共同犯罪、共同诉讼之情形,每个案子平均会有3名当事人,因此总共需要30人次担任当事人。按照每个案子大约需要3名证人和鉴定人出庭,本实验课程大约需要30人次担任证人和鉴定人。

根据上述角色数量,按照30人的课容量,完全可以保证选修本课程的每位同学均担任1次裁判者、1次作为起诉方的公诉人(或原告代理人、被告代理人)、1次作为被起诉方的辩护人(或者被告代理人)、1次作为案件的当事人、1次作为证人或鉴定人出庭。其中,在30名裁判者中有10位同学担任审判长。一般来说,担任审判长的同学工作量相对较多,而且担任过审判长后对法庭开庭审理程序会比较熟悉。因此,在角色分配时,对另外20名担任审判员的同学,笔者还将给他们每人分配一次担任书记员的机会,要求他们将整个庭审过程记录下来,并负责该实验结束后的卷宗整理工作。从实践效果来看,担任过书记员的同学虽然法庭记录和卷宗整理工作比较辛苦,也比较繁琐,但在熟悉庭审程序方面的锻炼效果不亚于审判长。因此,按照上述课程容量设置和实验安排,可以保证所有选修模拟法庭实验课程的同学在10次模拟审判中有5至6次锻炼机会,而且每次所承担的诉讼角色都不相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角色分配方案,笔者在第一次上课时就向学生交代清楚,并准备好30份签条当场由学生抽签,从而一次性地确定每位学生在以后的每次实验中所承担的诉讼角色。正是在这种高密度的锻炼和不同诉讼角色的频繁转换之中,给学生创造体会不同法律职业人的思维方式,锻炼不同法律职业人的诉讼技能。

四、教师指导:由平面走向立体

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供了可能。然而,学生参与模拟法庭实验的积极性能否得到持续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提供有效的指导,这是因为:如果学生在模拟法庭实验中取得的成绩得不到教师的积极肯定,碰到了疑难问题得不到教师的及时解答,对自己在模拟法庭实验中所犯的错误也无从知晓,那么学生对参与模拟法庭实验的学习目标就会变得模糊,其兴趣也会逐渐降低。从当前我国模拟法庭实验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对学生参与模拟法庭实验的指导还比较欠缺,如有教师指出,“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过程中,有些指导教师对模拟法庭的庭前准备不加以指导或指导很少,对庭后的总结形式单一,范围狭窄,把绝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开庭审理这一环节上。”[6]还有的模拟法庭教师指出,“教师往往只针对学生在庭审前的准备阶段和庭审过程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而忽视学生们对案件难点问题的理解与把握的情况,以及对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了解和运用情况的总结,学生们也同样缺少自评自检的意识。”[7]总之,教师对参与模拟法庭实验的学生之指导,仅限于在某一阶段或是某一方面的内容之情形,可视为是一种平面型的指导方式。此种指导方式的盛行,一方面与我们在理论上长期将模拟法庭实验教学附属于诉讼法学教学之中、对模拟法庭实验教学多元目标认识不够有关,另一方面与教师的法律实务能力及投入时间有关。

笔者在从事模拟法庭实验教学时,尽力将对学生的指导由平面走向立体,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指导手段上,除采用传统的面对面地与学生交流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技术手段随时向教师请教;此外,笔者还将学生提出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及笔者对此的回答公布在电子教学辅助平台或者班级公共电子信箱上,以便其他学生参考。其次,在时间安排上,笔者将对参与模拟法庭实验的学生之指导贯穿于模拟法庭实验课程学习的始终,无论是在实验课上还是实验课外,无论是在实验之前还是实验之后,学生均可以与老师联系请教。再次,在指导方式上,坚持主动指导与被动解答相结合。在每一次模拟法庭实验开始准备之前,笔者都会对该案涉及的主要问题向学生做一些提示;在每一次模拟法庭实验结束时,笔者均会对所有参与本实验的学生在法庭上的表现之得失进行全面的总结与点评,既肯定其成绩,也指出其不足;在模拟法庭实验课程进行的过程中,笔者还会专门针对司法文书之写作、法庭证据调查方法等举办专题讲座;与此同时,笔者还鼓励学生在模拟法庭实验课程学习过程中,只要碰到了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随时向老师请教。最后,在指导内容上,不限于诉讼程序本身,实验案例涉及的所有法律问题都在指导内容之列,既包括实体法的适用,也包括证据的取舍和庭审操作步骤,甚至连学生在诉讼费用计算、司法文书中引用法律条文等细节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都会一一指出。

总之,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中的立体化指导方式意味着要求所有参与模拟法庭实验的学生都严格按照现实诉讼中办理案件的要求进行实验;只要学生在模拟办理案件过程中存在问题,教师都应予以及时的指导。当然,此种立体化的指导方式对从事模拟法庭实验教学的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指导教师至少得具有一定的法律实务经验,不仅要熟悉程序法,而且还要熟悉实体法;另一方面,此种教学和指导方式看似教师在课堂上说话少了,但是却要求教师在课外付出相当多的时间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成绩考核:由重结果走向重过程

在我国,法学教育的传统观念是一种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科教育,局限在高等院校内部,尽管有不少人也多少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精心设计了实习、实践环节,但这一切仍然只是在原有体制内的技术性弥补办法[8]。与此相适应,我国法学教育对学生之考核,在内容上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熟记和理解,在形式上多是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通过试卷以考试的方式来评定。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学教育之改革,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仅以一张试卷来判断学生学习之好坏,既不科学,也不公允。因此,在近些年的法学教育成绩考核改革中,开始引入对学生平时学习状况的考察,将学生的平时成绩、期中成绩作为对学生最终成绩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平时成绩占10%,期中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70%;在期末成绩的评定上,除了传统的闭卷及开卷考试外,口试、写论文等多种成绩考核方式开始出现。诚然,这种注重过程的多元化考核方式无论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是对于实现成绩评定的客观、公正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即便如此,现行的法学教育考核方式,在总体上仍然偏重于对学生学习结果之考核,对学习过程虽有所关注,但在程度上远低于对结果之重视。模拟法庭实验课程由系列实验组成,在所有实验完毕后通过考试难以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在模拟法庭实验中的表现及能力,因此不宜作为模拟法庭实验教学的考核方式。

鉴于模拟法庭实验课程有别于一般的法学课程,因此其考核内容、方式和标准应当有别于普通法学课程。在笔者从事的模拟法庭实验教学中,模拟法庭实验课程没有设置专门的考试环节,对学生的考核重在其参与实验的过程,学生对每个实验的参与就等于是参加考试;在所有的实验做完之后,每个学生再提交一份课程学习总结就意味着此门课程学习和考试均已结束。其中,学生参与模拟法庭实验的成绩占此课程评定总成绩的80%;在所有实验结束后的实验总结占此课程成绩评定的20%。如此考核方式,与传统的重结果、轻过程之考核相反,重在对学生学习过程、而非结果的考察。

在每一次的模拟法庭实验中,笔者对学生的考核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学生对待模拟法庭实验的态度及庭前准备工作。进行模拟法庭实验,功夫在庭外。学生参加一次模拟法庭实验,在实验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准备性工作。在实验的过程中,所有参与实验的同学能否进行有效的协作也至关重要,例如“审判长”的迟到和旷课就可能会使得模拟法庭难以进行。此外,模拟法庭实验室里的实验设施、道具等物品需要同学们认真、细心地爱护。因此,对学生评价的第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考察学生参加模拟法庭实验的态度是否认真,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是否具有很强的集体意识、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是否遵守实验纪律,是否爱护各种实验设施、道具等。其次是学生在模拟法庭实验中表现出的庭审技能。对于担任法官、检察官、代理人、辩护人等“职业法律人”角色的同学,对其庭审技能及表现的评判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是分析案情及准确适用法律的能力;二是庭审操作及抓住案件关键使庭审有效进行的控制能力;三是庭审语言表达能力,如庭审语言是否规范、得体,对被告人及证人的讯问和询问是否到位;四是法庭辩论能力,如辩论思路是否清晰、敏捷,是否具有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等。对于担任当事人、证人等表演性角色的同学,则重在考察学生的表演能力。对于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与考察,有助于学生尽可能地揣摩当事人、证人的心理,为其担任“职业法律人”时讯问、询问当事人及证人奠定基础。最后,法律文书写作情况。对学生制作的各种法律文书,包括起诉书、答辩状、代理词、辩护词、公诉词、判决书等,从形式、内容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法律文书写作技巧进行评价。在所有的实验做完之后,笔者还会要求每位学生完成一份实验总结,对自己在历次模拟法庭实验中的表现及得失进行反思,从而引发他们对法律职业人之职业技能和伦理的更多思考。考核方式从重结果走向重过程,使得学生无论是对实验前的准备、模拟审判开庭的进行,还是实验之后的总结,都能够高度重视,从而促使学生对模拟法庭实验课程自始至终均保持较高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吴西彬. 模拟法庭教学效果评价[J]. 教育评论,2007(1).

[2] 樊学勇.模拟法庭审判讲义及案例脚本[M].北京:中国人

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7.

[3] 房文翠.法学教育价值研究——兼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走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3.

[4] 程龙.关于模拟法庭缺陷的分析和未来的展望[J].法制与社会,2008(8).

[5] 田建强.模拟法庭教学利弊分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6).

[6] 杨成.论地方高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改革[J].前沿,2010(2).

[7] 张剑红.我院法学专业模拟法庭教学得失分析[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0(3).

[8] 霍宪丹.中国法学教育的反思及定位[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6(1).

[基金项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青年学者培育计划(项目编号:2012YQ04)]

[责任编辑:周 杨]

作者:陈学权

模拟法庭本科教学论文 篇3:

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与模拟法庭教学研究

摘 要: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必须加强模拟法庭教学,因为模拟法庭教学能够更为全面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将理论用于实践。针对当前我国高校模拟法庭教学中存在的课程设置缺陷、师资配备不足、学生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模拟法庭教学改革应从将模拟法庭教学单独设课、建立一支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由专业教师与专职法官共同精心设计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尽可能让学生参与真实案件的审理、尽快完善模拟法庭教学的保障机制五个方面做起。

关键词:涉外卓越法律人才;模拟法庭;教学;改革

一、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必须加强模拟法庭教学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美国现代实用主义法学创始人霍姆斯的这句名言不仅揭示出法律的实践性特征,而且为培养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2011年,教育部会同中央政法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就实质而言,“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中国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大规模扩张后由重数量到重质量转变的重要举措。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更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我国法学教育和法学科研开始表现出一些缺失。突出表现在: 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严重不足。国内学界和实务界批评法律职业教育培育出来的产品并没有实践能力,“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着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普遍较低”、“据司法部门反映,学生毕业到法律实务部门后,至少要三、四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够适应审理案件、处理案件、代理各种法律事务的需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应定位在:“以提升法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大应用型、复合型的法律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卓越法律职业人才。”因此,作为卓越法律人才中的“涉外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必须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我国高校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渐形成了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案例教学、专题辩论、法律援助和实习等法学实践教学形式。其中,模拟法庭教学能够更为全面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将理论用于实践的能力。为此,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必须加强模拟法庭教学。

二、模拟法庭教学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模拟法庭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案件的当事人和律师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等,以司法审判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模拟审判某一案件的教学活动。

模拟法庭教学历史悠久,早在14世纪的英国,律师学院的学生在冬、夏两季法庭休庭期间,模拟法庭即成为其听课之外的主要学习方式。模拟法庭课程自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哈佛大学兴起,侧重于培养法学院学生对法律案件的整体把握能力,包括对模拟案件事实的分析、案件争议点的提炼、诉讼策略的制定、代理意见的写作、法庭辩论技巧等素质的训练和考查,对法学院学生法律思维范式的建立以及法庭辩论技巧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可以说,模拟法庭这一教学形式自诞生起就是一门专业的、旨在帮助法科学生熟悉实务、培养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其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主要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一)学生的主体性突出

在传统的法学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平等教与学的朋友关系,而是突出教师的权威作用,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接受,师生之间几乎没有平等的交流和辩论。在模拟法庭教学中,教师权威角色受到限制,他仅仅作为教学上的引导者,课堂的主角则是学生。学生在模拟法庭中通过扮演各种角色,能更生动、直观地感受与分析案情,会根据角色的利益追求最好的结果。在这种学习方式和视角的转换中,学生体会到的不仅是压力,而是学习的乐趣和动力。这种转换的效果正如王晨光教授所比喻的,“当一个人作为乘客坐车时他不一定会记住行车的路线,但是当他坐在司机的位置上时他就必须认路、记路和分析路线。”这必然会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显著提高学习效果。

(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很强

苏力教授指出:“司法职业就是这样的一个领域或职业,它不是一个纯粹理性的事业,也不是传统的精密科学的学科。从事这种司法职业的人,例如法官,需要有一定的文字阅读和表达能力,从而能够运用书本告知的法律知识,但是一位合格法官的最基本能力是他的基于经验的判断力。用柯克爵士的话来说,司法是一种‘人为理性’,需通过长期直接接触司法实践才可能形成。而这种理性至少到目前为止,许多学者都指出,是无法通过教学传授的方式进行转移的。”而在模拟法庭的仿真的状态下,通过对所选择案件的重演或者预演,使学生熟悉司法审判的实际过程,熟悉与案件相关的实体法和程序法,通过“亲身、亲历”参与模拟法庭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这期间可以完成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切实提高了法律实务操作技能。

三、我国高校模拟法庭教学存在的问题

模拟法庭教学的引入在新中国法学教育教学发展史上的时间并不长。20世纪90年代,模拟法庭主要是作为普法宣传的形式以及法庭程序的直观性展示出现的。而进入21世纪后,模拟法庭教学作为法学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辅助教学方式在各大高校逐渐展开。然而,由于时间短经验不足,加之新中国整个法学教育教学发展的历史不长,从建国时期短暂地向苏联学习,到改革开放后向欧美发达国家学习,我国法学教育教学模式的自我建构与创新发展仍有待进一步实现本土化和制度化。具体说来,当前我国高校在模拟法庭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课程设置存在缺陷。目前,有些法学院校所开展的模拟法庭教学较为随意,缺乏必要的规范。由于评价机制尚不成熟,教师和学生在模拟法庭教学中的活动无法得到科学的考核,这也影响了模拟法庭教学的发展。

其次,师资配备不足。指导教师人数少,无法满足对全体学生进行指导的需求;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无法带领学生开展高水平的模拟法庭教学;教师对模拟法庭教学规律的认识尚不清晰,教学活动中仍有盲目性;由于缺乏相关的考评机制,部分教师参与模拟法庭教学的热情不高等。这些都阻碍了模拟法庭教学的作用。

再次,学生参与程度有待提高。一方面,由于缺乏教师的指导,部分学生对模拟法庭教学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观性有待提升。另一方面,在模拟法庭教学中案例内容陈旧、案件类型单一、庭审形式单调等,也造成学生对模拟法庭活动缺乏兴趣。

四、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模拟法庭教学改革

涉外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要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在此大背景下,作为法学实践教育教学重要形式的模拟法庭教学,一方面面临着经验不足、配套环境匮乏的现况;另一方面也存在巨大的创新发展空间。正所谓,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正是积极探索、大胆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模拟法庭教学模式的最佳时机: 一方面存在改革我国高校法学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强大压力和动力;另一方面我国对教育的大力投入,尤其是“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启动更是从基本理念、操作方法、经济支持、制度保障等多方面予以明确化和制度化。上述两方面的结合,为我国高校模拟法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营造了宽松和适宜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以及制度环境。

(一)将模拟法庭教学单独设课

其目的是解决模拟法庭教学在目前高校法学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与认可度问题。通过单独设课,纳入教学计划,给予正常学分,使模拟法庭教学成为一门实践课程,逐步消除模拟法庭教学仅仅作为理论课辅助性教学手段或学生普法活动形式的尴尬印象,明确其在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的课程设置,不同学校法学院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各有其特色,但科学的模拟法庭教学课程,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实践教学中以培养复合型实务法律人才为主旨,以锻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法律为目标,在模拟法庭活动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创设模拟法庭课程,将模拟法庭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实现模拟法庭的常态化。

(二)建立一支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

模拟法庭教学与一般法学专业教学相比,对师资有着更高的要求。对此,建议模拟法庭教学必须组建“双导师”队伍,即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相结合的师资团队。现有的理论专业教师从职业分类的角度来讲,他们确实具备帮助学习者理解法律理论的逻辑性能力。但是,缺乏引导学习者如何驾驭庭审过程的经验性技能。显然,这一技能性空缺不可能经由理论学习能够获得,只能源于工作岗位的长期熏陶与训练。据此,模拟法庭的组织实施可由培养方案确定课时长度,专业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然而,主导模拟法庭的“教父”一定是专职法官。实际上,模拟法庭的组织过程应当是专业教师与专职法官共同合作的过程,建立一支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在改进模拟法庭教学功效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理论导师主要负责法学理论的教学与辅导,实践导师主要负责司法实践的指导。在模拟法庭教学环节中,聘任兼职的实践导师进行实践指导,从而保证优良的教学效果。在“双导师”队伍的建设中,应坚持“双向交流”的原则,即定期选派校内专职教师深入司法实践部门进行专业实践,丰富其实践经验,以推进理论教学的发展;同时为校外兼职教师开放高校图书室、实验室等资源,邀其进入高校学习,提升其理论水平,以促进指导工作的开展。

(三)由专业教师与专职法官共同精心设计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一场高质量的模拟法庭教学活动,是法律理论与法律适用综合训练的平台,对教师、指导法官、参与同学都有一个很高的要求。运用模拟法庭教学方法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把模拟法庭视为一场真正的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现实教学中,许多为完成教学任务而交由学生自主照图索骥的模拟法庭教学活动呈现在学习者眼前的场景只是表面上的热闹,参与者的个人表演,观众席上的自我交流。被组织者不仅未能获得来自模拟法庭的教学心得,而且导致学习倦怠心理的产生。甚至,还有可能导致错误的引导。模拟法庭作为法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平台,应当对其进行改革,其关键是要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使其对培养“涉外卓越法律人才”的功效得到更好的提升,以满足中国社会法治建设所需卓越法律人才的需要。

(四)尽可能让学生参与真实案件的审理

法庭审判是一个思辨的理性过程,更能考察一个法律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逻辑能力。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只有学习者参与其中才有可能。法学院校要积极与地方司法机关建立校地职业技能培训合作关系,把高年级同学作为法官、检察官或者律师助理,与他们一起参与出庭前后的整个过程。每隔一个周期,轮换工作角色。这样做的效果在于学习者参与真实的案件审判过程,同时又不影响案件自身应该行进的质量。对于高层次的学习者而言,比如硕士或者博士研究生,可以通过地方人民大表大会的协调,聘任为人民陪审员、见习法官、见习检察官等形式,培养高层次理论素质的卓越法律人才。

(五)尽快完善模拟法庭教学的保障机制

模拟法庭教学活动作为一项常规的教学活动的确立与推进,有赖于各类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积极合作,包括智力资源、物质资源以及制度资源,以及就此建立和完善的协调各类资源的保障机制。智力资源主要是指从事模拟法庭教学的各类师资,协调统筹各类师资力量是推进模拟法庭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法学院校既要主动培养复合型师资力量,又要联合、吸收实务部门优秀专家从事模拟法庭教学,走校内校外“两条腿”可控型的实践教学之路。物质资源主要指财力、物力的投入。需开辟独立的模拟法庭教学专业教室,选择适当的场所,按照真实法庭的格局进行布置,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使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开展法律实训。制度资源主要是指学院和大学两级服务管理机构,尤其是学校层面要充分考虑到模拟法庭教学的特殊性,支持建立适宜推进模拟法庭教学发展的教师工作业绩与职称评聘制度,从制度上向参与模拟法庭教学的广大教师予以倾斜,以解决参加模拟法庭等实践教学的专职教师的后顾之忧。

总之,模拟法庭教学作为一种新式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其意义不只是对传统法学教学方法的改变,而是对传统法学教育模式的根本变革,其对法学实践教学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尽管在现实中模拟法庭教学不是毫无缺陷的,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模拟法庭教学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教学方式的价值。只要正视问题的所在,积极改革创新模拟法庭教学,这种法学实践教学方法必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价值,培养出更多的涉外卓越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立霞,陆海.法学本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教学研究,1997,(2).

[2]黄进.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观念、模式与机制[J].法学教育研究,2012,(1).

[3]单丽雪.法学教育的理念与模拟法庭教学[J].航海教育研究,2007,(4).

[4]张博琦.全日制法律硕士模拟法庭课程规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5]苏力.法官素质与法学院的教育[J].法商研究,2004,(3).

作者:王祥修

上一篇:物理教师课程能力论文下一篇:络终端系统通信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