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会计举证问题分析论文

2022-04-29

摘要:针对企业如何通过会计措施应诉和举证来保护自己,从应诉和规避被诉方面研究反倾销的会计应对措施,以期提高反倾销调查的胜诉率和规避被诉反倾销的风险。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反倾销会计举证问题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反倾销会计举证问题分析论文 篇1: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证据效用研究

摘 要: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具有反倾销预警、举证、抗辩的功能,在其效用实现过程中体现了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的证据属性。现有研究多从信息质量特征结构,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针对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证据效用实现问题,基于研究逻辑,构建模型,运用数据检验的实证研究,能够补充并丰富应诉反倾销会计信息领域的研究。

关键词: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证据;效用

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不同于传统财务会计信息、管理会计信息,也与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信息有别,贯穿于企业应对反倾销过程始终。通过对反倾销诉讼程序与应对流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具有反倾销预警、举证、抗辩的功能,在其效用实现过程中体现了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的证据属性。现有研究多从应诉反倾销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结构,质量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相关的其他研究较少。因此,针对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证据效用实现问题,基于研究逻辑,构建模型,运用数据检验的实证研究,能够补充并丰富应诉反倾销会计信息领域的研究。

一、逻辑假设的提出

按照颜延(2003)等学者的认识,某种意义上反倾销并不仅是普通的法律诉讼,而是发生在既定法律程序下的会计纠纷。通过对国际反倾销运作流程分析,发现提起反倾销与应对反倾销的整个过程中,反倾销调查当局都要求涉案企业提供相应会计信息,为最终倾销确认、倾销幅度计算,以及反倾销税率裁定提供相应参照信息。比如反倾销问卷调查的内容、反倾销实地核查都是通过涉案企业提供会计信息,对企业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情况,进行准确还原与复制,了解企业真实生产经营情况。另一方面,涉案企业也总是将提供相关会计信息作为会计举证与抗辩的重要渠道。可以说,会计信息已经成为反倾销调查当局与涉案企业双方,在反倾销与应对反倾销过程中争论与考量的焦点。应对反倾销要求涉案企业具有一套适当的程序,对自身生产情况进行精确的复原,并能够以会计信息的语言形式清晰的反映,向反倾销调查机构举证与抗辩。正如刘爱东(2008)等学者认为的企业应对(包括规避)反倾销的成败,取决于应诉企业快速响应的态度和所能够提供会计信息(或会计数据)的支持效力。

由此,基于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视角,许多学者如李洪、吴国灿(2010)认为应对反倾销过程中,会计信息由于详细反映了企业日常经营业务,而成为最重要的法律证据。反倾销调查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出口企业及时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和资料,作为强有力的抗辩证据,良好的会计信息支持是企业应诉成功、维护正当权益的关键。应诉反倾销的胜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包括企業组织结构、生产经营一般情况、涉案产品在第三国、起诉国与国内市场销售情况,以及涉案产品生产要素与成本等相关信息。王重文(2006)与吴国灿(2004)甚至认为没有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反倾销就缺乏根本性的依据。规范的会计信息是出口企业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和个案待遇的重要保证;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是应诉国外反倾销的重要抗辩证据。因此,本研究认为会计信息是反倾销与应对反倾销的核心内容,出口企业所提供的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具有证据属性,应对反倾销会计证据效用的实现依赖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可提出假设: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质量对应对反倾销成效具有正向支持作用。可通过此假设检验来验证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的证据效用。

二、变量与模型设计

会计信息质量评价须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依据。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会计信息所应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作为新兴的会计信息类别,关于其质量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王仲兵等专家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学者们就如何衡量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探讨。如袁磊(2003)认为反倾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可采性,也就是所提供会计信息必须被调查机构认可,还包括可靠性、相关性、一致性和及时性;颜延(2004)提出可比性与公允性才是反倾销会计信息最核心质量特征;徐珂芝(2005)将要求会计证据与诉讼中待证事实相关作为反倾销会计信息主要特征。王仲兵(2006)更全面提出反倾销背景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层次结构,认为可采性、可比性、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与一致性构成了反倾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本研究对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要求进行。根据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可从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的可采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及时性五个方面对信息的质量进行测度与衡量。

关于应对反倾销成效的测量,通过对各国反倾销运作法律规定与实践案例梳理分析发现,反倾销涉案企业得到的裁决结果无非是申诉方撤诉、价格承诺、无损害结案,或者被征收反倾销税几种情况。以上各种裁决结果的获得虽是复杂多因素运作的结果,但均与企业会计举证信度与抗辩效度等努力程度相关。因此,可选择将涉案企业所得到的裁决结果作为测度变量。

反倾销裁定不仅与涉案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相关,还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学者们就反倾销裁决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许多客观变量都会产生影响。比如,反倾销案件裁决期间,如果进口国的失业率比上一年度有所上升也会促使反倾销调查当局,出于反倾销政治性考量,做出不利于涉案企业的结果;如果在裁决期进口国企业被提起反倾销的案件数比上一年度出现增长,也会刺激反倾销调查机关出于贸易保护的目的,做出不利裁决。因此,引入上述影响反倾销裁决因素的变量作为控制变量。综合上述分析,可确定测度变量。

1.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为会计信息质量,可采用会计信息可采性、会计信息相关性、会计信息可靠性、会计信息可比性、会计信息及时性作为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度量指标。

2.被解释变量

应对反倾销成效作为被解释变量很难进行直接度量。因此选用了反倾销案件裁决结果作为替代变量,通常裁决结果有撤诉、价格承诺、无损害结案,以及征收反倾销税。

3.控制变量

本研究采用会计信息作为唯一的解释变量,但是应对反倾销成效,即反倾销案件裁决结果是由多个复杂因素决定的,因此引入反倾销案件裁决期进口国失业率是否出现增长、反倾销案件裁决期进口国企业被提起反倾销的案件数是否出现增长作为控制变量。各变量及变量定义如下表1所示。

被解释变量反倾销裁定结果,包括反倾销撤诉、价格承诺、无损害结案都反映出企业通过积极争取获得了明显了应对反倾销成效,认定对具体案件而言撤诉、价格承诺、无损害结案视为否定裁决,设为0;而对于征收了反倾销税的判定视为肯定裁决,设为1,即{征收反倾销税}=1。解释变量可采用Linkert-5级刻度量表度量,可具体企业提供会计信息及应对反倾销状况度量。控制变量SYL视为哑变量,如果反倾销案件裁决期,进口国失业率出现了增长,则变量取1,否则取0;控制变量AZ,如果反倾销案件裁决期,进口国产品被提起反倾销数比照上年出现了增长,则变量取1,否则取0。根据变量定义与特点,可构建Logit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证据效用实现情况。

上述模型中β0作为常数项,β1、β2、β3、β4、β5、β6、β7分别为5项解释变量与2项控制变量的系数,ε为方程残差项,包含了其他一些影响反倾销裁决结果的因素。

三、实证检验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根据案例信息采集全面性,获取涉案企业基本情况,比如企业会计制度是否完善、会计基础工作是否扎实、会计机构与人员配置是否合理、企业是否聘请了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外部审计、内部会计控制是否完善,企业应诉过程是否及时提供了符合调查当局需求的相关信息等基本状况。依据案例完整性,筛选了2016年-2019年期间国外对华反倾销裁决的72件案例作为研究样本,并邀请本课题组的4名专家结合案例中具体情况,对各涉案企业的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具体测度,选用linkt-5级刻度度量,打分,求其均值作为解释变量相关数据,其他被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来源于国际WTO网站以及反倾销裁决国的政府网站,并经再加工生成。通过邀请专家以及各案例应对反倾销状况为基本依据,对各涉案企业所提供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为考察对象,对其质量进行相应的打分,取其均值,进行处理,获取并生成相关原始变量。

2.样本统计描述

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整理,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以及控制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质量各测度指标变量,最小值达到0,最大值为5,表明各指标内差距较大,但从其均值与标准差看比较趋中,也就是说在各案例中各指标对应对反倾销作用的表达并没有太大变化,相对稳定。但并没有描述清晰反倾销裁定结果与会计信息质量及其他各变量之间具体关系,应做进一步分析。为了解各个变量之间相关性,选择各数据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下表2所示。

上表显示,反倾销裁决结果、应对反倾销时所提供会计信息的可采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及时性,以及裁决期进口国失业率是否出现增长、裁决期进口国产品被提起反倾销数是否出现增长各个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控制变量之间相关系数较低,且大多通过了显著线检验,说明各个变量之间并不存在相关关系。

3.Logit回归分析

以选取的72件案例经过专家打分得到的解释变量各数据,以及各案例涉案产品相对应的裁决结果为被解释变量,以反倾销裁决期进口国失业率是否出现增长、裁决期进口国产品被提起反倾销数是否出现增长作为控制变量,带入已设置Logit回归分析模型。

可得到模型分析结果。R Square系数0.48,Adjusted R Square系数为0.457,这两者综合起来反映模型的总体拟合效果,通常越接近于1越好,本研究结果虽然并不十分理想,但是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还是在可接受范围内。这是因为反倾销裁决是一个非常复杂多因素的结果,即便剔除了本研究引进的控制变量,仍还有许多变量无法量化产生影响。根据计量经济学理论,当样本量大于30时,可认为是大样本,这也会造成R Square值比较低,所以本研究认为这样的回归判定系數并不会影响研究的准确性。而且,经过检验Durbin-Watson值为1.798,接近于2,说明了模型中被解释变量不存在自相关关系,误差项较为独立,可以用线性关系描述各变量间的关系。回归系数结果如下表3所示。

在回归分析时,多重共线性问题一般可以通过运用Tolerance、VIF评估。当Tolerance介于0,1间时,指数越小表明某一被解释变量与其他解释变量相关程度越高,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VIF指标越大多重共线性越严重。本研究结果,各变量容忍度在0.9以上,VIF是1-1.1间,表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此外,各解释变量回归系数t值均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会计信息质量与反倾销裁决结果具有显著正相关线性关系;控制变量SYL回归系数t值也通过了5%水平检验,表明在反倾销裁决期如果进口国失业率呈上升趋势,与涉案企业反倾销裁决结果也呈现出正相关性;控制变量AZ回归系数t值也通过了5%水平显著性检验,也表明了在反倾销裁决期如果进口国产品被提起反倾销数呈现增长,与应对反倾销裁决结果也是呈现了正相关性。根据上表各系数可到以下方程模型。

AJG=-8.87+0.837KC+0.765XG+0.667KK+0.593KB+0.791JS+0.468 SYL+0.633AZ

四、研究结论

经由上述研究发现,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与反倾销案件的裁决结果具有重要的正相关性。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质量可以通过信息可采性、可靠性、及时性、相关性、可比性五项指标进行测量,反倾销案件裁决作为被解释变量可根据裁决结果分为申诉方撤诉、价格承诺、无损害结案,或者被征收反倾销税等几类。实证数据检验结果显示,各变量中会计信息的可采性对于反倾销会计裁决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相关性、可靠性与可比性,这样的实证结果也验证了上述文中的理论分析,证明了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具有的证据效用,同时揭示出企业为了尽量获得有利的裁决结果应加强规范日常会计工作,注重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的生成流程,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提高企业反倾销应对成效。

参考文献:

[1]李健.反倾销会计研究综述[J].求索,2006(4):101-103.

[2]李洪,吴国灿.应诉反倾销的会计信息支持与会计维权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10(4):43-47.

[3]令媛媛,黄美娟.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过程与研究成果-文献回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4):21-24.

[4]陈林荣.应对反倾销会计防护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商业研究,2011(6):80-83.

作者:赵金玲

反倾销会计举证问题分析论文 篇2:

基于会计措施的反倾销策略研究

摘 要:针对企业如何通过会计措施应诉和举证来保护自己,从应诉和规避被诉方面研究反倾销的会计应对措施,以期提高反倾销调查的胜诉率和规避被诉反倾销的风险。

关键词:反倾销;反倾销策略;会计措施

中图分類号:F740.4 文献标志码:A

随着越来越多的面对国外对我国产品的倾销指控和裁决,积极应诉才是唯一的出路。但在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中,中国企业的应诉率为50%,即使应诉,案件的胜诉率也不足3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最主要原因是我国企业缺乏应诉能力,一旦被反倾销立案调查,企业不知道需要哪些会计资料,也不知道如何进行会计陈述和抗辩。在某种意义上,反倾销不仅是普通的法律诉讼,也不仅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发生在既定法律程序下的会计纷争。一旦立案调查,倾销的确定是围绕产品的生产成本,而生产成本需要会计信息的支持。没有会计信息,反倾销调查无从开始,因此反倾销调查离不开会计的支持。但是我国很多企业不懂得如何通过会计应诉和举证来保护自己,从而频繁遭受国外的反倾销调查。因此研究反倾销的会计应对措施,以提高反倾销调查的应诉率和胜诉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反倾销应诉的会计措施

(一)建立完整、明晰的基础会计账簿

在反倾销应诉过程中,调查方不仅要求涉诉企业填写各方面信息,还要求企业提供相应的证据以证明其正确性。一旦涉诉企业无法提供相应的证据,调查方就会认为该企业是不可信的。所以企业特别要建立一套明晰、完整、规范的基础会计账簿,以备需求。

(二)加强产品成本核算和成本的细分

一旦企业遭受反倾销诉讼,必须提供产品成本方面信息,为确定是否存在倾销以及计算倾销幅度提供依据。因此,加强成本和费用的核算与管理,保证成本和费用核算的正确归集,使出口产品核算具有应对反倾销导向。

国外反倾销调查所需的成本资料非常精细,这就要求企业对可能招致反倾销诉讼的出口产品细化其成本核算体系。同时,由于应对反倾销调查所需提供的出口产品结构价格资料是经过一系列的成本还原、分摊得到的,因此在对出口产品的核算中一定要选用科学、合理的成本计算方法,选择合理的成本、费用分配标准,便于进行成本还原。

(三)加强会计举证工作

应对国外反倾销诉讼,需要大量的会计信息的收集,并针对不同的阶段进行会计举证,因此,加强每个阶段的会计举证工作,对于企业在应诉过程中提高有效性、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1.在申请市场经济地位阶段,企业应填写市场经济地位申请表,争取以国内价格作为计算依据。由于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尚未给予中国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能否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仍是长期困扰中国出口企业反倾销应诉的关键。欧盟对中国市场经济问题的反倾销法修正案也提出申请市场经济资格的五个条件:(1)有足够证据表明企业有权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决定价格、成本、投入等不受国家明显干预,主要原料的成本价格能反映其市场价值;(2)企业有一套完全符合国际会计标准并能在所有情况下使用的基本财务记录;(3)企业的生产成本与金融状况,尤其在资产折旧、勾销、报废、易货贸易、以资抵债等问题上不受前非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歪曲;(4)确保受破产法和资产法的约束,以保证法律上的确定性及企业经营的稳定性;(5)汇率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在填写申请表时,企业要尽量有利于自己,应该以事实为依据,使答卷各项内容均能反映客观事实,能经的起调查当局的核查,否则的话,将有可能作为无效证据处理。而且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处理:对我方有利的事项或内容应作重点说明,做到具体详细。

2.在问卷调查阶段,应认真解读并填写调查问卷的会计问题,问卷调查的填写内容主要是财务数据,要求出口企业做到:提供的文件必须翔实、准确和完整,提供的数据资料必须整洁、清晰、规范,提交的资料要有相关的证据,要具有说服力。同时提供的财务数据尽量体现产品制造、生产和销售方面的市场化运作轨迹。

在收到反倾销调查问卷的情况下,企业应该认真研究欧美国家的反倾销调查问卷。反倾销调查问卷一般由若干部分组成,其中每部分的内容都有特定的目的。在明确了调查问卷内容构成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调查当局目的,有针对性地填答调查问卷中的会计问题,其所涉及的会计问题因案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但是,总的来说,它基本上包括:其产品被诉公司的一般财务会计状况,包括公司会计报表及其审计结果问题;国内市场和第三国市场销售的具体情况,即被诉产品的销售价格、销售费用、销售税金的问题;应诉国被诉产品的销售笔数、销售价格、出口费用、销售条件、销售费用的问题;生产要素方面,包括被诉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的生产成本和产品包装成本问题。在填写这些会计问题时,企业应该提供详细的数据和资料,使所反映的内容与证据相一致,经得起起诉国当局的核查。

3.在核查阶段,要注意数据的一致性,不但能将数据说清楚,更重要的是原始数据与账簿、报表数据都应该相符无误。对于核查官员的提问,应注重公司各个部门的合作与协调,问卷答复中任何数据的提供不仅仅是由一个部门独立完成的。对于那些由几个部门共同合作提供的数据要在各部门之间保持一致,前后一贯,这是核查官对被核查公司建立信任的基础。

二、企业规避被诉风险的会计措施

(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在出口产品价格和数量上的控制作用

在反倾销中,企业内部控制不仅要保证在反倾销调查问卷中提供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同时还要发挥其在出口产品价格和数量上的控制作用。

在反倾销中,低价销售是第一敏感因素,出口企业制定正确的定价战略是反倾销规避会计的第一选择,因为低价出售产品的策略极易遭受反倾销的口实。因此在出口产品定价方面不仅要发挥会计的指导作用,为产品出口定价决策提供依据,同时要发挥会计在出口产品定价的控制作用,其基本原则是出口产品的价格不能低于其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价格,在此前提下根据目标市场的价格状况,安排好自己的生产、销售与供应,通过国际市场会计信息来确定并及时调整出口价格,使其与进口国市场同类产品价格相当或略低一点,因为国际反倾销法将进口倾销幅度不超过2%视为“可忽略不计”,不足以发起反倾销调查,但必须依靠会计来控制低价竞销,避免引起进口国生产商的警觉。

出口数量的增加是引发反倾销调查的第二敏感因素。会计部门应及时计算出口产品进人目标市场的速度和数量,为控制出口产品进入一国市场的速度與数量的竞争策略服务,贯彻循序渐进的战略,避免出口产品在进口国市场的迅速增长而引发反倾销调查。出口产品在进口国市场的迅速增长,不仅会引起进口国生产商对其是否倾销的怀疑,而且容易成为进口国产业损害的证据。所以,要加强对出口产品的明细核算,使出口产品能及时得到反映。控制出口产品进入一国市场的数量与速度,是避免引起反倾销调查的重要措施。因此,发挥内部控制在出口数量上的监视和控制作用,能有效避免引起反倾销调查。

(二)建立反倾销会计信息系统

倾销是指产品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格的贸易行为。其中,出口价格是出口商将产品出售给进口商的价格,相对容易确定,弹性较小;正常价格的构成则比较复杂,弹性较大,对确定倾销及幅度影响很大。所以,对正常价格的认定往往是倾销调查的焦点,因此企业要建立反倾销会计信息系统,为填写调查问卷和进行抗辩提供基本的资料。

在此系统中,应该具有与出口商品有关的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存货的采购信息,包括采购的数量、价格、供应商以及付款信息等。其次,还应该提供出口商品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燃料的消耗数量、生产工时、人工成本等数据。再次,要能够提供出口商品销售资料,包括销售的总体情况、分别在各出口国销售的情况、在国内销售的情况,具体到销售日期、销售数量、销售价格(出厂价格、到岸价格等)、运输方式、运输距离及费用、保险费、折扣或佣金、合同资料、销售成本及其计算方法等。

同时在这个系统中,企业要建立国内、国外竞争对手的情况,在国际反倾销领域,我们更加需要后者,用它来掌握国际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帮助企业营销定位,应付竞争局面。我们要利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搜集和分析竞争对手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包括竞争对手相同产品的原产地和出口的分布情况;产品的生产成本要素、成本结构、市场份额、经营策略;产品在本国市场的销售价格以及在第三国市场的销售价格;以及竞争对手产品在与我方竞争市场上的销售价格、数量等信息。一旦国外企业提起诉讼,我们就可以根据竞争对手会计提供的相关信息,选择对我们有利的替代国数据,进行会计举证。在建立反倾销竞争对手会计时,我们可以通过政府统计公告、行业分析报告、咨询公司报告、公开的财务报告等信息渠道来获取竞争对手的信息。

同时我们还应建立有关国外企业的倾销历史信息库。如果外商要与我国企业进行合资,会计人员可以利用反倾销会计信息系统中的资源,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分析该外商有无产品倾销历史,事先对其进行审查、指导企业选择那些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倾销历史的投资者作为合营伙伴。同时也要限制向与有“前科”出口产品相联系的产品进口国出口。根据国际反倾销法律和实践,有过倾销行为的出口商一般在5年内不得向原进口国出口同类产品,同样,这些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亦容易被提起反倾销诉讼。

参考文献:

[1] 刘兴成.中国如何取得市场经济地位[J].中国招标,2007,(2).

[2] 刘爱东,王殿元.反倾销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J].财务与会计,2004,(10).

[3] 俞家凤,谢守忠.透视反倾销[J].当代经济,2004,(7).

[4] 吴国灿.应诉国外反倾销的会计信息支持[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6).

[5] 吴晓明.谈应对反倾销的会计策略[J].财会月刊,2005,(2).

[6] 郝晓雁.反倾销会计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财会月刊,2004,(22).

[7] 沈四宝,刘彤.WTO反倾销协议解读[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袁凌云)

作者:张京卫 张文浩

反倾销会计举证问题分析论文 篇3:

欧美国家对华反倾销的会计思考

【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欧美国家对华反倾销案中的会计问题,指出“非市场经济问题”并非我国遭受欧美国家反倾销的根本原因,中国企业应诉反倾销过程中会计举证以及以往会计举证不利的原因说明会计作用的关键与重要,同时指出我国本身存在的会计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做到从会计方面应对反倾销案。

【关键词】反倾销 会计举证 会计对策

一、反倾销综述

关于倾销的概念,很久以来许多的专家学者做出了不同的定义。关贸总协定(GATT)的第六条1款对倾销所下的定义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具有权威性的定义。即: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内,如因此对某一缔约国领土内已建立的某项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产生实质性损害威胁,或对某一国内产业的新产业造成实质性阻碍。则构成倾销。反倾销是 WTO允许的对抗不公平贸易竞争的手段。针对倾销商品征收反倾销税,限制其进入本国市场,进口国可以达到保护本国工业免受进口产品冲击,实现对本国贸易保护的目的。

近年来中国遭遇了新一轮反倾销浪潮,从以前对五金、家电、小商品的反倾销到最近的皮鞋反倾销,欧美已成为世界上对华反倾销最多的地区。中国之所以受反倾销根源在于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是否是市场经济,是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一个关键点。反倾销案发起国的调查当局如果认定被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市场经济”国家,那么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就必须根据该产品在生产国的实际成本和价格来计算其正常价格;如果认定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将引用与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替代国)的成本等数据,计算所谓正常价值并进而确定倾销幅度,施以对应的增税措施。

从之前对中国彩电反倾销调查使用新加坡作为替代国和对欧盟的皮鞋反倾销采用巴西作为替代国来看,由于中国生产彩电和皮鞋的成本远低于这两个国家。使用不正确的替代国价格,往往使计算出来的中国商品价格低于正常价值,导致中国最后被裁定倾销成立。

二、欧美国家反倾销调查的会计分析

从欧美国家反倾销应诉要求看,我国涉诉企业必须要提供相应的会计举证,以证明自己符合市场经济标准。一旦企业被诉倾销,则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非常具体的问卷调查,回收的调查问卷将作为反倾销当局审理案件的最基本依据。问卷调查的内容多是通过会计系统提供的。比如,生产成本的构成与计算方法,期间费用的摊销等,这些信息的计算口径往往与我国会计核算制度的口径存在差异。

应诉反倾销的关键是填答调查问卷。从已有的欧美国家反倾销案例来看,有相当企业是在应诉过程中没能填好调查问卷,提供满足反倾销调查有用的会计信息,导致欧美国家使用反倾销程序中“最佳可获得资料”(BIA)规则,即调查方认为没有获得必要信息,中方资料不可采信,中方最后败诉。因此,分析欧美国家反倾销调查问卷的相关会计内容,按要求调整出口企业会计核算的内容及方法,为反倾销调查提供所需的证据,可以避免或减少反倾销诉讼导致的损失。

1、问卷内容

中国企业在欧美国家接受反倾销调查时,需要填写调查问卷涉及会计方面的主要有两个部分:首先,问卷在诉讼国家的销售部分、国内销售部分与国内生产部分有一个可供计算真实出口价格和正常价格的详细会计清单。其次,在问卷中要求填写者确认他们的会计数据是怎样和用什么方法得到的,提出的都是技术性很强的会计问题。

2、调查问卷的会计分析

(1)项目多,问题范围广,完成时间短。在一份反倾销调查问卷中有上百项会计项目,内容涉及采购、生产、销售、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

(2)项目填写要求详细、准确。被调查者如果没有按照问卷的要求回答,或提供的资料、数据不准确、不真实,都将被该当局判定为不可靠资料而不予采用。

(3)某些项目与中国会计核算口径存在一定差异。我国企业目前在计量生产成本时,采用的是制造成本法,不考虑期间费用的分摊;而国际反倾销法中所认可的产品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销售、管理和一般费用”两部分,造成了我国企业产品成本与国际反倾销法所认可的产品成本不一致,从而影响最终正常价值(NV)的计算。

(4)本国生产成本的推算方法偏颇,调查问卷最后正常价值判断上,简单地采用相似国家的生产成本作为确定正常价值(NV)的基础,用替代国价格作为评估中国公司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的基础,替代国价格选用不当,很有可能倾销被裁成立。

三、我国遭受反倾销的会计原因分析

1、没有形成完善而良好的会计环境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虽然速度很快,但具体到企业和行业,确实有很多发展不完善之处。企业之间交易不规范,且关联交易过多,市场上没有形成公平、充分的竞争机制。在国家监督方面,如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由于利益导向和执法人员的素质存在问题,监督具有很强的随意性,造成人为因素过大。

在企业内部会计监管方面,内审机构更是形同虚设。因为该机构和人员均隶属于企业,与企业经济利益一致,因而很难起到内部监督的作用。没有形成严格的监控机制,自然无法创造完善的约束环境。

在法律环境方面,《会计法》是我国第一部对企业内部会计进行要求的法律,此外还有20世纪90年代政府部门颁布的一系列文件。但由于监管本身存在力度缺乏的问题,那么法律环境便相应弱化了。

2、中介组织没有发挥其强大作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企业只实行间接管理,所以在政府与企业间的协调约束机制,即中介组织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我国这类中介机构普遍存在组织不健全、定位不准确、功能残缺等问题。外贸行业协会、出口商会等中介组织建设严重滞后,政府色彩浓厚,对市场和厂商行为的约束协调功能极其微弱。大多数出口产品没有最低限价,有的产品即使有最低限价,也未严格监督执行。

反倾销调查的应诉方面的相关会计方法,也没有预先提供出口对象国该类产品的会计成本和核算方法/信息和服务的不到位,使该企业在遭受反倾销调查时,措手不及,出现不应诉或应诉不力的现象。

此外,还有一些中介组织规模太小,经验范围狭窄,服务质量低。如我国注册会计师往往对国际会计准则缺乏了解,导致在应诉中,我国企业提交的审计报告不被美国商务部所接受。

3、企业会计核算不完善,为应诉带来了极大困难

(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由于我国很多企业会计档案保管制度不健全,既没有会计档案管理机构,又没有指派专人管理,在企业遇到反倾销诉讼时,不能及时提供反倾销调查所需要的会计及相关方面的信息资料,特别是产品成本从原材料购进到出口销售一系列资料不完整。

(2)会计实务不规范。会计制度的执行中有一定的随意性,存在着人为操纵成本费用或随意变更本计算方法和费用分配方法的情况,一些企业本身的财会资料存在问题,企业内部设“多套账”,账簿资料既不“唯一”也不“清楚”,经不起反倾销调查对会计的审计。

(3)内部控制薄弱。对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出现的不完整甚至虚假的业务记录和会计信息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存在失真。

(4)缺乏通晓反倾销会计实务的会计人才。了解国际反倾销法律、国际会计准则知识且具备外语水平的人才较少。

四、应对欧美国家反倾销会计对策

第一,政府应建立良好的会计环境,加强国家财政、审计、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监督,提高我国执法队伍的素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执法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要求其按法定程序进行执法。

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靠拢。在会计标准上逐渐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减少国际会计惯例的差异和不相适应的地方,从而在接受反倾销核查时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将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企业参与反倾销的应诉工作,从而在接受反倾销核查时获得良好评价,容易在理解的同时达成共识。因此需要加快我国会计制度的建设以及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

此外,我国政府要擅用世贸组织所赋予我们的权利,对在反倾销案中对我国企业裁决的不公正与不合理诉于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如韩国、日本在遭受美国反倾销时就曾多次使用此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体现中国政府的坚定的立场,也减少将来反倾销案的频发与其间的不合理裁决。

第二,中介机构应提高服务质量,与国际接轨全国性或区域性的行业协会应该提高协会从业人员的素质,使协会在贸易、会计、法律各方面均拥有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可建立专门的信息情报部门,负责为行业内企业提供各种有关本行业产品生产、销售和外部环境方面的市场信息。对于信息的搜集,可通过国外同行业的行业年报,相关政府服务性网站,行业专家顾问的咨询报告、贸易金融报道、公司公开财务报告获取。

会计师事务所应针对自身的问题,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更新其知识结构,培养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惯例、有较高英语水平、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的人才。注册会计师必须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并能够以国际会计准则为标准对企业的会计账簿进行审计,才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报告,以助我国企业的反倾销胜诉。

第三,提高会计实务水平和规范程度。企业必须严格遵照我国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制度的要求设计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努力建立健全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核算体系,从完善会计基础工作入手,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建档保管全套完整会计账表。

第四,完善内部控制,利用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加强会计监督。内部控制是加强会计实务,是有效反倾销的制度保证,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审计会计报表,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规范。

第五,大力培养反倾销会计人才,建设高素质会计队伍。由于反倾销申诉、调查、应诉、规避等工作有其特殊性,涉及会计专业性强、技术性高,所以对从事该项业务的人员也有特殊的要求。需要大力培养熟悉国际反倾销法律、掌握国际贸易知识、精通国际会计准则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郑志山:反倾销会计研究[J].理论研究,2007(8).

[2] 严涌:欧盟对华反倾销的会计思考[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8).

[3] 罗琪:美国对华反倾销会计问题的辨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4] 吴迎康:谈谈应诉反倾销的会计举证[J].对外经贸财会,2006(3).

[5] 徐雪霞:论我国出口企业反倾销会计信息的质量[J].商场现代化,2006(2).

作者:张 鸣

上一篇:高职统计学课程教学思索论文下一篇:创新能力培养下音乐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