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工业经济论文

2022-04-15

近年来,随着苏通、崇启大桥的建成通车和洋口、吕四渔港的顺利通航,我市进入了跨越发展的桥港新时代。“十一五”期间,南通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是推动经济跨越发展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引擎,也为南通成为长三角新的经济增长重心和定位为区域经济中心构筑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十二五”时期,是南通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南通工业经济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南通工业经济论文 篇1:

南通工业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及推进对策

[摘要]首先根据反映工业化阶段的主要指标人均GDP的变动,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城市化率的变动、工业化率及霍夫曼比例的变动对南通市工業经济发展所处阶段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加快南通工业化进程,推进南通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工业化;发展阶段;对策

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是任何国家或地区发展都必须经历并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进程。南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而基本实现现代化,必由之路在于加速工业化进程。工业化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工业化的特征和任务也不尽相同。鉴此,本文拟首先根据相关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对南通市工业经济发展所处阶段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加快南通工业化进程,推进南通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建议。

一、南通工业经济发展阶段的判定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迅速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根据发展经济学尤其是实证研究的多国模式所揭示的理论线索,反映工业化阶段的主要指标有四个方面:(1)人均GDP的变动;(2)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3)城市化率的变动;(4)工业化率及霍夫曼比例的变动。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考察南通市所处的工业化演进阶段。

(一)人均GDP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

人均GDP是综合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工业化发展水平的直观指标。美国经济学家H·B·钱纳里等人的研究总结了大多数工业化的基本经验或趋势,从结构转变过程的角度将各国的人均GDP水平分为六个变动时期。其中,第一时期为农业社会,第二至第五个时期为工业化时期,第六时期为后工业社会。也就是说,工业化按人均GDP水平可分为四个阶段。以1970年美元衡量,人均GDP水平介于280至560美元为工业化的第一阶段;560至1120美元为工业化第二阶段:1120至2100美元为工业化第三阶段:2100至3360为工业化第四阶段。

注:1970年不变价格美元值系笔者根据美国劳工部网站(http://www.bls.gov/CPI/#data)中历年CPI数据、中国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南通统计年鉴中历年人均GDP值计算得出。

对照上述工业化标准模式,可以得出结论:从全国平均水平看,2003至2007年处于工业化的第一阶段,2008至2009年进入工业化第二阶段;从江苏省平均水平看,2003至2004年处于工业化第一阶段,2005至2008处进入工业化第二阶段,2009进入工业化第三阶段;南通市2003至2005年处于工业化第一阶段,2006至2009进入工业化第二阶段。可见,从人均GDP角度来看,南通工业化已进入工业化第二阶段,高于全国,但低于江苏平均水平。

(二)产业结构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

西蒙‘库兹涅茨等人根据实证研究得出反映了工业化演进阶段性的一般模式,即从三次产业GDP结构的变动看,在工业化起点,第一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二产业的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只是缓慢提高。当第一产业的比重降低到20%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而在GDP结构中占最大比重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的比重再降低到10%左右、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时,此后,第二产业的比重便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工业化就到了结束阶段。

由于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通过转移农业剩余强行推进工业化而造成了结构偏差,南通市第二产业占地区GDP比重在改革开放前夕的1978年已达37.4%,亦是自1978年以来的最低比例。自1980年以来,南通的第二产业比重一直保持在44%以上,均高于所有模式中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相应水平。南通第一产业占地区GDP比重自1998年以后便下降至20%以下,反映南通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自2005年以后南通的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至10%以下,南通第二产业比重自2004年至今一直在55%上下,其中工业比重平均为44.8%左右,已超出一般模式中工业化完成阶段的水平。由此可见,南通地区已处于工业化后期的结束阶段。参照江苏省及全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情况(见表2),江苏自1985年以后第一产业比重开始稳定地低于2096,自1992年以后第一产业比重低于10%。中国自1996年以后第一产业比重开始稳定地低于20%,自2007以来第一产业比重稳定于10%左右。由此可见,南通工业化进程低于江苏,但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

注:具体数据来源自中国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南通统计年鉴和计算得出。

(三)就业结构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

C·G·克拉克和威廉·配第等通过搜集和整理若干国家按照年代的推移、劳动力在三大产业之间移动的统计资料,提出了关于劳动力在三大产业的分布及转移规律,即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理”(见表3)。此外库兹涅茨按照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将工业化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在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就业比例达50%以上:在工业化中期,第一产业就业比例降到30%左右;在工业化后期,第一产业就业比例降到20%以下。

根据库兹涅茨按照第一产业就业比例所划分的工业化阶段来看,同时参照全国、江苏和南通市历年就业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情况(见表4),南通市第一产业就业比例自2005年开始低于30%,进入工业化中期;2007年以后第一产业就业比例降至20以下,进入工业化后期。江苏省第一产业就业比例自2006年开始低于30%,但始终高于20%,可以判定江苏工业化进程平均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中国第一产业就业比例自2000年开始低于50%,但始终高于38%,可以判定中国工业化进程平均水平处于工业化初期期未、工业化中期之初。由此可见,南通工业化进程高于江苏和全国平均水平。

依配第——克拉克定理,南通2009年人均GDP(1982年美元)达2651美元,介于2548和5096美元之间;第一产业就业比例2009年已降到18.4%,介于31.4%和17%之间;第二产业就业比例2009年升至45%,介于36%和45.6%之间;第三产业就业比例2009年升至36.6%,介于32.6%和37.4%之间。可以判定,南通已进入配第——克拉克工业化进程第4阶段与第5阶段之间。同样地,对照表3及表4数据,可以认定江苏工业化进程已进入配第——克拉克工业化进程第4阶段与第5阶段之间,但高于南通工业化阶段;中国工业化进程处于配第——克拉克工业化进程第3阶段与第4阶段之间,低于南通和江苏工业化发展水平。

注:具体数据来源自中国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南通统计年鉴和计算得出。

(四)城市化水平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

以工业化为特征的城市化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

规律。工业化发展阶段与城市化率之间有着一定的数量对比关系。根据钱纳里等经济学家针对城市化率与工业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在工业化的前期阶段,城市化率介于10%~30%之间;工业化初期,城市化率在30%左右:在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增长期(工业化中期),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在工业化后期,城市化率一般在7096~80%之间:后工业化时期,城市化率在80%以上。城市化进程一般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发展阶段,分别对应于工业化前期、中期和后期三阶段。

参照全国、江苏和南通历年城市化率变动情况(见表5),南通城市化率在1996年以前一直低于30%,对应于工业化初期水平;自1996年开始,城市化率达到了30%以上,但尚未超过70%,表明南通城市化水平进入中期阶段,对应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江苏省和全国都是从1998年开始,城市化率达到了30%以上,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对照2009年数据,南通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但低于江苏平均发展水平。

注:具体数据来源自中国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南通统计年鉴和计算得出。

(五)工业化率及霍夫曼比例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

钱纳里等经济学家用工业化率(即GDP中工业增加值与GDP之比率)来度量工业化阶段。一般地,工业化初期对应的工业化率为20%至40%;半工业化阶段对应的工业化率为40%至60%;工业化完成阶段对应的工业化率为60%以上。此外德国经济学家W·霍夫曼研究发现,随着一国工业化的进展,资本品工业净产值在整个工业净产值中所占份额稳定上升。各国都呈现出大体相同的阶段性。霍夫曼根据上述情况,将工业化分为4个阶段,即消费品工业净产值/资本品净产值分别为5(±1)、2.5(±1)、1(±0.5)、1以下。

注:具體数据来源自中国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南通统计年鉴和计算得出。

对照全国、江苏和南通历年工业化率变动情况(见表6),南通工业化率自1980年以来一直保持在40%左右,2009年工业化率为42.97%,可以认定南通工业化处于钱纳里半工业化初期阶段。同样地,可以判定全国及江苏工业化亦进入钱纳里半工业化阶段;南通的工业化进程低于江苏,但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对照南通市历年霍夫曼比例变动情况(见表7),南通霍夫曼比例自2000以来一直位于1.5至0.5之间,自2005年后一直低于1,可以认定,南通工业化进程处于霍夫曼工业化第3阶段末期,第4阶段初期。

注:具体数据来源自南通统计年鉴和计算得出。

(六)基本结论

工业化发展阶段的评价与判断是非常复杂的,以上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得出的结论也不尽一致。(1)从人均GDP角度来看,南通工业化已进入工业化第二阶段,高于全国,但低于江苏平均水平。(2)从GDP三次产业结构来看,南通地区已处于工业化后期的结束阶段,但工业化进程低于江苏,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3)从第一产业就业结构来看,南通工业化进程高于江苏和全国平均水平,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依配第——克拉克定理,南通已进入配第——克拉克工业化进程第4阶段与第5阶段之间,低于江苏、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4)依城市化率,南通城市化水平进入中期阶段,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其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低于江苏平均发展水平。(5)依工业化率,可以认定南通工业化处于钱纳里半工业化初期阶段,但其工业化进程低于江苏、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依霍夫曼比例变动,南通工业化进程处于霍夫曼工业化第3阶段末期,第4阶段初期。综合考虑,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从总体上看,南通工业化进程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其工业化进程低于江苏平均发展水平,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南通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在判明南通工业经济所处发展阶段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动南通工业化进程,促进南通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一)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以推动南通工业化进程

2009年南通人均GDP水平比全国高出57%,但南通第三产业的GDP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56%,可以看出南通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于其收入水平达到的发展阶段属较低水平。南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不仅阻碍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制约了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影响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因此,加快南通第三产业发展,可以缓解一系列的结构矛盾,从而推动南通工业化向更高阶段发展。加快南通第三产业发展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应引导更多的民间投资进入第三产业部门,拓宽民间投资参与的空间和领域,凡是鼓励和允许外商投资进入的部门领域,应首先向民间资本开放。放开个体私营企业对诸如教育、电信、金融、旅游、医疗、中介以及进出口贸易等行业的投资限制,尤应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等的建设。只要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投资的重点转向这些第三产业部门,三次产业投资和发展的相对规模就会逐渐趋于合理。

2.强化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科技研发、工业设计等生产服务业,积极为制造业提供配套服务。加快推进现代物流基地建设,以沿海沿江港口、机场、交通枢纽、开发区、大型批发市场为依托,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分拨中心,促进批发交易与物流配送一体化发展,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积极发展专业性技术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特色专业市场和会展业,积极培育文化创意、策划咨询、检测检验等服务行业,力争这些新兴行业的发展快于其他服务业,加快形成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逐步实现生产企业的服务外包,全面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二)实施工业结构高度化和高级化发展策略,加快装备工业发展带动工业结构升级

当前南通工业结构升级的中心内容是如何进一步实现工业尤其是重工行业结构高加工度化,进而推动工业结构高度化发展。具体地说是:

1.利用信息化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南通信息化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在一些传统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产品中,信息技术产品的价值占成套产品价值的比重越来越高,不少企业已开始实施ERP等信息系统。但总的看,南通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才刚刚起步。现阶段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应重点加强的关键环节有:一是推进企业研发设计信息化,积极应用嵌入式系统等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品,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二是推进生产过程自动化,支持工业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和本企业实际,采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柔性制造系统、先进控制技术等信息技术,改造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三是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大力推动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财务、物流、营销、人力资源等管理环节的应用,实现管理的集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2.大力发展机械、船舶、新能源装备及电力设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业。机械工业重点发展精密高速数控机床、多轴联动加工中心、港口机械、农业机械、机电一体化装备、节能环保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等。船舶产业重点发展大型远洋运输和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豪华游艇、高附加值配套产品及船用钢材深加工物流配送等服务业。新能源装备及电力设备产业重点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新型高效能量转换和储存、高效发电设备、核电配套产品、输变电成套设备和节能产品。

3.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营造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南通市要进一步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为推进南通工业化进程奠定良好的体制和政策基础。具体地:(1)通过体制改革促进市场化和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市场化滞后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各种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低,民间企业和民间资本难以进入很多第三产业部门。这既影响了工业化演进的市场条件,又影响了投资需求扩大对工业化进程的支持作用。因此,要加快市场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减少产业结构偏差导致的需求制约,必须通过推进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各种要素市场,特别是鼓励和引导民间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大多数第三产业部门。(2)加强政府对产业政策转型的支持。对确立的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政府应从财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采取积极有效的扶持政策,推进重点产业发展。(3)逐步建立起有利于促进工业化主导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和规范化的企业直接融资机制,继续促进工业领域的对外开放,不断为提高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J].中国社会科学,2000(3)。

[2]左正,广东工业化进程与新型工业化道路[J].南方经济,2003(7)。

[3]吴林海,工业化发展阶段的评估研究[J].学海,2004(2)。

[4]胡际春,关于南通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9(69)。

注:本文系2010年度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课题《南通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研究》(2010BNT009)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苏辉 陈斌

南通工业经济论文 篇2:

坚持发展中转型转型中发展加快现代制造业中心建设步伐

近年来,随着苏通、崇启大桥的建成通车和洋口、吕四渔港的顺利通航,我市进入了跨越发展的桥港新时代。“十一五”期间,南通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是推动经济跨越发展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引擎,也为南通成为长三角新的经济增长重心和定位为区域经济中心构筑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十二五”时期,是南通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在抢抓两大国家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同时,加快现代制造业中心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工业发展水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南通打造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战略举措。

一、坚持发展中转型,转型中发展,核心是扩大经济总量

南通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在产业基础水平、产业功能区建设、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无论从历史发展进程看,还是从工业经济发展规律看,坚持在发展中求转型,在转型中促发展,坚定不移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进一步扩大经济总量规模,才能始终保持和成为区域内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不断提高南通在江苏和长三角的经济地位。一是回顾过去,工业发展突飞猛进。截止“十一五”末,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突破1700亿元,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721.81亿元,是“十五”末2005年总量(564.5亿元)的3.05倍;全市规模工业销售收入达到7306.19亿元,同比增长23.2%,是2005年(2080.8亿元)的3.51倍。全市规模工业销售收入总量占全省比重达到8.06%,比2005年末(6.83%)提高了1.23个百分点。2011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1981亿元,同比增长13%,总量继续领先常州,排名全省第四。全年完成工业应税销售5030亿元,同比增长20.3%。同时,我市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电子信息、化工医药、船舶及重装备、能源及其装备制造六大主导产业产值全部突破1000亿元。二是对比宁波,总量规模仍存差距。“十一五”期间,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宁波市大力促进工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工业规模迅速壮大,产业结构加速优化,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传统优势产业、临港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原材料基地、华东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中国工业百强之一。2011年,宁波市工业实现增加值3004.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1848.2亿元,销售超百亿工业企业超过10家,而我市只有2家,工业总产值1万亿则是2012年的发展目标。宁波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要充分利用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后发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速产业转型,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总量规模持续提升,为全力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奠定基础。三是谋划长远,跨越发展任重道远。南通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总体目标是,在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的基础上,依托融入苏南、接轨上海的有利条件,努力把南通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重点产业基地,全面打造区域内经济规模最大最强的城市。总的发展要求是“工业经济继续在全市经济发展中担当重任,确保在全省争先进位”。围绕这一总体要求,提出“十二五”末工业经济的目标是:全市工业经济总量达到16000亿元,其中新兴产业达到4000亿元。

二、坚持产业新型化,发展高端化,重点是打造战略性产业

战略性产业是在经济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远牵动作用的产业,是一个地区参与国际竞争、抢占产业制高点的重要载体。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战略性产业的持续优势,符合“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才优势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精心打造战略性产业,是增强我市综合实力,加快建设现代制造业中心的关键环节。一方面要加快由中低端产业向高附加值的中高端产业转型。南通制造业发达,产业规模日益壮大,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都在长三角和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不足的是,大部分制造业高度集中于低附加值的中低端产业。2011年,南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727.88亿元,但相应的增加值却只有1981.33亿元,增加值率不到23%,而一些发达城市工业增加值率在25—30%。以同样资源投入和土地面积产出的工业GDP,南通要比它们低2—7个百分点。因此,加快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提高新兴工业的资源利用率和产出效益,逐步推进制造业结构由中低端向高附加值的中高端方向转型,是把南通建成为长三角北翼制造业高地和技术高地必须实现的又一重大转型。另一方面要加快由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借助我市近年来船舶、能源装备、化工等关联产业的良好基础,我市海工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在同行业内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下一阶段,我市要大力实施新兴产业发展“310”工程,即主攻三大产业,重点打造10条产业链。针对我市产业资源优势和基础优势,率先突破海洋工程、新能源、新材料3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促进其迅速提升水平、壮大发展规模,进一步下大力气推进政策聚焦、产业集聚、要素集聚,全力打造长三角北翼重要的新兴产业基地。

三、坚持沿海大开发,江海一体化,关键是拓展产业空间

新时期南通的区位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叠加效应的全面释放将是南通面临的最为重要、最富含金量的发展机遇。独特的区位优势实现质的跃升,深水大海港的建设和通航,使南通迈入“江海时代”,苏通大桥、沪崇启等过江大通道的通车,将南通推向了江海轴心的核心战略区位。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新优势,不断拓展产业布局空间,加快推动临港工业经济发展壮大,是建设“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重要举措。一是要在优化港区功能布局的基础上拓展产业空间布局。以综合交通设施带动江海港区和临港产业带的联动,构建沿江、沿海两条特色产业带,优势互补、协调发展。通过强化产业分工协作,加快形成“江海共兴、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南通沿海地区将重点发展大型石化、电力能源、钢铁冶炼和现代物流四大主导产业,沿江地区重点发展船舶、机械、电子、新材料和轻工食品等优势产业。二是要在加快开发园区建设的基础上力促产业集聚发展。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争当“江苏沿海开发主力军”的总体目标,加大沿海开发力度,取得了沿海产业园区蓬勃兴起、产业项目加速集聚等主要成效。下阶段,我市要进一步提高集约开发水平、产业化水平和载体建设水平,合理引导资源向产业功能区流动,增强产业功能区的辐射能力和带动功能,提高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发挥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创富、创新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滨海工业园、苏通科技产业园、锡通科技产业园、洋口化工园、吕四化工新材料工业园、启东船舶工业园、海门宝钢工业园等开发区的能级。使产业园区、板块经济成为发展的新亮点、国内外投资的集聚地、新兴产业的试验田、体制创新的先行区和配套完善的城市综合体。随着沿海开发、江海联动的深入推进,滨江临海大城市框架的加速拉开,各类沿江沿海开发园区不断加快建设,我市产业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将形成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功能清晰的沿江沿海产业带,也将成为承接长三角发达地区产业北上西移和亚太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节点。

在南通奋力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新征程中,制造业作为重要支柱,相对基础较好,生态较优,具备率先发展、支撑发展的一定条件,同时也面临宏观环境变化、区域竞争加剧的复杂形势。我市要在2018年初步建成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中心,必须强化创新驱动,坚持发展中转型,转型中发展,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加快现代制造业中心建设步伐,为推进南通经济跨越发展迅猛腾飞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顾潇

南通工业经济论文 篇3:

央地密集部署提振制造业投资

2022年伊始,多地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其中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制造业项目成为投资布局的重头戏。近期从部委到地方正密集部署新一轮举措,加力推进工业稳增长,提振制造业投资。一方面,尽早启动实施“十四五”规划已确定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点工程项目,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加大企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的支持力度,以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后劲。

1月5日,浙江举行2022年全省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358个项目总投资6386亿元,其中数字经济、新材料、生物医药为重点的产业项目191个,占比53.4%。1月4日,四川省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共组织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0個,总投资达2322亿元;其中创新与产业领域强基础项目51个,投资1277亿元。同一天,上海浦东新区2022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其中重大产业项目23个,覆盖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投资超过1200亿元。

多地项目集中开工的同时,从部委到地方正密集展开新一轮部署,稳定工业增长,多举措发力提振制造业投资。

工信部日前召开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2022年要突出抓好的工业和通信业6个方面重点任务。其中“着力提振工业经济,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被放在首位,并明确深化产融合作,着力提振制造业投资。

地方也将扩大工业领域有效投资、巩固工业基本盘作为2022年的目标任务。2022年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聚焦项目建设不放松,科学监测工业运行情况,以市场化方式统筹用好各类基金、资金,强化项目建设金融支持,扩大工业有效投资,着力巩固工业基本盘、做大工业新增量。四川提出,要聚焦企业稳产增产、重点行业和领域稳定增长、制造业投资等方面,切实做好稳定工业增势各项工作,特别要做好2022年一季度开局工作。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所工业投资研究室主任李杨表示,“合理有效的投资是决定未来供给结构和经济结构、提升中长期经济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工业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制造业投资对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特别是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以‘稳投资’为抓手,合理扩大有效投资,把制造业投资稳定在合理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加快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多方稳定制造业投资的重要着力点。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日前表示,将着力提振制造业投资。对“十四五”规划已确定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点工程项目,具备条件的尽早启动实施。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促进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加快“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区域重大战略规划及年度工作安排明确的重大项目实施,推进具备条件的重大项目抓紧上马,能开工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在5G、千兆光网等领域布局一批新型基础设施项目等。

地方上也在积极谋划新一批制造业领域的重点项目。河南提出,将推行项目投资支撑行动,实施制造业投资万亿提升工程,强化新技改支撑,力争每年签约先进制造业项目1000个、开工2000个、竣工达产2000个。江苏南通发布的《南通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加强大项目招引、提高投资质量、优化投资结构,力争每年有10个超百亿项目、100个超十亿制造业项目在建。

业内专家表示,需进一步健全工业经济保障措施,加大制造业融资支持。要用好技术改造投资导向计划平台,鼓励银行加大对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等项目的投融资支持。研究探索工业园区REITs试点,除工业土地外,将工业生产设备盘活等纳入REITs支持范围。同时,创新金融产品和支持方式,支持金融机构结合企业非财务信息,开展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信贷业务,支持发展产业链金融业务,开发线上应收账款融资、供应链融资票据业务。

上一篇:艺术熏陶管理论文下一篇:营销模式电力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