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培养教学金融学论文

2022-04-24

摘要:为了提高园艺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培养园艺领域创新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园艺产业的需求。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本科生培养教学金融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科生培养教学金融学论文 篇1:

应用型院校数学专业“三分式”教学模式探究

摘  要:地方型高师院校在向应用型院校的转型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诸多问题和困难。文章讨论了应用型数学专业培养的现状,阐述了“三分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了应用型数学专业采用“三分式”教学模式的必然性,从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和分级考核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提出了应用型院校数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地方型高师院校;应用型院校;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分级考核

一、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深化调整以及产业的加速升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赋予了新的内涵,越来越迫切的需要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这就造成了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困难,一方面企业一线招不到人才的矛盾现象。因此,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为了推动职业教育向更高等级发展,为了建立新的高等学校分类体系,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核心思想是要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即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根据《决定》精神,升本的地方高师院校将转型发展为应用型本科院校[1]。地方型高师院校转型后怎样培养学生必将成为地方型高师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以数学专业为例,在本科职业教育现状下,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应用型院校数学专业的建设和培养方法。

二、应用型院校数学专业培养的现状

一直以来,地方高师院校数学专业响应国家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为地方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科研机构、企业等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随着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教师队伍数量已经相对饱和,再加上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导致毕业生人数迅速增长,大大降低了就业率。另外,教师资格申请制度的改革,加大了学生取得教师资格证的难度,提高了教师职业的门槛。因此,减少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招生规模是地方型高师院校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发展非师范数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也是地方性高师院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的必然选择。应用型人才[2]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与区域经济建设相结合。然而,由于受到经济、制度、师资等因素的限制,应用型院校的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专业特色不鲜明、应用技术能力不突出等。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的“尴尬”现状,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

地方型高师院校的优势是师范教育,数学专业师范生的培养必须以地方性中小学数学教师的需求为目的,以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为宗旨。但是大部分地方型高师院校在转型后,没有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没有结合地方需求教师的特点,对高中、初中、小学的数学教师的培养没有采取区别培养,对免费师范生和一般师范生没有采取针对性的培养,仍然采用封闭式的“一锅端”式培养。另外,对应用型人才定义的极端理解也会造成人才培养定位的不明确。部分人认为,高职院校才是“货真价实”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事实上,重点本科院校、一般本科院校、高等成人教育以及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都属于应用型人才,只是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层次和程度不同。重点本科院校侧重于研究型人才培养,一般本科院校兼顾研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高职院校侧重于技能型人才培养。因此,地方型高师院校转型后并不是变成了高职院校,只是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全面的综合素质。这一人才培养的特征,不仅要求数学教师要有深厚的数学专业知识功底,还要求具有较高的教师技能,然而,地方高师院校在转型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学术型而轻视应用型人才的现象。大多数转型后的地方高师院校都重点引进学术型人才,而具有实践、推广和转化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师资力量薄弱,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学科教学法专任教师,这就是造成人才培养的“尴尬”现象的原因之一。

(二)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旨在促进我国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和多样化人才培养,转型后的地方高师院校对数学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区分度不高,各个专业的学习内容、学习教材、学习课时等几乎一样。专业的课程科目设置过多,课程授课时间分布不均衡,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专业分类培养和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使得很多转型后的高师院校存在着“形转质不转”的现象。

(三)不重视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大学本科招生规模越来越大,而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则整体明显下降,生生之间的差距明显,整体素质较低[3]。转型后的地方高师院校尤为突出的就是厌学情绪严重、数学基础差、多级分化严重。目前,应用型院校几乎都在不同程度地在高等数学中的开展了分层教学,但迫于经济和教学场所的制约,数学类的专业课程几乎没有涉足。大多数数学教师采用固有的教学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在没有经济和制度的驱动下,很难主动倡导或实施分层教学,大家都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做少犯错误”等思想。因此,没有学校政策导向和分配制度的保证,仅凭教师个人教学热情,分层教学是成不了气候的,这也是造成人才培养的“尴尬”现象的原因之一。

三、“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

“三分式”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学生的意愿,结合地方教育、经济发展的需求,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改革,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质量,形成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里探讨的“三分式”教学模式即分类培养、分阶段培养、分层教学。分类培养是指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人职业倾向,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类别,制定相应的人才核心素养指标,围绕核心素养指标,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分类培养的核心是分类别指导,服务个性成长。分层教学是指在同类别人才培养模式和同一阶段人才培养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潜力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表现,设置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实施分层教学培养。

(一)“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

“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推进取决于学校行政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的通力合作,学校一定要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分布实施,坚持民主与集中制度,采用自愿申请和学校推荐两种相结合的方式选取改革试点教学单位,遵循“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指导原则。

(二)分类培养的有效措施

“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的有效分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新生入学后必须全方面的做好“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宣讲工作,引导学生思考未来职业倾向,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通过分流测试确定人才培养类别。一般地,分类测试的时间定在大学一年级学习之后较好,这是因为从高中到大学的学习必须要经历一个过渡期,要给出充分的时间保障学生能顺利适应大学的学习要求。另外,人才培养的类别设置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保障具备充足的教学场所、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前提下进行相应的设置,一般分为三类:深造类、就业类和创业类。深造类指的是学生通过大学学习之后,将继续选择攻读研究生学习;就业类指的是大学毕业后选择工作;创业类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之后,通过某种平台或载体,将个人或团队所发现的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的技术,以一定的方式,转化、创造成更多的财富、价值,并实现某种追求或目标。

(三)分阶段培养的有效措施

“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分阶段培养是指将四个学年进行有效的分割,突出每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地,可以采用“121”阶段模式,将四个学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一学年,即通识教育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中主要扎好基础知识,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确定下一步的专业发展方向。第二阶段为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即专业教育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已经进入了分类培养环节,主要提升专业核心能力和素养。第三阶段为第四学年,即能力提升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主要发展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提升。

(四)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分层教学一般是在同类别和同一阶段人才培养中实施的一种教学手段,由于扩招导致大学本科生水平普遍下降。另外,“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分类培养主要遵循的是学生的自主选择,这就使得在同一类别培养中的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水平参差不齐。因此,要保证“三分式”人才培養的良好效果,必然要进行分层教学及其分级考核。

四、应用型高师院校数学专业“三分式”教学模式的培养措施

(一)优化课程体系,进行课程模块化设置

从2007年免费师范生招生试点开始到现在,几乎每所应用型高师院校数学专业都有招收免费师范生,根据“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一般将数学专业分为三类培养:免费师范(就业类)、卓越教师(就业类、创业类)和复合人才(深造类)。

结合各自培养的目标定位,在传统数学专业课程设置基础上进行模块优化。课程结构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应用发展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包括“三基”,常微分方程和概率论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里对传统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进行了拆分,对于免费师范生和卓越师范生,在必修课程中只要求学习概率论,在发展课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需求选修数理统计。对于复合师范生则要求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数学建模、数值分析、近世代数、初等数论等,对于免费师范生和卓越师范生要求必修初等代数研究和初等几何研究,而对于复合师范生则要求必修复变函数、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在专业发展课程模块中,可增设特色模块,如就业模块、考研模块、创业模块、专业素养模块、师范技能模块等。就业模块课程系列一般包括中小学数学教材分析、中小学解题研究、中考数学试题解析、高考数学试题解析、数学史、数学文化、竞赛数学、中学数学逻辑等课程。专业素养模块课程系列一般包括与之对应数学考研方向的一些后继发展课程,如数学分析选讲、高等代数选讲、统计学选讲、数值方法选讲、金融学选讲、教育方法论选讲、泛函分析选讲、偏微分方程选讲、计算机语言选讲、动力系统初步选讲等。师范技能模块课程系列一般包括试讲试教、教育见习、微格训练、几何画板、课件制作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也必须有区分度和较强的针对性,免费师范生和卓越师范生重在培养教师技能实践能力,复合师范生重在培养数学软件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免费师范生和卓越师范生,主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师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讲试教、几何画板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数学建模、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复合师范生,主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师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讲试教、数学软件、数学建模、课程设计、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二)改变教学手段,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4-6]是一种现代先进的教育理论,它按照学生实际的知识层次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和考核,较好地发挥各个层次学生的能力。对于数学专业课程的分层教学,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开展,可以先选取实践、实验类课程开展分层教学,再用“以点带面”的传动方式实现全面分层教学改革。以“数学建模”课程为例,数学建模课程往往包含实验,需要学生应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借助于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计算机编程及操作能力的掌握程度不同,以及学习的目的不同,可以实施分层教学[7]。以数学建模竞赛为载体,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层,基础层不以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为目的,重在培养一种建模的意识,以便在今后的教师岗位上培养中小学生从小建模的意识,使其“学会数学、会用数学”。第二层次是提高层,提高层是以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为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具有较强地借助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不同层次的培养目的不同,其教学内容(数学建模模型、算法及其计算机编程能力)的选择也不同。实施的分层教学方式可以是开放的,即在设置教学层次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层次之间要具有一种动态转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三)改变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方式,实施分级考核

分级考核是根据分层教学效果,按照学生实际的知识层次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考核,以发挥各个层次学生的能力。事实上,分级考核是与分层教学对应的,是分层教学的必然产物。考核[8]的目的是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果在教学中实施了分层教学,那么考核也应该分级。分级考核的关键在于,对于不同层次,合理设置成绩评定方式和考核方式。数学类的课程大致可以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侧重理论,不进行实际操作,实践课既要讲理论,又要实际操作,两者的教学侧重点不同。理论课可以调整综合成绩的构成比例,增加课堂与平时测验成绩比重,将传统的期末考试“一锤定音”方式,改成每章进行一次检测,由平时检测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共同决定。对于检测试卷和期末试卷仍然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且要做到分层次。如果是大类分层,那么每个分层都命一套试卷;如果是小類分层,在一张试卷中区分基本题、较难题和拔高题。对于实践课可以将分级考核形式更加推广,对于低层次采用开卷或半开半闭卷方式进行纸化考试,对于中间层次采用上机考试,对于高层次采用科研论文撰写方式考核,考核的内容也可以从课本上迁移到课外。

五、结束语

“三分式”人才培养改革是新时期地方型高师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作为应用型高师院校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专业之一,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数学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了解数学、学好数学、精通数学已经成为大学本科教育的新时代要求。由于受到教育资源、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素养、教师技能等方面的水平有显著性的差异,因此,数学专业采用“三分式”教学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也是应用型高师院校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但是,采用“三分式”教学模式,必须根据应用型高师院校转型发展的实际情况,遵循“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指导原则,同时也要认清“三分式”教学模式实施存在的问题,比如分层教学和分级考核将更加要求提高教师理论和实践专业水平。总之,“三分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和良好效果依赖于学校政策保障,依赖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勇于创新、探索的精神。“三分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最终将推动地方型高师院校实现新发展和高度。

参考文献:

[1]龚小兵.应用型院校数学专业师范生培养探究[J].高教学刊,2015(20):43-44.

[2]程兴中.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3):384-386.

[3]刘宁.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17(3):150-151.

[4]张军侠,祝志勇,潘菊素,等.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打造“卓越园林技师”的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0):56-59.

[5]郑美玲.分层教学的历史发展与当代审思[J].教育评论,2016(4):144-146.

[6]陈之辉.关于大学数学课程分层教学实施方式的思考[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19):43.

[7]雷秀红.在数学学科进行分层教学的必要性[J].教育,2018(2):68-68.

[8]赵刚.高校数学建模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工业技术,2017(1):240-240.

[9]蒋青松.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的构建与实证:以大学数学课程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3):4-6.

作者:张莉

本科生培养教学金融学论文 篇2:

“新农科”背景下园艺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立的探索

摘  要:为了提高园艺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培养园艺领域创新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园艺产业的需求。文章针对园艺专业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开展研究,结合2021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修订,结合教育部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园艺专业领域课程思政人才培養的目标,建立新的培养方案,增设相关课程,并对以前的课程大纲重新梳理,要求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编写教学大纲,同时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体系,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园艺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评价体系

园艺业是农业种植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人类营养和美化、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园艺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我国的园艺产业发展也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主要是借鉴和利用了国外园艺学高等教育模式同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创新。另外,我国园艺产业之所以获得了显著的成绩,是因为我国对园艺文化的推崇、迅速的城市化进展、逐年增加的城市公共绿化面积和日益提升的生活水平。

伴随着国家逐年对农业扶持力度的增大,涉农企事业单位对于高学历的园艺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也在逐年增加,都市农业的建设和带领农民脱贫致富都离不开园艺技术。园艺专业主要培养理解园艺学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理论体系,并掌握、熟练操作的基本能力,能在全园艺产业链中从事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园艺生产、科技推广及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有较强适应性和具备专业特长的园艺领域复合型人才。

各大高校的园艺专业为社会提供大批的专业人才,高校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是人才培养制度的关键内容。新时期园艺领域人才的培养要结合“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挖掘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学院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对标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找准提高园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聚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课程体系优化和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主题围绕课程教学这个环节,以课程思政课引导育人为关键,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辅。要深刻认识全面推进课程思想政治建立的战略意义,把握课程思政的关键,全面提升课程思政水平和实效,这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中之重[1-5]。本文针对园艺专业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开展研究,结合2021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修订,结合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园艺专业领域课程思政人才培养的目标,建立新的培养方案,增设相关课程,并对以前的课程大纲重新梳理,要求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编写教学大纲,同时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体系,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园艺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存在的问题

课程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的最基本单元,思政教学的实现,主要在于专业课程能否有效支持专业人才的培养,是衡量课程体系建设是否合理的主要依据。核心内涵主要是要求专业课程设施为本科毕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服务”。

所谓“服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整个课程体系符合毕业要求,即在课程方针中,每项毕业要求目标点都有符合的课程,并且对符合理由进行合理的解释。其二,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都发挥其作用,即课程大纲中明确建立了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目标点的对应关系;教学形式与课程内容能够准确实施课程目标;课程考核的內容、形式及评分准则能够针对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以考核结果为准。合理的课程体系设计依据为本科毕业培养人才,确定课程体系结构,设计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形式[6-7]。目前,园艺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方案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进行修订

2017版园艺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只是笼统地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从事与园艺有关的技术推广和开发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只是提到和园艺专业课程有关的“掌握园艺专业技能,具备一定审美能力、健康身心素质和较高的道德修养等”。因此,需要和思政教学目标紧密结合,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突出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将育种技术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树立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特色的园艺新品种的理想,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大纲需要结合思政教学要求进行修订

目前,园艺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主要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现代生物科学及自然科学的成就熟练地应用到园艺专业研究和实践中,采用合理途径和方法,促进园艺植物生产的发展”。该目标和要求偏重于专业化;教学内容主要就是教材里的每一章节专业知识内容,缺乏思政元素,需要结合思政教学,突出知识和思政元素的结合,另外教学方法仅是单一的多媒体教学,需要结合思政教学,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三)教学内容偏重专业知识,缺乏思政元素

园艺专业课程的很多内容偏重理论化、抽象化和专业化,在讲授过程中,添加一些思政元素,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有助于在讲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抽象的东西和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使专业知识具体化,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四)评价考核机制需要结合思政内容进行改革

园艺专业课程评价过程中,主要存在:首先是考试结构比较单一。往往只注重考核分数,而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考查。期末试卷一锤定音的做法,让学生只关心老师是否划重点,临阵磨枪就能及格甚至得高分,忽视了平时的思想表现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得思政教学内容不能落实;其次是考试内容比较单一,期末试卷多以客观性试题为主,虽有分析题和论述题,但受考试时间的限制,学生也很难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的考核背离了专业课思政教学教育目的;另外,考试成绩不能体现知与行的教学统一,尽管考试的试卷题型多样,但也只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不能考核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思想表现并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习惯中,其结果是我们培养了许多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而无道德修养的人。在一些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有人认为专业课程思政目标不容易评价,所以可以不必评价。然而不评价焉知育德的好坏?因此,必须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评价。

二、园艺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首先,园艺专业课程思政体系为发展园艺产业,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基础。比如“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对果树、蔬菜及观赏植物进行遗传改良并培育出栽培品种的科学,是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遗传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物化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气象学、土壤学、生物统计和试验设计、生物技术、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手段。“园艺植物栽培学”主要讲述园艺植物栽培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关键管理技术,重点阐述果树、蔬菜、花卉的根、茎、叶和花、果实、种子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育苗、园地规划、整形修剪、花果整理、土肥水管理等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园艺植物育种学与园艺植物栽培学有密切的联系,是园艺科学中不可偏缺的主要学科。开展园艺专业主要课程的思政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参与园艺生产相关的工作,成为既有理论又有一定操作技能在身,并有创新精神的园艺工作者和家庭园艺爱好者。

其次,园艺专业课程思政体系与塑造园艺领域大学生的专业兴趣、理想信念、职业素养、爱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联系。园艺专业很多核心课程,如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园艺植物栽培学和园艺植物育种学等一般开设在大学二年级,是园艺专业学生学习本专业知识的敲门砖,引领学生们学好这些核心课程,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园艺专业知识的热情,重新塑造学生们的理想信念和职业规划,确立正确的“三观”。园艺专业课程体系相关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是促进园艺专业领域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比如开展园艺植物育种研究,改良园艺植物新品种,使品种更符合我国园艺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改进栽培管理措施,有助于加深园艺专业学生的热爱专业和爱国情怀,树立培育出大量具有我国特色新品种的理想抱负,实现园艺品种国产化,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园艺教学中开展好课程思政,将有助于提高园艺领域课程思政教学的整体水平。

三、园艺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内容的建设

(一)改革目标与内容

目前,农业类院校多在探索“三全育人”的人才培养中深化改革,目的是建设更高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把思政工作,贯穿到学科、教材、教学、管理体系中,其中的重点是合理设计课程思想政治教学的体系,这是建立“大思政”方针的重要之举[8-9]。

1. 要订正人才培养方案,使之成为培养目标的有力脊柱。人才培养目标是农业类高校教书育人的总纲领,要达成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一系列的章程,并按照培养方案合理执行和扎实推进。在“大思政”格局的顶层策划中,以“三全育人”综合深化改革为良机,重点做好培养方案的安排。综合深化改革的课程方案从体系构建到组织实行再到作用评估,全程体现课程思想政治的要求,保证每门课的目的性,成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垫脚石;保证全部“课程群”的同行性,都能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2. 要创新课程组织方式。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讲义、教师、课堂互动、监督指导、测评反馈等多方面的要求。结合国家战略意识和专业发展史,有计划地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有效纳入专业课讲义内容和教学大纲,使之成为必要章节、课程讲授重点和学生考核内容的关键。

3. 要以专业课教学为抓手。课程思政是新农科建设的灵魂和统帅,要做有灵魂的新农科教育。课程思政的好与坏,其根本在于培养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具备胜任未来挫折的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是“练武场”,也是中心环节。结合农科专业特点,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教育;以“培育园艺植物新品种”成功案例为联系,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融会贯通的发展。引领学生努力成为未来行业的领头人和变革者;从课程价值中挖掘独特的行业价值、行业诉求;从发展历程中挖掘代表人物不畏艰苦、追求卓越、不懈奋斗的精神;从应用实验中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爱国敬业的工匠精神;从课程前沿中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从学科实践中分享教师独特的学习经验、人生体悟、事业感受、诚信友善、团结协作、包容尊重、谦虚守信的处世之道;专业课程中融入科技史教育,并掌握园艺植物技术栽培管理、育种技术、生物技术、资源利用与评价方法等领域中可能涉及的责任、法治、价值等方面的问题,为学生增强社会担当能力。

(二)实施方案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注重将专业教育与学科教育、思政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与科研成果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使专业课程具有系统性与关联性,将思政教学有效融会贯通成为一个整体[10-11]。

1. 课程培养方案的修订。结合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在收集毕业生反馈信息、企业需求反馈信息以及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论证,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对其中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进行修订与调整。完善和丰富课程体系,建立课程体系定期评价与修订机制,课程体系进行定期评价,将课程体系中需要加强、完善的信息及时反馈,并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比如可以开设园艺史、园艺文化等选修课程,提升学生对专业历史文化的认知,增强专业热情,提升专业自信。

2. 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与修订。建立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修订和审核机制,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和审核,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研究教学实践中,教学大纲执行过程中和运行后,广泛听取教师、学生、实验技术人员、实习指导人员及本专业毕业生等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进度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意见,收集各种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改进。

3. 教学过程中思政的实施

(1)要发挥学生在课程思政中的主体作用。教学突出“学”的主体性和“教”的主导性,激励学生主动探索与课程相关的思想道德、社会焦点等思政元素,以求知性、探索性的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沟通,激励学生积极面对发现的难题,敢于提出和交流想法意见。使学生具备问题需求分析能力,以及运用专业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学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2)教学模式融合创新。教学过程可分为课前“前置预习”“学情诊断”,课中“明确目标”“探究学习”“解决问题”“成果展示”“深化巩固”,课后“反思分享”“拓展提升”三个环节九个步骤。教学活动充分体现线上线下混合特征,线上活动主要包括“发布任务,推送教学资源”“课前预学、诊断学情”“互动交流,确定问题”等,线下活动主要包括“联系实际,回忆旧知”“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小组讨论、协作探究”等。此外,采用线上听力、线上翻译、线上写作等平时作业、阶段测试等线上评价与小组汇报、课堂陈述、小组互评等线下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3)以新农科平台推进“三全育人”。新农科的建设为课程思政带来新的契机。面对未来人才培养建立的开放式人才培养平台,让学生活跃在各类创新性实践项目中,实行有组织的实践和有使命的学习;引入企业资源开展校企合作产教的深入融合,在企业实践中了解我国技术发展的需求和不足,使学生更好地走进社会课堂,增加自身为国家建设的责任感。在各大平台课程设计中需要多个学科的协同发展,为了使课程更有针对性,對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更需要学科统筹安排。比如,都市农业与新品种研发、智慧城市平台等一系列课程建设,除了要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的社会责任,也需要讲好科学精神。

(4)要运用好新技术新手段,优化教学模式。中国大学MOOC平台、超星泛雅平台,配备微课、数字课程、交互式课件、移动学习应用的资源,依托U校园、ITEST等智慧教学云平台,助力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情景再现式和实践教育是新农科所注重的。将课堂教学转移到实践场地和实验室,使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现实问题学习,同时,将虚拟仿真式试验平台等新方法也用于课堂中。

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考核体系的建设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的通知里提出“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的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首要目标。建设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在各项考核评价评估工作中和深化改革的高校教育教学中落实、落细[12-13]。

(一)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架构的建立

以质量为核心内容,研究完善并构建监控体系与教学质量保障。探索基层系部管理层级体系,具体由系主任、系副主任、系实验副主任、课程负责人等组成。其中,系管理教学工作第一责任人是系主任,在学院领导下对全系的科研、教学、教师培训、教学设备建设及日常管理等全方面负责。系副主任在教学副院长、系主任的领导下分管系的教学与教研工作;系实验副主任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及运行提供支持;课程负责人是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责任人,负责组织开展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工作,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和教学工作会议,组织、制定、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落实具体教学任务,并开展课程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指导青年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在课程教学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测机制

结合园艺专业培养目标,探索建立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将教学活动全过程纳入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通过有效监督与过程控制实现快捷、高效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确保本科生达成最终培养及毕业要求。研究决策指挥系统、分析评估系统、信息采集系统、反馈与改进系统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测体系。

(三)实施教学过程监督检查机制

建立和实施课程建设、质量审查、课程运行保障和效果测评等制度,加强教学过程监管。教学过程监督检查机制的建立,主要对教学过程开展全方位质量监控。通过教学过程检查、教学质量评价和信息反馈,制定相应措施和政策保障教学质量,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通过学生评教、督导评教、同行评教、学院评教等途径实现教学质量定期评价。

育人是大学的初心,在专业课程设置和讲授过程中,我们要牢固树立本科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坚守育人初心,在新农科建设的平台上,以更强的使命感培养园艺领域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方庭,彭新安,曾黎辉.园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以《园艺植物良种繁育》课程为例[J].园艺与种苗,2020,40(11):47-48.

[2]刘国花,庞敏.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园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0(9):97-100.

[3]朱莉.高校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实践探索——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20,21(3):9-15.

[4]张永平,乔永旭,陈超.地方应用型大学园艺专业培养方案的科学构建[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41(6):112-114.

[5]陈耀兵.园艺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改革与实践——以湖北民族大学园艺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65):113-114.

[6]梁微.“课程思政”在农林院校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以“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8):43-45.

[7]朱黎.我国园艺学科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學,2018.

[8]张杰,田佶,宋备舟,等.多元化的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6(4):62-64.

[9]王显龙.打造特色园艺专业建设创新课程体系[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4(4):76-78+81.

[10]余义和,郭大龙,张菊平.“新农科”园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4):181-184.

[11]郭丽红,牛燕芬,王定康.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进园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J].新课程研究,2020(33):26-29.

[12]熊晓轶,姚洋.基于课程思政的应用型财经高校金融学专业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学刊,2021(2):43-46.

[13]李黎明.大学生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132-133.

作者:余义和 郭大龙 蒋燕 张菊平

本科生培养教学金融学论文 篇3:

新形势下对金融学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

【摘要】 在新形势下,传统金融学教学出现诸多不适宜的地方。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师素质几个方面探讨目前金融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改进意见。

【关键词】 金融学;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素质

一、金融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金融资源的配置逐步市场化。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不再是国家计划,而是市场机制。同时市场化改革也使我国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格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其次,金融创新迅猛发展。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全面放开,金融创新工具不断涌现,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以信贷、融资、货币等为主要特征的金融的概念,资产组合、创新工具交易与定价、市场营销等已逐渐成为金融业经营与发展的主要内容。

再次,金融活动的日趋国际化。这不仅意味着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将不断地突破国界走向世界,直接参与国际竞争,而且国外的金融机构与经营业务将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市场,展开与国内金融机构的竞争。

从我国目前的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看,无论是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培养方式,还是学生心理素质、竞争意识的培养都与上述目标存在差距,并且现有的金融学科建设水平与世界金融学科前沿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黄达,2001),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金融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要求,制约了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从我国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手,推进金融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改善人才结构和人才的知识结构,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金融专业人才的国际竞争力,以适应我国金融国际化、现代化的需要,就成为当前我国金融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

二、当前我国金融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模式单一。目前,我国一方面高校金融学专业普遍存在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和个性;无论是在专科生、本科生的培养,还是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上,培养目标过于宽泛而且大同小异,通常都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广阔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高级金融人才”,研究生无非多加了“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一条。该培养目标很难体现不同层次人才的区别,特别是硕士生与博士生的培养目标之间也没有明显差异。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随着我国本科教育的逐渐普及和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本科毕业生已出现结构性过剩,不少本科生已面临就业困难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仍定位为“高级的金融人才”是不合时宜的。另一方面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金融体系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我国金融运行发生了巨大变化,金融机构进一步多样化、多元化,各种金融机构迅速发展起来,除需要从事金融研究及管理的高级人才,还需要大量从事实际业务操作的应用技术人才。

2.课程体系设置不太合理,有些教学内容陈旧。目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课程设置重复,缺乏系统性。一方面不少课程的内容存在重复,如货币银行学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课程的不少内容是重复的,往往会形成了授课内容的重复,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本科与研究生之间的专业课缺乏衔接,并且教学内容也存在重复,教学方法也没有显著的差异,造成了不少研究生的厌学情绪,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教学质量。

(2)侧重于宏观金融理论,微观金融理论的教学安排比较少。宏观金融理论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全面把握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运作、宏观金融形势与政策等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如果没有微观金融理论作为支撑,则显得比较空泛,对金融业的内在特征和运作机制很难有深刻的理解。

(3)教学内容老化现象普遍存在。目前一些传统专业课程(如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等)的教学内容仍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上,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已不合时宜,与现实有一定差距。

3.教学方式和手段需要进一步改进。现在国外很多大学都采用了案例教学法,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或者是项目课题研究教学法,效果很好。我国高校运用并不广泛,主要原因有两个方而:一是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以灌输为主的教学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导致学生的独立创造性被日渐消蚀,很多案例讨论课因冷场而不了了之。(刘明显,2008)二是教育经费的紧张与逐年扩大招生的现实矛盾使很多大学的硬件建设受到忽视,教学设施差,教室安排紧,导致教育手段、教学方式单一。

4.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是教学的主体,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金融人才的关键。我国金融学专业教师队伍中相当部分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高尚的敬业精神、扎实的传统理论功底,并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提高理论水平,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具备了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曾康霖,马骁,1998)一方面在金融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普遍比较繁重,加上职称评定的科研压力,使教师很难有时间和激励外出进修与参加社会实践(张亦春,蒋峰,2001),进行知识的更新;另一方面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教师的教学科研条件有待提高,不少教师忙于赚钱,到处兼职,忽略了真正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人才的培养。

三、新形势下对金融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培养目标的调整。首先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应坚持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全球视角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金融人才原则,以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市场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背景(王广谦,2001;杨志坚,2002),明确各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在金融本科生的培养上,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的通用求,使所学知识能够很好地运用到工作岗位中去。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在继续扩大专业知识的广度的同时要突出专业特征,以培养对金融学专业知识及学科前沿有深入研究、能胜任金融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及业务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同时还要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在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上,要求掌握坚实广阔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道德素养,使他们能够对较复杂的金融经济问题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成为能够把握金融运行规律与发展趋势的国际性专门人才。

2.加快课程体系的改革。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培养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及较高科研质素的重要基础,也是各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宏微观兼顾,补充微观金融中的实用性课程我国高等金融教育的发展应该顺应金融理论发展的微观化趋势。为此,金融学课程体系应包括货币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这两部分内容,且二者应共同发展,总体思路是“宏微观兼顾,补充微观金融中的实用性课程”。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模式决定了宏观调控不可或缺,所以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等“宏观金融”内容必须占据一席之地,同时需要充实“微观金融学”中实用性课程的内容。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改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授课模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推行老师授课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基本原理与学科前沿相结合的灵活的教学模式。有条件的单位应普及多媒体、网络化等先进手段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还应该注意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需要进一步改进我们的考试制度,一方面要通过课堂考察与期终考试的结合,客观地评定学生的成绩,可适当增加课堂考察的次数及其在成绩评定中的权重,避免不少学生在考试时“临时抱佛脚”,不求平常努力、只求考试过关的死记硬背式的应试方式,减少学生对期末考试的投机心理(曹廷贵,2002);应该根据不同课程和学历层次采用导学式、互动式、研讨式、案例式、情景式等多元化和复合式的教学方法,合理使用双语教学,充分运用电子化与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技术,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考核体系,确保教学质量。(赵 汕,2008)

4.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水平。要培养出高素质、国际化的金融专业人才,还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整体水平。这一方面需要各高校对目前的人事制度及用人机制进行必要的改革,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形成教师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另一方面为教师的培训提供更多的机会、更便利的条件,而不是制定许多条条框框去限制教师的进修、深造。可以通过不断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的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工作业绩考核体系,在此基础上按贡献大小进行奖金及其它收入的分配,拉开教师的收入差距,避免“大锅饭”造成的奖金福利化及其激励不足。

对教师的职称评定及其聘用应采取灵活的政策,不应设置工作年限等方面的限制,应根据教师的工作业绩来确定,并且评定标准也不能简单化地规定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少论文,还应该进一步看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否则就会造成教师在研究上“短、平、快”现象(杨胜刚,乔海曙,2001),使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难以得到提升。鼓励并资助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进修或攻读学位,或参加各类全国性和国际法的学术会议,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学科建设水平及学术动态,及时进行知识的更新。总之,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我国金融专业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条件,也是适应金融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引进海内外杰出人才,通过他们高水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5.强化实践教学。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尤其重要。要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要积极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设备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给大学生创造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要继续通过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合作,巩固、扩大和发展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下大力气巩固现有的校内外各类实习基地,并不断扩大和发展新的实习基地;要倡导产学研结合,积极拓展校企之间、校际之间、高校与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创造条件,为高校建设大学生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提供有力支持;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拓宽实践教学范畴,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加大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要根据金融学科专业的特点和条件,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新型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上既应重视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也重视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既重视理论知识考试,也重视实践动手能力考核。

参考文 献

[1]黄达.金融.金融学及其学科建设[J].当代经济科学.2001(7)

[2]曾康霖,马骁.金融学科建设与金融人才培养[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1)

[3]张亦春,蒋峰.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3)

[4]王广谦.正确定位加速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1(22)

作者:蒋满霖 曹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