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论文

2022-04-19

摘要:本文结合汕头市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实践,根据汕头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当前汕头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意见。这有助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落到实处,有助于汕头市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论文 篇1:

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主要指标研究

摘 要:按照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2012]第55号令)、《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函[2014]35号文)等要求,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编制了《湖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为了夯实规划编制基础,明确规划思路、目标、方案及实施措施,为规划编制提供翔实依据,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规划编制前,规划编制项目组完成了包括“矿山地质环境专题研究”等共七项规划专题研究工作。本文就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主要指标进行研究。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恢复;主要指标研究

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主要指标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规划指标主要包括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面积、废弃矿区土地复垦面积,均为约束性指标。

主要根据我省目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土地复垦情况、有关法规、政策要求及“十三五”期间矿产资源开采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分析资料,提出约束性指标,并将指标分解、落实到后续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重大工程、矿区土地复垦重大工程、矿山复绿行动重大工程等之中。

1.1 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指标

据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估分区结果,我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较严重区总面积4020.5224平方公里。

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 2015年11月)、《国土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6]63号)、《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关于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通知》(财建[2016]725号)等政策性文件,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促进全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和生态国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中央财政、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面积:40.21平方公里(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较严重区总面积10﹪)。

依据《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管理办法》(省政府令2007年第298号)、《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执行<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鄂财综发[2007]42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5]80号)等文件精神,规划2016~2020年,市级财政、县级财政以及多方筹措的社会资金支持的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面积:40.21平方公里(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较严重区总面积10﹪)。

1.2 废弃矿区土地复垦指标

根据湖北省矿山土地利用现状,必须严格执行《土地复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2号 2011年3月5日公布)、《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实施<土地复垦条例>的通知》(鄂土资发[2011]102号)、《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2012年12月11日国土资源部第4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同时遵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45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资规〔2015〕1号)等文件精神,组织落实好矿区历史遗留损毁土地、新开工矿活动损毁土地的复垦工作,矿业开发占用及破坏土地资源得到恢复与控制。规划到2020年,废弃矿区土地复垦面积75平方公里。

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分区

2.1 分区原则及依据

2.1.1分区原则

(1)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和<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5]9号)要求,参照《全国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修改稿)》(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2012年3月),依据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估分区结果,结合矿山地质环境发展变化趋势分析。

(2)在划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时,主要考虑突出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使矿山环境预防、保护、治理工作更有针对性,以达到提高矿山环境监测精度、实现矿山环境的有效保护、确保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成效显著。兼顾考虑国家、企业和社会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承担能力。

(3)按照“区内相似,区间相异”的原则,在具体分区时,首先明确各区属性,制定分区依据,确保不出現存在交叉属性的区域。

2.1.2分区依据

(1)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主要包括:矿山环境问题严重的大中型老矿区;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后社会、环境、经济效益明显的矿区;城市周边、重要交通干道两侧矿山环境破坏较严重的矿区;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开采破坏严重的矿区。

(2)矿山地质环境一般治理区。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造成较大破坏、矿山环境问题对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的区域。

(3)矿山复绿重点区。主要包括:湖北省境内重要自然保护区、景观区、居民集中生活区的周边和重要交通干线、河流湖泊直观可视范围(简称“三区两线”)。

(4)矿区土地复垦重点区。主要包括:《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2015年11月)确定的秦岭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重要生态功能区、三峡库区土壤保持重要生态功能区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地区〔2015〕1400号)、《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鄂办发〔2011〕40号)确立的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之内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区损毁的土地。

2.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分区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分区结果主要依据《2012~2013年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报告》(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 2014年11月)相关成果,并根据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要求、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的最新政策、治理资金投入新动向、政府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的需求作出适当调整。

全省共划分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矿山地质环境一般治理区、矿山复绿重点区以及矿区土地复垦重点区等。

1)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全省划分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38处,总面积2020平方千米。

2)矿山地质环境一般治理区:全省划分出矿山地质环境一般治理区49处,总面积2000平方千米。

3)矿山复绿重点区:全省划分出矿山复绿重点区9处,总面积211平方千米。

4)矿区土地复垦重点区:根据湖北省矿山土地利用现状,拟定需要中央财政、省级财政重点投入的矿区土地复垦重点区7个,总面积495平方千米。

3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重大工程部署

3.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重大工程的确定原则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是保护矿山环境、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恢复矿山生态功能、保障矿山环境良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为保证在时间和空间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重大工程部署的合理、科学,需坚持以下原则:

3.1.1坚持统筹规划原则

在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重大工程规划的过程中,考虑我省国民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以及承载能力,始终坚持统筹规划以及突出重点的原则,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到因地制宜以及量力而行,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矿山地质的实际环境保护与治理区域的成果,从时间维度以及空间维度上对治理工程进行合理化安排,从而制定出科学化的实施方案,实现目标的明确化,做到治理工作的务求实效,脚踏实地的完成治理任务。

3.1.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要高度重视影响范围的实际大小、地面塌陷突发性矿区治理以及危害相对严重的边坡地质灾害治理,而且还必须要兼顾矿区附近区域的水资源枯竭情况以及饮用水污染情况,就矿区居民生存环境进行严格治理,从而最大限度减少矿地纠纷,有效维护矿区周围日常生产生活秩序,确保矿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预防以及减少矿区经济损失的重要作用。

3.1.3按照轻重缓急,分批实施的原则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以及先进化的科学技术作为治理保障,在實际工作过程中要考虑到相关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条件,进行分批治理,从而确保恢复治理工程的最终质量水平,实现预期治理效果。

3.1.4注重治理成效,强调可操作性原则

在矿山治理项目立项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认真开展前期论证工作与预期效益分析工作。在条件要求等同的时候,需要优先安排那些技术先进以及方法可行的项目,做到投入产出的合理化,增强治理效果。

3.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重大工程部署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重大工程主要部署在历史时期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矿山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造成较大影响的区域。重点考虑如下几个方面:(1)新中国成立前和计划经济时期建设的国有大中型老矿山、闭坑矿山和无法找到责任人的矿山,矿山环境问题严重。(2)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随时对当地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矿山。(3)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后,社会、环境、经济效益明显。

基于以上原则,本省重大工程主要以黄石、宜昌和荆门等矿山密集地区作为重点,将闭坑矿山以及正在生产中的国有大中型矿山作为治理重点,争取国家恢复治理项目和资金投入,适度配套地方恢复治理资金,督促矿山企业按照法定程序积极履行相关的矿山环境恢复以及治理义务。具体来说,在实际恢复治理工程开展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就矿区内部已经被破坏了的土地实施复垦以及绿化,然后就矿渣以及废水等实施无害化处理或者是再回收。

治理工程主要针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兼顾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区,优先安排对人居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大,危害重的老矿山,加强综合治理。

根据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区现状,研究提出需中央财政、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重大工程部署在38个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布置44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重大工程,工作区总面积40.49平方千米;需市级财政、县级财政以及多方筹措的社会资金支持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重大工程部署在49个矿山地质环境一般治理区,布置49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重大工程,工作区总面积39.92平方千米。

3.3 矿区土地复垦重大工程部署

根据湖北省矿区土地复垦重点区现状,在我省重点城镇周边历史遗留的群采点(废弃露采场),研究提出需中央财政、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矿区土地复垦重大工程部署在7个矿区土地复垦重点区,布置7项矿区土地复垦重大工程,工作区总面积75平方千米。

3.4 矿山复绿行动重大工程部署

依据《湖北省“矿山复绿”行动实施方案》(湖北省国土资源厅 2012年12月)、《湖北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创建矿山复绿实施方案》(湖北省国土资源厅 2016年7月),优先在重要的自然保护区、景观区、居民集中生活区的周边和重要交通干线、河流湖泊直观可视范围(即“三区两线”),以及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区,研究提出需中央财政、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矿山复绿行动重大工程部署在9个矿山复绿重点区,布置9项矿山复绿行动重大工程,工作区总面积31平方千米。

参考文献:

[1]张金林,王维.湖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矿山地质环境专题研究报告[R].武汉: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2016.

[2]李书涛,李红梅,颜代蓉,张金林,等.湖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R].武汉:湖北省国土资源厅,2017.

作者简介:张金林(1975),汉族,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研究。

作者:张金林刘磊李嵘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论文 篇2:

汕头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

摘要:本文结合汕头市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实践,根据汕头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当前汕头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意见。这有助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落到实处,有助于汕头市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汕头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对策建议

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1矿产资源概括

据《汕头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至2015年底,已发现矿产37种,累计发现矿产地(含矿点)176处,其中能源矿产2种,矿产地7处;金属矿产20种,矿产地41处;非金属矿产13种,矿产地89处;水气矿产2种,矿产地39处。已探明资源储量矿产18种,小型以上矿区64个。

1.2矿产开发利用现状

全市有效采矿权总数27个,包括1个地热、24个建筑用花岗岩、1个水泥配料用黄土、1个矿泉水。

2017年生产矿山23个,从业人数500人,采矿业总产值4250万元。地热、建筑用花岗岩、水泥配料用黄土、矿泉水的年开采量分别为4.90万吨、428.56万吨、25.67万吨、3.00万吨。

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汕头市高度重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积极探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累计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74.52万元,完成8个矿山的治理,治理恢复面积12.19公顷。同时投入专项治理资金7664.60万元完成莲花山钨矿尾矿库闭库治理安全工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取得一定成效,也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矿山地质环境基础资料。汕头市尚未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数据库,对辖区内所有矿山生产现状、所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等未能及时、全面掌握,缺乏矿山地质环境档案等基础资料,不利于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监管和管理。

(2)矿山地质环境监管薄弱。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分散,行政审批注重形式审查,存在分头审批,多头监管,矿山地质环境执法管理职责交叉,责、权、利尚不十分明确,严重影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一些矿山特别是老矿山已形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问题难以找到责任人;在产矿山存在超采、乱采现象,对已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没有进行及时治理恢复。

由于矿山大多数处于乡村僻壤,交通较不便,基层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力量薄弱,管理力度不够。矿山企业内部也缺乏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人员。

(3)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和部门重视矿产资源开发而忽略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节约的重要性,有的存在“先发展起来,再改善生态和保护环境”的错误思想,对保护矿山地质环境要求执行不到位,造成矿山地质环境破坏。

矿山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重开发、轻保护,重开采、轻治理”现象普遍存在,甚至有的采矿权人,认为已经缴纳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治理保证金就可以不用履行治理義务。同时,由于全市小型矿山众多,没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且矿业活动中新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不断产生,形成恶性循环。

(4)矿山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治理技术有待创新。汕头市矿山企业以小型矿山为主,由于缺乏专业技术指导,采矿方法不当,矿山采、选技术落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对终采台阶边坡未及时复垦复绿,边坡高、陡、裸,固体废弃物乱堆、乱排等不合理现象较普遍,这造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严峻性和增加了治理难度。同时,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技术落后,矿山环境保护先进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薄弱,影响矿山环境保护的治理效果。

(5)缺乏科学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标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尚无专门的细则和相关技术标准,这使得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中标准不一。再者,目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实施不顺畅。由于矿山采矿许可证期限一般较长,不到延续换证时间,没有制约措施促使矿山企业缴存保证金。

3.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3.1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数据库

以2017年12月汕头市决定在全市6个区(县)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工作为契机,对辖区内所有矿山进行调查,并逐一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档案和矿山地质环境数据库,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3.2加强监管力度,实行奖罚激励制度

一是要理清职能范围和权责界限,严格执行开发利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环评“同时编制、同时审查、同时监管”的“三同时”制度。二是实施矿山环境年报制度,矿山企业每年需提交矿山地质环境年报,未履行矿山环境保护责任的不予年检年审。三是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动态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矿业权人切实履行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职责,杜绝超采、乱采。四是逐步实行矿山环境保护奖罚制度,定期开展矿山企业履行矿山环境保护的评价工作,对积极履行矿山地环境保护责任的矿山,在信用贷款、年检、年审、治理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支持与鼓励;对不履行矿山地环境保护责任的矿山严格地进行限制或惩罚。

3.3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宣传,倡导绿色矿业

一是加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说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对矿山企业的益处,倡导绿色矿业理念,改变其错误观念。二是可以将计算机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到矿山的管理和生产中,对矿山生产过程采用计算机模拟分析,运用相似优先比选法,选出合适采矿方法,提高采矿工艺;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动态监测,提高矿山开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

3.4创新投入机制,实施重点治理工程

一是实施重点治理工程,对废弃矿山和老矿山,积极申请立项,争取中央、省增加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资金。二是充分发挥备用金制度的约束作用,督促生产矿山的矿业权人主动加大投入,主动治理矿山。三是创新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按照“谁投资恢复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

3.5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相关标准制定

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尽快研究出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验收管理办法、治理标准、实施细则,以保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实际效果。二是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增强其对矿山企业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义务的约束性。

作者:张同沅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论文 篇3: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路径研究

摘 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然而,与之相对的,我们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人们开始了对环境治理的漫长路程,其中包括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以及治理。为了使我国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更加符合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该文主要从分级别、分类型、分区域等多方位角度对治理保护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分析,找到最适合的、最有效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矿山 地质环境 保护 治理 路径研究

目前,随着我国的社会在不断发展,经济在不断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而为这一切做出最大贡献的就是我国的矿产资源,这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实力最有力的证明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加上人口以及工业的不断增长使得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矿质产品的不断增多使得我国矿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特别是我国一直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道路,这也使得我国对矿产原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一直以来我国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一直是先农业后矿业最后到荒芜的路线,这就使得人们在大量开采矿物资源的过程中忽略了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保护的工作,从而极大程度破坏了矿山的地质环境以及生态平衡。目前,我国有很多矿山由于种种原因而闭坑或者是废弃,然而在弃坑的时候给矿山的地质环境留下很大的问题,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在2009年的5月1日开始实施相应的环境保护法,比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然而,这些法律的颁布并不能阻止人们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在一些生产型的矿山中还是存在很多的环境问题。为了避免矿山地质环境继续恶化,我们将各个矿山进行整合,使得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有一定效果,然而,在对矿山的开采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一般都比较广,量比较大,因此,综合考虑,对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效果并不明显。

1 分级别、分类型、分区域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必要性

我国的地形复杂性造成了我国中部、东部以及西部地区有着明显的差异,各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地理条件以及经济发展都有明显区别。我国矿山的种类多种多样,一般不同地区的矿山种类也不相同,再加上不同地区的环境对矿山开采所造成的影响不相同,在开发矿山的过程中,一些如废渣、粉尘、尾矿、废气、废水等污染会破坏矿山所在地方的环境,而且也会对矿山的地形产生影响,使得其地质松动,从而破坏地表,造成泥石流、裂缝等自然灾害,更有甚者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见,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因此,在保护和治理我国的矿山地质环境过程中一定要对矿山进行观察分析。

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有了新的要求,因此,保护和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难度相应的有所加大。由于我国不同区域的矿山地质环境所面临的问题不同,需要按照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矿山类型分别对其地质环境进行分析,然后再制定与区域相符合的标准以及规范,之后根据实际环境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制定出最好的治理方案。这种分区分类分级保护与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方法可以使我们的工作更加清晰、明理,在开展治理工作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划分,同时更明了地进行各方面的统计工作,非常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2 分级别、分类型、分区域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原则

对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保护必须要制定一定的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环境保护与治理顺利进行。由于地质环境的破坏往往是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因此,地质环境保护制度的建立需要围绕开发矿产资源来进行。为了能够更好地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我们可以根据矿山种类不同采取不同措施,具体原则如下。

2.1 不同类型矿山的保护治理措施

由于矿山的类型不同,在开采时所采取的方式也相同,这就导致其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也不相同,因此,在研究保护与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矿山的类型不同研究出不同的方案。根据对矿山的研究,可以从3个层次来对矿山进行分类,首先,可以将矿山分为金属、能源、非金属、水汽矿山四大类;第二在第一次基础上,还可以对每一大类矿山根据矿山的具体特征进行细分,在第二次基础上,我们需要根据各个矿山治理的特征进行划分。下图就是我国矿山地质图的种类划分。

根据矿山种类的不同对矿山进行划分更利于我们采取正确的措施,制定保护与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标准。

2.2 不同区域矿山的保护治理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也在不断提升,然而,由于地区的限制使得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对于我国的区域也可以从3个层次,进行划分,首先,第一个层次,我们可以从地区的发达程度进行划分,一般可以分为较为发达、中等发达、欠发达三个部分,这种划分的标准与我国中部、东部、西部的划分大体相同;在第一层基础上,可以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的不同,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不同对其进行划分,一般可以分为南方以及北方两个部分;在第二层次基础上,可以按照不同地区流域环境以及地形单元的具体特征对其进行第三层次的划分。在制定保护与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方案过程中可以分不同区域来进行。不同地区具有着不同的地质条件以及分布规律,而且不同地区人类的社会经济也有很大不同。为了解决各个地区不同特征的地质环境,必须保证地区内的环境大体相同,地区间的环境有较为差异明显,因此,在划分区域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严格按照区间相异,区内相似的原则来进行。为了制定出不同环境下保护与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措施,我们必须要对我国的自然规律进行研究;同时,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性,因此,需要进一步对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研究,找到适合各个区域的不同保护与治理措施。

2.3 不同级别矿山的保护治理措施

在保护与治理矿山地质环境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经济规律来进行,同时在采取措施过程中要加入科学的管理方式。一直以来,我们在规定矿山的环境标准时采用的都是统一的规范,对于好坏、优劣的划分并不明确,这也使得治理效率大大下降。由于很多矿山在开发的过程中并没有结合其自身的特征,都是采用统一模式进行开采,使得矿山开采后存在很多地质环境问题。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在进行开采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开采对环境以及地区的不利影响,找到适合的保护与治理措施,针对不同矿山,采取不同技术,如此一来,对矿山保护与治理的效果会有较大提升。

3 保护与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有效措施

3.1 对保护与治理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科学的等级划分

由于矿山的地理环境不同,在保护与治理的时候需要进行不同等级划分,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对自然规律以及经济规律进行研究,找到符合规律的方式,再结合国家所制定的矿山整合措施研究出可以循环使用的开采方式。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矿山的基本情况,根据矿山的地貌、所处地理环境、矿山的规模、矿山的种类以及开采方式的不同,对矿山进行划分,然后对不同级别的矿山采取不同的保护与治理方法;其次,需要了解矿山地质环境遭到破坏的程度,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的等级划分。一般情况相下可以将其分为一般、比较严重、严重、特别严重4个等级,针对不同等级的矿山环境制定不同的治理恢复措施。制定相应的等级划分指南,以此来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进行指导。

3.2 制定相应的矿产权,加强对矿山开发的开采管理

由于我国矿山的分布过于广泛,因此会导致一些地方存在矿山开采管理缺陷,过度开发导致矿山地质环境遭到破坏。为了合理规范开采制度,需要制定相应的矿业权,严格控制对矿山开采的权利,设置相应的开采门槛,将环保开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对于矿山开发的过程也需要进行有效管理,合理安排矿山资源。根据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以及矿山的不同等级,制定不同方式的保护与治理措施,对矿产资源的生产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对于能源的利用划分出明确的重点与方向,对于所开发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采用科学方式对矿山资源进行勘察以及开发规划,从而达到保护与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洪生;甄娜;孙建波等,河南大峪沟煤业集团炭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J].科技展望,2015(10):135,137.

[2] 冯春涛;郑娟尔,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鼓励政策设计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S3):48-51.

[3] 蔡立标,朱丽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中的技术问题探讨[J].科技视界,2014(32):301,318.

[4] 王宏科;路波;杨磊,神府矿区浅埋煤层局部露天开采的危害分析及治理[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11):133.

[5] 陈国庆,敢教日月换新颜——永城市东西城区间采煤沉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纪略[J].资源导刊,2013(11):32-33.

[6] 曹德云,论矿山水文地质类型及地下水对采矿影响的防范措施[J].煤炭技术,2013(9):157-159.

作者:朱金玲

上一篇:无线发射广播电视论文下一篇:贫困地区广播电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