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兵马俑造型艺术论文

2022-04-15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和美术能力逐渐成为最重要的育人目标之一。相对于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新课改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因此,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注重趣味导入,激发美术热情;引导自主鉴赏,促进感性认知;组织美术实践,提升美术素养等角度出发,具体阐述如何有效组织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秦陵兵马俑造型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秦陵兵马俑造型艺术论文 篇1:

古代随葬品 中国的俑塑艺术

俑,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为奴隶主陪葬,是殉葬品。这是奴隶制社会的一个特征。后来进入封建社会,以俑代之,可视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象征。《孟子·梁惠王》:“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赵岐注:“俑,偶人也,用之送死。”郑玄释为“与生人相对偶,有似于人”。

俑,中国古代坟中墓中陪葬用的偶人,是象征殉葬奴隶的模拟品。东周墓中出现渐多,秦汉至隋唐盛行,北宋以后逐渐衰落,但仍沿用到元明时期。俑的质料以木、陶质最常见,也有瓷、石或金属制品。宋代以后纸明器开始流行,陶、木、石质的俑开始渐渐减少。

俑的形象,主要有奴仆、舞乐、士兵、仪仗等,并常附有鞍马、牛车、庖厨用具和家畜等模型,还有镇墓的神物。俑大多真实地模拟着当时的各种人物,因而可以考见当时社会的生活习俗,也是研究各代舆服制度的重要资料。俑还可以反映出各个时代雕塑艺术的水平。

古代俑塑艺术

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国古人就认为,一个人死后依然要过着生前一模一样的生活,生前的奴仆和财富都应随葬墓中,供自己到阴间使用。在这种“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下,无情的殉葬制度出现了,并在中国的商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比如安阳殷墟武官村大墓中排列着152具人骨,就是墓主生前的武士和奴隶。

随着春秋战国时代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兴起,用奴隶作为人殉的习俗也被迫改变,从而出现以茅草等扎束成人形来代替真人殉葬。这可能就是最早的俑,当时称“刍灵”。后来一种新的风尚出现了,人们把用泥土、木头或者石头制作的俑放置在墓葬中,作为人或动物的象征物品为主人陪葬。

以后,这种以人形模拟物随葬的方法日益普遍,并开始用泥、陶、木来制作模拟人形,这就是俑。因此,俑的出现本身应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然而,俑在制作上尽量如实地模仿真人的面貌,引起了一些人士的强烈不满。于是,孔子在看到当时制作的俑太酷似真人时,仍认为采用做成人形的俑来殉葬是极不人道的行为,以为俑“不殆于用人乎哉”,愤怒抨击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以后,人们常常用“始作俑者”来比喻第一个作某种坏事或兴某种歪风邪气的人。由此可见,以俑随葬至迟在春秋末期已经普遍流行。

由于俑是代替活人随葬的,最终目的是让它们在地下侍奉墓主,因而俑的身份包括了墓主生前的侍卫、仆从、厨夫、歌女、舞伎等各色人物,甚至还有衣饰华贵、有较高地位的属吏、宠姬、近侍等。俑的形象不追求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而比较侧重于表现代表各种人物不同身份的服饰特征。它们生前应当是善于察言观色、伶俐能干的,所以五官必须端正,四肢必须健全。在制作上,往往穿衣戴帽,衣冠楚楚。俑的四肢加榫卯,可以装卸,甚至上下活动。为了便于识别,有的还用毛笔在身体上写明其身份。这一些,都主要是在于“有似于生人”,而不是追求艺术表现。这样的观念,对中国雕塑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按照当时的文献所反映出的表现能力来说,本来应该达到更高水平。

俑自商代后期开始出现,到清代初年消亡绝迹,延续了数千年,遗留下来的各类俑像,数量相当巨大,质地多种多样,有陶、泥、木、银、铜、石、瓷、铅、铁等。造型形像伴随历史的演进嬗变扩展,有奴婢俑、仆役俑、侍从俑、武士俑、歌舞伎乐俑、镇墓俑、文吏俑、武官俑、士卒俑、部曲俑、天王俑、力士俑、四神俑、生肖俑、仪仗俑、压胜俑等等,还有鞍马、牛、骆驼、虎、熊、猴、猪、羊、犬、鹗、鸽、鸡、鸭等动物,品类繁多,举不胜举。

今天已发现的春秋战国俑主要为陶、木两种,陶俑大多见于北方,木俑大多见于南方(基本上是楚国)。一般而言,陶俑是塑造后再烧制的,烧后有意外的效果,形体小而壮实,但制作粗糙;木俑是雕刻后再彩绘的,形体大而瘦长,制作精致,从而形成南北俑的美学差异。

俑作为一种随葬品,是古人丧葬观念的产物,直接反映着当时的丧葬制度和丧葬礼仪,同时也可窥见古人的生活习俗、衣着服饰。俑又是古代工艺匠师创作的雕塑工艺品,其中不乏精美的优秀之作,体现着各时代雕塑艺术的水平和成就。

秦陵兵马俑

先秦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不少俑,比如在湖北和湖南一带出土的木制的俑,它们看起来很像孩子们的玩具,形态小巧简单,装饰也不复杂,只是用彩色的颜料画出衣服、眉眼和嘴巴。

但是,到了秦始皇时代,俑的形象却突然出现了大转变。

在秦始皇陵几个规模庞大的陪葬坑里,埋葬的是象征性的军人和动物,这些俑身形高大,俑群气势磅礴。在中国史书的记载中,秦始皇是一个暴君,但是在结束殉葬制度方面,他却是身体力行的第一个君王。

在这个凝固的地下军团中,6000多个兵马俑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秦军军阵,排列在军阵最前面的是三排弩兵,他们是整个军阵的前锋,在军阵的最后面也有三排弩兵,是整个军阵的后卫,这是古代战争史上极其经典的军阵范例,它进可以攻,攻击无坚不摧;退可以守,守卫固若金汤。

秦兵马俑震撼世人的首推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几千件魁伟英武的大型陶塑艺术作品,以整体形象排列在将近两万平方米的空间里,其磅礴的气势几乎使所有不同肤色的参观者都从心灵深处感觉到强烈的震撼,体现出工匠们驾驭宏大艺术题材、追求整体气韵和艺术创造的卓越才能。秦俑千人千面、呼之欲出的人物塑造则从形体把握、神韵处理、色彩运用、细部刻画等方面表现出匠师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成就。作品写实主义的风格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高超的古代艺术范本,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关于那个时代的极富价值的历史记录。严肃划一的军旅题材能够处理得如此生动,产生如此震撼人心的藝术魅力,使人们不得不换一副眼光来审视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历程中的特殊规律,重新探索和构架中国古代造型艺术发展的历史。

历史本身赋予了秦俑多种历史文化价值。秦俑所折射的历史问题既多又广,在建筑史、服饰史、制度史尤其是王陵制度史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无论秦俑的身高、体魄、服饰发髻、刻记文字还是秦人在俑坑留下的生产工具和劳作痕迹,都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秦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影像,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特质,反映出秦兴亡的历史真谛。

汉俑传奇

秦王朝覆灭后,经过几年惨烈的争霸战争,最后是刘邦获胜,建立了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汉初经济凋敝,连皇帝都无法找到四匹毛色相同的马来为自己驾车,官员们只能乘坐缓慢的牛车出行,一般百姓的贫困更可想而知。所以汉代的造型艺术品,已无法保持秦时的气概和风貌。汉代皇帝陵园中随葬的陶俑群,总体数量虽没有减少,但形体尺寸却大为缩小,再也看不到如秦俑那般高大如真人的俑像了。

汉代皇帝陵旁的陶俑坑,目前已探明情况并作了考古发掘的,有陕西西安郊区汉景帝阳陵周围的陪葬坑、汉文帝霸陵附近、窦皇后陵园西墙外的丛葬坑以及汉宣帝杜陵北的陪葬坑等。其中规模最大的阳陵俑坑已出土陶俑数千件,据估计,尚未面世的陶俑会比秦始皇陵俑更多。不过这些陶俑形体都很矮小,阳陵俑高约60厘米,杜陵俑高约56厘米,霸陵俑高53~57厘米,都只有秦俑体高的1/3左右。

汉俑形体虽小,但其造型艺术相比秦俑有了很大的提高。阳陵男俑的许多头部造型已相当细腻,脸庞的轮廓、五官的布置乃至不同个体的面部表情,都被准确而传神地表现出来。俑的形体方面,霸陵窦皇后丛葬坑出土的女侍俑制作精致,姿态或立或坐,躯体线条流畅优美,颇显人物仪态之端庄,不再有秦俑造型的呆板之感。

汉俑的小巧和精致还表现在俑所持的各类器具上。阳陵汉俑手持的矛、戟、剑、弩机、箭镞等兵器以及凿、锯、锛等生产生活用具,都是用铁或青铜制作,尺寸大致是原实物的1/3,与俑的体高比例吻合,且做工极为精致。如一陶俑所携铜钱,直径不及1厘米,但圆轮方孔,面文突起,“半两”二字清晰可辨。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俑塑

汉代结束以后,中国陷入了大规模的军阀混战之中,人们对生存尚且自顾不暇,显然就无法过多地关注死后的世界了,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汉代的厚葬风气被制止,取而代之的是比较节约的墓葬,俑的种类也因此变得少了一些,制作也不够讲究了。

这一时期表现世俗生活的俑虽然没有东汉时期的生动传神,但也别有一种风情。在东晋南朝的墓葬中,陶俑的旁边必定会有陶制牛车配组。当时马匹并不稀缺,为什么达官贵人们会钟情于牛车而舍弃马车呢?原来从魏到两晋,在上层社会形成了一个把持政府要职的士族集团,作为一个具有世袭特权的社会阶层,他们刻意追求散淡清虚的生活方式,不事劳作,结果这些士族子弟们“不堪行步,不堪寒暑”,慢悠悠的牛车自然就成了他们钟爱的代步工具了。

东晋时期的中国北方正处在战乱之中,游牧民族先后建立了16个政权,互相征战,在这种氛围之下,北方墓葬中的俑器开始更多地体现出阳刚之气,仗剑俑在北朝的俑群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他们的装束与骑俑近似,有的腰间还挂着袋囊,很像是来自草原部落的武士。

骆驼俑的出现更是证明了长城以外的各个草原部落已经大量迁入中原地区。各个民族间的融合和互动为以后中国长期分裂后的再次统一创造了契机。

唐三彩,俑像的余晖

公元589年,隋朝统一中国。

29年后,唐朝建立,中国迎来了经济文化大发展的新时代。

乾陵埋葬着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女性武则天,她是古代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有着不逊色于男人的决断和智慧。根据史书记载,武则天格外喜欢金色、碧色和白色,她朝中的旗帜服色都有着新鲜的色调,所以,彩绘俑在这一时期的出现也许并不是一个偶然。

由于年代久远,不少彩绘俑的颜色已经剥落,只残留了少许的红色。当年,它们应该是色彩斑斓、十分夺目的。还有一些奇怪的动物长着人的身体,头部却是12种动物,它们就是中国人所熟悉的12个动物生肖。在唐代,中国的制瓷工艺已经达到了一个可观的水平,彩绘俑逐渐取代了相对简陋的陶俑。

彩绘俑是用瓷土作胎体的,胎体烧成后,用颜料描画出人物细节,甚至加上贴金工艺,但彩绘俑还不能充分代表唐代俑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唐三彩,在今天它们经常被当作珍贵礼物,用来赠送朋友。它们是唐代留给后人的一份丰厚的遗产。

直到现在,唐朝仍旧是中国人不断怀念的精神家园。它的气势和魅力随着王朝的覆灭而成为永远的过去,曾经丰富多彩的古俑也因为唐朝历史的结束而消散了。到了宋代,民间丧葬习俗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焚烧纸明器的作法流行起来,这从根本上动摇了以俑随葬的传统,俑的制作急剧减少了。

但是,在西安出土的一个明代亲王的墓中,人们看到了一批精致小巧的俑器,由几百个墓俑组成了一支声势浩大的仪仗队,中间坐着的就是亲王本人,身旁是他的侍女,所有俑的容貌都很有个性,姿态也各不相同,有的谦恭地作揖,有的拿着笏,有的手里可能拿着木质的物件,他们都是亲王的官员和侍从。

这似乎是古俑作为丧葬的最后一抹余晖。

在明朝以后的岁月里,俑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虽然俑在形体上已经消亡,但它们的艺术灵魂却永远驻留了下来,這些栩栩如生的泥人同样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个精彩的人生故事……无论时代怎么更替,但泥土中蕴涵的生命光辉却永远不会改变。

(编辑 刘小苏)

作者:温阳

秦陵兵马俑造型艺术论文 篇2:

新时期小学美术教学组织策略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和美术能力逐渐成为最重要的育人目标之一。相对于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新课改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因此,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注重趣味导入,激发美术热情;引导自主鉴赏,促进感性认知;组织美术实践,提升美术素养等角度出发,具体阐述如何有效组织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学活动。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新课标指出:美术教育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参与为立足点,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为目标的基础素质教育。尽管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美术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但教学活动组织策略却并未及时更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美术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新时期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情,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从而逐步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一、注重趣味导入,激发美术热情

审视长期以来小学美术课程,可以发现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是影响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是因为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导致美术教学活动丧失了活力。为此,教师可以利用趣味性的手段进行新课导入。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带着良好的情绪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为美术学习质量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

以《秦陵兵马俑》为例,这节课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并分析兵马俑的外形结构及其主要的艺术特色,然后学习描绘兵马俑的线描图。通过了解,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参观过秦陵兵马俑,并且了解的相关资料也比较少。因此,我没有直接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而是利用一段多媒体视频导入了新课。具体来讲,这段视频主要介绍了秦陵兵马俑的基本情况:三个陪葬坑内共有约8000件陶马、陶俑,并且步兵、骑兵、车兵等不同兵种有序排列。利用这段视频,学生直观感受了兵马俑形象各异、神态生动的特点。同时,也了解了秦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已经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并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通过这种导入方式,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也就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使学生及时进入课堂角色,以最佳的狀态主动参与到之后的课堂教学中。

二、引导自主鉴赏,促进感性认知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当中,“以学生为主体”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指导思想。遵循这一思想,需要及时调整“灌输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接受式学习”转向“探究式学习”。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性的美术鉴赏活动。这样一来,可以将学习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教师也需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与点拨作用。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巩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而且可以使其学习过程更加有的放矢。

如:专题欣赏课是小学美术课程中的重要类型。为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我没有采用一讲到底的方式,而是组织学生进行了自主性的美术鉴赏活动。同时,为了优化学生的鉴赏过程,我主要设置了以下几个环节:第一,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预习时间,鼓励学生搜集与课内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以此来使学生做到有备而“赏”,缩短美术作品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第二,引导学生认真“读画”,并让学生描述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第三,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并从画面整体感受、线条、色彩等不同角度对美术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第四,为学生提供补充材料。最终,通过这一流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鉴赏美术作品,在加强自身引导的同时,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知,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三、组织美术实践,提升美术素养

组织实践是美术课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新时期的美术教育理念中,强调学生要利用多种资源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因此,教师应避免将美术活动局限于课堂中,而是要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创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美术实践活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深化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美术素养。同时,学生在美术活动中也可以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美术课堂综合学习水平的提升。

以《废物新用》为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废弃物造型艺术的神奇之处,并体会了创造的乐趣。由于学生家庭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废弃物,所以完成课内知识的教学之后,我鼓励学生收集一些家庭废弃物,并按照材质与形状进行分类。之后,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一些形态各异的艺术品。通过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美术技能,又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新课标的内容,然后分析和了解当前小学美术课程中的不足,并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组织策略。同时,随着学生美术素养的变化,还需要及时对教学策略加以调整,以此来逐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烨.小学美术在新时期的创新开展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8,(5):77.

[2]孙振媛.新时期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问题与措施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8,(7):110.

[3]王强.新时期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外交流,2019,026(029):141.

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第十六小学 史迎军

作者:史迎军

秦陵兵马俑造型艺术论文 篇3:

巨像的缺席:秦兵马俑

战国青铜壶上出现过的军队侧影,到了秦代,一下子放大成兵马俑的浩荡战阵。

不再是器具上的图像,而是宽银幕、IMAX、3D电影。

我是在冬日里前往西安的兵马俑博物馆的,那一天,狂风呼啸,我脑瓜冰凉。我看到的景象,就是两千多年前,东方列国的兵卒们看到的景象。

秦军的到来对他们来说只意味着两个字:死亡。

秦兵马俑,与长城、故宫一起,成了中华文明最著名的标志,也是最具“纪念碑性”的存在,因为它们都“与永恒、宏伟和静止等观念相通”{1}。但它们的永恒、壮丽,都不是靠单打独斗,而是依托于群体完成的。无论兵马俑、长城,还是故宫,全部是由单独个体反复叠加所形成的庞大整体——兵马俑总共包含了七千多个人物塑像,故宫是由九千多间房屋组成的建筑群,长城虽然可以算是一座单体建筑,但是它绵延万里,过于浩大,因此也是通过对一些基本单元(比如墙身、敌楼、烽燧等)的不断复制来一节一节地伸展的,因此,它也是一道复合的墙、一个复杂的建筑综合体。顺便说一句,古代中国人一向是通过平面的铺展来实现他们对于宏伟的想象,而很少表现出对于高度的野心。

只有近距离观察,我们才能透过那些兵俑的面孔,辨识个体之间的差别,就像我在卢浮宫看到的那些古希腊的大理石人像,那些花岗岩的脑袋,却让我在石头的冰冷表面下,感觉到血的流动和肌肤的弹性。我感觉那些石像是有灵魂的、有感情的,甚至认为它们随时可以开口说话。兵马俑也很逼真,西方汉学界研究中国艺术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故宫研究院学术顾问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教授在他著名的《万物》一书中评价兵马俑:“在眼睛与胡子等容貌特征上表现各异,显示出丰富多彩的个性。”

在故宫博物院雕塑馆(慈宁宫)里,只陈列着两件秦代兵俑,不如西安兵马俑博物馆那么排场,但在这里,我们可以凑近去看,看它们的每一个细节,甚至可以与它们窃窃私语。在西安城的兵马俑博物馆里,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那里,兵马俑是作为整体出现的,但在故宫,它们却是个体,是单兵,我们可以问询它们的年龄、籍贯,打探关于那个时代的小道消息。

人们普遍认为,秦始皇缔造这支军队,是为了炫耀他无可比拟的人间权力。巫鸿先生在他的著作中说:“骊山陵中金字塔式坟丘是秦始皇个人绝对权力的象征。”{2}

但是,一个问题出现了——假如秦始皇是为了突出他的个人权威,那为什么不干脆建造一个巨大无比的个人塑像让世人崇敬和瞻仰?

假如我们把视野放大,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巨型雕像,在世界其他早期文明中都曾经出现。在四五千年以前的尼罗河畔,人们不仅制造出了二十米高的狮身人面像——司芬克司,同时,也把最宏伟的雕像献给了人世间的王——法老胡夫。三千年前,在古埃及以东、亚洲西部的古巴比伦,也铸造出了被称为“世界四方之王”的阿尔贡一世的青铜头像。与春秋战国时代相平行,在爱琴海温煦的海风里,古希腊人发现了人体之美,雕塑家米隆在公元前五世纪创作的《掷铁饼者》,肌肉男手持铁饼蓄势待发的那副动感,在今天仍被当作体育运动的绝佳标志。但是,在中国,造型艺术历经夏商周秦四代,早已进入辉煌之境,人像艺术也已从怪力乱神和动物世界里脱颖而出,但截止到秦代(乃至以后更长的时间),从来没有产生过一尊巨大无比的个人塑像。

我们说过,在商代,人们认为祖先都是神灵变的,所以神和祖是不分的,青铜器上的纹样符号,很多就是代表不同氏族和家族的徽号。据此,蒋勋先生认为:“至少在西周以前,中国人是以部族的共同符号(图腾)作为崇拜的对象,而不把‘伟大’的概念与个人结合的。人,在死亡以后,统统归回到一个共同的图腾符号上去,是巨大的龙或凤的种族,强调的只是龙的符号,而不是某一个个人。”还说:“一直到相当晚近的时代,中国人并不喜欢替自己立像,立像留影仿佛是人死后的事,这自然和中国俑的历史有密切的关系。”{3}

假如我没有曲解蒋勋先生的意思,那么他的意思是这样的:在那个古老的年代,生产力不够发达,人是要抱团取暖的,主要依靠家族和集体的力量,而不能强调个人主义。

我想这是对的,但问题是中国人从来没有放弃过个人崇拜,越是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这个世界就越是流行崇拜,只不过人们崇拜的对象由万能的神灵,过渡到封建君王。这样的例子,史书里比比皆是。那么,对于君王的这种崇拜之情,为什么没有物化成巨大的塑像呢?

在秦始皇陵,我看到了巨像的缺席,这让我心里很不踏实。至少在我看来,这很不合逻辑。秦始皇苦心孤诣地打造自己的陵墓,塑造的却是普通战士的群像。我想这一定不是因为他谦虚(他以“始皇”自居,就说明他不是一个谦虚的人),也不是因为他主张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我相信他也没有这么高的觉悟。其中的缘由,又是什么呢?

为了想明白这个问题,我想我们还是回到原点上——兵马俑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前面说过,秦始皇缔造这支军队,是为了显示他的人间权力。这时,一个问题出现了——秦始皇并没有打算过把这支部队留在人间,而是自它们诞生那一刻起,就率领着它们潜入了地下。也就是说,当这些惟妙惟肖的兵俑被生产出来以后,它们就像尸体一样,被秦始皇带到了阴间。在1974年,一位陕西农民像刨地瓜一样把几块破碎的陶俑刨出来以前,两千年间,没有多少人真正见到过它们。他的权力,向谁展现呢?

在秦始皇的时代,以活人殉葬非常流行,这是皇帝人间权力的一部分。皇帝死了,就得有人陪着死。那些与他关系亲密的妻妾、臣僚和亲属,在人间占尽了便宜,轮到为皇帝殉葬,他们也不能推辞。除了这些人,普通的行政和军事角色都是以陶俑来代替的。不然让皇帝死后孤零零地躺在地下,让他与人民群众相脱离,那多残忍。所以就得用这种更残忍的方法,来表达对皇帝的“人道”。

在大部分学者看来,这些兵马俑是用来代替人殉,来构建秦始皇的来世的。毕竟,用这些满脸泥垢的大兵来殉葬(因为秦始皇陵没有进行更多挖掘,所以除了军人以外,我们没有看到其他角色),比活人殉葬要“进步”得多。

这些兵马俑,于是成为秦始皇所设计的“未来世界”的一部分(有学者将这座巨大的陵墓内部所包含的复杂的宫殿模型和天体图像称为“宇宙模型”,杰西卡·罗森教授在《祖先与永恒》一书中,对秦始皇在地下建立的模型宇宙有过专门分析)。西汉时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对那个世界有过这样的描述:

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4}

当秦始皇在死后“穿越”到那个“未来世界”,他生前的所有布局,都将在那个世界里为他服务,因此,他自然无须再像法老胡夫、阿尔贡一世那样,去重塑一个自我。

然而,这样的解释,又带来了新的矛盾——假如仅仅出于一种拟人的手法,那些泥制的人像,有必要做得那么逼真、讲究吗?东周时期的一些墓葬,随葬俑就很小,眉眼也很粗疏,与兵马俑一比,简单就像伪劣产品。汉代墓葬也是这样。不是他们没有能力做得细致,是他们认为没有必要。

巫鸿说:“在中国美术史的全过程中,只有秦始皇授意将自己的墓俑做得与真人等大。”{5}

这一定不是没有理由的。

前面已经讲明,古代中国人创造图像时,更看重的是功能意义,跟艺术史没啥关系。也就是说,博物馆里陈列的那些古代艺术品,在当年是为了“用”,而不是为了“看”。比如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不仅仅是作为装饰存在的,而是具有某种通灵的神性,有它们在,笨重的青铜器才能成为超级神器一枚。一件无生命的实物,一旦被象征化,就会具有了某种力量,可以等同于甚至超过现实中的力量。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商周墓葬中发现的那些随葬物——青铜器、漆器,甚至金、银、玉器,为什么打造得那么一丝不苟,而不是像今天那样,用纸糊的电视、手机,或者亿元大钞就打发了。它们不是作为替代物出现,而是像现实中的器具,即使在黑暗的地下,也要随时使用的。在他们的观念里,死人的世界,和活人的世界其实没有区别,荀子曾经教育人们:“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终始一也。”{6}因此,它们不是随葬品,而是死者的日常生活用品。

同理,秦始皇决定打造几乎与真人等大的军人塑像,也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象征物,来代替活人来殉葬,更对艺术的目的毫无兴趣,而是把这支泥制的军队看成一支真实、凌厉的军队,用来抵抗冥世中的一切顽敌。杰西卡·罗森说:“兵马俑既非地位标志,也非纪念性的塑像;它们是一支实际意义上的军队的相似物。必要时,它们的兵器便会派上用场。这让食具和兵俑都具有实际效用,它们似乎就必须在细节的精确度和完整性(如果可能的话)上达到逼真的程度。”{7}

于是,在这支威武的军队背后,我看到了秦始皇的恐惧。这个不可一世的王,在三百尺深的地下——那个他从来未曾抵达的世界,竟然是那么虚弱、孤独、没着没落。

其实,秦始皇从来都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自从这个鸡胸、长着马鞍鼻的病弱少年被他的祖父秦昭襄王当作人质送给赵国,他的安全感就不复存在了,我在《盛世的疼痛》一书中讲到过秦始皇(那时还叫嬴政)的抑郁型人格。他后来扫六合、吞八荒的那副凶猛,还有他焚书坑儒的狠劲儿,都是这种抑郁型人格的反弹。他用凶狠和血腥来掩盖自己的虚弱和恐慌,以至于他在死后,还像一个婴儿那样需要保护。

杰西卡·罗森说:“秦始皇由著名的兵马俑大军守卫,很多其他墓葬则以石门和巨大沉重并经过精心凿刻的石块封闭。死者似乎对外界怀有很大的恐惧。”{8}

秦始皇陵,无论它多么壮丽,它都不过是一件用来容纳恐惧的容器。

陵墓有多大,他的恐惧就有多大。

注释:

{1} [美]巫鸿:《中国古代建筑与艺术中的“纪念碑性”》,第2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 [美]巫鸿:《中国古代建筑与艺术中的“纪念碑性”》,第146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 蒋勋:《美的沉思》,第47页,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年版。

{4}司马迁:《史记》,第188页,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5} [美]巫鸿:《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下卷,第595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6}《荀子》,第315页,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7} [英] 杰西卡·罗森:《祖先与永恒——杰西卡·罗森中国考古艺术文集》,第230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

{8} [英] 杰西卡·罗森:《祖先与永恒——杰西卡·罗森中国考古艺术文集》,第22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

责任编辑 吴佳燕

作者:祝勇

上一篇:漆画创作中艺术语言论文下一篇:依法行政法治国核心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