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发展论文

2022-04-17

2020年12月21-23日,“2020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在山东淄博召开。中国电子信息产業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院长张立在参加主论坛发言时表示,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和供应链结构正发生调整,机遇与挑战并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国制造业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制造业发展论文 篇1:

“云时代”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通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我国现在制造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同时也指出了面临的主要瓶颈。最终提出了在云时代背景下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云时代”; SWOT分析;制造业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3.051

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革命的云时代背景下,全球化制造模式的升级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主要发达工业国纷纷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制定并实施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成功系统、有效地完成产业转型与升级。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国必须从战略高度给予制造业高度重视,推动我国先进制造业实现发展阶段的整体性跨越,带动经济朝着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全面转型与升级。

1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文章在研究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时,主要采用SWOT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2 我国制造业的主要成就与发展瓶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制造业整体实力不断得到加强,已跻身世界装备制造业大国行列;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取得进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迈出新步伐;伴随着我国自主创新国家战略和科技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先进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取得突破。但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世界潮流中,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仍还面临诸多挑战和瓶颈: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偏低,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得到根本转变;制造业产业基础薄弱并且发展滞后,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的欠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我国产业布局总体上也不合理,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分布密集,而中西部地区相对稀少;我国制造业企业总体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物流成本较高,物流网络体系不健全;由于发达国家有相关的反垄断法来抵制卡特尔垄断,这样就造成了国际卡特尔活动更多地向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不完备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因此,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制造业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对传统制造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

3 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上文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已经找出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发展的机遇和自身优势,但同时也发现我国制造业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因此,我国必须制定正确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从国家、产业、企业三个层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与创新。

3.1 国家层面

3.1.1 强化规划布局

认真搞好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引导,坚持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部崛起等发展战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做好发展规划,合理引导外资投向,东中西部并行发展。

3.1.2 深化技术创新

从基本国情出发,充分借鉴国际先进技术与科学经验,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改造传统制造业,推进传统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3.1.3 实施融合发展战略

良好的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现代服务业能够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也将能够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为了积极顺应世界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趋势,我国政府应积极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不断向全球制造业价值链高端转移。

3.2 产业层面

3.2.1 推进制造业信息化进程

在当今世界上,先进制造业仍然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我国应大力推进信息化与现代化,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提高制造业的科技含量,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而促进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3.2.2 有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我国也应当积极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借鉴这些产业的优势和长处,弥补我国制造业的生产不足,加快发展高新技术能力,注重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同时注意减少承接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以免对我国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3.2.3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结合我国国情,创造性的借鉴国际经验,营造具有活力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积极推动现有的新型产业区成为国际知名的特色产业集群;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以区域龙头企业为核心,催生新的产业集群,使我国制造业融入世界经济循环,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3.3 企业层面

3.3.1 发展循环经济

绿色制造、低碳制造和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绿色制造模式不仅考虑到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强调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促进产品制造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我国必须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可持续增长的突破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低碳制造、绿色制造。

3.3.2 探索云制造模式

近年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的出现也为制造业的升级与创新提供了机遇。这些新技术有助于改善我国传统制造业,推动我国制造业的信息化与产业化,最终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升级与创新,逐步迈向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了进一步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转型的宏伟目标,我国应当积极探索云制造模式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3.3.3 寻求智能化制造

德国出台的“工业4.0”战略规划不仅为德国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美好的愿景,同时也引领了世界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如今,制造业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智能化制造对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基础设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应积极借鉴“工业4.0”先进经验,寻求智能化制造。

4 结 论

随着大数据的出现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已逐渐步入“云时代”。诸如网络化制造、面向服务的制造、敏捷制造等传统制造模式已很难适应当今制造业企业发展的需要。因而制造业企业应积极探索云制造模式,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减少各企业的初期投资和运营成本、提高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促进企业间的专业分工与协作、及时掌握市场动向与变化,以最快的速度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进而提升组织的敏捷性。

参考文献:

[1]郭政.德国“工业4.0”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J].上海质量,2014(4).

[2]陆燕荪.我国制造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2005(1).

[3]孙陈,王章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7(5).

[4]吴晓波,齐羽,高钰,等.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7).

[5]张丽虹.重视质量鼓励创新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J].质量与标准化,2014(3).

[6]李大元.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对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启示[J].现代经济探讨,2011(8).

[7]蒲永燕.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J].中国市场,2015(22).

[8]史炜.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市场,2012(24).

作者:王方杰 蒙奎宁

我国制造业发展论文 篇2:

“十四五”时期我国制造业发展趋势研判

2020年12月21-23日,“2020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在山东淄博召开。中国电子信息产業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院长张立在参加主论坛发言时表示,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和供应链结构正发生调整,机遇与挑战并存。传统制造业在应急保障、产业链协同、生产管理等方面显现出不足,将促进以创新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快速发展、传统制造模式迭代升级、推动制造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国际贸易博弈升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等突发事件影响,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和供应链结构正发生深刻调整,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全球层面看,大国之间的博弈越来越激烈,部分发达国家纷纷鼓励制造业回流,这将推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分工格局重塑;同时,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传统制造业在应急保障、产业链协同、生产管理等方面显现出不足,这将加速以创新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快速发展,促进传统制造模式迭代升级,推动制造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从国家层面看,我国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为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有效挖掘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提升制造业供给质量,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同时,随着5G基站、特高压、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重点领域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制造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和投入产出比,推动制造业效率变革。此外,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经济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融合应用,将进一步激发创新动力,开拓国际市场,引进优质资源,加快推动制造业动力变革。

2020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具体来看,要围绕“十四五”时期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等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方面,要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锻长板、补短板”,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环境;在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要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在加快数字化发展方面,要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此全面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赛迪研究院对“十四五”时期制造业发展特征进行了研判,我们概括为以下十大特征。

第一个特征:研发投入强度稳步上升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十三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稳步增长,从2016年的0.94%增长到了2019年的1.32%。装备制造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和投入强度保持较快增速,投入强度从2016年的1.51%增长到了2019年的2.07%。然而,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相比,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不断深入,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十四五”时期,我国制造业将更加重视加大研发投入,引导企业向应用基础研究等创新链前端延伸,催生更多自主创新、颠覆性创新成果,预计到2025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将接近2%,装备制造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强度将突破3%。

第二个特征:产业基础再造是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目前,我国制造业规模虽然位居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仍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产业基础能力薄弱。2014年以来,工信部工业强基行动集中力量解决了一批关键技术瓶颈,在重点细分领域实现了应用突破,打通了从技术攻关到产品应用的供应链条。具体来看,截止目前,工业强基行动已开展了10个重点领域“一揽子”突破行动,实施了16个重点产品“一条龙”应用计划,培育了199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设了62个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十四五”时期,我国工业“四基”和信息产业基础仍需继续提升夯实,促进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强化工业基础创新,加强工业基础研究及协同创新能力,整合打造一批共性技术平台,完善产业技术基础的公共服务体系,夯实产业基础高级化根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另一方面,要深化制造业标准化工作,面向细分行业与场景纵深,优化产业基础标准体系,提升国家质量基础水平,夯实产业链现代化根基。

第三个特征: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是统筹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抓手。现阶段,我国制造业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只有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才能引领我国制造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了智能制造强势崛起,促进了产业深度融合,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十四五”期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将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为重要载体。在智能制造方面,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将成为发展重点,智能制造工艺标准化、边缘侧智能化将有望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供重要突破口。在工业互联网方面,自下而上、自然生长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成为推动制造模式创新、生产运营优化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重要保障。

第四个特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是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时期,我国制造业发展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生产融合、产品融合、深度融合三种模式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加快发展工程机械、电力设备、风机制造等行业服务型制造业务,以及工业设计、信息技术、节能服务等生产性服务。“十四五”期间,发展服务型制造将作为延长制造业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地位的重要途径。我们认为,深度融合模式基于信息技术、物联网、现代物流等技术突破和颠覆创新,能够更好打破行业界限,实现对传统制造业的优化改造升级。同时,基于深度融合模式下的用户驱动生产(C2M)、共享制造、“工业电商+工业服务”等新型制造模式将进一步发挥关键作用,推动制造业进入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营销服务等全球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

第五个特征:“三新”经济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的集合。近年来,以“数据”“融合”“共享”为特征的“三新”经济将新科技融入传统制造业当中,推动了可穿戴智能设备、无人飞行器等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加快了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数据显示,到2019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达到16.3%。“十四五”时期,随着产业数字化升级加快推进,信息消费、网络消费、平台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兴需求快速成长,以“三新”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正显现出强劲生命力,预计到2025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20%。

第六个特征:绿色化发展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总体看来,发展绿色化不仅要改造传统产业,更要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15%,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27.5%,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建立。“十四五”期间,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将继续深化,制造业能耗、水耗将显著降低,绿色制造推进将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绿色制造体系将进一步从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制造服务平台等多维度进行完善,不断推动我国制造业走上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

第七个特征: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合理区间是制造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信号。工业增加值是工业经济核算的基础指标,反应了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工业增加值增速在正区间内企稳,代表了工业整体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累计增幅超过25%,增长率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PMI采购经理指数在中美战略博弈期间在49-51区间小幅波动,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仅2月波动明显,但在短期内快速恢复至临界点上方。可以看出,我国制造业虽受中美战略博弈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现了一些波动,但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并具备一定的韧性。“十四五”期间,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以及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推进下,预计我国工业增加值将稳步增长,增速将由“十三五”末期的逐渐下滑向逐渐企稳转变,并在5.1%-5.5%之间浮动,属合理区间。

第八个特征:劳动生产率加速提升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劳动生产率和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分别是衡量生产力先进性以及能源利用产出效率的相关指标,体现了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效率。“十三五”期间我国绿色化发展成效显著,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有序推进,综合效率明显提升,其中全民劳动生产率累计增幅超过30%,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幅度超过15%,重点领域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累计提升约15%和4%。“十四五”期间,全国将持续开展大规模智能制造改造升级,生产与资源配置效率将不断提升。预计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将由快速下降向逐渐平缓转变,全民劳动生产率将再创新高,增速也将提升,进一步缩小与中等发达国家间的差距。

第九个特征:高技术产业与工业技术改造领域是制造业投资的主战场。高技术产业与工业技术改造是制造业新动能打造和旧动能升级的代表领域,该领域的投资是衡量我国制造业投資活力以及发展动力的关键。“十三五”期间,我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下降至3.6%左右,与“十二五”时期超过18%的年均增长率形成了明显落差,而高技术产业和工业技术改造的投资增速保持较高水平,“十三五”期间分别保持年均15%和12%左右增长率。“十四五”时期,随着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步伐的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以及创新领域投资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保持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高技术产业与工业技术改造领域投资增速将保持较高水平,成为制造业投资的主要方向。

第十个特征:区域协同和集群化发展是构建制造业发展新格局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区域协同和集群化发展既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的必然选择。工信部已连续两年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作,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工程机械,以及农机装备等多个领域遴选了60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了以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深圳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西安航空航天产业集群等一系列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模式。“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制造强国建设的关键五年,面对国内国外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我国制造业的集群协同发展之路至关重要。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站在新征程的发展起点上,赛迪研究院愿与各位同仁一起努力,奋力谱写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新篇章,为提高我国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共同奋斗!

作者:张立

我国制造业发展论文 篇3:

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与分区研究

摘 要:我國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水平各异,推进制造业发展的侧重点和路径都各不相同。本文根据制造业在规模影响、创新能力、产业层次、制造模式、质量效益等五个方面的特征构建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我国31个省(区、市)分为引领发展、均衡发展、转型发展和追赶发展四类,并针对每一类地区,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对于引领发展地区,坚持创新引领、实现高端突破;对于均衡发展地区,促进提质增效,培育增长新动能;对于转型发展地区,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制造业活力;对于追赶发展地区,聚焦特色产业,提高可持续能力。

关键词:制造业发展水平;定量分析;分类施策

工业经济论坛 URL: http//www.iereview.com.cn DOI: 10.11970/j.issn.2095-7866.2018.03.005

引言

制造业作为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更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制造业,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百年强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各地掀起了发展制造业的新高潮,各省(区、市)积极对接,纷纷出台了相关规划或行动计划,吹响了建设制造强省的号角。然而,我国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水平各异,在推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侧重点和路径都各不相同。因此,对各地制造业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全面、准确地测度,识别出各地发展制造业的优劣势,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诸多学者对我国工业及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测度也进行了研究,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权威标准,评价的角度和构建的指标体系多样,概括起来包括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将指标分为反映工业化进程和反映工业及制造业增长质量两个方面,如任才芳和王晓辉[1]、陈元江[2]。二是随着新型工业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指标体系构建依据新型工业化内涵多角度发展。大多数学者如史清琪等[3]、吴亚燕[4]、郭庆[5]、李美洲和韩兆洲[6]、杨韡韡和李平[7]、谢春[8]、耿修林[9]、唐浩河和贺刚[10]等认为指标体系应包括工业化基础、产业结构、信息化水平、劳动力结构、城市化水平、外贸结构、消费结构、技术进步、工业效益、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还有学者从新型工业化“新”的指标出发,测度工业及制造业发展程度,如谢德禄等[11]、陈国宏等[12]、李同宁[13]等;三是测度工业发展某个侧面,重视新型工业化单个指标的分析,如苑琳等[14]、黄萍与吴价宝[15]、孙智君和周滢[16]等。这些研究和分析都在不同侧面展示了我国工业及制造业发展的各个方面,但由于指标选取的不同,测度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实践应用的开展,评价工业及制造业发展水平的理论方法和指标体系也在不断深入。但当前缺少对“十二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征下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的系统性研究。目前研究成果业多为对全国及各地区的工业化水平的定量测度,对评价结果的深入分析以及针对性的措施建议相对较少。

因此,本研究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及我国工业发展新形势,深入分析制造业发展特征,从多个角度对各地制造业发展水平进行对比分析,识别出各地亟需解决的问题和突破的瓶颈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不同地区推进制造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一、制造业发展水平特征分析

推进制造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领域跨度大,目前国内外对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特征没有统一的描述。通过对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梳理和研究,结合我国制造业发达地区发展情况,本文认为,制造业发展水平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刻画:基本特征是规模影响,包括自身产业规模,以及对区外的影响力和占全国制造业的比重;核心特征是创新能力,体现制造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及未来产业转型升级和迈向价值链高端的潜力;关键特征是产业结构,体现产业间结构的合理性,如制造业产业层次的高低,拥有较强竞争力企业和知名品牌的数量等;突出特征是制造模式,体现制造业对高水平技术和装备的应用程度,包括作为智能制造基础的两化融合指数,以及体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集约发展水平;根本特征是质量效益,体现制造业生产技术水平,发展效率的高低和生产效益的优劣。

二、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

(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客观规律,使评价结果能够尽可能地反映客观实际,应科学准确地反映制造强省的特征和要求,客观反映制造业发展的状态和水平。

全面性原则。制造业发展涉及因素较多,包含社会、经济、科技、资源环境、生活等各个方面,这些因素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要从多个方面和角度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可操作性原则。充分考虑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以及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数据资料应该来源于统计年鉴和权威的文献资料,数据可靠。要采取国际认可或国内通行的统计口径,指标含义明确,便于有效测度和评估。

可比性原则。充分考虑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性,设计选择的指标能够用于评测不同地区工业化的发展水平。

(二)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

根据制造业发展水平的五大特征,依据以上原则构建制造强省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专家打分法确定权重,结果表1所示。

(三)数据标准化处理

为消除指标间计算单位上的差异和指标数值量级差别的影响,本文对所选择不同量纲的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计算需要,本文将所有指标都调整为正向指标,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公式1)

式中:Sji为第j个省区市第i项指标标准值;Sji为第j个省区市第i项指标原始值;Cmax为全国各省区市第i项因素最大原始值;Cmin为全国各省区市中第i项因素最小原始值。

(四)指标测算

各省区市制造业发展水平指数可用如下公式计算:

(公式2)

其中,Ij为第j个省区市的制造业发展水平指数,Wi为指标i权重,n为全国省区市总数。

三、各地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及分析

按照指标体系,采用2015年数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进行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依据各地在规模影响、创新能力、产业层次、制造模式、质量效益等五方面指标定量评价结果,采用离差平方和系统聚类法将31个省(区、市)按照相似程度进行划分。综合考虑聚类模型分析结果和各地区制造业发展总体水平,本文将全国划分为引领发展、均衡发展、转型发展、追赶发展等四类地区。

(一)引领发展地区

引领发展地区包括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等7个省市,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区域。该类省市在大多数指标上领跑全国,如广东、北京、上海、江苏、天津的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均超过15%,均位居全国前5;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北京等地的两化融合指数均超过90,居全国前6。较大的产业规模、较强的创新能力、较优的产业层次和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的深入推进,使得这些省市代表着我国制造业的最高水平,成为引领带动我国其他地区制造业发展的标杆。

(二)均衡发展地区

均衡发展地区包括湖北、重庆、福建、安徽、湖南、四川、河南、河北、江西、广西等10个省(区、市),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和长江经济带。该类省市制造业发展基础较好,除质量效益外,各项指标相对均衡,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河南、湖北、河北、福建、安徽、四川等地主营业务收入均破3.5万亿元,位居全国前10;湖南、福建、湖北、江西、四川、重庆、河南、广西的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均高于0.52万元/吨标准煤的全国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该类省区的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除湖北省外均低于全国中位数,导致质量效益类指标表现相对欠佳,未来应着力改善。

(三)转型发展地区

转型发展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山西、内蒙和新疆等7个省(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地区。该类省市依托本地丰富的资源和能源禀赋建立了较为雄厚的制造业体系,但结构偏“重”,原材料和装备类产业比重较大。本类地区资源型产业发达,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均超过18万元/人,均位居全国前11位,但这些地区企业经营状况仍有待改善,除吉林外,其他地区的制造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均低于5.5%,排名位居全国后半部。在其他四个指标方面,除辽宁、陕西的排名在全国中游徘徊外,其他地区表现相对欠佳,如在创新能力、产业层次和制造模式等指标上,均落后全国平均水平,转型升级任务十分紧迫。

(四)追赶发展地区

追赶发展地区包括海南、贵州、云南、宁夏、青海、甘肃、西藏等地,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该类省市制造业基础相对薄弱,大多数指标位居全国中下游水平。虽然产业规模小、外向度低、创新能力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缺少大企业和知名品牌、制造模式传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等多种问题并存,但部分产业在全国仍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和知名度,如贵州的大数据、西藏的天然饮用水等,未来亟需充分利用各地资源和产业基础,依托现有特色和优势,从点上突破,以点带面,探索出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四、不同类型地区推进制造业发展的建议

(一)供给侧引领发展地区:坚持创新驱动,实现高端突破

广东、江苏、浙江等引领发展地区,制造业基础好,发展层次高,创新能力强,整体处于全国领先位置,未来应继续肩负着我国制造业探索高端突破、塑造国际竞争优势等重要职责。一是以创新能力提升为重点,整合现有智力资源优势,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环节突破,引领我国产业层次整体提升。二是开展政策试点示范,在制造业金融创新、高端领军人才培养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国制造业发展探索新路径。三是加快提升领军企业竞争力,推进现有龙头企业继续做大做强做优,提高对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积极参与国际产业竞争。

(二)均衡发展地区:促进提质增效,培育增长新动能

对于湖北、湖南、安徽等均衡发展地区,总体上制造业发展整体基础较好,在某些领域已经具备比较优势,未来,要进一步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一是要推进产业发展动能转变,优化产业与产品结构,加快提升制造业产品、装备的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降低对资源、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的依赖。二是要整合土地、财政、税收等政策,集中资源力量,扶持优势产业做优做强,促进地区集聚能力和辐射能力提升,提高发展质量和生产效率。三是加强地区统筹,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打造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形成地区产业多点支撑的新局面。

(三)转型发展地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制造业活力

对于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山西等转型发展地区,制造业发展基础较好,但一直存在体制机制不活,民营企业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未来应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激发企业活力。一是以国有企业改革、新产业体系构建为方向,以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率为重点,推动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二是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政府搭台、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共享的创新平台,充分吸纳、利用各地优势创新资源,打造工业发展创新生态圈。三是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在优势和特色产业上深耕细作,稳步推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做精做专,搭建产业合作平台,推进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对接合作,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共赢共荣。

(四)追赶发展地区:聚焦特色产业,提高内生发展动力

对于海南、贵州、广西、云南、宁夏、青海、甘肃、西藏等追赶发展地区,自然资源优势突出,但产业基础落后、生态环境脆弱,未来应以绿色低碳为导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加强规划统筹,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促进资源类产业做精做细,避免低端无序发展与资源浪费;二是充分发掘地域优势,加强与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领域的产业融合,发展特色突出的产品与品牌;三是结合地区发展实际条件,合理设定增长目标,不盲目强调总量规模,探索出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避免低端重復建设。

参考文献

[1] 任才方,王晓辉. 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探索[J].中国统计,2003(5),23-24.

[2] 陈元江.工业化进程统计测度与质量分析指标体系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8(6),819-823.

[3] 史清琪等.我国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关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4] 吴亚燕.建立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统计与咨询,2003(2),45-46.

[5] 郭庆. 工业化进程测度统计指标体系初探[J]. 统计与决策,2007(10),62-64.

[6] 李美洲, 韩兆洲.新型工业化进程统计测度及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6),10-14.

[7] 杨韡韡,李平.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分析[J],经济管理,2011,33(10),1-8.

[8] 谢春. 我国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32(172),114-118.

[9] 耿修林.近年来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测评与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2,(9):53-58.

[10] 唐浩,贺刚.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4,(9):139-144.

[11] 谢德禄,李琼,王小明.建立新型工业化的指标體系与评价标准探讨[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20(3),57-61.

[12] 陈国宏,李克军.福建省新型工业化基础评价与比较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4-19.

[13] 李同宁.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与监测标准探讨[J].前沿.2005(11),49-52.

[14] 苑琳,郑芹,雷怀英. 山西新型工业化阶段的评价与对策研究[J].技术经济,2006,20(10),17-21,30.

[15] 黄萍,吴价宝.连云港市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实证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l),57-59

[16] 孙智君,周滢.中三角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3,(2):46-49.

作者:念沛豪 邵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