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教学建筑学论文

2022-04-17

摘要:“卓越工程师计划”提出后,高校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已是大势所趋。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校企合作的掣肘,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探讨了建筑专业开展“校企联合教学”的几种运作模式。最后得出构建适合专业特点的“校企联合教学”人才培养模式能实现对高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共利。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联合教学建筑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联合教学建筑学论文 篇1:

建筑学专业国际联合教学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摘要:以当前开放性与国际化的中国建筑教育为背景,结合国际化人才培养需求及建筑学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从国际联合教学、国际短期设计、国际联合培养、国际短期交换等方面探讨了如何

构建“四点支撑、连线发展”国际联合教学模式,并从运行制度、師资团队、培养方案、管理办法方面提出了对应的运行机制,旨在构建符合开放性与国际化需求的建筑学专业国际联合教学体系。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 国际联合 ;教学模式;运行机制

一、基本情况

从全球范围来看,具有建筑学专业国际认证效力的“堪培拉协议”签署,打开了中国与美、澳、欧三大洲之间的培养通道与执业平台,同时也为更多的中国学生开启了进入国际化舞台的大门[1]。“十二五”期间,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被教育部列入全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七所建筑类院校之一,为此学院进一步明确了具有一定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具备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确立了国际合作办学模式与运行机制这一人才培养计划。

过去几年,学校建筑学专业依托具有稳定合作关系的国际院校,通过国际联合教学、 国际短期设计、 国际联合培养、 国际短期交换等模式形成了“多点支撑、连线发展”的国际化教学平台,并整合国际资源,结合国内城市发展需要,开展类型多样的科研实践活动,将目标延展至合作科研,其办学模式与运行机制情况如下。

二、 办学模式

根据建筑学专业的特点和目前所掌握的国际合作资源,建立以下几种办学模式。

(一)国际联合教学

根据教学计划及设计课程特点,聘请外籍教授与该校教师共同组成国际教学团队,在对教学目标、培养环节等原则问题达成一致后,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

参与设计课程教学,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设计理念和更宽广的创作空间。学校教师以同样的方式加入国外合作院校的设计课程教学团队。目前这一方式主要在2、3年级的设计课程和4年级的城市设计课程中实施。

与通常国内所采用的方式有所不同,国外建筑设计类课程多强调团队组合、强调发挥主动性、强调表达,这一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亲身体会和意识到了团队精神和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任课教师调整教学方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二)国际短期设计

通过研讨会(Seminar)、短期课程(Short course)、工作坊(workshop)年度联合教学活动,以国内外城市建设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为主题,每年邀请国外3~5所合作院校共同参与,中外学生混编,双方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为期2~3周的短期设计训练。从2010年“Ubiquitous Space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零工大学“ETSA Barcelona(B-Sides tourism- Revisiting Barcelona’s most touristic places)” 国际工作营到2013年香港中文大学“Redo New Town”国际工作营,一年举行一次。

作为一种短期的设计课程教学方式,此项目通过引进合作院校师生共同参与教学,邀请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项目评审,以此推广设计理念,宣传学院实力,最终达到树立形象,承担课题的目标。同时以此为纽带,稳定并拓展国际合作伙伴,为教师的科研合作创造国际化条件。

(三)国际联合培养

基于双方签署的联合培养协议和课程衔接协议,学生在国内学习4年,在国外合作院校学习2年,获得学校的本科学位和国外院校的硕士学位,即合作双方在互认培养计划和学分的基础上,第五年优先选择专业能力强、英语交流顺畅的学生赴国外直接攻读硕士学位。目前已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开始此类合作。

此类项目的优势在于在缩短学位学习年限的同时,通过在国外2年的学习,能够比较充分地了解合作院校的培养特点和课程内容,弥补国内学习的不足,为学生在国外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四)国际短期交换

合作双方在签署校级协议的情况下,等人次互换本科生,互认学分,一般为期0.5~1年。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法国图卢兹建筑大学开展此类合作项目已经3年。

不同于国际联合培养,由于不需要申请对方学校的专业学位,对语言及专业课程成绩方面的要求较低,此类项目为普通层面的学生开辟了体验国际化环境、初步掌握国际交流、学习技能的一条快捷途径。而多数学生也能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受到激励,努力提高专业能力和英语水平,继续申请国外留学资格,从另一个方面提高了出国留学率。

通过实践,以上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图1、2为部分成果展示。

三、运行机制

目前,学院接收国际留学生和派出参与国际交流项目的学生总量已经达到年均40余人次,稳居全校首位。每年聘请外籍教师、建筑师举办国际学术讲座20余场次。大量的国际教学与学术活动,需要稳定的教学团队、常态的应对措施和先进的硬件设施作为保障,为此,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出调整。

(一)健全国际联合教学运行制度

根据《北京工业大学在校本科生出国留学管理办法》,出国学生修完国外大学规定的课程,将按照“时间对应”的原则承认其所获学分和成绩。各学院由负责国际交流合作事务的领导直接管理,下设各系国际交流负责人和外事秘书,协同各专业教学负责人,根据国际联合教学项目的特点与要求,调整培养计划,建立项目报名与选拔制度,并制定能够制约与监督学习过程、质量的管理办法与考核方式。此外,对于国际交流接待规格、成果素材归档、协议类别范本等外围事务也应制定相应制度文件,形成规范化的管理体系[2]。

(二)组建国际联合教学师资团队

根据上述本科生和研究生国际联合教学培养项目及教学计划的调整情况,依托现有国际化合作伙伴和资源,整合学院教师与科研团队,调动具有訪问学者、双语教学、出国留学等经历的师资,组建国际联合教学师资团队,建立具有国际联合培养能力的师资队伍。目前形成了设计课程、短期设计课程、国际研讨班、国际工作营四类教学团队,分别针对全体学生、优秀学生、志愿学生授课培养[3]。

(三)完善国际联合教学培养方案

国际联合教学应该是一种对等的合作。参与双方应在了解和熟悉对方建筑、规划学科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展开合作,并以此为参照,对国际联合教学的授课环节作出调整,而非完全套用常规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基于此,从以下三方面对国际联合教学授课环节进行完善。

1.设计联合课程题库

专为联合设计课程选择合适的设计题目,选择具有较高全球关注度的真实地段,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国际性的题目。

2.改进联合教学模式

整合国内外教师资源,融合二者不同的教学理念和专业背景,设计具有一定灵活性和融合性的课程,相互取长补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授课、辅导和交流方法。

3.灵活变通考核方式

统筹合作双方对设计课程的授课方式、组织形式和成果要求,分别从阶段考核、总体考核标准制定出符合国际建筑学教学体系和中国建筑学专业评估体系双重标准的评分原则。

4.明确国际联合教学管理办法

根据国际联合教学项目设置,采取项目负责制,具体项目落实到人,制定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规格、实施程序、成果要求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鼓励全院教师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出台国际交流工作量核算奖励机制,设立国际联合教学专项基金。针对负责、组织和参与学术讲座、国际工作营、联合教学项目、合作科研项目等国际交流合作事务中的不同环节,明确规定所承担的职责范围和工作量奖励额度,从制度上保证各项国际交流合作事务有序进行。

三、结语

学院从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同国外院校的联合发展,“十二五”以来,学校推进国际化进程的战略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学校借助以上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成功搭建了国际联合教学平台,通过“引进来”国际资源,丰富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与授课形式,开拓学生视野,熟悉国际发展动态,实现学生“走出去“的目标,将有志向、有能力的学生推向国际联合培养轨道,拓展更为长远的职业发展前景,从而为实现学校立足北京、面向世界的培养目标作出实质性探索。参考文献:

[1] 王建国,龚恺.开放 交叉 融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办学历程及思考[J].城市建筑,2011(3):19-21.

[2]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在校本科生出国留学管理办法[Z].北京工业大学, 2013.

[3] 吴长福,黄一如,李翔宁.从兼收并蓄到博采众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国际化办学历程与特色[J].城市建筑,2011(3):15-18.

作者:胡斌 胡凤来

联合教学建筑学论文 篇2:

高校建筑类专业“校企联合教学”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卓越工程师计划”提出后,高校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已是大势所趋。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校企合作的掣肘,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探讨了建筑专业开展“校企联合教学”的几种运作模式。最后得出构建适合专业特点的“校企联合教学”人才培养模式能实现对高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共利。

关键词:建筑类专业 校企联合教学 模式

人才培养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自教育部在2010年6月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开始向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转变。这是我国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

高校中的建筑类专业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已被推到了当前社会专业需求的第一线。与其他专业相比,建筑类专业实践性、工程性更强,并一直具有“习而学”的工程教育理念。因此,在建筑类专业的学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迎合企业需求,联合企业探索各种教育实践是整个培养体系不可或缺的阶段,更是建筑专业得以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点。随着“卓越计划”的提出,建筑类专业与企业联合教学的紧密度、广泛度和重视度又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如何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需求渗透到建筑类专业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如何将与企业的合作转化为“习与学”有机联系,如何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地探索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最终通过工程实践途径实现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建筑类专业技术人才,是我们亟待思考并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也是推动建筑类专业探索“校企联合教学”教育模式的动力。

一、高校中的建筑类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专业科学研究水平并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对建筑类专业而言,虽然目前社会需求极大,但由于受到思想观念、硬件条件、地域阻碍等因素的制约,

与社会用人企业联系并不紧密。当前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大多还处于基本层面合作,也就是说在校企合作的整个过程中企业的作用往往只是单一的为学校提供学生实习或就业岗位。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高校缺乏与企业沟通和交流的积极性,不了解企业的需要和诉求

首先,高校由于受到思想观念和地域的局限,容易形成与社会缺乏联系的封闭小社会。高校与社会企业的常态交流通常只发生在学生就业前夕。虽然有部分高校会提前开展与用人单位的见面会,但此过程时间较短,双方的交流往往流于表面,缺乏对彼此长期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因此对企业需求的了解并不深入。其次,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看重理论知识的传承,因此在高校教师聘任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模式是在高学历学生中选拔教师。而工作后,教师又将大部分精力陷于课堂教学和科研考核中,没有精力和机会去参加社会实践。这种常规模式导致教师普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在理论授课中无法将课程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课程内容明显滞后于市场发展。第三,现有的、和企业联合实施的教学实践环节大多是浅尝辄止。以建筑类专业为例,建筑类专业的性质决定了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目前建筑类专业的实践是由暑期实习和毕业实习两部分组成。暑期实习是由学校统一安排,毕业实习则多为个人行为。暑期实习由于时间短,加上专业学习还未完成,作为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往往不愿接纳学生。毕业实习虽然时间长,但由于学生流动性大,企业出于保密、安全、效益等因素考虑亦不愿意为学校提供稳定实习的岗位。

因此,高校建筑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很难深入开展,学生的收获甚微,企业和学校的联系也是可有可无。

2.企业缺乏与高校合作的理念,无法利用高校的丰富资源提升自己

在现有的校企合作中,往往都是高校积极主动,企业较为被动。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企业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都由人才决定。但企业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制约,常认为培养人才于己无关,更热衷于直接聘请人才。这种观念让企业只能被动的接受高校培养出来的成品,人才上岗后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这一现象尤为明显,几乎所有的本科毕业生乃至研究生,都需要在企业聘用后额外进行技能培训才能上岗,上岗后又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后才能被企业真正使用,这无疑为企业的运营增加了成本。此外,人才的持续学习、持续进步也是企业保持活力的关键。目前,除少数大型企业拥有相对完善成熟的培训体系和师资队伍外,绝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没有自己的专业培训力量解决人才的继续培养问题。这部分企业通常选择购买社会培训服务的方式来完成员工的继续教育任务,而不去选择与高校合作。目前社会的培训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对新知识和技术的把握严重滞后,企业的培训效果往往得不到保障。与培训机构相比,高校拥有稳定的高水平队伍、对前沿技术较为敏感,也具有良好的科研条件和教学条件,但由于大多数企业没有和高校合作的理念,因此也无法利用高校的丰富资源。

3.缺乏社会引导和政策支持力度

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应的利益扶持政策出台鼓励高校联合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和维系的基础是双方的信誉。对于已经开展产学研结合的高校和企业,又缺少详尽的法规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无法有效地规避双方的风险,因此容易出现职责不清、运行不畅等问题。正是由于双方的利益、稳定性和长期性得不到法律和政策的保障,从而导致很多企业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些企业还认为校企联合教学给企业带来了潜在的风险,例如当企业给学校提供资金或设备后,却无法保证定向培养的学生的质量,更无法掌控学生的去留,因此严重制约着着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形成与开展。

二、建筑类专业“校企联合教学”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通过对高校中校企合作现状进行分析,让我们明析制约校企合作顺利开展的瓶颈主要是传统观念和缺失的政策法规。对实践性强的建筑类专业而言,“走出去”是专业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必备条件。企业不主动联系高校,那高校就应该主动出击联系企业共同发展。接下来本文将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探索适合建筑类专业“校企联合教学”开展的教育模式。

1.课堂教学

(1)与对口企业共同探讨培养目标、制定培养计划

若想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建筑专业学生,在学生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制定时,必须要参考用人企业给出的意见和建议。由于国内各高校建筑类专业的历史传统和培养侧重点不同,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会存在知识结构性方面的差异。譬如某些高校的建筑专业偏重于工程类,某些偏重于艺术类,某些偏重为社会学。因此,在与企业合作制定教学培养目标和计划前,学院首先应在结合自身传承、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就业特点的基础上明确专业的特色。其次,根据自己的特色,结合未来的发展方向,选择和自己需求相契合的多个企业,表明合作意向。再次,愿意参与联合教学的多个企业应成立联合机构后,再与学校共同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深入讨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以此避免因个别企业需求的造成的人才培养出现偏差,确保培养出的学生能得到行业的普遍认同。

(2)企业参与理论和设计课的课堂教学,加深双方的认识和了解

在企业参与课堂教学之前,双方应联合签订合作协议对课堂教学各环节的双方参与度和效果做明确规定。这既是有利于督促企业参与到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也有利于保障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协议中应明确在每学期的课程设计中,企业应派出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设计关键点(例如设备、技术、法规等节点介入时)进行指导。在评图阶段,应要求除了高校教师外的企业工程师参与作业评分,让学生的每次作业都能尽量接近实际要求。在毕业设计课堂环节,学校有必要设置双导师(高校和企业各派出一名)进行指导,坚持真题真做,甚至可用企业急需解决的实际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题目,也需明确指出企业应派出工程师对相应环节进行答疑解惑。当然,在企业派人参与时,高校教师也必须同时在场,这实际上也为双方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取长补短。此外,甚至可以特聘建筑师来把关毕业设计质量,建筑师可以是国家大型设计企业的总建筑师,也可以是国内知名设计事务所的合伙人和总建筑师。通过实践建筑师直接参与毕业设计,凭借其行业地位、实践经验和学术成就,不仅可以提高学院教学研究水平,也可提升专业影响力、丰富教育思想、促进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例如,2013年底清华大学就聘任以齐欣为首的15位知名建筑师担任建筑学设计导师。这种聘任模式无疑为高校和企事业单位搭建了一个绝好的、加深学校与企业相互了解的交流平台。不仅能让学校能正确把握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高校教学和实践培养方案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还能扩大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当然,企业也能通过这一模式在学生中建立影响,塑造企业文化,有利于吸引到人才。

(3)利用联合教学的机会,提高建筑设计课教师的技术素质,努力培养双师型人才

建筑类专业虽然是实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但由于当前国内高校的教师队伍的来源主要是国内外各高校的研究生,因此教师队伍中的许多人在工程实践方面了解并不透彻,对于学生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无法解答到位。教师素质不到位也严重制约了学生技术素质的提高。因此,此问题可采用以下四种途径得以解决。一是政府应该颁布鼓励政策以保障校企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顺利成长。若是政策跟不上,则会出现企业由于考虑到利益和保密而不愿提供岗位的现象。二是学校应大力支持“双师型”计划,根据专业性质考核教师水平。譬如建筑专业教师的晋升和考核等不能仅看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而应将教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纳入考核范畴。而且应根据教师的教学背景,与多企业磋商开展各类型的实践,确保教师在企事业单位的学习时间充分而且高效。第三,学习国外聘用模式,洋为中用。国外院校经常聘请著名建筑师来主持建筑系,例如密斯和安藤忠雄都因为其工程上的卓越贡献被聘为建筑系主任。德国则要求工程类专业的教师必须有五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经验。与之相比,目前国内的建筑系主任往往都是由学术成果较为丰厚的教授来担任,这种聘任模式削弱了建筑专业的工程实践性。而由建筑师主持建筑系,无疑会为建筑系引入一大批实践型人才,从而引领理论教学的变革。第四,制定师资队伍培养顶岗锻炼机制,确保每位教师每三年都有半年以上的持续时间到相关企业进行现场挂职的机会。这种机制不仅能让每位教师都能有机会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而且能通过持续挂职真正了解行业的新动向、新技术和新要求,在理论教学时才能实现实践引领理论教学这一新原则。

2.实践教学

(1)立法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是校企共同参与学生实践的必要前提

实践教学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每学年末的暑期实践,二是毕业前期的毕业实践。无论其时间的长短,都会涉及到学生的安全和企业的保密与利益问题。首先,必须坚持立法保障,以法律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完成。其次,需要双方共同拟定规章制度明确在实践课程中双方的义务和责任,例如西南交大建筑学院在每次实习前校企都必须签订《设计实践协议书》,首先明确双方的分工:学院教学负责人按照学校要求安排校内实习任务、协调企业人事部门实习的人数、实习周期和具体实习要求;企业人事处根据实习具体任务,联系各基层综合室和专业科室负责人接纳实习学生,基层科室根据具体情况指定学生实习导师等。此外,西南交大建筑学院还提出实践教学的三方共管的模式,即学院派出实习导师、企业派出工程师及学校派出辅导员形成三方参与,三方共管。即由辅导员在实习过程中按企业规章制度对实习生进行严格管理,企业安排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学校派出的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导师,指导学生实习过程;最终由三方按管理要求进行实习考核,给每一位实习学生出具实习鉴定,对学生在企业阶段的学习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三方共管模式能在思想品德、专业教育和实习生活等多方面能够给予学生全面的管理和帮助。这种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使得企业、学校和学生的三方利益都能得到保障,确保了合作能毫无动摇地开展和完成。

(2)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是联合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保障

校企双方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一是为扩大双方在不同地区的社会影响力,二是为专业教育提供设计实践机会,能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职业能力与专业素质,三是为企业选拔优秀学生加入企业提供良好的平台,四是教师能通过参与实践教学深入到生产一线,熟悉一线生产所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此外,还有助于学生形成完备的人格素质(行为养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体验严格的工作纪律。在实践教学基地中,企业的任务是提供实训的场所和岗位,高校则以先进的设备和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为依托,为企业提供科研技术支持,走学校与企业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例如,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就已与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四川省建筑设计院为首的10个企事业单位签约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目前直接参与实习的人数逾200人,通过学术报告、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等途径间接受益人数已逾700人,且明显改善了分散实习中学生组织性、纪律性不强的状况,让学生有了更多的引导,目标方向明确;大幅度改善了学生参与设计实践的积极性、专注度和投入性。到目前为止,这10个实习基地共建企事业单位已选拔录用了交大建筑学院优秀本科毕业生80余名,从2007年至今,四川本地最有影响力的两大设计院四川省建筑设计院和西南建筑设计研究院就通过实习分别录用了30名和40余名建筑类专业的学生入院工作,不仅提升了就业率还改善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另外,通过实习基地建设,校企双方的合作与交流得到了良性的互动,双方曾多次联合举办四川省建筑师学会年会,为四川省建筑师的学术交流搭建平台。还多次联合邀请保罗·安德鲁、芬兰Pekka Helin等国际知名建筑师来访,共同举办了《芬兰建筑》《Six Words in Six Protectsin China》等学术报告,活跃了本地区建筑学领域的学术舞台。同时设计院和高校的知名建筑师曾多次相互交流,举办了“建筑、能源、科技、环境”等十余场学术讲座,将设计师的实践心得与学术见解与师生分享。因此,实践教学基地的共同建设让校企真正实现了共赢、共利。

(3)校企双方合作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竞赛是教学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就是让企业参与到技能竞赛当中,为竞赛提供专业设备、技术和经费支持;当然也可按照企业的需求制定竞赛主题,让竞赛更具针对性,有利于人才的选拔。聘请企业代表人物和教师作为竞赛评委,把现代建筑企业对员工要求融入竞赛中进行评分,能为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提供依据,从而优化专业设置,深化课程改革,积极开发实践课程。以企事业单位冠名的获奖证书则能成为扩大企业在各地区影响力的有力筹码,而以企业提供实习机会作为的奖品不仅能进一步加快高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还能为学生就业开拓市场。例如,由欧特克软件有限公司赞助并命名的Autodesk Revit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不仅扩大了欧特克公司的社会影响,并推广了其软件在建筑界的应用,还为高校学生在欧特克公司的就业敞开了大门。因此校企合作办各类竞赛,无疑会让高校师生直接接触产业需求,触发教学和岗位需求的对接,最终实现以竞赛促进校企合作的目的。

3.发挥建筑行业协会的作用,对校企联合教学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校企开展联合教学以后,并不意味着教学质量就一定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体系来对双方的合作进行督促和评估。为保证评价的公平公正和真实性,应避开校方和参与企业联合会,而通过第三方,例如各级建筑行业协会来科学评价其合作的效果。评价体系可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这就需要对建筑专业的学生建立5年学习期间的长效追踪评价体系,对其每年参与联合教学前后的学习效果进行比较。二是建立教师长效追踪评价体系,比较每位教师在参与校企联合教学前后在理论和实践教学质量上的提升效果。可通过教师自评和学生网上评教来获得数据。三是对高校参与校企联合教学后的变化建立评价。例如,可从校企合作课程的数量和质量、学术交流的次数和质量、技术合作的项目数量、联合承担的课题和发表的论文的级别和数量以及联合获得的科技奖励、学生的就业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价。四是对企业建立长效追踪评价。企业的评价除和高校的评价有相同外,还应比较从合作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就业的学生的业务素质和人格素质的变化,比较高校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给予的支持和帮助;以及高校科研平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等因素。引入行业协会对合作效果进行评价,不仅评价结果较为科学可靠,对双方都起到了一定的监督和保护作用,还可拉近行业协会与高校和企业的联系,提升高校和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

三、展望

历来建筑专业就比其他专业要求更强的实践性和工程性。随着近年来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对建筑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早已不再局限于仅会做建筑立面、风格以及体形的设计方案,而迫切需要大量的有扎实工程技术基础的、有能力综合处理工程中遇见的复杂的技术与艺术的问题的建筑师。为应对此新形势,高校建筑专业教学的内涵也应发生转变,决不是仅让学生掌握理论,或只会纸上谈兵;而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甚至培养学生能逆向应用实践指导理论、创新理论的能力。校企联合教学模式引入建筑专业人才的培养,正是顺应于当前建筑行业形势的一种改革和创新。但这种模式的顺利推广必须要得到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帮扶,此外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能真正适应社会的需求,紧跟行业的发展,实现企业、高校和学生三方的共赢、共利。

参考文献:

[1]邬蒙,尹微.试论校企联合办学的长效机制[J].课程教育研究,2013,(4):233-234.

[2]高丽萍.构建高校继续教育新模式——基于校企联合办学的深度结合[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26):119-121.

[3]李萍,张锐.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探索,2013,(11):27-29.

项目支持:本文感谢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校级本科教改重点项目(题目:建筑学科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践)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1308464)的支持。

作者:宗桦 崔珩 贾玲利

联合教学建筑学论文 篇3:

卓越工程师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建筑学由于其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可以采用多种培养模式,尤其以“4+X”、国际化联合教学及校内外双导师制度为代表,同时应在建筑院校中强化“实践、研究与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培养实践性好、研究性优、创新性强的新时代卓越工程设计师。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建筑学;创新人才培养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重大教育改革项目,也是推动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创新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其核心主旨在于强化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实际工程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的优秀工程师,以满足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工程型人才的需求。

一、建筑学专业学生培养的特殊性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背景,许多高校开展了“3+1”“3+1+2”“4+2”等创新培养机制研究。在这些培养机制中,各类工程专业都增加了工程实践能力与研究创新能力培养环节,如校企联合培养、创新计划等,借以改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现有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强化人才培养中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最终造就具备健全人格、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实践与创新能力突出的新型工程人才。

建筑学作为中国国内为数不多的5年制本科专业,长期以来一直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在5年的专业培养中加入半年设计院工程实践环节、每年均安排一定学时的实践、聘用具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授课等,这些实践能力培养措施较其他工程类专业提早近20年,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基于卓越工程师创新培养要求的大环境,建筑学仍然有必要对其专业培养模式进行反思,以满足建筑类工程人才需求。

二、建筑学专业的创新型培养模式

1. 人才培养的多种模式

目前,中国工科专业多以4年为主,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建筑学专业尽管也属于工科,但由于其专业培养模式的特殊性,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将学制由4年改为5年,同时通过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简称“住建部”)专业评估委员会评估的建筑院校授予建筑学学士学位,而未通过专业评估的建筑院校则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此外,住建部评估委员会对于硕士阶段达到建筑学培养目标的建筑院校还批准授予建筑学硕士学位。总体而言,不同的学制、不同的培养标准反映在建筑学中,就可分为工学学士、建筑学学士以及建筑学硕士等三个培养目标。

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建筑学人才培养可以采用“4+X”模式。对于学习有一定困难,或者家庭有一定工程背景(如施工、建材等)的学生,可允许此部分学生采用“4+0”的模式,按照4年制培养模式,授予工科学士学位,使其尽早投入相关工程领域参与实践工作。而对于通过5年学习(即“4+1”)的大部分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则可授予5年制建筑学学士学位,此类学生的最初工作岗位往往以建筑设计为主。此外,对于学有余力的少数学生,还可以对其进行专业提升,即采用本硕连读的模式,根据其学分修习的进度,最终决定采用“4+2”或“4+2.5”或“4+3”模式,使其既能提高专业水平,又不额外增加学习时间(按照一般模式,建筑学硕士读完需8年时间,而采用此模式则可缩短1年~1.5年时间)。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率先采用了此模式。这对国内同类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2. 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

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是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大亮点。传统教学一般以专业大类课、核心课及选修课三个层次为主,尽管通过选修课或通识课可以开阔学生的设计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其眼界始终局限于专业设计或社会生活的某一部分,对于设计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局限。

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一方面可以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加入双语系列课程,聘请国内或国外专家学者采用双语教学,借鉴、引入国外优质教学设计资源,提高设计课程的国际通用程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另一方面,开展与国外高校联合教学模式,如邀请国内外的教师与学生,进行为期一月或数月的交流、学习和实践,对同一课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与设计,提高专业水平,促进校际交流与协作,为学生打开设计新视野。目前,此模式在国内知名建筑院校中已普遍采用。如东南大学与ETH联合教学已持续了数年,中国矿业大学与德国波恩大学也对此模式进行了多次尝试。

此外,定期聘请海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工程项目专题讲座,介绍大型工程项目的构思、设计、组织与施工经验,这也是进行国际化联合培养的一种简便模式。

3. “双导师”的实践教学模式

从事工程教育的教师既是工程教育理论上的学者,也应是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专家。然而,国内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因此,卓越工程师计划要求高校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在此情况下,可以采用校内教授工作室和校外企业兼职教师的“双导师”教育模式。

建筑学专业培养中,前3年往往偏重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课程设计从单一空间向复杂、综合性空间转变,进入高年级后则会结合真实课题进行设计。

高年级指导教师实践经验丰富,对学生设计水平与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目前,国内部分建筑类高校大多采用“教授工作室”模式,该模式不仅使教授可以利用其丰富的工程经验指导学生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设计,同时还可以吸纳年轻教师融入教授工作室,担当助手,在工程实践中吸收经验,提高个人能力与设计水平。

强化校企联盟,建立校企合作工程实践基地或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合理的实习培养方案,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或工程师作为“校外导师”,对学生校外实习进行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学生带着经验和疑问回到学校,学习目的性更明确、学习热情更高、创造欲望更强。

此外,高校和企业还可以不断深化合作,构建教学、科研、生产一体的工程人才培养平台。企业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和先进的设计理念恰好与高校形成互补,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为企业输送大量社会紧缺的设计人才,两者充分发挥优势资源,共同推进人才培养工作,较好地实现了校企共赢。

三、构建实践、研究与创新“三位一体”的建筑学教学体系

当前许多工程学科的教学体系仍然脱离不了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模式,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大背景要求高校在教学课程的体系与教学内容上,必须大力进行改革,推行符合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型与研究型模式,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培养、训练和提高。目前,建筑类高校正大力提倡构建“实践、研究与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 实践性教学

在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中,教学仍然是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则成为“演员”,而教学的场地和环境可以根据讲授的内容进行调整,突出“实践性”特点。以建筑制图为例,以往仅在课堂内讲授书本中的制图要领、原则与方法,学生只需学会求解,但当遇到实际课题时,则会碰到很多不解之处。在实践性教学理念下,将部分建筑制图课堂转到室外,对校园内部的小型建筑进行实地讲解,并要求学生对其进行现场测绘,完成现场考察之后再回到教室,制作相应比例的建筑模型,通过对实体建筑模型的切割与分析,最终完成图纸绘制。通过亲身实地感受、了解现场,以及分析、切割实体模型,学生不仅对基本制图原理的认识有所加深,而且还大大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

在实践性教学中,通过“课堂原理——实践认知——动手操作——原理加强”这一教学过程,使原本仅停留在课堂、书本上的原理,变成了一个个实际存在的鲜活案例,学生对原理的认识也呈现出质的飞跃。

2.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工程类人才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式获取性学习,以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贯穿整个教学。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主要负责讲解设计原理及其重要知识点与研究方法,设立合适的研究专题,分析研究方法的合理切入点,同时安排合理的研究进度、计划以及最终的研究成果要求。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应组成研究小组,选择教师所提供的某一个或几个专题进行研究,在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应用和更新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训练能力,在团队交流与合作过程中提高素养。

对于建筑学专业研究性学习,应以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为主。学生应以课程设计的某个专题为核心,参与项目的策划、设计及运行,同时运用已具备的专业知识,选择合理的方案和设计手段,最终拿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教师所提供的设计课题应为真实课题,学生在研究中也应从课题的社会性、整体性及实践性等多方面考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最终设计才更具可操作性,更易与社会接轨。

3. 创新性设计

工程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能仅局限在数字计算、设计模仿与形式堆砌上,而要在各个方面对工程设计有所创新,建筑学人才培养尤其要关注设计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中国建筑教育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国外建筑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其建筑设计创新教育的印记。巴黎的“鲍扎”教育转变了人们的艺术观念,此后的美国学院派、德国包豪斯等建筑教育则超越了之前的工程教育理念,强调建筑设计与社会环境、技术等的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多元化建筑设计的教育思想。而日本则通过在建筑空间、形态、思想与技术方面的创新,形成了一种体现本土思想、别具一格的日本现代建筑风格,这一思维的创新性设计也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

四、结束语

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建筑学由于其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可以采用多种培养模式,尤其以“4+X”、国际化联合教学及校内外双导师制度为代表,同时应在建筑院校中强化“实践、研究与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培养实践性好、研究性优、创新性强的新时代卓越工程设计师。

应该说,高校中的工程教育没有实际项目中所限定的各类条件,因此也就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与创新性。而高校的建筑教育与时代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发挥主流和先锋作用,同时,学校的教育往往对社会的流行趋势起到一种主导作用,并能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高校的工程教育在创新性设计教育中,不能仅仅强调表层的适应社会的创新,而要挖掘学生的深层创造潜力,不断完善、丰富、充实和发展高校工程教育的设计创新,使得创新性设计教育不断突破,开创新的创新格局。

参考文献:

[1]王永生.高水平特色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1(06).

[2]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06).

[3]邵郁,邹广天.国外建筑设计创新教育及其启示[J].建筑学报,2008(10).

[4]邢凯,邹广天.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的双层结构[J].华中建筑,2008(12).

作者:张明皓 朱冬冬 张艳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