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美感理论分析论文

2022-04-18

摘要:军事科学美学以美学理论作为奠基之石,有理由以其独具的分支学科的特点自成体系。它研究军事领域的和谐与秩序,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真和合规律性表述的科学理论之美,鉴赏这种美所特有的审美心理,以及与科学创造的关系诸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科学美感理论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美感理论分析论文 篇1:

论“民主模型”的理论超越性

摘 要:“民主模型”通过改变公众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力图实现公众与政府、科学家之间的平等交流。公众主体性的确立是这一理论目标得以确立的前提。“民主模型”具有理论深刻性、实用性和人文性。

关键词:民主模型;科学传播;公众

“民主模型”是英国公众对科学专家约翰,杜兰特在继本世纪60年代提出“缺失模型”之后建构的又一重要科学传播模型的理解,是西方公众理解科学理论发展的产物。同时,“民主模型”的建构又为科学传播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方向,它强调公众通过参与科学技术决策,形成与科学家、政府间的平等交流,从而实现科学传播。其传播促使公众形成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激发公众关注科学技术的热情和兴趣。科学传播的过程从单向线性传播模式转变成了几方面共同参与的动态循环模式。“民主模型”的建构使公众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公众从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寻求者,从科学技术的旁观者变成引导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者。政府和科学家再也不能将自己的态度强加于公众。公众的态度由公众自身的科学素养和价值观念来决定。“民主模型”对公众主体性的强调展现出了现代科学传播理论发展的精彩篇章,所以,本文拟通过挖掘公众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性内涵来阐明“民主模型”的建构所带来的理论超越性。这一研究不仅能够加深对西方公众科学理论发展的理解,而且为国内科学传播理论的研究开拓了思路。

一、“民主模型”的理论深刻性

在“民主模型”中,公众的角色、地位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公众主体性的形成,构成了一个利益群体。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公众才可能从被动的接收者转变成为主动的寻求者,从被动到主动的这种转变使得西方公众理解科学理论的发展发生了质的改变。科学传播理论发展的目标、建构的方式和产生的影响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围绕着公众利益群体的形成,“民主模型”在三个方面体现其理论发展的深刻性。

“民主模型”首先使科学传播摆脱“科学+传播”的理论窠臼。把科学传播理解为“科学+传播”是一种简单的经验认识,传统的科学普及理论就是受这种认识的影响。“缺失模型”仍然把科学传播看成是科学知识的传播,是一种对公众的灌输。“情境模型”把科学传播过程视为公众对特定情境的理解过程。这里,传播的内容扩大了,但内涵却没有改变。只有“民主模型”才从更深的层次上展开了科学传播的内涵,在“科学+传播”的理论框架中,传播体现了一种强制关系,公众被放在受众位置上。只有突破公众的受众角色,科学传播理论才可能摆脱“科学+传播”的经验认识。这一点明确地体现在了“民主模型”中。公众在科学传播过程中不是被动接收而是主动寻求,主动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科学传播对于公众来说成了一项有趣并有意义的论坛活动,它使公众的思想得以表达,公众的素质获得提高,更使公众的利益得以维护,就是在这种公众的兴趣和公众所表达的态度相互交替转化的动态循环过程中,“民主模型”诠释了科学传播。

其次,“民主模型”还突破传统的科学传播理论建构方法,传统上,指导实践的理论模型总是等到理论本身的全部内涵予以揭示后才得到进一步展开。如果等到从理论上给出科学传播是什么的时候再来建构科学传播模型,那么,有效的模型就永远不可能产生。一方面,理论本身会发生不断的变迁,另一方面,试图寻找完善的理论也是不可能的。“民主模型”作为科学传播的实践模型突破了传统的建构方法,即不去从本体上追问“科学传播是什么”,而是从“为什么要进行科学传播”和“怎样实现科学传播”人手探讨科学传播的合理性和可能性问题。科学传播的合理性和科学的合理性紧密相连。尤其是在“把科学看作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知识”的解构主义观点产生之后,为了维护公众利益的目标,同样也必然促使与之相关的科学传播模型不断调整。

最后,“民主模型”的建构展现出了西方科学哲学的理论发展线索。克莱姆克对科学哲学给出了初步的定义:科学哲学是通过对科学的目标、方法、标准、定义和理论进行逻辑的、方法论的分析,从而试图理解科学的意义、方法和逻辑结构。科学哲学的研究方法最初是逻辑分析,后来逐渐增加了历史研究和社会学分析的方法,并且其研究对象也不断发展。科学哲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变化也影响了科学传播模型的建构。“民主模型”突出地显示了科学哲学中的科学划界对科学传播理论发展的影响。实证主义为科学知识的划界提出了实证的标准,在实证主义哲学下,科学知识只能由经验或逻辑来确认而与交流传播毫不相关。“缺失模型”(deficit model)的建构应合了这种哲学。在“缺失模型”中,科学传播成了机械的输入与输出过程,“情境模型”修正了“缺失模型”的机械性,认为公众对科学专家的信任是情境化的科学知识形成的关键。这样,“情境模型”就把公众对科学家的态度和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联系了起来。科学知识的交流和传播也就成了确证科学知识的手段,这种思想正是科学知识社会学发展的产物。在SSK(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将常人方法论引入对科学工作的考察,“常人方法论者的科学工作研究所关注的是科学中的社会秩序,集中于对自然科学能力系统的经验分析,以便揭示科学家是否也像日常行动者一样努力通过各种权宜性的活动和方法来产生科学活动的社会秩序”。有些研究者如林奇就在实验室民族志考察中将实验室科学活动描述为“现场工作”和“现场交谈”。可见,“情境模型”更贴近SSK的视角。“民主模型”的建构在某种程度上则体现出后SSK研究的理论成果,在建构主义者那里,主观性的因素被推到了极点,这就必然导致科学知识本身丧失了客观性。科学传播被单纯地引入到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过程中,这就取消了科学传播相对于科学知识形成的独立性,科学传播的内涵遭遇到被片面化的危机。“民主模型”的建构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说,是对建构论影响下的科学传播理论的革新。“民主模型”将公众提升为一个和科学家平等的利益群体,公众和科学家之间的交流被融入科学的整个过程之中,这样,科学的划界既不按实证主义所订立的僵硬的标准,又不像科学知识社会学中建构主义那样随心所欲,而是一个多元决定的复杂体系。科学传播贯穿于科学知识的专业生产和科学知识的社会化整个过程。

二、“民主模型”的理论实用性

“民主模型”作为指导科学传播实践的理论模型,其建构围绕着科学传播的实践展开。它的功能性相对于“缺失模型”和“情境模型”显得尤为突出,“民主模型”的指导性不仅是给予政府和科学家的,更是给予公众的。公众在“民主模型”中成了实践

群体。“民主模型”把科学传播引入公众的社会生活,这就使得“民主模型”超越了学术研究的领域,进入到现实的社会生活领域。科学传播进入公众的社会生活的同时,也改变了公众的社会生活。科学传播越来越成为公众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民主模型”在充分体现科学传播对于公众的意义之外,还展现出科学传播对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独特作用。科学传播的作用不再局限于只是对科学技术成果的扩散,而且将其渗透到科学技术的生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上。由此可见,一旦公众成为科学传播的实践主体,科学传播不仅影响着现实生活,更反过来影响着科学技术本身。

首先,透过“民主模型”可以发现科学传播为公众这一实践群体提供了新的生活方式。海德格尔曾说,“科学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人在世之在的一种特定形式。”可见,科学深深地植根于生活之中。一切科学,其合理性都将要在生活实践中受到检验。“而我们对世界的科学认识。都基于我们所生活的周围世界以及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的活动所体现(或显示)出来的生活形式”。这其中更深一层次的表达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的态度和思考能获得生产性的应用。”在“民主模型”中,科学的态度和思考是通过公众参与科技决策来实现的。公众的这种参与活动不仅仅只是一时的兴趣,而是对科学方法予以思考后付诸实施,进行练习和操作。用培根的一句话来说,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应当是“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的生活”。而事实上,科学在成为人们生活一部分的同时,科学传播活动也就成为了公众生活的一种方式。

其次,透过“民主模型”还能看到科学传播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供了新途径。科学传播对如何将求真与致用结合起来,对培养科学知识创新人才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民主模型”所强调的就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激发思维、培养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研究活动的灵魂,科学精神不立,科学认识和科学创造也必然匮乏,而科学精神培养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科学方法的掌握。梁启超早在90多年前就慨叹道;中国人“把科学看得太低了,太粗了,太呆了,太窄了,且不说那些鄙视科学的人都把它看成器用、末技,就是相对尊重科学的人,还是十有八九个不了解科学的性质。他们只知道科学研究所产生结果的价值,而不了解科学本身的价值,他们只有数学、几何学、物理、化学的概念,而没有科学的概念”。“民主模型”恰恰蕴涵着在传播过程中实现科学精神方法和具体技术的一体化这一目的。“人们正是使用了各具特色的方法,才获得了各不相同的知识”。于是,人们在传播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创造了科学技术。

最后,透过“民主模型”可以发现科学传播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动力。在“民主模型”中,科学传播与科学评价相结合,并把提高科学家的社会声望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相联系。而公众在这其中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社会声望是衡量某一阶层或职业角色社会地位的指标。然而,科学家的社会声望与学术声望同一般的社会声望不尽相同,它反映了特定社会科学价值认知的程度和水平。巴伯曾说:“在现代社会中,科学与开放阶层体系有一个重要的联系。尽管把人们吸引到特殊职业生涯有许多不同动机,但在开放阶层体系中授予任何既定职业之声望程度,在人们对向他们开放的各种职业之中做出选择时,是一个重要特别的因素。”而公众的支持是科学家取得社会声望的重要途径,公众可能在两方面关注科学家并支持科学家的行为,一方面,公众关注的是科学是否被误用,科学的误用所引发的一系列恶性社会后果,使科学家的社会责任这一道德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人们普遍认为科学家比常人更清楚他们的发明、创造的潜在价值,对发明成果的应用所产生的社会后果更具有预见性。因而,他们也应肩负更重要的社会责任。问题的关键不是科学家是否应对科学的应用负责,而是他们如何履行责任。换言之,社会能否为科学家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条件。“民主模型”中公众和科学家、政府的平等交流,实际上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履行责任义务的平台。另一方面,公众关注科学的合理布局。宏观上看,科学的合理布局取决于国家、地区的科技政策导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的布局是由社会的客观需要决定的。社会的奖励能够引导科学家角色的交叉和转换,促进科研人员的合理流动。科学体系是严格自我控制的系统,它本质上拒绝一切非科学因素的干扰,但是,科学系统与社会系统又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互动。科技成果必须面向社会,并服务于社会。默顿早已指出科学声望是科技奖励的一种形式,从而也属于科学自我控制的手段。因此,当社会系统作用于科学系统时,有效地用“科学声望”这一调节器会带来巨大的收获。而公众应该成为促成“科学声望”的主要力量之一。在“民主模型”中,公众作为实践群体正是被赋予了这种力量才成为了科学发展的新动力。

三、“民主模型”的理论人文性

现代学术的细密分类虽有助于研究,但也确实给“通识通学”带来了屏障。不过,学科间的相关性和互渗性又给善于思考、乐于求知的人类带来打通的“金钥匙”。诚如沈致远先生所说:“科学好比是一艘在雾海中夜航的轮船,需要人文来导航。科学越发达,航船越大,速度也越快,如果缺乏正确的航向,就更容易触礁,”但问题在于,寻找怎样的人文来导航,如果是“以人为本”的人文,那么,就可以与科学相辅相成,造福人类,让科学之船驶向金色的彼岸;如果是希特勒的纳粹人文,那么,就只有触礁沉船的厄运,“民主模型”为科学传播向着人文方向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与此同时,公众在科学传播的实践过程中,也上升为一个文化群体。

公众是“民主模型”的核心主体。然而,公众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不仅是一个利益群体、实践群体还是一个文化群体。在公众主体那里,利益和人文是统一的。公众站在自身的立场上参与科学技术决策、发表意见、表明态度,就是要将科学技术知识的客观真理性和为维护人类总体利益的人文价值统一起来。“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要求尊重人,重视人的幸福、人的权利、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尊重人格独立和平等的文化精神。对科学传播来说,注重人文理念更是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科学传播不能仅仅停留在信息和知识的层面上,必须深入到较高层次的人类理解和人类智慧的境界。“民主模型”为科学传播的人文发展指引了一条道路。在“民主模型”中,公众参与科学决策提供给科学发展更多的人文关怀。由于公众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以感性的方式接触周围的事物,这样,公众就容易摆脱工具理性的枷锁,站在更加公正的立场上审视科学。在“民主模型”中,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人文性表现为公共领域中的科学成为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合理性基础,并基于此提高公众的科学判断力。

“民主模型”的人文性一是表现为公众的参与使得科学决策更加公正,公众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必然渗透着人文精神。在普遍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下,公众对科学的判断最终要使科学以社会价值为方向,亦即科学要以社会认为符合人的尊严和有生活价值的方向来发展。对于这一问题的哲学思考并不能现实地改变科学发展的方向。因为价值观念只有用于指导人们的行为才真正体现出其意义。所以,通过理论思考得出的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需要转化为公众的观念。公众只有内在地具有了这种价值观念并参与决策,才能在社会生活中站在社会价值立场上认识科学,接受科学的作用。

二是“民主模型”的建构借鉴了更多的人文方法,实现了真善美的内在统一。公众作为实践主体,就需要利用科学传播来培养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科学判断力。而科学素养和科学判断力的提高则有赖于科学文化感受力的增强。将人文艺术的元素融入科学传播是加强公众的科学文化感受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民主模型”强调公众不是“粗浅地学习”科学知识,而是“深刻地认识”科学。科学美感能激发人的创造力,提高对真的判断力。按照理性文化去感受科学、死记硬背这种精神文化的顺序,科学的美学作用和独特点根本得不到发挥,根据对“认识”的定义,艺术认识活动虽然不独立地提供对现实的理论摹写和反映,但是,“艺术却能够在科学认识向需要它们的人的传输过程中。强化并以某种方式深化这些科学认识”,将公众放在艺术的氛围中感受科学已经为西方科学传播学者所重视。所以,“民主模型”不仅要让公众认识到科学在当时有效的物质效应、价值以及实践的必然性,而且要使公众在精神领域享受科学独特的美感。“民主模型”隐含着把对世界的理论掌握与对世界的美学掌握以及实践一精神掌握统一起来的意蕴。

责任编辑:戴群英

作者:曹 昱 贺武征

科学美感理论分析论文 篇2:

军事科学审美对于军事科学创造的作用

摘 要: 军事科学美学以美学理论作为奠基之石,有理由以其独具的分支学科的特点自成体系。它研究军事领域的和谐与秩序,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真和合规律性表述的科学理论之美,鉴赏这种美所特有的审美心理,以及与科学创造的关系诸问题。文章侧重从“军事科学审美有助于以美启真”、“军事科学审美有助于作出科学预见与假说”、“军事科学审美有助于诗意地从事军事活动”角度论述了军事科学审美对于军事科学创造的作用。

关键词: 军事科学美学 审美 创造

一部军事科学发展史,正是人类精神与审美意识一步步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历史,表现出人类审美意识与创造能力的递进与嬗变。美感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并得以完善的,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愉悦、喜爱、快乐等积极的审美心理活动,是人对审美对象肯定性的感受与体验。军事科学不仅可以有美,而且可以审美;科学的审美活动不仅可以用于欣赏,而且可以有助于科学创造。军事科学借助于美学,诗意地理解军事活动,科学地创新军事理论,应该是军事科学创造的新思维、新方法和新的发展趋势。

审美是一种热情,是一种情感。马克思说过,热情、激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军事科学审美,就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的显现,而这种本质力量显现的最终目标,则是为了创造出新一轮的美。列宁也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军事科学美作为人的创造性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必然会在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审美直觉、审美灵感等科学美感的驱使下,使审美主体进入一个创造与求新的自然王国,对军事科学创造产生重大的影响和作用,体现在有助于揭示其内涵的合规律性真与合目的性善的本质内容。军事科学审美对军事科学创造的作用,体现在揭示合规律性真的内容,即“以美启真”,具体表现为真的发现的启迪作用和预见作用。

军事科学审美对于军事科学创造,大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军事科学审美有助于以美启真

科学创造与艺术创作一样,都是人的一种自由、自觉、有目的性的创造性活动,而且是一种极其艰难困苦的劳动。文学艺术审美牵动着感情,军事科学审美牵动着智慧。古往今来,无数军事科学家呕心沥血,投身其中,正是出于他们对真的追求、对善的献身和对美的热爱,并从中体现人自身本质力量的巨大和高贵。军事科学审美的热情与情感,能有效改善人的感知、想象、思维等,使诸多心理功能和谐一致、配合默契,并使感知变得更敏感,想象变得更自由,思维变得更活跃,触发灵感和直觉,从而构创最佳的自由创造心境。灵感和直觉往往有助于人们揭示军事领域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真,有助于揭示军事领域合目的性善的内容,成为善的选择的内驱力,有助于人们揭示军事理论的不美之处而创造出更完美的新理论,并有助于军事理论可持续发展与向深刻化方向发展。在波诡云谲的军事科学领域,军事科学家似乎总是处于两重环境之中:一方面是脑中保留着的某些已知的“真”即科学定理、原则和机制,另一方面却是眼前出现的那些明明白白的“真”的事实,而两者又往往矛盾重重,难以互圆其说。在这种情况下,军事家的科学美感就成了进行探索的情感中介和智慧源泉——激发探索的动力,作出科学的选择。

2.军事科学审美有助于作出科学预见与假说

一句拉丁格言说得好,美是真理的光辉。美既然是“光”,就会有吸附作用,就会有导向作用。军事科学创造中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科学审美想象,同样能够显示出军事科学家自由创造的本质力量,而自由创造的本质力量主要体现在审美联想必然导致的科学预见和假说上,而预见和假说是以美启真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科学理论一般要对科学发展作出某种预见——预见是人通过想象来推测未来的能力,而科学预见便是假说。军事科学审美预见和假说从总体上说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时间性上的审美预见和假说。从时间性上来说,其预见性和假说的精确性愈高则愈具有科学审美价值;离被证实的时间间隔愈长,则科学审美的预见性愈大,理论性愈美。当年朝鲜内战爆发,毛泽东就预言,美国会在新中国未立稳脚跟之际出兵干涉,果然美军在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时出兵朝鲜和台湾。二是空间性上的审美预见和假说。从空间性上来说,空间预见的范围愈大、精确度愈大,则其科学预见和假说愈具有科学审美价值。美军出兵朝鲜后,中共中央军委就预言,麦克阿瑟有在人民军后方的西海岸仁川一带涨潮时登陆作战的企图,果不其然,美军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冒险。现代军事科学预见预测的方法很多,如利用科学的网络模型进行的“交叉点”预测法、“功能分析”预测法及利用电子计算机预测的方法等。这都是通过逻辑思维的途径来进行的,其基本原理是在头脑中建立起因果联系构创的事件环链的模型,同时应用过去的经验,在重复出现的现象中找出规律,从而可以沿着模型化的事件环链推测出它的最后一环,作出预见和假说。“作战实验室”、“作战模拟”和传统的沙盘作业等行为,就是为了预见、预测而推出各种假说。军事科学审美预见和假说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产生:一是在理性基础上以美启真、以美求真,在已有科学成果基础上大胆地构想一个新的科学概念或理论。中国特色军事理论体系的建设,就是党的创新理论的组成部分。二是非逻辑性地审美直觉推导。所谓直接推导,是说这种科学预见和假说是一种在现有条件不充分情况下,不经过逻辑论证和模拟,凭借美的创造规律和审美直觉能力,迅速抓住问题的关节点,透过繁复的现象抓住本质,从而提出新的科学预见和假说。“跟着感觉走”而导致重大军事理论突破和创新的案例,在军事领域是屡见不鲜的。

3.军事科学审美有助于诗意地从事军事活动

所谓“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尴尬地反映了关于文学艺术美与军事科学美的困惑:美似乎就是文学艺术的专利,在至少没有承认军事科学美存在的情形下,人们朦胧中对科学美的感受只能假借于艺术美的表述。但这种困惑至少说明人们已经感受到了军事科学美的存在。其实,自古以来,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交互使用原本就是人类共有的特性,艺术与科学原本就是社会生活的双胞胎。人脑机能的互补功能,是使科学与艺术能够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天然的调谐器。鲁迅先生关于“哼唷哼唷”创造语言的学说,生动描绘了原始人类载歌载舞地运送狩猎成果的情形,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哼唷哼唷”就是艺术与科学完美统一的产物。军事科学是军事领域包括军事现象、军事方法和军事理论在内的和谐系统的科学,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这种联系又必然有情感与意志作为中介。中介是架通此岸与彼岸的桥梁,是联结彼此的纽带。审美作为科学创造和艺术创造的中介和纽带,表明了军事科学审美与文学艺术审美之间内在的联系,也促使了二者的互动、互补、互促和共同创造。这就是说,向来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科学领域,其实也充满了如同艺术一般的情趣,人们完全可以诗意地从事科学活动,并在诗意般的活动中诗意地进行科学创造。

有必要指出的是,军事科学审美创造所言的创造,必定是体现着创新意识的,它与“生产”、“制造”有本质的区别。确切地说,军事科学审美创造的真正意蕴是造就出相对于整个军事领域来说根本不曾有过的东西,而且这种崭新的东西,无论是内容或形式,在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演变之后,将潜移默化地成为军事领域更高级文明中的构成因素。

参考文献:

[1]张建徽.大学美育·军事科学美学基本原理[M].蚌埠:蚌埠坦克学院,2000.

[2]张建徽.《孙子兵法》与现代局部战争[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

[3]张建徽.军事科学美学基本原理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02,2,(183):189-192.

作者:张建徽

科学美感理论分析论文 篇3:

就『图纹石的科学美』与雷敬敷先生商榷

雷敬敷先生在《长江石文化》(包括《长江石文化·中国图纹石》,下同)杂志2013年第2期至2014年第3期上,连续发表了长篇论文《图纹石科学美的解析》(以下简称“《解析》”),读后,对于雷敬敷先生的主要观点不敢苟同,兹将本人的见解和盘托出,与雷敬敷先生商榷,并就教于赏石理论界的同道和专家。

关于奇石的所谓“科学美”,以前在赏石报刊的文章里偶有读过,这种文章不是故作深奥,就是语焉不详,更多的是一些试图“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之作,读后总是一头雾水。雷敬敷先生这篇文章不同,洋洋数万言,条分缕析,什么是科学美、什么是图纹石的科学美、美在什么地方,大多说得十分清楚,读后明白——之所以在大多数人看不出科学美的地方,在雷敬敷先生眼里却到处都是“科学美”,原来是因为雷敬敷先生在此专题的研究中犯了三个错误所造成的结果。

第一个错误,错将自然美当作科学美

什么是自然美?什么是科学美?自然界所有的一切——大到宇宙、天体,小到物质的微观世界,其所呈现的美都属自然美。

什么是科学美呢?所谓科学美,是美学界最近二三十年才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或曰才出现的一种学术观念,在经典的哲学、美學著作中几乎无法找到相关论述,在我国现当代著名美学家的著作中也找不到。既然如此,我们只好求助于工具书了。《辞海》(1999年版)是这样解释的:科学美是“科学理论体系形式上与内容上的完整和谐所显示的美。包括科学理论简练、对称、有序的形式美,其内容自然和谐的美;科学理论、公式,科学创造的物质产品所表现出的人的高度的智慧美;科学家求真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美等。这些都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都有审美价值,故形成科学美。”

笔者认为,对于这个释义,我们需要仔细、认真领会的是这样一个要点:科学美的本义,指的是科学理论体系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完整、和谐所显示的美。它包含了如下三种美:一是科学理论的形式美与内涵美;二是科学理论、公式、科学产品所表现出的人的智慧美;三是人在科学探索、科学创造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美。

以上的第一种和第二种美,都是科学家在科学探索研究之后创造出来的美,所以叫做科学美。我国当代美学家陈望衡将其归属于人工美(陈望衡《当代美学原理》第八章第四节,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所谓人工美,就是相对于自然美的一大类型的美。在当今许多有关科学美的研究文章中,经常被引用来说明科学美的存在的几个例子,就都属于人工美,而非自然美。这几个例子有:1.古希腊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被誉为“科学史上的艺术品”;少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和罗素都曾将它作为神奇的艺术品来阅读欣赏(转引自陈祥明《论科学美及其美感》,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本段引自网络)。2.爱因斯坦曾称赞玻尔兹曼所提出的原子中的电子壳层模型及其定律是“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被不少科学家誉为物理学中最美的一个理论,玻恩说它“像一个被人远远观赏的艺术作品”。4.玻尔兹曼曾经把麦克斯韦关于气体动力学的论文当作神奇壮美的交响乐来欣赏。以上四例,都属于人工美,而非自然美。而将科学领域里的人工美归属于科学美,是正确无误的。

《解析》在它的第一篇“观赏石科学美概述”(《长江石文化》2013年第2期)的第一节“科学美理论的产生”中,引用了法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彭加勒的一段话:“科学家研究自然,并非因为它有用处,他研究它,是因为喜欢它;他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它是美的。”对于彭加勒这段话说法之偏颇,我们姑且不论,我要请雷敬敷先生注意的是,这段话中的“它”指的是什么?只要能听懂汉语的人就都知道,这个“它”指的是自然,不是科学。所以说,彭加勒这段话,只能说明科学家的研究对象(自然)存在自然美,不能说明科学家的研究对象(自然)存在科学美。

我的意思,不是要否定科学美的存在,而是要强调,彭加勒这段话,可以用来证明观赏石中存在自然美,却不能够支持雷敬敷先生关于观赏石中存在科学美的论点。而在《解析》中,就有错将自然美解析成为科学美的章节,下文再述。

至于上述释义中的第三种美,即人在科学探索、科学创造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美,我们一般将其归为人的心灵美;而因为这种心灵美是在科学领域当中表现出来的,所以也可以归属于科学美。对此,下文再述。

第二个错误,错将科学性当作科学美

所谓科学性,是说事物隐含一定的科学道理或科学信息。世界万物无不具有科学性;不具有科学性的物是不存在的。但是,科学性不等于科学美。雷敬敷先生可能忽略了,从科学性到科学美,还隔着两道栅栏呢!第一道栅栏,科学性不等于科学;第二道栅栏,科学不等于科学美。

先说第一道栅栏,为什么说科学性不等于科学?

我们常说“科学无处不在”,其实,这句话的严谨说法应该是“具有科学性的东西无处不在”。自然界中,大到宇宙、天体,小到一蚁一虫和物质的微观世界,无不隐含着科学道理和科学信息。但是,隐含科学道理、科学信息的事物本身不等于科学。科学是什么?科学不是物质,不是客观世界的任何物体,而是一个知识体系,是运用一定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庞大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是人构建的,没有人的参与,客观世界的一切物、一切现象,都只是客观存在,不是科学。科学之所以为科学,跟美之所以为美,道理十分相似。我们常说“美无处不在”,但是,不要忘记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在人的审美视线之下。离开人的审美视线,“美”就不成其为美。科学正是这样:虽说一滴水隐含着无穷的深奥的科学道理,或曰隐含着无数的科学信息,但一滴水不是科学,汪洋大海也不是科学;科学家对一滴水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得出了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然后加以总结、表达出来,成为一种知识,这才属于科学。提起宇宙、天体、物质的微观世界这些领域,人们最容易误认为,这些都是科学。其实不然,这些领域,不过都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一部分而已,虽然隐含着无穷的深奥的科学道理和信息,但是,没有人去探索研究,这些也都只是客观存在,不是科学;只有当人们探索它、研究它,得出了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并总结、表达出来,成为人类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才成为科学。

再说第二道栅栏,为什么说科学不等于科学美?

科学是一个分类精细的庞大的知识体系,在这个庞大的体系里面,并非所有的一切都是美的,只有那些符合人的审美需求的东西才是美的,才可以称作科学美。正如我国学者张宏粱所说:“科学美是科学中某些方面的美,许多非常抽象的理性思考、非常复杂的机械图纸、严谨进行的推导过程和实验程序等,也不能硬和美扯在一起”(张宏粱《关于“科学美”的界定》,原载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本段摘自网络)。科学美首先表现为科学理论及其公式的和谐、对称、简练的形式美。科学家经过探索研究得出了科学理论,当他把自己无形的思想,转化为有形的文字或有声的语言表述出来,如果是啰哩啰唆不简练,或者诘屈聱牙不流畅,或者艰辛晦涩不易懂,这样的表述就都不是美的,当然谈不上什么科学美了。科学家对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要做到美,不但需要机智,需要技巧,有时候还需要幽默。如爱因斯坦曾就什么是相对论的问题给一群年轻人打了一个比方:“当你和一个美丽的姑娘坐在火炉边时,一个小时过去了,而你觉得好像只过了5分钟;但是,当你一个人孤单单地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时,虽然只过了5分钟,可你却觉得好像已经过了一小时——这就是相對论。”这样幽默的阐释,把抽象的科学理论变得非常通俗易懂。这就是科学美。

明白了科学性与科学美之不同,现在可以来分析,《解析》中关于图纹石“科学美”的解析是否站得住脚。

《解析》连载《(一)观赏石科学美概论》、《(二)图纹石形质色纹科学美解析》、《(三)图纹化石科学美解析》、《(四)图纹矿晶科学美解析》、《(五)图纹玉科学美解析》共五篇,数万字,如果逐篇加以分析,那将不但是一个非常枯燥乏味的过程,而且会浪费读者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其实,《解析》从第二篇到第五篇,其错误的表现都是一样的,只要分析其中一篇,其它三篇,读者就可以自行看出其中相同的错误了。

现在对《解析》《(二)图纹石形质色纹的科学美》(《长江石文化》2013年第3期56~58页)进行分析。这一篇共分五节。

第一节,小标题为“图纹石形态的科学美”。在第1小节“体量的科学美”中,雷敬敷先生解析:“卵石体量的大小与原岩的抗冲蚀能力强弱和崩裂时的石块体量有关,也与崩塌后水的冲刷程度的高低有关。所以,卵石类图纹石以抗冲蚀能力较强的变质岩和岩浆岩为主,冲刷程度较低的上游河段的卵石体量较大。”——笔者评:这段解析十分正确,但是,这不过是一般常识,给它“提升”一下,也只能说是科学道理,或曰科学性,而非什么科学美。或许雷敬敷先生也知道这些算不上什么科学美,接着他写道:“体量大小的科学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体量愈大,图纹石的画面形成的概率愈低,就愈能以‘奇’显美。二是体量小的,通常是冲蚀后留下的较耐侵蚀的部份,质地好的就要多一些,如果图纹也好,便是常说的小精品了。”——笔者评:这段解析也一样,说高了是属于科学性,和科学美根本沾不上边。

在该节的第2小节“外形的科学美”中,雷敬敷先生解析:“卵石类的图纹石的外形受限于原岩本身的组成、结构、构造的岩性和崩裂后的石块在外力作用下的流水冲刷和侵蚀等外力的作用。岩性均匀的石块在水流的冲蚀过程中通常形成卵球状,所以卵石类图纹石的形以磨圆度为指标,一般冲刷强度愈大,时间愈长,搬运距离愈远者磨圆度愈好。磨圆度的科学美表现为图纹石的成熟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图纹的画面是否有平顺、端庄、圆润的审美效果。”——笔者评:与上相同,这些只是一般常识,部份内容可以归属于科学性,而非什么“科学美”。雷敬敷先生接着解析:“在岩性不均匀的情况下,磨圆度会受到影响。如果原岩是硅质与石灰质的混合体,则石形就会因石灰质成份被溶蚀而形成凹凸状。”——笔者评:这些也都属于岩石的科学道理或曰科学性,而非图纹石的“科学美”。

在该节的第3小节“石肤的科学美”中,雷敬敷先生解析:“卵石类图纹石,在水的综合作用下往往会在石肤表面形成水镀的哑光层——自然包浆和犹如皮肤毛孔状的小凹点和指甲痕,这些都是图纹石在自然历史进程中科学美的凭证,俗称‘有皮’或‘皮好’……”——笔者评:卵石之“有皮”,即包浆和指甲痕等现象,只能说是水镀或曰水中风化的结果,玩石人视之为美,也只能说是一种自然美,不是什么科学美。卵石之“有皮”,的确隐含着许多科学道理,亦即一般卵石的科学性,而非图纹石的“科学美”。

第二节,小标题为“图纹石质地的科学美”,分两小节。第1小节讲的是岩石硬度的一般科学知识,第2小节讲的是岩石的细度、润度与岩石的硬度和结构的关系,连行文也没有牵涉到图纹石。总之,这一节讲的是岩石质地方面的科学性,不是图纹石的“科学美”。

第三节,小标题为“图纹石色彩的科学美”,分三小节。第1小节讲的是一般的色光原理;第2小节先讲一般物质的致色原理,接着联系到纹理石的致色原理;第3小节讲岩石的原生色和次生色的不同生成原理和色彩表现特点。本节三小节讲的都是科学常识,涉及了纹理石色彩方面的科学性,不是图纹石的“科学美”。

第四节,小标题为“图纹石纹理的科学美”,分两小节。第1小节分4个小小节,看小标题是要讲图纹石“原生纹理的科学美”,其实讲的是纹理石四种原生纹理的形成肌理和年代,属于纹理石的科学性,不是图纹石的“科学美”。第2小节分3个小小节,从小标题看是要讲图纹石“次生纹理的科学美”,其实讲的是纹理石次生纹理的形成机理,属于纹理石的科学性,不是图纹石的“科学美”。

第五节,小标题为“图纹石形质色纹综合科学美的解析”,作者开首说明,本节是“以张家志先生对三枚图纹石的石种、岩性、图纹成因等方面的科学美的解析为例,来体悟这图纹石形成形质色纹的综合的科学美。”接着文章分三小节,每一小节分别对一枚图纹石罗列出其石种、岩性、硬度、产地、原岩时代、图纹成因等六项科学信息,然后对该枚图纹石作出了一个简明的综合评价。我们从行文读懂了雷敬敷先生的意思,三枚图纹石的“科学美”,分别就在这三个综合评价中指明出来了。看看这三个综合评价,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白,雷敬敷先生所说的“科学美”,到底指的何物:

对第一枚图纹石的综合评价:“观赏价值与科学价值兼备”—— 笔者评:这个评价最为直观,雷敬敷先生是把科学价值跟科学美等同起来了。

对第二枚图纹石的综合评价:“此石凝聚着两次火山喷发的缩影,实属不易”——笔者评:仍然是把科学价值等同于科学美。

对第三枚图纹石的综合评价:“石形、石肤、包浆及石纹、石色一应上乘,演绎出非同寻常的赏石灵性,下凹状的飞天人物将科学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笔者评:所谓“石形、石肤、包浆及石纹、石色一应上乘”,这无疑是石头的自然美。可见雷敬敷先生在这里是把自然美当作科学美了;至于“下凹状的飞天人物”(纹理),如果说它承载着某些科学信息,具有科学价值,一点也不错;而说它淋漓尽致表现出了科学美,说明雷敬敷先生分明又是把科学价值(科学性)当作科学美了。

第三个错误,错将纹理石等同于图纹石

不知道读者是否注意到,在上文關于《解析》如何把科学性和自然美误作科学美的分析中,每到一个小结,笔者总是说“这是纹理石的科学性(或自然美),不是图纹石的科学美”,此语之中都包含一个意思:图纹石与纹理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什么是图纹石?图纹石与纹理石有什么不同?图纹石包括三种情况的纹理石:一是纹理能够构成画面的纹理石,也称画面石;二是纹理能够构成文字的纹理石,也称文字石;三是纹理虽不能构成画面或文字,但具有一定的美感或韵味、可供观赏的纹理石,也称抽象纹理石。可见,图纹石是指那些具有观赏价值的纹理石(属于奇石)。不具有观赏价值的纹理石(属于普石),目前尚无公认的名称,这给我们在研究问题时候的表述留下困难,我们只能这样来认识两者的关系:图纹石都是纹理石,纹理石却不一定是图纹石。从逻辑学角度看,“纹理石”是个属概念,“图纹石”是个种概念。“图纹石”的内涵大,外延小;“纹理石”的内涵小,外延大。内涵指的就是特性。所以必然:图纹石(奇石)有的特性是与纹理石(普石)共有的,例如天然性、科学性;有的特性就不是纹理石(普石)所具有,而是图纹石(奇石)所独有的,例如观赏性、艺术性。所以,研究图纹石,如果把科学性当作图纹石的特性来认识,就把图纹石(奇石)混同于纹理石(普石)了。雷敬敷先生在这个课题的研究中,几乎自始至终都犯了这个逻辑错误。仅举一例:《解析》《(二)图纹石形质色纹的科学美》全文分五节,每节又分若干小节,分别详细地解析图纹石的形态、质地、色彩、纹理都有哪些“科学美”,形质色纹综合起来又有哪些“科学美”。前文已述,雷敬敷先生所谓的“科学美”,其实只是科学性。而现在我们又发现,雷敬敷先生所谓的图纹石“科学美”,其实在一般的纹理石(普石)乃至一般的岩石(外延更广的普石)上也都具有。那么,这种所谓的“科学美”,对于我们赏石究竟有何意义呢?如果我们赏石就是要欣赏这种“科学美”,那么何必图纹石(奇石),随便捡来一块纹理石(普石)甚至随便捡来一块石头,不也同样具有“科学美”吗?可见,那种煞有介事谈论什么奇石“科学美”的文章是多么可笑!

也有正确的部分

当然,这篇长达数万字、论说图纹石“科学美”的长篇论文,所述的也非全无科学美在。

例如在《(一)观赏石科学美概述》的第二节“科学美的美感特征”中讲到高速列车的流线型的外观形象的美,就的确属于科学美。因为高速列车是一种科技产品,它的外观形象美属于人工美;而它这种附着于其功用性的人工美,体现了科学技术人员的才智,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所以是一种科学美。

又如在《(五)图纹玉的科学美》第三节“图纹玉内蕴的科学美”中,讲到近年来全国各地石友在搜寻新的玉种时表现出来的探索、求真的精神,就不仅是一种行为美,而且是一种科学美了。因为这种行为是在科学领域的探索、求真行为,例如张家志教授的孜孜探求和缜密论证,例如莫雨冀先生的艰苦求索和卓越贡献等等,他们这种行为之美,都属于科学美。不过,雷敬敷先生将这种科学美归为“图纹玉内蕴的科学美”,我认为并不恰当。因为这种表现在人身上的科学美,虽与图纹玉的搜求、探索密切相关,但它并不蕴含于图纹玉之内,而是出现在图纹玉之外,表现于科学领域之中。

总结

本文指出并分析了雷敬敷先生在“图纹石科学美”研究课题中所犯的三个错误:一是错将自然美当作科学美;二是错将科学性当作科学美;三是错将纹理石(普石)当作图纹石(奇石)。其中第一个错误出现次数不多,不是主要错误;第二个错误贯串于全文四类图纹石的解析之中,是最主要的一个错误,《解析》全文的意旨,都是在这个错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于第三个错误的分析,虽在我这篇文章里用墨不多,但这个错误却也同样贯串于《解析》的始终,是《解析》立论的一支隐蔽的顶梁柱,抽掉这根顶梁柱,就连“图纹石科学性”的“楼阁”都无可支撑了,何况“图纹石科学美”呢!

作者:谢礼波

上一篇:教师师德问题分析论文下一篇:体育教师人际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