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目标模式制度论文

2022-04-18

摘要:逐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统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统计体制的改革必须顺应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统计事业才能发展,才会富有生命力。本文就现行统计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新时代统计改革目标模式提出一些设想。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统计目标模式制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统计目标模式制度论文 篇1:

浅析我国统计制度的创新

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统计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强我国统计制度创新的措施。

关键词:统计制度;创新

一、我国统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统计体制存在缺陷

现行统计体制,管理编制与管人、待遇脱节;法规检查与处理脱节;权力与义务脱节。虽有统计法规,但对违法人员查处不力,往往查了难处理。统计数据也完全是随着某些企业领导的意志为转移的,加上企业领导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企业统计工作中的问题就更多了。

(二)与国际趋同性不强

我国加入WTO对企业统计制度的要求也与以前有很大的差别,虽然我们正在逐步地向国际统计标准靠拢,但差距仍很大,另外,目前还有许多分类标准尚未引进来,这些造成我国企业统计数据在国际上不可比,从而影响我国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开拓。

(三)统计月报报表指标设置太多,上报时间过于仓促

会计报表往往还没有报出,统计就要上报。另外,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与统计部门要求上报报表的时间不一致,给统计报表的报送渠道带来负面影响。

(四)统计报表制度与企业经营方向多元化的变化不相适应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相当一部分企业逐步摆脱了按政府制定单一行业计划确定经营目标的计划经济模式,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的要求,组建跨行业、跨地区、跨国运作的企业集团,从事多种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目前我国统计制度规定的分专业实施以主营业务为主的统计“一套表”制度已不能适应企业经营方向多元化需要的。

(五)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能力弱,不适应目前企业统计工作手段

在计算机的使用上,一般只是利用上级部门下发的现成软件来完成数据汇总、计算和报表生成任务,对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能力则显得严重不足。

(六)统计人员配置与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企业统计队伍的素质、工作能力与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存在明显反差。目前不少企业统计人员配置是按照统计报表任务要求进行,缺乏中高级统计人才,并且继续教育的力度不够和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严重影响统计队伍的稳定和提高。

二、加强我国统计制度创新的措施

(一)转变企业的统计理念

企业统计指标体系扩展以后,要求统计人员转变对统计的理念认识。目前部分企业开始把企业统计部门改变为信息管理部门或信息资源部门,即统计理念转变的结果。统计是信息,而信息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很重要的一种资源,它与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环境资源等企业发展资源同等重要,只有把统计提升到信息资源的高度,企业统计工作才会有所作为。

(二)明确企业统计的主要职能,加速企业统计信息处理自动化建设步伐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的统计职能主要是准确及时地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这是由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性质决定的。因为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生产、经营商品的全部权力,有自身独立的利益,能自觉地面向市场,自主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政府统计部门也应改变只向企业索取资料,而不为企业提供服务的状况,既要依法要求企业统计部门提供统计资料,又要借助于计算机的各项功能,通过对企业统计资料的分析以政策信号的方式准确及时地向企业提供服务,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功能。

(三)尽快建立完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统计指标体系

首先,要改革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统计指标体系的“龙头”,对统计指标体系改革具有统帅作用。其次,减少不必要的统计指标,各种数据一律紧跟市场。统计部门要立足市场、社会,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制度,建立完备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统计指标体系,能够尽可能地满足社会、企业和个人需要,尽量发挥统计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

(四)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处罚力度,对企业统计坚持依法监管

统计执法是振兴统计的必由之路,是企业统计工作的突破口。政府统计主管部门要结合四五普法,加强依法统计的监管力度,深入宣传企业统计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企业法人和统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使企业统计人员中真正树立起按时上报企业统计报表意识。对那些屡次迟报、拒报以及在企业统计中弄虚作假的单位或个人,要拿起法律武器,充分运用企业统计法赋予的权力,及时启动法律程序,加大处罚力度,坚决杜绝企业统计违法案件的发生。

(五)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责任

不论何种行业的大中型企业,都应设立综合统计机构。如果企业从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目的出发,不设独立的统计机构,那么也应在其他机构中设立综合统计岗位,明确其职能,并使其保持相对独立性。综合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岗位应具有以下职能:设计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需要,考虑企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把政府统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同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明确各部门的统计责任。

(六)进一步完善统计法规,进行体制改革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增加反映市场经济运行情况的指标,如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发展状况、企业销售情况、企业资金的保值和增值、投入产出、经济结构、收入分配、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经济效益、环保等,取消那些过时的统计指标,以减轻企业统计的负担。

参考文献:

1、徐昕.浅议统计体制和统计制度的目标模式[J].山西财税,2006(8).

2、黄志杰.改革企业统计制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J].隧道建设,2006(1).

3、康建东.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10).

4、梁向群.企业统计工作存在问题和对策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6).

(作者单位:河北省清河县农村经济调查队)

作者:冯铁军

统计目标模式制度论文 篇2:

关于统计机制改革和创新的思考

摘要: 逐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统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统计体制的改革必须顺应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统计事业才能发展,才会富有生命力。本文就现行统计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新时代统计改革目标模式提出一些设想。

关键词: 统计机制统计制度改革目标模式

一、现行统计体制及统计制度的“不适应性”

1.“条条”统计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体制管理变化的要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经营机制是政府直接经营,并统负盈亏的集权式的;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经营机制是自主型的。一方面,行使政府职能的经济管理部门已经或正在改制改组为以资产为纽带的集团公司,其职能已由过去的政府职能转变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法人,根据政企分开的原则,已不再行使政府赋予的综合统计管理职能。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客观要求和企业改制后大量无主管、民营企业的涌现,政府宏观调控部门的管理体制也发生着变革,“条条”统计管理体制是不适应经济体制管理变化要求的。

2.分专业实施的统计报表制度不适应企业经营方向多元化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不适应经济组织形式多元化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相当一部分企业逐步摆脱了按政府制订的单一行业计划确定经营目标的计划经济模式,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的要求,从事多种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许多企业很难用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来确定其行业性质,企业中类似“系统集成”的多行业的经营成果也很难进行严格的行业核算。企业融资渠道的不断拓宽,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带来了企业经营组织形式的多元化。目前我国统计制度规定的分专业实施以主营业务为主的统计“一套表”制度是不能适应企业经营方向多元化需要的。

3.传统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不适应统计调查任务日益加重的发展趋势,更难以保证统计数据质量。

传统的统计调查方法是以全面调查为主,非全面调查为辅,统计数据上报方式以统计报表为主,其他方式为辅。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和社会各界信息需求量的增加,各级统计力量与统计任务的矛盾越发突出,虽然近年来统计网络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全国各地区的统计调查方法改革虽然迈出较大步伐,但由于非全面调查方法相对单一,受单一的调查方法技术性影响,基层统计力量仍然难以适应,统计数据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4.政府与部门的模糊分工和重复统计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政府统计数据的权威。

首先,对不经政府统计部门审批的跨系统的部门统计项目的违法行为没有行政处罚手段,使基层单位的统计人员负担过重,《统计法》形成了“软法”形象;其次,由此产生的统计标准不一、统计范围不明的状况屡见不鲜,使统计调查市场处于混乱状态;再次,数出多门的状况破坏了政府统计的权威,使统计用户无所适从;最后,部门利益分割,统计信息封锁,信息不能共享,重复项目调查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二、对现行统计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几点思考

现行统计体制需要改革,统计体制必须适应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才能具有活力,才能较好地反映客观实际,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才能更好地实现统计的服务、咨询、监督职能。

1.“单轨制”的实施。

当今发达国家的统计管理体制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政府统计部门负责如人口、资源等一些基本国情的统计,而经济发展情况特别是一些行业经营状况的统计往往由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如美国、日本等;二是主要国情国力、经济及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均由政府统计部门负责,其机构健全人员充足,其他部门基本不搞统计,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等。我国目前的状况是介于二者之间,有些政府统计部门在做的事情,业务主管部门也在做,数据既不完整又交叉重复,基层负担沉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需要对经济及社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应没有部门利益的统计部门提供客观、公正、全面的统计信息,应采取后者的方式。否则,统计数据有可能成为某些部门反映政绩的工具,统计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数据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实际上,随着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些业务主管部门的职能正在弱化,很多下属企业划归地方管理,也难以再行使统计职能。

2.“一套表”制度的有效性。

以基本单位调查报表为基础,在反映企业各类属性指标的基础上,增加相当数量的经济指标、从业人员及劳动报酬指标、能源实物量消耗指标、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指标、固定资产投资指标等,完善政府统计部门的一套表。首先,对现行的行业报表制度再进行细分,将服务业统计制度适当分解,并反映新兴行业、文化产业、知识经济的特点;其次,对不同行业的企业按规模区别对待,将一定规模以下企业的表式适当简化形成简表,有些行业甚至可设计一张表;再次,减少过时指标,不断增加反映企业发展变化如重组转制、多种经营、高新技术程度的指标;最后,将政府统计部门对基本单位进行的其他调查统统纳入一套表制度,必要时可增设新的指标群,限定部分企业填报。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将政府统计制度与部门统计制度合并。第一步,取消一些业务主管部门跨系统甚至跨行业的行业统计职能,将其统计报表纳入国家统计部门的基层表制度。第二步,将各业务主管部门系统内的报表与政府统计部门的报表合并成名副其实的一套表。以一套表制度为基础,设计制定不同行业企业的统计台账,使其既能与制度表式、指标相衔接,提高数据质量,又能满足企业自身管理需要,成为提高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

3.“目录抽样法”的有利性。

建立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目录抽样法为主体的调查方法体系。通过普查,取得全面、详细的国情国力资料;通过目录抽样方法,取得日常的主要的或监控性的统计数据。首先,要完善健全周期性普查制度,主要有三点:突出基本单位普查的地位,使其发挥龙头作用;完善第三产业普查的内容,既要反映总的规模速度,更要反映结构和不同行业的特点;建立建筑业普查制度,填补空白,使国家普查制度覆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统计数据能够配套使用。其次,要大力推行目录抽样方法,有三点:确定合理的规模界限,确保规模以上的企业能覆盖经济总量的绝大部分,反映经济发展趋势;确保规模以下企业占企业数的多数,减轻企业和基层统计部门负担;对规模以上企业建立超级汇总制度,政府统计部门掌握对主要数据的控制力,并可进行各种加工分析;在完善目前的小型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工业等专业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将抽样范围逐步向其他领域拓展延伸。此外,要在多种调查方法综合运用方面力争有所突破,弥补抽样调查的不足。

4.“计算机网络化”的先进性。

政府统计部门之间实现统计信息的网上传输(包括上报与反馈)。21世纪初,国家统计信息工程“九五”规划将告完成。在此基础上,要继续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国家、省(市、自治区)、地市、县四级政府统计机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有效连接;建成完整配套的数据库系统,并使之充分发挥作用。通过系统建设,各级统计站点不仅能根据自身需要对统计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处理,而且能使信息沿现代化网络系统快速传递,既可以及时满足上一级统计部门的工作需要,又可以向下一级统计部门反馈综合信息,并可以进行横向资料交换,还可以在网上发布公众需要的统计信息。要借助网络系统强化基本单位名录库的更新维护工作,力争实现即时的更新与维护,使其成为统一的动态的活库,能在统计管理和统计服务中充分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能实现上述改革目标模式,就能建立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统计制度方法体系,并以相对稳定的状态及时反映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当然,就当前来看,向明确方法制度改革的方向迈进尚存在诸多障碍,一时间难以从根本上改变。

但我们应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统一看法,达成共识,抓住机遇,尽最大努力巩固统计队伍,明确统计工作的地位,适时地分阶段地推出一些能为多数人接受的改革措施,使我们的统计方法制度一步步地接近理想的目标模式。

参考文献:

[1]石亚军,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专项问卷调查数据统计[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2]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研究[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谢衷洁.应用概率统计研究实例选讲[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傅胜 杨本章

统计目标模式制度论文 篇3:

20世纪美国教育评估理论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教育质量滑坡的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担忧。借鉴美国教育评估的经验,对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估制度,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收集和整理了美国教育评估理论领域涌现出的主要流派,希望对促进和完善我国教育评估体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美国 教育评估 理论综述

20世纪60年代以来问世的评估模式多达40余种,相继出现了CIPP模式、目标游离评估模式、对手模式、诊断性模式、形成性与总结性模式。这些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发展和充实了泰勒的行为目标模式。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新的模式更加关注评估者和被评估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思想认识、情感态度上的共鸣,重视被评者的意见和要求,使评估结果为他们所接受。

一、行为目标模式

行为目标模式是由美国当代著名的课程理论家和评价专家拉尔夫·泰勒(W. R. Tyler)提出的,它是形成西方教育评估的“始祖模式”,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包括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这四个主要方面,其核心的部分是目标制定。行为目标模式与心理中行为学派有重要联系,它把教学方案、计划的目标用学生的特殊成就来表示,并把这一行为目标当作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估的主要依据。根据这一模式,教学评估就是判断实际活动达到目标的程度。预定的目标决定了教学活动,同时也规定了评估就是找出实际活动偏离目标的程度,从而通过信息的反馈,促进实际工作能够尽可能地逼近目标。行为目标是一个与系统分析法最为接近的理论,由于它结构紧凑,因而在过去很长时间内在教学评估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行为目标模式强调了预期的课程目标,而相对忽视课程实施的前提和过程,以及其他许多与课程预期目标无直接关联的因素;行为目标模式强调了评价工具和手段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而相对缺乏对课程目标价值判断合理性的关注,往往将诸如创造性、自主性、好奇性等一些不易测量却有价值的方面排斥在课程目标之外;行为目标模式只注重目标的统一性、结果的重要性,而忽视了过程的差异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行为目标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着相当的局限性。

二、CIPP模式

CIPP模式是1966年由美国教育评价学家斯塔夫尔比姆(L. D. Stufflebeam)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CIPP模式也称决策类型模式,它将评估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背景(Context)、输入(Input)、过程(Process)和结果(Product)。每个阶段都要提供有关信息,反映一组决策。背景评估的目标是说明工作背景,找出决策者最关心的问题和基本要求:输入评估是论证和评定完全预定结果的各种被择方法:过程评估的目标是通报方案的实施,检查计划的进程,并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和改善;结果评估是将输出信息与目标相比较,最后导致一系列的决策。每一阶段的结果要与所提出的目标进行比较,并将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的差异向决策者汇报。

CIPP模式突破了泰勒框架,把教育评估从范围、内容及程序上加以拓宽,在许多地方有了新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目标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受到了充分的重视,泰勒模式的缺陷在这里得到了克服。当然,在CIPP模式中,目标仍然是一个重要概念,因此,可以说,CIPP模式并非与行为目标模式完全对立,它们之间有着若干共同之处,美国评估学者豪斯(E.R-House)就曾经指出,重视定量目标是它们共同的特征。甚至人们可以把行为目标模式看作是CIPP的特例: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与输入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CIPP评估就转化为泰勒的行为目标。

三、目标游离(Goal-free)模式

1967年,斯克里文(Michael Scriven)在对泰勒模式的反省中,提出了一种具有较大客观性的“目标游离模式”。他认为,实际进行的教学活动除了收到预期效应外,还会产生各种“非预期效应”,或者叫“负效应”。这种非预期效应的影响有时是很大的。他进一步认为,根据预定教学目标进行评估,往往只注意目标规定的预期效果,非预期效果很难得到反映。因此,为了降低评估活动中方案、计划制定者主观意图的影响,不能把方案制定者的预定的活动目的告诉评估者,以利于评估者收集全部的关于方案的成果信息。

对斯克里文的目标游离评估,批评者认为它简单地以评估者的目标替代方案管理者、设计者的目标,评估者毕竟还应有判断赞成或不赞成的准则。支持者则认为,评估中的重要准则并非方案应当满足其目标的程度,而是方案能满足确实需要的程度;价值来自方案结果与受其影响的公众需要之间的一致性,而不是来自结果与目的之间的一致性。

目标游离模式是一种以需要为基础的评估模式,它不受预定活动目的影响,这一评估与泰勒模式、CIPP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做出评估结论的依据,准绳不是方案制订者预定的目标,而是活动参与者的意图。这就是它已从评估活动主要反映管理者、决策者的意愿转向反映“群众”的意愿,因而它具有更大的“民主性”。

四、对手(Adversary)模式

对手模式最初是由欧文斯(Owens)和沃尔夫(Wolf)提出来的,是为了揭示方案、计划正反两方面的长短得失,而采取法律过程评委会审议形式的一种评估模式。对手模式是为了揭示方案正反两方面长短得失,而采取准法律过程评委会审议形式的一种评估模式。对手模式十分重视听取教学方案和教学活动的争议意见,尤其是反对的意见,这对各方面的情况能得到充分的反映提供保证。对手评估采用了“斗争理论”,靠相互对立的评估者通过出示更好的、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或者用能导致优势的法律或辩论技术去努力争取。这个所谓的对手系统的主要优点是它的相互诘问过程。可以相信,这样的过程能使定量和定性的材料真实可靠。因此,一般地说,这一评估充分反映了各类人员“多元的”价值认识,是一种依靠人们直觉与经验的评估。

对手评估模式的特点是,使用大量的依赖于人证的事实相反的信息,从对被评估的教育活动具有积极和消极的正反两个方面都进行评估。此种评估首先要对一系列与被评估对象有关的人员和机构进行调查,搜集大量的资料,明确他们认为是比较重要的问题。然后将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归类,并按其重要程度排列,为下一步评估做好准备。接着,评估者将评估对象分成两个对手评估小组(一组赞同,一组反对),各自挖掘潜在的信息,为申辩自己的论点做准备。最后,两个对手评估小组在决策者面前各抒己见,进行激烈的辩论。对手评估过程能够激发决策者思考各种决策选择,明确各种选择的潜在结果,促使做出正确决策。这种模式十分重视听取关于教育方案和教育活动的争议意见,尤其是反对意见,为获得各方面的情况反映提供了保证,是有一定价值的。

五、诊断性模式

诊断性评估模式,一般是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所进行的预测性、测定性的评估。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掌握评估对象的基础和情况,为制定教育措施做准备,为因材施教做准备。“诊断”具有较广的含义,既包括辨别不足或问题及其原因所在,也包括识别各种优点和特殊才能禀赋。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诊断性评估,目的是为了对教学效果差的教师找出差的根本原因,设计一种补救性的教学方法,从而排除教学上的困难;同时对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根据他们的优点和特色设计更多、更好的教学方式,促进其更加很好地学习,完善提高。诊断性评估的关键和核心是不仅重视诊断症状,而且重视治疗和指导。

六、形成性与总结性模式

在《评价方法论》中,斯克里文(Michael Scriven)建议用“形成性(formative)”和“总结性(summative)”两个字眼来界说不同的评价作用,并且更重视评价的形成性作用。他认为,评价本身的目的,乃是成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不能简单的将评价作为教育活动或过程的最后环节,只强调其总结性作用。否则,评价的目的就会成为狭隘作用的牺牲品。他指出,形成性与总结性评估都可以用于检查诸如成果、过程、工作人员、学生等实体的价值。形成性评估也叫过程评估,就是在课程编制、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使用系统性评估。它是在计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各阶段进行的。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活动过程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及时修正,及时调节,及时强化。这种评估的结果,主要用于改进工作,不注重区分等级;总结性评估的含义与泰勒的目标达到模式基本相似。总结性评估是在某一项活动告一段落时,为了解其成果而进行的评估。主要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给教师教学状况鉴定,或者评定教学措施的有效性。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确认评估对象达到目标的程度。总结性评估一般在学期末进行,如期末考试、年终考核等等。

整个20世纪60年代及以后,是美国教育评估理论的繁荣发展时期,许多教育家、教育评估工作者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总结出许多经验,先后提出了40余种教育评估模式,除上述几种代表性的模式外,还有“行为专家鉴定模式”、“差异模式”、“应答模式”等等。

注:本文作者卢发周为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沈玉顺主编.现代教育评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2]许建钱,赵世诚,杜智敏,郑晓齐编译[M].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测量与评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3]李雁冰,钟启泉.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美]B.S.布卢姆等著.邱渊,王钢,夏孝川,洪邦裕,龚伟民,李亚玲译.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5]斯克里文.评价方法论[J].陈玉琨,赵永年.教育学文集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6]华南师大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现代管理学[M].湛江: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7]戴忠恒.教育统计测量与评价[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0.□

作者:卢发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