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企业信息化论文

2022-04-18

摘要:ERP是当今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热点,文章在分析了ERP的发展进程以及其思路、技术、产品等各方面特点之后,对比研究ERP与电力体系业务的吻合程度,结合电力企业自身实际状况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提出了ERP与EIP二者相结合的新思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发电企业信息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发电企业信息化论文 篇1:

发电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探讨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更好的保证供电稳定性、安全性及可靠性已成为电力企业工作重点,也是社会对电力企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发电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探索出了一条高效、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旨在提高发电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管理效率。

【关键词】计划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信息技术

在电力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实施厂网分离、竞价上网已成为当今电力企业工作的核心,也是形成政企分开、公平竞争电力市场的关键。尤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成熟的新时代背景下,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发展任务给电力企业带来发展新思路的同时,也赋予了电力企业发展新任务,以计划管理为核心、信息编制为基础、条件控制为策略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逐渐成为电力企业工作重点,也是电力工作者必须面临和研究的内容。

一、发电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发电企业作为电力生产的源头,其工作安全、高效、可靠至关重要,是实现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电能需求也越来越高,发电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这给发电企业带来发展新机遇的同时,也给其工作提出更加严峻的挑战。面对当今社会现状,我国发电企业信息化管理面临许多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缺乏管理理念

目前,我国看似大部分发电企业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是由于发电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科学、管理方法不严谨以及管理体制落后的影响,使得这些信息化管理工作并没有得到深入的开展,大多都流于形式,传统的发电企业管理模式仍然处于企业工作的主导地位。面对这种情况,发电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根本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许多的管理系统出现了老龄化现象。就现有的电力信息管理系统分析,它通常都将重点置放在业务开展阶段,仅仅是按照企业当前的管理方法和业务流程开展工作的,没有从根本上实现计算机管理,也就是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过去陈旧、落后的管理制度在发电企业日常经营和工作中仍占据主导地位,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电力管理模式并没有出现太大的转变。

2、信息化建设基础缺乏

在过去的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都将重点放在业务上面,加之本身对发电企业生产、管理等复杂工作缺乏系统认识,导致企业规划与管理策略设计存在问题,给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造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国内目前许多发电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都是通过不同信息系统相互沟通形成的,虽然这些子系统看似组合成为一个复杂、综合的管理体系,但他们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隔阂,很多需要沟通、交流、共享的信息受到限制,并没有被可靠的连接成为一体,造成了管理信息传递存在问题。

3、缺乏全局性观念

在过去的发电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中,由于工作人员对发电行业的全局规划、细节以及标准建设认识不够,使得整个系统操作难度大,系统管理体系单一。虽然许多发电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做了相应的改革,但是传统的系统庞大、复杂以及缺乏有效认识的问题还是很突出,在大多管理系统还存在追求重点、放弃细节的现象。

二、发电企业信息化管理要点

经过多年工作实践得出,一个合理、科学的电力信息化管理制度能有效的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及社会效益,并且实现企业风险规避、方便控制、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工作目的。基于这些要求,在当今发电企业工作中开展信息化管理可谓势在必行,具体的信息化管理工作要点如下。

1、实现标准化管理

在当前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全面结合管理学工作原理,利用已经提出的标准化管理策略和理念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但是对于发电企业而言,由于企业工作本身存在的特殊性,因此在管理中应该将企业所有的管理活动都纳入其中,如设备检查、设备运行监控、配件采购等,这些管理措施的开展之际关系到设备的使用耐久性与运行稳定性,因此我们必须要格局这些内容建立相应的管理路程,科学、细致的开展每一项业务,且让这些業务符合当今实际发展的要求。同时发电企业的管理工作本身是由若干个不同的子系统组成的,每一个子系统之间有存在差异,因此在管理中还要将这些环节进行分析和处理,从根本上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从而达到企业提高经营效益的目的。

2、采用ERP管理模式

ERP管理是当今企业管理工作中常见内容,它也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关键。发电企业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特殊行业,在其工作中开展ERP管理效果突出,作用明显,它的管理模式是从生产过程中的物资、人力管理的基础上,引入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业务管理等新内容,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综合、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流程,让整个管理工作得到系统、科学的落实。尤其是对火力发电厂管理工作而言,这种管理方法的应用有效规范了发电厂燃料系统、发电系统、供电系统等多个不同内容的管理流程,让整个发电厂工作效率得到有效保证。细节决定成败,只要我们在发电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做好各方管理内容,从规范化、信息化和科学化的要求着手,将每一个管理内容都落到使出,那么我们坚信发电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作用必然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彰显,我国发电事业也必然会更好、更稳定的前进。

三、结束语

随着国家电力公司的体制改革的深入,火力发电企业己面临着打破垄断走向竞争的格局,信息化管理就是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流程(包括人员)进行全方位改造,重新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信息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技术应用和革新,而是更高层次上的全新管理革命。

参考文献

[1]黄健.集成信息系统在抽水蓄能电站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周宏韬.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质量信息管理水平——浅述奥克斯集团质量信息管理的信息化方式[A].第二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

[3]邵家玉,张国华,戴施华.电厂信息系统集成问题研究[A].江苏省自动化学会七届四次理事会暨2004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4.

作者:黄晟璋

发电企业信息化论文 篇2:

ERP和EIP在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结合应用

摘要:ERP是当今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热点,文章在分析了ERP的发展进程以及其思路、技术、产品等各方面特点之后,对比研究ERP与电力体系业务的吻合程度,结合电力企业自身实际状况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提出了ERP与EIP二者相结合的新思路。

关键词:ERP;EIP;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的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己经走过了40年的历史进程。1998年,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进入国内,在实施了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发现ERP并不能改变信息化建设的困境。究竟何种信息处理系统才能真正推进发电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电力企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1ERP的概念及特点

一般来说,ERP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5个阶段。

1.1订货点法

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还没有出现,企业为了应对库存控制的问题设计了订货点法,即类似于电厂燃料的库存警戒线,针对需求量的大小,合理安排库存的形式和数量。

1.2基础MRP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系统出现,初期的物资需求计划(MaterialRequirementPlanning,MRP)随之产生,其主要工作方法是:依据最终产品的主生产计划,导出所需物料的清单,再结合库存生产和订货周期来确定具体的时间。基础MRP的主要缺点是缺少对企业现有生产能力和采购条件的约束。

1.3闭环MRP

20世纪70年代,随着对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configuration management,SCM)认识的逐步加深,人们开始认为生产活动在反应市场需求以及合同订单之外,还要受生产能力条件的约束。为了应对库存、采购、销售、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的约束,闭环MRP开始发展。然而,闭环MRP仅仅考虑了物流的因素,忽略了与其密切相关的资金流的影响[1]。

1.4MRPII

20世纪80年代,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开始利用网络共享来进行协调作业,逐步发展成了MRPII。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以最优的角度出发,使财务、生产、人力、销售、工程、采购等有机结合成一体化系统。但是,MRPII对于外部资源的约束作用没有考虑周全。

1.5ERP

20世纪90年代,由于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企业开始充分认识到单纯依靠企业的内部资源是不够的,现代企业的竞争同时也是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考虑到如何有效管理和利用企业的外部资源时,ERP随之产生。

2ERP和EIP在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结合应用研究2.1注意区分ERP与EIP

虽然二者都是网络软件平台,极少有人对它们进行比较,但是,正确地选择和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严重影响着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方向。

2.1.1ERP与EIP的区别

ERP是一个专门的业务功能平台,依据开发商的经验,运用成熟的IT技术己经可以构建例如:物资采购、设备、库存、客户关系等原型模块,只要依照用户的需求进行修改和配置就可以成为专门的用户系统。其实用效果取决于ERP模块的大小差异,以及用户实际需求与软件之间的适应程度。而企业信息门户(EnterpriseIn formation Portal,EIP)是网站的一个跳跃,其关注点由信息内容的简单获取与发布转化为对信息团队的协同与利用,使得门户、企业、个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也更加强调个性化互动以及服务。

2.1.2基于ERP的EIP技术

基于ERP的EIP在形式上更类似于一个技术支持平台,通过提供稳定且成熟的Web、系统集成、决策分析、工具交流、知识管理等工作工具以及Portal,为企业用户构建一个与具体企业业务内容无关的基础平台和功能框架。同時,用户能够在平台上简便开发集成的基础应用模块。其本身的实施难度取决于系统有机集成的深浅程度,关键是如何选择应用模块的必要集成。

2.2ERP在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2.2.1明确实施目标

发电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明确企业项目的实施目标。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企业应该着重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以全面强化业务运营能力为目标,追求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最大化。首先,必须要提升面对电力用户的服务质量,努力增加用户的满意度,以人们的需求作为导向,明确生产计划与业务效率标准。其次,对传统的生产计划流程进行改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证运行的安全与稳定,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另外,坚持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效益驱动、逐步推广[2]。

2.2.2更新管理观念

ERP是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要想使其在企业中得到更好的实施,必须要结合实际,对管理结构进行改革,其中,首要的就是管理人员的观念更新。发电企业管理者应该根据市场发展状况,制定一套先进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实施,ERP能够使各个部门的职能核心得到有效更正,实现企业间的便捷信息共享。

2.2.3重视培训

要想成功实施ERP,必须要重视对员工的培训。ERP培训不仅仅是对系统的操作指导,更重要的是信息化建设的观念培养。对此,企业管理者应该制定健全的培训制度,使制度贯穿企业的各个阶层,从而分阶段、分人员、分管理层次、分内容地开展培训工作,使员工能够主动将系统与自己的本职工作相结合,以先进的管理理念,推动信息化管理的实现。

2.3构建EIP平台

一个完善的、全面的EIP平台,有利于企业各种复杂信息的整合,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2.3.1EIP平台总体规划

平台的建立应该依据发电企业的远期目标和原有业务体系,以业务为主导。在设计之前,必须梳理企业的工作和业务流程,明确不同业务之间的关联性,保证集成架构不会与原来的业务数据重合,流程不会发生冲突,统一控制各应用系统的运行[3]。

2.3.2建設数据库

构建数据库,可以对原业务系统的数据信息进行分层整合,确保各业务信息的准确性与一致性。同时,实现数据信息的有机集成,将人事、财务、档案管理、自动化办公、信息采集等工作系统的相应数据分层整合在数据库中。此外,还可以在EIP系统平台上建设数据集成功能,实现信息的自动存储、加工、统计、分析,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

2.3.3整合信息应用服务

实现应用系统的集成。可以抽取发电企业内部需要沟通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标准式的XML文档。再利用面向互联网的信息传输通道,把文件转送到数据集成平台。当相应的应用系统需要使用信息共享时,迅速读取交换区的XML文件,通过数据加载,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交换。如此,利用XML文件开放性和自描述性的特点,可以使其成为应用与应用之间的数据流通媒介,实现跨平台交流。

2.4ERP与EIP结合的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

众所周知,昔日发电企业无序开发的大量中小型专业MIS模式,因为各种原因,己经被历史和市场所淘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的现代化发电企业,需要一个面向全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信息体系的支持。

2.4.1建设功能区

按照EIP平台搭建的基础架构,用户在进入平台之后,可以获取与其身份相对应的权限范围之内的信息资源,并进行公文、邮件、业务处理,同时,按照参与者的活动类型,系统将由以下4个功能区构成:(1)资源区。专门供员工获取其权限以内的企业情况、新闻信息以及经营状况。例如:共享资源信息、在线多媒体会议、现场监视等。(2)工作区。供员工日常工作,如:处理公文、任务派工、获取通知、读取邮件、开展专业工作等。(3)个人区。提供个人日历计划、个人事务记录、通信录编制、交通、气象信息获取等。(4)休闲区。综合企业文化,提供职工论坛、聊天以及各种娱乐活动。

2.4.2工作区管理

工作区的开发需要发电企业根据自身的运营特点,集成大量的专门应用功能。例如:物资采购、公文流转、设备维修等。这些功能,可以在平台的基础上,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方式集成进来。对功能区的建设管理,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发电企业必须要综合利用好ERP和EIP相互结合的信息管理模式,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理念,推进发电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甘洪霖.ERP和EIP在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结合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5(7):53-56.

[2]于喜展.ERP实施过程分析及监理机制研究[D].青岛:山东科技大学,2016.

[3]王蟲.发电企业ERP系统设计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5.

作者:朱禹银

发电企业信息化论文 篇3:

整合引爆发电企业管理信息化需求

七八年前,如果跟电力行业的人谈信息化,他们讲的往往只是电力调度系统。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在关注管理信息化。SAP根据发电企业信息化需求所总结的“深度整合,信息先行”正好吻合目前发电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

向整合应用发展

电煤价格上涨导致的电力供应紧张和发电成本增加,国家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政策加强对发电企业监管力度所带来的管理压力,以及随着市场化程度加深而产生的竞争压力等因素,正在使中国的发电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来自经营管理、成本控制、节能降耗、提高竞争力等多方面的挑战。

因此,发电企业更加重视信息技术的集成和综合利用,特别是借助信息化和管理创新来提高竞争力。“作为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产品即产即销的特殊企业,发电企业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和挑战。”SAP全球公用事业行业总监Thomas Wohlert在6月10日由SAP公司主办的“深度整合 信息先行——2010年SAP发电行业高峰论坛”指出,“政府、环保部门、国资委、证监会,甚至环保人士,对发电企业的监管力度越来越大,发电企业的合规管理及风险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他认为,发电企业需要从两方面来调整发展战略:一是将业务的领域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应用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效益提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从而影响到企业竞争力的高低。

正因为如此,发电企业在管理信息化方面,已经从以往的财务软件、设备管理等局部应用向全面的整合应用转化。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目前正在采用SAP集团化管理解决方案。

但是,集团化应用对发电企业来说,仍然是个新生事物。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信息化负责人就指出,他们在实施SAP的时候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很多细节问题的处理希望能与同行进行更多的交流。他们甚至牵头组织了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联系会。

SAP中国区副总裁尹世明透露,SAP也准备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立中国本地的专门针对电力行业的用户组织或客户价值网络,因为电力行业客户碰到的问题是相通的,比如说大修的流程该如何,大修的预算怎么管理,大修的物料该如何管理。

保證系统稳定最关键

尽管在国内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但是在国外却已经拥有很多经验。德国EnBW Kraftwerke能源公司IT总监Doni Carlo介绍说,他们从1989年就开始应用SAP一些绝缘和散热系统,目前他们的80个不同电厂正在应用SAP软件,而且在过去20多年的应用中,系统从没有出现过一次故障或停机情况。正是因为有了SAP系统的平稳应用,才使得EnBW Kraftwerke能源公司能够为用户提供稳定和可靠的服务。

Doni Carlo指出,作为一个发电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保证系统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用户需要得到7×24小时不间断的电力供应。这对IT建设来说是很大的考验。Doni Carlo认为,这需要发电企业在基础设施方面多投入,要设置一些冗余。此外,他认为在选择软件产品时,要注意软件的稳定性。他们选择SAP,正是因为SAP能够提供稳定的软件产品。

除此以外,Doni Carlo认为,软件应用的标准化也非常重要。他介绍说,EnBW Kraftwerke能源公司的SAP平台能够支持其所有分支机构(包括在德国本地和国外)的运行,还支持各种语言——只要进行不同的配置就可以了。如果他们建立的一个模板能应用在某一个电厂上,就可以将其标准化处理,并把这个模板应用到其他类似的电厂中去。标准化的软件能够帮助他们实现流程的标准化,从而降低IT运营成本,还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据了解,SAP商务套件为发电企业提供了一个一体化的管理平台,是专门针对电力行业企业的需求而量身定制的,能够支撑发电企业战略管控层、管理支持层和生产经营层的所有企业管理流程,并为发电企业架起联通企业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互动桥梁。该套件基于SAP统一、开放的技术平台NetWeaver,在SAP ERP的基础上,增加了供应商关系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将企业管理从企业内部向外延伸到企业的上下游,增加了供应链管理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打通企业上游、企业和企业下游,实现了以为客户可靠提供优质产品为核心的行业价值链管理。

发电行业信息系统

要讲究融合

SAP中国区副总裁尹世明指出,发电集团的应用可以归纳为战略管控、管理与支持、生产经营三个层次,从信息系统建设的角度看,战略管控层次和管理与支持层,行业特色较少,可以采用通用的解决方案,而且可以借鉴其他行业、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经验;生产经营层行业特色明显,需要采用面向行业的解决方案。从企业资源集约化管理和企业资产优化运营出发,还需要加强各层级的融合,特别是人力资源流、资金流、物资流与生产经营业务的高度融合,需要对应信息也能高度融合,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和一致性,保证业务流程的高效、通畅。

作者:邱燕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