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教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动机功利化以及教育意识形态肤浅等问题,从教育理念、教学内涵建设、教学方法及教师素养四个方面提出儿童美术教育的教学改革策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儿童美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儿童美术教育论文 篇1:

论儿童美术教育的反思与完善

摘要:本文以儿童美术教育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儿童美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方式的陈旧化、教学目的的片面化、评价标准的成人化、教育观念的非本土化,这些因素制约了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健康发展。由此提出了在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形成各方合力,以具体的教学方式和课程内容的转变作为突破口,有效促进儿童美术素质和人文精神提高等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育 创造力引导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培养儿童美术素养、提高儿童审美意识、激发儿童创造能力的学科,对儿童形成良好的艺术感知能力、表达评鉴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和谐的开展人际交流活动,形成健康的情感、意志、品质乃至人格具有特殊的意义。区别于专业的美术教育活动,儿童美术教育应当通过引导儿童进行观察、参与、感受、想象等一系列探索和实验活动,使他们首先产生愉悦感,并由此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和冲动,在顺应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基础之上,循序渐进地完成儿童对外界认知作出表达的全过程。但在实际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儿童美术教育的方式方法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了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健康发展,造成儿童学画思维的死板化、程式化、单一化,影响到儿童天性的释放。因此,必须对儿童美术教育的思路和方法加以改革创新。如何在儿童美术教学中找到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引领,有效地促进儿童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的陈旧化

目前的儿童美术教育教学方式和课程内容的设置较为单一,部分教师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沿袭传统,缺乏创新,仅局限于纸面作画,主要采用教师讲解并示范—儿童临摹—教师点评的教学方式,重模仿,轻创作。通过教师讲解和临摹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儿童感受、认识世界,但是单纯地让学生比照范画,甚至为了让学生短时间取得好的画面效果,运用一些程序式技巧“教会”他们画画。教师的仔细讲解、具体演示、忙碌穿行、强调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儿童描绘、创作的机会,使他们朝着学校设定的方向发展,导致美术活动的自主性、人文性、艺术性大打折扣,对于儿童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有害而无益,不利于学生多样化发展。

(二)教学目的的片面化

儿童美术教育普遍被认为是单纯的美术技能的传授,过分强调和重视绘画技能的培训。检验美术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准是孩子能不能完成一幅画,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美术活动知识、技巧和能力,培养儿童基本的自我表现能力,使其产生最初的审美情趣,是儿童美术教育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却非最终目标,儿童美术教育应通过借助美术活动这一形式载体,促进儿童认知能力、情感控制、个性发育等诸方面的健康发展。美术知识、技巧和能力只是达成这一最终目标的手段之一,美术教育应该通过引导儿童用自我创作的形式来展现内心感受,产生快乐,陶冶情操。所以只有把美术作为儿童表现自己观察客观世界角度的工具,才能够通过美术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评价标准的成人化

美术作品的评价可以开拓孩子的视觉方式,形成对事物的多元化理解能力,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或家长不是立足于孩子身心发展的阶段去思考,往往以成人的视觉和经验对儿童美术作品给予评价,脱离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去认定儿童作品的好与坏。而这种判断往往被誉为权威、专业的判断,以与客观事物“像不像”作为标准,打击儿童的创作的兴趣,遏制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作品陷入“被观看”“被审美”的尴尬境地,严重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平衡。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曾说过:“不要把自己的意象加在儿童的身上,除了儿童自己的表现方法外,其它均为他所不了解的,我们绝不应该以不适于儿童思想和认识的任何方向去影响和刺激他的想象力,儿童有其自己的经验和表现的天地。”对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应依据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征,通过多元化的价值评判手段完成,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平等的姿态去倾听他们作品中本能的情绪和感觉的诉说。

(四)教育观念的非本土化

受国外儿童中心论自我表现和创造性的美术教育观念影响,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界也存在过分强调自我表现这一倾向,持有这种观念的人认为:“幼儿是天生的艺术家,具有创意独一无二的潜力,每位幼儿的发展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展露其天才。每个人的目标在于充分表达自己,从创作中实现完整的自我”。这一主张在儿童其他表达手段尚未发育健全的低幼阶段有一定的适用性。在这一年龄阶段,绘画是其和外部世界沟通的主要手段和途径,但如果过分强调自我表现,进而忽视甚至无视美术知识、技巧合能力的教授,与儿童后继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一发展目标相违背,则是不可取的。

三、儿童美术教育方法思考

(一)以儿童为本,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我国儿童美术教育存在儿童中心论与学科中心论两种观点之争。前者强调教育中儿童的中心地位,主张通过儿童的自然表现和创作,促进儿童审美与创造能力的提升。后者则强调美术文化的传播和继承,主张以严格的教学活动,实现美术的审美价值。儿童美术教育发展到今天,单纯的儿童中心论与学科中心论已不能为解决教育难题提供理论支持。儿童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要求我们首先要给予儿童美术素养的育培以充分关注。美术素养是指完成美术课程及相关知识、技能学习后所形成的美术方面的感知、思维、表达、设计、审美、评鉴、想象的意识和能力,美术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儿童视觉经验的积累,提升其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创造能力和社會交际能力。此外,我们还应当积极理解和关注人文精神的内涵,引领儿童在广阔的文化视域中形成对美术的特征的基本认识,关注身边的美术现象,欣赏不同时代背景、不同地域环境中的美术作品,领略美术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培养儿童用开放、宽容、尊重的心态去接纳、欣赏文化的多元性,并在兼容并包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审美品位。

(二)引导并不主导,注重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儿童美术教育需要教师和儿童的一同参与,随着儿童美术教育观念的不断发展,经验倾向的课程观已经逐渐取代学科倾向的教育观。现代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更重视儿童的主体地位,对知识和技巧的要求已经退居其次,儿童的审美经验已经成为构建儿童美术课程的核心内容,以教师为主导、以知识与技巧的教授为主要内容的灌输教学方式已经转变为以儿童兴趣培养为起点,以儿童主体性活动经验为核心的引导式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参与度的把握很重要,不能干预主导又不能放任自流。教师的职责在于点拨和启发,这就要求教師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好引导作用,注重孩子动手和动脑能力的培养。美术作品的构图、色彩、大小应体现儿童自身对生活世界的认知和审美观,教师有一套成熟的美术技法和审美取向,但其作为成人的认知与审美,与儿童世界的认知与审美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儿童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教师绝不能因其稚嫩而轻易加以否定,并随意加以修改甚至另起炉灶。儿童的画作是极富创作性的,对他们作品的评价不应简单的用好不好或像不像来判断,更不能因此而对其批评,打击他们的创作兴趣热情。而是应以平等的身份、尊重的态度和他们共同创作,肯定他们富有个性的构思和表现,欣赏作品中的美感,支持并鼓励他们进一步创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做到适可而止,不限制儿童内心直觉感受的表现,引导儿童画面效果不断提升。

(三)灵活与多元,激发儿童创作热情

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受美术学科发展的影响,随着美术学科范围的拓展,与之相对应的儿童美术教育也产生了变化。相较于传统的美术教学,如今的美术内涵早已得到很大的拓展,不同的媒介材料扩充到儿童教育内容中,当延展的内容进入到课程体系中,就需要美术教育者去选择和组织,以顺利完成其课程化的过程。儿童美术是儿童本能的情绪与感觉的倾诉,映射的是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不完全是按眼睛看到的事物颜色、形状、结构去表现,而是根据内心世界对把握和理解进行表现。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避免两个误区,一是过早的教授专业化技法。很多老师为了凸显自身的专业性,过早地去教授孩子专业技法,这不符合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很容易使之丧失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鉴于此,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尽量抛开成人化、专业化的美术用语,让学生能够领会老师的意图,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二是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化、概念化、模式化。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避免简化、模式化图像,多给学生展示实物照片或者动作视频,让学生在了解其特点后再去表现。同时降低临摹物品和画作的使用频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加儿童接触自然的机会,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场所、教学素材、作品表现形式,激发儿童热爱美术、热爱创作的热情。

(四)多方联动,形成师资培养合力

儿童美术教育早已不单纯是艺术活动本身,其更加注重艺术与生活等各个领域的交融,也不再只单纯追求儿童绘画技能的提高,愈发重视儿童在创作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实现个人表达,这对儿童美术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这些问题仅仅依靠教师个人教育理念的更新是无法得到妥善解决的,需要各方共同参与,立足该学科教研活动,注重实践体验,抓住“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利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多元互动平台,采取个性化、精准化、内涵式的师资培训措施。首先,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利用高校美术教育、学前教育、儿童心理学教育等专业师资力量,与儿童美术教师形成科研合力,实现各学科间的联动,形成理论、实践间的互动;其次,要立足实际、重视学科教研活动,避免不接地气的盲目科研,针对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实际困难,立项研究,在项目中实现儿童美术教师的体验式、参与式培训;再次,根据科研活动和科研项目的成果,设立专门的儿童美术教育研究机构,形成专业性、常态化的互联网研究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教师多元互动,有效推动儿童美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儿童美术教育并非教授技艺、培育艺术精英的教育,而是全面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索艺术教育特色活动中的有效方法,使儿童的艺术潜能和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挖掘,达至儿童全面和谐发展这一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白金花.浅析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2]慕德春.多元智能视域下对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4,(01).

[3]戴祥勇.论儿童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03).

作者:王稳

儿童美术教育论文 篇2:

儿童美术教育的教学改革策略探究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动机功利化以及教育意识形态肤浅等问题,从教育理念、教学内涵建设、教学方法及教师素养四个方面提出儿童美术教育的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育 教育理念教学内涵 教学策略 改革创新 教师素养

目前,社会上存在各类儿童美术教育模式,具体归纳可分为两类:“兴趣培养”型与“学院派”技能强化型。前者侧重儿童的兴趣培养,忽略技能灌输,过于强调画面的形式忽略创作内涵,名日“玩中学”,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玩”,却发现儿童绘画语言薄弱,提笔忘画,可见“玩”的比重大于学;后者强调技能训练,枯燥的专业训练、抽象的專业术语将儿童的纯真、灵性抹掉,作品形“像”却无神“似”。这种现象反映了当前的儿童美术教育已渐渐忘却了初衷,甚至迷失了方向。究其原因,主要由于针对儿童美术教育的研究性教学论证匮乏、研究人员稀缺,以及社会环境的功利化腐蚀教育本质等问题所引起。本文试从教育理念、教学内涵建设、教学方法及教师素养四个方面探索儿童美术教育的教学改革策略。
一、教育理念先行

美术创作是一个可以自由表达情感的世界,儿童可以利用各种艺术形式“畅所欲言”,感受作品呈现的成就感。对美的向往是人的审美本能,当基本的审美需求得不到到满足或是缺乏引导,如成人模仿专业的“学院式”标准评价儿童作品或忽略儿童的个性特点强迫其接受抽象枯燥的基础训练,则会给儿童造成无形压力。某些美术教师强调兴趣培养忽略知识的启发、技能的培养,任由孩子“自由涂鸦”,以至儿童因技能薄弱不能自信表现,无法获得创作的满足,丧失学习兴趣。上述现象成因是人们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儿童美术教育的初衷。俄国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如果一个人的智力活动被那些由于观察生活而产生的问题所强烈地激发,而他又赋有艺术才能的话,他的作品就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表现出一种企图,想要对他感到兴趣的现象做出生动的判断……它的作品可以说是描写生活所提出的主题的著作。”美术教育正是一种让人学会用艺术的手法再现生活感受的培养,它未必能把学习美术者变成艺术家,但可以为学习者培养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及敏感的心。儿童美术教育不仅保护儿童纯真天性,培养其创造力及高品位的审美情趣,还能将美术学习中养成的良好习惯如细致的观察能力、灵活的创意思维迁移到学习、生活中,为其日后发展形成积极的影响作用。

“创造”是美术创作的灵魂,儿童美术教育正是将教育对象往创意的方向引领。当代儿童教育观提倡尊重儿童,解放儿童的创造性,儿童美术教育只有立足于科学的儿童教育观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他主张保护儿童原有的创造力,释放并加强儿童的创造力。在这些理论里虽然没有单指儿童美术教育,但是其观点值得当代儿童美术教育者借鉴与思考。由此可见,科学的儿童美术教育理念是在激发并保护孩子的创作兴趣的同时还要适时地进行技能、知识补给,杜绝儿童因为美术表现能力薄弱而放弃美术学习,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的绘画语言才能自由表述内心所想并使作品得到外界认同,获得自信与成就感。
二、教育内涵建设

儿童美术表现形式主要分绘画与手工两类,由于技法与材料的可塑多样性可延伸出各式内容。如果说教育理念是实施教学的先行引导者,那么教学内容是教育的内涵,教育内涵指导着教学形式,教学形式作为教学内容展示的媒介展现教育内涵。有效的儿童美术教学实施,教学内容的遴选决定教育内涵的建设,教师可从儿童的兴趣与个性两个方面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提升教育内涵品质。

(一)原始兴趣与主动兴趣的转换。当儿童的手指力度发展到可以握稳一支笔的时候,他们便喜欢喃喃自语地自由涂画。这仅是儿童的自娱自乐,不算是真正意义的绘画,他们对色彩的喜爱、胡乱涂画的行为是受到原始兴趣的驱使。该时期的儿童绘画称为“涂鸦期作品”,从教育研究的角度可以理解为绘画的原始兴趣阶段或是绘画体验期,此阶段的儿童容易被高纯度、明度的色彩吸引,喜欢“行为带动思考”地随意涂画。教师应以保护兴趣为目的进行“涂鸦引导”,引导儿童用色块、粗线表现,初步感受点线面的结构。4-6岁是绘画兴趣产生期,孩予会提出“我想画”的愿望,绘画主动性明显。在此阶段,教师教授儿童绘画物象,不仅要联系生活实际,还应培养儿童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与能力,引导学习绘画物象的外形特征进行归纳提炼,是培养儿童养成良好观察习惯及主动学习的最佳时期。儿童一旦进入“兴趣保护期”(6-7岁),会更深入地认识美术,他们不仅有“想画”的兴趣,还会提出“画好、画像”的要求。绘画的出色表现可以给他们带来自信,因此对绘画技能的学习渴望也会越来越强烈。在此阶段如不能习得相应的绘画技能与美术基础,他们的态度会由“不会画”转为“不想画”。如部分教育者或家长功利心驱使常用传统保守的标准评价儿童作品,会导致孩子失去信心,绘画行为由主动探索变为被动学习。在儿童学习美术的任何阶段,教育者应考虑多方面的教学因素,了解儿童心理特点,真正落实寓教于乐、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二)尊重个性,肯定区别。漫画家贺有直曾描述画家的创作原则:“画家有一个东西要遵循:发现和区别。没有发现就谈不上区别,这是任何搞艺术的人的根本问题,没有发现就重复了”。孩子们在创作中会因性格、情绪的差异,面对同一物体表现也会存在差异性。何训田教授亦提到“个性化的东西就是不同,共性化的东西就是相同,这需要调配”。教师应鼓励并肯定孩子的“差异”,或许传授的表现技法是相同的,但我们可引导学生表达不同的感受,协调好共性技法与个性表现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高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诠释教学内容的途径,是与深厚的教学内涵相呼应的教学条件之一。儿童美术教学方法是根据儿童心理特点设计的教学技巧,教师把抽象专业的知识技能化繁为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儿童,激发创造力,让他们通过非语言的美术形式实现自我表述,感受视觉艺术的创作乐趣。

(一)学习、感受经典。经典作品是经过年代洗礼及来自不同层次的受众考验最后沉淀而成。感受经典的美术作品可以熏陶人的艺术情操,临摹经典作品更能拉近人与艺术的距离。儿童美术教学可以不采用学院派的专业化教学模式,但让儿童耳濡目染经典作品,对提升儿童的美术修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当然,感受、学习经典作品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临摹不能作为唯一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视经典作品为教学助手,多方面解读作品,帮助儿童感受作品构图、学习色彩调和造型的提炼及作品的思想或创作背景,这些隐性知识可将儿童带入更高层次的创作体会。例如,梵高的作品中丰富的色彩可以让孩子明白色彩之间的关系,米罗的作品可以告诉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如何呈现于纸本上更精彩,马蒂斯的夸张造型热烈色彩会使孩子们倍感亲切……受能力及心性影响,儿童的临摹相似度并不高,越是低龄的儿童越是愿意按照自己的意愿创作,他们对待经典作品不过是如对待同伴的画作一般平等自然,他们的画作敢于直白表现自我,风格常与大师的“我画我心”境界不谋而合。

(二)联想学习法。为满足儿童的创作愿望,教师需要用一种直观的方法解释专业术语或示范。教学实验证明,联想学习法对于学习抽象的基础概念是行之有效的。例如学习单色排线技法,可以通过“像什么”来解释有序匀称排线的要领,他们会因此联想到“龙卷风”;解释同类色和对比色的时候,可以让儿童联想身边的兄弟姐妹关系,而当画面色彩产生不和谐效果的时候,他们则会联想到“朋友闹矛盾”的情景。由于联想的事物、内容都源自儿童的生活,是他们的亲身经历,学习联想法会让儿童产生直观、亲切的感觉。

(三)随机创作法。根据儿童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直接支持的心理特点,儿童的绘画创作随意改动性大,常因思维和行动不同步而停止绘画。教师可以运用随机创作法引导儿童“自圆其说”,可以故事的形式给儿童编一个继续画下去的“理由”。曾有前辈称“能够称其为艺术的东西,从本质上说都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出现过的新东西,无论它们是色彩还是形状,至于是否是‘好的色彩’或‘好的形状’那是后一步的事”,儿童在自说自画的过程其实是想象再现的过程,教师需要宽容和耐心,允许“错误”的出现,引导儿童“将错就错”地继续创作,有时候偶然性的“错误”反而会成为画面的亮点。只有放开束缚自由绘画,儿童才能体验其中乐趣,挖掘自我的潜力,笔先行于心有时会比深思熟虑后的繪画制造更多创意,因为“所有艺术的意义在我们‘发现’它们的未知”。
四、教师能力与修养

作为教学的执行者,教师的能力与修养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儿童美术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美术功底,更需要熟悉儿童心理,拥有高尚的师德品行。人们常说“艺术是个性的,教育是共性的”,一旦面对热爱美术渴望知识的儿童,美术教师应该放下独立创作的艺术个性,积极探究儿童学情的共性,钻研于教学,为授业解惑而孜孜不倦。

儿童美术教师的美术专业素质必不可缺。例如,教师对艺术的理解常会反映出其教学语言的准确度与规范性;专业扎实的美术基础则会影响教学示范与评价的有效性。艺术需要灵性的带动,作为艺术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灵活的应变能力是教学的调和剂,不仅可以在儿童创作中巧妙应对儿童情绪问题,还可以为其创作给予一些建设性的专业建议。这种教学应变能力有赖于教师的艺术敏感度。儿童美术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儿童的创意,从多角度感受儿童创作初衷,才能客观评价儿童作品,发现其作品的独特美,成为陪伴儿童行走在艺术道路上的“知画、懂画”的伙伴。人们常说“孩子就是大师”,这个说法或许略有夸张,但就儿童丰富的想象力而言,也算名副其实。儿童绘画表现的大胆率真,画面的想象空间常让人望尘莫及,其绘画品性亦是美术教师所欠缺的,教师在专业创作中学习儿童的作画态度甚至手法表现,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而促进教学相长。

上述探讨了儿童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作为基础教育的新领域,它有待改革不断完善,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研究更多的儿童美术教学模式,培养新生一代的创意思维,为培养创新意识的社会新型人才教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96

[2]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J].教育观察,2013(18)

[3]王寅.艺术不是惟一的形式[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63;125

[4]李睦.我们不知晓的绘画[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0:37/:42

[5]钱初熹.学校美术教育在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中的力量[J].艺术百家,2012(6)

[6]张茹.论中外当下教育观念与媒介现实中的儿童立场[J].科教文汇,2008(3)

[7]李家骝.色彩表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梁娴(1981一),女,广西梧州人,硕士,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责编 王一)

作者:梁娴

儿童美术教育论文 篇3:

儿童美术教育的教学改革策略探究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动机功利化以及教育意识形态肤浅等问题,从教育理念、教学内涵建设、教学方法及教师素养四个方面提出儿童美术教育的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育 教育理念 教学内涵 教学策略 改革创新 教师素养

目前,社会上存在各类儿童美术教育模式,具体归纳可分为两类:“兴趣培养”型与“学院派”技能强化型。前者侧重儿童的兴趣培养,忽略技能灌输,过于强调画面的形式忽略创作内涵,名曰“玩中学”,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玩”,却发现儿童绘画语言薄弱,提笔忘画,可见“玩”的比重大于学;后者强调技能训练,枯燥的专业训练、抽象的专业术语将儿童的纯真、灵性抹掉,作品形“像”却无神“似”。这种现象反映了当前的儿童美术教育已渐渐忘却了初衷,甚至迷失了方向。究其原因,主要由于针对儿童美术教育的研究性教学论证匮乏、研究人员稀缺,以及社会环境的功利化腐蚀教育本质等问题所引起。本文试从教育理念、教学内涵建设、教学方法及教师素养四个方面探索儿童美术教育的教学改革策略。

一、教育理念先行

美术创作是一个可以自由表达情感的世界,儿童可以利用各种艺术形式“畅所欲言”,感受作品呈现的成就感。对美的向往是人的审美本能,当基本的审美需求得不到到满足或是缺乏引导,如成人模仿专业的“学院式”标准评价儿童作品或忽略儿童的个性特点强迫其接受抽象枯燥的基础训练,则会给儿童造成无形压力。某些美术教师强调兴趣培养忽略知识的启发、技能的培养,任由孩子“自由涂鸦”,以至儿童因技能薄弱不能自信表现,无法获得创作的满足,丧失学习兴趣。上述现象成因是人们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儿童美术教育的初衷。俄国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如果一个人的智力活动被那些由于观察生活而产生的问题所强烈地激发,而他又赋有艺术才能的话,他的作品就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表现出一种企图,想要对他感到兴趣的现象做出生动的判断……它的作品可以说是描写生活所提出的主题的著作。”美术教育正是一种让人学会用艺术的手法再现生活感受的培养,它未必能把学习美术者变成艺术家,但可以为学习者培养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及敏感的心。儿童美术教育不仅保护儿童纯真天性,培养其创造力及高品位的审美情趣,还能将美术学习中养成的良好习惯如细致的观察能力、灵活的创意思维迁移到学习、生活中,为其日后发展形成积极的影响作用。

“创造”是美术创作的灵魂,儿童美术教育正是将教育对象往创意的方向引领。当代儿童教育观提倡尊重儿童,解放儿童的创造性,儿童美术教育只有立足于科学的儿童教育观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他主张保护儿童原有的创造力,释放并加强儿童的创造力。在这些理论里虽然没有单指儿童美术教育,但是其观点值得当代儿童美术教育者借鉴与思考。由此可见,科学的儿童美术教育理念是在激发并保护孩子的创作兴趣的同时还要适时地进行技能、知识补给,杜绝儿童因为美术表现能力薄弱而放弃美术学习,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的绘画语言才能自由表述内心所想并使作品得到外界认同,获得自信与成就感。

二、教育内涵建设

儿童美术表现形式主要分绘画与手工两类,由于技法与材料的可塑多样性可延伸出各式内容。如果说教育理念是实施教学的先行引导者,那么教学内容是教育的内涵,教育内涵指导着教学形式,教学形式作为教学内容展示的媒介展现教育内涵。有效的儿童美术教学实施,教学内容的遴选决定教育内涵的建设,教师可从儿童的兴趣与个性两个方面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提升教育内涵品质。

(一)原始兴趣与主动兴趣的转换。当儿童的手指力度发展到可以握稳一支笔的时候,他们便喜欢喃喃自语地自由涂画。这仅是儿童的自娱自乐,不算是真正意义的绘画,他们对色彩的喜爱、胡乱涂画的行为是受到原始兴趣的驱使。该时期的儿童绘画称为“涂鸦期作品”,从教育研究的角度可以理解为绘画的原始兴趣阶段或是绘画体验期,此阶段的儿童容易被高纯度、明度的色彩吸引,喜欢“行为带动思考”地随意涂画。教师应以保护兴趣为目的进行“涂鸦引导”,引导儿童用色块、粗线表现,初步感受点线面的结构。4-6岁是绘画兴趣产生期,孩子会提出“我想画”的愿望,绘画主动性明显。在此阶段,教师教授儿童绘画物象,不仅要联系生活实际,还应培养儿童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与能力,引导学习绘画物象的外形特征进行归纳提炼,是培养儿童养成良好观察习惯及主动学习的最佳时期。儿童一旦进入“兴趣保护期”(6-7岁),会更深入地认识美术,他们不仅有“想画”的兴趣,还会提出“画好、画像”的要求。绘画的出色表现可以给他们带来自信,因此对绘画技能的学习渴望也会越来越强烈。在此阶段如不能习得相应的绘画技能与美术基础,他们的态度会由“不会画”转为“不想画”。如部分教育者或家长功利心驱使常用传统保守的标准评价儿童作品,会导致孩子失去信心,绘画行为由主动探索变为被动学习。在儿童学习美术的任何阶段,教育者应考虑多方面的教学因素,了解儿童心理特点,真正落实寓教于乐、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二)尊重个性,肯定区别。漫画家贺有直曾描述画家的创作原则:“画家有一个東西要遵循:发现和区别。没有发现就谈不上区别,这是任何搞艺术的人的根本问题,没有发现就重复了”。孩子们在创作中会因性格、情绪的差异,面对同一物体表现也会存在差异性。何训田教授亦提到“个性化的东西就是不同,共性化的东西就是相同,这需要调配”。教师应鼓励并肯定孩子的“差异”,或许传授的表现技法是相同的,但我们可引导学生表达不同的感受,协调好共性技法与个性表现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高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诠释教学内容的途径,是与深厚的教学内涵相呼应的教学条件之一。儿童美术教学方法是根据儿童心理特点设计的教学技巧,教师把抽象专业的知识技能化繁为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儿童,激发创造力,让他们通过非语言的美术形式实现自我表述,感受视觉艺术的创作乐趣。

(一)学习、感受经典。经典作品是经过年代洗礼及来自不同层次的受众考验最后沉淀而成。感受经典的美术作品可以熏陶人的艺术情操,临摹经典作品更能拉近人与艺术的距离。儿童美术教学可以不采用学院派的专业化教学模式,但让儿童耳濡目染经典作品,对提升儿童的美术修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当然,感受、学习经典作品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临摹不能作为唯一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视经典作品为教学助手,多方面解读作品,帮助儿童感受作品构图、学习色彩调和造型的提炼及作品的思想或创作背景,这些隐性知识可将儿童带入更高层次的创作体会。例如,梵高的作品中丰富的色彩可以让孩子明白色彩之间的关系,米罗的作品可以告诉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如何呈现于纸本上更精彩,马蒂斯的夸张造型热烈色彩会使孩子们倍感亲切……受能力及心性影响,儿童的临摹相似度并不高,越是低龄的儿童越是愿意按照自己的意愿创作,他们对待经典作品不过是如对待同伴的画作一般平等自然,他们的画作敢于直白表现自我,风格常与大师的“我画我心”境界不谋而合。

(二)联想学习法。为满足儿童的创作愿望,教师需要用一种直观的方法解釋专业术语或示范。教学实验证明,联想学习法对于学习抽象的基础概念是行之有效的。例如学习单色排线技法,可以通过“像什么”来解释有序匀称排线的要领,他们会因此联想到“龙卷风”;解释同类色和对比色的时候,可以让儿童联想身边的兄弟姐妹关系,而当画面色彩产生不和谐效果的时候,他们则会联想到“朋友闹矛盾”的情景。由于联想的事物、内容都源自儿童的生活,是他们的亲身经历,学习联想法会让儿童产生直观、亲切的感觉。

(三)随机创作法。根据儿童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直接支持的心理特点,儿童的绘画创作随意改动性大,常因思维和行动不同步而停止绘画。教师可以运用随机创作法引导儿童“自圆其说”,可以故事的形式给儿童编一个继续画下去的“理由”。曾有前辈称“能够称其为艺术的东西,从本质上说都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出现过的新东西,无论它们是色彩还是形状,至于是否是‘好的色彩’或‘好的形状’那是后一步的事”,儿童在自说自画的过程其实是想象再现的过程,教师需要宽容和耐心,允许“错误”的出现,引导儿童“将错就错”地继续创作,有时候偶然性的“错误”反而会成为画面的亮点。只有放开束缚自由绘画,儿童才能体验其中乐趣,挖掘自我的潜力,笔先行于心有时会比深思熟虑后的绘画制造更多创意,因为“所有艺术的意义在我们‘发现’它们的未知”。

四、教师能力与修养

作为教学的执行者,教师的能力与修养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儿童美术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美术功底,更需要熟悉儿童心理,拥有高尚的师德品行。人们常说“艺术是个性的,教育是共性的”,一旦面对热爱美术渴望知识的儿童,美术教师应该放下独立创作的艺术个性,积极探究儿童学情的共性,钻研于教学,为授业解惑而孜孜不倦。

儿童美术教师的美术专业素质必不可缺。例如,教师对艺术的理解常会反映出其教学语言的准确度与规范性;专业扎实的美术基础则会影响教学示范与评价的有效性。艺术需要灵性的带动,作为艺术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灵活的应变能力是教学的调和剂,不仅可以在儿童创作中巧妙应对儿童情绪问题,还可以为其创作给予一些建设性的专业建议。这种教学应变能力有赖于教师的艺术敏感度。儿童美术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儿童的创意,从多角度感受儿童创作初衷,才能客观评价儿童作品,发现其作品的独特美,成为陪伴儿童行走在艺术道路上的“知画、懂画”的伙伴。人们常说“孩子就是大师”,这个说法或许略有夸张,但就儿童丰富的想象力而言,也算名副其实。儿童绘画表现的大胆率真,画面的想象空间常让人望尘莫及,其绘画品性亦是美术教师所欠缺的,教师在专业创作中学习儿童的作画态度甚至手法表现,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而促进教学相长。

上述探讨了儿童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作为基础教育的新领域,它有待改革不断完善,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研究更多的儿童(下转第189页)(上接第159页)美术教学模式,培养新生一代的创意思维,为培养创新意识的社会新型人才教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96

[2]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J].教育观察,2013(18)

[3]王寅.艺术不是惟一的形式[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63;125

[4]李睦.我们不知晓的绘画[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0:37;42

[5]钱初熹.学校美术教育在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中的力量[J].艺术百家,2012(6)

[6]张茹.论中外当下教育观念与媒介现实中的儿童立场[J].科教文汇,2008(3)

[7]李家骝.色彩表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梁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