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类专业本科教学论文

2022-04-2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地质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地质类专业本科教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质类专业本科教学论文 篇1:

充分发挥教指委作用 推进地质类专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摘 要:自1998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进行调整,十几年来地质类专业变动较大,各高校所办地质类专业也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不仅办学标准难以统一,而且专业内涵也各不相同,与国际接轨更是困难。2012年本科专业新目录公布,对地质类专业又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未来一段时间内地质类专业设置和办学方向将会相对固定,推动专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则成为今后地质类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基于此,本文在讨论目前地质类专业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于如何充分发挥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引领各高校推进地质类专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举措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质类专业;内涵式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专业整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指出高校应“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能源需求的扩大,地质类人才的需求十分强劲,地质类专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由于最近两轮(1998年和2012年)地质类专业调整幅度很大,各高校地质类专业的设置和对专业内涵的理解差异较大,对地质类专业办学带来较大影响。随着新一轮专业调整的出台,地质类新专业的设置社会认同度较高,各高校也基本形成共识,为地质类专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即在此大背景下围绕地质类专业设置,探讨如何以提高地质类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快专业整合,大力推进地质类专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以满足国家战略发展要求,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地质类人才。

一、地质类专业发展现状

1.我国地质类专业教育现状

1952年教育部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将国内各大专院校相关专业进行调整,组建了一批建有地质类专业的学校,当时地质类专业划分较细,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相继又建立了一些与之有关的新专业。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设有地质类专业的学校共有61所,分别隶属于15个部委、8个行业公司和省市政府。其中,工科类地质专业15个左右。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工科类地质及相关专业达10多个,主要有:矿产地质勘查、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勘察工程、石油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等专业。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部分)”、“勘察工程”、“应用地球物理”和“应用地球化学(部分)”等专业合并为一个基础较宽、口径较大、方向较多的新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将“地质矿产勘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应用地球化学(部分)”等专业合并成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同时,1998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引导性目录中,将所有工科地质类专业合并成一个引导性专业——“地质工程”(见表1)。由于各高校原属于不同的行业部委管辖,其侧重点不同,为了保持原行业的需要和特色,在相同的专业名称下(尤其是地质工程专业),各学校根据需要各有不同侧重,例如有的侧重煤炭,有的侧重石油,有的侧重有色金属,有的侧重工程等方面。因此,同一个专业,各学校设置的课程就有很大差异,培养规格也不一样,这对于专业评估、管理等方面都造成了困难[1]。

2012年新颁布的专业目录将地质类专业设置为3个: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其中“地质工程”专业主要为传统的工程地质与岩土钻掘(探矿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主要为传统的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遥感地质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主要包含金属、非金属和能源等矿产资源的勘探(见表2)。

目前开设地质类专业的高校共92所,其中,地质工程专业45所、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51所(其中大部分属现地质工程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63所、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8所。同时2013年有7所高校申报地质工程专业,1所高校申报资源勘查工程专业,1所高校申报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1所高校申报还申报了油气田开发地质新专业。

开办地质类专业的高校中既有教育部直属,也有省属和民办高校,包括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同济大学、长安大学、中山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北大学、河海大学等著名高校。

2.国外地质类专业教育现状

严格来讲,国外的高等院校内没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地质工科教育一般分在工程领域,所设的地质类专业大多没有细分,只设地质学或地球科学专业。所设课程除了数、理、化等基础课外,主要是地质学科的基本原理类课程,如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地层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古气候学、结晶学等,方法技术类课程较少。从设立的课程可以看出,他们培养的学生主要侧重于地质学基本原理的掌握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且招生规模较小[2]。但是,要求学生对地质工作方法有全面的掌握,在高年级学习了一定的专业课程后,一般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参加地质工程实习,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加之,国外学校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学生在校期间可自由使用,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也都具有较强的独立实践工作能力。在走向社会后很快能适应自己的工作。

3.我国地质类专业教育所取得的成绩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几代地质工程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地质类专业教育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在国内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取得的主要成绩有:

(1)地质类专业不仅培养了大量的杰出人才,同时也为国家建设、科技发展和文化传承发挥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我国地质类专业在国际上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尽管我国地质类专业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几十年来其进展十分迅速,不仅培养的地质类专业人才数量居于各国之首,而且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在逐步提高,一些领域的研究水平也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上升,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大。

(3)专业建设得到良性发展和壮大。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工程建设和资源能源需求不断增大。不仅对地质类专业人才需求强劲,而且也促进了地质类专业的发展,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繁荣昌盛、方兴未艾的局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

尽管取得上述成就,但就地质类专业而言,由于近些年地质类专业目录变化较大且较频繁,客观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改革进程,地质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还任重道远,后期还应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颁布的新地质类专业设置为基础,加强地质类专业的整合和建设,以提高地质类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坚持内涵式发展的理念,不断推进地质类专业教育的改革和建设。

二、地质类专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毋庸讳言,目前地质类专业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我国地质类专业教育与国际接轨仍有差距。尽管我国地质类专业在国际上已经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但与国际接轨仍有不足。例如:人才培养标准与国际上工程教育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人才培养方面的国际交流开展得还不够,在专业设置、教育教学理念、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也与国际上有着不小的差距。

(2)毕业生创新能力教育不足。目前地质类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比较薄弱;各高校之间的教育教学水平差异较大,缺乏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

(3)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目前,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教师考评总体“重科研、轻教学”的冲击,教师投身教学的积极性普遍下降,名教授上讲台比例还较低;教学内容更新较慢,科研与教学联动不够[4];在教学方法上启发式教学不足、师生互动少,讲课形式较单一,考试方式刻板,导致课堂教学质量降低。

(4)实践教学还比较薄弱。由于地质类专业实践性强,开展实践教学需要的条件较高,因此大多数高校地质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缺乏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地质基础弱化;毕业论文偏多、毕业设计较少;实验室教学参观多、动手少;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少[5,6]。

(5)专业教材的建设滞后。一方面,受教师编写教材积极性不高的影响,地质类专业与其他专业类似,都存在教材更新慢、建设严重滞后的现象,尤其是缺乏高质量的系列化教材;另一方面,部分课程的教材又出版较杂,多是简单的重复性出版,多雷同,少特色,真正高水平、适用性强的教材少。

三、推进地质类专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措施

基于地质类专业存在的上述问题,要推进地质类专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单靠个别教师、个别团队甚至个别高校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7,8]。应充分发挥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的作用,吸引各高校的广泛参与,把握全局,顶层设计,系统制订举措,以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核心,全面推进地质类专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1)教指委和高校要协同创新,共同推进地质类专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教指委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地质类专业教育的研究、咨询和指导工作,按专业、工作内容的不同成立不同的工作组,与各高校紧密协作,达到各高校最广泛的参与,共同推进地质类专业的改革和发展。

(2)发挥教指委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高校与行业的联系,建立多层次交流服务平台,强化咨询和服务功能。要在教育部的领导下,积极争取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矿业协会、中国地质教育学会等相关部门和学术组织的参与,建立与之有效的联系机制,充分发挥他们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搭建多层次交流服务平台,如国际交流平台、行业与高校密切合作平台、委员互动交流平台、院长系主任交流平台,以及服务于教师与学生的各类平台等。

(3)系统组织高校地质类专业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发挥教指委的研究职能,分若干课题组实时跟踪本领域的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和学术动向,针对各高校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共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例如在如何推进国际化教育、如何制定能与国际接轨的培养标准、如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可以统筹开展研究。

(4)开展多层次教学改革经验交流。针对地质类专业特色,组织各有关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改革经验交流和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促进各高校的交流与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5)启动地质类专业教材规划与建设。发挥教指委的指导职能,成立专家工作组,深入调研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地质类专业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编著、修订和出版等进行认真规划和建设,规划出版高水平的系列专业教材和丛书。

(6)推进地质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与资源共享。强化地质类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和工程训练内容,促进建立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基地、实训基地(野外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的建设,并尽早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

(7)制定地质类专业教学质量标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充分发挥教指委的作用,与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教育学会等密切合作,在专业规范的基础上制定地质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

(8)协助推进地质类专业认证工作。协助地质类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切实推进地质类专业认证工作。在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认证试点的基础上,召开全国地质类专业认证工作动员大会并对认证标准进行加深理解,从2014年全面推进地质类专业的认证工作。

(9)协助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等各项创新活动。协助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教育协会,推进本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紧缺人才培养等重大计划,促进地质工程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唐辉明等. 地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

叶斌,陈永贵. 中日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2011(4):60-64.

毕孔彰,胡轩魁. 高等教育与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J]. 中国地质教育,2002(4):9-15.

曾勇,隋旺华,董守华等. “地质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群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J]. 中国地质教育,2010(4):15-18.

张发明,高正夏,袁宝远等. 地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J]. 中国地质教育,2006(3):60-65.

吕新彪,王华,马长玲. 地质工程教育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地质科技管理,1999(6):44-46.

李峰,庄凤良,周梅等.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 中国地质教育,2004(7):127-130.

卢连大. 关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思考[J]. 现代教育科学,2013(1):25-27.

[责任编辑:余大品]

作者:唐辉明 贾洪彪

地质类专业本科教学论文 篇2:

“一三五”地质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地质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多年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创新性构建了“一三五”地质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地质类专业分层次、多元化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三种人才培养类型;在培养过程中实施彰显学生个性、优化师资配置、整合课程资源、创新实践体系、管理刚柔并济五大保障措施。

关键词:地质类专业:本科教学: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实践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人口、资源和环境矛盾的凸显期。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虽然全国每年毕业的地质类专业生人数已经接近饱和,但面对地质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准备不足问题仍然突出:既缺乏野外一线的调查研究人才,也缺少能够解决重大地质问题的创新型、复合型和领军型人才。因此,多样化地质人才需求对高等地质教育和地质人才培养进行系统改革产生了强烈的倒逼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也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高等地质教育改革也面临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传统人才培养采用统一的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这种单一模式下的师资配置、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等不仅无法满足地质工作快速发展对多样化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而且导致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脱节、综合改革与资源保障滞后、师生潜能发挥与柔性拓展欠缺等诸多现实问题。因此,探索和实践多元化人才培养是地质学专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一三五”地质类专业培养体系内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针对地质类专业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脱节的突出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地质类专业分层次、多元化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的培养目标,制订了相应的培养方案,创立了“一三五”地质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一”指培养理念,即始终贯彻地质类专业分层次和多元化人才培养理念,这是“一三五”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内涵和本质核心。行业特色明显的高等院校,构建行业突出的人才培养理念是教学改革深化的关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以地学为特色的行业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中,既要考虑行业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也要根据行业需求对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同类型人才在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师资配置、教材选用、授课方式等方面自成体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多年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创新性地构建了不同类型人才完整的相关培养体系。

“三”表示人才培养的三种类型,即通过“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培养类型划分,构建起多元人才培养架构。针对各种人才培养类型,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案和授课方式。不同类型之间通过竞争和引导进行选拔、分流和转换。

“研究型”人才培养主要面向地质学理科基地班。通过分流补进竞争机制进行选拔,实施6年本硕贯通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小班授课,着重培养创新性学术思维,培养学科领军人才。

“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面向地质学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根据兴趣、个性引导学生自选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3+1”培养模式,采用校、企双导师制,培养地质调查及勘探应用人才。

“复合型”人才培养主要面向地质与地球物理、地质与地球化学、地质与旅游等复合专业。根据兴趣、个性引导学生自选专业,跨专业导师指导,培养深部找矿、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等相关人才。

总结多年来多元化人才培养架构建设经验,培养理念及其贯彻是基础,培养机制(架构)的建立是关键,而“五大保障体系”的建立则是成功与否的实际举措。

二、“一三五”地质类专业培养体系的人才培养保障

依托我校长期教育教学改革和“十一五”“十二五”建设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通过彰显学生个性、优化师资配置、整合课程资源、创新实践体系、管理刚柔并济五大举措,大力加强地质类专业人才培养保障。

1.彰显学生个性

尊重每个学生个体差异。使个体得以充分发展,才能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完善。因此,在地质类专业人才培养上,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构建学生各有特色的培养模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涵。为挖掘学生潜能,尊重个性特点,全面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好适应社会需求,学院根据能力评价结果制订了“研究型”学生分流补进的竞争淘汰机制,根据基础条件、个性特点和兴趣志向等制订了“应用型”“复合型”学生培养方向的选择机制。通过“走进地球”“地质学专业”视频导论课等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地质学科的内涵、特点及重要性等,逐渐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社会实践、科技立项、创新创业课程等发挥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兴趣;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科专业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爱好和特长自由选择专业方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特长。“一三五”地质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培养机制方面特别强调将竞争性分流补进与兴趣和个性引导相结合,学生可在各类型间相互转换,从而实现了不同类型间的相互融通。在此基础上,将竞争性分流与学生个体兴趣相结合,最大限度尊重学生意愿,挖掘学生潜能,彰显学生个性。

“研究型”毕业生50%具有国外学习背景,多数学生已成为研究骨干和本专业新学术思想、新研究方向的开拓者,研究成果突出,成为青年教师的后备人才;“应用型”毕业生已经成为地质一线的主力军,尤其黄金部队野外一线的青年地质工作者,主要出自我校;“复合型”毕业生在地质生态与灾害方面成果突出。近年来,在校大学生获得国家级、北京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计划等科技立项6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科技论文91篇,其中SCI论文18篇。

2.优化师资配置

高水平的科研是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根本。近5年来,团队教师承担“973计划”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2项,地质调查项目和校企合作研究项目等500多项,发表SCI论文300多篇,科研项目数量和科研成果水平在全国同类院校位居前列。

根据我校“特色加精品”的办学理念,通过多年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一支教学科研良性互动、学术思想活跃、教学水平与学术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优秀地质学教学团队。“研究型”主干课程教师选用学术造诣精深、具有国外学习或研究经历、能进行双语教学的老师担任,部分课程聘请国外知名教授授课;“应用型”由教师和地勘单位具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共同授课;“复合型”由具有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地质学与地球化学专业、地质学与旅游学多学科交叉研究背景的教师授课。

3.整合课程资源

针对地质学人才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制订了相应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大力提倡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方法的创新性和手段的现代化,以科研促教学,积极推进教学研究成果转化。“研究型”专业主干课大部分选用英文教材进行双语教学,根据学科领域最新成果和研究进展开展研讨式授课,突出创新性和前缘性;“应用型”编写系列教材和实习讲义,突出实践性;“复合型”采用模块化组合教材体系,突出交叉性。

通过多年的努力,建设了国家精品课程4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特别是“地质学专业导论”精品视频公开课社会影响广泛。

4.创新实践体系

在一年级北戴河地质兴趣实习和二年级周口店地质认识实习基础上,三年级进行分类实习,构建了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型”除了参加专门的科研实习外,还创新性地实施了跨国跨地区互派交流野外实践实习,着力解决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跨国跨地区实习已经开展十多年,主要围绕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展开,如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的克里米亚实习基地、俄罗斯伊尔库斯克国立大学贝加尔实习基地、韩国忠南大学实习基地、日本筑波大学实习基地、越南河内矿业大学实习基地等,互派学生野外实习与交流;“应用型”进入产学研基地实习,着重解决学生实践和实际工作能力不足的问题。围绕我国矿业大省已建产学研基地20多个,如西藏地勘局区域地质队与地质六队、新疆地勘局第一地质大队、内蒙古地勘局、云南地勘局、云南有色局、青海地勘局、青海有色局以及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黄金部队等。“复合型”参加地质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公园综合实习,主要依托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有效解决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缺乏的问题。

通过多年努力,建设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人才培养试验区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产学研基地26个。

5.管理刚柔并济

学校坚持为施教者提供发挥特长的机会和环境,为受教者提供合适的资源和机遇,创新性实施“刚柔并济”的教学管理模式。对于教师,根据教学业绩、学生评价、督导评价等制订了一票否决、转岗分流的“刚性”评价体系,根据教育背景、研究方向、教学专长和特点等制订了“柔性”选教机制。对于学生,根据能力评价结果制订了“研究型”学生分流补进的“刚性”竞争淘汰机制,根据基础条件、个性特点和兴趣志向等制订了“应用型”“复合型”学生培养方向的“柔性”选择机制。同时,健全了“主管教学副校长-院长-项目负责人”协调管理机制,制定了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创新团队等学科优势平台资助本科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以及本科生参加“973计划”“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激励政策。

彰显学生个性、优化师资配置、整合课程资源、创新实践体系和管理刚柔并济五大举措,是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成功的保障。一个培养理念、三种培养类型和五大培养保障共同构建了我校“一三五”地质类专业多元化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在多年实践探索过程中,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三、实践推广应用效果

“一三五”地质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地质人才,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的迫切需求,起到了积极的辐射和示范作用。相关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该成果在我校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本科专业应用效果显著。近5年共培养学生1882名,就业率98%。“研究型”毕业生大多在中科院或国内外高校就职,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其他类型毕业生大多在西部地勘部门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黄金部队就职,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生“基础扎实、工作能力强”。

相关经验在全国同类院校得到了推广应用,青海大学运用本成果为西部建设培养“应用型”地质人才500余人。建成的26个产学研基地除供我校学生实习外,每年还接待校外师生逾500人,仅周口店野外实践教育基地每年接待逾300人。每年派出约40名学生赴美、俄、韩等国及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进行野外实习,上述国家和地区每年逾60名学生来我校实习,实现了双向互派交流。

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提高了地质学专业课程的整体水平。通过“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共享系统”平台使学生、教师和社会公众了解地质学科专业特性及学术前沿,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

教学名师建设工程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课程、教学团队、专业和教材建设,而且通过“传、帮、带”发挥引领作用,提高了教学团队的整体师资水平。

[责任编辑:余大品]

作者:王根厚 颜丹平 陈家玮 李晶

地质类专业本科教学论文 篇3:

浅析高职院校地质工程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

摘 要:构建高职院校地质工程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须通过对地勘企业工程类各专业岗位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切实坚持以社会生产专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专业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课程体系,课程体系重构是实现产教融合,实现对地质工程类高职院校学生现代学徒制教学的前提与基础。高职院校地质工程类专业应从构建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主要依据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分析入手,重点分析了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基本组成以及构建方法,探索与构建高职院校地质工程类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教学体系,找到适合高职院校地质类工程专业学徒制教育的发展模式,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地质工程类专业 现代学徒制 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地质类工程专业构建应符合地勘企业地质工程类各专业生产岗位的产业发展市场需求的专业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是响应《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职业教育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地质工程类专业构建要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教学理念定位各专业人才目标和更新各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地质工程专业课程标准、地质工程专业课程内容、地质工程专业教材建设、课程考核体系等课程活动方式,将各地质工程专业课程的构成要素在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模式下加以序化,作为实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保证。

地質工程类专业课程是指高职院校地质工程类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须学习的各学科总和,地质工程类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的教学进程与教学安排,是课程体系中最小组成单元。地质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是指高职院校按国家教育方针,符合国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各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各门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是地质工程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媒介和载体,是保障和提高地质工程类各专业人才教育质量关键条件。课程体系主要由特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课程结构和教学活动方式所组成,其中人才培养方案起主导作用。

1.地质工程类专业学科专业特点

地质勘察行业是多学科、多专业、多工种组合的一个特殊行业,专业性强,不仅是技术技能的体现而更加体现其高等性;项目地域分布广泛,工程性质差异大,区域性强;项目规模大小不一,周期短,强度高,工作环境艰苦。

1.1地质工程行业规模

由于行业发展和项目特征决定了勘察单位规模和引领作用,在勘察行业勘察企业无大型和特大型勘察企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分散度高,国有和民营两种勘察体制并存,用人制度存在差异,社会地位和薪酬差距较大,民营归属感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低,勘察企业经营困难,无资金参与职业教育,企业没有长期用人规划。

1.2地质工程学科专业特点

地质工程对象是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客观存在的千变万化的地质体,时空跨度从太古代几十亿年前到新生界全新世近期,地形从海洋到陆地再到高山,地质条件复杂既有断裂作用又有褶皱作用,造成地层分布和岩土性质差异变化,因此要求从业者具有系统专业知识、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从业者有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地质项目具有风险大隐蔽性强、区域性强、专业知识综合性强、计算理论不成熟、作用因素存在不确定性。

2.地质工程类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构建依据

2.1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地质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2.2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地质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2.2.1高等职业院校地质工程类专业教育的建设思考

地质勘查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基础性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展的重要基石,关系着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地质勘查工作是一个知识密集、对智力投入要求很高的行业,地质勘查人才培养投入大、周期长。

1)高等职业院校地质工程类专业教育须紧扣地质工程行业需求

高等职业院校强化与地勘单位联合与地勘项目配合,发挥高等职业院校优势,主动服务地勘企业。大力推进地质工程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

2)高等职业院校地质工程类专业教育须潜心培养地质工程专业人才

定向招收地质灾害调查、工程地质勘查专业、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地质矿产专业等专业学生;对地勘单位企业不间断进行人才培养与交流。

3)高等职业院校地质工程类专业教育须明确地质工程专业服务方向

地质工程专业应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应服务国土资源事业进步,应服务地方现代化经济建设;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应瞄准国家目标、应瞄准国际前沿,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多学科特色,提高承担重大项目能力和解决学科领域重大问题水平。

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专业专业毕业生面向国土资源、建筑工程、岩土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矿山工程等部门和单位,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勘察设计、监测预警、治理施工、监理、检测等生产一线岗位工作。

工程地质勘查专业面向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矿产、能源等行业,能够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土工试验及地质灾害调查等生产一线岗位工作。

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面向地矿、冶金、交通、矿山、水利水电、建筑、能源等行业,能够从事地下水勘察、开发利用和保护,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评价,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估等生产一线岗位工作

4)高等职业院校地质工程类专业教育须坚持问题导向

地质工程专业学科方向有待进一步凝练,学科发展不均衡问题依然突出,办学定位和学生培养方向需要更加明确;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人才机制的实质性、长效性亟待提高,培养人才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问题亟待解决;办学质量仍有提高空间,人才培养环境需要优化,承担国家项目的能力和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理论结构需要不断优化,规范和协调学术权力、行政权力、民主权利等方面缺乏统筹推进思路和方法。

高职院校地质工程类专业未根据地勘形势及时调整招生规模,相关专业设置与调整存在滞后,造成部分地勘类人才供给过剩;专业设置本身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不衔接,办学定位和学生培养方向摇摆不定,产学研人才培养机制难建立,造成用人单位招聘学生“无所适从”,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

地勘经济下滑,工作条件艰苦等多因素综合影响,地勘单位骨干人才队伍流失比较严重,人才不够用、不被用、不适用现象并存。

2.2.2现代学徒制地质工程专业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组成

地质工程专业类培养模式“2.5+0.5制”;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基本修业教学标准学习年限3年,对于在标准学习年限内难以达到最低毕业学分学生,允许其延长学习时间至5年,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基本单位是课程,组织结构单位是课程模块。

地质工程专业类教学标准制定涵盖应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入学要求、修业年限、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及学时要求、教学基本条件、质量保障等九个方面的内容。培养目标定位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专业知识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对接,倡导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在教学条件上,规定了开办本专业的师资、教学实施等基本要求,对“专业标准”实施提出具体质量保障措施。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将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分为4个模块:职业素质养成课程模块、专业技术技能基础课程模块、岗位(群)技术技能课程模块和学徒个人职业发展需求课程模块。

1)地质工程专业类职业素质养成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本模块的培养目标是:使学徒具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职业素养包括品德素质、管理协调素质和关键人才素质。

品德素质包括责任心、事业心、奉献精神、政治品德、廉洁自律、诚信正直、职业伦理、勤勉务实、人文关怀等内容。

管理协调素质包括团队建设、沟通协调、组织能力、培养指导、角色意识、市场意识;实践能力、专业知识、问题解决、持续学习、分析判断、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规律探求、经验迁移、信息搜寻能力、逻辑思维、决策能力、战略思维、直觉思维;求知欲、自信、探索精神、服务意识、压力承受、身体素质、质疑精神、条理性、成就动机、灵活性等内容。

关键人才素质包括品德修养、知识技能、管理协调、个性品质等方面内容。

现以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专业技术课程设置为例: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军事课、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公共外语、信息技术、体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指导、公共艺术、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课程;还可结合专业和学校实际开设有关国家安全、社会责任、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人口资源、海洋科学、金融知识、管理知识、劳动卫生等方面的课程或专题讲座课程。

2)地质工程专业类专业技术课程模块

本课程模块培养目标:使学徒掌握本行业基础专业技术技能,即不同企业所共同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具备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专业课包括行业概貌、专业基础、岗位技术技能、专业拓展等课程,并涵盖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

专业基础课程: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地质信息处理(CAD、MISAPGS)、工程力学、测量学基础、水文地质学基础、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等。

专业核心课程: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地基处理及基坑支护、工程地质分析原理等。

专业拓展课程:环境与工程物探、地下水动力学、土木工程概论、地质素描、基础工程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预算等。可选择其中2~3门作为必选课,其他作为任选课。

地质工程专业类专业技术课程模块构建需要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基于地勘行业多个企业同类岗位,以大型企业为基础,培养人才在行业的通用性。专业知识要建立在为岗位工作服务的基础之上,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专业技术技能基础课程模块构成应包含相对完整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和基本技术技能体系,以行业工作岗位通用工作任务和职业基础能力为依据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开发、课程标准编制。

3)地质工程专业类岗位技术技能课程模块

地质工程专业类岗位技術技能课程模块培养目标:培养学徒掌握合作企业具体岗位的技术技能即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集中实训课程以及理实一体课程中课内实习环节。

集中实训课程分为认识实习(课程实验、地质认识实习)、单项技能实训(认知性实验、技能性实验、探索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应用性实验)、综合实习(地质测量、地质技能实习)、顶岗实习以及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除纯理论课外,其它课程都应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安排课内实习环节。本课程模块构建要以企业具体岗位的核心能力、合作企业岗位用人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资格考试为参考,供学生(学徒)进行选择。

4)地质工程专业类学生(学徒)个人职业发展需求课程模块

地质工程专业类学生(学徒)个人职业发展需求课程模块培养目标:根據学生(学徒)职业取向,培养学徒适应职场变化能力;根据各个职业成长规律,着眼学生(学徒)职业发展路径设计课程。

3.结语

地质工程专业类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须满足地勘行业对专业人才基本需求,须满足合作地勘企业岗位用人基本需求,须适合校企联合培养基本要求,须充分考虑学徒个人发展需求。

地质工程专业类课程体系构建不能以某个地勘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依据,而应符合整个地勘行业系统通用和公认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对培养要求设置相应课程模块,培养学生(学徒)行业通用基础职业能力,满足行业对专业人才基本需求。

地质工程专业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须明确专业所服务的主要岗位,确定主要岗位具体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工作任务所需基本知识与技能,构建岗位技术技能基础课程模块,构建多个可供学徒自由选择的岗位技术技能课程模块,构建职业素质基础课程模块,设置拓展课程模块,形成专业课程。

地质工程专业类以培养地勘行业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分析地勘行业所需职业核心能力,构建地勘行业职业素养课程模块;以培养地勘行业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通过地勘行业通用专业基础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开发地质工程专业课程组建专业技术技能基础课程模块和岗位技术技能模块;兼顾学生(学徒)未来职业发展,组建学生(学徒)职业发展需求课程模块。

参考文献 :

[1] 高文 .认知学徒制 :一种基于 情境的有 效学习模 式[ J] .外国教育资料 , 1998 , (05).

[2] 丁洪霞.认知学徒制学习模式的探索[ J] .中小学电教 , 2005 ,(1).

[3] 马庆发.职业教育新论[ M ]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 2002 .

[4] 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3):88-90.

[5] 赵鹏飞.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0):38-43.

[6] 赵鹏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50-154.

[7] 赵鹏飞.“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38-44.

[8] 孙元政.英国职业教育的精华与借鉴[J].辽宁高职学报,2011,(7):1-4.

作者简介:

徐俊(1965.04-),男,汉族,昆明市人,教师,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教学研究 ;

程先锋,男, (1982,10-),汉,河南省淮阳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黄茜蕊 (1984,4-),女 ,汉族,四川省乐山市,讲师/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环境地质。

作者:徐俊 黄茜蕊 程先锋

上一篇:高中英语新课程写作论文下一篇:机器人工件探伤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