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本科生用英语完成毕业论文

2022-04-22

【摘要】随着医学人才需求的全面化,医学院校本科生医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然而,目前,医学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遇到了很多问题,急待解决。本文就目前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医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作了初步总结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案。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让本科生用英语完成毕业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让本科生用英语完成毕业论文 篇1:

论师范英语本科生专业素质培养:内涵、问题与建议

摘 要: 师范英语本科生是未来的英语教师,将成为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中坚力量。随着中学英语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和高考英语改革的逐步推进,师范英语本科生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讨论师范英语本科生的专业素质内涵,指出本科师范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师范英语本科生专业素质培养提出建议。

关键词: 师范英语本科生 专业素质 社会需求

1.引言

师范英语本科生是未來的英语教师,也有文献称之为“职前教师”(pre-service teacher),师范院校的外语院系承担着培养未来英语教师的重要任务。随着中学英语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师范英语本科生的专业素质和培养方式逐渐受到英语学界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师范英语院系应该严肃审视和改进师范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师范院系的英语教育应该如何实施,师范英语本科生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才能适应社会需求,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2.新形势下师范英语本科生专业素质的内涵

师范英语本科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质,这一问题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答案,其专业素质要求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不断提高。在我国传统英语教学阶段(1978-1990),英语作为主要课程在中学阶段普遍开设,中学英语教师的需求量很大,而对其专业素质要求相应降低,只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语音、语法和英语词汇量。这一阶段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基本定格为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对教师的英语口语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没有明确要求,因为当时的社会仅需要具有一定读写能力的英语人才。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对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在21世纪,社会要求英语毕业生是既懂语言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由于师范英语教育是英语和教育的复合型专业,在师范英语本科生成为正式英语教师之前,他们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涉及英语语言和教育两个大的方面。

师范英语本科生专业素质是指师范英语本科生为以后从事英语教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各种专业能力的总称。田式国(2000)认为,外语教师应具备政治思想和人格心理素质、现代教育理论和外语教育学理论及其他相关理论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学科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学习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等六个方面[1]。张正东、李少伶(2003)提出,在职英语教师的发展包括英语教学信念、教育专业精神、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和教育技能四个方面的发展[2]。笔者认为,师范英语本科生是未来的英语教师,其英语专业素质必须涵盖以下三个方面,并有所侧重。

2.1英语教学理念和师德。

英语教学理念即对英语教育教学所持有的观念,包括对英语学习者特征和学习性质的观念、英语教学特点和英语学科价值的观念等。英语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和制约英语教师的教学行为,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师德即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人格楷模。教师必须拥有健康的个性心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积极的情感态度。这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心成长。教学理念和师德属于意识层面的内容,可以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和熏陶而形成。师范英语本科生通过四年的师范教育,应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形成热爱教育,关爱学生,成为学生表率的思想情怀。

2.2与英语教学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与英语教学相关的知识,包括从事英语教学所需要的百科知识,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英语语言理论和英语教育教学理论等知识;与英语教学相关的语言技能,是指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首先,师范英语本科生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时政、历史地理、文化习俗、科普等有所了解。其次,要具有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如正确的语音、语法知识和跨文化知识,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理论知识如普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用学和语言习得理论,把握对英语教学产生主要影响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基本原理、英语教学流派和方法,了解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和学习风格。再次,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技能,包括英语和汉语基本技能。良好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可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语言输入,有利于创设语言使用的情境。良好的汉语功底和表达能力有助于中西文化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目的语言。师范英语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应该在英语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2.3英语教育技能。

包括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教材处理能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协调师生关系的能力,以及改进课堂教学的反思和行动研究能力。在知识海量增加、信息传递快速的当今时代,具有鉴别、筛选和整合利用网络英语课程资源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师范英语本科生来说,由于真实课堂实践的不足,英语教育技能方面可能相对薄弱,但通过课堂学习、见习和实习等环节的训练,应该具备初步的教育技能。

3.师范英语本科生专业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3.1师范英语本科生的培养缺乏具体明确的目标。

师范英语专业是英语专业的一个方向。长期以来,师范英语教育和英语类其他专业方向共同接受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指导。《大纲》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3]这是一个英语专业的纲领性文件,对于规范所有英语专业的设置无疑是科学的。但是,各校必须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办学实际,制定自己的培养目标,以体现自己的专业特色[4]。

3.2现有课程设置存在弊端。

由于种种原因,课程设置中存在语言技能课程分得过细、师范教育课程通才化设置、教学实践有待加强等问题,

3.2.1师范英语语言技能课程分得过细

在语言技能课程设置方面,低年级除了开设专门的语音、语法课之外,英语听说读写还分成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四门课程,其中听力、口语、阅读持续四个学期的教学。有的学校还同时或先后开设英语视听说课。笔者认为,这样将听说读写人为分割,不符合语言使用的实际。

在课堂活动或现实生活中,一个任务的完成需要多种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5]22。同样,有人说话就有人听,除非自言自语,听和说多半相辅相成,这就要求语言教学也必须遵循这一事实。布罗斯纳等人(Brosnan et al)指出,成人(学习者)要能看出他们在课堂上所做的和课外需要做的之间的直接联系[5]58。其意即,课堂语言教学要和课堂外的语言使用相关联。任何一门语言都是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如果课堂教学和课外运用脱节,势必影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王初明(2006)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单独听的情况是不多的,要么视听,要么听说,要么视听说同时进行。听总是发生在一定的语境里,如此方能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6]事实上,英语听力教学都是在语音室进行的,学生戴着耳机输入的都是纯音频信息,听完后完成听力理解题。“对着不会提供反馈的机器,听者不得不依靠大脑中的内部语境帮助理解,若相关的外语语境知识欠缺,不仅听懂困难,而且容易感到厌倦疲劳,致使学习兴趣下降”[6]。这样的听力训练不但交际语境缺失,而且训练方式和客观实际的语言使用相差甚远。

关于写的问题,除了书信、邀请等之类的应用文写作,大多数情况下,听、读和写也是相互联系的。人们往往在听到或阅读到某一现象、内容之后,有感而发,产生写作的冲动,或针砭时弊,或抒发心中的感受,抑或文学批评,等等。如果在学生阅读语篇信息、掌握阅读技巧的同时,结合阅读内容进行写作练习,学生会觉得有内容可写,写作兴趣会得到激发。

3.2.2师范英语教育课程通才化设置

根据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师范英语方向的学生在大学四年的时间内,要求学习的专业课程主要有: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英语阅读、综合英语、听力、语音、口语、语法、写作、翻译等;英语专业必选课,包括语言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高级英语、英美概况、跨文化交际、英美报刊阅读、教学法、第二外语等;专业选修课,包括英语词汇学、英语修辞学、高级翻译(笔译和口译)、高级听力、文学批评赏析、文学导论、英美文学名篇赏析等。有的院系师范英语教育增加了教育学基础、教育心理学等必选课及青少年心理学、英语教材设计与分析、英语测试等选修课[7]。大多数师范院系只开设英语教学法和教育学基础课程,另加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由此可以看出,师范生不但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还要學习师范英语教育课程。这对于那些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不但增加了课业负担,而且所开设的师范教育课程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

3.3教学实践有待加强。

教育实践包括讲课练习、见习和实习等环节。由于教育类课程所占的比例偏少,教学法课程的课时不足,学生在大学课堂登台练习的机会相对较少。

见习和实习是学生体验真实课堂的很好机会,学生能够通过教育见习和实习,加深对教师这一职业的了解,同时实习经历也会影响学生对是否从事教师工作的选择。有的高校由于师范生人数多,教学实习基地不足,只能联系一些教学条件差、学生基础和师资力量都很薄弱的中小学校,安排学生去实习。由于“中学指导教师自身不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难以帮助实习生巩固理论学习的成效。而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其大学指导教师的关注,导致学生得出‘学的跟用的不一样’的判断”[7]。不愉快的实习经历会使学生产生对教学工作的厌恶和恐惧,形成对教师职业的消极心理。

4.关于培养师范英语本科生专业素质的建议

4.1制定师范英语教育培养目标。

师范英语教育培养的是英语+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显然,师范英语专业应该有自己的教学大纲。因为缺乏本方向的教学大纲,师范英语教育就没有明确的定位,游离于英语语言文学和英语教育之间,“限于课时及师生的传统观念,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边缘化”[8]。而培养通用人才仍然是师范院校的主要目标[9]。因此,师范英语教育的地位难以彰显,师范英语教育的特色不够突出。同时,师范英语类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学基础也不同程度地被削弱。用学生自己的话说就是:“什么都要学,什么都学得不精通。”

师范英语教育是师范院校的特色,要旗帜鲜明地突出师范英语教育的特色,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英语教育人才,师范院校必须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评价等方面制定具体、可测量的标准。

4.2改革已有语言技能课程设置,增加内容教学。

Anderson and Lynch(1988,参见Nunan 1989)[5]23-27将听力理解区分为交互性的听和非交互性的听。交互性的听指听者有机会和说话者进行交互,非交互性的听指单向的信息传递,听广播或演讲等。对于交互性的听,最好和口语包括对话与独白相结合。Brown and Yule(1983,参见Nunan 1989)[5]23-27指出,正常人都具有口语交际能力,但是独白的能力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在教学中,训练简单的日常会话能力是不够的,还要训练学生就某一现象或事物用一段长而连贯的独白发表自己的观点。

听和读属于语言输入,而说和写属于语言输出。根据输入和输出假设,输入是基础和前提,输出是目的。只有输入没有输出,输入的语言信息就难以内化,学生学到的将是一堆僵死的知识;仅有输出没有输入,输出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做到输入和输出有机结合,才会达到理想的语言学习效果。

由此,对于语言技能类课程,不妨将听力和口语合并,开设英语(视)听说;将阅读和写作合并,开设英语读写,在阅读材料中增加经典文学名著选段、政治、历史、文化、经济及学术等内容的教学;单独开设语音和语法课,并增加课时,而且要加强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保证每一个师范生都过好语音和语法关。

4.3加强实践环节教学。

前面提到的教育教学课程的边缘化,源于学校、教师、学生对该课程不够重视,使得实践环节的教学难以取得实效。加上相当一部分师范英语专业学生不打算从事教师职业,英语教学课程成了这部分学生的负担和包袱,课堂上“甲课做乙事”的现象屡见不鲜。笔者认为,让所有学生都上英语教育类课程,统一参加英语教育实习,但其中又有部分学生不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这是对英语教育资源的浪费。管理者应该采取区别措施(如只有明确了毕业后要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才选择上英语教学课程,否则,他可以选择其他课程),保证那些立志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能有充分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在此基础上,再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首先,应该增加英语教学课程的课时,这样才有时间给大多数学生课堂教学练习的机会。其次,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到教学基础好的学校见习和实习。教学条件和基础好的学校,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相对先进,可以为实习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使他们强化在课堂所学到的先进理论知识。最后,大学指导教师要尽量多地和实习学生联系,了解学生的情况,时间允许的话,多去实习学校,实地指导。

参考文献:

[1]田式國.外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山东教育,2000,(21).

[2]张正东,李少伶.英语教师的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3,(11).

[3]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吴亚欣.经济欠发达地区英语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0).

[5]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Beijing:The People’ Education Press,2000.

[6]王初明.从补缺假说看外语听说读写[J].外语学刊,2006(1).

[7]康艳,程晓堂.从新手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看师范毕业生的专业发展[J].山东外语教学,2013(1).

[8]刘重霄,鞠方安.基于“学生主体性”和需求分析理念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外国语文(双月刊),2012(3).

[9]程晓堂,孙晓慧.中国英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3).

作者:孙旭春

让本科生用英语完成毕业论文 篇2:

浅谈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医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摘要】随着医学人才需求的全面化,医学院校本科生医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然而,目前,医学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遇到了很多问题,急待解决。本文就目前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医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作了初步总结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 本科生 医学英语教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不仅限于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外语能力,从而外语教育在我国医学发展中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随着医学英语在医疗工作中的作用日显突出,医学英语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虽然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日益受到重视,但依然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难点。本文对当前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医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作了初步总结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案。

1 本科生医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1.1 医学英语教学的重视度不足

2004年教育部下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指出“各个学校应当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我们不难发现这与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专业英语课的地位发生了改变,更确切的说是地位有所下降。早在1989年和1999年制定的大纲中指出在完成4个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后开设专业英语课,新的大纲中对专业英语的要求下降了,由必修和选修课二者结合,课时的减少和要求的降低无形中使得一些高校把医学英语的教学放到了教学计划的边缘位置。

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很多院校本科生医学英语所占的比重非常有限,公共英语占了很大的比重,医学英语的教学只能通过选修课和双语教学开展,并且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大多与公共英语相同或相似,有限的几篇例文和一些单调的练习,或者双语教学只是单纯的给出关键词或术语的英文,这样完全不能满足医学生对医学英语的复杂需求,忽视了医学生的专业差异和专业基础,也完全不能够满足医学英语教学的需要,直接影响了医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限制了医学英语教学的发展空间,更谈不上有针对性,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再者,我国现行的四、六级统考制度,从1987年开展以来,由于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各高校都十分重视这一“统考”科目,此项成绩对学生毕业甚至分配均有直接影响,这就导致学生成了“考试机器”,老师成了“教书机器”,通过四、六级考试也几乎成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学生盲目追求通过率,热衷于机械的复习题和考试技巧,而放松了自身实用语言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和专业英语水平很不相称,表现在专业词汇的缺乏和专业文献阅读理解能力普遍较低,用英语书写病例、撰写论文及其他医学文献摘要、综述等方面就更加困难了。才出现很多有机会到国外就医的医生迫切需要请专门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的现象。

正是由于学校和学生对医学英语的教学和学习没能引起足够重视,才有了医学英语教学难开展的现状。学校方面,由于忙于应付各种统考,在人力、财力、物力上无暇顾及医学英语,而且在医学院校本身教学计划中主要课程就极为紧张,致使“医学英语”课渐渐淡出很多人的视线。而对学生来说,进入高年级后,通过了四、六级考试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已经过关,而未通过考试的学生则忙于继续应考,因此不少人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不大,缺乏学习专业英语的动力。由于医学英语教学未能得到各方面应有的重视,造成英语学习断线现象。

1.2 医学英语教学模式单一,缺乏明确的教学要求

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的开展离不开系统、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这是实现质量与效率并存的医学英语教学的前提条件。医学英语具有其特定的词汇结构体系、语法规则和语篇结构,与普通英文文章有着较大区别。它具有“措辞准确、表达客观、逻辑严密、行文简洁、词义明确、含义固定应用文书以及具有各种严格”的语体特征。如何对这些特点加以归纳总结,并按照其特点形成完善的教学模式,是当前医学英语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然而,在教学模式上,现在多数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还在延续老一套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在教学中教师仍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讲授课文做练习,学生则是上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学完之后扔笔记,这样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失去了最初的动力,就更谈不上认真学习了。在教学内容上,很多教师是以讲授词汇为主,而完整的原始的医学文献涉及的很少,很多时候是靠学生自己寻找材料,至于医学英语的运用那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很多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连基本的医学论文摘要都难以下笔,看原版文章那更是困难了。而在教学形式上,现在有很多学校的教室虽然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但很多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往往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质量普遍不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只会致使教学效果不好,到最后可能就落个走过场的结果。

另外,当前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对医学英语教学作出统一规定。很多高校均是自己内部制定大纲,这样一来,没有统一的教学要求,很多高等医科院校一方面没有给予医学英语教学足够重视,另一方面找不到一个标准来合理规范其教学效果。

1.3 医学英语统编教材缺乏

目前市场上,翻阅国内编写出版的各类医学英语书籍,很难找到一套适合不同层次本科医学院校学生使用的教材,很多都存在同一个问题,没有从国内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去考虑教材的整体性和实用性。从内容的涉及面到例文的选取,很大一部分是以国外原版教材为蓝本,截取,修改或翻译完成,据不完全统计,医学英语选用统编教材的不足20%,而自编教材则占了70%以上。试想如果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对于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英语作为一门外语,由于语言背景的不同,文化的差异,很多原版文章即便是全文翻译过来,学生也未必能懂,况且这样的书籍又是否能适合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其实用性呢?所以,现在医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教材选取。

1.4 师资队伍配备不全甚至短缺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虽然有部分医学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不断地充实到教师队伍中,但是专业英语教师匮乏的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我国目前专门培养医学英语专业人才的高校很少,难以满足庞大的需求,医学英语教学的开展必然离不开专业英语教师的补充。医学是一门比较复杂的科学,对于不懂医学的英语教师来说,即使英语再好也很难胜任这份工作,并且很多院校无法提供足够的进修和培训机会,若只寄望于教师自己刻苦钻研医学知识,这只能使得医学英语教学的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可能产生严重错误,无法达到医学英语预期的教学效果。高等医学院校中医学英语专业的教师与英语专业教师的平均比大约为1∶25,这表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师资队伍配备严重失衡,急待解决。而医学专业毕业的教师,虽然医学知识扎实,然而却没有灵活的英语语言掌握能力,这样一来,人才普遍缺乏,是医学英语教学顺利开展的一大难题。

1.5 学生水平的地域性和层次性差异

医学英语教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培养高素质全面医学人才的一个必要环节。然而,尽管师资力量匮乏,学生水平的地域性和层次性差异也不容忽视。不难发现,发达地区的医学院校及重点类医学院校生源普遍良好,这些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平均处于全国前列,并且学习的能动性和自主性较强,这为医学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而相反,一些欠发达地区和普通医学院校的学生整体英语基础薄弱,即使经过4个学期公共英语课程的学习,对于专业性极强的医学英语课程来说,把两者有效衔接起来仍然很困难。

针对以上的诸多问题,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特别是医学英语教学水平还不高,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医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的需要的大环境下,寻找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缓解和解决问题迫在眉睫。

2 对医学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设想

医学英语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担负着促使学生完成从学习阶段向实际使用阶段过渡的任务。这门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医学人才的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所以,探询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当前医学英语教学顺利开展的作用举足轻重。

首先,明确的医学英语教学大纲能有助于正确引导各高等院校确立教学目标和要求,为医学英语教学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培养合格的医学专业英语教师。由于目前全国大部分医学高等院校的专业英语授课教师均不足,而教师是教学开展的必要前提条件,各院校可加大对师资培训力度,而重点医学院校是填补这一缺口的良好平台,如何将全国各医科院校有效联系起来,对提高师资力量起着重要作用。另外,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缩小全国医学院校学生英语水平的差距。学校在开展医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情景式教学模式,通过看、听、说和实际操作,在实践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而教师更多是组织者和观察者,从学生的实际表现中找到教学的侧重点并总结经验,从而形成更加合理和完善的教学模式。

总之,我国高等医科院校本科生医学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充分认识到问题所在,并探求合理的应对策略对我国医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医学院校教学质量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 张燕,吴新炜,张顺兴.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8):29-30.

[2] 陈淑霞.加强与改进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工作的若干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3-16.

[3] 宁静.医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改革设想[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1):96-97.

[4]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http://www.edu.cn/20040120/3097997.shtml,2004-01-20.

[5] 唐崇文,武一娜,迟洪华.医学院校本科生医学英语教学的思考[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4):42-44.

[6] 尤永超.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设想和探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1):23-25.

作者:肖 燕

让本科生用英语完成毕业论文 篇3:

教学型师范院校英语本科教学技能培养提升路径

(玉溪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摘 要:扎实的教学技能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对于师范类英语本科生来说,掌握一定的英语教学技能是她们走向准教师的必经之路。如何提升教学应用型师范院校英语本科生的教学技能,是很多学者长期关注的话题。结合教学应用型师范院校的主要特点,围绕教学技能的构成要素,本文提出利用“三课堂”联动的路径培养和提升教学应用型师范院校英语本科生的教学技能。

关键词:教学应用型;师范院校;英语本科生;教学技能

一、教學应用型师范院校的主要特点

研究型高校、教学研究型高校、教学型高校、职业技能型高校,构成了目前高校的类型。四种类型中,教学型又被称为教学应用型。总体而言,无论是四种类型中的哪一类,高校的职能均体现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方面(陈小虎等,2005:58)。

根据陈小虎等人(2005:59-60)的观点,教学应用型师范院校主要具有五方面的特点。第一,办学定位突出“应用”二字,不以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作为主要衡量指标,着力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第二,培养人才时主要在“应用性”上下功夫,要求学生们掌握系统的师范理论基础和必要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还要有较好的创新意识。第三,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凸显“应用性”,与地方实际相结合,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第四,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第五,有一定的产学研基础,重视教育实训及其基地的建设。

二、教学应用型师范院校英语本科生教学技能的构成

(一)对教学技能的多种解释

从活动方式说的角度,教学技能是一种心智活动。教学任务就是通过这种心智活动得以实现和完成的。课堂教学则是教师通过这种心智活动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系列具体行为 (潘菽,1980:138;李克东,1994:89;胥文玲,2011:63)。从结构说的角度,教学技能实际上是教师们内在认知体系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示给学生的一些认知方面的序列结构(井上光洋,1988:1)。如果说教学是一种职业,那么教学技能自然也就是一名教师在从事职业活动时必须具备的技能,是吃饭的本钱。这种职业技能需要师范生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教学实践才能获得(斯琴,2014:77)。

(二)教学应用型师范院校英语本科生教学技能的构成

按照韩伟忠等人(2012:264)的观点,英语教学技能主要由导入、演示、组织三个方面构成。其中,组织技能又可以细分为机械操练组织技能、意义练习组织技能、交际练习组织技能和巩固强化组织技能。

根据胥文玲(2011:63-64)的观点,英语教学技能由课堂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手段三方面构成。课堂设计技能又被称为备课技能,具体指熟悉教材、掌握授课环节、编写教案、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选择教学方法以及设计板书等技能。课堂组织技能指的是组织教学活动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包括导入、提问、讲授知识等环节的组织。驾驭课堂的能力体现为口头表达的准确性、肢体语言的得体程度、应对课堂突发事件时的冷静和智慧等方面。教学手段的使用技能既指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如粉笔、挂图之类的手段,又指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各种手段,如录音机、录像机、投影仪、计算机、网络等。

陆莲枝(2015:178)指出,英语教学技能由常备技能、操作技能和后备技能构成。常备技能指的是英语教师在口语表达、书写、课堂沟通时所应该具备的技能。操作技能包括课前准备技能和课堂组织技能。课前准备技能指的是备课时所应具备的诸如设计教案、选取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技能。课堂组织技能包括导入、板书、演示、讲解、提问、课堂应变、运用多媒体或者网络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能力。后备技能指课后反思、开展教学研究时所应该具备的技能。

三、教学应用型师范院校英语本科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和提升路径

根据教学应用型师范院校的特点以及本文提到的英语教学技能构成要素,教学应用型师范院校英语本科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和提升可通过两条路径来实现。第一条路径为培养路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师范院校英语本科生的教学技能。第二条路径为提升路径,目标是提升教学应用型师范院校英语本科生的教学技能。两条路径中,培养路径需要通过教学应用型师范院校英语本科生的第一课堂来实现,提升路径则需要通过这些学生的第二、第三课堂来实现。要培养和提升教学应用型师范院校英语本科生的教学技能,“三课堂”必须相辅相成,关联互动,缺一不可。

(一)第一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路径

作为教学技能的培养路径,第一课堂必须紧紧围绕教学应用型师范院校的英语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开设一些由浅入深的课程,让学生掌握较扎实的师范理论基础和相关的专业知识。

在这一路径上,教学管理部门必须紧紧围绕听、说、读、写、译五大语言技能,通過开设专业主干课程,如《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英语听能》、《综合英语》、《翻译》、《高级英语》等,让学生掌握英语专业领域内的各种知识和理论。为了突出教学应用型师范院校“应用”二字的真正含义,这一路径还得开设师范技能课程,如《英语教学法》、《中学英语教材教法研究》、《英语教学课件制作》、《英语歌曲赏析》、《英语教师口语表达》、《中学英语测试与评估》、《中学英语学习策略》等,以便学生们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各种技能。

除上述课程之外,还得开设一些对培养教学技能将会起到很好支撑作用的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普通话》、《汉英对比概论》、《计算机基础》、《中学生年龄心理特征》、《中学英语教师必备才艺》、《与领导和同事和睦相处》等,为教学应用型师范院校英语本科生教学技能的科学形成和成功运用提供必要的前提和保障。

(二)第二课堂:教学技能的提升路径一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一种有效的拓展和延伸。如果说教学应用型师范院校英语本科生通过第一课堂这一重要的学习阵地已经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掌握了较扎实的师范理论基础和相关专业知识,那么,第二课堂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教学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教学应用型师范院校便可以扎实稳妥地培养学生们的教学技能并卓有成效地提高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为了很好地巩固并拓展第一课堂所学知识,第二课堂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以课外作业的形式布置给教学应用型师范院校英语本科生一些诸如背诵英语单词、练习英语语音等方面的学习任务。与此同时,还要通过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前的试讲、具体的教育实习以及实习后的汇报试讲等活动,让这些学生进一步熟悉英语教学技能。另外,第二课堂还得帮助这些学生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组织学生设计、撰写毕业论文,学会将研究过程及结果以文本的方式呈现出来。

(三)第三课堂:教学技能的提升路径二

第三课堂,指的是学有余力的教学应用型师范院校英语本科生在第一、第二课堂的学习和实践之余开展一些与所学专业紧密相关的研究活动,尽可能地参加一些与所学专业高度关联的比赛活动,以更好地提升和完善自己。

教学应用型师范院校英语本科生在第三课堂的活动可以归纳为三方面。第一,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如英语演讲协会、英语书法协会、英语辩论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第二,申报和开展英语本科生科研项目、参与教师科研。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形成一定的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撰写浅显学术论文的能力。第三,参加不同级别的与英语专业相关的比赛,尤其是与英语师范生教学技应用相关的比赛,如“‘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写作、阅读比赛”、“教师职业技能比赛”、“未来教师素质比赛”等赛事。通过赛前梳理所学知识,比赛过程中展现所学知识和技能,赛后反思并查缺补漏等方式,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陈小虎,屈华昌,邵波.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05(2).

[2]韩伟忠,肖善香,于丽那.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探讨[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3).

[3]井上光洋.教师的实践能与课堂教学[J].首都师大高教研究,中日教师教育交流专辑,1988(1).

[4]李克东.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5]陆莲枝.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5):178-179.

[6]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7]斯琴.本科师范生教学技能缺失及培养策略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77-79.

[8]胥文玲.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构成要素和培养路径[J].闽江学院学报,2011(6):63-67.

基金项目:玉溪师范学院校级教改项目“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七项教学技能’模块实践应用改革研究(2013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朝润(1975,4-),男,汉族,云南省大理市人,博士,玉溪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英语教学、语言测试与评估。

朱黎勇(1965,8-),女,汉族,云南省普洱市人,硕士,玉溪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作者:周朝润 朱黎勇

上一篇:人才培养体系思路研究论文下一篇:学术讨论教学法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