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现状调研论文

2022-04-19

〔摘要〕本研究通过房树人技术对重庆市北碚区留守儿童进行调研,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调研结果进行了解读。研究者认为应当用更多的精力关注留守儿童的人格完善,帮助他们增强应对心理困扰的能力,发挥他们自身的积极力量和潜能。最后提出了关注留守儿童的社会、学校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与策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留守儿童现状调研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留守儿童现状调研论文 篇1: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两岔河乡、大圩镇留守儿童心理现状调研

目的:了解湖南省永州江华县两岔河乡、大圩镇两乡镇留守儿童现状及其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针对其普遍特点浅析原因,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心理氛围。方法:以问卷方式走访每户进行调查,同时,以询问监护人的方式了解更多关于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的细节问题,并将相关记录整理、统计,得出结论。结论:农村留守儿童与家长联系甚少,导致孤僻、厌学的现象严重亟需社会及双亲关注。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成长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但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于是,其在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及行为方式上易出现偏差,因此,特殊坏境下成长的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堪忧。留守儿童的存在不应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更不应是家长外出务工所产生的牺牲品,然而,无论是从生活状况还是从心理状态上,这一弱势群体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关爱。

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端,五岭北麓,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77.5万,其中儿童人口130.39万人。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据调查,全市0~15岁儿童98.96万人,农村儿童73.43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26.41万人,占0~15岁儿童的27.38%,占农村儿童的35.97%。两乡镇是留守儿童高比例区。

1研究过程

1.1研究方式:两岔河乡多山区,居民居住地散乱,多分散分布于各个山脚与山腰,采用走访山区调研的方式,为期7天;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共采集有关留守儿童有效调查报告405份。

1.2研究对象:两岔河乡山区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大圩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35人。

2数据结果

2.1监护类型统计情况,见表1

2.2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与双亲联系较少,明显缺乏亲情沟通,感到孤僻、烦恼、无助等问题严重,详见表2、表3、表4。

2.3在调查中还发现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不佳,普遍感觉学习压力大、成绩不理想,详见表5:

3分析

3.1三种监护类型下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1.1单亲监护型家庭的留守儿童主要是存在因长期家庭生活的不完整性所带来的性格偏向。母亲的存在,在家庭生活方式中是无可估量的重要,缺乏母爱的儿童会形成不合群、孤僻、任性和情绪反应冷漠等不良性格特征;而父亲,则在儿童性别角色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父亲为男孩提供模仿的榜样,为女孩提供与异性交往的机会。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是影响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3.1.2三类调查对象中的留守儿童多是跟随祖父母一同生活。因为其父母认为,祖辈与孩子之间的亲情、血缘关系等能使孩子在情感和精神上有所依托,减少了寄养在他人家中的陌生感和畏惧感。此类型的监护人员多半是老人,有些年迈的老人还要照顾不止一个大大小小的孩子。大约八成的老人能料理自己的生活起居,还有少数老人家行动也不是很方便,同时,因为身处山区,生了病也难以下山治疗,于是如咳嗽等小病便也演化成了沉疴,照顾起孩子来便更是吃力。同时,在教育方面,祖辈与孙辈年龄平均相差在40岁以上,思想观念差异较大,再加之祖辈受教育的程度很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根本不能给予帮助,在成长与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孩子们也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缺乏正确的交友引导,同时心理调适能力差,道德意志薄弱。

3.1.3对于“亲朋监护型”,亲戚对所托管的留守儿童不敢严词管教。毕竟并非亲生,于是便对孩子过问的少之又少,只顾孩子吃穿,任孩子自由发展,只求到时能把一个完整的人交给留守孩子的父母便万事大吉。假若亲戚批评责备,他们之间就有可能产生心理隔阂,严重的甚至闹矛盾,此后便更加不愿意听从管教、愈发的叛逆等情绪化现象。

所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学习与成长。

3.2建议:扮演好父母、临时监护人以及学校的角色。

3.2.1引导外出务工的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增加联系频率尽量做到每日联系,假期接孩子一同生活,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3.2.2尽可能将子女带在身边进行培养教育,若客观条件不允许则应寻找合适的临时监护人,并提高监护人的素质。作为临时监护人,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性格,要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教育与正确的引导。监护人应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培训学习,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素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

3.2.3社会及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营造好的校园氛围。学校应杜绝社会青年在学校的不良影响,避免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人为伤害。此外,学校更应积极展开课外活动、鼓励团体协作,让留守儿童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力量,摒弃自我封闭心理带来的自卑、虚荣、消极等不良心理状态。学校还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及早发现其心理问题并与监护人沟通。社会各界应普及和完善“家长学校”,定期调查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动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实际上是一种无奈而又固执的对现实的抵抗。对于当前留守儿童的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共同探讨和关注,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马守正,李友忠.留守儿童问题及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和对策思考[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1):131-132.

[2]吴亚峻.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1):112-124.

[3]仁真古.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讨[J].新课程(教研版),2011,(5):117-118.

作者:黄子云 周江

留守儿童现状调研论文 篇2: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研报告

〔摘要〕本研究通过房树人技术对重庆市北碚区留守儿童进行调研,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调研结果进行了解读。研究者认为应当用更多的精力关注留守儿童的人格完善,帮助他们增强应对心理困扰的能力,发挥他们自身的积极力量和潜能。最后提出了关注留守儿童的社会、学校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与策略。

〔关键词〕留守儿童;房树人技术;积极心理

一、对象与方法

1. 对象与工具

在重庆市北碚区中小学的2040名留守儿童中,随机抽取7所中小学校6至15岁的农村留守儿童205人进行测试,其中中学53人,小学152人;男生 102人,女生103人。用房树人技术的分析方法和绘画心理分析理论,从留守儿童对环境的适应性、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三个维度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

2. 内容与程序

将被试分为两组:小学组6到12岁,中学组13至15岁。要求被试在A4纸上画一幅画,画的内容必须包含房、树、人,时间约40分钟,画的时候可以擦拭、修改,但不可用尺子等工具,画完以后可以和同桌交流画的内容。

二、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的205份“房树人”的图画整体来看:80%以上的图画符合该年龄阶段孩子的特征,图画整体有空间感,安全感较强;房、树、人完整清晰,人物有动感,表明家庭环境良好,人际关系较好,生活状态较好;房屋周围有小河环绕,青山映衬,有小鸟、花草、太阳等,表明他们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充满朝气和活力。只有20%左右的孩子的图画中房、树、人描绘不详,省略了某些部分,显现出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应,性格内向,情绪忧郁等;整个画面灰暗,天空乌云密布或下着雨,表明焦虑不安或抑郁心理;或房屋不完整、倾斜,人物在哭泣或是被头发遮住大半边脸,花草枯萎,树木没有根等,都显示出孩子孤独,对爱极其渴望。结果显示,男生心理问题显著比女生突出,初中学生心理问题显著比小学生突出。

表1 房屋的分组统计(N=205)

房子作为住所,代表家庭,是人们成长的场所,投射了内心的安全感,表达了对家庭的感受并反映沟通模式。有研究发现,对于儿童来讲,房子反映了他们的家庭状况,与兄弟姐妹的关系。如烟囱里冒出浓浓的烟,反映的是家庭生活的愤怒和狂乱。从表1中可以看出,被试以画出正常的房屋为主,大多数孩子画的房子比例协调,功能齐全,炊烟袅袅,房屋门窗齐全,窗户打开,阳光能照进,反映出孩子们现在生活中安全感较强,与家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和谐。绘画主要出现的问题是屋顶很黑,说明被试内心有严重的压抑感、沉重感;大门上锁或是门太小、太矮,代表被试对外界有较强的防御心理,不爱交际,为人小心谨慎,不轻易相信他人。这类绘画与被试害羞、胆怯行为有关,他们不愿暴露自己的情感,避免由此带来伤害。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男生投射出对家庭不稳定、不安全感的人数明显比女生多。

表2 树的分组统计(N=205)

画树测试也叫“树木人格图”,由于树的生长与人的成长相似,所以“树”能反映自我成长,象征感情,投射人对环境的体验,代表个人形象和人际关系。树的绘画反映了被试相对较深的、不易被意识到的自我感受。表2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孩子画的树枝繁叶茂,结有果实,显示出他们有目标,只是有的目标太多,不够明确,无法很好地分配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观察能力较好,天真活泼。树木多姿多彩,树叶丛生,表明他们重视外表,以给人良好的印象。也有一部分孩子的树呈尖形,显示出较强的攻击性;也有树冠呈云形或球形,轮廓的线条颤抖,显现出这些孩子情绪不稳定,波动大,喜欢幻想,比较自负,处事优柔寡断,有不安全感,但同时也表明他们待人随和,易交朋友。从表2中也可以看出,男生投射出的行为攻击性和情绪的不稳定性人数明显比女生多。

表3〓人的分组统计(N=205)

绘画更多地反映了被试意识中的自我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能够投射被试的自我形象和人格,以及个人信念和价值观。从表3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多数孩子自我意识清楚,自我整合良好,对自身有完整的认识。也有一部分孩子,特别是男孩子的图画中显现出对自身认识的不足,自我评价差,自卑、内心软弱,依赖心理过强,以及行为具有较强的攻击性等。

2.个案分析

图1是一个九岁半小女孩画的房—树—人图。她采用了全纸分布的构图,整个画面完整、清晰,线条力度较大,体现出作者强大的心理能量。太阳发出耀眼光芒,房的周围和阳台盛开着鲜花,旁边两棵树高大茂盛,用线条反复刻画了大山,无不充满生机与活力;一家人面带笑容,手牵手在散步,表现出融洽的气氛,充满了希望。在左边花圃里面,花朵代表美丽的爱,渴望他人的照顾和支持;“爱像大山一样强大,笑像花儿一样甜美”的字符,强烈地表达出父母虽然外出打工,但亲情并未因远离而缺失,给了孩子心灵以强大的支持。右边波浪形的树冠,表现出小女孩外柔内刚,善于交际的性格特征。树冠里面“爸爸妈妈,我会好好学习!”“加油!”的文字表达,清晰地反映出孩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孩子把两层带阳台的漂亮房子想象成“梦中的家”,正是盼望一家人团聚,渴望父母关爱的心理写照。

图1

图2是一个九岁男孩画的房树人图画。整个画面灰暗、沉重,反复用笔刻画的山脉被全部涂黑,线条凌乱,有压力和紧张感,是自我压抑和态度悲观的体现。图画的云朵画成了三个笑脸,但是勾勒的边框又像是火焰的外形,显示出孩子焦虑不安的心境。天空上方有三架从右往左飞行的飞机,暗示孩子怀念过往,想回到从前的日子。山顶上有一棵树,树冠用凌乱的线条涂黑,形成强烈的阴影,表示内心有不安全感,并容易受他人的影响和暗示。树干上有明显的伤疤,代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过创伤。两座山的山顶上各有一人拿着枪相互对峙,大山下两座房子的屋顶都是尖尖的,在一棵结了果实的树下,一个孩子正拿着竹竿在捅树上的鸟窝,一个女孩正在摘花,这些都很强烈地反映出画者具有很强的攻击性。画者还用纵横交错、长长的线条画出格子一样的公路,一辆小车在公路上从右往左行驶,预示着孩子对前途感到忐忑和迷惘。值得注意的是,房屋与房前的道路是垂直的,房门紧闭,门上的锁很

图2

大,说明孩子有极强的防御心理和阻抗,不愿和外界沟通,常常用封闭自我来与外界抗争。

三、问题与讨论

从以上调研的总体情况看,我们认为重庆市北碚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基本良好,存在的心理问题与非留守儿童没有显著差异。

从已有研究成果看,一种观点认为,由于亲情缺失,监护人素质偏低,以及家庭教育的普遍缺位,造成了留守儿童心理封闭、性格孤僻、情感脆弱、习惯不良、自控能力差以及信念迷惘等现状,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极大冲击。另一种观点从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特点和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认为:虽然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压力事件水平上显著高于非农村留守儿童,但二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无显著差异。也有不少孩子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变得更加坚强自信,自理能力增强,而且能够理解父母的做法,把对父母的思念和感激转变为学习动力,自觉上进,表现良好。对挫折更加坚韧,形成了自主自强、勇敢负责的良好个性。我们认为前一种观点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将留守儿童定位为问题儿童,却忽略了留守儿童间的个体差异,并且干预措施缺乏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后一种观点恰恰能说明本次调研的结果。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都希望自己向好向上发展,自身蕴藏着积极成长的潜能。教育的目的不是发现“学生的问题”,更不是发现“问题学生”,而是要发掘其自身的优势和潜能。我们不仅要了解学生心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更要发现学生自身的正向力量,用欣赏的眼光把他们看作是健康发展的“积极人”,通过美德的发掘、积极品质的培养等途径激发积极力量,从而克服现实中的诱惑和困难。让学生对自己、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观,有生活目标,体验成功和成长的快乐与价值感。坚定地相信学生自身的积极力量,做学生积极成长的陪伴者和支持者。

四、措施与策略

1. 构建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家庭配合、社会参与的关心体系

社会共建,为留守儿童营造宽松、平等的生活环境。近年来,重庆市政府和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留守儿童的问题。出台了《关于加强留守儿童工作意见》和《重庆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计划》。到2009年底为止,累计投入资金51.04亿元,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1600所,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全面纳入“两免一补”受益范围。创新了留守儿童培养照顾的六大模式:农村留守儿童代理家长模式、寄宿之家模式、“4+1”模式、托管家园模式、亲属代管模式、亲情连线模式。共青团、妇联、工会、社会爱心企业等都积极地为留守儿童献爱心,做了大量的有效工作,探索出很多成功经验。农村寄宿制学校,解决了留守儿童住的问题;积极实施的“免费学生奶”“爱心中餐”等惠民工程,解决了留守儿童吃的问题;亲情连线则解决了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联络问题。

2. 搭建活动丰富、机会众多、管理到位的学校关照平台

家校共育,营造留守儿童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近年来重庆市北碚区各中小学针对留守儿童开展了以树立信心、拥有红心、学习开心、感知爱心、生活安心为主线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实施了四大工程:展翅工程——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培训,暖心工程——留守儿童自护培训,筑梦工程——留守儿童兴趣培训,锐思工程——留守儿童创新培训。全区各校依托西南大学心理健康研究院的强大支持,积极筹建心理健康咨询室,建立了留守儿童心理档案,积极开展结对子、送温暖等爱心活动,为留守儿童撑起了一片蓝天。本次调查结果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良好,这与本区开展的这些积极活动不无关系。

3. 实施积极体验、积极赋义、培养自尊的心理关爱策略

师生共进,营造留守儿童乐观自信的心理环境。增进留守儿童的积极体验,这是发展积极人格和力量的一条基本途径,对留守儿童来说,最好的改变办法不是说上一百次“我能行”,而是让其感受一次微小改变带来的积极体验,这种体验可以是一次竞技夺冠,可以是一次特长展示,还可以是一次助人行为。积极赋义是个体的一种信念,凡事看到积极的一面,采取积极行为。积极心理教育正视问题的存在,但它重在对问题和困惑进行正向认识和积极改变,而不是陷入对问题的责怪和抱怨。我们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开发和运用其心理资源,关注他们的心理最近发展区,做他们的积极榜样,使他们在生活中获得免疫力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并利用各种仪式和故事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

培养和照顾好留守儿童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我们需要从积极的角度去关注留守儿童教育,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潜能,培养积极品质并增强应对心理困扰的能力,学会以积极力量去克服现实困难,就能让他们以更积极、更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参考文献:

[1] 姚桂雪.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综述[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7).

[2] 王鉴. 积极心理教育的实践解读[J]. 人民教育, 2011(9).

[3] 陈侃.绘画心理测试与心理分析[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

(作者单位:1.重庆市北碚区梨园小学校,重庆,400700; 2. 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重庆,400700)

编辑 / 何 妍 杨 怡 终校 / 于 洪

作者:杨晓燕 吴晓川

留守儿童现状调研论文 篇3:

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刍议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大约有5800万,而且这个群体还在不断;壮大,他们都是未来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他们身上出现的问题,使他们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未来的新农村建设将受到极大的影响。漯河市在关注留守儿童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努力为留守儿童营造“社会温情关爱、家庭亲情呵护、同学友情帮助”的关爱网络,切实为留守儿童办实事,但这些努力距离留守儿童的期望还有不小的差距,档案部门在留守儿童问题上应该有所作为,为留守儿童建立档案,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为新农村建设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漯河市留守儿童现状

2008年4~7月,漯河市关工委组织市、县(区)、乡(镇)关工委分别对32个乡(镇)和168个行政村留守儿童工作进行了调研。据调查,截至2008年7月,漯河市农村14周岁以下的儿童总数共316308人,14周岁以下留守儿童87409人,占农村14周岁以下儿童总数的28%;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亲或单亲长期外出务工,对他们的监护发生了变化:留守儿童跟随母亲生活者30034人;留守儿童跟随父亲生活者23661人;留守儿童跟随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生活者24056人;留守儿童跟随姑妈或姨妈等其他亲属生活者8560人;留守儿童独自生活者1098人。两年过去了,这些数据越来越大,留守儿童问题已刻不容缓地需要得到解决。漯河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已认识到了这些问题,正在着手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漯河市委、市政府连续4年把留守儿童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全市累计投入资金7000万元。漯河市各级各部门都积极地行动起来关爱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服务。一是各级妇联、关工委、教育行政部门共同举办“四老”家长学校,以村文化大院和学校为依托,依靠“五老(老模范、老干部、老专家、老军人、老教师)”办“四老(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家长学校。二是教育部门采取在各级学校对留守儿童建立联系制度。三是率先出台的户籍制度改革,在义务教育、卫生保健服务和社会救助等相关政策方面,为留守儿童平等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四是各级关工委都把做好“留守儿童”工作列入实施农村创“三无”(无辍学、无不孝子女、青少年无刑事犯罪)、社区评“三好”(好家长、好少年、好邻里)、学校关爱“三生”(贫困生、潜能生、单亲生)的“三三”工程重要工作内容。五是利用互联网络,开通“亲情视频”、“亲情热线”。目前,全市已救助贫困留守儿童6671人、10535人次,发放救助金200多万元,设立287个留守儿童维权岗,开通了21条维权热线,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营造了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关爱留守儿童

(一)为留守儿童建立档案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保障真正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二是有利于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全面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三是有利于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变化情况。四是有利于了解农村留守儿童上学的情况。

(二)留守儿童档案的内容

主要包括:一是户籍所在地、家庭成员、身体状况、外出父母的务工地址、联系方式和收入状况;留守儿童在家的主要托管人;留守儿童思想状况、学习情况、所在班级及班主任姓名。二是已获资助情况记录。留守儿童获资助的情况必须载入档案,这既有利于追踪爱心款的去向,也有利于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三是农村留守儿童最需要的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不同,所需要的帮助也不同。在档案中写下孩子最迫切需要的帮助,有利于及时地疏导孩子,教育孩子。

(三)留守儿童档案的管理

留守儿童档案建立之后,档案部门要及时跟踪问效,督促管理好留守儿童档案,要实行动态管理,有条件的要建立网站,实行网络化,及时更新,随时增添内容,以便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了解情况,及时调整有关规划和政策。

档案部门应该主动地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去。一是和教育部门联系,指导各个教育机构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二是和组织部门联系,利用大学生村干部这条渠道和各个村建立联系,在村级这个最基层的单位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问题,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第一步,只有掌握了翔实的留守儿童资料,才能有的放矢,解决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漯河档案部门先行一步,为漯河市的留守儿童建立档案,服务了漯河大局,服务了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工兄弟解除后顾之忧贡献了力量。

作者:蔡慧娟

上一篇:普及消防安全教育论文下一篇:理性看待中国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