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函法律本科生毕业论文

2022-04-21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研究生违约的现状情况层出不穷,一直也没有得到管理部门重视,对违约的研究也较少,违约率没有得到有效降低。本文通过工作实践及典型案例从高校毕业研究生违约的实际情况,从心理、现实等因素分析了研究生违约产生的过程和原因,探索了应对此问题的策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函法律本科生毕业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函法律本科生毕业论文 篇1:

对就业导向下卫生法学专业判例教学法应用的思考

摘 要:法学本科专业学生法律职业能力较低,就业现状令人担忧。卫生法学专业本科教学过程中传统上较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它存在着使用频率不高、学生参与度不够、案例来源混乱、教学机制不成熟等问题。很多学者建议借鉴美国的判例教学法。但该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不足。我们需要克服这些不足,从明确卫生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优化判例教学法实施机制、重视对法律实践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对案件背后的社会背景因素的关注等,在卫生法学专业中应用判例教学法以提高本科生的法律职业能力,进而提高就业率。

关键词:就业导向 卫生法学专业 判例教学法

课 题:本文是2014年度广州市高等学校第六批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卫生法学专业判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2013年度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三批课题:《卫生法专业判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2013A123)、四川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立项资助课题“卓越卫生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YF15-Q11)、广州医科大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卓越卫生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20130489)、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医学人文实践教学的思想创新和模式改革——服务学习与医学人文教学的整合研究》(粤教高函[2015]173号)的研究成果之一。

随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和高校的扩招,众多高校纷纷设立法学专业。法学一度成为极其热门、众多考生竞相报考的专业。据官方统计,截至2008年,我国设立法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已达630所,在校法学本科生超过30万人。那么这些法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如何呢?根据第三方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研究院每年发布的本科代表性专业预警榜可知,从2009年到2015年,法学专业每年都属于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月收入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高失业风险型的“红牌”专业。在该机构公布的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法学专业连续四年(2013、2014、2015、2016)成为十大本科专业中就业率最低的专业,2016年的就业率仅为87.9%。从这些排名看,法学专业似乎前途黯淡。但另一份数据却又让人眼前一亮。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2008届、2012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职业发展调查的数据显示,2008届和2012届法学本科毕业生三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分别为44%和69%。

一、法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

近几年法学本科生就业率垫底与高校扩招、新设的法学专业过多、法学教育方式亟待改革等客观因素密切相关。但他们毕业三年后就业满意度却急剧攀升至十大本科专业的第一名,为何有如此大的反差?这些学生在三年工作中经历了何种历练?法学本科生毕业生在三年的工作实践中,面对现实中的法律案件和事务,需要学习如何进行接待、会谈、谈判、撰写法律文书、熟悉法律规则和诉讼流程、解决现实法律问题。这些具体工作使得他们的法律职业能力快速提高,月收入可观,职场前景明朗,作为工作幸福感重要标尺的就业满意度自然较高。可见,法律职业能力对法学本科生的就业至关重要。这促使我们去反思:抛开客观因素,包括卫生法专业在内的法学专业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否在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方面存在不足?英美国家主流的判例教学法能否为我们提供有益借鉴?

二、案例教学法和判例教学法的不足之处

1.案例教学法的不足之处

卫生法学专业将法学专业和医学专业相互渗透、交融,实践性非常強。该专业主要学习法学16门核心课程,此外还要学习基础医学、卫生法学、卫生监督学、医事法学、医疗纠纷处理与法律实践、医院管理等专业课程。卫生法专业作为法学专业的一个分支,存在着法学教育中通常存在的诸如理论脱离实际、教学方法单一,学生“高分低能”等情况。在我国实行司法考试制度后,司法考试通过率成为评估法学本科教育质量的一个指标。自此,应试教育的氛围在法学教育中愈加浓厚。在这种状态下,有些院校法学教师最主要的教学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司考通过率,因此,教师会采用“填鸭式”方法,以司考真题和模拟司考训练题作为授课的重要内容,告诉学生标准答案,无需学生去发散性思考和进行法律事务工作训练。这使得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得不到训练。法学教育亟待改革。案例教学法迎合了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需求,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案例教学方法使用频率不高,在一些法学理论课如法理学、宪法学的授课过程中,有些教师由始至终未使用案例,仍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来阐述抽象的法学理论。第二,案例教学中学生参与程度不高。多数教师没有提前将案例给学生研读,留给学生讨论、辩论的时间往往不够,缺少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第三,教学案例的来源比较混乱。目前很多法学教师实施案例教学的素材主要依靠案例汇编、案例教程、社会热点事件,也有教师为阐述相关法律规则而虚拟案例。第四,教学机制不成熟。一是教学方式单一。目前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卫生法学教育主要采用的是课堂案例分析方式,有一部分课程如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和诉讼法学间或使用模拟法庭方式。模拟法庭方式使用频率较低。二是师资力量不足。要想达到生动又有实效的目的,需要教师既有较高的法学理论能力,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这种师资力量较为稀缺。现实是很多法学教师拥有较深理论水平但欠缺法律事务经验,自身法律职业能力不高,因而无法深入解析案例,更无法深究如何预防纠纷的发生。有的高校聘请办案经验丰富的法官或者律师来授课,但他们缺乏教学经验且授课时间不固定,不能长期兼任法学教师职务。三是教学随意性较大。有些教师在讲述案例时往往是“临场发挥”,缺乏通盘考虑,未注意案件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否相匹配,未遵循从易到难的规律,充满随意性。

在案例教学法存在上述问题,未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的情况下,诸多学者将目光投入到法学教育较为成功的英美国家所施行的判例教学法中。

2.判例教学法的不足之处

判例教学法由兰德尔于1870年至1895年就职哈佛法学院期间推行,它是以生效判例为基础,以训练学生法律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方法。它为美国法学界培养了大量杰出法学人才,这种教学方法也被很多国家学习和引进。但这种判例教学法仍有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实施判例教学法的学校所编撰的判例集往往只是收集较为典型的判例,对于不具有典型性但属于对法律条文有不同理解的其他案例未能囊括,这势必会造成法律理解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缺失。第二,判例教学法缺乏对判例背后的政治政策、利益博弈、社会发展趋势等背景因素的关注。法律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本身会受到各种利益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发展的裹挟。单纯依赖判例教学,不关注背景因素,会让学生脱离社会实际生活,无法探寻司法的真相。法律实用主义者一直将兰德尔的判例教学法冠之以法律形式主义予以批评。第三,传统判例教学法很少让学生去锻炼法律实务技巧。法律实务性工作范围很广,从大公司所从事的上市、抵押、合并业务到小公司需要从事的诸如商业谈判、草拟合同、签订合同,再到为个人草拟遗嘱、诉讼文书或律师函等等。这些实务性工作是绝大多数律师,包括政府顾问和公益律师的重要工作,但传统判例教学法在这方面显然较为薄弱。

虽然判例教学法有不足之处,但它对美国大批基础法律人才的培养仍然功不可没。美国法学界不断对该判例教学法进行反思,并试图探索更好的教学模式。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们为弥补判例教学法的不足,模仿医学院校培养医生的模式提出了诊所式法律教育。此外,哈佛法学院也开始正视判例教学法受到的批评,加开了一些非传统法学课程,主要涉及国际秩序、国际经济和比较法体系的内容。

三、判例教学法在我国卫生法学专业教育中的调整适用

1.明确卫生法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

培养职业律师是美国法学院办学的根本目标,再辅之以判例教学法,大量具有较强法律应用能力的优秀律师被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来。在我国,传统观念认为法学教育是素质教育而非职业教育。目前一些高校的法学本科培养目标仍然包括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如“能够在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并具有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这些目标设定不完全符合法律职业教育的要求,而且脱离现实。就卫生法专业本科生而言,他们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卫生行政机关、医疗机构、医药公司、保险公司、医疗调解委员会、律所、司法机关等,很少有机会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因此,为提高包括卫生法学专业本科生的法律职业能力和就业率,需要将其培养目标准确定位为应用型法律人才。

2.优化判例教学法实施的机制

在形式上,除了传统的案例分析和课题讲授方式外,还可以积极采取模拟法庭、模拟仲裁、法律援助、疑难案例辨析等形式,偶尔甚至还可以采用提起真实诉讼的形式。以模拟法庭为例,在卫生法学专业中,诸如医疗纠纷与法律实践、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课程比较适合采用模拟法庭教学方式,模拟法庭应提前向学生发放案例,对案件的关键点、法官提问技巧、双方当事人回答技巧、双方当事人辩论要点、诉讼程序等问题提前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模拟法庭的审判,尽量使之接近真实的法庭审判,不至于使模拟法庭变成戏剧表演。指导学生分组提起行政诉讼是目前个别学校采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相关法律解释,公民依法可以提起一些政府信息公开的诉讼。据此,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适时针对诸如政府财政开支、重要行政决策的依据、公共设施建设的依据和进展等政府信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教师应对诉讼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这种教学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法律实践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于国家的法制建设也是有益的推动。此外,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引进了法律诊所教育模式,国内还成立了专门的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以上这些新的教学形式在高年级设立较为合适,一旦设定不应轻易修改,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来训练法律职业能力。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政治、经济、社会问题认识的敏感度,还需要开设一些诸如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的选修课程。在各个部门法的案例编排上,除了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还应尽量保证案例的多样性,也可以将最高法院公报、部门法学术界每年评选出的该领域中的影响力较大的案例、裁判文书网上登载的案例作为判例教学的案例来源。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提前发布案例给学生,在课堂上采用苏格拉底式问答法,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相反意见,鼓励质疑。在师资力量上,聘请经验丰富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作为兼职授课教师定期为学生授课;鼓励教师到司法实践部门进行短时期的挂职锻炼,以提高现有教师自身的法律职业能力。

3.重视对法律实践技能的培养

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要在卫生法本科教育中完全采用判例教学法是不现实的,也会给学生带来系统掌握法律知识的障碍。我们需要做的是改变过去单纯讲授法学理论和解释法律条文的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法律技艺,引导学生学习法律思维和法律执业技巧。法律领域实务繁多,从宏观到微观,需要应对和解决的实务千头万绪,这就需要在传授卫生法学专业本科生基本理论知识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医疗保险学、卫生行政管理学、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在与实践结合程度较高的民法学、合同法学、物权法学、知识产权法学、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等课程上,尤其注重对每个部门法所涉及的法律实践技能的培养。以合同法为例,不仅要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清晰透彻的系统讲解,还要专门教授学生如何计算合同直接损失和预期损失,起草违约金条款、违约责任条款、定金条款等通用条款。此外,在讲完合同法的主要知识点后,还需要以实践中复杂真实案例为例,训练学生起草、审阅各种类型合同以及利用合同进行谈判、求偿的策略和能力。这些是传统法学教育容易忽略,但在法律实务中尤为重要的技艺。再以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为例,要以现实中的案例为基础,训练学生学习如何起草行政诉状、提起何种行政判决之诉、斟酌行政诉讼请求、分析政府行政决策、行政行为或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审阅各种类型行政协议以及与政府进行谈判。

4.引导学生对政治政策、利益博弈、社会发展趨势等背景因素的关注

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关注的是法学本科毕业生正确解决案件的能力。要正确解决案件,除了需要解释法律、运用法律的能力之外,还需要学会掌握案件背后的政治政策、利益博弈等因素。以近期的“辱母案”为例,2017年山东省聊城中院未采纳辩护人正当防卫的辩护意见,一审判处于欢无期徒刑,引起全国一片哗然。要解析这个案件判决的理由,就要从案件背后的政策因素去考量。长期以来,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以和为贵”成为很多政治政策的主导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引下,在发生外力侵害时,官方往往倡导受害方应首选以忍让或逃跑等方式主动避让,而不是直接防卫。在这种政策浸润下,我国司法机关在适用刑法上的正当防卫条款时往往设立苛刻的条件,这导致在实践中被告人关于正当防卫的辩护意见通常难以被法院采纳,大多数都以故意伤害罪结案。再以“毒奶粉”天价索赔案为例。被告人郭利因其女儿喝毒奶致肾结石后,向广东施恩奶粉公司索赔300万,广东省潮安法院和潮州中院均以敲诈勒索罪判处郭利5年有期徒刑。该案进入再审程序后,2017年4月广东省高院判决郭利无罪。广东施恩公司位于潮州,在这起案件中消费者和本土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是分析一审、二审法院为何做出有罪判决所必须要考虑的背景因素。这些政治政策、利益博弈等社会因素通常不会出现在案卷的法律文书中,这需要教师在判例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关注这些重要因素,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适用法律条文和正确处理案件。

参考文献:

[1]李龙,邝少明.中国法学教育百年回眸[J].现代法学,1999(6).

[2]张晓.试论美国法学教育现代化视野下的判例教学法[D],华东政法大学,2016.

[3]邹育理.从美国的法律教育谈“判例教学法”[J].现代法学,2000(2).

(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汪秋慧

中函法律本科生毕业论文 篇2:

高校毕业研究生违约现象及工作方法探究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研究生违约的现状情况层出不穷,一直也没有得到管理部门重视,对违约的研究也较少,违约率没有得到有效降低。本文通过工作实践及典型案例从高校毕业研究生违约的实际情况,从心理、现实等因素分析了研究生违约产生的过程和原因,探索了应对此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毕业研究生;违约;案例;管理

一、毕业研究生违约现象研究现状

当下对毕业研究生违约现状的研究成果不多,和本科生违约的研究成果相比,论文数量相差较大。对毕业研究生违约的研究内容与毕业本科生违约的文章大同小异,主要集中于违约原因、违约态度、违约解决方法等几个方面。研究者们大部分认为毕业研究生的违约原因主要归结为社会性因素(答辩时间安排、社会需求、公务员招收)、毕业生(就业期望、出国与考博、就业信息了解、家庭)、用人单位(进人指标、宣传不当等)四方面[1]。研究大部分表明违约的确给毕业生自己、学校及用人单位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所以当下社会对毕业生违约现象一致持反对态度。违约一旦产生,就会打乱用人计划,给用人单位带来不便,抢占其它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浪费资源,同时给研究生自己及学校就业工作带来不诚信的负面影响[2]。学校和就业工作者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违约现象的发生。如可采取完善毕业生就业协议登记制度及就业协议鉴证、管理制度;加强毕业研究生就业、法律及心理的三重指导,从源头上控制毕业生违约行为的发生等。现在,大部分高校对毕业研究生违约的管理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模式。

二、毕业研究生违约案例

毕业研究生李某,平时在校表现优秀,曾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研会副主席,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及肯定。研三上学期11月份经过精心挑选签约了新疆某公司(家在甘肃),之后就没有再找工作。谁知后来又接到了深圳某公司的录用通知(签约之前的面试),经过反复的比较与考虑,最终决定违约。向原公司提出了违约申请并支付了三千元的违约金,却被告知解约函由公司在来年的三月统一办理,而新公司的签约在一周后。李某犯难了,拿不到解约函就不能申请新的就业协议。他首先向新单位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可以宽延期限,同时向原单位进行交涉,希望可以将办理时间提前,得到的答案是不行的,而同时向原单位解约的毕业研究生共有十多人,他们共同面临着拿不到解约函,申请不到新的就业协议,不能与新单位签约的困境。在了解到了李某同学的困难之后,就业老师通过与同学、辅导员、导师、就业负责领导共同商定,由李某手写《诚信承诺书》,保证会按程序与原单位解约并与预定的新单位签约,向李某同学发放新的就业协议。第二年三月,在原公司统一办理解约函后,李某补齐了相关材料。

由上例子可见,高校就业工作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完成就业率,控制违约率,而是应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对于部分故意违约的毕业研究生,确实带来了社会危害和不良影响的违约现象,学校和学院应该给予严厉批评及相应处惩。而对于部分因为家庭、个人、单位等原因非恶意违约的毕业生,学校和学院的就业部门应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提供相应的便利。如在毕业生已经向原单位提出了解约申请,解约函还未办理,又找了新的工作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签约时,可由毕业研究生签订《诚信承诺书》,保证解约程序的正常办理和新的就业协议的正确使用。当然,中间学院和学校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与责任,但只要把流程规范化、责任明确化,一定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三、毕业研究生违约现象的产生原因

现有的大部分研究成果都认为,毕业研究生违约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生本人,因此采取的工作方法大多以加大违约手续的困难度、对违约学生施以心理压力、控制签约及派遣时间等针对学生的防范措施。而在研究生就业工作的实际中,毕业研究生违约并不是一个研究生学生普遍的、主观恶性的、随意的行为。

在毕业研究生实际违约过程中,本人内心往往是矛盾的,并不像大众认为的自私随意、不顾后果。毕业生在违约前,要经过一段深思熟虑,多方征求意见后才会做出最后的决定。其一是因为要支付相对高额的违约金,其二也因为违约流程的复杂。从心理因素来讲,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就业心态就有不同,研究生年龄比本科生大,大部分学生毕业就要承担家庭的重担,就业选择范围比本科生小,因为学历原因眼光偏高,所以在签约单位时显得格外慎重。在选择违约前,毕业生一般会仔细考察新单位,通过已经在单位的校友征求意见,考虑家庭因素和自己的职业规划后才会正式做出决定。在违约过程中,毕业研究生要解决相应的难题,一是支付违约金拿到违约函,二是选择新单位拿到接收函,如果在新单位要求的签约时间内拿到不旧单位的解约函,就无法申请到新就业协议签到新工作。往往有的单位为了防止违约的情况出现,故意将解约函的统一办理时间推迟在学生提出解约后几个月甚至半年,这给毕业研究生签新的单位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毕业生在办理违约手续时的态度很诚恳,基本上没有出现二次违约的情况。反倒是因为拿不到解约函导致新工作无法顺利签约的情况时有存在。

四、当前对毕业研究生违约现象的管理措施

大部分高校对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并没有本科生就业那么高,大部分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没有专门针对研究生就业指导的课程体系,却并没有切实重视研究生的职业规划,也没有给研究生就业工作者开展相关培训。学校研究生就业部门对二级学院研究生就业工作者的工作要求就是强调流程的规范性、就业率的完成和就业材料的上交。针对毕业研究生的违约,学校研究生就业部门也只是一直强调违约率的控制及在最后就业方案核对时上交违约学生的违约函(由原单位开出)即可,对学生违约的管理自主权都在各二级学院。为此,各二级学院探索了一系列方法来管理毕业研究生违约。如在发放就业协议书时就跟毕业生强调违约的危害,让学生有心理预警;将违约流程复杂化,如果研究生要违约,就必须准备以下材料:违约函(由原单位开出)、接收函(由新单位开出)、四份原就业协议、亲笔写的申请书(个人信息、违约原因及只违约一次的保证),毕业生想要取得违约函和四份原就业协议就必须与原签约单位毁约,交纳违约金,走单位正规违约流程,想要取得接收函就必须与新单位表明签约意向,毕业生亲笔写的申请书更是给违约者以心理压力,让毕业生慎重选择。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管理了毕业研究生的违约,但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制度保障,各二级学院也是各行其事,没有相互交流经验、总结成果、探索更完整有效的工作模式,所以工作效率不高,违约率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这是值得广大研究生就业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五、加强对毕业研究生违约管理的有效方法

(一)立场坚定,态度鲜明

高校及学院要坚持毕业研究生违约是不对的态度。违约现象的发生对学校、个人及单位带来的是资源的浪费,不能仅仅因为学生自身更好的发展而去损害众多集体的利益。高校对学院、学院对学生都应该有尽量不违约的要求。

(二)加强教育,提高能力

高校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从适应性教育、认知教育及专业教育等三个方面着手,帮助研究生正确定位、确立目标,增强就业竞争力,对毕业研究生要提供心理指导、求职技巧指导等方法,让研究生能充分就业、自信就业[3]。

值得重视的是,高校及学院对毕业研究生要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提高其选择能力,从毕业生选择工作的心理源头出发,教会其学会对比选择最适合自身的工作。选择成功率越高,违约率越低。

(三)程序严格,按章办事

高校及学院应制定针对违约的规章制度,针对违约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探索适合自己学校及学院的管理方式模式。如完善毕业生违约办理程序,通过班级违约评议会、导师签字、辅导员批准、学院违约审批会、本人陈述、不记名投票等一系列制度约束,加大违约办理的透明度[4]。让学生不会主动想违约,也不会因为违约耽误更好的前途。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

参考文献:

[1]钱云光,陈德利,祖庆军.研究生违约现象的分析与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7卷)第1期.

[2]金钢.毕业研究生就业中违约问题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月第7卷第4期.

[3]郭艳文,李锦玉,周海瑞.试论高校研究生就业指导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第10期.

[4]肖坤,王菲,李冠凯等.预防和控制高校研究生就业违约的有效措施研究-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作者:夏丹妮 汤为

中函法律本科生毕业论文 篇3:

论司法考试制度中的法治信仰导向

[摘要]司法考试制度作为行业准入的门槛能够有效评估法律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但它却无法有效评估法律从业人员的法治信仰状况。我们不能强求司法考试制度能够解决法律从业人员的精神信仰问题,但该制度中的精神导向作用不应被忽视。司法考试制度以培养统一法律人为己任,法律人不应该成为利己主义者,他们应该胸怀法治信仰、充满守法精神、坚守法治理念、践行法治目标。指引法治信仰不仅是司法考试制度内涵的应有之义,更应该是该制度应肩负的使命。

[关键词]司法考试;法治;法治信仰

一、司法考试的目标与模式

模式是指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模式就是将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理论化,归纳到理论的高度。但仍旧是为了解决某一类问题而存在的,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模式无意义。法学教育的模式,是为了实现法学教育的目标而存在的一类方法系统。欲明确适合我国法学教育的模式选择,则先应明确我国法学教育的目标。

一切专业人才的培养,都是为了所培养的对象能够为社会所用。其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够在社会的分工中发挥作用。法学专业的学生培养也是如此。从社会角度观察,在目前中国的社会分工中,所需要的法学专业学生主要有如下几类: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公安机关、司法局、监狱、非司法的行政机关、企业的法务人员、教师、法学研究机构等。我国的社会分工为法学专业提供了这些类别的工作岗位,也就是说,社会需要能够胜任这些工作岗位的法学专业人才。这种需求反馈到法学教育上,就要求法学的教育培养的学生能够具备上述工作岗位的基本技能,胜任上述岗位的工作要求。

社会分工必然体现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需求,也就是专业的学生必然从事某种职业,也就要求了我们的教育要为学生胜任职业需求提供帮助。或者说,能够培养学生适应职业需求。如果法学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不能满足职业要求的或者说是不能胜任工作的,那么毫无疑问,意味着法学教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需要调试或改变的是法学教育的方式、方法,而不可能是社会的需求。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职业能力,那么法学教育的模式必然要求职业教育模式。也就是以培养胜任职业工作的学生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的方式、方法。精英教育的目标选择是存在偏差的[1]。法律职业共同体是法学教育的成果,因材施教的差异化教学方法和统一法律人的教学目标是并行不悖的[2]。

二、法学的理论教育与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指侧重于学生从事法律职业时所需工作技巧、方法的教育,比如与沟通能力、诉状等法律文书的写作技巧、辩论的技巧等方面能力的教育。理论教育指的是侧重于学生法律概念、规则、体系的掌握,法治理念、法律思维方法的形成的教育。职业教育与理论教育并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职业教育更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教育更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积累。

(一)成文法的客观要求决定了理论教育的基础地位

法学教育模式的选择不仅仅取决于社会分工对法学专业学生的要求,还决定于学科教育的客观规律。对法学教育来说,学科教育规律主要体现在所要掌握的法律的客观要求。法学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学习的对象是法律知识,法律知识首先以现行有效的法律体现出来。法律毕竟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得规则,社会曾经、正在并且将来也要依据法律的规则来运行。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曾经的法律规则和理论很重要,知晓法律的发展方向也很重要,但毫无疑问,至关重要的是,法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知晓现在的社会是依据何种法律规则,如何运行的。

英美法属于判例法体系,其法律规范是通过判例的方式存在的,并以在先判例拘束在后判例的方式完成对社会运行的法律规范。那么,对于英美法学教育来讲,其最直接的学习现行法律的方式就是学习判例,从重要的判例以及判例的发展脉络去学习法律的规则和理念。所以,可以认为英美法系法学教育中的判例教育或者案例教学方法是与其判例法的存在形式紧密相关的。

大陆法系属于成文法体系,其法律规范是通过已经公布的成文法的方式存在的,主要以成文法司法适用的方式完成对社会运行的法律规范。因此,对于大陆法系法学教育而言,其最直接的学习现行法律的方式就是学习正在公布实施的法律。而大陆法系的每一部法律都不是孤立的,为了避免法律的重复与繁复,成文法中不仅仅使用了高度凝练的脱离日常用语的概念,并且基于概念形成了法律的规则系统。没有法学基本概念和思维方式的训练,是难以理解某一具体的法律规则的,更不用提将法律规则正确的适用于社会生活了。这种体系性的特点直接决定了法律的学习需要从基础理论与概念入手,在掌握基础理论与概念的基础之上,展开法律规则的学习,并形成对法律体系的正确认识。这种理论、概念、规则的掌握是司法实践的基础。不知法,何来用法。知法,才能谈得到用法。没有法学理论的学习,也就没有职业教育的必要,或者说,不以理论教育为基础的职业教育是无水之源。正是鉴于成文法的特点,大陆法系的法学学习必须从理论入手。

(二)社会分工的要求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不可或缺

法学教育的对象也即学生最终要进入社会,找到自己的社会定位与社会角色,并在自己的社会角色上实现自身对社会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所有人的归属,也是法学专业学生的归宿。这就是说,法学专业的学生必然成为某种职业的一员,而教育正提供了学生们进入职业角色所必须的条件。能够让法学学生毕业的时候,具备了法律职业需要基本技能和能力,这是法学教育的任务。如果法学教育无法做到这一点,则教育制度没有完成其社会功能,不能说是成功的。从社会对法学专业的需求上看,纯粹理论研究型人才的需求并不占主流,主要的需求都是实践性的工作岗位。这就要求法学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当具备实践的能力,将法律知识应用到实践领域的能力。也就是具备法律“函摄”适用的能力函摄(subsumtion),是指将特定的案例事实,置于法律规范的要件之下,以获致一定的结论的一种思维过程。参见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0页。,并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所以,法学教育的目标无疑是培养职业人才,法学教育的模式也无疑应该是职业教育。

(三)理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理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在不同的法律体系以及不同的法学教育目标之下是不同的。在我国法律体系即大陆法系法律体系之下,在培养职业教育人才的目标中,理论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职业教育是理论教育的延续,二者应当是相互衔接的关系。没有理论教育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只能是掌握了部分技能机械理解法律条文的“法匠”。没有职业教育的理论教育则只能培养出无法适应职业需求的“书呆子”。理论教育与职业教育具有各自的功能,无法相互替代,都体现了大陆法学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视图以一种教育方式取代另一种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三、我国法学教育的模式选择

(一)坚持理论教育的基础地位

没有任何一个大陆法系国家对法学专业的学生直接展开职业教育的,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成文法体系国家法学学习的规律所致。我国法学教育的模式选择也要尊重这种规律,坚持理论教育的基础地位。没有理论教育,就没有法学教育。当前阶段,我国法学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欠缺,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这种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情形的出现是法学职业教育欠缺导致的。要纠正这种偏差,需要加强法学的职业教育、实践教育,而不能通过试图取消理论教育,或者通过职业教育替代理论教育的方式来实现,否则就走入了错误的认识误区,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更甚的在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又会添加新的难题。

(二)保证职业教育成为必备环节

职业教育是培养法学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阶段,回应了社会分工的客观需求,衔接了学生的法学的理论教育与法学的职业工作的两个阶段。能够使得学生适应社会,也能够使得社会用人单位选择到具备工作能力的学生。这种教育无疑是符合教育的目的,符合教育的初衷的。因此,应当建立职业教育的必备环节,以保证法学专业的学生在接受完整的理论教育之后,还能够接受完整的职业教育。目前世界上对于职业技能的培养可以归纳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在法学教育期间完成法律技能培养的模式,如美国。另一种是在法学教育之后的法律职业训练期间集中进行法律技能训练。对于我国而言,应当将职业技能的训练与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结合起来,在不改变现有法学教育体制的基础之上,合理规划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设置,以完成我国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对社会分工对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理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阶段设置

1.现行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

既然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规律决定了理论教育与职业教育都不可或缺,理论教育是先导,职业教育是后续。那么,在何种阶段强调理论学习进行理论教育,在何种阶段强调实践技能进行职业教育,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现在法学教育的倾向是,在大学本科阶段展开实践性教育,培养实践型人才,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展开理论教育,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这种本科培养实践性人才,研究生培养理论性人才的倾向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即大部分本科毕业生毕业后都将进入社会,从事法律相关的职业,所以,法学本科教育应该为学生就业以及将来的职业做好铺垫。同时认为,大部分研究生毕业后应当从事与理论研究相关的工作,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使其掌握理论研究的方法和一般规律。正是基于这种学生将来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假设,才决定了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学生培养目标的设定,进而也决定了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方式的选择。现阶段具体体现为,大多数法学院校本科教育都在提出培养应用型、实用型或实践型法学人才的目标。同时,研究生的培养更多的集中在理论研究的层面,缺少实践性的课程安排。

2.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应然培养目标

对于这种本科重实践,研究生重理论的倾向,我们不能视之为理所当然,应当展开反思和批判。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职业教育是必经阶段,但能不能在本科阶段展开,或者说在本科阶段展开职业教育是否科学。另外一个是理论教育也是必经阶段,但是不是只能在研究生阶段强调,并且研究生阶段是不是只能有一种人才培养方向,即理论型人才培养方向。要解决这两个问题,还要回到理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的分析上。大陆法系法学教育的规律决定了理论学习的基础性地位,社会分工决定了职业教育是必要的环节。也就是理论教育应当是基础性的,在先的;职业教育是后续性的,在后的。就是先学理论,后职业培养。本科阶段在先,研究生阶段在后,那么相对应的,本科阶段应当是理论教育,研究生阶段应当为职业教育。

本科阶段应当注重理论教育,并不否认实践性的课程对学生应用法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过指明了,本科生要先学理念、概念、规则、原则、体系。现行的学制是本科四年制,那么四年的本科学习时间是否足够学习理论知识,换句话说有多大比例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展开职业训练?如果以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作为本科生掌握现行法律规则的判断标准的话,可以认为现阶段大部分本科学生没有很好的完成理论教育中要求的基本知识的积累。在这种情况下,当然要继续加强理论教育而不是用职业教育取而代之。应该指出的是,不能将理论教育等同于没有法律规则的法理教育,理论教育是以现行法规则为基础的,也是以培养学生知晓并能够用法律规则分析解决实际案例为培养目标的。但,学生具备使用法律规则分析解决实际案例的能力与学生实际审理案件、代理案件解决实际案件的能力有关系,但并不能等同。前者是理论教育的范畴,后者则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

研究生教育应当注重职业教育,这是建立在研究生已经具备基本的法律理论基础的判断上的。社会为研究型的人才提供的工作岗位是有限的,同时,法学教育能够培养出来的研究型人才也是有限的,毕竟法学研究是需要一定的天赋的。研究型人才很难做到批量的生产,法学的研究生教育做不到这一点。即使高校能够批量的出产具有硕士生学位和博士生学位的学生,也只能面对大部分硕士生与博士生搞不了研究的尴尬。研究能力难以批量培养出来,如果忽视这一点,那么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很难认为是没有偏差的。所以,应当重新审视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职业型人才,以使法学院培养出来的硕士研究生能够具备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将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学术研究,使具有天赋的、意愿的少数研究型人才能够从事研究性的工作。即使从现阶段,因为经济社会整体需要大量法学人才,不宜将法学定位为精英教育,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法律观念的普及,专业性法律人才的需求将增加,法学硕士教育应转向为以培养职业人才为主。

在硕士教育阶段定位为职业教育的情况下,也应当为未能进入硕士阶段学习的学生从事法学专业工作提供机会,也就是在其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基础上,经过实习期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后,赋予其从事法律职业的资格。

四、司法考试制度的功能

司法考试以培养统一的法律人为目标,是与法学教育相适应,配合法律行业的职业要求,满足社会部门的法律需求,培养适合的法律人的制度。司法考试不仅是一项考试,其根本目的是作为培养法律共同体的一个环节,通过选拔、评估使得具有相同职业技能、素养、共同理念的法律人才进入法律职业共同体。以此提高法律人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进而实现司法的公正、统一和权威。其具体功能如下:

一是培养技能优秀的法律人才。考试是最基本的人才选拔机制。司法考试系资格考试,具有选拔优秀的法律人才进入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功能。这些优秀法律人才首先表现为具有较为高超的技能。法律人系以技能安身立命的人群,法律技能对他们不仅具有个体意义,整体技能的提升更意味着法治水平的提高。确保通过考试选拔的方式使得具有优秀技能的法律人才公正、高效的进入司法队伍就成为了该考试的目标。要实现这一个目标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设置合理的报告条件,使潜在的合格法律职业从业者有机会参加该考试。其次,设置合理的考试模式、内容。如何考、怎么考、考什么是司法考试制度的重中之重。司法考试作为技能考试需要合理设置考试内容以确保考察学生真正的技能水平。

二是考察、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美国法学院的学生培养目标与大陆法系的法学院的学生培养目标是有所差异的。大陆法学院的法学人才培养目标是以法官为导向的,通常以“统一的法律人”为培养目标

[3]。而在美国,法学院以培养律师为目标,法官或其他法律职业人员从律师中选拔[4]。司法考试所选拔出来的人才必然需要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司法考试作为通向实践的门槛必然要求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这就要求司法考试在题型设置上以实践应用为导向,而不能以理论研究为考察方向。直面司法实践中的重点、难点应该是司法考试内容的应有之义,绝不应该为了考试而考试进而忽视司法实践的重点,躲避司法实践的难点而导致司法考试内容出现偏差。

三是培养学生的职业伦理。职业化的法律教育应该包括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伦理的培养[5]。法学院的学生不应该仅仅学会技能,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应该遵守法律职业伦理、具备法治信仰、理念,能够践行法律的目的,通过自己的行动使得法律的目、法律的理念在司法实践中得以实现。这就要求法治理念在考试之中得以体现,既能考察学生对法治理念的掌握程度,又能成为一种精神导向。

四是检验法学教育的标准。法学教育是职业导向的,法学教育是否满足职业需求,这其中很大程度上需要司法考试的检验。随着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正式确立,法官、检察官、律师都需要通过该考试以作为任职的先决条件。只有通过司法考试才能从事法律职业,而法学教育本身应是职业教育导向的,这就为法学教育的转型提供了动力,也提出了要求。部分学校甚至提出了以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标准。特别是在2009年之后,法学院本科学校的学生在大四即可参加司法考试,这在客观上为以司法考试通过率作为法学教育成果衡量标准增加了评价方法。一些西方国家往往也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作为法学教育的评价尺度。因此,在现阶段的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司法考试可以作为法学教育成果的衡量标准。

五、精神导向的不足

司法考试的精神导向并非未被司法考试制度的设计者所重视,但司法考试仍旧呈现出重技能考察的倾向性。法律不仅仅应该被视为一种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它应该被视为一种精神信仰。仅把法律视为技能将导致法律的工具化倾向,更多的将法律视为技能的人通过司法考试并非法治之福,而可能变为法治之祸。增加司法考试的法治信仰导向是司法考试制度必须要考虑的。

误区之一,过分注重司法考试对学生技能能力的培养作用。并不否认司法考试一定需要考察学生的法律技能。但是,仅有司法考试是无法完成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法律技能培养不仅需要知识传授更需要实践锻炼。我国学生接触实际案件的机会又是有限的,所以司法考试只能是有限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这是法学教育的客观规律造成的,法学这门善良和公正的艺术确实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初步入门,至于较为成熟的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这门艺术,还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打磨。美国法学院的学生需要先经过大学的本科教育才能进入法学院学习,也就是需要至少7年的时间才能从法学院毕业,至于成为一个成熟的律师还需要从学校毕业以后的实践锻炼[6]。德国法学院的学生在大学本科毕业后需要通过两次国家司法考试才能有资格从事法律职业,也就是从上大学到成为法官一般需要8~9年的时间,而其成为成熟的法官还需要实践的进一步锻炼[7]。法国、日本的法学专业的学生欲想从事法学职业并且成为成熟的法律工作者也都需要较长的时间[8]。我国的司法实践又何尝不是如此,这些都说明了法学是实践的艺术,实践技能的增长当然主要来自于司法实践,这一点司法考试能够有所帮助,但不能充分实现。

误区之二,忽视司法考试制度对职业道德培养的导向作用。法律教育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另一个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作为法学人才选拔模式,司法考试自创立之初就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帮助弱势群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司法考试制度引入到我国法学人才选拔制度中来,也将发挥着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作用。而鉴于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偏重理论性而忽视实践应用的特点,在司法考试引入我国之后就有意引导、培养学生技能能力的重任,这种过分注重其技能培养的功能性期待,忽视了法学教育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这种职业素养是统一的法律人所必须的,没有共同法治信仰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法治国家的建设缺乏必要的条件。对法律人来说,不能期待其他未受过法律训练,没有法治信仰的其他职业人去推进法治国家的建立。法律人的责任也体现在法律的教育上,这种共同的确信和信仰便是教育的一种重要目的。

六、结论

法律人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四年的本科教育无法完成全部所需能力的培养。法学本科教育应当侧重理论教育,这是与成文法的客观要求相一致的。法学本科教育之后应当进行硕士的职业教育或者其他类型的职业教育。在完成理论教育与职业教育之后,在经过一段的实践锻炼,才能真正成为具有正义观念与正义技能的法律职业人。司法考试制度应该重视法律人的技能培养,但更为重要的是应该为法律人的法治信仰建设贡献力量、提供导向作用。法治信仰导向作用的发挥是司法考试制度的内涵,更是司法考试制度应当肩负的使命和重任。

[参 考 文 献]

[1] 苏力.中国当代法学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法学,2006,(2):3.

[2] 董正华.世界现代化历程(东亚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295.

[3] 葛晓莹.德国大学“同一法律人”的培养模式及教学特点[J].中国大学教育,2008,(11):92;戚桂芳,袁雪.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法学教育培养模式比较分析[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5;房文翠.法学教育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03:36;丁相顺.日本法科大学院教育制度及其特征[J].法制与社会发展(双月刊),2006,(3):69,99;郑泽善,朴龙玉.韩国法学教育与法曹培养制度改革之成因及现状[J].河北法学,2006,(8):132.

[4] 陈绪纲.“朗道尔革命”——美国法律教育的转型[J].北大法律评论,2009,(1):172.

[5] 赵晓秋.我喜欢这种平等感觉——访清华大学法律诊所负责人陈建民[J].法律与生活(下半月),2004,(6):9.

[6] 韩慧.论美国法律教育的职业化取向[J].当代教育科学,2008,(13):37.

[7] 苏一星.中、德、美三国法学教育比较研究[J].教育研究,2004,(11):74.

[8] 房文翠.法学教育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03:6.

〔责任编辑:张 毫〕

作者:方岩

上一篇:金融市场化民营经济论文下一篇:校本教研的信息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