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交通运营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研究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并运用于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通过分析目前铁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和设计思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铁道交通运营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论文 篇1: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3+2学制学生管理研究

摘要: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是针对于铁路车站车务段等单位从事行车指挥调度、客运、货运、生产及相应组织工作的专业。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专业性要求很高,既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需要有强大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规则意识,必须能够适应在铁路车站车务段等区域的工作,属于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3+2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非常常见的学制衔接模式,对该部分学生职业教育体系实施路径和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将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有必要仔细探讨。

关键词:铁道交通;运营管理;3+2学制;学生管理

引言: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3+2学制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学生,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同时又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养。针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既应该考虑其人才培养模式,还应该考虑学生特征和职业学生教育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故此探讨学生管理对职业内容、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影响,有助于找到铁道交通运营专业技术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路径和方向。

一、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3+2学制学生管理的必要性

(一)打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职业操守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过硬素质之一,铁道类院校必须要培养出身体素质过硬、道德品质过硬,且职业技能过硬的专业性人才。铁道类院校学生必须要以就业为导向,做好与铁道企业之间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政治过硬、素质过硬、品德过硬才能实现职业化的学生教育管理及发展需求。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了获得良好的素质和技术技能方面的培养效果,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需要对于3+2学制学生管理,从而能够为铁路企业输送源源不断的专业高级人才。

(二)适应铁路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和工作性质

在国家改革发展不断深入的进程中,铁路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国的铁路行业发展很快,在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人才的发展需求也在不断的被满足。铁路行业需要有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兼具素质和技术技能,而且各个单位和各个工种之间都有比较密切的联系。铁路行业有不同于一般运输行业的特性,铁路行业需要其员工能够高度集中,而且联合作业,有一定的半军事化特点,这使得高职铁路类专业学生的教育管理能够实现更强的职业化诉求,从而能够适应铁路行业和中国经济发展不断融合的契合性,也就是说铁路行业自身的工作性质,要求对于铁路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学生管理。

(三)实现师生互动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

对于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未来需要跟乘客和车长管理层打交道,因此,学生应该与教师达成良性的互动,在于教师的互动中,学生学会了人际交往能力,高职铁路类专业学生的职业化发展之路,顺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助于完成个人职业理想和内心的抱负。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规划的前提之上,帮助学生完成在校期间所掌握的具体知识,提升其职业素养。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得以满足之后,同步还可以带动教师的自我发展,培养提升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毕业之后学生能够受到企业的认可,学校也可以创出品牌知名度。

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3+2学制学生管理策略

培养能够从事铁道交通管理和运营组织的高级应用人才培养,从事铁道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行车组织、客运组织管理和服务的高级技能人才,需要学习车站的设备技术、信号的通信技术、客运服务或调度运营工作的相关知识。这就要求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方向等各个方面工作都能够符合3+2学制学生管理的实际需求。

(一)強化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所反映的是人在职业问题上的一些心理活动,铁道类专业的学生在从事相关工作时,整个职业生涯中都需要体现出鲜明的主人翁姿态,为了能够帮助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形成更好的职业认知和职业素养,需要通过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培养其对待职业的基本态度。结合品格教育及职业操守教育,帮助现有的学生能够实现走向岗位之前的职业意识锻炼,明确学习行为和所处职业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自身的职业取向,要注意的是必须要知道什么是自己能做的、什么是自己不能做的、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什么是自己不应该做的对于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其职业意识是最终服务于乘客并服从国家指令的根本,也是其从事该份职业的基石。

(二)提升职业技能和专业提升内涵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命脉,是国家基础设施和大众交通工具,目前中国的铁路事业发展非常迅速,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也当仁不让,对于人才需求的扩充需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大量铁路建设运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在国内各类院校和铁路专业受到人们关注的同时,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在3+2的学制培养之下,有最为严格的组织纪律,最为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良好的学风和素质,能够适应新时期铁路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铁路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铁路综合服务和组织利润的产生有不同的认知,是一种从中学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平稳过渡,也是适应铁路事业发展需求的新变化。职业技能是高等铁路类运营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化教育管理的关键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在专业化的角度不断提升其专业化水准,可以在应对各类事物的时候得到更好的发展。职业技能的培养可以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加合适的人才梯队,是学生职业化教育内涵和技能提升的思想引导者。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来说,职业技能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其能应对特殊工作工种最根本的条件,学生的职业化教育道德内涵需要各类专业知识的不断加固和训练。

(三)制定和完善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

对于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的管理工作来说,制定和完善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强化和严厉学生管理的基础,学生管理工作要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根据人才培养目的的请求,依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性,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制定非常详尽并具有可行性的规章制度,使学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通过完善的制定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帮助其了解规章制度执行和管理的教育目的,杜绝盲目的执行标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树立一支精干的学生管理队伍,强化学生管理,并且达到科学管理水平,使得具有良好素质的学生能够应对未来工作的积极挑战。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完善其思想品德教育,同时还要坚持教育引导和纪律约束相分离,保证学生的管理制度能够顺利进行,增强思想教育工作和规章管理制度之间的结合度。

结论:铁路运营管理专业3+2学制学生管理研究需要本着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针对于特定的课程进行实训。加强对于铁路各行业建设的学习,培养具有最基础服务及行车知识,具有基本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希望能够基于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素养的要求,明确各类学习行为和所处职业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不断强化完善现有铁道交通运营管理,达成专业职业互动效果,从而能够打造新时期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新教学局面。

参考文献:

[1]叶清贫.差异化生源背景下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J].智库时代,2019(51):175-176.

[2]赵岚.基于创新创业的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研究[J].新西部,2019(35):136-137.

[3]谢迎春.信息化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9,21(12):13-15.

作者:梅胜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论文 篇2:

产学合作下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培养模式

摘 要:研究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并运用于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通过分析目前铁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和设计思路。

关键词: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 循岗施教 人才培养模式

一、产学合作下研究确定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就业定位。全部面对轨道运输业、铁路运输业等一线工作岗位进行定位。

(二)相关职位。铁道运营专业包括铁道货运组织、铁路行车组织、铁路客运组织三大岗位群,对于毕业生进行调查,进行调研,得出结论是承担的主要职位为客运值班员、车站值班员、货运值班员等,工作在铁路一线。

(三)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技能、知识、素质如下所述:

1.知识结构

(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法律基础知识与思想道德修养;

(2)按照学习层次高低掌握必备的高数、实用文写作、相关英语阅读、常用计算机实作等必备的基础知识;

(3)要学会工作岗位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机车车辆的结构及原理、铁路线路站场、工作中接触到的信号设备等;

(4)完全掌握岗位必需的专业知识:铁路行车组织,铁路货运组织,铁路运输组织等。

2.技能结构

(1)应能遵照工作规程完成以下任务:拥有相关能力实现车站组织、接发列车及列车调度、货运组织、行车管理、特殊条件下货运组织、运输安全管理、客运服务、客运应急等作业;

(2)拥有相关能力熟练运用按照行车组织、客货运作业的要求下的作业工具,并能够合理选择完成接发列车、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车站组织的工具,合理选择完成列调货运组织、特殊条件下货运组织的相关工具及其安全管理、客运应急等作业的工具;

(3)能够随机应变采取合理的方法正确处理不同的应急事件;

(4)学会组织行车、客货运作业,并依据铁路运输企业作业组织方式;

(5)学会评价检查运输作业。

3.素质要求;

(1)应当具备诚实守信、具备责任、敬业及遵法的观念;

(2)应当具备优良的沟通交流能力、社会适应性和团队合作意识;

(3)应当具备终生学习能力及理念;

(4)应当具备实践、创造、就业、创业等能力;

(5)应当具备优良的身体及心理素质;

(6)应当具备环境保护及资源节约的意识;

(7)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8)应当具备严谨的职业作风及灵敏的反应能力。

二、产学合作下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培养标准

经过高校升级和合并,我国铁路本科院校数量增加,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在以前的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基础上建立起来,在此课程里,保留了货运组织、行车组织等铁道运输管理的课程,它们以设计人员为宗旨。

目前的铁路高职院校很多是于1999年后由中专改建的,所以还存在铁路运营管理专业,培养实作技能与铁道运输一线的高技能与高素质人才。

经具体铁路运输部门的调查研究、深入探讨,与相关企业专家座谈,与业内专业素养较深的老师讨论,得出结论:本专业毕业生必须具有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在他们毕业分配时,至少具备中级货运值班员、中级车站值班员及中级客运值班员职业资格证书与货运值班员、车站值班员及客运值班员技能鉴定专业证书。

三、产学合作下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培养状况

目前的铁路高职技术院校很多是1999年以后由铁路中专改建的,它沿袭了之前的中职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但是中职一些专业采用本科的体系,可以被认为是本科教学内容的归纳与压缩,主要讲授知识,缺少职业教学做一体化、把职业理念和工作流程融入到实际教学,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整体需求。近些年以来各高等职业学校大力倡导与铁路局、机车车辆制造企业合作,研究出适合高职高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的课标与体系,期望铁路院校能够很快统一标准。

四、产学合作背景下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观念

按照铁路行车组织、铁路货运组织、铁路客运组织等岗位任职的要求,参考中国相关职业岗位的资格要求,与呼和浩特铁路局等铁路企业协作。按照铁道高职专业所应达到的职业能力,就业为导向,服务铁路及其运输企业为宗旨。

本专业的构成是铁路货运组织、铁路客运组织、铁路行车组织三个工种,各个工种内部岗位由低到高递进排列,不同能力对应相应职位,层次关系为循序渐进。按照铁路运营管理专业包含的铁路货运、铁路客运、铁路行车的工作种类,与相应的职业所需的能力渐进关系,采取“因岗施教”,产学合作育人模式,建构本专业学生知识能力、技能能力、素质系统,构成渐进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从头至尾关联岗位与职业能力的关系,采用产学一体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岗位业务技能可以层层递进、渐进发展。

五、产学合作背景下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设计

1.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要遵照职业资格标准,要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根据铁路货运组织、行车组织、客运组织方面的职业技能的要求,参照中级车站值班员、中级货运值班员、中级客运值班员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结合相应的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将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嵌入教学标准,加强学生的职业活动能力。

2.用岗位任务作为目标用于研发“多证书的支持课程”。经过广泛研究国家中级货运值班员、车站值班员、客运值班员专业具体工作,联系铁路行车组织、货运组织及客运组织的专业岗位工作目标,研发出既要展现铁路运输特殊工种行业发展特点,又要适合学历教学需求的“多证书课程”,既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又能提升技能水平。这样铁路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不仅能够取得高职毕业证书,而且能够取得铁路运输的相应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和与专业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最终大大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水平。

3.运用实际岗的具体业务难度来指导课程安排。铁路行车组织、铁路货运组织、铁路客运组织所要就业的岗位工作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难度逐渐加大,根据这种规律合理安排相应课程,教师系统讲授与学生完整学习之后,学生将可以学会全部的岗位能力,为将来在现场实际工作能力增长打好坚实的基础。

4.以就业为导向,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积分体系。课程进行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课程评价方法和形式也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建立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基于能力评价的评价体系,采取了多样的评价形式。学习领域的考核标准是基于职业综合能力的考核评价,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标准为评价内容,通过学生与学生的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相结合,任课教师评价与企业的评价相结合。课程中所有的工作任务项目必须获得及格以上的成绩,本学习领域的学分方可获得,否则重修不及格模块。考评形式有教师观察学生工作完成过程、学生口试、答辩、小组展示、个人展示、成果展示、自我认知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形成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展示和小组协作评价相结合,学生之间自评、互评相结合,校内老师评价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加强每个学习情景的过程考核,综合考核学生的能力,综合评价学生。

5.产学合作下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现教学的过程。实行各个学期、分散式的工学交互教学组织方式,把教育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开放性突显出来。传统的高职教育是三年六个学期,为了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并且结合具体站段铁路运输运营生产的实际情况,专门增加在假期中学习的学期。将大学二年级的寒假拓展为一个工作学期,率领学生加入春运战役,这样就会使学生提前树立铁路站段运输生产的感性认识;把大学三年级的暑假拓展为工作学期,率领学生进入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来锤炼学生在铁路实际运输生产中的应急处理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最后实现产学合作下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的过程。

6.根据运输组织形式进行教学活动。在铁道交通运输生产中创立真实的工作情境;根据行车、货运、客运组织模式,采取角色融入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具体业务为过程, 将产学紧密结合。随着所布置安排的教学任务的一步步正确结束与完成,老师必须激励学生努力实践,放手工作。在自我思考的同时提高实作水平,加强研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逐步加强岗位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

综上所述,关于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通过分析目前铁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取得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和设计思路。

【课题编号】FJB110092-Z0139,国家子课题研发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模式及支持政策研究子课题:紧密型产学合作模式和运行方式研究,课题号FJB110092-Z0139。

参考文献:

[1]壮国祯.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

[2]黄克孝.当前职教课程改革中值得关注的倾向.职教论坛,2004

[3]李悠.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实施策略.职教通讯,2003

[4]邓楚立,李下苗.关联市场中铁路运输发展战略的研究.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6):23~25

作者:曹飞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论文 篇3: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信息化建设思考

摘要:工学结合模式,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情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事业不断深化及发展的背景下,加之相关专业衔接的企业对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高职院校特别重视专业课程工学结合模式教学的开展。与此同时,随着网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将高职专业教学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相融合也显得非常重要。鑒于此,本文重点围绕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信息化建设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促进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的优化及完善。

关键词:工学结合模式;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信息化建设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现状下的课程体系建设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在课程设置上与企业岗位需求之间未能有效衔接;理论知识难度较大,在缺乏实训机会的情况下,使学生消化理论知识的能力受到限制;实训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课时少,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1]。而在网络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便需要认清现状,做好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信息化建设工作,以信息化教学手段促进工学结合模式的开展,使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信息化建设效果增强。

1.优化课程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

1.1基本思路

在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需以“专业能力提升”为导向,对课程模块进行合理科学设置,每一项专业能力均对应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指导、督促学生将核心专业课程学习完之后,对专业拓展课程继续学习,使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可以对专业拓展课程进行合理调整,使学生的信息化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与此同时,为了在优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加强信息化建设,需研发并应用配套的信息系统实训课程,使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师能够利用信息系统、信息软件、信息技术等,使实训教学工作高效开展,进一步使工学一体化教学得到有效实现。

1.2案例分析

例如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微课的制作,建立线上课程体系与线下课程进行良好联动,开发建设与企业现场高度类似的虚拟现实仿真系统,扩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及学习效果。另外,为了提高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训能力,在实训之前可以由教师制定标准的实训操作手册,比如需遵守的法律法规、实训的流程及注意事项等,使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理论与实践多重结合的学习方式掌握实训过程中自身岗位职责[2]。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工学结合模式教学下,还需结合学生的专业能力需求、实训室设施需求,对配套的实训课程进行开发,并配套教学信息系统,为教师进行高效的信息教学提供支持。此外,创新创业为工学结合模式教学的核心要素,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岗位流程改造、关键技术改革创新等铁路信息化项目的组建,由专业学生与学生加强沟通、协作,创新研发专业相关产品,使信息化教学的优化得到有效体现。

2.加强校企合作,为工学结合教学提供支持

2.1校企合作的背景及思路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铁道交通事业发展迅速。而铁道交通企业在持续发展过程中,也迫切现代化创新型人才的加入,从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为了解决目前高职院校铁道交通运营专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困境,有必要在明确开展工学结合模式教学的基础上,加强校企合作。即院校要为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寻求在相关合作企业当中实训的机会,由企业富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为实训学生提供实践经验及技术指导,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后期则由高职院校为企业提供人才储备需求,使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协同发展。

2.2案例分析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教学下,由高职院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进入相关企业进行岗位实训,例如在接发列车岗位的“正常接发列车”工作环节,要求实训学生顶岗期间能够做好相关工作,包括:(1)能够以列车运行图、日(班)计划、阶段计划以及相关规定为依据,做好办理接发列车的工作;(2)能够做好联劳部门以及车站相关人员的组织工作,保证正点开行列车;并且能够对作业当中潜在的问题处理好;(3)可以对发线进行合理运用,使列车实现不间断接发;(4)能够按机车交路,并做好放行机车的组织准备工作;(5)能够让列车无线调度电话实现车机联控,并且可以以相关规定做好行车日志、凭证以及调度命令等填写工作;(6)可以对调度信息系统进行规范使用,进一步做好办理行车方面的工作[3]。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顶岗实训学生除了需要掌握以上实践岗位技能,还需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比如调度员岗位知识、安全管理人员岗位知识、窗口售票员岗位知识、检票员岗位知识均需认真学习。在丰富自身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确保能够灵活地应用到岗位实践工作当中,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从而使工学结合模式教学的价值功效得到有效体现。

3.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有必要优化课程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使学生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通过校企合作,为工学结合教学提供支持,使学生在企业岗位实训当中,提升专业能力水平,进而发展成为未来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以此为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岚.基于创新创业的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研究[J].新西部,2019(35):136-137.

[2]徐小勇.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路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6):104-105.

[3]马超.基于岗位能力的高职院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探究[J].科技资讯,2019,17(23):129-131.

作者:王淑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