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下的音乐论文

2022-04-15

摘要:多媒体通过声、光、电、色的有机结合,为教师提供了必要的感性材料,给学生带来了充分的感官刺激。音乐教学中运用好多媒体,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音乐内涵形象化,从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多媒体教学下的音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多媒体教学下的音乐论文 篇1:

多媒体辅助教学下“中职音乐教育”教学的思考

【摘 要】现今在中职学校中,学生虽然热爱音乐,但是对于音乐课却兴趣不大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提高音乐课的趣味性十分紧迫。而将多媒体引入中职音乐课堂,不仅可以在听觉的基础上增加视觉享受,还能更好地将学生带入音乐氛围之中,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培养其音乐欣赏能力。

【关键词】中职 音乐教学 多媒体

所谓多媒体辅助教学下的“普通中职音乐教育”教学,是将计算机这一高科技手段与普通中职音乐教育结合起来,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更为良好的音乐学习的环境,使普通中职中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集音乐、文字、图像、动画、影像资料等为一体,通过听觉、视觉等诸多方面的感官刺激,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将多媒体引入中职音乐课堂,不仅可以在听觉的基础上增加视觉享受,还能更好地将学生带入音乐氛围之中,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培养其音乐欣赏能力。

一、多媒体辅助中职音乐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辅助中职音乐教学与传统中职音乐教学的模式相比较,因为它可以融视听化、科学化及形象化等多元效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表现出很多的优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创新型、素质全面、智力型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激增,传统中职音乐教育模式中,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主要教育手段、以书本为教育中心的方式所培养出来的单一型人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了。我们要改革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实践训练为主要教育手段,以信息交流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将过去的被动教育转变成主动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

多媒体辅助中职音乐教育的最大优点就在于解决了传统音乐教育中信息抽象化,学生难以理解的难题,将抽象的乐理知识用生动的情境表现出来,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及记忆,进而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多元化的智能型学生。

(二)便于因材施教

在中职学校中,学习音乐教育的学生有两类,也就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及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对这两类学生的音乐教育应该各有其侧重点。音乐专业的学生其学习重点应该放在专业的乐理知识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通过听觉及视觉的融合,将原有的乐理知识用一种新的方式展现出来,有利于他们探究新元素的空间;而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由于他们在知识背景和音乐素养方面上都有着比较大的差别,针对这部分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尤其是利用课件将乐理知识与各学科相关知识结合在一起,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扩大教学内容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多媒体技术使用网络资源,可以加大教学内容的容量、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而在教师的讲授方面,不仅可以节约教师板书的时间,而且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板书资料具体化、系统化、形象化地呈现给学生,将节约下来的时间留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及时反馈信息给教师,这样也就可以避免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讲解、学生理解不理解也完全不知晓的现象,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课的兴趣及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不但可以在课堂教学上面大展拳脚,而且在课堂之外同样可以发挥所长。在课后,学生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浏览网络资源,欣赏音乐作品,复习乐理知识,有利于创设优良的音乐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其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二、多媒体辅助中职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的视觉功能,将课堂导入做好

课堂教学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课堂导入,如果课堂导入做得呆板无味,学生对于音乐课的兴趣就会受到极大的打击。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教学目标及内容,将课堂重难点,用多媒体生动地展现给学生,让每节音乐课都有不一样的感觉,学生对于音乐课的兴趣也才会长盛不衰,也正如俗语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般。一堂音乐课的是否会得到预先设想的教学效果,与导入的设计有着极大的关联。例如,在欣赏高中教材第一单元《高亢的西北腔》时,面对一群只知道流行歌手的九零后,笔者利用春晚小沈阳小品《不差钱》这样的流行要素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以熟悉的“星光大道” 走出的阿宝演唱的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作为切入点,引出本节课,引导学生探索、体验民歌的淳朴、自然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实现学生独立性为核心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乐在其中。在欣赏第三单元《丝竹相和》,当学生看到这个单元的主题时,脸上表现出不感兴趣的表情,笔者播放了“女子十二乐坊”组合在日本的演出,当《敦煌》视频放出来时,学生一下子都被镇住了,惊叹原来中国的民乐还可以这样来演奏,江南丝竹也可以很时尚。学生跟着激昂有力的旋律打着拍子,为后面学习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做了很好的铺垫。这不仅充分地利用了多媒体视觉冲击效果,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下去的兴趣。

(二)综合运用多种音乐元素,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得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视频、录像、录音、图片等多种因素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不仅能直观地看到乐器的音乐特点、表演的动作等因素,而且还能让学生进行反反复复地鉴赏,可以有效地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加强记忆,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音乐史的课上,如果在讲西方音乐史部分的时候,一些外国同一时期的作曲家本来就很多,加上他们的名字本身很长,字还不常见,加上个人作品的数量较多,又很容易和其他作曲家混淆,很不易记住,那么,在运用多媒体后再辨别起来就会显得轻松一些。也许,大家听过作曲家斯美塔那,在文字的描绘中,他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他写过歌剧、交响诗,在最为成功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他以波西米亚人特有的质朴与自然的气质处理交响诗,音乐中既有戏剧性的描绘,又充满了诗意,套曲中的第二首 《沃尔塔瓦河》成为交响诗的佳作。这些学生记起来没有问题,但印象并不深刻,也不容易展开想象,那么到底这首《沃尔塔瓦河》是如何表现的呢?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学生听到了这首作品,一致地反映是体会到了用音乐来表现河的跳跃、波浪、优美和诗意,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伟大的作曲家和这个十分优美的作品。

(三)注重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前所述,多媒体技术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元素,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假如没有教师的在旁指导,教学效果往往也是差强人意的,甚至会偏离教学方向,达不到预想的教学目标。

因此,怎么样才能既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又能顺利地实现中职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已成为教学实践中探索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双主式” 教学模式,应成为中职音乐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方式之一。这种教学模式,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既保证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监控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应遵循教学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由于中职音乐教育教学对象的特殊性,首先,教师应根据教育对象不同层次的音乐素质,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注重系统性、条理性、逻辑性。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教学效果及时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再次,教师要依据教学计划,制定每一基础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并进行合理的课堂设计。

普通中职音乐课堂中,既有文科生,也有理科生;既有文学、史学专业的学生,也有机械、化工专业的学生;既有从小就接受过音乐教育的学生,也有根本不识谱的学生,面对教学对象的复杂的音乐知识结构,如何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掌控教学过程,已成为衡量中职音乐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教学中,如果将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很好地加以利用,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不仅对大学生音乐知识的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可以通过学科间的交叉,让大部分学生在短暂的教学时间内尽可能深入地、广泛地了解音乐知识,汲取音乐养料,加深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了解,最终实现学校艺术教育塑造人的教育目标。

(五)应正确把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度”

普通中职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只考虑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 提高他们的兴趣而陷入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误区。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是为教学活动注入活力,在材料的选择上,对教学重点没有帮助的内容尽量避免, 即使有帮助但不容易掌控的内容也要慎重选择,不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只吸引到声音和画面上。因此,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使用,若不能正确地把握住“度”,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干扰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应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点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用活、用好,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感官的刺激,而忽略了教学目标。

(六)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普通中职的音乐课堂,既要兼顾总体性,又要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兼顾了大多数学生,而对于音乐知识素养较高和爱好音乐的学生来说,第二课堂、网络检索及课外论坛就成为他们汲取音乐养料的重要场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恰恰为第二课堂、网络检索、课外论坛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这种课余时间的音乐学习是中职音乐课堂教学的延伸。多媒体技术将课堂与课外的音乐学习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更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

三、结束语

社会在进步,我们的学生在不断地变化着。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音乐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音乐,喜欢你的音乐课,音乐教师课堂授课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能把目光放在眼前的教材上,还需要不断地改变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给自己充电、、加油。

【参考文献】

[1]任葆菊. 普通中职音乐教育的目标与功能[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2]张道一.论普通中职的艺术教育[J] . 中国音乐教育,2005.

[3]穆礼第,李以明,伍湘涛.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的情况调查与分析研究[M] //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研究文集.沈阳:辽海出版社, 2009.

[4]何可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下) [J] .电化教育研究, 2009.

作者:易晓艳

多媒体教学下的音乐论文 篇2:

多媒体环境下音乐教学的探索

摘要:多媒体通过声、光、电、色的有机结合,为教师提供了必要的感性材料,给学生带来了充分的感官刺激。音乐教学中运用好多媒体,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音乐内涵形象化,从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多媒体 兴趣 情境

多媒体通过声、光、电、色的有机结合,为教师提供了必要的感性材料,给学生带来了充分的感官刺激,在各科教学中发挥着利教又利学的作用。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对教学过程的优化、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良好道德情操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准确表现音乐作品的主要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手段具有广泛的表现力,可以冲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对象,扩大学生的直接经验范围。音乐艺术的表现性丰富多彩。音乐教育是满足学生审美心理,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作品的形式多种多样,课堂上需要学唱的歌曲就有独唱、齐唱、轮唱、合唱等形式。如何示范使齐唱雄伟有力,轮唱此起彼伏,合唱有丰富的和声效果?只能依靠多媒体手段才能展现此类作品的艺术特征。占音乐课时总数20%以上的欣赏内容,更是涉及文学、历史、民俗和音乐艺术的各个方面,其中仅器乐内容就分西洋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两大类,民乐中又有吹打乐、丝竹乐等分类,乐器音色各涉及几十种,演奏形式有独奏、齐奏、协奏、合奏等,这些也需要多媒体的展现。

现代音乐课需要丰富的音乐艺术表现,已经远非一位老师、一架琴能够提供。借助多媒体手段,可以恰如其分地显示音乐作品的体裁、音乐等特征,可以用艺术内涵相关联的造型和画面表达创作者的意向,形声兼备,化难为易,有利于学生感受、理解音乐;并且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各种音乐演出实况;还能让学生欣赏评价自己的音乐表演,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好奇心和良好的学习兴趣,变机械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将音乐内涵形象化,创设教学情境

1、帮助理解音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音乐是通过声音表达创作者意向的表意性艺术形式,因而它不能像绘画、雕塑那样直接描摹物象的形体。许多经典音乐作品,由于学生生活阅历的局限性,单靠听觉在课堂短暂的时间里不能深入领会音乐的主旨。

“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说明古人已经借助视觉形象来理解音乐的内涵了。运用多媒体手段可提供有助于理解音乐的形象、画面。

在欣赏俄罗斯《伏尔加船夫曲》时,根据教学要求应该让学生理解歌曲所反映的纤夫们艰苦悲惨的劳动生活和他们的拼搏反抗精神,引导学生欣赏时,若事先将画家列宾的纤夫拉船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随着画面的由远到近,音乐由弱到强,高潮处给予特定效果画面,音乐与视频的艺术形象能强烈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跌宕起伏,此时,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效果已无需教师多言。

2、强化美感功能。音乐欣赏是一个主客体交融的过程。将音乐所表达内容的主要特征,通过多媒体让多种感觉器官同时感受到,并符合人的心理需要,能加深音乐对人的感染作用。刘勰曾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在欣赏《长江之歌》时,若剪取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中最具描绘长江宏伟的气魄、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蕴涵、险峻秀丽的流域风光的片断,运用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带到祖国第一河的壮丽景象之中,会引起学生对长江的无限向往,引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以长江真实的美、歌声的美,引动学生心中的美。同时在教学中还可以提供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工程的有关资料,让学生了解长江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3、寓教育功能于音乐教学中。“百闻不如一见”的说法反映了人们在认识生活中的视觉依赖性。音乐教学和音乐欣赏教学,虽然可以根据歌词内容通过说教对学生进行国情、历史和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但效果远不如运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以声、像及剧情全面展示给学生好。

在欣赏歌剧《白毛女》片断时,教师可讲给学生当时的时代背景,将喜儿盼年、恶霸地主逼死杨白劳、抢走喜儿、喜儿变成“白毛女”等情节,如果剪辑录像,将戏剧艺术的强烈矛盾冲突特色展现给学生,学生就容易感受主人公喜儿和杨白劳的心理活动,深切体会、理解歌剧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自己和喜儿对比,进行有效的国情与历史教育。

4、发展音乐思维,激发创造力。艺术相通,音乐与文学和绘画的表意性有许多相通之处。好的音乐作品往往有画的意境,好的绘画也能使人感到音乐的旋律,它们在心灵上给予人的美感有许多共同之处。

教学中在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根据乐曲内容,我出示两个牧童倒骑在牛背上手拿竹笛纵情对奏及牧童在田野里追逐嬉戏的视频,与乐曲的田园风味和地方特色相吻合,学生在欣赏时既有听的,又有看的,兴趣盎然,初听后我对学生讲:“语文中有看图作文,今天我们试一试听录音作文,看谁写得与乐曲特色一致!”再次播放录音时,学生纷纷拿起笔,其中一位同学写道:“音乐带我又来到外婆家的暑假:笛声和伙伴们一起悠然地在蓝天白云下,走向眼前无垠的绿色地毯,我们还忙着较劲笛声的脆亮,卧下的老牛已急切想亲近前方那香嫩的青草和清甜的泉水,蝴蝶也赶来欢迎笛声为他们伴舞……”

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多媒体的使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而且能够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益。

作者:吴莉

多媒体教学下的音乐论文 篇3:

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多媒体技术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点燃了学习热情,而且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综合能力。基于此,对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音乐;应用策略

引言

高中学生青春年少,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但耐力和持久力较弱。传统的音乐教育中,通常对钢琴的利用较多,对于多媒体技术利用有限。很多音乐课堂中教学内容陈旧,手段千篇一律,难以满足现代学生提升音乐素养的需求以及审美需求。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方便灵活的工具,使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它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在当前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价值意义

首先,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好地对教学的资源等进行丰富和填充。在过去传统的高中音乐教学的进程中,老师没有对音乐教学有一个足够的关注,很多的学校都缺乏音乐教学的资源,老师只能够借助简单的磁带向学生播放音乐,这种单一的学习途径并不利于促进高中音乐教学的进步和发展。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也进一步地开拓了高中学习资源的获取路径,老师可以从网络中搜索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可以更好地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生涯。其次,新媒體的出现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在过去的高中教学过程中,老师大都是凭借个人的吟唱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学生往往也是被动式地紧随老师开展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并不能够充分地发挥出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老师可以更好地凭借投影设备、电脑等向学生展示音乐资源,而且学生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完成独立的学习探究,有效地提升了音乐学习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应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听音乐是直观而简单的体验。如何将这种直观、感性的认知发展为理性的思考,这才是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关键。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由于自身理论知识或鉴赏能力的缺乏,通常难以感受到音乐的内涵,需要教师进行补充讲解。但教师的讲解通常带有较强的个人主观感情色彩,这使得学生的思维很可能被教师的讲解所限制。应用多媒体通过音频、视频、文字等形式帮助学生对音乐进行鉴赏,有助于学生独立地对音乐内涵进行品鉴,从而形成自己的音乐思维,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最重要的应用就是对信息进行搜集与整合,所以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高中音乐教学,能够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从而丰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文字、图片和声音等技术,在授课的过程中,给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教学资料,也可以播放一些经典的音乐视频。通过多媒体的不同形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而且,教师也能够将一些音乐技巧更加直观、准确地展现给学生,还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

(三)充分理解背景知识,让德育在潜移默化中生根

音乐教学是融合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整体。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授音乐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以及创造力,并进行美育教育。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能通过教师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感情。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在讲解到一些课程内容的时候,播放相关的历史资料、电影影像,这样有助于学生全面地理解音乐背后所传递的信息以及蕴藏的情感。

(四)通过声像感染,营造趣味氛围

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趣味的教学情境,如游戏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这些情境都能调动学生的全身感官,为学生提供无限的学习动力,引发学生思考、交流、探究、表现,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的价值与作用。另外,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让学生一边聆听歌曲,一边观赏画面,加深学生的印象与认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戏曲、古典歌曲、流行音乐、中外民歌等,学生的感知与爱好不同,教师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的方式开展教学,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合唱)交响曲”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同学们,1824年5月7日晚的维也纳,一首不朽的音乐杰作《d小调第九交响曲》正在首演。虽然听众为作曲家送上了极为热烈的鼓掌欢呼,但是背对着听众的作曲家什么也听不见,只能用心灵去感受自己的音乐,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这位双耳失聪的音乐家带来的这首歌曲。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乐曲,并提问学生:这位作曲家是谁?他都有哪些音乐作品?通过趣味氛围的营造,鼓励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带领学生深入了解这首乐曲的内容,以及这首乐曲的思想情感、精神意志等。

结束语

总的来看,在实际的高中音乐教学进程中,老师一定要充分地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当然多媒体技术并不能够完全地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要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综合,进而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的水平,不断地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成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范围也会不断地扩大,老师要及时地进行教学方式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何小权.多媒体技术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20(06):120-121.

[2]陈琳琳.多媒体技术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黄河之声,2019(05):92.

[3]梁安雅.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18(09):140-141.

作者:蒙丽敏

上一篇:线路设计与电气控制论文下一篇:道路伸缩缝施工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