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论文

2022-04-15

摘要:本论述研究目的是通过土木工程建筑中常见的两种混凝土裂缝类型,具体分析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优化策略,从而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抗裂性,保证土木工程建筑顺利进行。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通过进行相关文献资料查询,以此为本论述研究奠定基础。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土木工程建筑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土木工程建筑论文 篇1: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

摘要:近些年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不断地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对提升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分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特点以及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以及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引言

就目前而言,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拥有不少问题。传统的施工工程技术已经远远不能到达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甚至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这就要求各相关企业能够在保留传统建筑工程技术的前提上,继续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增强创新建筑工程的建筑施工技术。施工技术和建筑工程为企业项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基础,能够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的未来发展。

1.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特点

土木工程建设施工从专业的角度上来讲,其建设施工的技术本身就应该具有固定性,动态调整性多元化,协调性和整体性等多方面的优势。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实际的工作中,每一个建筑施工过程都可能是不一样一种类型的,它不但需要受到具体工程环境条件的限制,除此之外,施工过程中,不同施工项目的具体要求也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特点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不同项目具有自身的设计独特性,因此,对于技术施工的要求也具有差异,技术水平的高低与否直接决定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在实际的工作中,工程项目一旦设计出现了,那么就不会很容易被改变,除非我们是因为遇到了非常特别的情况。工程的施工管理本身就是一个设计内容较为繁杂的工作,因此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需求也都是不同的,资金投入相对较高。

2.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在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整体的施工技术方面存在一些应用的不合理性,这种情况的存在必然会导致整体的施工进度无法保证,甚至会阻碍土木工程建筑事业的顺利进行。所以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个角度出发,在我国土木工程和建筑施工中的技术革命性创新就是一个关键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不断地将新型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到实践工程中去,这样才能帮助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3.建筑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3.1施工技术缺乏有效的规范。

目前我国的施工技术尚未形成标准化、统一化的完整体系,从而使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几率不断增大。不仅如此,土木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十分复杂,每个施工领域都包含着繁杂的施工工序和多样化的施工方法,对技术的要求灵活且多变,然而大部分施工人员在实际开展作业的过程中,由于不清楚工程项目的具体建设类型,就会导致施工后期频频出现返工的状况。

3.2建筑施工技術管理监管制度的不完善

大部分建筑企业都会出现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监管制度不全面的问题,这种问题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分别是技术管理工作人员监督观念的缺失以及对技术管理的监管工作不合理。一些建筑企业过度重视建筑施工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而不重视建筑施工的质量,建筑企业的管理工作人员缺少对建筑施工的监管观念,构建的技术管理监管部门犹如无物,技术管理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没有管理者限制的情况下,对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监管过于消极,无法充分体现监管的价值。工作人员的技术管理监管观念过于低下,使得监督管理强度不合格,缺乏一个严格的监管体系对技术管理工作进行强有力的限制,技术管理就无法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技术管理监管制度的落实力度不高,建筑企业工作人员的监管观念低下,这些都是引起监管制度不全面的根本因素,这些问题对建筑施工构建都有极大的影响。例如图中,某工程因为总包单位选择的专业分包单位资质等级不足,甚至未获得建筑行政主管部门所颁发的证书,同时专业工作人员也未取得特种操作证书,能力不足,违反安全操作制度,安全监管不全面等方面,导致严重施工事故的发生。所以,要增强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监管制度的构建,使得技术管理在监管制度的影响下提升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水准,推动建筑施工水平的发展。

3.3缺乏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组织系统

近年来,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但各建筑企业的施工技术实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有些施工单位规模比较小,会选择分包的方式建设工程。总分包体制的出现,需要由总包方和分包方分别负责技术管理工作和施工工作。这种体制要求总包方需要与分包方密切交流技术。但这期间也很容易出现问题,比如分包方与总包方无法通过稳定的信息交流渠道交流信息,只能分别负责不同的工作任务;有时无法紧密结合总包方与分包方之间的技术管理,导致不能严格按照相关要求采购材料,也不能将建筑材料存放在合理的位置,对施工进度提升产生了严重的制约,造成建筑企业出现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4.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对策

4.1创新原有的施工理念

土木工程建设单位必须要认识到技术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转变原有的土木工程施工理论和思想意识,为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优化和理论改良,建立科学系统的技术施工理念。工程管理人员在实际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工程方面的理论学习,明确土木工程所需要涉及的学科内容以及具体用到的理论知识点,为技术创新活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要在管理团队内部树立起创新的氛围,要求技术人员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意识积极参与到土木工程建筑技术改革与创新过程中来。

4.2创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工艺逐渐应用到土木工程建设领域,极大地促进了土木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提升,减少了工程建设事故的发生率。在土木建筑行业竞争不断激化的背景之下,土木建筑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首先,必须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创新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落实生产经营中的创新理念以及创新意识,加强对施工细节以及施工风险因素的重视,严格控制施工进程以及施工质量,保证整体工程项目建设的水平[2];其次,工程项目建设人员在开展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做到技术和监管方面的创新,对施工过程中原有的、落后的技术进行改进与提升,全面提高施工的速度以及施工的效率,保证施工的经济效益,提高工程项目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工程建设单位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4.3创新土木工程建设的施工制度

科学系统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制度是保证土木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安全施工的前提。优质的施工管理制度可以提升整体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减少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使得土木工程建筑行业更加具有标准性和规范性。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要结合当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发展的形势,对土木工程建设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和优化,使得新的管理制度能够更加具有创新性和系统性,可以全面对土木工程施工流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需要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和施工态度进行规范,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和施工标准开展施工活动,促进施工行为的流程化建设,权责明晰,提高施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其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必须通过对施工技术的创新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效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并扩展其生存空间,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研究[J].山西建筑,2019,45(09):262-263.

[2]孙兴国.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011(010):106-107.

[3]何磊.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研究[J].建筑施工管理,2019,001(008):P.36-36.

作者:王雷

土木工程建筑论文 篇2:

论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

摘要:本论述研究目的是通过土木工程建筑中常见的两种混凝土裂缝类型,具体分析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优化策略,从而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抗裂性,保证土木工程建筑顺利进行。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通过进行相关文献资料查询,以此为本论述研究奠定基础。通过研究后发现,导致土木工程建筑中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因素较多,包括材料因素、施工设计及施工过程中技术选择因素、温度因素以及运输及养护因素。为了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相关工作人员需优化混凝土材料、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力度、采取科学混凝土控温技术以及加强混凝土施工的后期养护。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技术

0引言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问题会降低工程施工质量,并可能会出现渗漏等问题从整体上影响工程建筑的安全性能。因此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监管力度并有效提升处理技术至关重要。

1土木工程建筑常见混凝土裂缝类型

1.1结构性裂缝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性裂缝通常是由于其结构应力达到极限状态,导致承载能力不足产生裂缝,对混凝土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出现结构性裂缝的主要原因有:(1)土木工程在设计阶段针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规划不合理致使其内部轴承容量不足而出现裂缝;(2)在开展具体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或是外部力量的冲击而产生裂缝;(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问题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若工作人员操作不当产生偏差同样会造成混凝土出现结构性裂缝。

1.2非结构性裂缝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也会因受到建筑材料、环境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产生收缩裂缝这类非结构性裂缝。一方面,当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环境的相对湿度较高时,混凝土材料长期处于这种扩展環境中虽然会吸收一部分水分,经过太阳暴晒使吸收的水分快速蒸发,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受到收缩力的作用进而出现裂缝纹路;另一方面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其结构内外温差较大,导致混凝土受到两种不同的收缩力从而在表面形成拉力进而造成裂缝。

2混凝土裂缝影响因素

2.1材料问题

首先,在混凝土前期配比混合阶段粗骨料中可能存在数量较多的针片状石粒,若不加处理进行应用会使混凝土的孔隙进一步加大。在进行混凝土材料配比过程中若添加的泥料更多时,或细骨料本身的颗粒直径较大,若处于夏季湿热的情况下,进行材料配比搅拌时极易出现裂缝问题,同时,不同骨料颗粒大小和收缩性能存在差异,若与土木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存在不匹配问题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其次,在进行水泥材料选择过程中若选择矿渣或低热水泥,当水灰配比相对较高时也会产生程度不一的混凝土裂缝。最后,在配比混合过程中一旦出现泌水问题就会导致混凝土搅拌不均匀,从而影响其后续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出现裂缝。除此之外,若在混凝土材料中添加过多的粉灰土物质可能会影响其本身强度从而在后续使用中因承受能力较低而产生裂缝。

2.2施工设计及过程中的问题

从施工设计因素来讲,部分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项目规划的过程中过于追求建筑外观而忽视设计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设计过多的凹凸角度会导致这一部分承受集中应力并导致混凝土裂缝,或设计长度较长的建筑结构使承重板的厚度相对较薄,使混凝土受到的压力增加最终形成穿透性裂缝。施工因素来:(1)若未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一定面积的钢筋保护层,或在混凝土表面收浆过程中并未进行合理的加固处理,就会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出现结构沉降和裂缝从而影响工程质量性能;(2)若完成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部分的施工后没有进行配套的维护施工工作,混凝土长期受到外界环境如高温、大风等天气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收缩性混凝土裂缝;(3)混凝土在施工后的凝结过程中会产生水分蒸发过程,这一过程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一定的温度差,并对混凝土承受较强的压力从而形成裂缝;(4)混凝土还会受到坍落度的影响而产生裂缝,若坍落度角度且砂浆层收缩力较强时,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极易产生裂缝[1]。

2.3温度问题

土木工程建筑若受到外部环境温度差异的影响可能会出现非结构性温度裂缝,通常情况下这类裂缝不易出现,可能导致温度裂缝的情况有以下几种,一方面土木工程建筑项目所处环境存在范围较大的昼夜温差,并且温度会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产生波动导致温差出现,这种情况下若土木工程建设工期较长且实际施工中忽略了混凝土会受到温度影响而产生热胀冷缩,施工单位没有针对这类问题进行及时灵活的配比调整和养护措施,因此导致混凝土结构不可避免地产生温度裂缝。另一方面混凝土结构自身以及水泥部分都会散发一定的热量从而影响整体建筑施工环境温度,从而受到温差影响产生温度裂缝。

2.4运输及养护问题

混凝土在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混合分层或离析现象,需要在结束混凝土运输后实施再次搅拌,搅拌完成后需要转移到指定范围进行坍落度检测,若进行坍落度检测得出的结果无法达到相关规范标准则代表混凝土在后续使用中极有可能出现裂缝问题[2]。除运输因素外,后续的混凝土养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裂缝的产生。若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成后建设单位并没有予以定期合理养护措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抗渗透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从而影响结构整体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土木工程建筑采用草料或麻袋将混凝土部分进行覆盖保护,若这项工作都没有及时实施,则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失去保护而产生程度不一的裂缝,并在整体稳定性能上有所下降。

3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3.1优化混凝土材料

为进一步防止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裂缝对项目整体产生不利影响,首先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优化,第一步就是要立足于土木工程建筑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合理优化原材料的配比方案,以某土木工程建筑的混凝土配比方案为例可得出各项原材料的添加比例,具体参照表1所列:

其中粗骨料1的颗粒直径范围在5~15 mm之间,粗骨料2的颗粒直径范围在20~30 mm之间,掺和料选择的是磨细粉煤灰,由此可见当混凝土的掺灰量控制在30%左右时可达到其抗裂缝的最佳性能。

其次具体来看混凝土材料选择,需要选择收缩性不明显的水泥材料,并做好水泥强度的控制工作,保证水泥强度比混凝度强度高出一个等级从而实现混凝土质量性能的有效提升[3]。针对骨料的选择可以参照表1,粗骨料重点注意控制针片状石粒的含量并合理调整其含泥量,若土木工程建筑处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下需要注意通过定期洒水的方式使骨料温度得到降低从而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

3.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力度

实现混凝土裂缝处理效果的进一步提升需要加强土木工程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力度。首先针对土木工程建筑的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到混凝土结构会随着工期的持续导致收缩裂缝问题加剧,建筑项目中最易产生裂缝的结构范围是混凝土强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因此工程设计中应注意考虑建筑实际情况合理避免高强度混凝土的使用。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与其收缩性能具有直接关联性,可以通过补偿收缩技术的应用来平衡裂缝问题,可以选择在混凝土的设计方案中添加膨胀剂以处理收缩缝问题[4]。除此之外需要针对混凝土结构中非承重性裂缝采取保护,以有效控制土木工程建筑的变形问题。

其次是针对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合理优化,加强监管力度。在满足土木工程施工需求中对混凝土强度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对水泥用量进行减小。进行混凝土施工时需要注意水泥石在凝结和硬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分蒸发,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以调整混凝土加水量从而实现蒸发量的控制,使混凝土的收缩性能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必要时候也可以适当增加减水剂以需求更精准的水量控制[5]。进行预埋管线位置确定及施工过程中,要预见性地做好裂缝防治方案,施工过程中若出现管线直接超过规定范围这一情况,施工铺设时管线会出现重合的状况并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导致重合部分出现裂缝,因此施工人员可以在铺设管线的过程中合理增加抗裂短钢筋以起到支撑作用。除此之外,需待混凝土浇筑完成24 h方后进行材料运输和吊装,否则负荷和震动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在成型固定前产生裂缝,且这类裂缝无法通过后期修复来弥补损失[6]。

3.3采取科学混凝土控温技术

通过控温措施来进行混凝土裂缝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土木工程建筑可采取的方式一是选择厚度在0.14 mm的塑料薄膜对混凝土结构进行覆盖,二是针对混凝土的骨料配比进行合理调整,可在混凝土中适量添加粉煤以减少水泥和细骨料的应用从而实现温度应力有效减低的目的[7]。表2为某土木工程针对粉煤掺入后混凝土温度的测试对比:

三是适当降低混凝土内部碎石温度以达到控温目的,四是当土木工程建筑环境温度较高时可适当减小混凝土浇筑厚度,并在混凝土结构中铺设冷却管以通过冷水流通实现散热,除高温状况外还要针对可能出现的低温情况进行合理控制。

3.4加强混凝土施工的后期养护

进行混凝土裂缝处理的又一重要步骤就是完善后期养护工作,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循建筑项目的混凝土养护相关标准进行后期操作,在混凝土施工凝结2 d后将其侧面模板拆除并及时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护,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在28 d左右,每日养护时间需要超过15 h,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混凝土状况适当进行表面洒水,保证混凝土始终处于温度和湿度适宜的环境中以防治裂縫的产生[8]。

4结束语

土木工程建筑出现混凝土裂缝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建筑整体的质量稳定和安全性能,对后续施工和使用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土木建筑施工方需要针对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具体原因,对各个环节进行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产生裂缝带来的损害,为土木工程建筑正常开展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贾广鑫.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1(8):85-87.

[2]杨兆鹏,刘振栋,刘坤,等.土木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措施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22):147-148.

[3]刘铖,王一帆,何影卓,等.结晶外加剂对混凝土裂缝自修复的作用[J].山西建筑,2021,47(6):109-110.

[4]刘映凯,陈晓晖,杨炳勇,等.防裂抗渗复合材料对地铁结构混凝土裂缝控制及其耐久性研究[J].建筑科技,2020,4(5):66-69.

[5]刘腾.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1,6(4):159-160.

[6]李巍.高温环境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裂缝的施工控制技术[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1(1):114-115.

[7]姜峰.基于裂缝控制技术及配合比优化设计的混凝土应用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1,49(1):206-211.

[8]宋国柱.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对策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21(3):24-25.

作者:王凯

土木工程建筑论文 篇3: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讨②

摘要: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成为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该种结构形式施工操作简单,结构稳定性能较好,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但是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混凝土配合比、外界温度、浇筑施工技术应用等影响,导致其出现严重的病害问题,如结构不稳定、裂缝问题等,严重影响整体的施工效果。本文主要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重点探究其质量控制对策,旨在进一步提升土木工程施工效果,促进整体工程行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 言:当下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施工主体结构还是以混凝土结构为主,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主体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但是实际施工中由于管理存在漏洞、没有按照规范施工或者施工技术落后等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无法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影响工程质量等,因此探究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控制极具现实意义。

1 土木工程建筑以及混凝土的概念

现阶段,在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土木工程建筑项目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投资资金的增加,土木工程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也受到了社会大众的重视。为了进一步提升土木工程建筑的整体水平,相应的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必须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来确保施工质量,其中使用率较多的则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作为土木工程建筑中的一项核心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以为土木工程建筑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后续通过针对性的施工方案规划来保证施工质量。但由于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如果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期没有进行充分的施工环境分析,这就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受到影响。对此,相应的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就要全面掌握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以及土木工程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合理化应用相关技术,最终发挥出技术优势。实际上,所谓土木工程主要是指人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建筑,需要通过专业人士利用多种材料和设备,结合施工技术来进行的一项富有总结性经验和综合性能的建筑工程,具有很大的实践性能。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而混凝土本身是一种复合型材料,是通过辅料和多种材料进行科学配比得来的一种施工材料,这种复合型材料可以拥有完全与之前不同的性能,进而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得到一个更好的发挥。

2 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的因素

在现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各行业的发展也步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建筑行业,在以往的发展模式上有了很大的拓展,这既是给建筑行业提供了一定的发展契机,也给后续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针对这一情况,相应的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就要重视对混凝土结构的分析,对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因素要进行全面性探究,后续在掌握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以此来确保混凝土结构可以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在对混凝土结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其主要涉及到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在实际分析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来对其影响进行探究。在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环境的温度、多种材料的配比以及混凝土自缩都可能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对于环境温度而言,如果施工时外界温度降低,就会使混凝土的内外温度产生温差,进而出现热涨的情况,而外部却因为温度低出现冷缩的情况,这就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开裂变形的情况,进而使得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发生改变。

3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分析

3.1 温度的把控

在现今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这使得其在实际的土木工程建筑中获得了很大范围的应用,而要确保其技术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相应的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就要掌握土木结构建筑以及混凝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加以应用才可以提高整体的施工质量。从上面提到的幾个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因素来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温度进行有效控制是不可或缺的,为了更好的对温度进行把控,可以从以下多个方面着手。混凝土在进行配比的时候,会发生水化反应,发生反应的同时会释放大量的热,但是因为混凝土结构的原因,无法让内部热量一次性释放出去,而是慢慢释放,这就让混凝土内外产生了温差。对于这种情况而言,在进行混凝土配比的过程中,要适当减少水泥的配比比重,尽可能减少这种现象的出现。同时,也可以通过矿粉等材料减少对热量的释放现象,进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质量。在实际操作中,一定条件下还可以通过在混凝土内部设计一个循环水管道来进行温度的把控。

3.2 混凝土材料的选取

现今,由于社会大众对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的关注度在不断加深,这给相应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提供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增加了其压力。对此,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都开始应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其在实际的项目施工中对工程整体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中还注意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施工单位在前期施工中要注意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全方面勘察,掌握相应的施工条件,同时还要对建筑主体进行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来科学设计施工方案,这可以为后续施工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在确立施工方案的同时,对施工环节进行控制,合理安排施工程序,避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这可以在确保施工进度的同时,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除此之外,相应的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还需要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运用予以重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分析其所存在的相应问题,后续通过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来予以应对,以此来发挥出土木工程建筑的作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配比材料的选取将决定混凝土的质量是否能够达到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需求。所以,在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选取时,要让专业人员进行深入研究后,对市场上的多种材料进行科学的配比试验后,方可确定材料的选取。

3.3 混凝土的输送

在混凝土配置完毕之后,要对混凝土做好输送工作,在进行输送工作之前,要提前制定好计划,将输送设备事先准备好,来保证混凝土能够及时有效的输送到施工现场,对于输送的设备而言,移动泵和托泵是常用的设备。因为混凝土凝结的速度很快,要提前对配比的混凝土凝结时间有一个了解,算好时间后制定好输送计划,避免输送出现问题而导致混凝土未到达指定现场就凝结的情况。在每次使用完毕后,要对输送的管道进行清洁工作,避免对下次输送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在输送的过程中,输送人员必须对设备有一个很好的了解程度,有利于混凝土及时的输送,尽量让输送的时间缩短,避免出现塌损的情况发生。而且还要注意输送泵的设备问题,及时加固连接处,防止混凝土在连接处出现漏液现象,为混凝土的质量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总 结

总而言之,在进行土木工程建筑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时,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前制定好方案和计划,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出应急措施,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正常进行。在施工时,要根据要求严格执行,从混凝土的选料、配比、验收、输送、养护等多个方面入手,加强施工质量的监控,不断完善施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让土木工程建筑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守彦.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2):104-105.

[2]王楠.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23(21):124-125.

[3]王振新.土木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9):21-22.

作者: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