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政府职能探究论文

2022-04-15

摘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关键环节,也是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与难点。解决社会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政府应该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变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来,以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能。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和谐社会政府职能探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和谐社会政府职能探究论文 篇1:

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探究

[摘要]公共行政学在民主价值与效率的不断较量中逐渐形成新理论,关注民主价值和公共利益是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转变政府职能是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有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政府职能缺陷,探讨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公共服务理论;职能转变;路径探究

民主政治的发展要求政府在新时期积极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在新公共管理理论遭到众多批判的背景下,新公共服务理论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好评,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一些理念虽超出了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政府能力,但其理论思想作为政府行为的指导性理念将对政府职能的渐进转变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概述

“新公共服务是一场基于公共利益、民主治理过程的理想和重新恢复的公民参与的运动。”登哈特认为,政府人员须认识到公共服务不是经济思维的产物,而是政治思维的产物,那意味着改进服务的问题要关注的不仅是“顾客”需要,还要关注权力在社会中的分配情况。在新公共服务中,提供服务是拓宽公共参与和扩大民主公民权的第一步。1政府职能除效率外还应就促进什么样的价值观展开讨论,强调就共同价值观进行公开对话的重要性及在增进公共服务的尊严和重要性的同时建立强大的社区。与现代政府治理理论相似,将“民主”、“公共利益”、“平等”、“公平”作为价值导向,提倡包容、合作及相互关怀,指出政府职能在于营造良好环境使公民参与到民主对话中来,鼓励建立分享权力、共担责任的治理模式以创造共享利益。它有完备的理论体系,主要支撑表现在主流理念的创新上[1](pp5-7):服务于公民;追求公共利益;重视公民权;战略思考民主行动;责任并不简单;服务而不是掌舵;重视人。为更直观地表现新公共服务管理理论的思想,本文将其与新公共管理理论就对公共服务的解释做了对比:

表1(参考网络资源)

政府角色 公众角色 服务(管理)方式

新公共管理 企业家(掌舵) 顾客(服务接受者) 公众导向

新公共服务 参与者(服务) 公民(所有者、主人) 分享权力、共担责任

二、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迫切性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政府职能是决定政府角色地位的大问题,事关国家的兴衰成败,是行政组织设置的依据、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国家行政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其职能的实现是衡量行政管理效率和效能的重要标准,其界定是正确处理党政管理、政企关系、政社关系的前提,是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2](p57)

(一)当前我国政府职能存在的缺陷

政府职能转变是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政府职能存在的诸多缺陷将影响我国政治民主化的建设,当前我国政府职能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1.政府职能缺位普遍存在。政府的主要职能包括提供公共物品和维护社会公共理性,公共物品包括国防、法律与秩序、宏观经济稳定、公共医疗卫生、教育、保护弱者、消除疾病、反贫困计划等。[3](p126)我国政府在教育、医疗以及反贫困等方面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是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及缩小贫富差距等方面政府缺位现象突出。不利于政府职能的实现,在一些重要方面政府的长期缺位还可能导致社会失衡。

2.政府职能越位常有发生。政府职能的越位常常表现为政府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管理不该管的事物,同时,寻租的发生可以看做是政府职能越位无监管的结果。这不仅容易使公务员职权失衡,还容易使行政管理发生混乱,各部门间权责交织,不利于形成清晰的职能界限,工作相互扯皮、推诿的情况屡见不鲜,同时,往往使被管理者无所适从,压力过大。政府职能的越位是现今中国普遍存在的现象,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政府职能泛化严重。政府职能泛化是指政府的发展趋向于“大政府”、“全能政府”。政府职能的泛化尤其表现在经济领域,政府过多地干预经济使得国家经济缺乏活力,国有企业的行政化使其缺乏活力、公平性和竞争力,这不仅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建立,还违背了市场原则,与“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有所背离。政府职能泛化的另一个表现是政府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务员队伍的壮大并没有在多大程度上为公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反而使政府组织自身的开支无限增加,政府管理的过多过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自由选择的权力。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意义

1.政府职能转变是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民主政治的发展是时代的必然,民主政治强调扩大公民的参与权以及增加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对话,建立回应性政府,并要求政府明确自身定位,将公共服务意识植入自身的价值观。在政府职能出现诸多缺陷的今天,要适应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就需要不断转变政府职能,使之不断适应现状。当然,不同的时代政府所需要发挥的政府职能是不一样的。建国初期,由于我国刚刚从水深火热中走出来,物质资源极度缺乏,需要政府在资源的分配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政府承担了包揽一切的职能。但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家安定繁荣的不断实现,“全能政府”已不再适应活跃的市场经济和具有现代化思维的公民。政府只有转变职能,才能适应经济的繁荣发展,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公平的需要,才能为建设真正的民主政治国家提供保障。

2.政府职能转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政府职能转变要改变政府缺位的现象,要做到“管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这样不仅能能够为公民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使财政发挥积极作用,还能使政府职责更加明确化,关注公共利益。政府职能的转变还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共理性。政府职能的转变以为着政府从权威者变为服务者,思想层面的转变使政府职员在行事过程中更加注重普适价值观的灌输,更加重于公开、公平、公正理念的贯彻,使政府在公共政策的选择方面充分将价值理性与事实理性相结合,减少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摩擦,更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政府职能转变路径: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政府职能

(一)政府理性回归:以公共利益为导向

政府职能转变除需硬约束,还需软约束,即政府工作人员思想层面约束。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其自身树立公共服务的理念,明确定位角色,即政府理性的回归。政府作为国家意志的执行,要严格要求自己避免曲解公共政策导致政策的扭曲或变形。政府要做到理性回归,就应破除对原有行政管理的路径依赖,打破固有行政思维,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指导思想和原则,寻求公共利益为行动目标和公共政策制定的依据,致力于创造共享的利益。政府部门要转变以往追求自组织利益的观念,各部门间应为最大限度的公共利益而相互妥协和退让并达成一致,避免因信息不全相互博弈而造成的公共利益损伤。

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理念会影响政府决策的方向,政府对公共利益的追求是对公平正义的倡导,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最基本的价值观,即使取得了一定的发展那也将受到公平正义的报复。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唯有靠政府有效的转移性支付,不断调节日益失衡的利益。政府要转变价值理念,摒弃仅以GDP作为绩效考核指标的方式,多为人民谋福利、求发展。

(二)舆情理念转变:以回应性对话为途径

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政府在舆情方面跟上时代步伐,借助现代科技平台实行网络舆情。微博、微信为中国政府舆情的民主化和公开化水平的提升创造条件,使普通大众有了参与政治舆情的机会,政府全面快捷地了解到“民之所想,民之所需”,民众的心声得以倾听,为“回应性政府”的构建拓宽了途径。新公共服务理论倡导公民对政治的参与性在现代政府网络平台中得以体现,使公民与政府有了平等对话的机会和权力,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但我国政府在舆情理念的转变上还处于被动,许多公开平台往往只是一种摆设。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将民主深入人心,公民也要增强自身的民主意识。听证会的召开、民主选举的举行等要进一步完善,避免政治作秀的发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对话和回应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和目的。

(三)政府责任矫正:以职能瘦身为手段

政府职能的转变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双重需要,在经济管理职能方面要破除以往行政手段为主的方式,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核心,不断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行政职能的转变依赖于行政体制的改革,政府究竟该管什么的问题只有通过法制化路径才能很好地解决。[4](p7)以法律的形式规范行政权力的运作,制约权力的扩展和滥用,监督行政主体的不作为等使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了制度保障。

政府职能精简利于规范政府责任。责任扩大伴随着公权扩张、公民自由权缩减,政府过多管理社会耗资巨大且不一定使公民满意。不该或不必由政府管的事物可交由社区,社区治理理念与新公共服务理论所提倡的包容及群体生活的关怀与合作契合,能为公民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政府职能瘦身还在于行政效率的提高,表现在减少行政审批环节。2014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代会第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指出要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进行政府的自我革命。两会中指出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取消或简化前置性审批,落实企业自主权,并向社会公开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5]这一规定为政府责任的矫正做出了指导方向,将有力地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四、结语

政府职能转变是时代要求,构建服务型政府以致力于最大限度地追求公共利益和价值,扩大民主参与及对话以建立回应型政府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途径,在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指导的前提下,结合并吸收其他管理理论的精华,将丰富和发展现有理论并更契合于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一个漫长过程,为保国家安定,需采用渐进主义模式对政府体制进行改革。尽管如此,公平、公正、民主以及公共利益仍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指导性价值理念,以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正义的国家。

注释

1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 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5-46页.

参考文献

[1]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孙荣,徐红.行政学原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张志敏.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与战略突破[J].改革(公共管理),2009(02).

[4]青峰.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分析[J].行政法学研究,2008(02).

[5]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R].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14-03-05.

作者简介

姜莉(1990-),女,昆明,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

作者:姜莉

和谐社会政府职能探究论文 篇2:

中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定位演变的历史逻辑

摘 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关键环节,也是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与难点。解决社会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政府应该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变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来,以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能。本文以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分析影响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变迁的因素,探究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现状及形成原因,以尽可能准确地把握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政府职能转变;公共服务职能;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

一、中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演进历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国政府的行政模式基本均经历了从近代以前的“统治行政”向近代的“管理行政”再向现代的“服务行政”的转变。我国建国以来的政府职能转变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建国后至改革开放之前——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治统治型政府”模式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面临的一个最紧迫问题就是如何解决4亿多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恢复和重建濒临崩溃的国家经济是巩固国家政权的首要任务。此时的政府通过掌握的强大的政治权力掌控并影响着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和部门,通过税收、物价、信贷控制、没收和接管资本等分配手段调节商品供求与流通,行政手段逐渐取代了市场调节,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了起来。

与计划经济相呼应地,整体上中国政府职能体现出以下特点:高度集中、统一管理;强调阶级斗争和专政职能;对社会经济管理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社会服务职能实行统包统揽,服务职能相对薄弱;在职能行政方式上重行政手段而忽視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运用。在“政府中心论”的价值理念影响下,政府几乎垄断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这种垄断是一种典型的行政性垄断,公共服务的出发点和服务的具体提供主要依赖政府官员的主观意志。公共服务政治化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广大生產经营单位和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无法正常的履行职能,加之文革的特殊时期及其带来的后遗症,无疑促使了我国政府职能开始朝着下一次的转变迈进。

(二)1978年至2002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建设型政府”模式

由于社会矛盾的不断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过去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职能,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政府的机构、职能、方式以及人员的配置都需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重新的调整和设计。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了一个“经济建设型政府”模式。在我国曾遭排斥的市场经济理念重回人们的视野,为市场正名、调整政府职能的呼声很高,人们开始认为政府职能就是保证市场秩序和建设公共财物、创造市场平等竞争的环境、保障市场面前一律平等。

从1993年到2002年,中国政府进行了若干次以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为目标的政府机构改革,尽管借着几波改革的东风有效地推动了职能转变的进程,但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政府组织结构仍是以政府和官员为本位的官僚制、封闭式结构,在思想观念和管理方法上仍习惯于沿用行政命令和直接管理的手段,管理方式未发生根本转变。同时,政府过分地关注效率,加速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天然拉开阶层划分和强化利益群体的分化,因此这一时期的社会风险加大,高失业率,地区差异,贫富差距等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失衡等问题都与这种政府模式有直接、内在的联系,显然这种政府职能模式不能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再次进行政府职能重心的转变已经是必不可少的。

(三)2002年至今——走向“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

2002年,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上升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推动我国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建设和创新。”据此形成并且由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强调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上,赋予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和要求,明确将政府职能归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类。2005年温家宝总理将“建设服务型政府”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我国中央政府从政府高度首次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自此服务型政府第一次被写入执政党的指导性文件当中。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把“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而予以强调。2008年大部门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上的改革风风火火,但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仍没有具体的规定。

进入新时期以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在谋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部署中,进一步确定从政府职能转变入手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在于“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进而“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政府职能转变列为改革的重要内容,明确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在实践层面,各级政府也正向着服务型政府的目标靠拢,通过“政务超市”、“阳光大厅”、“一站式服务”等措施,对具体行政机构的设置进行调整,在空间维度上拉近政府和民众之间的距离,从而培养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精神,更好地实现公众的利益和需求。

二、以新制度主义视角透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变迁

(一)分析框架: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变迁与制度变迁理论的结合点

按照历史制度主义的设想,制度以三种形式引起政策变化:其一是当旧制度面临新的外在压力时,旧制度内部的各种力量产生冲突,进而形成新的制度,从而引起政策的变化。其二是在旧制度内部可能产生某种激励因素,刺激各种力量的冲突,引起政策的变化。其三是新观念的引入,可能会使旧制度下的某些集团重新思考自己的利益,引起政治力量的重组和制度的改变,进而引起政策的变化。制度变迁的前提条件是存在着在现有制度安排和结构下無法获取的潜在利益,从而使得行为者产生了对新的制度安排的现实需求,制度变迁是否发生取决于成本利益的权衡。理性制度主义认为,当政府推行的制度变迁的预期成本低于其预期收入时,在利益的驱动下政府将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新的制度安排替代旧的制度安排,即消除制度的不均衡,从而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当政府推行的制度变迁难以使其在行动过程中获得必要的利益,或者在新旧制度替代的过程中产生足以威胁政府统治职能时,政府宁愿维持旧有的制度或者尽量保持不均衡的制度存在。很显然,只有政府在制度变迁中获得自身的必要利益时,它才可能推动实施制度变迁。制度变迁就是不断地从制度失衡到制度均衡再到失衡的动态变化与发展过程。

关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变迁,无论是中央政府行为还是地方政府,都是在根据制度环境进行职能上的适应性调整,我们可以用新制度主义理论来解释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转变。首先,中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变迁总体上体现为环境与制度之间的持续互动的复杂过程,其基本动因来自于作为社会与国家及相关层面的关系互动在客观上所产生的对政府职能变迁的现实压力和需求;其直接动因来自于政府职能的发展状况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它为制度变迁的发生提供了可能。两者构成促动社会制度变迁的主要客观因素。外部客观环境因素如生产力发展水平、技术条件等,还包括诸如宪法秩序、市场化进程、法律制度等制度环境因素也需要纳入分析的视野当中。同时,制度需求还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即取决于价值观念和知识素质,也就是说与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宗教观念、社会科学知识等制约价值观念和知识素质的诸因素密切相关,它们是推动中国制度变迁的主观动因。其次,诺思认为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路径依赖”是指前一阶段所发生的事情会影响到后一阶段出现的一系列事件和结果,所以制度变迁具有渐进性。从历史进程看,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形成是长期演进的产物。职能变迁涉及到的正式规则的改变可以迅速实现,而非正式的规则如行为规范、习惯和惯例的改變则不可能立即改变。因此,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在现实生活中并未完全落到实处。第三,尽管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现象,可能会抗拒变迁,但是在一些关键节点时刻制度也会产生变化。最后,我国一直有着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传统,国家是最主要的制度供给主体,国家在发起和推动制度变迁与创新过程政府职能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是这种作用的影响程度是不断变化着的,公民和政府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转变的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程度角色。

(二)以新制度主义的视角看待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变化

1.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变迁的方式

回顾50余年中国政府职能经历的“政治统治—经济建设—公共服务”的演变过程,从总体上说,这是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产物,体现出前者为主但逐渐弱化、后者为辅但逐渐强化的特征。在公共服务职能转变初期主要以政府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但同时也考虑了其他行为主体对制度变迁的诱致性作用;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共同发生着作用,政府力量朝着弱化的方向变化,而起诱致性作用的其他行为主体的力量则朝着强化的方向改变。也就是说政府职能转变是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制度变迁力量与由公民社会要求、倡导、组织与实行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力量相结合的产物,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与城乡居民之间存在着利益关系上持续的谈判与调整。

2.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变迁具有渐进性

我国的政府职能变迁历程并未经历“短期性”、“大起大落”、“震荡性”的特征,其制度变迁过程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即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变迁。说明非正式制度在正式制度变迁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缓冲作用。日常行为规范的形成决非一日之功,要将公共服务的理念提升为全社会的指导思想并真正落实到政府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中,甚至融入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化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是一个渐进过程。中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转变选择了渐进主义的策略,把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从中央到地方层层推广,在实践中先逐步进行试点,再面向全国普及,这就是“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渐进策略。

3.影响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变迁的关键节点

政府职能重心由政治统治转向经济建设再转向公共服务是我国政府积极应对社会发展需求的结果,是由社会基本矛盾变化决定的。尽管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民主法制水平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政府的工作成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两方面的矛盾:一是经济快速增长同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二是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的突出矛盾。这两大矛盾对政府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政府切实转变职能,大力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政府职能重心将逐步从以经济职能为主向以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并重的方向发展,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有序地发展。

三、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对策

(一)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当前,我国加强公共服务、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分别不同情况,不搞一刀切;坚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吸引社会资金,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坚持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建设和公用事业建设同完善运行机制结合起来;坚持借鉴国外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等做法,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还要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需要与可能、重点与一般、履行政府职能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关系。

(二)创新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模式

世界发达国家公共服务的发展经验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公共服务的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根据本国的实际形成本国特色的公共服务模式。要根据中国国情,倚靠现存的运行良好的制度,努力形成适合我国特点的公共服务模式,并使之社会化和法制化。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要渐进完善、稳步提高,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公共服务覆盖面的扩大、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都要量力而行,依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科学确定。我国政府以不能完全比照西方发达国家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模式来发展,而应采取“覆盖面广、水平适度、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公共服务模式,从而实现使人人都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

(三)政府应努力创造适宜的制度环境

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社会是否具有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氛围。中国目前基本形成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所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但还不完善。社会中介组织等非政府组织得到迅速发展,但自主性仍不足。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直接参与或间接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有较大的增强和提高,但还需要强化。因此,为实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有效运作我们尚需要在如下几方面作出进一步的努力:第一,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提高社会自组织能力。推进公民自组织的发展,大力培育社会中介组织,提高整个社会的组织化程度;第二,建设和完善制度环境。包括公平统一的、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平的政治环境、有效的产权制度、充分的经济自由机制等;第三,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面向公众普及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保护公众利益的理念,让公众明白政府的职责范围以及在公众中培育接受和支持多样化选择的态度,以使政府工作获取民众的支持。

作者:白佳

和谐社会政府职能探究论文 篇3: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地方政府职能定位探究

【摘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建设新农村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中依然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本文着眼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切实结合农村地方政府的实际情况问题,发掘导致上述三种权力错用的原因,并探究其有效地解决途径,使地方政府职能得到真正准确的定位,以更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关键字】新农村建设 地方政府 职能定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70%的人生活在农村,如何解决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直接涉及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民是一种福音,对农村是重大变革,对农业是发展机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基于财力的提高,近年来中央逐步加大了支农惠农的力度。从2006年起,中央首次提出并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然而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职能定位存在偏差,从而导致了权力的三种错用:越权、不作为、利己作为,使得新农村建设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1)越权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职能的重新定位总体上滞后于市场化进程,做了超越政府职能范围和权限的事。一些地方政府依然将自己作为市场主体直接参与具体经济活动,忙于办实体、上项目,过度干涉农民自治,使农民不能发挥所能,没有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2)不作为

部分农村地方的官员思想觉悟低,素质低,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对于自己分内的事不闻不问,在其位不谋其政。政府不作为现象具体表现为失职、渎职以及推诿拖延等官僚主义行为。

(3)利己作为

在中央大力投入资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时期,有些地方政府对于有利可图的项目,抢着做,无利可图,便不作为的现象。使得很多真正惠及农民的资金没有落实到实处。

二、原因分析

1、政府职能的扩张

政府职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及其不同的发展阶段,政府职能都不相同,但政府职能发展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扩张的。政府职能的扩张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政府的需求趋势是不断扩大的,政府也由昔日的“守夜警察”变成了社会生活的调节者和干预者。而在农村,法制观念比较薄弱,政府官员本身在有意无意中扩大了自己手中的权力,而农民因为不懂法,或者是面对着这种政府职能不断扩大的普遍现象,仅凭自己微薄之力,并不足以改变现状,这就在无形中使得行政司法权和自由裁量范围扩大。上述的两种原因便导致了政府职能的过度扩张,即政府职能的膨胀。

2、不合理的财政体制,使得地方政府负债累累。

地方政府负债累累,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了。虽然在农村,地方经济发展普遍落后,而且自06年以来国家又取消了农业税,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来源,但也不足以导致如今的财政危机,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非不合理的财政体制莫属。比如目前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基层财政支出的项目不断增加,但地方政府可以支配和掌握的财权却越来越少,形成“钱在上、事在下”等不合理现象。此外,部分地方政府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松懈,不合理开支过多,也是造成财政困难的一个原因。而地方政府一旦出现了财政危机,不作为的现象便“应运而生”。政府为填补财政的窟窿,拆东墙补西墙,导致无暇顾及人民的利益。

3、“压力性体制”

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是一种压力层层传递的运行模式,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中央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发展,,处于"压力型体制"下的地方政府,一方面,必须限期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和指标,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又将这些任务和指标,加码后分解给下级各部门和事业单位甚至村委会,压力型体制的推行导致地方政府职能的扭曲,农村地方政府应付各种检查评比和验收达标成了他们的中心工作。

三、实现正确定位的途径

1、从地方政府本身的角度

(1)以农民为本

首先要强化农民的主体作用,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其次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资源、互为服务,达到城乡之间经济、社会、文化等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再次要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变粗放式增长为集约型增长,抓好农村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要奠定正确的政绩观,坚决杜绝违背群众利益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2)增强公共服务意识

公共服务重点向农村转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公共服务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生产的、供全社会共同消费、平等享受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因而这种公共服务恰恰是广大农村长期以来所缺少的,也是最需要的服务。

(3)精简机构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政府部门冗员严重,必然要通过各种方式“筹集资金”,这就势必要加重农民的经济负担。其伴随的多收费、乱收费现象也会愈演愈烈,不仅损伤法律的尊严、侵犯农民权益,更加影响政府形象,疏远农民与政府之间的距离。所以,政府机构人员膨胀后果严重,非予以强力遏制而不可。

2、从农村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角度

新农村建设中,中央政府步子迈得大,投入的资金多,方向目标也比较明确;而一些地方政府起步慢,动作小,投资少,方向目标也比较模糊。由此出现了“上”和“下”不协调的现象。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忽视本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只喊口号,不投资金”,“眼睛向上”,依赖上级政府的思想比较重。今后,农村地方政府要积极承担新农村建设责任,坚决贯彻中央的政策要求,增加本级政府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从地方政府与农村关系的角度

(1)加强人大监督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就是发展。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围绕新农村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工作,督促政府全心全意搞建设、谋发展。首先体现在重大事项的抉择和部署上,人大要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有效遏制和避免政府的独裁;其次在日常的工作中,人大也应该时刻关注政府的运行状态。在新农村建设发展时期,事关农民的每一项政策和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人大就是要时刻监督农村地方政府紧密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中心,切实地将惠民政策落实到实处。

(2)推进村民自治,大力扶持农民。

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业,关键是要正确引导广大农民牢固树立积极进取精神和独立平等、奉献社会的现代公民意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形成政府大力扶持、农民自主发展的长效机制。

(3)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

健全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是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者,也是其成果的享有者。来自农民自己的声音,更能真实地反应农民究竟需要什么,从哪一方面进行改善能最大限度的给农民带来实惠,从而避免了逐级传递的失真。另外,健全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有利于使农村社会中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以协调,社会公平正义得以实现,从而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来。

四、小结

农村地方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中最基层的组织,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其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而正确定位农村地方政府的职能恰恰又是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复杂而多变,这就给地方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进行准确的职能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的地方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探究正确的政府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其行政职能,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大发展。

作者:关鑫

上一篇:集中空调系统节能技术论文下一篇:失业保险制度健全措施论文